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中南海,朱祁钰还在不断的想这个问题。他几乎将自己所知道的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都重新梳理了一遍,结果让他很失望。在他所掌握的知识中,没有一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而朱祁钰也有点气馁了,如果无法解决粮食问题,那大明的发展步伐就快不起来!
“陛下,这是丁用大人派人送来的!”
“放下吧,金英,帮我泡壶茶来!”平时朱祁钰是不爱喝茶的,他爱喝可乐,可这个时代没有可乐。
等金英出去之后,朱祁钰翻开了丁用送来的文件。这是一份该实物税为货币税的初步草案,上面已经有于谦的签名了。显然,于谦是同意这么做的。本来实物税就有很多的弊端。比如,江南出产的粮食,要送入京城,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这也是大运河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原因!一路上,还有很多的损耗。结果,在江南地区收到的一石粮食,运进京城之后,除去各种消耗,损耗,能剩下八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改实物税为货币税之后,损耗是几乎不存在的,另外还减少了人力消耗!
之前,朱元璋也曾经考虑过才用这种税收方式,不过最终放弃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货币税无法避免下层官员贪污!不过,现在对朱祁钰来说,这个问题是不严重的。在改组了政府之后,下层官员受到了更大的约束,而且百姓可以直接向检察院,法院检举,起诉官员,更近一步的约束了官员的行为,杜绝了贪污!当然,贪污的问题是无法根除的,朱祁钰也只能尽量将其缩小而已!
“陛下,茶来了,另外,段灵姑娘说有要事找你,让你去后院!”
“找我?”朱祁钰摸了下额头,“好吧,我马上就去。另外,等下如果有人来在好我的话,就让他们先等一会!”
来到后院时,朱祁钰也大吃一惊,院子中间摆放着一台巨大的机器,显然,这就是段灵的作品!虽然,朱祁钰怎么看都觉得这不可能是蒸汽机,不过,看段灵兴奋的样子,也许,她还真的搞出了蒸汽机!
“陛下,这是我的毕业设计!”
“这……”
“我先演示一下!”段灵说着,就让守在机器旁的几个侍卫开始操作机器。这几个侍卫是朱祁钰专门安排给段灵调配使用的,见他们的样子,这几个月来,恐怕吃的苦不算少吧!
随着面面灶台里的火越少越大,机器上还真冒出了白色的水蒸气,接着,机器左侧的摇柄开始动了起来,速度也越来越快。正在朱祁钰惊讶不已的时候,突然听到机器里一声闷响,那转动的摇柄仿佛没有了力气一样,逐渐慢了下来,而机器也抖动了几下,最后完全没有了动静。
“哎!”段灵生气的把手上的榔头砸在了地上,“不争气的东西,该坏的时候不坏,不该坏的时候就来给我惹麻烦!”
见到段灵生气时那小姑娘的样子,朱祁钰一下就笑了起来,把开始的烦恼也抛到了脑后。“段灵,这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出了点小问题,但是问题不大,相信你一定能够驯服它的!”
“陛下,再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让它乖乖转起来!”
“行,行,只是不要把我的家给炸了就成!”
段灵苦笑了一下,让几个侍卫把机器抬走了,当她走到朱祁钰身边的时候,也注意到朱祁钰眉宇之间有着一股烦恼。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四节 郑梦秋的发明
过了半天,发现段灵蹲在一旁盯着自己,朱祁钰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立即找了个话题,把段灵的目光引到了一边去。“段灵,你家是地主吧?”
“陛下,你怎么知道的?”
朱祁钰笑了一下。“如果你家是普通百姓,你哪有机会读书识字呢?”
“陛下,你真是聪明,我家可是江西的大地主呢,家里有几千亩良田。我爹很疼我的,所以就让我跟几个哥哥一起进了私塾,不然,我也不可能成为陛下的学生了!”
“几千亩良田?段灵,你家有多少人?”
“算上佣人的话,大概有一百多人吧!”
朱祁钰皱起了眉毛。“那么说,你家这一百多人就算全部下地耕种,也照顾不了这么多的田地吧!”
“陛下,地主需要自己下地劳动吗?”
“这……”朱祁钰一惊,心里想到了一个办法。“对,这个我还真是忘记了,就像我要吃饭,不需要自己去厨房劳作一样。那么,每到农忙季节,你们家要请很多人吧?”
“这个问题我到不是很清楚,其实,我们家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出租的,每年按时收取租金就好了。前段时间,大哥进京来看我,说这两年,陛下减免了农赋,地租都好收得多了,还说要来感谢陛下呢!”
“这……”朱祁钰苦笑了,原来他减的农赋,全都落到了地主的腰包里去了。
“陛下,你放心,我把他赶走了,他不会来麻烦你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朱祁钰的目光在短另身上打量了一番,突然问道,“段灵,如果我出钱购买你们家的土地,你们会卖吗?”
“这……”段灵皱起了眉毛,突然,她笑了起来,“陛下,你贵为天子,天下都是你的,你要几块地,用得着到江西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这个……”朱祁钰苦笑了起来,这段灵看来还真是聪明,“我只是打个比喻,如果我要出钱,把所有地主手里多余的土地都买下来的话,你说,地主会干吗?”
“这个……”段灵眼珠子一转,说道,“陛下,你要那么多的土地做什么?你又不会下地耕作,要那么多土地,不是准备学蒙古人养马吧?”
“当然不是,我怎么会做这么蠢的事情呢!”朱祁钰知道没办法跟这个小丫头谈这类国家大事,也就不说了。
又聊了一会关于蒸汽机的事情之后,金英走了过来,说是有重要客人到了,朱祁钰这才让段灵自己去忙活,跟着金英离开了后院。
来的人也让朱祁钰大吃一惊,这正是半年多前被朱祁钰“下放”到地方考察的郑梦秋。而见郑梦秋现在这副样子,这半年来,他肯定没有闲着,虽然说不上走遍了大明各地,他至少去了很多地方,而且对当地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考察,整个人都黑了很多!
“陛下!”
“不要多礼了,吃饭了没?我也饿了,金英,快去准备点吃的,我们等下边吃边谈!”
郑梦秋也就不再多礼,先跟朱祁钰聊了一些地方风俗的事情,让朱祁钰的兴致高了很多,不一时,金英就进来通报可以开饭了。
来到饭桌上,郑梦秋也有点惊讶,在常人的眼里,皇帝一日三餐肯定都是很丰富的,什么大鱼大肉是上不得台面的。不过,朱祁钰这桌晚饭还真是简单,两个荤菜,两个小菜,外加一个小菜汤。如果这就是皇帝的生活标准的话,恐怕大明的很多百姓都够得上皇帝的标准了!
“别见怪,我平时不太在乎饮食的,下次有机会,我再请你去‘金麟楼’搓一顿!”朱祁钰尴尬的笑了一下,“郑梦秋,这半年来,你也走了不少地方,选好了建厂的地址了吗?”
“陛下,我这半年主要在江南,特别是浙江,广西,福建一带考察,选了好几个建厂地点。”郑梦秋将一份小号地图拿了出来,地图上已经标明了几个地方,“这几个地点都有充分的水力资源,而且附近都挨着大城市,人力资源也比较丰富!”
朱祁钰看了一番,最后说道:“除了考虑水力,人力资源之外,建厂地点还要考虑到交通,物产这两个问题!”
“对,所以,我认为,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还有杭州府这四个地方最适合建厂!”
“那么,你对当地的情况有多了解?”
“松江府也产丝绸,棉布闻名,而这三地都挨着江浙平原,物产丰富,如果能够大量种植棉花的话,我们在这里建厂,就能解决原料问题。而这几地都有建造深水港口的地点。听说,陛下准备改漕运为海运。如果,我们在这几地设厂,今后利用海运与长江内河航道,运输问题也解决了。当然,今后如果能够出口海外,从这几地出发,也不比在广东一带设厂远多少!”
朱祁钰点了点头,本来长江出海口就是大明最主要的港口集中区,当初,三宝太监就是从泉州刘家港率船队出发的。
“陛下,这是我做的建厂方案汇报!”
朱祁钰一惊,立即放下筷子,接过了郑梦秋的这个规划方案。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不但能够有所发明,而且对经济,管理也都有一定的掌握。
“不错,这是个很好的计划。不过,听说松江一带的大商人都不愿意有外人插足,如果你去办厂的话,他们会接受你吗?”
“陛下,我已经先与丁大人商量了一下,如果我们按照‘金麟楼’的方式,让其他大商人入股,建立联合企业。另外,加上陛下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他现在简直成了金字招牌了,谁都想用他的影响力。
“当然,如果陛下不同意的话,我们再另外想办法!”
“这个不是问题,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通过颁布行政令的方式来让他们让步!好了,郑梦秋,此事你多与丁用商量,不过,你要自己做主,丁用现在是经济部部长,是政府官员,不可能太多的涉足商界。所以,你要自己顶起这项重任来,明白吗?”
“陛下,我知道,放心吧。过几天我与丁大人商量好之后,几马上回去,筹备建厂的事情!”
“行,需要的钱,找丁用要,我以皇家投资股份公司的名义入伙,然后,你再去找地方商人,可以按照入股的多少,或者实力大小入伙。先把厂办起来。明年,我就要看到效益,到时候大军远征,需要很多军装,这就要靠你了!”
“陛下,这些都没有问题,我定会尽力而为的!”郑梦秋也有点兴奋,朱祁钰能够采纳他的意见,这已经证明他得到皇帝赏识了。“陛下,你又要准备远征蒙古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几个月来,边关一直不平静啊。前几天才收到消息,蒙古骑兵绕到了宣府南面,至少杀了我们五千多人。几个边关大将都已经派兵去寻找蒙古人了。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帝国一日不得安宁。所以,我准备等明年开春之后,就率军北伐!”
“陛下放心,在陛下出征之日,我定以二十万套军装作为资助陛下的礼物送过来!”
“对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郑梦秋,你会设计军服吗?”
“这……我并不熟悉这方面的事情,不过我可以找人来帮忙!”
“好,那我就先把新军装的样式告诉你,你去找人设计一下,然后送来给我看看!”朱祁钰说干就干,叫金英拿来纸笔后,就把一套新军装的样式画了出来,然后再添上了标注。这完全就是现代化军队的野战服,与当时明朝大军使用的军装有着很大的区别!
郑梦秋也很是惊讶,这种衣服与他以往所认识的军装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看上去很怪异,不过他也很快发现了里面的玄机,这种新军装更利于隐蔽,比以往那种色彩单一,而且笨重的军装要好多了!
“还了,我再设计几套衣服,你看看能不能制造出来!”朱祁钰一时兴起,想起自己以往最喜欢的牛仔服,就立即照样子画了一套出来,“这个,要用最厚的棉布,也就是帆船上用来做帆的那种棉布制造,颜色我都已经标好了,能制造出来吗?”
“这个……我先找人问一下!”
“行,先搞定军装的事情,其他的嘛,慢慢来,我不急!”
“陛下放心,我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答复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吃完饭后,郑梦秋就告辞了。朱祁钰想到自己设计的那套不伦不类的牛仔服,心里就觉得好笑,同时也有点兴奋!如果哪天皇帝穿着这么一套衣服上街的话,恐怕大明的服饰习惯都得随之而改变了,到时候,如果能够把这种衣服拿出来卖,还有,拥有专利……对,专利!朱祁钰立即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以前一直忘记了专利的重要性,这必须要立即定下来,这可是今后发财的重要渠道呢!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五节 国家收购
半夜被叫到中南海来,于谦与丁用两人都有点精神不振的样子。这段时间他们也都累得够呛的,现在还被朱祁钰给叫过来,也不会有很好的精神。听完朱祁钰讲的事情,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显然,对这个皇帝标新立异的想法,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每次朱祁钰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来,他们都得慎重考虑!
“陛下,你考虑过这么做的后果吗?”
朱祁钰微微的笑了一下,却闭口没有讲话,任于谦说下去。
“所谓的地主,其实陛下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另外,朝廷内外,有功之臣,还有那么多的番王公侯,哪个不是地主?这次,陛下要收购地主的土地,他们会答应吗?”
“于谦,你的意思是,现在我们的政权正是建立在地主阶级上的?”
“虽然陛下一心为民,要为大明百姓谋福利,可是,如果没有地主的支持,我们什么都不是!另外,大商人也都是地主,这次陛下将矛头对准了地主,恐怕……”于谦苦笑着直摇头,这次朱祁钰算是玩大了,竟然将枪口对准了那些支持他的人!
“陛下,还有一点。如果按照你的计划,要收购天下土地的话,那我们的钱够吗?”
这次,轮到朱祁钰苦恼了,政府财政紧张是个现实问题,就连官员的薪水都快要发不出来了,他哪里还有钱去搞收购?
“我们都知道陛下的意思,前几天,丁大人找我谈过了这件事情。现在要大规模发展工业,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过,以臣看来,近期我们只能以诱导为主,而不能强迫其他人立即接受新的思想。所谓欲速则不达,正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的话,反而会引起反弹,到时候,出现更大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突然从于谦这番话里想到了一个办法。“于谦,丁用,我刚想到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知道皇帝又要搞什么名堂了。
“于谦,你开始说了,我们应该以诱导为主。那么,现在何处的地主最为开明?”
“这……”丁用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是江浙,广东一带的地主最为开明,毕竟这两地的手工业最为发达,大部分地主都已经是手工业主了,他们雇佣大量农民,在土地上种植棉花与桑树,为自己的手工作坊提供原料,并且雇佣一部分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充当工人。而其他地区的地主还都以传统的方式在利用土地!”
“这就对了,那我们何不先在这两处地方试点呢?”朱祁钰笑了起来,“丁用,郑梦秋找你谈过了吧?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两个问题和在一起来解决呢?”
于谦皱了下眉毛,看了丁用一眼,他并不知道郑梦秋做的是什么事情。丁用先把郑梦秋准备建厂的事情告诉了于谦,才说道:“陛下,你是说,准备先在江浙一带搞工业化生产,让当地的地主入股?”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当地很多地主都是手工业主,而且他们都还有商人的身份。那我们就以联合办厂的名义,让这些地主以土地作为入股资本,只要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一出现,他们必然会认识到这一好处。之后,我们再慢慢扩大影响范围,这不仅能够一举解决进入松江手工业市场的问题,还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受到的阻力也比较小。丁用,你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
“陛下……”丁用看了于谦一眼,然后沉思了起来。
于谦也迅速的思考着,他最先反应了过来。“陛下,如果当地地主不反对,而且踊跃参加的话,我看可以先在江浙一带试验一下。这也正好让我们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有推广价值的话,今后再利用江浙一带的影响力,向其他地区推广!”
“如果可以的话,将广东作为第二个推广地区!”
“别急,一步步的来!”朱祁钰这下轻松的笑了,“先让郑梦秋到江浙一带办厂。只要这第一家厂办了起来,那全天下的商人,地主都能够认识到,新的土地利用方法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那么他们反对的力量也就小了很多!”
“那么,怎么实施这套计划呢?”
“于谦,你先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我的初步想法是,让地主以土地作为入股资本,然后我以很低的价格将土地出售给政府,由政府将土地分发到农民手里。而江浙一带也率先采用货币税,农民直接向政府交纳金银。当然,要做好事先安排,比如,确定收购棉花的最低价格,以及收购粮食的最低价格,以此作为市场导向!”
“陛下,那我马上就去办!”
“还有,记住相关方面的立法,最近上议院没有什么问题吧?”
“陛下放心,上议院现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最近,又有几个番王站到了我们这边来,政府提交的法案基本上都没有受到阻挠!”
“这就好,先立法,然后依法办事!”朱祁钰站了起来,“这次,我们必须要在江浙一带搞出点名堂来,打响这第一炮,为今后推广工业打下基础!”
显然,朱祁钰提出的也只是一个大体方案,或者说,是为于谦,丁用这些具体操作的行政人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已。当于谦,丁用等人按照朱祁钰的办法去做的时候,还增添了许多的细节,比如制定了保护农民的法律,规定地主最高收取的地租等等!当然,具体的行政操作非常的繁杂,朱祁钰本人是应付不了的,这也就是于谦等人在新政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他们的辅助,朱祁钰的新政也就最多只是拿来说说而已!
过了几日,朱祁钰审核了于谦提交的新的行政法令,随后就开始在江浙地区推行这套新的办法。而郑梦秋那边动作也不慢,他回到苏州府之后,立即拿着丁用的介绍信找到了知府的官员,获得了建厂用的土地,然后就开始积极的筹备建厂的事务了。
没过几次,朱祁钰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即从广东返回的柴汇,而柴汇给朱祁钰带来了一份厚礼!
“陛下,这是我们之前商量好的,小的在海外赚的钱,将拿出一半来捐献给国库!这是五百三十万两!”
“这么多?”朱祁钰一惊,这也太离谱了一点把,半年多而已,柴汇就赚了上千万两银子!
“陛下,其实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柴汇得意的笑了起来,“陛下有所不知,以前,宣宗禁海,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结果,南洋各国都极为缺乏大明的物资。所以,在南洋各地,是物贵银贱。这次,我带了几十条船出海,虽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不过也算顺利的到了南洋,并且与几个国家做了生意!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南洋各国对我大明火器非常重视,仅渤泥一国,就购买了两千支火枪!”
“你每把枪买多少?”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两千支也不算多啊。
“不多,八百两而已!”
“八百两!”朱祁钰差点跳了起来,这柴汇还真是黑心商人啊,而且这些南洋小国的钱也太好赚了。
“这还只是开始的价格,后来供不应求,价格涨到了一千五百两,都是有价无货呢。这次,我让属下又运了两万把火枪过去,肯定能够买个好价钱,等他们回来之后,我再把下一笔钱送过来!”
“不急,不急,现在政府还不是很缺钱!”朱祁钰大笑了起来,“柴老板,你前面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那是什么麻烦?”
“海盗,不过,这次我早就有所准备,也多亏于大人帮助,给了我五十门火炮,再加上我们手里的火枪,让海盗吃了大亏,想必以后,海盗见到我大明船队,都要躲得远远的吧!”
“看来,建立水师,势在必行啊!”朱祁钰在桌上敲了几下,“我看,这笔钱就暂时不用纳入国库了,正好用来做为建造水师的启动费用!”
“如果陛下要建造大明水师的话,我柴某愿意再出五百万两,就算这趟生意白跑了!”
“这怎么好意思呢!”
“陛下,只要我大明水师能平定南洋,消灭海盗,那我们今后做生意,不是更方便,更安全了吗?”
“这……”朱祁钰笑了起来,“行,就这么办吧。你去找于大人商量,听说他这几天正在为筹建水师的事情发愁呢,看看你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能为陛下效劳,这是我柴某的荣幸!”
“柴老板,做生意,我不会干涉你的,不过,你必须要记住规矩。火枪可以卖,不过火药的配方,还有火枪的制造方法,这些都不能传出去,明白吗?”
“陛下放心,这可是我大明的技术,如果让那些南洋人掌握了,今后我们还怎么赚钱?”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完全一副奸商模样。这时候,金英走了进来,通报有客来访,朱祁钰一听到来的人,头都大了起来,反而柴汇笑了起来!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六节 柴美娇的不满
“爸,你怎么来了?”
“呵呵,美娇,你变黑了,不过黑一点,看起来健康一些!”柴汇忍不住看了朱祁钰一眼,“爸这次是来给陛下送礼的,怎么,你不好好在天津经营港口,跑到京城来做什么?”
“爸,我也是来给陛下汇报工作的!”柴美娇看了朱祁钰一眼,向前走了两步,“陛下,按照你的要求,大沽港已经完工了,另外,我的毕业作品也已经建造好了,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去检查?”
“这……”朱祁钰觉得头很痛,他都有点怕见到柴美娇了。这大家小姐,根本就没有一点扭捏做作,而且这一年多来,柴美娇也给朱祁钰添了不少的麻烦,在朱祁钰看来,柴美娇完全就是一个没有懂事的孩子。
“陛下,我们开始不是说准备建造水师吗?如果陛下有空,我们一起过去看看,也为未来的大明水师奠定基础!”
“这……那我先跟于大人商量一下,下午就去天津!”谈到水师的事情,朱祁钰也有点兴奋。他非常清楚,大明的未来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洋上。英国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统治世界两百多年,就是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而不是陆军!
当天上午,朱祁钰就带着柴汇,柴美娇到了总理大臣衙门,跟于谦讨论了建造水师的事情,既然柴汇这边拿了一千万两银子出来,建造水师的资金问题也就不严重了。而当朱祁钰提出要去天津看看之后,于谦也来了兴趣。两人立即将陈懋叫了过来,让陈懋看好京城,另外由丁用负责政府事务之后,就一起启程去了天津。
从京城到天津,一路都是官道,在几千侍卫与近卫军的陪同下,傍晚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天津卫。当地官员一听说皇帝架到,纷纷前来迎接。不过,因为朱祁钰没有事先通知,所以招待得也不算太好,搞得几个地方官员汗水直流,生怕得罪了朱祁钰!
朱祁钰自然不是这种小气的人,让地方官安排了住宿之后,就把他们都支走了。当时,天津卫还这是个小镇,主要的作用是抵御倭寇,算不上是重镇,也比较落后。朱祁钰一行人只能住进地方官员的家里,把那些地方官员赶到外面去住了。
“陛下,你一直说,我大明的未来是在海上,不过让臣想不通的是,现在大明受到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蒙古,虽然倭寇也造成了一定损失,可并不足以伤到我大明根本,我们有必要为了保护商业利益,而建造水师吗?”于谦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陆地派,在他眼里,水师是劳民伤财的东西,看不到太大的好处。
朱祁钰笑了起来,不仅仅于谦这么想,恐怕所有将军都是这么想的,陈懋就多次表达了不满,认为发展水师没有什么好处。
“于谦,我可以告诉你一点,现在看起来,水师并不重要,不过在不久的将来,我大明铁骑要想征服全世界,就必须要依靠水师!”朱祁钰思考了一下,问道,“于谦,骑兵一日可以行进多远?按照我们常规的方式,又可以持续多久时间?”
于谦一愣,回答道:“按照最正常的情况,骑兵一日可以行进五百里,持续五日,也就是两千五百里!”
“也就是说,在不带任何辎重的情况下,骑兵可以对一千余里外的目标发动攻击。彪骑将军霍去病当年也不过就深入大漠两千余里罢了。可以说,这是骑兵在无中途补给情况的极限作战距离吧!虽然,在针对蒙古的战争中,骑兵的突击距离已经基本上够用了,最多也就只需要建立一两个补给点,就如同当年成祖皇帝的战术一样。可是,如果我们的敌人在万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的话,那骑兵还有用吗?我们不是蒙古人,不可能不带任何辎重就发动进攻,如果按照两千里一个补给站,那么就进攻万里之外的目标,就需要四个补给站。如果我率领五十万人出征,最终能投入战斗的,也不过十万人而已!这还没有算上中途消耗的物资,以及从后方运送物资到前线所需要的时间。于谦,你认为,仅仅依靠陆地上的运送能力,我们能征服远方的敌人吗?”
于谦苦笑了一下,朱祁钰的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当年,唐朝大将高仙芝虽然打到了中亚去,不过他最终能够用于作战的兵力也就两万余人而已!而真正要征服一个强大的敌人,两万兵力是起不到作用的!
“相反,舰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帆船一日可航行数百里,且昼夜不停。当年,三宝太监的船队能够持续在大海上航行数月,航程数万里。同时,船队所消耗的物资,远比骑兵少,另外,在大海上建立补给点的难度也要低得多,且受到的威胁更小。如果我们能够将水师建立起来,那今后,还需要骑兵长途奔袭吗?当然,对付蒙古这类敌人,水师是没有用的!”朱祁钰笑看着于谦,“而且,水师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保护海上贸易。于谦,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出来了,如果没有柴老板这次下南洋,我们有这一千万两的资金吗?而这还只是个开始,今后贸易发展起来了,南洋各国皆为我大明所用,到时候,我们的主要收入就将从贸易中获得,水师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不过……陛下,现在我们的重点仍然是在北面,有必要急着发展水师吗?”
朱祁钰笑了起来,他看了眼脸色有点尴尬的柴汇与柴美娇,说道:“于谦,这事我们还是等明天到了港口之后,再现场探讨吧。今日天色已经不早了,大家都累了一天,早点休息,明天我们也好早点去港口!”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众人匆匆吃了早饭,就朝港口而去。大沽原本是一座小渔港,在宣宗禁海之后,基本上就被荒废了。数月前,柴汇到此考察,发现这里具备建造深水良港的天然条件,因此就向朱祁钰提出在此建立港口,用于海运。在柴汇南下广州,组织对南洋贸易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交给了柴美娇打理。半年多时间,这里已经由以前的一座荒废的小渔港变成了一座庞大的港口!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