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一个假象,他这只舰队只是沿路袭击港口,并没有要在哪里长久停留的意思。这确实起到了作用,当明智光秀得知明军舰队已经去了四国岛南面之后,也松了一口气。
此时,明智光秀接到了织田信长的命令,让他立即率军赶往津山城,在此构筑防线阻挡明军进攻,而大败而归的织田信长则率残余部队返回了尾张,准备在尾张重振旗鼓,再与明军决战。不过,战场上的变化,很快就让织田信长改变了这一决定。
顾成林在四国岛南面海域转悠了几天之后,接到了情报,一支日寇船队正在从尾张前往大阪,准备将一批作战物资送到前线去。这时候,顾成林才率领舰队立即反身杀回,之前,为了让日寇放心,他数次放过了日寇的小规模运输船队,就是为了等这条大鱼。现在,这条鱼终于要上钩了!
日寇也是没有办法。织田信长西征时的物资全都被明军摧毁,或者是缴获,如果不运粮过去的话,明智光秀在津山根本就坚持不住。而走陆路的话,速度太慢,恐怕粮草运到的时候,明军就已经打过津山了,而且,当时织田信长手里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力从陆路运送这批粮草。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冒险走海路。而为了防止遭到明军舰队的偷袭。织田信长先派了三只规模小一点的舰队去试探情况,发现从伊势湾到大阪湾并没有明军舰队出没,这才让运粮船队出发,赶往了大阪。
顾成林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也已经知道,西路大军在马关城外大败日寇主力,第一军的邓茂甚至率军杀到了冈山。沿途打下了十多座城市,日寇更是丢盔弃甲,只能退到津山固守。那么,日寇就必然要向前线运粮。走海路是最方便,也是最快捷的。显然,顾成林在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上异常准确,他这几日,并没有白白的浪费掉!
一日之内,舰队就返回了友岛水道,不过顾成林并没有急着进行封锁,而是派出了侦察舰,在确定日寇的运输船队距离友岛水道只有半日路程,将在夜晚通过之后,顾成林这才让舰队的六艘二级战舰堵在了水道中间,而六艘三级战舰则全都隐蔽在了五里外的淡路岛附近海岸边上。
天色黑下来的时候,瞭望远终于发现了南面缓缓而来的日寇船队,为了保持隐蔽,六艘战舰都没有发出任何亮光,甚至连风帆都降下来一半,以防日寇船只上的瞭望远在远处发现。当然没战斗准备是早就已经做好了。
在日寇船队距离水道入口还有五里左右的时候,顾成林发出了战斗开始的信号。接着,一支红色火箭窜入了半空之中,六艘二级战舰一起杀了上去。几乎同时,隐蔽在一旁的六艘三级战舰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向日寇船队后方杀去。
突然地袭击,让日寇一下慌乱不已,他们可从没有想到明军舰队会出现在这里。一时之间,日寇船队全乱套了。有的准备冒险冲破明军舰队的封锁,前往大阪港,有的则准备掉头返航,还有的冲向了东面的纪伊,或者是西面的阿波,准备在这两地搁浅靠岸,好逃避明军地打击,至少船上的水手可以逃到岸上去吧!
一时之间,日寇船队根本就没有一个对付明军袭击的套路。这正好给了顾成林机会。六艘二级战舰杀到后,先放了几炮,然后顾成林旗舰上的炮手与水手一起大喊了起来。这些不懂日语的大明帝国海军官兵也只能喊两句简单的,比如“投降,不杀。”之类的话语。不过,这也足够了。
最前面的日寇船只立即停了下来,乖乖的抛锚,准备等待明军战舰靠上来。不过,顾成林才没有这个心情去把日寇船上的风帆绳索全部砍断,把风帆收走,把船上的桨全部丢到海水里去之后,就继续率舰队去对付其他的日寇船只。
南面,六艘三级战舰炮击了十多轮这才停了下来,反正黑暗之中,日寇也无法准确判断明军的战舰级别,只要装成是强大的战舰就行了。结果,那些准备逃跑的日寇船只都纷纷停了下来,他们是知道规矩的,投降还可以有一线希望,如果不投降,那就死定了!
当然,还是有部分日寇的船只冲到了附近的海滩上,顾成林可不会手软,在制服了其他的日寇船只之后,六艘三级战舰分头出动,将所有搁浅在岸边的日寇船只全都给烧掉了。天亮的时候,顾成林终于完成了大明帝国海军第一次大规模海上抢劫活动。
这次,连顾成林都对抢到的财物感到惊讶不已。他一共拦截下了一百二十三条日本运输船只,其中有十四艘靠岸搁浅,被烧毁,另外俘获了一百零九艘,这些日寇的运输船上装在的全是食物,武器,以及各种各样的贵重物品,不乏一些从江户附近逃出来,准备逃到京都去的日本贵族的财宝!
顾成林只是略微计算了一下,这支船队运送货物的价值就在百万两以上(他严重的嘀咕了一些贵重货物的价值)。按照规矩,舰队官兵可以分到一半的战利品,也就是说,每人至少又有几百两了!
两日后,一支明军的运输船队从东南面通过,顾成林这才让明军船队押送这支日寇船队返回济州岛。当然,他并没有就此结束海上抢劫的活动。补充满了弹药物资之后,舰队的官兵也都得到了休整,顾成林就立即率舰队杀了回去,开始了在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的大扫荡活动。
放开了手脚的顾成林简直就是海上的魔王,是海上的战神,根本就没有任何日寇是他的对手。十多日之内,顾成林连着抢劫了三只规模较大的日寇船队,另外还干掉了数十艘日寇巡逻的战舰,他甚至连日寇的渔船都没有放过,摧毁了数百条渔船,其中很多甚至是只能载两三人的小艇而已!另外,他还袭击了沿海的渔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的目标。
顾成林这一打,他的威名也在日本渔民,以及沿海地区的日本人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数十年之后,都能用“顾成林”这三个字来吓唬小孩子!当然,日本人也不会忘记给他们留下巨大灾难的大明帝国海军名将,给他去了个外号——“海盗王”。当然,这个外号只对得起顾成林在日本海域的行动,与他后面的表现相比,这个外号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说顾成林是海盗,那是太小看他了。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二十四节 尔虞我诈
朱祁钰大笑了起来。“顾成林这小子,没有让朕失望啊,确实干得不错,不过,这还不够。既然他放开了手脚,那就去告诉他,只要日本近海还有一艘日寇的船只在活动,他的任务就没有结束。另外,朕再给他补充六艘二级战舰,十艘三级战舰,全由他去指挥,当然,这些战舰都是有价格的。去告诉顾成林,弹药不是问题,粮草嘛,他自己去抢,而每艘战舰,他得给朕送十倍价值的战利品回来,不然,就别想朕给他记什么功劳!”
信使连连点头,他已经拿到了皇帝给的赏赐,心里也很是高兴。
“好了,你先去休息一下,明天就随舰队返回,把朕的话带给顾成林,让他好好的表现,打好了,朕绝不亏待他!”
信使谢恩之后,立即离开了。
朱祁钰将罗国栋与卫广叫了过来,说道:“现在,西路大军已经取得了大捷,日寇本土大门已经被打开了,邓茂,陈豫两人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连顾成林这小子都打出了点名堂来,如果我们再没有什么建树的话,那还有面子吗?”
“陛下,那我们怎么打?”卫广也显得有点激动,毕竟,顾成林是比他资历还要浅的年轻将军,这次,如果给顾成林超过了,他卫广更没有面子。
“其实很简单,这次,我们来个请君入瓮……”
等到朱祁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两名将军都笑了起来,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好了,你们俩抓紧时间准备,罗国栋负责江户城的防御工作,卫广,你的骑兵暂时停止抢劫,重点搜集日寇的情报。得到准确的情报之后,我们就立即展开行动!”
两人领命,立即前去部署。而朱祁钰也平静了下来,现在,他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等待,需要的是机会。
不出两日,卫广的骑兵就得到了准确的情报,而罗国栋也在江户城忙了两日,再次加强了江户城的防御。
“日寇的大部队集结在这里,人数在五万人左右。只有一支大概五千人的骑兵。我们的骑兵没有敢于深入,所以日寇在后方还有多少兵力,现在还无法准确判断!”
朱祁钰在地图上看了一会,问道:“有没有抓几个俘虏过来问问,日寇这支军队的将领是谁?”
“抓了,听说是个叫小笠原忠实的日本将军,原本是信浓地区的一名大将,后来西军攻占了信浓,他逃了出来。投奔了东军!”
朱祁钰思考了一阵,没有想起这人是谁,不过既然是大将,那肯定在日本战国时期是很有名地吧,也许还是个厉害角色呢。“看来,这次确实是东军想打我们的主意,不过,也正好利用这次机会!”
“陛下。日寇才五万人,这是不是太少了一点!”
朱祁钰笑了起来。“罗将军,你认为东军会有多少人马?现在,织田信长已经控制了日本大半壁江山,而且日本最富庶的地方,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都落入了西军地手里,东军控制的那几块地盘,虽然面积不小,可是人口却不多。如不是出了个上杉谦信的话,恐怕东军早就完蛋了。这次,他们能够出动五万兵马,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而且,东军的日寇都是北方人,比西军更为彪悍,这五万兵马的战斗力绝不会很差,我们得小心应付!”
“陛下说地是,我们绝不能轻敌!”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就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动,卫广,你的人马今天下午就上船,我们傍晚出发,这样能够多争取到一晚的时间!”
当天傍晚,夜幕还没有降下,朱祁钰的舰队,以及运载第五军的两百余条运输船离开了隅田川,向江户湾驶去。同时,罗国栋也在江户城下达了戒严令,补满了兵员的第四军全面做好了战斗准备,士兵们甚至提前领到了配发的弹药,有的人干脆就睡在了阵地上,而没有回营房休息。
舰队向南航行了两个多时辰就停了下来。而此时,江户湾内的日本渔船都被消灭光了,根本就没有人会发现明军舰队在什么地方停了下来。而运载第五军的运输船队则在继续南下,当天晚上就出了江户湾,然后向东航行,沿着房总半岛北上。
朱祁钰率领舰队在江户湾耐心的等待着,这时候是最需要耐心的,虽然朱祁钰预感到日寇必然上当,可是,这就如同钓鱼一样,明知道能够钓到鱼,可是,鱼儿什么时候咬钩,这就难以判断了,而这也是钓鱼者最需要耐心的事情,绝不能在鱼儿咬钩之前将其吓跑了。而现在,罗国栋镇守的江户城就是鱼饵,而朱祁钰就是渔夫,不过,这个鱼饵还能随时向朱祁钰反馈消息!
两日后,朱祁钰终于收到了消息,日寇包围了江户城正在准备进攻。而以前一直在忙于训练近卫军近战格斗的梁岳接过了参谋军官的角色。
“陛下,日寇已经上当了,我们现在杀回去……”
朱祁钰抬起了右手,打断了梁岳的话,说道:“梁岳,别这么猴急,鱼还没有咬饵,还在判断这个鱼饵的真假呢,如果我们现在杀回去,日寇保证转身就跑,而且我们这边都是步兵,能追得上吗?卫广的第五军大概要明日才能上岸,那我们就再耐心的等一日吧。罗国栋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肯定会给日寇准备好几份礼物的,第四军守住江户一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确实如此,罗国栋在江户城忙了近一个月,忙的全是怎么加强江户城的防御能力。倒塌的城墙已经重新建了起来,虽然比以往的矮了一截,不过也足以抵抗日寇步兵进攻了。而在城墙外围三百步,也就是火枪地射程范围之内,他设置了三条防线,数万个陷阱,还有大量的防御工事。这一个月下来,用罗国栋自己的话来说,江户城已经变成了一只刺猬,别说五万日寇,就算是五十万日寇也不一定打得下来。当然,这话有点夸张,不过要挡住五万日寇一日,第四军并没有任何问题!
战斗从当天中午开始。当然,这次日寇也用上了弩炮,而且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地弩炮,而不是到了城外才开始建造弩炮。江户城方圆五里范围之内,还真没有供日寇建造弩炮的材料!在得知马关一战,日寇弩炮对明军构成巨大的威胁,制造了巨大的伤亡之后,罗国栋是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就下令,将江户城周围五里范围之内的树林全都砍光了。他可不会在乎什么环保意识,那时候的人,恐怕也没有环保意识吧!
日寇这些从后面运来的弩炮都比较小,大了地根本就无法运送,自然,其威力也就比较小,射程就更近了,难以与明军的火炮对抗。不过,东军日寇有另外一种大威力武器——强弩!
这是一种与弩炮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武器,不过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箭矢。东军使用的强弩需要二十多人操作,而且还需要由战马来拉开弦,然后装上铁制的箭矢。虽然这些箭矢不会爆炸,也无法燃烧,不过,却能够轻易地撕碎任何一个人的躯体。而且,强弩的射程不比弩炮小,且能够大规模使用,在行军中携带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正因为其方便性,而且超远的射程,所以东军大规模使用,以对抗西军地兵力优势。
罗国栋见到了日寇的强弩之后,就有点头痛了,虽然战场上火炮已经大行其道,不过,日寇在不可能拥有与明军炮兵媲美的炮兵时,还真搞出了一些名堂来,竟然将这些冷兵器的威力发挥到了极限。看来,战争还真能激发人类的潜能,如果没有明军强大火炮的威胁,日寇恐怕也不会用上这些变态的武器了吧!
战斗仍然是从双方的炮战打响了,显然,明军架设在城楼上地火炮占了一定的优势,不过,日寇的攻城部队并没有进入明军炮兵的射程范围之内,而是理智的躲在了战场的后面,先由双方的远程武器对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显然,在这一点上,日寇东军要比西军更为理智,这大概也是因为他们的兵力不足,所以才更在乎部队的有生力量吧!
炮战从中午打到了傍晚,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日寇才纷纷撤去。双方对结果都不是很满意。日寇的强弩可以随时移动,避免被明军集中炮火打击。同样的,明军的炮兵都有城垛的保护,强弩的铁箭也难以穿透坚固的城垛,自然也就难以伤到明军。
当天晚上,双方都停了下来,显然,都不想在夜间战斗。不过,时不时的骚扰还是有的,主要是城外的日寇骚扰城内的明军,让明军难以入睡。这东军的战术也真是奇怪,竟然跟明军打疲劳战。显然,他们也是充满了信心,认为明军的主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回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跟明军消耗,只要明军的警惕一松懈,只要明军的精力不足,那么就可以轻易的打下江户城!
第二日,双方仍然是在进行炮战,虽然日寇加大了攻击力量,可并没有派步兵攻城,只是在用强弩向城内进行射击,而明军的炮兵也展开了反击。罗国栋改变了炮兵的战术,让炮兵以十门炮为一个单位,集中力量轰击最近的日寇强弩阵地,力争消耗日寇的强弩手。此时,罗国栋也明白了过来,日寇要跟明军打消耗,不让明军得到休息的机会,让明军陷入疲劳战术之中。看来,东军的那个日寇将领并不完全是笨蛋,只不过,对战场局势的判断并不是完全准确而已!
这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不过前提条件是明军主力不会在近期内返回,至少要有十日的消耗时间。但是,日寇根本就没有这十日的消耗时间,当他们还在江户城外与明军打疲劳战的时候,明军主力已经围了上来。
第三日一早,日寇又围了上来,这次,日寇仍然以袭扰战术为主,吃准了明军没有快速突击的骑兵,不敢杀出城来决战。罗国栋也懒得与日寇多纠缠,他组织士兵在城墙下就地休息,强弩射出的箭矢再厉害,总穿不透城墙吧。然后,让炮兵轮流炮击,不过就是浪费一点炮弹而已,这个,罗国栋并不心痛。
打到中午,日寇显然也有点累了,分批组织人员休息吃饭。而罗国栋显然不想让日寇吃上热饭,见到日寇开始休息,立即让炮兵双倍装填火药,对准日寇大营进行轰击。而这次,罗国栋的炮兵里有几十门从战舰上拆下来的青铜炮,所以他敢大胆的采用双倍装填战术,以此来提高炮弹的射程。
这一招确实起到了效果,日寇被突然飞来的炮弹打得晕头转向,开始还以为是其他方向上有明军杀来呢,当他们发现炮弹都是从江户城里打出来的时候,日寇这才平静了下来,纷纷向后再撤了五百步,准备吃饭。
见到日寇再次撤退,而不是杀上来,罗国栋也没有办法了。现在他也很是焦急,不知道朱祁钰率领的舰队,还有卫广的第五军什么时候才能杀回来。而按照计划,这两支部队应该出现在战场附近了。
“将军快看!”
罗国栋立即向海湾方向看去,只见一队战舰的桅杆出现在了海平面上。罗国栋心里一喜,显然,那是朱祁钰率领的舰队杀回了战场。
“立即让人员准备战斗,在陛下率军杀向日寇的时候,留五千人守城,其他人等,全都跟随我出城作战!”
接到命令的明军都积极的准备了起来,这两日他们已经受够了日寇的骚扰,肚子里早就憋着一股气了。以往,可是他们骚扰日寇的,现在却反过来,被日寇骚扰,他们那气不大才是怪事了。现在终于能够杀出城去,第四军的官兵都有股莫名的兴奋感,也许,这正是他们等了近一个月,等来的战斗吧!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二十五节 围追堵截
见到城内明军杀了出来,日寇也是一惊,立即派兵列阵,准备与明军在城外决战。而这也是日寇围困江户城的另外一个目的,逼明军出城决战。日寇准确地掌握了留守江户的明军没有大规模的骑兵,而日寇自己拥有五千骑兵,再加上强弩,率军作战的小笠原忠实有足够的信心在野战中消灭明军主力,然后再杀入城去,一举夺取江户,打开进攻西军的通道!
当然,小笠原忠实还有一个很自私的目的。他是信浓人,虽然信浓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可小笠原忠实投靠东军的目的,就是要杀回去,成为信浓的主人。而这次,他主动请缨率军进攻江户,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要打下了江户,那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军信浓。到时候,小笠原忠实就能成为一国之主了。他也就不再受到东军的节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当下一任幕府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只是小笠原忠实一厢情愿的想法,他能不能做到,首先还得看明军答应不答应。
见到日寇围了上来,罗国栋也拿出了他这两天里,让上万官兵忙着准备的秘密武器,上千面外面蒙有铁皮,用厚三寸的木板制造,重达两百多斤的巨型盾牌。显然,明军步兵在离开了城墙的保护之后,很容易遭到日寇强弩与骑兵的攻击,而这些盾牌,就是用来保护出城作战的明军的。而且,每面盾牌两侧都有挂钩,将这上千面盾牌连接起来,然后用木棍在后面支撑住,就是一道简易的城墙!
双方之间的正规战斗终于开始了。日寇先是围住了出城的明军,然后尽量用强弩在远距离上进行攻击。同样地,明军步兵先建立了阵地,随后炮兵前出,开始轰击包围明军的日寇,并且重点打击日寇的强弩兵。
打了半个时辰,双方都有点忍不住了。日寇主将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两万余步兵首先杀了上来,而在他们的后面,五千日寇骑兵正在耐心地等待着,只要明军防线一乱,或者是明军将重点集中到正面进攻的步兵身上,那么,这五千骑兵就将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而此时,日寇近万的强弩兵也已经落在了最后面。另外还有一万多日寇步兵正在做准备,他们将是第二批进攻力量。按照小笠原忠实的想法,第一批步兵,外加五千骑兵就足以干掉城外这一万多明军了;而第二批进攻的步兵就必须要在明军退入城内之前杀上去,一举杀入城内,解决战斗!
毫无疑问的,小笠原忠实与织田信长在马关城外犯了同样的错误,都过高地估计了日寇的近战能力;而且都认为,只要杀入城内就能解决战斗;更巧合的是,他们都认为,明军的援军不会及时赶到战场!而正是这三个同样的错误,导致织田信长在马关城外遭受惨败,差点丢了小命。结果只率几十骑逃了回去,还一路丢掉了十多座城市,将本州西部地区拱手让给了明军。而在江户城外,小笠原忠实的结局会更为悲惨,因为他只有五万兵力,而且,他要面对的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祁钰,同样也是大明帝国从来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过的军事天才!
随着日寇的步兵节节推进,明军防线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日寇步兵都保持了良好的阵型,而且都手持巨大的盾牌,在一百步外足以抵挡明军火枪射出的子弹。虽然,明军炮兵不断地在给日寇制造着伤亡,可是,这些火炮都是曲射,难以打到最前面的日寇步兵,所以,根本就无法瓦解日寇步兵的进攻锋线!
当双方距离拉近到一百步左右的时候,日寇步兵这才疯狂般地冲了上来。不过,他们首先遭遇的不是明军的火枪子弹,而是明军在城外设置的大量陷阱和壕沟。这一下,日寇步兵东倒西歪,阵型一下就乱了,而明军步兵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发挥其强大的火力,趁着日寇失去盾牌的保护,成排的子弹射了过去。
罗国栋也有点惋惜,如果日寇首先用骑兵冲锋的话,恐怕那五千骑兵还真得葬送在这里。而日寇竟然用步兵来踩“地雷”,而这些陷阱都暴露了之后,那么后面跟上来的骑兵自然就不会上当了。等下,对付日寇骑兵将更为麻烦。
日寇主将小笠原忠实也是大吃一惊,第一批进攻的步兵竟然在瞬间就伤亡了数千人,而且后面的步兵遭到了明军强大的炮火压制,伤亡也相当惨重。一时之间,进攻的部队竟然没有威胁到明军的防线!小笠原忠实有点坐不住了,这么打下去,那他就得输。而此时撤退的话,那就是功亏一篑;再次进攻,至少又得付出数千人的代价,而他手里的兵力根本就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不得已之下,小笠原忠实立即将后面的一万多步兵投入了战斗,同时让五千骑兵做好了冲锋的准备,强弩手则更加疯狂地向明军抛射着箭矢。他要尽一切的力量干掉那些拦在他进入信浓道路上的敌人!
日寇确实发疯了,这么多人一起压上来,不是给明军的炮兵制造轰击的对象吗?罗国栋也没有放过这一机会,不过,他心里更为焦急,战斗已经打了近一个时辰了,可是,朱祁钰率领的舰队,还有梁岳的近卫军到底在哪儿呢?
管不了那么多了,罗国栋也开始拼命了,他一面命令步兵稳住阵线,一面将更多的火炮运到了城外。反正是背水一战,打到这个地步,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没有第二种选择!
正在明军奋力地抵抗着日寇的进攻,成片的明军步兵倒在了日寇强弩箭矢之下的时候,一支军队悄悄地出现在了日寇主营地的后面。这支军队的速度很快,却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他们的脚步声完全被战场上的爆炸声给掩盖了。而日寇后方的强弩手都在忙着发射箭矢,甚至没有人注意到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部队。
当一支火箭升上天空的时候,江户城外交战双方的官兵都是一愣。接着,明军官兵立即兴奋了起来,那是援军到达的信号。而日军却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在日寇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突然东面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仿佛是一阵闷雷从远处传来一样。而这声音,明军官兵就太熟悉了,那是舰队火炮齐射时发出的声音,至少是上千门火炮一起开火时发出的声音!
当炮弹呼啸着从天上落下来,砸到日寇头顶上的时候,战场上的日寇这才反应了过来。而这时候,一支庞大的舰队也缓慢地从海面上的大雾里驶了出来,而且其舰舷上的炮口仍然在不停地冒着火光,将炮弹一批批地打了过来。这也难怪,深秋的江户湾里,雾是很大的,即使是在白天,仍然是大雾弥漫,战舰只有到了近岸处,才会被发现!
明军舰队的出现,就相当于为明军增添了上千门火炮。而且,日寇是从江户城北面发动进攻的,正好有大半阵地在舰队火炮的覆盖范围之内。而明军战舰的官兵也不怕战舰搁浅,硬是让战舰靠进了隅田川的岸边数丈之处,这才停了下来。
一时之间,战场上的局面立即倒转了过来。当梁岳率领近万近卫军从日寇背后杀出来的时候,小笠原忠实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这时候他也明白,为什么明军会出城作战?原来,明军的援军已经到达战场,而城内的明军为了将日军留在战场上,吸引住日军的主力,所以才主动出城!
最先遭殃的是步兵以及后面的强弩手。日寇的强弩手都没有配备近战武器,以往他们是不用参加近距离战斗的,而且,当时东军也没有足够的资本为强弩手都配一把武士刀。当近卫军杀过来的时候,这近万的强弩手除了放弃战斗逃跑之外,就只有挨宰的命了。虽然强弩很是厉害,却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移目标,也就难以对杀过来的近卫军构成威胁。而战场上的日寇步兵,则成了舰队炮击的重点目标。毕竟这群日寇的目标最大,而且对守城的明军威胁最大,不打他们打谁?
最后关头,小笠原忠实没有坚强到要战死沙场,见到明军势大,他立即带上五千骑兵准备逃命。而这五千骑兵一直部署在战场的西面,在明军舰队射程之外,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现在,小笠原忠实也只有逃命了,再不逃,他就将成为第一个死在明军手里的东军将领,当然,小笠原忠实绝不想当这个第一。可是,他当不当这个第一,此时已经不再由他说了算了!
当五千骑兵脱离战斗,在战场西面集结,准备逃跑的时候。突然一支强大的骑兵出现在了日寇骑兵的北面,而且还正在迅速展开,对日寇骑兵形成合围之势。而这正是迟到了的第五军,卫广率领的大明骑兵!
按计划,卫广的骑兵在九十九里滨北部上岸之后,就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向西推进,到达江户附近,支援罗国栋,从侧翼突击日寇。不过,到了半路,卫广的手下抓住了日寇的几个探子,在生死威胁下,这几个日寇的探子立即把战场的情况交代了出来。卫广一分析,立即判断,只要朱祁钰的舰队参加战斗,梁岳的近卫军发动进攻,那么日寇就必然向西逃窜。而他如果率领第五军直线突击的话,那就只能打一场追击战了。显然,骑兵追骑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