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的两句话,调动起了所有日本武士的斗志。不过,讲这话的小西行长却不这么认为,他参加这次战争,为的只是自己,为的只是小西家族的利益而已,什么大日本,什么天皇的利益,都去见鬼吧!
两万多日军迅速的派成了两列,向着釜山城赶去。直到他们来到釜山城下的时候,守城的朝鲜军人才惊慌失措地关上了城门,更多的朝鲜军人则慌乱地跑上了城墙。也许,这些朝鲜军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日本军队会这么快就杀到他们家门口来吧!
见到朝鲜军队那狼狈的样子,小西大笑了起来,这就是他们的敌人?当初,朝鲜军队甚至还打败了明军,这就是曾经强大的朝鲜军队?一时之间,所有的日本人都笑了起来,这哪是什么军队,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他们并不会笑多久!
“去让他们开门,就说……”小西行长犹豫了一下,“就说,我们此次是前去征伐大明,从朝鲜借道,只要他们开门,放我们过去,我们就不会做对朝鲜无利的事情!”
得到命令的一名军人迅速跑到了城墙外,大声地把小西的话告诉了上面的朝鲜守军。不多时,一名朝鲜将领就来到了城楼上,大声吼了一句什么,接着,所有的朝鲜军人都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迅速的做好了准备!因为距离太远,小西并没有听清楚,不过见到朝鲜军队这架势,看来他开始想的办法并没有成功!
“将军,他们说……说……”
“说什么?”小西很是不耐烦。
“那朝鲜将军说:送死容易,借道不行!”
“八格牙鲁!”小西愤怒了,送死,到底是谁送死,现在还不知道呢!
见朝鲜军队严阵以待,不肯开门投降,日军立即发动进攻。这次,小西也是有备而来,作为打头阵的军团,他们的装备也是最好的!丰臣秀吉将从明朝商人那里购买的火枪分了五百支给小西行长,另外,小西行长还想办法从南洋各地购买了一批二手火枪回来,另外,他还弄到了几门火炮。这就是小西手里的利器,也是他攻城的主要武器!
相比之下,朝鲜守军的武器就落后了许多。虽然大明军队的火器已经非常先进了,不过朱祁钰并没有批准向附属国大规模出售火器。朝鲜以前也向大明购买了一批火器,不过数量不多,而且全都配备给了京城(汉城,后一律改称汉城)守军。釜山守军使用的仍然是大刀,长矛,弓箭这类冷兵器,在面对日军的火炮时,毫无还手之力!
战斗从上午打到下午,釜山的数百名守军哪能挡得住两万多日军的进攻。最终,釜山城陷落,守将郑拨以下数百名朝鲜军人全数战死,无一幸免!
攻克了釜山城之后,小西留下一路人马在城内烧杀抢夺,连夜就率领大军开到了东莱城外。这次,小西又以借道之名想骗取朝鲜守将打开城门。不过,这朝鲜守将宋象贤做得更绝,不但不开城门,还一箭射死了那个前去喊话的日本兵!
小西行长没有耽搁时间,当晚就攻打东莱城。虽然朝鲜守军非常勇猛,无一后退,无一逃亡,不过最终寡不敌众,城破之时,宋象贤之下的朝鲜守军全数战死!
一日之内,小西行长连克两城,打开了通往朝鲜腹地的通道。他也没有再急着进军。一方面让日军抢夺朝鲜百姓的财物,一方面让军队在两城驻扎,休整。当然,就在日军攻打釜山的时候,消息已经飞速传回了汉城,接着又迅速传到了大明的京城。不出两日,日军侵朝的消息就已经送到了于谦的手里!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二节 国栋
如果说朱祁钰是战争方面的天才,那么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有点幼稚。即使,朱祁钰成功地打败了以王直为代表的保守派,以石亨,徐有贞为代表的造反派,并且成功地镇压了叛乱,不过,这多半是他的军事功劳起的作用,而非他的政治才能!而朱祁钰推广新政,改组朝政,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军事威望,或者说,是建立在他的个人威望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他建立的庞大军功,他能够做到吗?显然不能,而且,朱祁钰在政治上的缺陷,必须要得到弥补,毫无疑问,于谦就是用来弥补朱祁钰这个缺点的最佳人选!
于谦其实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从他数次反对朱祁钰过于激进的新政上就能看出来。即使朱祁钰是皇帝,即使朱祁钰的战功让他在国内的威望如日中天,于谦仍然敢于直谏,而绝不因为朱祁钰的威望,地位而后退半步!不过,于谦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这从当年蒙古大军入侵,京城危在旦夕,绝大部分大臣建议南迁避祸,唯独于谦坚定地站在朱祁钰这一边,主张誓死抗战,守卫京城!
于谦的抱负不在于为哪一个皇帝效劳。朱祁镇在位时,于谦也得到了重用,而且也正是朱祁镇对他的赏识,王振一党才不敢迫害于谦,可见,朱祁镇对于谦是很不错的!而朱祁钰在位时,更为重用于谦,给了于谦仅次于皇帝的权力,这能说明朱祁钰对于谦的重视。不过,却不能因此说明于谦支持朱祁钰,而反对朱祁镇!在京城叛乱时,于谦是朱祁钰在关内最重要的依靠,于谦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支持朱祁钰,反对叛党,原因只有一个,于谦效忠的绝不是某一个皇帝,而是这个国家!
对,于谦效忠的就是这个国家,是大明。在他的心目中,国家的地位远高于皇帝!哪个皇帝能够带领大明走向强盛,哪个皇帝能够让大明更为强大,他就支持那个皇帝!显然,这正是于谦的政治信仰,也正是他看到了朱祁钰是那个能够率领大明变成强国的皇帝,所以,他才会坚定地站在朱祁钰一边!
这也是于谦的眼光。虽然,他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朱祁钰所推广的新政,不过,他相信,朱祁钰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而非自己的私利,不然,朱祁钰为什么要削减皇帝的供奉,为什么要搬出皇宫,住进中南海,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钱拿出来捐献给国库?要知道,数千年来,没有哪个皇帝不打国家的主意,而朱祁钰却没有这么做。他的行为,证明他是一个将国家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的人!这一点,让于谦始终坚信,朱祁钰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领导人,朱祁钰才是真龙天子!
也正因为这份信任,于谦对朱祁钰的新政即使没有全部了解,却也鼎力支持,帮助朱祁钰摆平了很多问题。比如,朱祁钰在行政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才能,于谦就帮他挑起了这副重担,出任内阁首相大臣,负责管理国家!比如,朱祁钰平时几乎不处理政务,于谦就全面接过,任劳任怨地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辅佐着这位年轻的皇帝!
当然,这几年下来,于谦也看到了新政的效果。从朱祁钰重视商业,修改学制,提高军人的待遇,发展工业,救难赈灾等等行动上来看,大明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来得很猛烈,不过,这却使大明越来越强大!比如,去年,在减免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农业赋税之后,国库收入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达到了明朝几十年来的最高点!另外,各地的暴乱也降低了很多!这也让于谦认识到,新政本身虽然有不少的小问题,不过,新政本身正是让大明成为强国的基础,坚定了他支持新政的决心!
也正因为于谦对朱祁钰的信任,反过来,在政府里,朱祁钰最为信任的也就是于谦!当初,朱祁钰首次北伐,就是将国家大权交给于谦的。结果,徐有贞,石亨,张辄,曹吉祥等人叛乱,朱祁钰差点丢了皇位。不过,朱祁钰不但没有因此而责备于谦,反而在改组政府之后,将权力最大的内阁总理大臣,以及国防大臣两项职务都授予了于谦!可以说,如果于谦存心谋反的话,那朱祁钰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朱祁钰对于谦是绝对信任的,于谦也就不会辜负朱祁钰的信任!在朱祁钰第二次北伐时,又将国家大权全数交给了于谦,于谦甚至可以处理任何一项国家大事,而不需要首先向朱祁钰禀报!这种信任,其实是加重了于谦的负担,对这个身体消瘦,已经疲惫不堪的中年人来说,要管理好一个国家,而且要不出任何问题,他非得拼命不可!
于谦确实在拼命。朱祁钰远征之后,国家重任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之前朱祁钰还可以分担推广新政,巩固朝政的作用。毕竟,一个威风八面,军功无数,且年纪轻轻,还没有讨老婆的皇帝绝对是很有影响力的。而自王直等保守派大臣倒台,被朱祁钰清理出了朝廷之后,只要他在京城,还有谁敢跟他对着干?可现在,朱祁钰领兵亲征,继续推广新政是别想了,于谦的努力也就最多维持住现有的新政,并且辅助朱祁钰征战,看好国家各地,别闹出个什么大事出来!
这绝对不是个轻松的担子,一天十二个时辰,能够休息的时间不过两个时辰,而在工作的时候,于谦甚至连上厕所都要小跑着去!当然,于谦的行政能力是非常不错的,不然他也担不起这个重任了!既要维持住新政的局面,又要看好政府里的大小官员,还要管理好北伐大军的后勤补给。另外,还要盯好那些被安置在京城的大小王爷,跟上议院的贵族们周旋,提防着朝鲜那边的情况!这些事情,除了一部分可以交托给别人处理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于谦亲自过问,亲自管理!
这大半年下来,于谦整个人更加的憔悴了,就连丁用,柴汇这些大臣都有点看不下去了!也算是他们对于谦的尊重吧,柴汇还专门派人到长白山买了一批最好的人参回来。其中一半带给了远征的朱祁钰,另外一半就全都送给了于谦,还专门派人去给于谦熬制参汤。当然,两人也主动担起了更多的任务,减少了于谦肩上的压力。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于谦恐怕早就倒下了!
这日,于谦正在与柴汇商讨商会的一些事情,侍从就把一封加急信件送了进来。于谦拆开一看,随后递给了柴汇。柴汇看完之后,神色大变,只是于谦仍然显得那么的平静,或许是他太疲惫了,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吧!
“于大人,此事紧急,应该立即派人报于皇上!”
于谦慢慢地点了点头,却没有急着开口,沉思了好一阵,才说道:“柴大人,皇上出征时,曾经跟我说过,日本入侵朝鲜是必然的事情,虽然我们都没有预料到,日军会来得这么快,不过,皇上早就定好计策。此时,北伐正紧,皇上必然为军务所烦,如果我们此时……”
“于大人,这绝非小事,而且皇上也一直很关心朝鲜的情况,如果我们瞒着不报,恐怕皇上怪罪下来,我们谁都担当不起!”
于谦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好吧,那立即派人把消息送于皇上!”
“于大人,这次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于谦还没有开口,侍从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色很是慌张。于谦看了他一眼,眉毛皱了起来。
“大人,刚才收到消息,皇上遇刺了!”
两人一惊,柴汇手上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于谦也感到脑袋一晕,差点没有昏厥过去。
“不过,刺客已经被制服,是也先派来的,陈懋将军派人送来消息……”
“那皇上到底怎么样了?”于谦哪有心情听他啰嗦。
“皇上身负重伤,中了毒,不过……”
“不行,不行,我要亲自去一趟!”
“于大人,皇上亲征之时,将国家大事全都交托于你,如果此时你离开京城,这并不是皇上所愿意看到的。我看这样吧,这次我去塞外!”
于谦慢慢地平静了下来,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柴大人,这次就拜托你了。既然是也先派去的刺客,那么皇上的病情必然不轻,你多带点药材过去,另外,带上几名医生,这些,我等下帮你安排!”
“那我今晚就上路,此事不能拖!”
当天晚上,柴汇就带着一队人马离开了京城。他也是心急如焚,作为大明最重要的商人,柴汇清楚地知道,他们这些商人的根基就是朱祁钰,如果朱祁钰死了的话,那新政肯定分崩离析,到时候,商人又将受到歧视!只有保住朱祁钰,才能保住商人的利益!这一路上,柴汇车马不停,就连吃喝拉撒睡都是在车上度过的。
于谦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看新政有了点起色,而北伐也取得了初步胜利,现在朝鲜那边又闹出了事来,皇帝却在这一刻倒下了!于谦不是个悲观的人,当他冷静下来之后,立即开始处理手上的事务,他也只有通过这个办法来帮助朱祁钰!
在柴汇还没有到达枭儿岭的时候,于谦就已经做出了部署:让驻守辽阳的卫平立即率领五万明军入朝;征调各地军马入京,准备入朝作战;征集更多的粮草弹药,运送到明朝边境的九连城去;派使入朝,让朝鲜军队坚守汉城;另外,紧急调配一批库存军火送往朝鲜。显然,这些决定与当初朱祁钰定下的方针是一样的,也与朱祁钰后来做出的指示是一样的,从此可以看出,于谦和朱祁钰之间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双方都明白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来!当然,于谦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封锁皇帝遇刺的消息!
部署完这些事情之后,于谦在第二天就召开了内阁会议。除了宣布日军侵朝,以及他做出的各项部署之外,于谦并没有把朱祁钰遇刺的消息公布出来。这也足以看出,于谦是个老练的政治家。因为推行新政的原因,大明内部,政府内部肯定有不少人反对朱祁钰。如果皇帝遇刺的消息传布开来,这一不利于国家稳定,二不利于政府一致对外,三还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叛乱!也正是于谦封锁了消息,才让大明能够在这紧要关头保持稳定,团结一致地对抗外部敌人!
内阁会议上,于谦征询了各位大臣的意见,在取得了一致意见之后,于谦迅速地扩大了战争准备工作,开始征召,培训新的军队,让军火工厂全速生产,另外,从各地调来大量的储备粮食。这些,都为后来的战争做好了准备!
于谦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忘记,那就是发展大明水师!当朱祁钰告诉他,要征服日本,就必须要依靠水师之后,于谦立即认识到了水师的重要性!不过,此时柴汇已经去了塞外,而当于谦派人去找柴美娇的时候,却发现柴美娇也不见了踪影,肯定也是去塞外了!于谦无奈,只得找到柴家留在京城的人,让他们加快水师的舰艇的建造速度!可以说,于谦这一决策是很有长远目光的,当朱祁钰后来渡海东征的时候,也正是这支水师立下了大功,如果没有这支水师,朱祁钰想都不要想远征日本的事情!
这一番忙碌下来之后,朝鲜战场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报每天都回送来,于谦也是惊讶不已,朝鲜军队竟然如此的糟糕,日军的进攻速度竟然如此的迅速,这一切都超过了当初朱祁钰与于谦的预料!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三节 兵分三路
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在朝鲜成功登陆,且抢占了登录场之后,加藤清正与黑田长政率领的第二,第三军团也相继在釜山附近登陆。这三个军团是日军入侵朝鲜的主力军团。按照丰臣秀吉的部署,加藤清正负责东路,小西行长主攻中路,黑天长政则负责西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汉城!
釜山,东菜两城守将郑拨与宋象贤都与日军死战到底,最后战死城中。不过,朝鲜其他地方的守将就没有两人这等气概了。比如巨济岛庆尚道水军节度使元均,在听闻日军进攻釜山之后,不但不率水军前去救援,反而自沉战舰,火炮,军械等,当先逃跑。而东菜左兵使李钰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听闻日军攻来,放弃职守,仓皇北逃!
日军在攻占了釜山,东莱之后,并没有停顿,第二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三路大军齐头并进,迅速向朝鲜内地进攻,一路攻克了蔚山,庆州。十日之后,就在闻庆会师!
闻庆已经在朝鲜腹地了,这里距离汉城门户忠州不过三十余里而已。而忠州是汉城南面唯一的可以凭借天险防御的地点,只要日军越过了忠州北面的天险乌岭,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抵汉城!
这十日,朝鲜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准备。在听闻日军一路烧杀抢掠杀过来之后,朝鲜大将申立率领八千骑兵到达忠州,希望在此挡住日军的步伐!当然,对双方来说,忠州都是必争之地,而日本骑兵并不多,且素质根本算不上优良,而朝鲜骑兵却并不差!当初,朝鲜骑兵还打败了侵犯其国土的鞑靼骑兵!而申立率领的这八千骑兵皆为朝鲜精锐。双方都明白一点,忠州的归属,将直接决定朝鲜的命运!
小西行长此时也不敢冒进。毕竟他们手里最多的是步兵,如果贸然前进,遭到朝鲜骑兵的冲击,那这三个军团的日军是很难挡住骑兵进攻的。至少,日本步兵手里的那种竹竿制造的长矛根本就无法对付强大的朝鲜骑兵!不过,另外两位将领,特别是加藤清正却坚决主张进攻,主动攻打忠州。最终,因为小西行长是最高指挥,加藤清正也不得不听从命令。将部队驻扎了闻庆,准备等待朝鲜骑兵自己上门!
双方的僵持并没有持续多久。申立是个急性子的人,而现在敌人又杀到了自家大门上来,如果不主动出击的话,那怎么能够打败敌人?更可恶的是,在这十多天里,日军一路烧杀抢掠,沿途百姓都遭了殃。最可恶的就是那加藤清正,不但抢夺,而且还杀光了他这路大军遇到的所有朝鲜百姓,多数村庄都毁在了他的手里。就在晋州一地,加藤清正的第二兵团就屠杀了六万多朝鲜百姓。当日军离开晋州的时候,城内已经是血流成河,除了极少数藏起来的百姓躲过了这一劫难之外,晋州几乎成了一座鬼城!如果再不进攻,那朝鲜百姓还要活吗?
也就在申立到达忠州的第三日,后继的朝鲜步兵还没有赶到忠州的时候,申立就率领八行骑兵离开了忠州,直奔闻庆,寻找日军主力决战。可以说,这绝对是个错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军事错误!
小西行长不是白痴,虽然他手里的骑兵也就几百人而已,不过,他知道,不能与朝鲜骑兵打野战,只能防守,通过坚固的防守来挫败朝鲜骑兵。而且,小西行长手里还有一件对付骑兵的法宝,那就是火器!
别说这小西行长是个商人,不过在打仗方面,他,或者说他的手下还是很能干的。在到达闻庆之后,小西行长立即选择了一处有利于日军的决战战场,闻庆北面五里,一处朝鲜骑兵南下闻庆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势险要,不利于骑兵冲锋,且周围的山岭扼守住了其他通往闻庆的道路,正好让小西手里的火枪能够发挥出威力来!
小西将火枪兵与步兵分别部署在了道路的两旁,前面架设起了大量的拒马桩,设置了大量的陷阱,另外还在地上撒了不少的三角铁,以此来阻挡朝鲜骑兵冲锋。随后,他又在南面的大路上集中部署了手下的步兵,以挡住朝鲜骑兵的前进道路。他把加藤清正的兵团放到了战场的东北面,黑田长政的兵团则放到了战场的西北面,用这两支兵团来截断朝鲜骑兵的退路,最后,小西行长将三个兵团的几百骑兵全部集中了起来,放在了战场的后方,作为追击逃窜的朝鲜骑兵之用。
完成了这一部署之后,小西行长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朝鲜骑兵前来送死!当然,他没有等多久,第二日,申立率领的朝鲜骑兵就已经赶了过来!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虽然骑兵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不过,在朝鲜这种多山地,且道路狭窄,几乎没有平原的地方,骑兵的突击能力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且,小西行长是早就有所准备,还借鉴了明军使用火枪兵对付蒙古骑兵的战术,集中使用火枪兵与炮兵,用火枪密集,强大的火力来屠杀骑兵!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小西行长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天赋,特别是使用火器的军事天赋,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战术!当八千骑兵杀到的时候,日军没有给申立一点点机会,朝鲜骑兵根本就无法突击倒日军的阵地里去,在前路被断,后路被截的情况之下,这八千朝鲜骑兵的下场非常悲惨!即使,他们最终奋力拼杀,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侍卫队的掩护下,申立奋力杀出了得围,一路向北逃去,一直逃到汉江边上的时候,他才甩掉了追击的日本骑兵!此时,申立身边只剩下了不到十名部下,其他的骑兵不是被歼,就是投降,或者是逃窜了!
“将军,我们赶紧返回忠州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我们败了,可我们一定有机会打败侵略者的!”
申立看了眼旁边这名浑身沾满了鲜血,多处负伤的侍卫,神情沮丧到了极点。“你们走吧,我没有脸回去见陛下了,我没有资格率领你们作战,我失败了,我是个失败的军人!”
“将军……”一丛侍卫都围了上来。
“不要过来!”申立迅速地拔出了战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都给我回去,把消息告诉陛下,忠州守不住了,让陛下速速离开京城,去,都去,不然,我现在就死在你们面前!”
“将军,我们不能丢下你啊!”
“啰嗦什么,日军必然迅速攻占忠州,我们没有时间了,必须要有人把消息带回去。见到陛下后,帮我告诉陛下,我申立对不起他,我申立是朝鲜的罪人!”
“将军……”
来不及了,虽然侍卫都冲了上去,可锋利的战刀迅速地划破了申立的颈部大动脉,鲜血如同喷泉一样的喷涌了出来。
几名侍卫悲痛不已,在收敛了申立的尸体之后,立即抄近路向忠州赶去。不过,在他们到达之前,忠州已经落入了日军的手里,他们只得走小路,一路向汉城赶去!
这小西行长确实有点战略眼光,在战胜了朝鲜骑兵之后,他知道,忠州一日不拿下,那他们就一日打不到汉城。因此,小西让黑田长政的第三兵团留下来打扫战场,对付逃窜的朝鲜骑兵,他与加藤清正的两个兵团则迅速地扑向了忠州!不过,加藤清正的速度比小西行还要快,在朝鲜骑兵溃败的时候,他就已经指挥第二兵团撤出了战斗,迅速地向忠州杀去!
忠州的数百守军根本就挡不住加藤清正率领的两万多日军的猛攻,不到一个时辰,忠州城就落到了日军手里。而这加藤正确实是一员狠将,在攻陷了忠州之后,他只留下了五百人,向后面赶到的小西行长移交城市,自己则率领部下朝汉城杀去!
占领了天险乌岭之后,第二日加藤清正率领的第二兵团就到了骊州外,遭遇了赶往忠州的朝鲜军队。数千朝鲜军队在得知忠州已经沦陷,申立的八千骑兵全数覆灭之后,不战自溃,纷纷向北逃亡。加藤清正也就一路追杀,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地攻占了骊州。第三日,到达杨平城外,这次,加藤清正没有讨到便宜,遇到了朝鲜军队的猛烈抵抗!
加藤清正不做任何无谓的牺牲,将攻打杨平的任务留给了后面赶来的小西行长之后,立即率军向西南方向上去,两日之内就攻占了稷山。在纵容手下军队抢劫朝鲜百姓,搞了两日的大屠杀之后,加藤清正率领第二兵团从沿海平原北上,三日之后,到达了汉城南面!
此时,小西行长也知道加藤清正在抢夺功劳,他立即把围攻杨平的任务交给了跟着赶来的黑田长政,自己则率领第一兵团杀往了汉城,几乎与加藤清正同时到达了汉城外面。到此,日军在不到二十天之内,就已经从釜山一路打到了汉城!而朝鲜国内的战争动员还没有完全展开,甚至连汉城的守军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呢!
朝鲜国王闻知日军已经杀到了汉城外面,顿时惊慌失措,在不顾文武大臣的强烈反对下,带着家人迅速地逃离了汉城,一路向北,途经开城,平壤,安州,最后逃到了鸭绿江边,与大明接壤的义州才停了下来!
国王都逃了,大臣们自然也是逃的逃,散的散,而奉命留守汉城的元帅金命元,大将李阳元更是毫无斗志,在国王逃走的第二天,也都悄悄逃出了汉城,去追赶他们的主子了。而汉城内,数万朝鲜军人在没有统帅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当加藤清正的第二兵团渡过汉江,杀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小西行长见加藤清正已经占领了汉城,夺了首攻,也无心与加藤清正这条疯狗抢夺功劳。他立即指挥第一兵团扫荡汉城周围的朝鲜城市,村落,以及逃窜的朝鲜军队。等到黑田长政打下了杨平,赶来的时候,日军已经完成了对汉城的占领,以及汉城周围地区的扫荡工作!
二十三日,仅仅在日军登陆釜山之后的二十三日,朝鲜京城就陷落,国王仓皇逃跑到了义州,而近十万朝鲜军队也分崩离析。在此情况之下,朝鲜还有什么可以抵抗日军的呢?当于谦接到这份战报的时候,心里又惊又恨。惊的是日军进军如此神速,恨的是朝鲜军队如此不成气候,竟然连一个月都没有坚持到,京城就被日寇给占领了!而此时,卫平率领的明军才刚刚到达九连城,正在等待军需物资的到达!
让于谦最为惊讶的是日军在汉城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朝鲜附属于大明之后,朝鲜李氏王朝对大明一直是忠心耿耿,而且处处效仿大明,几十年下来,汉城也成为了具有“小中华”之美誉的繁华都市。而加藤清正率领的日军第二兵团杀入汉城之后,这条疯狗竟然放纵手下烧杀抢掠。这也就算了,最后,他竟然让人一把火把汉城的宫殿,宗庙,社稷,衙署,城门全部烧毁,将汉城蹂躏得破残不堪!
震惊之余,于谦对日军的战斗力也有了一个正面的认识。最初,于谦认为,依靠卫平的五万大军就能打败日军。不过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打到汉城的这一路日军仅为其先锋,其主力还在后面呢。于谦赶紧下令,让卫平继续留在九连城,同时抓紧时间调遣军队进入辽阳,大批作战物资也迅速地运往了九连城。
于谦还派人给朝鲜国王送去了一道非常重要的“命令”——组织义军,坚壁清野,以空间换时间!
这道命令虽然纵容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导致大批朝鲜百姓在抗战中牺牲。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正是如此,日军到后来才成为了强弩之末,且陷入了朝鲜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卫平也获得了在九连城等待援军的时间,不至于入朝之后就遭受惨败!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四节 疯狗加藤清正
如果说,小西行长参加远征军的目的是要实现商业利益,为自己的家族开拓海外市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加藤清正参加这场战争,为的就是屠杀,为的就是杀戮!
后世,朝鲜与大明的史书都用“疯狗”一词来形容加藤清正,恐怕还有点不贴切。在前面的三个兵团之中,毫无疑问,加藤清正的第二兵团的是战斗力最强的,也是最为疯狂的,而加藤清正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