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耽]嫡子归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州是边防重镇,久旱缺水,所以当地种植的都是耐寒耐旱的作物。可就是这样,因为许州本身适合种田的土地就少,每年的收成也只是堪堪果腹,剩下的都要户部发粮发银。
  照例来说,这户部发下来的,也是通判的职责,但郭湛安手中的文书丝毫不见这部分的踪影。显然,这是被石果敢给截去了。
  郭湛安只在屋子里坐了一会,便收拾好这些文书,起身和一旁的郝运说道:“带我去见石大人。”
  郝运想了想,说道:“石大人这会儿可能不在府衙里,如果大人有急事,我出去找找。”
  郭湛安刚想点头,旋即想到了什么,话到嘴边换了样:“如今是办公的时候,石大人不在府衙当中,去了哪里?”
  郝运犹豫了一会儿,石果敢去的地方他其实并不确定,只是偶尔听人说起过。这事如果告诉给郭湛安,那就是让郭湛安有了一个大把柄。可是石果敢知道是自己告诉郭湛安的话,会放过自己么?
  左思右想,郝运最后还是决定老实交代:“郭大人每逢休沐后的头一天,都喜欢出去,有时候是在临街酒楼上坐半天,听说是在体察民情。”
  郭湛安听了,啼笑皆非。
  如果真是体察民情,又为何非要在休沐后的头一天去呢?被人摸清了规律,看到的都是对方刻意营造的假象。这么简单的道理,别人就算了,郭湛安不信石果敢他一个知州还不懂!
  “罢了,不是什么大事,等石大人回来也是一样。”郭湛安初来乍到,并不打算在没有摸清楚对方实力的时候就动手,他转而问道,“许州往年的卷宗都放在哪?我要去看看。”
  郝运有些失望,他本来以为自己告诉郭湛安这么大一件事,起码会得到嘉奖,可郭湛安却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一样。
  难道说,这郭大人并不是石大人的死对头?
  郝运愈发迷糊了。
  石果敢在许州当土皇帝当惯了,身后靠着四皇子李绍锦,就连三皇子李绍钧他都没怎么放在眼里,不知收敛,更何况是在自己的府衙呢?
  这两天郝运也模模糊糊听见石果敢与王九三二人商议,如何对付新来的通判。而昨天王九三在驿站的遭遇郝运也听说了,原本以为这郭大人有能耐压制住石大人,自己才有心讨好,可如今看,这郭大人实在是难以捉摸。
  郝运一边分析着,一边带着郭湛安来到府衙存放历年卷宗的屋子。
  卷宗十分重要,每年朝廷都会派人去各地检查卷宗。当初桐花县少的那几份卷宗,被郭湛安写了折子交上去之后,之前来桐花县押解朱文斌的所有人都被审问了一边。所以,卷宗这东西,就算是石果敢也不敢做假。
  虽然不能作假,但石果敢却提前将几份与边防军事有关的卷宗收了起来,刻意不让郭湛安看到。就算日后郭湛安提起,他也可以说是自己有事要拿去看,郭湛安没法用这点来拿捏他。
  但郭湛安并不在意,一来,许州作为边防重镇,各项事务或多或少都会和边防军事有关,就算最重要的卷宗没了,他也能从其他卷宗里找到蛛丝马迹;二来,军营那还有姜言年在,他目前并不需要直接插手军营的事情,更要紧的是查明户部拨的各种款项是不是连同兵部的军饷一起,被石果敢给贪墨了。
  石果敢不笨,卷宗里当然没有直白的证据证明他贪墨了这部分的银两和物资,但郭湛安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疑点。
  比如发给军营的,每个季度两套换洗衣物,三万石粮食——上季度和塔鞑一些部落交战,又多加了五千石粮食。除此之外,每个月还有上报的盔甲消耗数量,兵部会按照军营上报的数量把旧的收集起来,然后按照每个军营上交的数量进行发放。
  这当中很容易作假,郭湛安把每一个数字都记录下来,打算等姜言年下一次休沐来许州时好好问问。
  除此之外,户部每季度都有给许州下发一定量的粮食、衣物、农具等,这些数额也都清楚记录在卷宗上,不过这部分会比军营那边的比较难查证,因为已经全部下发给百姓了,除非去调查户部那边的卷宗,否则根本没法统计。但郭湛安还是都记下来,打算找机会让京城里的岳安或者李绍钧去户部查阅。
  郭湛安在这屋子里呆了大半天,一直到石果敢匆匆来找他。
  “郭大人,听说今日你要找我?”石果敢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偷瞄郭湛安后头那排书架,“有什么事,不妨去外面说?”
  郭湛安发觉石果敢的不安,顺势点头说道:“好。”
  石果敢做了一个请的动作,郭湛安不与他为难,走在石果敢前头。离开的时候,郭湛安趁机转头,就发现石果敢正盯着左边书架,随后小心翼翼地把门关上。
  郭湛安仔细回想了一下,左边书架上的卷宗并不多,都是历年诉讼相关的。许州民风彪悍,百姓们偶有口角也不爱到衙门说理,往往都是私下解决。郭湛安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找到石果敢贪墨银两和军饷的证据,所以诉讼这方面的卷宗他还没来得及看。
  难不成,这当中有什么秘密?
  郭湛安面上不显,跟着石果敢来到知州办公的屋子。
  一进屋,石果敢就像是变了个人,不像之前那种勉强压制住内心不安的样子,整个人都变得底气十足,大马金刀地坐下,问道:“郭大人,有何事啊?”
  郭湛安早有准备,问道:“今日我查阅了前三个月许州的农田赋税,发现两个月前本来是要在许州南边挖一条沟渠,并没有动工。大人知道这件事么?”
  石果敢向来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摆摆手说道:“未曾听说,这些都是通判自己可以决定的,大概是前头那个还没来得及办就被捉进京了。”
  郭湛安并没有因为石果敢敷衍的态度而心生不悦,又问道:“还有一个多月前,因为连续大半个月没有下雨,许州的庄家枯了小半。这件事,大人可曾知道?”
  石果敢摇着脑袋继续把责任推到原本的通判身上:“这也是通判的职责,原先那个并没有告诉过我。”
  郭湛安淡淡一笑,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到最后,石果敢开始变得不耐烦了,郭湛安接下去的几个问题,他想也没想,全数推到原先那个通判身上。
  郭湛安本来就不打算追究,见时机差不多了,又问:“那户部发下来的粮食银两,大人可曾知道?”
  石果敢想也不想,说道:“这也是通判的职责,我怎么知道?”
  “大人不知道?”郭湛安装出一副诧异的样子,说道,“农田水利是通判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但户部发现来的银两粮食,却是要经过知州审核盖章,才能发放下去的。如果大人不知道,这部分的银两粮食都去哪里了?难不成,是有人贪墨了?”
  石果敢心中一惊,他这是被郭湛安给坑了!
  前头那个通判只认钱,这些事情都是从他这边经手的。不过石果敢不担心那原先的通判把他供出来,因为这本来就是知州的职责,尤其是在通判严重失职的情况下,石果敢处理这些公务,合情合理。
  那人已是戴罪之身,说的话不足为信,他石果敢背后还有四皇子撑腰,一点都不担心狱中会传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消息来。
  万万没想到,这郭湛安竟然一肚子坏水,先用一些普通的小事来麻痹他,等他不耐烦了,才亮出毒牙,狠狠地咬了自己一口!
  石果敢很快冷静下来,那部分账他都做好了,不怕郭湛安查。
  这么一想,石果敢反客为主,主动剖白:“是我答顺口了,这部分公务之前的确是我在处理,卷宗也在我这,郭大人要,我现在就给你。”
  郭湛安的目的不在于此,不过既然石果敢主动交出来,他也乐得接受:“之前辛苦石大人了,这些公务本来就是通判的职责所在,以后就不劳烦石大人,全都交给我就行了。”
  石果敢皮笑肉不笑地把那些卷宗交给郭湛安,说道:“郭大人初来乍到,怕是还有很多地方都不熟悉,这部分公务先交给我也无所谓,郭大人还有其他要事要做。”
  郭湛安摇摇头,说道:“职责所在,纵然一死也当完成,更何况许州的农田水利上的公务并不多。今年收成不好,户部这块要好好处理,免得到了冬天,饿殍遍地。”
  石果敢无奈,面对郭湛安的三言两语,他只能把自己好不容易捞到的权利心不甘情不愿地交给郭湛安。

  ☆、第47章 徐老五

  石果敢头一天就在郭湛安这边碰了一个软钉子,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能在郭湛安身上挑出半点错误来大做文章。
  当愤怒平息,石果敢突然想到那些尚未来得及收好的卷宗,慌忙喊来王九三:“去,把那左边柜子的卷宗都收起来!如果郭湛安问起,就说有人借阅了!”
  按照朝廷的规矩,这些卷宗永远不能被带离它们所在的屋子,但是大多数人都阳奉阴违,毕竟在需要的时候,可能要好几天查阅这些卷宗。一直呆在同一个屋子里连续好几天,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而只要之后把卷宗放回去,不会有什么人来追究的。
  王九三领命,慌忙赶过去,就看见郭湛安坐在屋里的桌子前,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中的卷宗,而桌子上的一边还摆着一叠纸,最上面那张有好几行字,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写上去不久的。
  郭湛安听见响动,抬起头,发现是王九三,也不起身,说道:“有事?”
  王九三赶紧摆手说道:“郭大人好,打扰您了。其实没什么大事,我家大人想到有些卷宗要看,便让我来找。”
  郭湛安点点头,说了一句“请便”,就又低头去看那卷宗了。
  王九三鼻子里头哼气,对郭湛安很是瞧不上,不就是一个小县令而已,来了许州还敢拿乔?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他也懒得去讨好郭湛安,按照石果敢的吩咐,把左边架子上的卷宗全数拿走。
  “怎么少了两份?”石果敢检查完王九三带回来的所有卷宗,眯着眼睛问他。
  王九三心里一个咯噔,慌忙道:“大人,我的确是按照您的吩咐,把左边架子上所有的卷宗都拿过来了。”
  “怎么可能是所有的卷宗!”石果敢大怒,“这里头少了三份卷宗!”
  王九三一下子想到郭湛安看着的那份卷宗,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那桌子上似乎还摆着其他一些卷宗!
  “是、是、是、是郭大人在看那些卷宗!”
  石果敢听了,手一抖,手中的卷宗险些掉了下去:“他看过了?”
  王九三知道事情不妙,但他也只能老实回答:“应该是看过了,我记得那纸上还写着一些东西呢。”
  石果敢大叫一声“不好!”,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最后焦急地吩咐:“先不管这些卷宗了,你立马带人,把南边住着的徐老五一家人都撵走。记住,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要装出是徐老五一家自己走的。知道了没有!”
  一听到这名字,王九三就知道事情不妙,他赶紧点头说道:“大人放心,我立刻就去!”
  等王九三离开,石果敢将那些卷宗小心藏好,刚想去找郭湛安,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过去了能说什么?别到时候没有把郭湛安糊弄过去,反而把自己交代进去了!
  今天他算是发现了,这郭湛安可不是什么善茬,眼睛和嘴巴毒就算了,心还脏!往后和他打交道,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这徐老五是何许人?又和石果敢有什么交集?恐怕除了徐老五以外,只有石果敢和王九三两个人清楚。
  那时候石果敢刚上任满一年,和四皇子李绍锦也通了关系,志得意满,在许州几乎是横着走的土皇帝。
  但是,李绍锦给他撑腰,势必要从他手中获得一些好处。石果敢对此也心知肚明,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绍锦竟然要他贪墨军饷,来养自己的私兵!更要命的是,李绍锦直接把自己的私兵养在了许州附近!
  石果敢曾经想劝说李绍锦,他不求别的,只希望李绍锦不要把私兵放在许州附近,免得事情败落以后,他毫无辩白的余地。只是李绍锦往他心窝子上踹的那一脚,让他明白自己不过是李绍锦的一条走狗罢了。
  他已经在李绍锦这条船上走了太久,若要下船,那就是死路一条。万般无奈之下,石果敢只能铤而走险,贪墨了部分军饷。
  一开始的时候,石果敢胆子还小,身边又有个通判看着,只能小心翼翼地贪墨少许军饷。这当然令李绍锦很是不满,大发雷霆之后,石果敢带着满身伤痕回到许州,又大着胆子第二次贪墨了军饷。
  渐渐地,石果敢发现在许州,根本就没有人敢管自己;而那通判已经被钱财收买,从来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权力;至于兵部那,李绍锦已经派人扫尾,石果敢不用担心兵部会派人来查这笔账。
  坏就坏在那徐老五身上。
  徐老五是当时许州军营里的书记官,但凡送来军营的军饷,都要副将并书记官一起清点,然后由书记官记录在册。徐老五心细,就算石果敢已经小心又小心,贪墨的军饷数额并不大,还是被徐老五发现了。
  其实也很简单,每个季度发往军营的军饷都是一定量的,最近军营里既没有大批人员变动,也从未听说过要削减士兵,为何发过来的军饷较之往常少了少了五千石?要知道,许州军营因是直接面对塔鞑骚扰,很是重要,军营里总共有两万五千人,平日里五万石的粮食都不够吃的,这再少上五千石,要军营怎么办?
  徐老五和当时军营副将商议后,禀报给了当时的将军方玮青,在后者的授意下,他与副将二人一起暗中调查,不多时,线索就指向了石果敢。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时军营里头有好几个都是李绍锦的人。就算徐老五和副将二人再小心谨慎,还是被他们察觉到了。
  李绍锦知道后,知道此事绝对不能暴露,便让自己的人把假情报告知方玮青。方玮青只当真有塔鞑要来,便派遣人马前去迎战。结果,李绍锦丧心病狂,竟然派自己的私兵假扮塔鞑,与他在军营里安插的人来了个里应外合,将那批人马全数歼灭,只留下一个小士兵——徐老五的独自,徐泰。
  事后,那些人又把所有罪名推到徐泰身上,还从他身上搜出了塔鞑的信函——当然,这也是李绍锦命人栽赃给徐泰的。证据确凿,徐泰百口莫辩,直接在军营当众斩首。
  徐老五身为徐泰父亲,又是军营的书记官,免不了也受到牵连。但好在他这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在军营中名声极好,别人挑不出错处,方玮青便让免了他的书记官,让他回家养老。
  可哪里有老可养呢?唯一的儿子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首级还挂在军营三天三夜,末了尸首全数扔下了万丈深渊。家里头的妻子因为儿子的事情,哭得眼睛都险些瞎了,到了晚上便什么都看不见。而因为徐泰一事,徐老五两夫妻在徐州可以说是过街老鼠一般的处境,谁都瞧不上,谁也不愿意帮扶。
  万般无奈之下,徐老五只能以倒夜香为生,而徐老五的妻子许大娘,只能靠着给人洗衣服勉强赚点铜板。
  徐老五不是没有想过离开这地方,可是儿子死的罪名就好像是一把枷锁,时时折磨着他。徐泰是他的儿子,从小便下定决心保家卫国,怎么可能私通塔鞑?
  徐老五不信,他更不愿意离开这,因为一旦离开,他连最后一线替儿子洗清冤屈的机会都没有了!
  从军营里出来后,徐老五一边忍受着众人对他的百般责难,一边暗中调查线索。也是他之前会做人,军营中有好几个也和他一样不信徐泰会做出这种事来的,他们慢慢调查,也多少查到了一点线索。
  不过他们到底手段有限,并没有查到石果敢的身上,只查出军营中的奸细另有他人。因徐老五如今平头老百姓的身份,他一纸状书送到了许州府衙,被那时候的通判转角给了石果敢。
  石果敢惊恐万分,为了避免自己被牵连进去,只能草草结案,将那个奸细交给军营处置。而徐老五,则被石果敢给惦记上了。
  徐老五在许州多少还有些人脉,尤其是军营里头,石果敢不想主动暴露自己,只能派人暗中瞧着,看他还能不能继续掀起风浪。让他安心的是,徐老五只当自己真为儿子报了仇,并没有继续追查下去。
  如今,徐老五也不再倒夜香了,他用之前的积蓄买来桌椅和拉车,在家附近开了个铺子,从早上开始卖包子豆浆拌面,到晚上的小炒菜,一应俱全。
  石果敢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如今郭湛安来了,他可不像徐老五那么好糊弄,万一郭湛安插手此事,事情恐怕就要败露了!
  为今之计,只能快点把徐老五一家撵出去,撵得越远越好,到时候一刀宰了,郭湛安就再也别想找到,石果敢才能放心!
  可怜徐老五还在盘点今天白天的收入,准备晚间的粮面肉蔬,还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就要来了。
  另一边,让石果敢这一天都没安生过的郭湛安散衙后,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先去回味楼里打包了两份点心,这才回家。
  现在郭府里人还少,武鑫守在门后面,见郭湛安回来了,忙不迭行礼:“少爷回来了。”
  郭湛安点点头,问道:“霍玉呢?”
  武鑫说道:“二少爷今天出去了一趟,刚回来,许是在屋里吧。”
  郭湛安又看了看武鑫,说道:“上次应该带个过来看门的。”
  武鑫笑着说:“在外头到底不比在京城,少爷不好带那么多人,开门的活计虽然看上去轻松,可如果是不靠谱的人来看着门,里头如何睡得安生?多谢少爷体恤,反正我们兄弟三个轮流,也不碍事。”
  武鑫这话说得有理,郭湛安便没再说什么,径直去里头找霍玉去了。
  霍玉正从屋里出来,见郭湛安来了,忙迎上来,笑着说:“哥哥回来了。”
  郭湛安把点心盒子给霍玉,问道:“今日和贾欢去找人牙子了?”
  霍玉点点头,双手捧着点心盒子,跟着郭湛安,一边走,一边说:“今日才知道,府里头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不说别的,修花的、扫地的、浆洗的,这些都没有。厨房里也只有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郭湛安也是这么觉得,不过当日他只能带着这些人,其余人等只能到了这里再作打算,他见霍玉对此事如此上心,乐得做一个甩手掌柜,正好也能锻炼锻炼霍玉,便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我在家能不能睡得安生,可就看你的了。”
  霍玉抿抿嘴,说道:“哥哥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郭湛安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对你,我可不是放心得很么?”
  两兄弟这边和和睦睦地吃着晚饭,徐老五那边却不好过。

  ☆、第48章 毒计

  徐老五正和自家婆娘收拾碗筷,突然铺子里来了五六个一脸匪气的大汉,一进来就喊打喊杀,桌子椅子推倒一片。
  徐老五让自己妻子在后面呆着,自己则上前问道:“几位爷是想吃些什么?”
  “吃?吃你个头!”为首的一个用力推了一把徐老五,后者往后踉跄几步,手向后撑在还没波及到的桌子上。
  徐老五忍住怒意,说道:“各位爷既然不吃饭,那便快些走吧,我们铺子小,容不下这几尊大佛。”
  为首的男人冷笑一声:“今天我不走,你走!”
  徐老五登时起了怒意:“我好心敬你,你却得寸进尺!我徐老五在这做生意两年了,凭什么我要走?”
  大汉随手拿起一张凳子,把面前的物什砸了个稀巴烂,又说道:“这地方是我的地盘,我不乐意你开店。”
  徐老五只当这是来讹钱的,他好歹也是许州军营里磨练过二十年的人,哪里会那么容易让大汉得逞?
  “如果是你的地盘,地契在哪?朗朗乾坤,难道要睁眼说瞎话么?”
  大汉把凳子砸向徐老五,怒道:“没地契,有拳头!兄弟们,把这铺子砸了!”
  后头跟着的几个人立刻应声,各自捡起椅子把铺子里的桌子碗筷炉灶全数砸了。徐老五担心妻子受伤,阻拦不得,只能先带着徐大娘离开铺子,站在外头,这才冲进去阻止这些人的打砸。
  “你们干什么!干什么!大白天的就想造反么!还有没有王法了!”徐老五一边奋力阻止,一边喊道。
  只是徐老五毕竟上了年纪,前几年倒夜香的生活和儿子的冤死生生磨去了他不少精神气,而对方又都是身强力壮的彪形大汉,他很快便败下阵来,被推倒在地。
  为首的大汉也不砸了,转而朝向徐老五走去,一边走,一边还掂量着手中的桌腿:“敬酒不吃吃罚酒,今天就让你尝尝我爷爷的厉害!”
  终于,这边的响动引来了不少人,当中有人看不下去了,出面阻拦:“你想干嘛?徐五叔在这边经营铺子快两年了,我在这住得也快十年了,还从来没听说过这地方是谁的地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这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么!”
  这大汉可不是普通的混混,背后有人撑腰,自然不怕这样的威胁。他举起桌腿狠狠往徐老五腿上打去,还不忘反讥道:“山高皇帝远,这里就是我说了算!”
  又有几个人看不下去,冲上来拦住大汉的行为,其中两个则把徐老五扶起来,带着他远离大汉。
  “好啊,山高皇帝远,咱们去衙门说理去!”
  这大汉就更不怕了,他的靠山王九三现在可就躲在一旁看着呢,就算去了衙门,那石果敢还不是要包庇自己?
  于是,他得意地甩着桌腿,说道:“去就去。”
  王九三在一旁看得几乎气结。这傅伟实在是太蠢了,虽然他有自己当靠山,这件事也是自家大人吩咐的,可这哪里是能放上台面来说的!更何况,这许州现在还有一个郭湛安呢!人家可就在一旁等着捉自家大人的错处,只要石果敢稍稍露出一丝偏袒的意味来,按照郭湛安那脾气,只怕要死咬不放了!
  他却忘了,当时找到傅伟当石果敢的打手,让他去做那些石果敢不好露面的事情,可就是看准了傅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一点,免得对方起了小心思,不知道哪天反咬石果敢一口。
  王九三在这边气得险些就想跳出去掐死傅伟,那边傅伟还不知道自己大难临头,嚷着要一起去衙门讨个公道。
  原本围观的人也就是吓唬吓唬他,把他赶走了就是了,可现在傅伟气焰如此嚣张,在场不少人都看不下去了,跟着要一起去衙门。
  徐老五本不想把事情闹大,但他还要在这做生意,如果今天不把事情彻底解决,恐怕这流氓改天还要再来找自己麻烦。更何况,整个铺子都被他们砸光了,这今后还怎么做生意?
  徐老五在心里衡量了一下,便也要跟着去衙门,为自己讨个说法。
  但他没有走出几步,突然发现这群人当中有一个衣着有些熟悉,再仔细一看,这不是军营里头的衣服么!
  徐老五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顾不得腿上还隐隐作痛,快步上前捉住那人,厉声问道:“你这衣服哪里来的!”
  对方吓了一跳,等听清徐老五的问话时,脸色更是唰的一下变得煞白,良久才梗着脖子说道:“去去去,糟老头子瞎废话什么!滚一边去!”
  徐老五本只是怀疑,见对方的反应如此剧烈,便知道当中定有蹊跷。他为人正直,但并不迂腐,眼下并不是什么好时机,便暂时隐忍下来,打算过两天去一趟许州军营,找自己的熟人疏通下关系,求见如今军营的将领,让他们好好彻查一番。
  王九三这时候已经提前溜回府衙找石果敢了,并没有目睹这一变故,否则,就是冒着被许州百姓指指点点的风险,都要直接找个罪名把徐老五关进去,再暗地里结果了他的命。
  石果敢在府衙中接到王九三的报信,直接将卷宗砸在王九三的头上:“废物!连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
  王九三不敢抬头,说道:“大人,我实在是没想到傅伟这人竟然这么糊涂。还有,今天我是特地让他们等到铺子里没人的时候才去的。那铺子除了吃饭的点,其他时候附近的人并不多,我讲明了让他们别闹出那么大动静来,结果,结果还是,唉!”
  王九三毕竟是石果敢的心腹,石果敢也知道他平时办事得力,这次是之前被郭湛安气的还没发泄完,现在一口气全爆发了。
  等气稍微消了些,石果敢吩咐道:“诉讼的事情照规矩要请通判一起,郭湛安不必旁人,不能在这上面对他有所隐瞒。等傅伟他们到了,就说今天已经过了升堂的点,让他们明天再来。”
  王九三应了,可他又有些担心,问道:“那大人,若是明天他们再来,我们该怎么办?”
  石果敢冷笑一声:“明天?那也要徐老五他有命活到明天!”
  王九三心中咯噔了一下,连忙问道:“大人的意思是,今天就结果了徐老五?”
  石果敢点点头,说道:“这件事不能让傅伟出面,他今天才和徐老五有了嫌隙,今晚徐老五就死了,头一个怀疑的就是他。这人为人粗鄙,很容易落下把柄,你让他今天找一群人喝酒也好,赌博也好,总之要和一群人在一起。至于徐老五,你也不要出面,就让府衙里其他几个忠心的,蒙面把徐老五和他婆娘一起劫走。你再提前去和今晚看守城门的打招呼,到时候直接把人放出去,去外头山里面结果了,尸体埋深一点。还有,把徐老五家里收拾干净,让人觉得他们两个是明天一大早收拾东西投奔外乡亲戚去了。这个,也要和看守城门的说,知道么?”
  这计划实在是毒辣,先是让别人给傅伟作证,证明他没有机会去杀徐老五;再让其他人把徐老五带去深山里杀了,尸体还埋在地下,恐怕没有个百来年,根本不会有人发现。徐老五在许州没有其他亲人,而他的确是外乡过来的,那么回老家也是合情合理。到时候再加上守城士兵的说辞,谁都找不出错处来!
  王九三一一记在心里,赶紧出去把事情都办妥了。
  听说今日不升堂,最不高兴的反而是傅伟,他不好在衙门前放肆,只好嚷嚷着带着兄弟们离开。
  徐老五心中焦急,也不去计较这些了。铺子那边也先不收拾了,徐老五让妻子先回家休息,他则找邻居借了驴子,匆匆去军营找人。
  这时候,守城的还没有收到王九三的口令,所以,对徐老五并没有横加阻拦。
  徐大娘并没有听丈夫的话,那一地的狼藉可是生生刺痛着她的眼睛,回家就着腌菜喝了碗粥,她便趁着天色尚未全黑的时机,出门往铺子那边去了。
  也是凑巧,霍玉在晚饭间见郭湛安胃口并不是太好,怕他一路劳累,来了许州又水土不服,便出门寻郎中去给自家哥哥瞧瞧,恰好路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