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你就像我的姐姐,今天我心中真的很开心,好久没有这样和人说话了。”

尉迟绾内心对义成公主充满了同情,她一直以为高高在上的公主是生活在云端中的仙女,却没有想到,她们的命运甚至比普通人还要悲惨,尉迟绾轻轻咬了一下嘴唇,她似乎在做一个决定,但迟迟拿不定主意。

当她看见义成公主那充满期望的眼睛,她毅然下定了决心,“公主,我会回家去探亲,等我回来,我来当公主的侍卫。”

义成公主眼中变得喜悦,但她还是有点担心,“可是……杨将军会答应吗?”

尉迟绾点点头,“他一定会答应,他之所以派我来,我懂他的意思。”

……

胖鱼没想到他另一个任务还是下水,而且是夜晚下水,他一路提心吊胆,如果水蛇们趁夜色咬他一口,他该怎么办?

无可否认,胖鱼这辈子最害怕的就是蛇,他八岁时,不知那个天杀的混蛋将一条蛇扔到他脖子上,那种滑腻腻的恐惧令他一辈子都刻骨铭心,十二岁那年,他有一次上岸给父亲买酒,遇到一个玩蛇的卖艺人,别人是扔钱过去,他却是将酒瓶子砸过去,然后当地晕倒。

胖鱼头顶着一只木箱子,在湖水里慢慢游着,手中拿一把锋利的匕首,紧张地观察着水面上的情况,此时,蛇对他而言,比突厥人更致命。

木箱钉得很结实,缝隙里都涂满松脂,又铺上两层油纸,滴水不漏,木箱里放着弓箭和火油,半个时辰后,他便游到了突厥人大营附近,躲在一株垂柳下,初春柳枝发芽,枝芽茂密,可以挡住突厥人的视线,更重要是这里水草较少……

西突厥人的营地内一片喧哗热闹,中间主帐里灯火通明,两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正在帐中角力做戏,在大帐里面一张宽大的胡榻上,三名重要人物盘腿而坐,阿史那伯翰、阿史那俟利伐以及薛延陀部俟斤之子薛乞罗,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商量达头交给他们的任务。

达头身体很差,经不起夜晚的风寒,天刚黑,他便回自己寝帐早早躺下了,被杨元庆射成重伤,他失去了人生很多乐趣。

阿史那伯翰下午又去拜访了史蜀胡悉,他带回来了重要消息。

“染干已经明确答复我们,他拒绝杀隋朝使臣,由此可见染干确实是想同时骑两匹马,可汗的意思是,不仅要杀隋朝公主,长孙晟也要一并杀掉,逼染干和隋王决裂。”

阿史那伯翰是达头的三弟,身材比较瘦小,五年前被杨元庆射杀的阿史那伯力就是他的儿子,他这次签约谈判的全权代表,达头并不出面。

坐在他对面的阿史那俟利伐是达头二弟之子,他恰恰相反,身高近七尺,虎背熊腰,二十岁出头,是西突厥最有名的猛将,他没有参加五年前和隋军的大战,那场战役中,达头可汗被射伤,金狼头王旗被夺走,让他五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今天上午,他终于见到了达头可汗仇人的杨元庆,整整一天,他一直在思虑如何能砍下杨元庆的人头,献给可汗做尿壶。

第三十一章 果断杀伐

阿史那伯翰见侄儿走神,有些不满地敲敲桌子,“俟利伐,你在听我说话吗?”

阿史那俟利伐茫然地望着叔父,旁边薛乞罗笑道:“我们薛延陀的军队就在百里之外,需要我们来杀死隋朝使者吗?”

阿史那伯翰瞪了侄儿一眼,这才缓缓道:“可汗的意思是,今晚先杀死隋朝公主,逼染干和我们一起杀死隋朝使臣。”

听到杀人,阿史那俟利伐顿时有了精神,扭了扭肩膀,骨骼嘎巴作响,他冷冷道:“杀死隋朝公主之事可汗已经交给我,我准备后半夜就动手。”

阿史那伯翰点了点头,“可汗的决定非常正确,此事须快刀斩乱麻,防止染干被长孙晟说动。”

这时,门口有一名巡哨禀报:“将军,营地外有一人在叫骂挑战。”

阿史那伯翰一愣,“是什么人?”

“好像是染干部落的人,他自称是染干手下第一勇士乌图。”

薛乞罗笑了起来,“他是来找我的,想和我争夺阿努丽,我去会一会,看我怎么教训他!”

他起身便向帐外走去,阿史那伯翰连忙嘱咐道:“不要伤他性命,以免节外生枝。”

“我知道,就去玩玩他!”

薛乞罗快步走出营去了,阿史那伯翰还是不放心,连忙起身跟了出去,在争取染干的关键时候,千万不能出岔子。

……

胖鱼躲在柳树下,耐心地等待机会,百长告诉他,今天会有人来西突厥营地闹事,他半信半疑,等得他快要打瞌睡时,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他惊醒,他揉揉眼睛,见一名骑士手执火把从黑暗中疾奔而至。

“果然来了!”

胖鱼紧张得心怦怦直跳,他手忙脚乱开始准备,将长箭上的布团浸满火油,慢慢爬上岸,一点点向突厥大营爬去,在离突厥大营还有八十步时停下,等待机会……

乌图满腔悲愤,下午杨元庆的话深深刺痛了他,他竟然要靠女人来保护,而且她还是去求汉人来保护他,他再也无法忍受,他宁可决斗而死,也绝不愿忍辱偷生。

他不想惊动启民可汗,便单枪匹马来找薛乞罗决斗,要用草原人的方式来解决他们之间的恩怨。

乌图勒住战马在西突厥人帐前高声叫喊:“薛乞罗,给我出来!”

“乌图,我还以为你当了缩头乌龟呢!”

薛乞罗拿着弓箭和长矛快步走出,后面跟着大群看热闹的西突厥士兵,薛乞罗用长矛一指他,冷冷道:“乌努丽从小就和我有婚约,你不要痴心妄想了,若不想受辱,你就赶紧回去,否则,你会后悔莫及!”

乌图慢慢冷静下来,他长矛一挥,沉声道:“我和乌努丽情投意合,她是我的爱人,我不容你染指,来吧!用草原的方式解决,骑上你的马,让我们决一死战!”

薛乞罗是仆骨部大酋长之子,也是仆骨部的猛将,他岂会把一个小小的乌图放在眼中,他一招手,一名手下将他的马匹牵来,他翻身上马,冷笑了一声,“那好,我就陪你玩玩。”

他回头对西突厥士兵们笑道:“大家点起火把,看我怎么收拾他!”

西突厥士兵们轰动了,他们纷纷点燃火把,将夜晚的草原照得通亮,一千余人围成一个半圆,一个个眼中露出兴奋之色,等待着争夺女人的好戏开场,从古自今,争夺女人都是最吸引人、最让人激动的故事,突厥人也不例外,连阿史那伯翰和阿史那俟利伐也从帐中出来,站在一旁冷眼观战。

而乌图那边只有他独自一人,他退到二十余步外,单枪匹马,这是单打独斗,和双方人数多寡无关,他已决心一死,来捍卫他的尊严。

……

西突厥人对争夺女人的决斗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却不知道,危险已经悄然降临,在离西突厥人营地约一里外,西、北、南三个方向都有哨兵,每个方向四个哨兵,按照胖鱼的情报,这些哨兵都是固定哨,并不是站立不动,而是每人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活动。

在北面也有四名哨兵,在黑夜中他来回巡逻,不时回头望向大营方向,那边灯火一片通明,人人都在看热闹。

在离他们约数百步外,两名黑影正慢慢想他们靠近,相距百步时,两个黑影停住了,黑影是杨元庆和苏烈,他们两人箭术超群,由他们来干掉四名哨兵。

杨元庆远远凝视着四名哨兵,一共四人,每人相距约八十步,他心中迅速计算,如果一个人被射倒,那至少要走近三十几步才能看出端倪,这个时间已经足够,关键不能让他们出声。

他瞥了一眼苏烈,见他眼中充满了兴奋,便低声笑道:“左面两个你负责,先射边上一人,不能让他们出声。”

苏烈点点头,他迅速向西猫腰奔去,杨元庆抽出了一支普通狼牙箭,他有两种箭,一种是铁箭,百步外,他可以用铁箭射穿盾牌和铠甲,一种则是普通箭,他现在用的就是普通箭,箭头上淬有剧毒,这是为了更有把握,在关键时刻,他一点也不能大意。

杨元庆注视着最东面的一名突厥哨兵,淡淡的月光下,可以清晰地看见哨兵的脖子,哨兵不时扭头向营地望去,似乎也被大营那边的热闹所吸引,杨元庆张弓搭箭,慢慢拉开弓弦,瞄准了突厥哨兵脖子,就突厥哨兵回过头来的一瞬间,弦一松,黑色的箭头如一道闪电,射向突厥哨兵。

突厥哨兵正好扭头回来,‘噗!’的一声,箭射穿了他咽喉,突厥哨兵捂住脖子,一声不吭地栽下马。

杨元庆几乎毫不停留,他又一箭射向第二个突厥哨兵,第二个突厥哨兵也仰头栽下马,就在这时,他听见一声短促的惨叫,‘啊!’

只见苏烈负责的第二个目标,挥动着手臂,慢慢从马上栽下,这一箭是射中脖子,而不是咽喉,杨元庆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他凝视远处半响,没有听见鸣镝声响,还好,偷袭没有被发现。

苏烈迅速奔回,他满脸羞愧,杨元庆一声不响干掉两人,他射第二人却失手了,杨元庆却拍拍他肩膀,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

解决了哨兵,杨元庆向远处一招手,两百余名隋军无声无息牵马上前,只要不是快速奔跑,柔软的草地就是最好的消声器。

杨元庆翻身上马,手握破天槊,向西突厥人营地催马缓缓而去,在百步外,他们停住了,他们在等待着最后的冲杀信号,由胖鱼负责发出。

第三十二章 威震突厥(上)

胖鱼趴在草地上,他距离突厥人最南面一座大帐约五十余步,他见一千突厥人都在帐外看热闹,知道时机已到,便蹲下背对着风,‘咔!咔!’,火石打着,点燃了火折子,草原风很大,呼地一下将火吹灭,胖鱼大急,他又打火,呼地又吹灭了,一连三次都失败,他气得扭头大骂,“狗日的,老子在帐篷里百试不爽,这会儿又点不着了。”

他索性脱掉裤子,用嘴咬住裤子,在裤裆里打火,这下打着了,他不敢动,慢慢蹲下,将火箭拾起,伸进裤裆里,轰地一下,火箭上的油布团点燃了,上面火油太多,火苗腾空而起,将他眉毛烧去一半。

胖鱼骂骂咧咧,慢慢拉开弓,弦一松,一支火箭腾空而起,直射四十步外的大帐,火箭准确地射中了目标,很快,大帐被点燃了。

胖鱼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他撒腿向哈利湖奔跑,他离湖边还有一百五十步,尽管没有任何人发现他,可他却觉得自己在被千军万马追赶,使他惊恐万分,光着肥屁股狂奔。

‘扑通!’跳进了湖中,他像条肥鱼一样,拼命向湖对岸游去……

“着火了!”

有突厥士兵看见了南面大帐冒起火光和滚滚浓烟,一般离湖最近的营帐是突厥人储粮做饭之地,大帐一座挨着一座,间距很小,一顶大帐着火,全部都要遭殃。

阿史那俟利伐急得大吼:“愣什么?还不快去救火!”

突厥士兵一阵大乱,千余人向南面奔跑而去,数百人拎着陶罐和皮袋,纷纷奔去湖中打水,另外数百人则奔去拆帐,必须要将火势隔断,以免大火烧毁整个营地。

阿史那伯翰眉头皱成一团,他心中感觉有些不妙,怎么会莫名其妙起火,难道是有人故意放火不成?

他警惕地向数十步外的乌图望去,他怀疑是乌图派人暗自下手,可火光中,乌图的神情一样困惑,不像是他,难道是……

不等他反应过来,一支冷箭‘嗖!’地射来,从后面一箭射穿了他的脖颈,阿史那伯翰惨叫一声,一头栽倒在地。

薛乞罗和乌图都大吃一惊,同时向东望去,只见黑暗中,杨元庆冷冷地收起了弓,在他身边,二百名隋军骑兵无声无息出现了,他们冲进突厥人营地,将帐前火把扔上营帐,瞬间便使突厥大营变成一片火海。

薛乞罗见势不妙,他调转马头便向西北方向而逃,杨元庆张弓又是一箭向他射来,薛乞罗听到身后弓弦声,他本能地一缩脖子,‘嚓!’一声,箭从他头顶射过,将他的铁盔射出两丈多远,箭头擦过他的头皮,划出一道深深的血槽,薛乞罗吓得魂飞魄散,打马狂奔,乌图大喊一声,挥动长矛衔尾追赶而去。

此时,突厥营地里已是一片大乱,千余名突厥士兵绝大部分都赶去救火,他们的兵器盔甲在自己帐中,马匹拴在帐边,早已被隋军斩断缰绳,战马被大火惊吓,嘶叫着四下奔逃。

突厥士兵手无兵器,身无铠甲,胯下没有战马,他们就像一群被拔掉了牙齿的草原野狼,被隋军士兵四散追杀,尸横遍地。

……

达头睡眠不好,他刚刚入睡,便被叫喊声惊醒,十几年的征战生涯使他立刻意识到了不妙,他翻身而起,一把握住自己的刀,这时,帐帘被撞开,阿史那俟利伐冲了进来。

“可汗,隋军偷袭我们!”

他背起达头便冲出营帐,达头的两名侍卫牵马奔来,“可汗,快上马!”

阿史那俟利伐将达头扶上战马,一名侍卫带着他打马向黑夜中狂奔而去,另一名侍卫正要跟上,阿史那俟利伐却一跃扑上战马,拧断了侍卫的脖子,抢到一匹战马,他打马狂奔,但只奔出十几步,一支铁箭从斜刺射来,一箭射穿了马脑,战马一声惨嘶,扑倒在地,将阿史那俟利伐摔出一丈多远。

阿史那俟利伐一抬头,只见数十步外一名手执马槊的隋将向自己冲来,他野性爆发,大吼一声,抽出战马上的刀向隋将扑去。

杨元庆如一阵狂风般杀到,目光冷厉,破天槊疾刺,‘噗!’的一声刺穿了阿史那俟利伐的胸膛,将这名身高近七尺的突厥猛将高高挑在空中,冷冷地对他道:“你不是想杀我吗?我就是杨元庆!”

阿史那俟利伐目光中露出愤恨和不甘,脖子一软,死在杨元庆槊下……

杨元庆将他尸体甩掉,目光一瞥,见南面有数十名突厥骑兵在围攻苏烈,他拨马便向敌军冲去。

这数十名突厥士兵抢到最近的营帐内,取到了兵器和战马,企图负隅顽抗,他们见苏烈身着银甲,手执大刀,便认为他是隋军主将,众人一声喊,一起将他围住。

苏烈虽然刀法精奇,但他师从李靖,学到的是一种技巧型的武艺,单打独斗厉害,但在千军万马中搏杀,他却逊了一筹,尤其他临战经验不足,被数十名突厥士兵围攻,他左劈右砍,已经有些招架不住。

就在这时,杨元庆大喊一声,挥槊杀到,他俨如猛虎下山,勇不可挡,破天槊头沉重,挑刺劈打,将数十名突厥士兵杀得血肉横飞,打得脑浆迸裂,片刻便杀死了二十余人,其余突厥士兵都吓得胆寒心裂,发一声喊,四散奔逃……

西突厥营地的熊熊火光和隐隐喊杀声惊动了湖对岸数里外的启民部落,他们纷纷跑出营帐,向远处的火光眺望,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尤其阿努丽,她没有找到乌图,眼中更是充满了担忧。

染干默默地望着远处的火光,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心中无可奈何,唯有一声长叹。

……

天刚时,浑身浴血,身披两箭的乌图逃回营地,他没能杀死薛乞罗,却带来一个严峻的消息,四十里外,出现了一支二万人的薛延陀军队。

可汗大帐内一片寂静,二十几名部族酋长聚集一堂,还有长孙晟和杨元庆,大帐内回荡着启民可汗忧虑的声音。

“我们这次是春猎,却无意中遭遇西突厥和薛延陀部,现在我们只有五千余人,其中能够作战的勇士只有三千人,而现在薛延陀部却来了两万人,大家说我们该怎么办?”

染干说完,他迅速瞥了一眼长孙晟和杨元庆,其实他最后一句是问他们该怎么办?但他不敢明说,阿史那伯翰和阿史那俟利伐被杀,达头和他已势不两立,他只能断了和西突厥结盟之念。

大帐内一片窃窃私语声,染干对隋将的不满之色虽然只在一闪之间,但还是被他的心腹大臣史蜀胡悉捕捉到了。

史蜀胡悉一直认为认为染干被隋朝控制得太紧,这样会容易成为隋朝的傀儡,他建议染干游走在达头和隋朝之间,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昨晚隋军的果断行动,却断送了他的策略,令他心中也有些不满。

他看到了染干的一丝不满,便对染干之子咄吉使了个眼色,咄吉会意,便冷冷道:“隋军杀人的时候倒是很积极,可杀完人,惹出事端来了,怎么头又缩回去了?”

帐中所有人的目光一起向长孙晟和杨元庆望来,杨元庆一言不发,长孙晟却苦笑一声,按照他的计划,最好是能说服染干和隋军一起行动,杀掉西突厥人,不料杨元庆却异常果断,当天晚上就将端了西突厥人营地,杀死阿史那伯翰和阿史那俟利伐,这让他既有些无可奈何,却又佩服杨元庆果断杀伐。

“我们已经派人去丰州通知隋军,我们可以向南撤,等待我们援军带来。”

“撤军?”

咄吉冷笑一声,“来不及了,再过一个时辰,薛延陀部便杀到,你让我们怎么撤?”

这时,杨元庆站了起来,缓缓道:“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丢掉妇孺财产,青壮向南逃命,要么保护妇孺财产,青壮向北迎战!”

大帐内顿时一片叫嚷,有人大吼:“怎么可能?我们只有三千人,对方有二万人!”

“我们必败无疑!”

“这两个方案都不能接受!”

……

大帐内吵成一团,杨元庆目光凝视着染干,淡淡道:“时间已不多,可汗自己决定吧!”

第三十三章 威震突厥(中)

染干沉思不语,他知道杨元庆说的是实话,带妇孺青壮逃跑,必被薛延陀部骑兵追上,最后全军覆没,现在只能一战,而且还有三百隋军精锐,如果打得好,未必会输,更重要是,达头很可能在军中,如果能杀死达头,那西突厥立刻瓦解,这也是个机会,想到这,他终于点了点头。

“杨将军说得不错,我们只能应战,别无退路,我们启民部落的生死存亡,就在此一举。”

他又对长孙晟道:“长孙将军,这次迎战薛延陀部,就由你来指挥吧!”

长孙晟摇了摇头,一指杨元庆,“我推荐杨将军全权指挥。”

“我反对!”

咄吉腾地站起身,怒视一眼杨元庆,对父汗道:“他不过是个隋军偏将,有什么资格指挥我们启民部的勇士?”

大帐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杨元庆的军职稍低,确实不够资格,这时,杨元庆却冷笑一声,注视着咄吉,缓缓道:“我以二百隋军杀死一千西突厥精锐,一人不伤,你能吗?”

咄吉张口结舌,大帐内一片寂静,染干沉思了片刻,毅然做出了决定,“好!这次薛延陀部,就由杨将军全权指挥!”

咄吉顿时脸色苍白,他极为不满地瞪了杨元庆一眼,忿忿离去。

……

‘呜——’

号角声在东突厥部的大营上空回荡,除了启民可汗带来的三千侍卫外,住在哈利湖畔的葛萨部也派出了五百名勇士,一旦薛延陀军队击败启民可汗,他们也同样会遭到屠杀。

为了保卫家园,保护亲人,葛萨勇士义不容辞,年轻的葛萨勇士和家人孩子拥抱告别,他们披上皮甲,拾起长矛弓箭,骑上了自己的战马,从四面八方汇集,他们妻儿父母都跟在身后,担忧地望着他们的丈夫、父亲或者儿子。

五百勇士在酋长菩罗的率领下,来到启民部大营汇合,此时,启民可汗和各部族的三千军队已经汇集在哈利湖西岸的一座木台下,他们队列整齐,全副武装,手持长矛、弓箭和利刀,寂穆无声,胯下战马剽悍强健,威风凛凛,只是鬃毛有些蓬乱,这是草原战马的粗犷。其中启民可汗的一千侍卫大多是各部落的贵族子弟,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他们身披铠甲,更加杀气腾腾。

乌图也披挂出战,尽管他已负伤,但他是启民帐下的第一勇士,缺战对他是巨大的耻辱。

突利之子咄吉也出战了,他身披铠甲,手执长矛,尽管他不满杨元庆指挥,但事关全族生死存亡,他也只得把不满压在心中。

杨元庆率领三百名隋军精锐等候在一旁,连同葛萨部,一共有三千八百人,全部由他统帅,此时他在思考对薛延陀军队的战术。

长孙晟慢慢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神情凝重,“此战事关重大,不可失败。”

杨元庆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如果启民部覆灭,大隋王朝又将面临一个强悍统一的西突厥。

全身盔甲的染干出现在高台上,他对三千五百名战士高喊,“启民部的勇士们,葛萨勇士们,薛延陀的军队已经杀来,一旦他们获胜,他们将席卷草原,抢走你们的妻儿,杀死你们父母,夺走你们的牛养,我们是为生存而战,勇士们,为了我们的尊严,你们,必须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三千五百名战士一起举矛高呼。

突利可汗一指他们身后的杨元庆,再次喊道:“这次战斗,由隋将杨将军全权负责,敢不听军令者,立斩无赦!”

……

这时杨元庆骑马缓缓而至,他在众人前取下弓箭,目光投向天空,他早已看见一群北归的大雁,待雁群从他头顶飞过,他抽出十二支箭,一翻身,拉弓如满月,箭如流星连珠,十二支箭箭无虚发,十二只大雁哀鸣一片,纷纷从天空坠落,正好落在众人面前,一只也没有剩下,引起众人一片惊呼。

对突厥人不需要多费口舌,强大的武力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一箭便已征服突厥勇士们的心,杨元庆马槊一挥,厉声大喝:“出发!”

三千八百名战士跟随着杨元庆浩浩荡荡出发了……

咄吉和乌图双双上前,在马上向杨元庆施礼,“请问杨将军,这一战怎么打?”

尤其是咄吉,他亲眼目睹杨元庆十二箭射落雁群,箭法之高超,令他望尘莫及,他也不得不收起狂傲之心,虚心向他请示。

杨元庆微微一笑,“我第一箭是射落头雁,便是已经告诉大家,这一战该怎么打,大家没想到吗?”

咄吉和乌图对望一眼,他们恍然大悟,“杨将军是说斩断鹰头,直接杀薛延陀部的要害吗?”

旁边葛萨酋长菩罗也点了点头,“杨将军说得不错,薛延陀部各部人心不齐,去年还为争夺牧场而发生内讧,我们人数虽不多,但只要集中兵力攻打薛延陀部中军,中军被击败,此战必胜!”

他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低沉的号角声,二万薛延陀军队已经出现在五里之外,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望无边。

杨元庆驰马大喊:“列队,准备迎战!”

隋军士兵和突厥勇士纷纷整队,排列成方队,三百名隋军精锐列队在最前面,三千五百名突厥士兵和葛萨勇士举起长矛,神色严峻,战斗之火在他们眼中燃烧。

在南方数里外,染干正带领各部落贵族向东面的一片森林内撤退,他们需要远离战场,阿努丽骑在马上,担忧地拉着妹妹的手,她在担心乌图,他伤势未愈就出征了,他能否坚持得住,而阿朵思那如同宝石般湛蓝的眼中却闪烁着明亮的光泽,她远远望着杨元庆在队伍前纵马飞驰,大声喝令,她低声自言自语,“他不是懦夫,他是真正的勇士!”

……

‘呜——’低沉的号角声再次回荡在草原上,薛延陀军队的两万军队缓缓靠近了,这次薛延陀军队进攻启民部,有非常鲜明的目的,达头可汗事先已经下令,如果收买染干不成,那就将染干杀死在哈利湖畔。

薛延陀部是离哈利湖最近的一支铁勒部落,他们得到达头许诺,若配合西突厥的行动,他的牧场将扩大三倍,薛延陀部动心了。

两万薛延陀部骑兵已经逼近到三里之外,达头在骑马在大旗之下,他目光阴冷如狼,远远盯着队伍最前面的杨元庆,今天他亲手宰了杨元庆。

薛乞罗傲慢地注视前方的数千染干部众,在他眼中,对方数千人不堪一击,他忽然挥刀大喊:“敌人只有不到四千人,杀死他们,女人和牛羊任你们占有!”

“杀啊!”

两万薛延陀军一声大喊,滚滚铁骑奔腾上前,激起滔天杀气,向隋军和启民部军猛扑而去。

杨元庆缓缓举起了马槊,他厉声高喊:“大隋帝国的战士们,启民部的勇士们,葛萨部的勇士们,让我们的勇气迸发,让敌人的血染红这片土地吧!”

“杀!”

杨元庆狂吼一声,率军向薛延陀骑兵迎战而去,他要用此一战奠定他在草原上的威名,要让信奉强者为王的草原人听到他名字而颤抖。

“杀啊!”三百隋军和五百葛萨部勇士紧紧跟随他,如一只铁拳,直击薛延陀部人的心脏,他们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唯有血战到底。

第三十四章 威震突厥(下)

杨元庆没有采用传统的隋军战法,即先用弓箭大量射伤敌军,打乱敌军阵脚,然后突击,他放弃了弓箭射阵,因为隋军兵力太少,普通突厥牧民的弓箭又不堪用,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士气强盛的薛延陀军冲乱自己阵脚,以静制动,会使启民部在士气上输给对方,而草原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士气。

这就像鱼俱罗对他所言,‘刀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因人而运刀,因地而制宜,无论是刀法、兵法都是一样’,他放弃了隋军弓箭之长,集中兵力进攻薛延陀人的中枢。

‘轰!’两支军队在草原上猛烈相撞,杨元庆长槊跟着战马冲刺,血光迸出,长槊刺穿了一名千夫长的胸膛,将他挑甩下马,杨元庆冷冷一声低喝,长槊左挑右刺,瞬间便将四人刺于马下。

他忽然听见身后有风声刺来,他一闪身,一支长矛从他右肋下穿过,刺了一个空,杨元庆不加思索,拔刀向后劈去,‘噗!’的一声,人头飞起,一名偷袭的百夫长被劈飞了脑袋,热血从脖腔喷出,溅了杨元庆一身……

挥动破天槊,俨如猛虎入羊群,一百斤重的破天槊在敌群中劈打砍刺,打得敌军血肉横飞,人头粉碎。

苏烈的马速略慢一步,他赶到时,杨元庆已经杀开一条血路,两边死尸累累,竞雄的热血在他心中沸腾,他大吼一声,杀进了敌群,这一刻他不再畏惧,他挥动大刀左右劈砍,片刻,他亮丽的银甲被敌军的鲜血染红了。

两人如猛虎一般,一前一后配合作战,杀得薛延陀士兵哭喊哀嚎,他们所过之地,薛延陀士兵望风而逃,后面三百隋军跟随主将,他们皆是隋军精锐,个个勇猛善战,能以一敌十,将敌军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时,他们已经看见了薛延陀的王旗,一杆白色大旗,上面绘着莽莽金山。

……

长孙晟没有跟染干离去,他站在高台上,注视着远方的战斗,这是他刻意将这次率军机会让给杨元庆,让他在真正的战役中得到磨练。

他远远地凝视着在万马军中大杀四方的杨元庆,凝视着英姿勃发的苏烈,心中无限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这一代纵横沙场数十年,终于到了退幕之时,新的一代少年英雄们正在茁长崛起,杨素有此孙,是他杨门之幸也。

长孙晟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的三个嫡子无乃、无傲、无宪皆是沙场大将,但都比杨元庆不足,而他八岁的庶子无忌聪明过人,和杨元庆颇为相似,能否让他将来跟随杨元庆,做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