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晚,我带人奇袭日寇营地!”

陈懋压了压手,指了一下日寇储备炮弹的地方,说道:“那边至少有两万日寇守卫,而且在日寇阵地的后方,就算第三军全数出动,你也无法冲破日寇的防线,而且,怎么隐蔽地到达日寇阵地的后方?”

卫平苦笑了起来,第三军本身就不擅长快速进攻,更不擅长突击,此时,他也只能苦笑了。

“等吧,终究会有解决的办法!”陈懋长出了口气,“这几日,让官兵们都好好地休息一下,养足精神,准备与日寇决战!”

“那些城内的日本人怎么办?”

陈懋一愣,转身朝关押日本人的地方看去,突然冷笑了起来。“将他们全都赶到城楼上来,绑在城墙上,要死,也要让他们先死!”

卫平一惊,立即吩咐手下军官去做。这虽然是一个很不人道,很残忍的办法,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希望日寇在见到这些人质之后,能够有所收敛吧!

接下来数日之内,马关城外的战场上很平静,双方都在忙碌的准备着。日寇在加紧筑土坝,而明军一方面修复西面倒塌的城墙,另外一方面则将大量的浸过海水的泥土运到北面与东面的城墙上。而城内各处,都储备了足够的海水,甚至还挖了几个大的池塘,将港口内的海水引了进来。城内那些没有在上一次战斗中被摧毁的房屋上也都铺上了湿润的泥土。明军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防御准备工作。

不过,双方并没有能够耐住寂寞。也就在织田信长围困马关的第三天,李舜臣的舰队返回马关,在补充好了弹药之后,立即展开行动,在日寇西面对日寇阵地进行了炮击。而日寇也不甘示弱,立即组织了两百多门弩炮,与明军舰队打起了炮战来。虽然李舜臣舰队起到了牵制日寇兵力,分散日寇精力的作用,不过,就整个战场形势来看,明军仍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且,李舜臣的舰队也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在牵制了日寇两日之后,李舜臣不得不率领舰队退到外海去,一方面让舰队官兵休息,一方面补充弹药。两日战斗打下来,舰队损失也不小。两艘三级战舰着火,差点被烧毁,两艘二级战舰遭到重创,不得不返回济州岛进行修理。一时之间,李舜臣也不敢再到近海与日寇进行炮战了。

严广儒的第六军晚了两日才到达马关港,主要是船队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而随着第六军的加入,马关城的防御加强了很多,不过局势仍然危急,日寇进攻在即,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浓烈到了极点。随着日寇完成了筑土坝的工作,数百门弩炮被推上了土坝,双方的决战爆发了!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十七节 大魔王

见到日寇准备攻城,卫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城内的两万多日本人全都押到了城墙上来,然后用绳索,铁链绑在了城墙上。其中不乏一些贵族,官员,以及大商人。虽然卫平知道这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不过,能够拖得住一会,就拖一会吧!

被押上城墙的日寇一见到外面排山倒海般的军队,先是一喜,不过,当明军将他们捆绑在城墙上的时候,对死亡的恐怖立即弥漫在了每个日本人的心头。显然,明军要用他没做人体盾牌,只要外面的日军攻城,那么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这些城墙上的日本人!而对于这些怕死的日本人来说,死亡到来之前的那一刻,才是最让他们害怕的!

日本人的嚎叫声,痛哭声立即弥漫住了整个战场,两万多人一起大哭起来,那声音还真是满大的。而城外日寇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立即就有人认出了这些城墙上的日本人,有的是他们的朋友,有的是他们的亲人,有的是他们之前的主子。一时之间,日寇也手足无措,不知道是该打,还是该暂时停下来。

见到这一招起到效果,卫平心里也高兴了起来,如果这两万日本人能够挡住日寇的话,那他们就可以在马关多坚持几日,也就多了几份胜利的希望。不过,卫平没有高兴多久,当那名身穿全套铠甲的日寇统率出现在日军阵营里的时候,情况就立即改变了,而且变化之大,让卫平都不敢相信。

织田信长赶到军阵时,发现军队纪律已经完全乱套了。这是织田信长不能容忍的,他将几个哭闹得最厉害的士兵抓了起来。然后押到了架设弩炮的土坝上,当着二十多万日寇的面,亲手砍掉了这几个人的脑袋。然后,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通,最后,织田信长手里的武士刀朝着马关城一指,那些开始还在摇摆不定的日寇炮手立即就开始准备炮击,而负责进攻的日本军队也列好了队形。

当第一枚弩炮的炮弹被抛出来的时候,战斗打响了。这次,日寇制造的弩炮更为巨大。射程足足有一千五百步,加上架设在土坝上,足以打到马关城墙上了。明军架设在城墙上的火炮却只有一千两百步左右的射程,根本无法压制日寇的弩炮阵地。不过,织田信长显然不是炮战专家,在让弩炮炮击马关城的时候,日寇的步兵也发动了进攻。这下,明军火炮找到了对手,将炮弹纷纷砸向了进攻的日寇步兵方阵。

战斗从一开始就达到了高潮,而最先遭殃的自然是那些被绑在城墙上的日本人,两万多人,无一幸免,全都死在了日本弩炮的炮弹之下。

而这次,织田信长首先使用的全是填满了纵火材料的瓦罐炮弹,而且目标就是城楼上的明军火炮。还好,卫平做了准备,大量士卒充当了“消防队员”,用湿润的泥土对付着大火,这让明军的炮兵阵地坚持了半个时辰左右。不过,这并没有能够为明军带来胜利,日寇在发现明军能够控制火势之后,立即集中活力,逐个轰击明军的炮兵阵地(数百门弩炮同时将炮弹砸了过来,就算只是石头,那也足以让明军的炮兵阵地完蛋了!

这种定点清除战术原本是明军炮兵的拿手好戏,现在反到成了日寇对付明军炮兵的主要手段。不到一个时辰,马关城北面的城楼上的几十门明军火炮已经全数被摧毁,炮手伤亡惨重,炮兵不得不退下城楼。

明军炮兵一停止反击,冲锋的日寇就更加嚣张了。虽然部署在城墙后方土坝上的明军炮兵还能发挥一点作用,不过,这些火炮对日寇的威胁绝没有城楼上的火炮那么大。日寇一波接一波地杀了上来,而隐蔽在城墙上的明军步兵很快就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双方,为争夺城墙的控制权展开了激战。而此时,日寇为了避免误伤,也停止了炮击,炮战转为了近战,战斗变得更为残酷了。

在城市防御方面,第三军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这支部队从朝鲜一路打到了日本来,经历过好几次城市防御战。其中的骨干人员都经历过安州保卫战。这次,明军的战术也不例外,手持大刀,盾牌的步兵挡在了最前面,而火枪兵则在后面用火枪与刺刀支援前面的刀盾手,将爬上城墙的日寇全都打了回去。

因为第六军的加入,明军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北城墙,而且明军在防御时也用了与日寇进攻同样的办法,用火烧!显然,这对围在城墙外的日寇威胁非常大,随着明军将一桶一桶的桐油泼出去,当这些油被点燃之后,日寇的第一波进攻被彻底击溃,而且城墙上燃起的大火一时半会也不会熄灭,日寇的进攻不得不停止了。

见到进攻受挫织田信长用上了第二种办法,将一些巨大的石块运了上来,接着,数百门弩炮对着城墙又是一顿猛轰。虽然,日寇没有明军那种可以炸开城墙的炮弹,不过,这些巨大的石块砸上来也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且,在火炮出现之前,这一直是主要的攻城手段之一!

这次,日寇的炮击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正午之后才停了下来,而马关城北面城墙也被轰塌了。还好,卫平见到城墙支持不住的时候,立即就将城上的士兵都撤了下来,所以明军在日寇的炮击中并没有太大的伤亡。当日寇再次嚎叫着杀上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是明军更为猛烈的炮弹,而且,日寇也惊恐地发现,明军在这几日内,已经在城墙后面筑了一道土墙,这土墙虽然不高,却足以挡住日寇进攻的步伐,而且,还为明军的步兵提供了极好的防御支撑!

卫平让人在城内挖水池,储备海水的时候,就将挖出来的泥土筑成了这道土墙。土墙高不过半丈,厚不过两尺而已,不过却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明军步兵在土墙后形成了五条散兵线。轮番着上前用火枪进行射击。而且,随着城墙倒塌,部署在城内的明军炮兵也不需要采用抛射的方式打击日寇了,完全可以用正常的直射方式将炮弹打出去,这样,炮击不但更为准确,而且加快了装填速度,也就加快了炮击的速度!

打到这时,日寇的那些弩炮也基本上失去了作用。显然,弩炮的射程不足以对付明军的这道土墙,而且这些弩炮都极为笨重,难以快速运动。要将其从土坝上撤下来,向前移动,至少需要两三个时辰,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畜力。一时之间,日寇也只能硬着头皮冲锋,既然已经打开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那就不能停下来!

织田信长也明白这个道理,士气可鼓不可泄,如果此时停下来,就为明军赢得了准备防御的时间,必须要一鼓作气地打下马关城。而且,明军已经退守城内,活力再猛,也就只能照顾到一个方向,兵力的优势,让织田信长充满了信心!

在第二波进攻的日寇牵制住明军强大火力的同时,织田信长一口气派出了六支进攻队伍,分三路进攻马关城北面的明军阵地。而明军的火力只能对付中间一路,另外两路都没有在其射界之内。

越来越多的日寇冲到了倒塌的城墙处,即使五列散兵线的明军步兵都在不停地射击,却仍然阻挡不住如同潮水般冲上来的日寇。越来越多的日寇杀入了城内,如不是明军火炮起到了阻断作用的话,恐怕马关城就这么完蛋了!

日寇冲入城内之后,士气大振,在他们看来,只要进入近战,那么明军就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可是,日寇高兴得太早了。就在第一批日寇杀到了明军土墙前五丈左右,突然他们全都身子一矮,跌进了明军早就已经挖好,上面铺了一层薄木板的壕沟里面。而此时,壕沟里面已经灌满了桐油,随着数十支火箭落下,整条壕沟里的桐油被点燃了!

这曾经是明军在开平城外对付蒙古骑兵的一种方法,现在也用到了日寇身上来。掉入壕沟的那几百日寇全都被活活地烧死,而后面跟上来的日寇面对这条宽达一丈半的壕沟也没有了办法。而土墙后的明军自然不会手软,暴雨般的子弹立即将冲入城内的日寇全部给消灭掉了。

城外,织田信长也是大惊不已,他立即下令停止进攻。然后,一方面让弩炮前移,另外一方面让人准备长梯,等到壕沟里的火熄灭之后,再发动进攻。不过,让织田信长难以置信的是,这火一烧就是三个时辰,而且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原来,卫广早就已经准备了足够的桐油,只要火势稍微一弱,他就让人把油从壕沟两端灌进去。显然,一倒火墙远远要比一道城墙更为“坚固”。

此时,已经是黄昏了,织田信长见壕沟里的大火没有熄灭的意思,心里也急了起来,显然,明军在拖延时间,难道明军还有后援?想到这,织田信长也知道不能再拖延时间了。这次明军登陆九州岛的兵力近十万,而且还有大量朝鲜军队。而此刻在马关城防御的明军仅四万多人,那其他的明军去哪了?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打下马关,如果明军援兵出现,那这场战斗对日军就极为不利。

想到这些,织田信长立即组织夜战。而日寇准备用来越过壕沟的木梯也准备好了。准确的说,这是一些巨大的木板,厚度在五寸以上,宽度在五尺左右,长两丈半,而且顶端有铁钉,落地之后,就能牢牢地钉在地上,还用湿布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就不至于被立即烧毁,可以供进攻部队冲过壕沟!

日寇的弩炮此时也已经压了上来,正在准备压制城内明军的炮兵,打击明军的防线。为了一鼓作气地打下马关城,织田信长这次是用上了老本。他只留下了三万人在后面看守弹药物资,守卫营地。然后,将五万弓箭手全都排在了进攻部队的后面,为进攻部队提供近距离掩护。

而在最前面的是十多万进攻部队,除去围困马关城的兵力之外,他足足投入了五万进攻部队,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织田信长引以为骄傲的五千骑兵!

虽然日本骑兵并不是很强大,甚至在明军的眼里,这根本就算不上是骑兵,很多人连铠甲都没有,而且战斗力根本就不可与大明,蒙古的骑兵相提并论。不过,织田信长手下的这五千骑兵可是日本最精锐的骑兵,跟随他征战四方,打败了许多强大的敌人。与日本的其他骑兵不一样,这支骑兵全都有坚铠利刃,全是重骑兵,日本唯一一支重骑兵!

现在织田信长将这支骑兵都用上了,显然,他要拼命了。而织田信长的战术很简单,在弩炮压制明军炮兵,打击明军防线的时候,先由这支骑兵撕开明军的防线,然后步兵跟进,只要杀入城内,那么战斗就结束了!这确实是一种对明军威胁巨大的战术,不过,织田信长却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一个他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错误。或者说是,织田信长太低估明军的能力了,他将主力全都压了上来,导致后方极度空虚,在弩炮阵地的后面,竟然只有几千人防守,这给明军留下了一个极好的突破口,而这场战斗的结果,也将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四处燃起的大火,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卫平见到日寇的弩炮压了上来,而且还有数万弓箭手,数千重骑兵准备进攻。卫平从头顶到脚板都出了层冷汗。这已经是最后一战了,能不能守住马关城,就在于能不能挡住日寇这一轮疯狂的进攻。而此时,明军官兵也已经一天没有吃饭,很多人甚至连水都没有喝上一口,疲惫至极,他们能够挡住日寇的进攻吗?卫平心里没有一点底子!这时候,他想到了撤退,港口就在后面,部队上船之后就安全了,撤吗?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十八节 血肉之城

卫平只是起了撤退的念头,不过他绝对不会撤退。按照朱祁钰的计划,进攻本州岛是夹击的重点,而且是整个攻日作战的重点,能否攻占日本,本州岛是关键。现在,马关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明军如果在本州岛连立足之地都没有,那还打什么?同样的,现在已经在马关折损了这么多的人马,如果还被迫撤退的话,恐怕回去之后,不用朱祁钰下手,卫平自己也无颜活下去了吧就在卫平为怎幺守这防线而发愁的时候,严广儒带着一群侍卫赶了过来。

“卫将军北面的防守任务交给我们第六军吧,你们打了一天,也该下去体息一下了!”严广儒的第六军在白天是负责防御东西两个方向的,因为日寇一直集中兵力攻打北面,所以第六军几乎没有什幺事可做。击溃了几支骚扰的日寇之后,就没有什么事好做了。现在,第三军在北面战场上损失惨重,严广儒也就主动过来提供帮助了。

“可是……”卫广尴尬的笑了一下,城防工作是陈豫元帅分配的,没有陈豫的命令,第三军是不可能从战场上撤退的。

“卫将军,放心吧,两翼的防御工作已经交给了朝鲜军队,而且日寇今晚必然继续猛攻,北门。你们第三军的官兵打了一整日,饭都没有吃上一口,你们先下去吃饭,由第六军帮你顶着!”

“可是元帅那边……”

“没事,我马上就去找陈豫元帅,他肯定会同意的,你们第三军先撤下来,第六军去接手阵地!”

正在卫平还要拒绝的时候,一名军官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而卫平与严广儒也认出这是陈豫的手下,两人连忙站到了一边。

“两位将军,元帅命令,第六军接替第三军防御。第三军撤下去体整,充当预备队。另外,邓茂与陈豫将军的部队已经到达了本州岛。

元帅命令,必须要坚持刭明日天亮!”

两人立即接令,卫平也就不再反对了经过白天的激战,第三军剩下的官兵已经不足一万五千人了。而且疲惫到了极点,很多官兵甚至在战斗间歇期间就昏睡了过去。现在由第六军来接手,他们也正好体息一下。不过12到明天天亮,卫平并没有多少把握。同样的,严广儒虽然脸上波澜不惊,神色从容,不过心里也没有底。日寇的弩炮已经压了上来,而且十多万日寇就在外面。他们能够守住这一晚吗第三军撒下去之后,卫平把炮兵留了下来。防御作战,炮兵是最重要地力量。而第六军的炮兵并不算强大,所以他将炮兵交给了严广儒指挥。让第六军上去之后,严广儒趁日寇进攻之前的机会,将炮兵阵地向后挪了近三百步,这样就出了日寇弩炮地射程范围。接着,他除了保留住了前面的散兵线之外。让大部分的步兵在城内布防,形成纵深防御。

看来,严广儒在开平呆了那么久,日子也没有白过,既然要在城内打防御战就要,就要尽量的利用城内地有利环境!

第六军的部署还没有全部完成,日寇的进攻开始了,这是整个马关战役中,日寇进攻最为疯狂的一次。在弩炮支援下,三万步兵。五万弓箭手压向了马关城。虽然,明军的炮火也哥常的猛烈,但是日寇并没有撒退,甚至没有被打散。虽然,大批的日寇倒在了明军的炮火之下,但是,越来越多地日寇涌了上来。这些日寇就像是蝗虫一样的扑了上来,根本就不畏惧死亡明军的防线也受到了严峻地考验。日寇的弩炮无法对付明军的炮兵阵地时,就集中力量轰击明军的防线。而那道土墙根本就抵挡不住弩炮的轰击。在日寇进攻部队进入明军火枪射程范围之前,明军官兵都紧张的注视着天上飞来地那些点着了的炮弹,判断出弹着点之后,就立即避开。虽然,这让很多明军官兵都逃过了一死,但是明军的防线也乱了阵脚,根本无发法组织起有效的,强大的火力来抵挡日寇的进攻!

“守住自己的位置,擅离阵位者,斩!”严广儒骑马冲到了散兵线的后方,高声的呼喊着。第六军的官兵见到军长都上采了,纷纷放弃了躲避炮弹的行动,守在了自己地位置上。“站好队列,瞄准目寇,都给我守住!”

战斗很快就进入了高潮,随着日寇进入明军火枪的射程,明军强大的火力开始发挥作用。不过日寇的弓箭手也压了上来,漫天的箭雨向明军防线洒了下来。不断有士兵倒下,不断有士兵负伤,地上的鲜血在红色的火焰下显得异常的妖异。明军官兵坚持着,有人倒下,就有人主动顶上来,他们不会后退半步,只有当生命被敌人的炮弹,箭矢夺走之时,他们才会离开这个战场。不过,日寇的伤亡更大,每倒下一名明军官兵,就会有五十日寇被消灭。双方此时拼的完全就是意志,以及兵力的多少在日寇突击到壕沟附近,将那些厚木板铺在了壕沟上的时候的时候,突然向两翼散开,中间空出了一条至少有五丈宽的通道来。防线上的明军官兵先是一惊,接着就感到大地震动了起来,当日寇的骑兵从黑暗中冲出来,被战场上的大火照亮了的时候,明军官兵立即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日寇致命的一击到来了。

“坚持住,瞄准日寇骑兵,开火!”

这一刻,战场上的帝国军人都已经忘记了自我,失去了自我意识,在这个庞大的战场上,他们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部分而己,他们所做的。能做的,就是按照军官的命合进行战斗,就是将火枪里的子弹不断的射向杀来的敌人两百步的距离。对骑兵来说不过十多秒而已,这也最多够明军散兵线上的火枪手各开一枪而已,当日寇骑兵冲过了壕沟,杀到了明军面前地时候,明军遭受了最沉痛的损失,第一线的步兵几乎没有任何反抗地机会。刚刚来得及将火枪里的子弹射出。日寇骑兵手上的战刀就挥了下来。

骑兵跟我上这时候。严广儒亲率的两千骑兵出现在了明军防线地后方。本来严广儒就是骑兵将领出身,而在这次军队改制中,他原先统帅的开平守军却多半为步兵,因此第六军成了步兵军。不过。与其他步兵军不同的是,严广儒的第六军更侧重骑兵,反而炮兵不是很多。除了第六军之外,其他的步兵军也就只有五百左右的侦察骑兵,而严广儒的第六军则有一个独立骑兵团,两干余人随着两千明军骑兵杀出,日寇骑兵的冲锋也被摄制住了,不过,在城市内这个狭小的战场上。骑兵之间地战斗非常独特,不是相会的冲锋战,几乎变成了阵地战。当骑兵失去了速度。基本上就失去了一切。

可以说,双方骑兵此时都在拼命。

日寇的骑兵一停下来,立即遭到了明军火枪地猛烈攻击,大部分冲在最前面的日寇骑兵都完蛋了。明军的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一停下来,立即成了日寇弓箭手最好的靶子。而且毫无还手之力。

当然,最先坚持不住的是日寇的骑兵,日寇骑兵已经成了突出部,成为了明军步兵射杀地对象,明军步兵可以集中火力,先消灭突入进来的日寇骑兵。相反,日寇骑兵挡住了后面的步兵,导致大量日寇步兵只能在壕沟对面干着急。而且,后面的日寇弓箭手也压上来,只能发挥很有限的作用。

在这一情况之下。日寇骑兵立即撒了下去,接着,更多的步兵涌了上来。严广儒此时也已经多处负伤,他带着剩下的不到千名骑兵也撤了下来,两翼的步兵立即修补好了防线,继续抵挡日寇步兵的疯狂进攻。

这样的战斗打了一个时辰,当倒塌地城墙处日寇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的时候,明军的防线终于崩溃了。在这一个时辰的战斗中,明军损失了至少五千人,不过,他们干掉的日寇更多。当土墙倒塌,第一线彻底崩溃的时候,明军进去了城区防卸战。这是一种更残酷的战斗,一种用鲜血与生命来做基石的战斗。

明军以排为单位,这是为了照顾近战所做的调整。以往,步兵作战是以伍位单位,一伍十人左右。而现在,明军以排为单位,一排三十人。显然,这能够让缺乏近战能力的明军步兵在近战中发挥出人欺的优势。而这次。严广儒也让第六军作好了准备。所有官兵的多余物品全部放到了后方,每人只带了必要的作战武器上战场。因此,每名明军步兵在带了一把火枪,标准数量的弹药之外,还带了一把战刀,以及一面小盾牌。本来大部分步兵都是传统的步兵,所以在有了这些利器之后,他们的近战能力并不差巷战是非常残酷的,明军官兵都知道,他们必须要守到天亮。而且,明军在兵力上不占优势,那就要尽量将日寇挡在城外,如果让日寇全部进入城内的话,那日寇的兵力优势就足以压垮明军了。因此,在第一道防线上的明军向后撤退的时候,严广儒指挥防线两翼的明军向城墙坍塌处杀了过去,尽量压缩日寇的突破口,先将放进来的日寇消灭掉,然后再对付外面的日寇。

双方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突破口将决定这场战斗的结果。日寇的弯炮改变了炮击目标,猛烈轰击突破口两侧的明军阵地,甚至不惜伤到自己人,也要将明军打下去。同群的,明军的炮火也全都集中到了突破口去,尽一切力量用炮弹挡住杀入城来的日寇。这里,成为了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

突破口的争夺战打了足足两个时辰,双方官兵的尸体堆成了小山,然后又被双方的炮弹炸得粉碎,再次堆成了小山,又再次被炸得粉碎。

后来,甚至无法从战场尸体的数目上确定双方阵亡人员的数量,因为,很多尸体就只剩下了那么一点,根本无法辨认第六军在这里基本上拼了个精光,一万多官兵倒在了这里,连严广儒的侍卫队都基本上消耗光了。如不是军官及时拖住严广儒,恐怕明军就要在这里损失第一个将军了!此时,卫平率领第三军及时的赶了上来,填补了第六军的空缺。虽然,距离天亮还有只有两个时辰,可是严广儒与卫平都觉得,他们不可能守到天亮,城外的日寇还有十多万呢第三军虽然也伤亡惨重,不过两万多官兵并没有因为白天的惨烈战斗而有丝毫的惧怕。严广儒组织第六军挡住了日寇向城区深处的突击,而卫平则指挥第三军堵住了日寇突破口的两翼。打了一个多时辰,第三军只剩下了五千多人,副军长也已经阵亡,卫平身负重伤,全军军官死了七成到最后,甚至连朝鲜军队都赶了过来,开始协助明军防守。不过,朝鲜军队没有火器,而且战斗力并不高,在日寇面前,他们也不可能坚持多久。

眼见天色就要亮起来了,双方都到了最后拼命的时刻。陈豫闻讯,也带着由运输船队的一万多名水手组成的水军杀到了战场上。明军连最后的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同样的,织田信长再次组织起他的骑兵,准备发动最后一轮进攻,而且是由织田信长亲自率领的进攻。

眼见天色变亮,可是邓茂与陈豫的两个军仍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卫平与严广儒都有点绝望了,他们已经拼尽了最后一份力量,已经流出了最后一滴鲜血,第三军只剩下了两千多人,军官全部伤亡,第六军更惨,只剩下了一千来人,所有军官中,只有严广儒一个人负伤在指挥战斗。到最后,连陈豫都率领水军杀了上来,可是,援军在哪援军在哪?这是所有明罕都有的疑问,虽然没有一个明军官兵害怕死亡,在他们跟随朱祁钰远征蒙古的时候,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他们却不甘心死在这里,谁都想话下去,而要活下去,就要看援军什么时候到达了!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十九节 天降奇兵

当朝阳从东边的海面上升起来的时候,明军的防线开始崩溃。最先溃散的是第六军的正面防线,严广儒的第六军只剩下不到两百人的时候,不得不开始后退。随着第六军防线崩溃,第三军守卫的日寇突破口两翼也彻底崩溃,卫平还是几十名侍卫拼死才被救出来的,为此,有三十多名侍卫倒在了日寇的武士刀下。接着,朝鲜军队守卫的第三军与第六军的结合部也被日寇击溃,当日寇杀到水军守护的炮兵阵地前沿的时候,明军离彻底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且,此时运输船队的大部分水手都已经上岸作战,就算想乘船逃跑,都来不及了!

突然,大地猛烈地震动了起来,接着一股狂风刮过,交战双方的官兵都呆住了,当猛烈的爆炸声传来的时候,双方的官兵更是惊呆了。

“援军,我们的援军到了,兄弟们,杀啊!”第一个明军军官判断出了爆炸声是从北面传来的,随着他这一声呐喊,已经绝望的明军官兵顿时升起了生的希望,明军士气振奋了起来,而力量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开始还在撤退的明军反而向日寇冲了上去。

日寇也顿时惊慌失措,就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