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枭雄-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大吃一惊,回头向北望去,只见北方灰蒙蒙一片。浑尘弥漫,遮蔽了月色。
很快,大地开始颤抖起来,闷雷般的马蹄声在北方响起,唐军惊恐地大喊起来,“隋军来了!”
李世民厉声喝道:“不要慌乱。列阵!”
他挥舞狼牙槊,冲到步兵队前大喊:“弓兵准备,长矛军压阵!”
唐军在慌乱中仓促列阵,一排排弓兵张弓搭箭,对准了北方杀来的隋军骑兵,在弓兵后面,六千长矛军在混乱中列阵,夜色中,始终难以像白天一样军容整齐。
隋军已经杀到了两里外。杨元庆望着远方黑黝黝的唐军士兵群,他感觉对方已经在列阵。
他立刻高喊:“兵分三路,左右两翼出击!”
在轰隆隆的战鼓声中,四万骑兵兵分三路,杨巍和罗士信各率一万骑兵分为左右翼,杨元庆亲率两万中军,三路骑兵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气势如雷霆万钧般地向唐军士兵夹击而去。
“射!”李羡君大喊一声。
三千弓兵乱箭射出,箭矢密集射向奔杀而来的隋军骑兵。隋军骑兵已杀到百步外。他们高举盾牌,迎接箭雨疾冲。尽管不断有士兵被箭射中摔倒,但伤亡影响不了隋军的万马奔腾。
眼看隋军骑兵已经杀到眼前,弓兵一片混乱,调头向后奔逃,后面是数千长矛兵。
‘轰!’地一声巨响,惨叫声、哭喊声骤然响起,奔腾如大潮般的隋军骑兵杀进了长矛军群之中,冲开一条数十丈长的血肉之豁口,骑兵群杀进了长矛阵中,两军混战在一起。
而罗士信率领的一万右翼骑兵则遭遇了尉迟恭的四千玄甲轻骑兵阻截,两支最精锐的骑兵在一片旷野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骑兵夜战,战马奔驰,兵器相格,不断有士兵惨叫着被杀下马。
而杨巍率领的左翼骑兵则从侧面包夹弓兵和长矛军,双方势力悬殊,隋军以四万精锐骑兵对阵一万八千唐军,人数在对方的两倍以上,仅仅半个时辰后,唐军便渐渐抵挡不住了。
长矛兵的主将是侯君集,他急得大喊大叫,挥动战刀亲自和隋军骑兵奋战,他武艺高强,一连劈翻了九名骑兵。
侯君集大吼一声,挥动向一名隋军校尉后脑劈去,眼前要劈中敌将,就在这时,一支铁箭迎面射来,快疾如电,侯君集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他大叫一声,铁箭射穿了他的咽喉,侯君集翻身落马,死在乱军之中。
百步外,杨元庆冷冷收了弓箭,目光又转向唐军最密集处,凭他的直觉和经验,李世民一定就在哪里?
杨元庆大声喝道:“传令三军,活捉李世民者,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隋军进攻更加疯狂,俨如一次又一次惊涛骇浪般的冲击,唐军终于支持不住,败像已现。
李世民在百余名亲兵的护卫下,也在和隋军骑兵交战,只是他已换了铁盔,身穿斗篷,黑暗中隋军骑兵并没有认出他就是李世民。
就在这时,尉迟恭杀开一条血路,冲到李世民面前大喊:“殿下,军队支持不住了,即将溃败,快跟卑职杀出去。”
“我不走!”
李世民杀红了眼,大喊道:“军队在我在,军队败我亡!”
尉迟恭见李世民不肯走,他心急如焚,给十几名亲兵做了一个手势,亲兵们一拥而上,抓住了李世民的胳膊,强行架着他向西奔逃,南面的去路已经被杨巍大军堵死,只有西面隋军稍微少一点。
唐军抵挡不住四万隋军骑兵的强大进攻,终于崩溃了,哀嚎声响彻原野,唐军士兵在原野里哭喊着四散奔逃。
数十匹战马疾速,李世民被尉迟恭死死按在战马上,挣扎不脱,这时他的泪水汹涌而出,终于失声痛哭起来,唐王朝覆灭了。
黑暗中,尉迟恭和二十几名亲兵保护着李世民,在混乱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向西方奔逃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尽管朝廷再三隐瞒,但秦王之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是随着败兵的逃回而传遍长安,长安城内一片大乱,各大城门内挤满了拖家带口要逃离长安的民众,但长安城门已关,不准任何人出城,断绝了长安民众离开战乱的希望。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物资的大抢购,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旦隋军围城,形成旷日持久的对峙,那时将会出现严重的饥荒,粮价一夜之间暴涨到斗米千钱,尽管如此,长安各个粮铺的粮食都在一个下午被抢购一空。
不仅是粮食,一切可以食用的物品都被疯狂的民众买光,都会市和利人市的店铺纷纷关闭,酒肆也不再营业,大街小巷变得冷冷清清,天刚擦黑,金吾卫便开始宵禁了,不准任何人离开住坊上街。
延寿坊,杨峻独自呆在家中喝着闷酒,他今天本想趁乱逃出城,不料城门关闭,他也出不去了,只得回到家中。
杨元庆担心妻儿的安全,心中着实闷闷不乐,本来他是秦王和太子之间斗争的一颗重要棋子,但随着齐王的异军杀出,冲淡了太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他也变得闲了下来,太子也没有再找过他,张公谨也似乎把他遗忘了。
忽然,外面传来了急促敲门声,杨峻心中猛跳一下,这个敏感的时候,谁会来找自己?他心中有些紧张起来,站起身向外走去。
走到院子里,却只见一个黑影竟然翻墙进来,“是谁?”杨峻怒喝道。
“大哥,是我!”
黑影竟是他的兄弟杨嵘,这让杨峻不由愣住了,他兄弟为躲赌债已经失踪了一个多月,他还以为他逃到太原去了,没想到他居然还在长安。
“你这段时间在哪里?”
“大哥,进屋再说吧!出大事了。”
杨峻点点头,带着杨嵘进了书房,他见杨嵘穿一身黑衣,一副平民的打扮,不由奇怪地问:“外面查得这么严,你怎么能上街?”
杨嵘取出一面银牌,放在桌上,得意道:“有这面银牌,路上没有人会为难我。”
杨峻接过银牌看了一眼,见上面竟刻着‘齐王令’三个字,他顿时吓了一跳,“你怎么会有齐王的银牌。”
“不瞒大哥说,我是被齐王收罗了,是他手下骁卫副首领。”
“齐王收罗你做什么?”杨峻更加不解了。
“哼!还不是因为杨元庆,因为我是杨元庆二哥,齐王便认为我有用,把我收罗进他府中,我现在才知道,进入泥潭了。”
说到这里,杨嵘又取出一面同样的银牌递给杨峻,紧张道:“大哥快离开府宅,今晚齐王要动手了,我看到了他的杀人名单,有大哥的名字,拿着这面银牌可以躲到别的坊去。”
杨峻一惊,“你是说齐王今晚要动手?”
杨嵘压低声音道:“大哥可能还不知道吧!圣上已经驾崩了,所谓昏迷不醒都是骗人的,齐王买通了御医,隐瞒住了真相,一直就在等秦王回来,但现在秦王下落不明,齐王便不再等,今晚就要动手。”
说完,杨嵘站起身,“我得回去了,耽误久了,齐王会怀疑我。”
杨嵘匆匆走了,杨峻脸色变得异常严峻,不行!这件事他要必须立刻告诉太子。
第八十九章 隋唐大战(十九)
长安城已经宵禁,到处是一队队手执铜棒的金吾卫士兵,任何行人不准出现在大街上,但坊里却没有禁止,可以随意通行。
杨峻骑马离开了延寿坊,向皇宫方向进发,但他刚走出坊门没有多远,一队金吾卫士兵便将他拦住了。
因为杨峻身着官服,金吾卫士兵没有立即将他拿下,为首校尉冷冷道:“不管是什么人,违反宵禁命令者皆要被抓捕,就是当朝相国要必须返回家中。”
杨峻取出银牌,递给校尉,“我有这个,可以通行吗?”
校尉拿着‘齐王令’飞奔去请示,不久便回来,一摆手道:,“你走吧!”
士兵们闪开一条路,杨峻催马向北奔去,他一连过了三次盘查,每次都要去确认,足足花费了近一个时辰,才来到了东宫。
东宫前也是戒备森严,三千羽林军将东宫护卫得异常严密,在东宫内部,薛万钧和罗诚两人各率三百侍卫,防护在李建成所在的显德殿前。
杨峻有进东宫的特别令牌,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来到了显德殿台阶前,却被罗诚拦住了去路。
罗艺虽然在汉中投降了隋军,但罗诚却没有受到父亲的牵连,李建成对他依然信任如故,依旧任命他为侍卫郎将,和薛万钧一起,成为护卫李建成的两员大将。
“杨洗马是要见太子吗?”
罗诚拱拱手,很诚恳地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随意见太子。”
杨峻连忙道:“事关重大,我必须要见太子,有紧急大事要禀报太子殿下。”
“请稍候!”
罗诚进去禀报了,不多时走出来拱手道:“殿下请杨洗马进去。”
杨峻连忙走了进了显德殿,此时显德殿内灯火通明,不仅有太子李建成在,还有三十几名忠于李建成的重臣,甚至包括原本和李建成结仇的裴寂,因为齐王事件,也和李建成走到了一起。
大臣们是被李建成接到东宫躲避可能发生的灾难,李建成最终和羽林大将军长孙顺德达成了妥协,长孙顺德虽然不听从李建成的调令,但出于职责,长孙顺德还是答应出三千军队保护东宫,这就表明了长孙顺德中立的立场,不支持兵变。
这样一来,东宫内就变得相对安全,李建成便将他的心腹大臣们接到东宫加以保护。
在书房内,柴绍、王圭等几名大臣正在和李建成商议对策,秦王军队最后的全军覆没让他们心中都无比沉重,但齐王李元吉在这个时候依然要倒行逆施,丧心病狂地要篡位登基,同样激起了大臣们的愤怒,现在他们并不是为了保卫唐王朝,而是为了维护唐王朝最后的尊严。
李建成也有一种直觉,既然唐军已经被击溃,那么齐王就不会再等秦王入城,他极可能今明两天就会行动,这让李建成心中十分紧张。
这时,门口有宦官禀报:“殿下,杨洗马来了!”
“让他进来!”
在李建成接进东宫的三十几名大臣中,并没有杨峻,这其实就说明了李建成对杨峻的态度,已经将他排除自己的心腹范围,也说明了李建成对杨峻骨子里的不信任。
不过杨峻并不知道,三十几名大臣都在后殿,他从前殿进来,没有看见这些大臣,若是看见了,他的心情必然是极为复杂。
杨峻快步走进了书房,躬身施礼道:“微臣杨峻参见殿下!”
“杨洗马免礼。”
“谢殿下!”
杨峻刚刚直起腰,旁边柴绍却奇怪地插口问道:“外面军队巡逻严密,杨洗马怎么能过来?”
这句话提醒了李建成,他也奇怪地看着杨峻,他也想知道原因,杨峻怎么能过来?
杨峻叹了口气,便原原本本将兄弟杨嵘来找他之事说了一遍,中间却隐瞒了李渊已经驾崩的消息,杨峻也不知这件事是真是假,他不敢乱言。
说完,他又取出银牌,双手呈上,“殿下,这就是我一路能穿过巡查金吾卫的原因,请殿下过目。”
李建成接过令牌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他和柴绍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了紧张之色,如果齐王下令宵禁,段德操执行命令,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齐王却拥有通行的特权,拿一只齐王令便可以畅通无阻,那齐王的私军骁勇岂不是一样能在长安内畅行吗?
这就说明段德操已经开始丧失底线,逐渐沦为齐王的走狗了,李建成又问:“你兄弟说齐王今晚就要动手,是指他要攻打东宫吗?”
“这个....具体方案微臣兄弟也不知,他不是核心人物,不过根据他接到的命令,今晚三更时三千骁勇全部出动,应该是攻打东宫。”
李建成点点头,“这件事你做得很好,先下去休息吧!”
“多谢殿下夸奖,微臣先告退!”
杨峻刚下去,一直沉默的王圭便道:“殿下,此人说的事情有点蹊跷。”
“什么蹊跷?”
王圭冷笑一声,“殿下认为杨嵘那种人可能看见齐王杀人机密名单吗?还有这面‘齐王令’竟然是银制,按照等级分配,金牌是齐王所持,银牌应该是几个核心人物所持,像杨嵘这种角色,最多拿一面铜牌,但他居然拿出两面银牌,还慷慨送给其兄一面,殿下不觉得奇怪吗?”
李建成点点头,王圭说得确实有道理,他目光凝视着王圭,“那你的意思是”
“微臣姑且推测,这其实是齐王之计,借杨峻之口来告诉殿下一些事情。”
李建成眉头一皱,不解地问道:“可是他说了什么?没有什么意义啊!我当然知道齐王不是今晚就是明晚要动手。”
旁边柴绍一拍掌,“我明白了!”
李建成和王圭一起向他望去,柴绍重重哼了一声,“齐王就是故意借杨嵘可以畅通无阻之事来让我们曲解,让我们以为段德操已经投降了齐王。”
柴绍拾起齐王令,冷冷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面齐王令是有条件的,说不定一共就只有两面可以通行,至于骁勇上街之类,肯定是不允许。”
“柴将军说得对。”
旁边王圭也补充道:“齐王想要对殿下下手其实并不容易,东宫有羽林军严密把守,他根本进不来,如果他率骁勇强行攻击,则会引来更多的羽林军,那么他怎么对殿下动手?只有一个办法,把殿下引出去,比如引进宫里去。”
李建成明白了,他点点头,也接口道:“所以齐王利用杨峻来给我传一条消息,段德操已经投降了齐王,让我相信,齐王会用段德操的军队来发动兵变,或许他的骁勇可以畅通无阻来攻打东宫,是这样吗?”
“正是如此!”
话音刚落,门外有侍卫急声禀报,“殿内,宫中有人紧急送信而来!”
李建成和柴绍几人对望一眼,配合得真是默契啊!
李建成快步走出大殿,一名宦官正焦急地来回踱步,看见李建成出来,他扑上来跪地大哭,“殿下!圣上圣上崩了。”
尽管李建成知道这里面有诈,但消息突来,还是令他心中悲痛万分,泪水扑簌簌落下,一下子瘫坐在台阶上,他忽然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这时,后殿里的几十名官员也闻讯出来,听说圣上驾崩,顿时一起大哭起来,整个显德殿前悲声一片。
宦官又哭道:“圣上驾崩,后宫无人做主,圣上尸寒于床,恳请殿下去处理圣上后事。”
柴绍点点头,“你去回去,殿下马上就到。”
宦官抹去眼泪,回宫去禀报了,柴绍和王圭连忙扶起李建成,将他搀扶回书房,这时柴绍低声道:“殿下先不要伤心,这必然是假信,骗殿下进宫,圣上很可能还在。”
李建成叹了口气,“虽然知道是齐王之计,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让我悲从心来。”
“殿下,这是人之常情,但现在不能悲伤,必须要商议对策,微臣建议,将计就计。”
李建成快步走到地图旁,研究进宫线路,他想知道,齐王会在哪里埋伏,以对付自己。
这时,王圭用手指点了点玄武门,“殿下,必然是在玄武门!”
“为何?”
“原因很简单,一是东宫进内宫最近的一条路便是走玄武门,殿下心急如焚,走玄武门的可能性最大,其次玄武门外禁苑是羽林军的驻扎之地,殿下既然获得羽林军的部分支持,那殿下走玄武门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微臣几乎敢断言,伏兵就藏在玄武门内,等待殿下入宫,殿下只要进入玄武门,他们会立刻关闭宫门,把羽林军隔绝在外。”
“可是玄武门也是羽林军镇守,这又怎么说?”
王圭叹了口气,“殿下忘了吗?齐王妃之兄杨彦卿也是羽林军郎将,羽林军内,齐王一样可以收买。”
李建成负手沉思良久,一咬牙道:“这是他丧心病狂,不给父皇善终,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说到这,李建成转身吩咐柴绍,“你立刻去一趟禁苑羽林军军营,找到长孙顺德,告诉他,父皇已经驾崩,我需要得到他的支持。”
第九十章 隋唐大战(二十)
目前长安一共有四万守军,其中羽林军和金吾卫各两万人!金吾卫是负责外廓城和各处城门,平时维持秩序,战时上城防御,而羽林军则是防御皇城和宫城,在去年冬天发生杨元庆率军偷袭长安事件后,宫城和皇城的防御都变得异常严密。
不过羽林军只负责宫城的外围,包括宫城一段的城墙城门,内宫却不是羽林军的管辖范围,是由千牛备身负责安全,羽林军的驻地便是宫城北面的禁苑,曾经被杨元庆一把火将军营和官署焚毁,后来由重新修建。
此时羽林军大将军长孙顺德正是在自己的官署内,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是长孙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李渊忠心耿耿,也极得李渊的信任,封他为羽林军大将军。文人小说下载
尽管去年底杨元庆险些攻破宫城,长孙顺德有所失职,但李渊并没有治他的罪,依然对他信任有加,令长孙顺德又是羞愧,又是感激,更加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怠。
最近太子和齐王的矛盾渐渐深化,已经到了生死相搏的程度,掌管两万羽林军的长孙顺德便显得愈加重要,太子和齐王都分别找过他,不过长孙顺德却坚持中立,只向李渊效忠。
尽管李渊的旨意是让他听从齐王的命令,但李建成仁德宽厚,李无吉却凶狠残暴,在感情上他是偏向太子李建成,只是圣意难违,他只得听从齐王的命令。
虽然是这样,但长孙顺德只执行公务,齐王的私人调令,他一概不理,不久前,李建成希望他能派兵保护东宫,长孙顺德认为这是他的职责,便不顾李无吉的反对,派出三千羽林军护卫东宫。
这两天,长孙顺德得到手下蘖报,羽林军左军中郎将杨彦卿和齐王有过几次秘密接触,往来频繁,长孙顺德便生了疑心,杨彦卿可是齐王妃之兄,不会是因为齐王无法拉拢自己效忠,转而拉拢自己手下吧!
杨彦卿手下有两千人,负责玄武门的防御,权责极为重要,由于秦王兵败,齐王发难之日越来越近,长孙顺德的心中便有些担忧起来。
长孙顺德正坐在房间里看书,这时,门井有亲卫蘖报:“大将军,柴驸马有急事求见。”
长孙顺德心中一怔,难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当即令道:“请柴驸尊进来!”
片刻,柴绍匆匆走进了房间,悲声道:“长孙大将军,圣上……驾崩了!”
长孙顺德惊呆了,话从柴绍口中说出,不会有假,他顿时双膝跪下……放声大哭,“陛下!”
柴绍连忙拉住他,忍住悲痛道:“大将军,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形势危急,太子即将被害,太子殿下向大将军求救!”
长孙顺德抹去眼泪,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会全力保护太子安全,圣上既逝,太子就是新君,我理当效忠于他。”
这是他给李建成的承诺,一旦李渊驾崩,李建成自然继位,他就会效忠李建成,李渊对他下达的命令也就失效了,既然他已承诺,他自然会遵守自己的诺言。
柴绍连忙从怀中取出一枚李建成的玉符令,交给长孙顺德,“如果长孙将军愿效忠新君,请受此令!”
长孙顺德接过玉符令,将它放在桌上,双膝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臣长孙顺德愿效忠新君,万死不辞!”
柴绍心中大喜,长孙肯效忠,那他们大事可济,他急忙低声道:“现在太子殿下要进宫为圣上处理后事,但我们得到情报,齐王已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企图要加害太子,太子希望大将军能协助我们铲除齐王的阴谋。”
长孙顺德明白李建成的意思,他沉吟一下,点了点头,“我既已效忠新君,自当为他分忧解难。”
……
宫城内由三千备身侍卫负责保卫安全,宫廷侍卫的首领是宗室李道宗,他被封为略阳郡公,李渊登基后担任左千牛备身,现在为千牛卫将军,掌管三千备身侍卫。
李道宗年纪和李无吉一样,刚刚二十岁左右,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极为亲密,这次李无吉掌军发难,得到了李道宗的支持,使李无吉控制了内宫。
镇守玄武门的郎将叫做杨彦卿,是齐王妃的兄长,他也为李无吉提供了便利,他不仅允许李无吉率骁勇进入玄武门,同时在太子进入玄武门后,他将及时关闭玄武门,阻截羽林军的支援。
但不管是李道宗和千牛备身侍卫还是杨彦卿的羽林军,他们都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对太子的伏击,毕竟是大唐储君,他承担不了这个压力。
此时在玄武门内,四百余名精锐骁勇已埋伏就绪,这四百人是从三千骁勇中挑选出来,个个身将魁梧,武共高强,由李无吉亲自率领,朱桀和李德仁为左右酃搬
这一天李无吉已等待很久了,从他父皇登基那一天起,他心中也渴盼着自己也有一天也能够坐上那个高高的位子,成为天下九五至尊,只是他心里清楚,这个位子轮不到他,有长兄、有次兄,他最多为一国之王,比如蜀王,比如晋王。
但就在他还在汉中之战而提心吊胆之时,机会却悄然来临,大哥和二哥都隐瞒了父皇中毒的真相,他抓住了这个良机,密告父皇,使得他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掌握了京城四万军队。
李无吉心中那颗种子开始发芽,并疯狂滋长,此时李无吉心中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不顾一切了,就像他玩过的女人,他并不想长期拥有,他只想得到这个女人的身体,只想占有她,然后再换新人。
这个皇位也是一样,他只想得到,只想品尝当皇帝的滋味,至于江山能稳坐多久,他从不放在心上,随着秦王兵败,李无吉变得更加疯狂,他知道时间已不多,再不下手,他就没有机会了。
这时,杨嵘悄悄上前,低声道:“殿下,东宫消息,太子已经出来了,正向玄武门而来!”
李无吉点了点头,心中既得意,又紧张,他咽了口唾沫,手中的刀捏得更紧了……
……
李建成的车驾缓缓驶出了东宫后殿门,进入禁苑,折道向玄武门而来,近三百名侍卫左右护卫着车,薛万钧和罗诚一左一右,护卫在马车两边,车帘不时拉起,露出李建成那张苍白而瘦长的脸庞。
大约一刻钟后,马车抵达了玄武门外,薛万钧高声喊道:“太子殿下要进宫,请速开宫门!”
片刻,玄武门缓缓开启,黑暗中,三百名全身盔甲的侍卫保护着李建成的马车进入了皇宫,不紧不慢地向前行驶,玄武门前方约一里外是临湖殿,两边树林浓密,易于隐蔽。
李建成的马车似乎并没有发现任何意外,继续向前行驶,这时玄武门大门又缓缓关闭了,城头上出现了一个,负手冷冷地望着马车向前行驶,此人正是太子李建成,马车中之人不过是长得略像他的一名侍卫而已,晚上远观,很难分辨真假。
在李建成旁边,羽林大将军长孙顺德也走了出来,他摇了摇头,叹息道:“他简直疯了!”
李建成淡淡哼了一声,“一个为皇位而入魔之人罢了,他要自取灭亡,也怨不得我了。”
临湖殿旁的树林内,李无吉举起了弓箭,瞄准了马车,这时马车车帘拉开一般,又露出了李建成的脸庞,李无吉的眼睛蓦地眯成一条缝,弓弦一松,一支狼牙箭疾速射出,劲力强矢,直射马车车窗,‘咔!’一声,车窗出现一面盾牌,箭射在盾牌上,这使李无吉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种不妙的感觉。
但李无吉的箭就是命令,顿时喊杀声大作,四百名骁勇从两边杀出,伴随着无数箭矢射来,罗诚和薛万钧早有准备,他们举盾相应,挥矛大喊:“有刺客!”
东宫三百名侍卫纷纷举盾执矛迎战,双方瞬间混战在一处,这时朱桀率领数十人杀进重围,直冲到马车前,用铜锤砸开了车门,他顿时愣住了,里面竟然空空荡荡,:个人没有,刚才车里的太子在哪里去了?
他一回头,忽然看见了刚才的太子,竟然也在和骁勇激战,这个太子穿着侍卫盔甲,手执长矛,武艺高强,身材高大魁梧,除了模样有点像太子,其他完全不是。
朱桀头脑里轰一声,知道上当了,他回头大喊:“齐王殿下,我们上当!”
他话音刚落,从临湖殿和玄武门冲出上千羽林军,高声叫喊:“杀刺客啊!”
躲在树林内李无吉惊得魂飞魄散,他调头要逃进深宫,不料一支长矛迎面刺来,他躲闪不及,长矛‘噗!地刺穿了他的胸膛’李无吉惨叫一声,他看清的眼前之人,竟然是杨嵘,杨嵘满脸狞笑,“殿下,你就把这个功劳送给我吧!”
他抽出战刀,猛地一刀劈去,将李无吉人头劈落下地。
杨嵘拾起人头大喊大叫:“李无吉被我杀死了!”
“李无吉被我杀死了!”
但他却喊不出第三声,一支冷箭射来,正中他的咽喉,这一箭射穿了他的脖子,杨嵘猛地捂住脖子,这才看见数十步外,罗诚手执引箭,正冷冷地看着他。
杨嵘眼前一黑,从马车栽落下地,城头上,李建成下达了命令,“一个不留,全那杀死!”
第九十一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
李渊在一天前便病故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众大臣就在当天晚上拥戴太子李建成登基,成为大唐王朝的第二任帝王,立年号为长兴。
尽管隋军已兵临城下,但李建成还是振作精神,一边安抚大臣,一边振作民心,同时又下令调十万石官粮平价卖给民众,以平抑长安粮价。
次日中午,有守军传来消息,东面和北面同时发现了隋军的踪影,这个消息顿时令长安城紧张起来。
城头上,两万唐军士兵神情紧张地望着城外,从东面来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黑压压出现在东城数里外,旌旗铺天盖地,从南到北,军队足有二十余里长,声势极为浩大,隋军正忙碌地安营扎寨。
这时,有士兵大喊一声,“圣上来了!”
士兵们纷纷闪开,只见数百侍卫簇拥着一顶黄罗伞盖出现在城头,这是新帝李建成得到消息,亲自登上了城头查看敌情。
李建成刚刚才登基,他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身份,先帝未葬,太后未尊,皇后未封,太子未立,这些诸多的后事至少要忙碌一个多月。
但他已经没有时间了,他下令封闭内宫,依旧在他东宫的显德殿内进行朝议,处理危机,事实上他早已掌管朝政,只是除了身份改变外,其他一概未变。
李建成身着赤龙袍,头戴冲天冠,他慢慢走到城垛前,注视着远处铺天盖地地隋军,心中长叹一声,现在朝廷终于稳定下来,但似乎已经太晚了。
“陛下,军心好像不太稳定。”旁边陈叔达小声提醒着李建成。
李建成看了一眼士兵,见周围的士兵个个默然无语,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不安和紧张。
他是该安抚一下士兵,可是他又能说什么?但李建成也知道,这么多士兵在等候着他。他作为帝王,他必须要有所表态。
李建成勉强笑了笑,站到一座高台上,高声对士兵们喊道:“所有的士兵们,朕便是大唐帝王,特地来看望大家。”
城头上一片寂静,近万双眼睛注视着李建成,在他们记忆中。似乎从未见过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