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耽]嫡子归来-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冰冷的眼神这才有融化的迹象:“时候不早了,今天朕还有要事与岳卿商量,就不多陪母后了。”
太后动了动嘴皮子,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皇帝走后,嫔妃们也没了继续留在这恭维一个老人家的兴致,一个个都借口不打扰太后休息陆续离开。
“你说,我是不是太着急了?”等嫔妃们都离开了,太后才开口。
一旁跟随太后几十年的老嬷嬷恭敬地回答道:“太后也是一片苦心。”
太后苦笑着摇头:“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是一开始就错了啊!原本想着,皇后出身百年世家,我就得扶植几个出身一般的,就让她们斗着。我呢,就趁机把控住后宫的权利。现在想来,若是皇后还在,按照她的品行,我这个做太后的不知道有多舒坦。你看看今天那几个妃子,蔡妃是个闷嘴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字来,就知道什么慈悲为怀,真当自己是菩萨了?玉妃这人心高气傲,禁不起打击,又没有脑子!柳嫔稍微说几句话刺她,她就跟刺猬一样,不管不顾就跟人杠上。其他几个就更不用说了,我看皇帝进来之后,连正眼都没瞧过。身为一个女人,连男人的心都抓不住,还能指望她做什么?至于那柳嫔,呵呵,她现在讨好我,就以为能让我忘了这些年来我在佛堂念佛的苦难了?”
老嬷嬷跟随太后许久,在太后跟前还有些脸面,此时大着胆子说道:“人死不能复生,姜后在天之灵,看到太后照顾三皇子,想必也能瞑目了。至于那些妃子,不过都是太后手底下的蝼蚁罢了,何必与她们一般计较?明年又是选秀的大年,太后不如多看看那些秀女,挑几个知冷知热的进来。”
想到选秀,太后心情这才有所好转,她伸手将耳边的碎发撩到耳后,笑着说道:“是了,皇帝还年轻,都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咱们现在这才几个?是该充盈后宫了。”
老嬷嬷接口道:“太后不如也替三皇子四皇子相看相看?”
太后点点头,说道:“老四我就不管了,有他那上蹦下窜的母妃在,哪里轮得到我说话?不过钧儿嘛,他母后死得早,姜家又没几个女眷,免不了我这个老婆子替他多操这份心了。”
老嬷嬷奉承道:“若是三皇子知道太后亲自为他相看皇子妃,一定高兴得不得了,指不定后年太后就能抱上曾孙子了呢!”
听了这话,太后心情果然好了不少。
她虽然也是大家出身,但娘家早就落魄了,直到她入宫受宠产子后才有所起色,但家底到底不比姜家那样的百年世家。现在皇宫中年纪大的皇子里面,只有李绍钧生母早逝,外家被打压,孤立无援。只有她帮助李绍钧夺得太子之位,她的娘家才能更上一层楼。而要是未来的皇后是她娘家的人,那就更好了。
说到底,皇家哪有那么多亲情在,不过是各种利益算计罢了。
太后这边算计得再好,也比不上李崇浩心中对于李绍钧的厌恶与警惕。今天太后的一席话,非但没有帮李绍钧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让李崇浩坚定了不能派李绍钧去西北主持通商的决心。
所以,当李崇浩到书房,听到岳安提出由四皇子李绍锦为特使前往西北全权处理与塔鞑通商的提议后,他在心里产生了动摇。
“锦儿贪墨军饷养私兵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岳安回答道:“四皇子年轻气盛,被他人蛊惑,这才误入歧途。一味让他闭门思过,眼看着自己哥哥在朝堂上大展身手,只怕会适得其反。这次正好可以给四皇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他真的悔改了,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这一番话无异于给了李崇浩一个台阶下,一想到自己不喜欢的嫡子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益升高,他就寝食难安。虽然李绍锦做的事情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但好在还没有成气候就被打散了,自己这一番小惩大诫,也够李绍锦安分几年了。
想到自己四儿子做事那手段,李崇浩不由心安——就那点心思,如果没有柳元亨在后头掌控,自己压根就不用担心什么。
正因为这一点,就算李绍锦做的事情是杀头的大罪,为了打压李绍钧,李崇浩也只能重新重用李绍锦,好让李绍钧的注意力从自己那张龙椅上移开。
岳安的提议,让李崇浩对他愈发信任,看向岳安的眼神里也多了些许的欣喜:“岳卿言之有理,锦儿虽然头脑犯浑做了错事,但好在没有铸成大错。陛下,年轻人哪有不犯浑的时候?及时纠正就好了。塔鞑侵扰我朝西北多年,是该派一个身份高贵的过去主持,好好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免得塔鞑以为我们好欺负,趁机干些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的事情。”
不过,李崇浩欣喜过后又很快冷静下来:“西北那边局势紧张,光派锦儿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还要多派些人保护他,我才能安心。”
岳安会意,说道:“皇子尊贵,还是要多派些信得过的人去保护四皇子。”
“是啊,这人选的确是要好好斟酌。”
两天后,李崇浩下旨,命四皇子李绍锦为特使,前往西北,与塔鞑商讨西北边境通商一事。和李绍锦同行的,还有李崇浩专属的羽林军副使和他率领的一支精锐小队。
稍微知道点李绍锦做了什么事的,无不感叹李绍锦果然是李崇浩最宠爱的儿子,哪怕犯下这杀头的大罪,也只是在家闭门思过了十几天就没了下文。如今更是在羽林军的保护下,前往西北,与塔鞑商谈要事。
这么一来,这些人看向李绍钧的目光里,不免就多带了点同情。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在之后的短短三个月内,会有如此多的风云变动。
☆、第78章 贿赂
一行人紧赶慢赶,总算是来到了许州。
李绍锦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的不满,等他看到站在府衙门口站着的谢秉,这股不满就一股脑都爆发出来。
“你算什么东西!在府衙门口站着就是尊重我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州,为何不早点派人在许州边境迎接我?”
谢秉一愣,不由解释道:“这……并没有律例说过迎接皇子要在本州边界啊。”
李绍锦气得脸都要歪了:“你这人真是好大的胆子!目中无人!”他眼珠子一转,在人群里搜索了一会,冷笑一声:“郭湛安呢?本皇子前来,他一个小小的通判居然不出来迎接,该当何罪?”
谢秉如实回答:“郭大人前两天就去了沈县,那边还有些事情要郭大人去处理。我在这替他向四皇子赔罪。”
李绍锦皮笑肉不笑:“郭大人真是好大的架子,我哪里敢和他一般计较呢?我住的地方呢?安排下来没有?”
谢秉忙回答道:“驿站里鱼龙混杂,我们特地在府衙后院开辟了一处开阔又安静的院子供四皇子休息,前几日已经打扫干净了,就等着让四皇子过目。”
李绍锦还想再逞威风,后面跟着的充当先生的幕僚小声道:“殿下,旁边还有人看着呢。”
李绍锦这才收敛,瞥了谢秉一眼:“带路吧。”
谢秉连忙领着众人进了府衙。
安置好李绍锦,谢秉懒得再卖笑脸,正好还有些政务尚未处理,便交代自己的人守在门口,若是李绍锦有任何需求,只要是不出格的,尽力满足就是,自己则离开后院,去前边书房了。
李绍锦厌恶地看了眼门口守着的那几个人,恶声恶气地道:“你们几个,把他们赶到院子外面去,再把门关上,留下我和两位先生有要事相商。”
随从们应了一声,恭敬地倒退着出门,随后把门关上,就听见门外传来几声不友好的喊声。
李绍锦这才稍稍感到一些痛快,转头和自己两个幕僚说道:“两位先生,你们觉得与塔鞑人会面应该定在什么时候?”
其中一个回答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殿下,我听说三天之后就又是与塔鞑通商的日子。咱们不如先去瞧一瞧,看看有什么要注意的,回来商讨出对策后,再和塔鞑人见面。”
李绍锦皱起眉头:“那些塔鞑人粗鲁无礼,听说带来的货物有不少奇臭无比,让我去那种地方,岂不是要了我半条命么。”
“殿下慎言,这和命有什么关系?”另一个幕僚赶紧出声打断李绍锦这诅咒自己的行为,随后拱手拜倒:“刚才失礼于殿下,还请殿下恕罪。”
他对李绍锦来说还有些用,李绍锦暂时就不与他计较,继续说道:“依我看,去就不用去了,找些去过的人过来问问就行了。那郭湛安有没有去过?派人去把他找回来,就是我有要事找他,就算他有天大的事情也要立刻给我赶回来。”
两个幕僚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发现了无奈,但李绍锦主意已定,他们也不好多劝,只能说道:“郭大人人在沈县,我们传令下去一来一去也要两天左右,还请殿下耐心等待。三天后的集市就由我们两个去看吧,到时候顺便带几个商人来见殿下。至于这两天的时间,殿下先好好休息,再趁这个机会将柳大人说的事情办了。”
李绍锦想到临行前柳文华告诉他的事情,这几天来总算是头一次真心实意地露出笑脸:“我明白了,你们下去休息吧。这几天你们跟着我一路颠簸,辛苦了。”
幕僚们连声称“不敢”,见李绍锦没有什么要继续和他们谈的,就下去休息不提。
李绍锦的命令谢秉不敢怠慢,喊来信使快马加鞭,总算是在第二天一早送到正在沈县用早饭的郭湛安手中。
一旁的霍玉见郭湛安看了信就随便往旁边一放,不由起了好奇心:“哥哥,是有什么要紧事么?信使今天一大早就把信送过来了,一定是连夜赶路的吧。”
郭湛安伸手把霍玉嘴边的一粒米饭拿下,在一旁的帕子上擦了擦,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那四皇子下令让我去见他。”
“四皇子?”霍玉仔细想了想,不由担心道:“我记得那四皇子和哥哥不对盘,怎么这时候让哥哥去见他?哥哥是许州通判,无诏不得离开许州,如何动身前往京城去见四皇子?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参哥哥一本,那可怎么办?”
郭湛安给霍玉夹了一小块腐乳,笑着说道:“那四皇子来了许州,这会儿怕是正在许州府衙后院里头晒太阳。”
霍玉一惊:“他怎么来许州了?哥哥,我陪你去见他,如果他敢对哥哥动手,我霍玉拼了命也要让他好看!”
郭湛安呵斥了一声:“瞎说什么!就要过年了,还敢拿自己的命开玩笑?你莫不是忘了我当初说过的话,如果你再随便说这种话,可有什么惩罚?”
霍玉这才发现自己情急之下竟然犯了郭湛安的忌讳,可郭湛安是关心他,他哪会怕呢?霍玉连连求饶道:“哥哥饶了我这回吧,我是关心则乱,就怕哥哥吃亏。”
郭湛安最受不了的就是霍玉这般可爱的模样,放下筷子去捏霍玉的鼻梁:“这次就先记在账上,要是下次再敢乱说话,我可就要连本带利捞好处了。”
霍玉脸一红,低低地应了一声。
郭湛安见他这般可人的模样,忍不住凑过去在他耳边亲了一口,这才心满意足继续用饭。
一连等了三日,郭湛安都没有回来。府衙里,两个幕僚早就动身前往边境集市,只有李绍锦一个人无所事事。他迟迟见不到郭湛安,心中大怒,可没了两个幕僚,除了用地位相逼以外,他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
郭湛安不来,他也无处发火,只能憋了一肚子火气见了几个商人代表。
为首的一个商人是专门做皮毛生意的,为人颇有颜色,早早就投其所好送上了一匣子的宝石,等李绍锦把玩够了,才笑呵呵地开口问道:“区区薄礼,还望能入得了四皇子的眼。”
李绍锦见了这一匣子的宝石,气消了大半,原本一直黑着的脸也换成了一张笑脸:“你客气了,大老远的来许州辛苦了。”
商人知道李绍锦这是满意了,顺势道:“多谢四皇子关心,从东北过来虽然远,不过一路上还算舒坦。对了,我这边还有两块上好的毛皮,铺在马车上,一点颠簸都感觉不到。”
李绍锦不由一喜:“这倒是极好的,多少银两,我买了。”
商人还有求于李绍锦,哪里敢要他的钱,连忙说道:“四皇子若是喜欢,我等会儿就派人送来。能入四皇子的眼就是我的福气了,不过是两块皮子,哪里比得上四皇子的喜欢呢?”
李绍锦这下是彻底满意了,干脆问道:“大老远的带了多少皮子来?是要和那些塔鞑人做生意么?”
商人点头道:“不瞒四皇子,我就是听说这里有大买卖才赶来的。您也知道,今年冬天特别冷,我琢磨着我这些皮子能卖出个好价钱。不过,我前几天到许州,听说这集市虽然是民间自发的,但有几个商人掌控着,像我这种外来的根本没法分一杯羹。”
李绍锦假意怒道:“是谁胆子这么大?要是让我知道了,一定治他的罪!”
商人哪里敢得罪许州本地的商人,连忙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他们也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我听说四皇子来许州,就是来管理和塔鞑通商的集市的。我也不敢有所隐瞒,我带了这么多货物过来,总不能让我空手而归吧?这一路上人力物力的花费已经花去了我不少积蓄,若是就这么回去,只怕是要倾家荡产了。还请四皇子可怜可怜我一家五口,还有三个孩子要养,就许我参加一次集市也好。”
李绍锦看了眼那一匣子的宝石,想到那两块皮子,说道:“你放心,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日后,谁都能参加那集市,再也不会有人卡着你了。”
有了李绍锦这句话,商人算是放心了,心满意足地道:“多谢四皇子!”
李绍锦又陆陆续续接见了不少商人,专门开辟出来当库房的屋子里各色珍品越来越多,等两个幕僚从集市回来时,整个屋子都摆满了箱子,让人无处落脚。
幕僚们看着这满屋子的珍宝,不由咂舌:“四皇子,这是?”
李绍锦也不瞒他们,都一五一十说了,末了还感叹一句:“这些人倒是会做人,比那郭湛安好上不少。”
幕僚们无奈地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说道:“四皇子,您可答应了他们什么么?”
李绍锦想了想,回答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是现在的集市不准他们参加,他们有求于我罢了。我本来就想好了的,这集市是向塔鞑人展示我朝国力的大好良机,就是要越多人越好,让那些塔鞑人再也不敢侵扰本朝。”
幕僚们去过集市,亲眼见过塔鞑人是如何做生意的。比起李绍锦来,他们显得谨慎不少:“四皇子,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和塔鞑通商才开个头,如果现在就不加管控,随便一个人都能参加,只怕会闹出乱子。”
李绍锦听到有人反对他,当下就不满了:“哦?那你们想怎么样?”
幕僚们一看李绍锦的脸色,就知道他是不高兴了,但这件事如果办不好,李绍锦回去必然会遭到斥责,他们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塔鞑人很讲信用,拿出来的都是最好的货物。如果我们这边有人以次充好,日后被塔鞑人发现了,理亏的是我们一方。而且,塔鞑人与我们的敌意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真了这档子事,西北只怕又要起战火了。”
李绍锦并不这么认为:“不过是做生意,他们自己不长眼,能怪我们?再说了,谢秉折子上不都说了么,来参加集市的都是小部落,我们泱泱大国,还能怕了他们不成?你们啊,就是太小心了。”
幕僚们不死心,又劝道:“四皇子,还请从长计议吧。参加的人员必须严格控制,万一让奸细混在里面,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啊。”
李绍锦大怒:“到底是你们做主还是我做主?我好不容易有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你们倒好,瞻前顾后,是做大事的人么?”
幕僚们顶着李绍锦的骂,还是劝道:“四皇子,小心为上啊!您已经因为那件事被陛下猜忌,若是通商一事上再出岔子,那可就便宜了三皇子了!”
提到自己的对手,李绍锦这才冷静了点。碍于面子和那满屋子的珍宝,他不可能不让那些商人参加这次的集市,只能折中道:“这两天来拜见我的商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下次的集市把他们带上。到时候,派些人盯着他们,不要让他们碍事。”
幕僚们知道,这是他们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连连奉承李绍锦英明果断,下去之后则暗暗倒着苦水。
两天后,李绍锦发了一条政令,与塔鞑的通商已经交由朝廷掌管,任何人都不能在没有朝廷发的令牌的前提下参与通商的集市。至于参与通商的人选,先由他李绍锦亲自审核。
郭湛安在沈县听说了这条政令,不由冷笑一声:“他算盘倒是打得好。”
霍玉在一旁不解,问道:“哥哥,这政令下得这么急,宁古汉他们知道么?”
“当然不知道了。”郭湛安看着疏浚郎送上来的图纸,说道,“他还以为自己是京城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四皇子么?在许州,是没有人敢动他。不过,呵呵,塔鞑人可不认这四皇子的身份。”
霍玉一听,就知道这当中还有变故,连忙问道:“哥哥,塔鞑人他们要教训这个四皇子么?”
郭湛安点头道:“就看他挑的那些商人争不争气了。要是敢以次充好卖给塔鞑人,骗得了他们一两次,可骗不了一辈子。”
这几次相处下来,郭湛安已经大概了解塔鞑人的性格了。他们崇武又好斗,现在是迫于生计才来参加集市,对塔鞑男性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如果那些商人欺骗他们,卖的都是些次品,到时候可不是简单的赔偿就能解决的。
如果来的是别人,郭湛安还会提醒一下,不过既然是李绍锦,他就等着看事态变化就足够了。
李绍锦身边到底还是有两个有脑子的幕僚,在出发前对所有参加集市的商人带来的货物都进行了检查。果不其然,他们在里面发现了不少卖不出去的次品。
也不提这些商人是如何临时调派货物,又是如何送礼奉承李绍锦,求着他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第一次李绍锦负责的集市总算是有惊无险过去了。
李绍锦洋洋得意,回来之后交代下面的人,把那几个发现次品的商人的名字从下次集市的名单上剔除,对着两个幕僚道:“我就说你们太谨慎了,虽然是有几个不入流的,但大部分商人还是讲点信用的。”
两个幕僚只能赔笑:“到底还是四皇子高明,就按照这个章程走下去,一个月后回京城,说不定就能封王了。”
在私兵这件事暴露之前,李崇浩就有透露过要给李绍锦封王的念头,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这不就是机会么?
李绍锦一想到自己是兄弟里头一个封王的,不由哈哈大笑:“父皇的心思哪里是你们能揣测的?我是父皇的儿子,自然要替父皇办事。至于封不封王,我从来不在乎。”
幕僚们连连称是。
可惜,一个月后,就在李绍锦准备回京时,谢秉拿着一封信笺匆匆赶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四皇子,四皇子不好了!”
☆、第79章 善后
李绍锦正悠闲地品着茶呢,老远就听到谢秉的喊声,不由怒道:“拦住他!”
守在门口的侍卫们应声,上前阻拦住谢秉,其中一个呵斥道:“大胆!未经通传便擅闯皇子下榻之所!”
谢秉急得连头上的汗都顾不得了,想他堂堂一州知州,接了这封信甚至顾不上喊人来通报,就一路跑过来,足以见得事态之紧急严重。
他扬声喊道:“四皇子,四皇子还请恕罪啊!只是塔鞑人打上来了,指名要见四皇子和几个商人。”
谢秉这话说得很大声,李绍锦坐在屋里,听得清清楚楚。他脸色唰得一下就白了,大步走出来,走到谢秉面前:“你说什么?”
谢秉连忙把手中的信笺呈给李绍锦,说道:“塔鞑人说四皇子您主持的第一次通商中换去的棉衣里夹在棉絮,还有他们换到的五支人参里,有两支是药水泡出来的,他们部落里头有人差点就因为这人参病死了。”
李绍锦心中一慌,下意识地想要撇清关系:“谁说就是从集市上换回去的?我看是那些塔鞑人故意诬陷的。”
谢秉哪里清楚这些,自从李绍锦来了,郭湛安明哲保身,和塔鞑有关的事情一点都不沾,他谢秉也有样学样,平时对于这些事情都是绕着走的。更何况,李绍锦可不愿意别人对他指手画脚,根本没想过要请谢秉或者郭湛安来商议,现在所有的章程全都是他和两个幕僚关上门讨论出来的。
他听明白了,李绍锦这是铁了心要撇清关系,不管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他是绝对不会承担责任的。
可是,塔鞑人现在正聚集在边境讨要说法,如果李绍锦不出面,只怕塔鞑人的情绪会越来越激动,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这万一出了岔子,他谢秉势必会遭受牵连。所以,就算李绍锦贵为四皇子,他谢秉为了那顶乌纱帽,也要冒犯皇子了。
“四皇子,先不说他们是怎么断定这棉衣和人参是从集市上换来的,现在塔鞑人的情绪都很激动,说是我们在骗他们。还请四皇子出面,与塔鞑那几个部落的族长商议对策,免得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双方的和气。”
李绍锦不悦道:“既然不是从集市上获得的,那与我有什么关系?这件事就交给你和西北军营就行了。我后天就要起身回京,接下去集市的事情就交给你处理,这件事正好让你练练手。”
谢秉心中苦闷不堪,这烫手山芋他可是一点都不想接,苦笑着又劝道:“四皇子,人家哪里看得上我这么个小官呢?还是请四皇子看在许州百姓的份上,出面与塔鞑部落的族长们商议对策吧。”
李绍锦心中慌乱不已,怎么可能答应?当下就说道:“我让你去商议,你就去。来人,请谢大人出去。”
两边的侍卫靠过来,硬是把谢秉架出院子去。
李绍锦打发走了谢秉,对身边的内侍道:“请两位先生,还有羽林军副将过来。”
内侍领命。不一会儿,便带着那三个人来到书房。
李绍锦挥挥手,让内侍出去,随后对羽林军副将道:“将军,刚才谢秉来报,说是有塔鞑人集结在边境,意图不明。我担心他们想要把我抓去,好威胁父皇。当然了,我的命是不值什么的,但若是让父皇因此而向塔鞑让步,我就是历史的罪人了。所以,这几日还要辛苦将军加强守卫了。”
羽林军副将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李绍锦叽里呱啦讲了一大段话,他只是点了点头,回了一声“是”,就领命出去了。
李绍锦等人走了,这才呸了一声:“什么东西!”
幕僚们劝道:“四皇子不必和他一般见识,不过就是个小小羽林军的副将罢了。”
李绍锦哼了一声,说道:“要不是看在他是父皇派来的,我不好发作,要不然早把他拉出去喂狗了!”
幕僚们只好又劝道:“四皇子息怒,这人性子就是这样。他是陛下的心腹,陛下派他过来保护殿下,不正是看中殿下的表现么?”
李绍锦这才舒服了点:“什么保护,还不是监视我。父皇也是的,他真以为派点羽林军我就不敢动作了?对了,那些宝贝你们都替我看着点,别让其他人发现了。”
李绍锦并不担心自己收受商人们贿赂的事情会被人告发。一来,这些商人大多都是独自前来,不容易招人注目;二来,这些商人名义上都是来与李绍锦商议通商一事,就算被人知道了,那也能在皇帝面前圆过去。
就是这些珍宝,可得小心了,绝对不能让他人知晓。
李绍锦发了一通火,这才和两个幕僚说清楚情况,怪罪道:“你们不是都查过货了么?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两个幕僚也是有苦说不清,他们本意是想让李绍锦和塔鞑人商议出章程来,不管是参加通商的人选,还是货物、地点、时间,都谈妥了,签订合约再开始的。
可李绍锦说什么都不肯,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于是他们又想着,李绍锦都交代过这些商人了,绝对不能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他们又仔细检查过,剔除了一批人,剩下的总该把那些不入流的心思收起来了。
他们总不能和李绍锦说,是李绍锦自己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才闹出这样的事来。他们两个只能苦哈哈地把错都揽下,说道:“当务之急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殿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绍锦的目光扫过这两个人:“怎么办?应该是我问你们该怎么办!你们不是很有主意么,嗯?”
幕僚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当中一个勉强道:“殿下,且容我们商议片刻。”
李绍锦不耐烦地道:“我决定了,明日就走。你们今天必须给我想出一个解决的法子来。这件事要是让父皇知道了,我想你们比我更清楚会有什么后果吧。”
再说谢秉,他被李绍锦的侍卫们架出院子外后,气得咬牙切齿。想他一个许州的知州,好歹是一个边疆大员,竟然被几个侍卫跟赶叫花子一个赶出来了!这叫他以后怎么做人?
谢秉虽然在京城排不上号,但能当上知州的,总有厉害的一面。可笑那李绍锦在京城了活了十几年,生生成了井底之蛙,就这么得罪了一方大员。
谢秉回到自己的书房,书信一份,又招来心腹,吩咐道:“你替我去沈县给郭大人送一封信,就说事态紧急,我已经是无能为力了,还请郭大人多想想法子。如果他有什么要问你的,你就知无不言。”
心腹领了密信,选了匹快马,快马加鞭赶往沈县。
“塔鞑人来闹事了?”郭湛安看了密信,问道,“宁古汉来了没有?”
送信的人回答道:“回大人,来报的人并没有提到这个人。”
郭湛安点点头,又问道:“四皇子三天后离开,现在开始收拾了么?”
送信的人仔细回想了一下,回答道:“还没有动静。”
郭湛安想了想,说道:“辛苦你了,房间已经让人打扫干净了,你先用饭,休息一晚再走。”
送信的人知道这是郭湛安体恤自己,他不敢打扰郭湛安,连忙离开。
等送信的离开后,霍玉从里间出来,坐到郭湛安身边,伸手去替郭湛安揉一揉太阳穴:“我们要回去了么?”
“再过几天,等四皇子离开了再回去。”
霍玉有些捉摸不透郭湛安的心思,问道:“四皇子摆明了是临时决定三天后离开,要把烂摊子丢给哥哥,哥哥现在不回去阻拦他,这不是遂了四皇子的意了么?”
郭湛安另有打算,细细分析给霍玉听:“你想想,和塔鞑通商是多大的一件事,我为什么不替三皇子争取,而是极力从这件事中脱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