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在德胜门外,当朱祁钰见到自己亲人被杀害,见到部下悲痛欲绝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凛然气概,可以让任何一个少女而之心动!如果再加上朱祁钰现在的光棍皇帝这个身份的话,恐怕大明所有闺中待嫁的少女都将他当作了大明头号王老五了吧!

“柴美娇,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来改变船只的性能呢?”

“陛下,我从小就跟祖父,父亲在海上生活,这次又经过了陛下的教导,我做了一些试验,发现用铅条做龙骨的尖底船更能够抵抗风浪,也就以此作为毕业设计了!”

“好,那你的毕业作品就是一艘远洋帆船,如果你能让我满意的话,到时候,我亲自授予你帝国大学者称号!”

“这可是你说的!”

“君无戏言,难道我还骗你?”

“好,拉钩,你可不许反悔!”朱祁钰后来确实这么做了,不过第一批帝国学者都是朱祁钰亲自授予的,所以柴美娇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也只能打发了柴美娇,谁叫他选出来的学生都足够的年轻呢!

“陛下,美娇就不跟我回广州了。前段时间,我去了天津三卫,发现那边有建造深水良港的基础。所以,我准备在那边建造一座港口,准备让美娇在这边负责!”

“建造港口?”

“对,如果今后由运河运送的粮食都转为海运的话,不但可以使用更大吨位的船只,而且还能提高运输量,一举解决漕运的麻烦。到时候,陛下要率军北征蒙古,就再也不用为军粮的事情担心了!”

“对,这是个好想法,如果能够通过海运来解决南北运输的问题,今后南方的物产要送到北方来,也都不是问题了!”朱祁钰也反应了过来,不得不佩服柴汇的眼光。“这样吧,你有时间去找于大人商量一下漕运改海运的事情,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明年就可以实施,到时候,我也要准备北征蒙古了!”

“那我将此事全权交托给小女管理,陛下没有意见吧?”

“没有,当然没有!”朱祁钰笑了起来,现在他还在想建立海军舰队的事情呢,哪注意到了柴汇那有点得意的笑容。

谈妥了这些事之后,朱祁钰就送柴汇离开了,他此时也完全兴奋了起来。看来,通过一场战争来清除对新政不利的障碍,这场战争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五节 御用镖局

丁用这边的动作很快,几天下来,他就把朱祁钰吩咐的事情办妥了。而由那些朱祁钰裁减下来的大内侍卫组建的镖局也正式挂牌营业了。

当时,走镖是大部分武士的唯一谋生行业,毕竟自古以来,镖师这个职业就很吃香,特别是有一身好武艺的镖师,走到哪里都是头号头面的大人物,而历史上有名的镖局并不少,大明各地的镖局也有很多。不过,比起这些大内侍卫成立的镖局,其他的地方镖局就差了很多,至少,在名字上差了很多!

看到“御用镖局”这四个血红的大字后,朱祁钰微微的皱了下眉毛,这丁用要为镖局造势,也不用这么露骨吧!还好,朱祁钰已经取消了很多的禁止,以往很多只有皇族能够专用的东西,词汇都已经向百姓开放了。不然的话,这四个字就已经违反了大名律令!

“丁老板,看样子,镖局开张生意就不错啊!”

“都是陛下的影响力大,而且大家都很爱戴陛下,这才给镖局面子!你看,现在前来的都是京城的大商人,还有几个外地商人,他们听说这是陛下以前的侍卫开的镖局,而且是陛下投资的,也都纷纷前来捧场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走进了镖局。那么正在招待客人的侍卫一见到朱祁钰,立即条件反射般的站好,摆出了一副保护皇帝的架势出来!

“你们都去招呼客人,现在你们已经是镖师了,不是我的侍卫,明白吗?”

虽然镖师怠慢了客人,可他们这整齐划一的动作还是给前来投镖的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简直就是一支军队了,而且镖师个个武艺高强,有他们保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而朱祁钰也存心要抬高镖局的地位,自降身份,前去与那些投镖的客商一一打了招呼,相互寒蝉了一番,搞得客商们是受宠若惊,他们哪想过皇帝会亲自见他们,而且还给足了他们面子呢?

等到与大堂里的客商都见过面之后,朱祁钰才在丁用的带领下进了后堂。而镖局的总镖头,前侍卫统领黄顾胜正在处理几笔大买卖,见到朱祁钰进来,他赶紧把手里的单子放下,迎了过来。

“陛下,这里太乱了,这……”

“黄顾胜,你什么时候跟我这么客气了?”朱祁钰笑了起来,“开门就生意这么红火,看来你们都还很能干啊。你们离开我之后,能够谋得这么好的出路,我也就放心了!”

“这都是陛下的厚爱!”

“得了,别跟我这么客气,记住了,现在你们是镖师,你们的义务是保护好客商的货物,将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去。要想让镖局生意做大,你们就应该像保护我一样的保护这些货物,明白吗?”

“陛下,这些微臣都明白,能有陛下支持,我们就算拼了命,也绝不给陛下丢脸!”

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他觉得镖局就有点像二十一世纪的保安公司。一想到这,朱祁钰突然想到了一个拓展镖局生意的好办法。“黄顾胜,你们出了接货物之外,还接其他的买卖吗?”

“这……”黄顾胜看了丁用一眼,毕竟他才进入这个行业,对规矩不是很了解。

“陛下,镖局的主要生意就是为客商运送货物。如果有特殊需要,我们还可以负责护送人员!”

朱祁钰点了点头。“那么,出了护送人员之外,你们可以充当私人保镖吗?”

“这……”丁用尴尬的笑了一下,“陛下,有钱人都是自己亲私人保镖的,而王公贵族都有自己的亲卫力量,他们不需要保镖!”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心里就有了更多的想法。“看来,要打入私人保镖这一块市场,并不容易啊!”

“不过,有陛下的名声在外,如果我们要进军这个市场,然后再拉上几个大商人进来捧场,相信这也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好,丁用,你先去策划一下,找几个关系好点的商人,让他们先来下订单。当然,价格嘛,给便宜一点,开个成本价就行了。前期,赔点钱不算什么,只要把名气做响了,今后这将是个笔大买卖!”

“陛下放心,我过两天就去联系这件事情!”

朱祁钰点了点头,最后对黄顾胜说道:“你要多跟丁老板学习,你们这些侍卫,虽然个个武艺了得,不过现在赚钱谋生靠的是头脑,拳脚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用,明白吗?”

“微臣明白,陛下放心!”

“你已经不是我的手下了,不用臣不臣的,去干事吧!”

离开了镖局之后,朱祁钰也很是满意。接着,他又想到了那些宦官与宫女的事情,就对丁用问道:“丁老板,上次我让你安排那些宦官与宫女,你都办好了吗?”

“陛下,我暂时把这些人都安排在了‘金麟楼’,客人的反应很好,特别是在知道他们以前都是侍侯陛下的,更是非常满意。只是……”

“只是什么?”

“小的认为,这些人的想法都不太妥当,他们认为自己也得到了陛下一样的享受与待遇,这不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吗?”

“哈哈,丁用,你怎么也有这么腐朽的思想了?如果哪一天,我大明子民都能过上皇帝一般的生活,那我大明就将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那还会害怕什么敌人吗?”

“这……”

“放心,做皇帝的,还不是要为百姓做想。如果能与百姓同乐,那我也非常高兴,这总比被百姓在背后骂我是个昏庸的皇帝要好得多吧!”

“陛下圣明!”丁用脑子并不笨,他很快就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

“那我们现在去看看,对了,‘金麟楼’是不是却几个厨师?我那边正好要辞退几个厨师,能不能将他们安排进去呢?”

“陛下,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啊。陛下的厨师可都是御厨,由他们做出来的可就是御宴啊。如果我们对此大加宣传一番,恐怕天下有钱人,个个都争相到‘金麟楼’来享受这皇帝般的待遇了!”

“对,对,再把那些宦官,宫女用上,尽量搞豪华一点,把有钱人兜里的钱多赚点,我也不会为此感到愧疚,哈哈哈!”

如果只听他们两人的谈话,而不看他们的身份的话,没有人不把朱祁钰与丁用当做奸商看待!不过,这丁用确实有做商业部长的潜力,在这类商业策划方面,他比朱祁钰高明得多了。为了尽量抬高“御宴”的市场价格,他不但把以前服侍朱祁钰的原班人马搞到了一起,让他们拿出伺候皇帝的本事来,另外,还将“金麟楼”最好的十多套雅间重新装修了一番,用上了一些皇宫里的设计与装饰,让客人能够感觉到是在皇宫里面一样!这一来,一桌最普通的酒席都价值上万两了!而那些大商人,为了享受一下,哪会点最次的呢,随便叫上一桌好点的,也要花上个五万两银子。而等朱祁钰与丁用数银子的时候,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可以说,丁用展示出来的商业头脑,连朱祁钰都吃惊不已。作为皇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丁用将这家公司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帝国第一家超级企业,几乎涉足每一种行业。从饮食,娱乐,保安,工业制造,开矿,到最基本的宣传,特种服务等等方面,全都有公司的影子!

皇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起到的作用还远不止帮助帝国恢复经济,发展商业这么简单!正因为丁用有了朱祁钰的支持,敢在各行各业都大展手脚,结果,越来越多的原本属于国家控制的产业都开始向商人开放。接着,越来越多的商人都认识到,他们单独的力量是无法与这架庞大的公司抗衡的,如果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联合!

在这一影响下,不出几个月,大明内部就出现了十多个商人联盟集团。而朱祁钰也迅速的修改了律法,放宽了对结社的限制(在朱元璋时期,结社就是死罪)。而其中不少的商会是在仿效朱祁钰的做法,通过联合更多的商人,扩大商会的影响力,也扩大商会的实力,以应对新的竞争!

其实,这些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朱祁钰与丁用在其中起到的只是催化剂作用,将商业联盟的时间提前了而已。当时,产生的最为深远的意义是,大明商人认识到一件新的事物——金融!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皇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一家金融公司,其主要的活动就是位旗下的子公司投入启动资金,然后从中分红。这也是金融最原始的概念!而正是这一点,让大明商人认识到了金融的重要性!当数百年后,大明商人控制了全世界的金融业,并且以次控制全世界的时候,他们都得感谢朱祁钰当时成立的这第一家金融公司,更得感谢出了丁用这么个鬼才!

当然,还有很多影响是朱祁钰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不过,在朱祁钰看来,这些影响都是有利的,这是他彻底的改变这个国家所必然产生的,也是改变这个国家的必然过程!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六节 新朝

平定叛乱之后一月有余,朱祁钰还没有过上几天安稳日子,新的麻烦就来了,而且这将是他战胜叛党之后,遇到的最大的麻烦!

说白了,平叛的目的是要保护新政,而平叛之后,自然就要推广新政,推广新政的基础就是改组朝政!改组朝政的难度非常大,在此之前,朱祁钰做了很多小手脚,比如先改变内宫制度,首次降低了皇帝的地位。接下来,他又大举投资商业,逐步放宽了对商人的限制,同时让于谦等大臣商议制定了一批新的法律法规,以此来约束商人的行为。同样的,朱祁钰也放开了很多原本应该由国家管制的产业,比如铁矿,冶炼,兵器制造等等。这一来是为了给新政造势,二来是为了给新政打下基础,三来就是为了让于谦他们逐渐认识到新政带来的好处,让他们能够接受新政!

在决定组建新的中央政府之前,朱祁钰让于谦组织了一个临时政府,又于谦继续担任兵部尚书,兼内阁首辅,也就是相当于朱祁钰设想中的总理大臣。而这一个多月以来,虽然京城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该消灭的叛乱份子都消灭了,该处理的乱党也处理了,该赔偿给百姓的也赔偿了,军队也都拉到了周围地区去,比如派陈豫率三万骑兵出关,前往开平协助严广儒抵御蒙古。不过,国家是必须要转入正式轨道的,于谦组织的临时政府也越来越不堪重负。就算于谦拼命的工作,每天只睡一个时辰,他也是人,而不是神,这个临时政府永远成为了不正式政府!当临时政府不堪重负的时候,重新组建朝廷的大事也就提上了议程!

“陛下,臣随尽心竭力,可臣等能力有限,还望陛下赎罪!”

“于谦,你不仅没罪,还有功。这一个月来,你帮了我很大的忙。如果不是你帮我分担国务,我哪有时间去改革内宫制度,哪有时间去安排那么多的事情呢?”朱祁钰很客气的请于谦坐了下来,这一个月下来,于谦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了,加上他原本就很消瘦,现在看起更没有人样了。“于大人,你辛苦了!”

“陛下……”见朱祁钰对自己这么重视,于谦也是一阵激动,他做这么多,一是为了大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要报答朱祁钰的知遇之恩!

“于谦,你还记得去年,我跟你说过的一件事吗?”

“什么事?”于谦一愣,没有立即想起来,毕竟他经手的事情太多了,而朱祁钰跟他商量过的事情也不少!

“当时,我曾向你保证,一年之后,就会让你看到新政的效果。现在,你也应该看出新政的效果了吧?”

于谦一愣,顿时沉默了下来。新政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就拿京城平乱最后阶段的作战行动来说,前线部队消耗的弹药,有超过八成是由私营军火商提供的。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规矩,军火制造全部掌握在工部手里的话,根本就无法满足作战需要,那要想平定叛乱,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一个月以来,商人在京城重建的工作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往,任何一次大的内部叛乱,无不是一个朝代走向衰落的开始,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唐玄宗后期的安史之乱,宋末的秦桧。这些都是因为国家内部问题造成国家由盛变衰,最终灭亡!如果换着以往,这次的京城叛乱足以毁掉大明基业,即使最终大明能够苟延残喘,也必然国立受挫,国威不振,大明也就必然由此走想衰落了!

于谦看得很清楚,京城叛乱之后,大明不但没有走向衰弱,在朱祁钰放开了对商人的限制之后,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叛乱造成的伤痕,出了那段还在修补的城墙之外,就已经见不到了。而且,在京城,乃至整个帝国的老百姓心里,帝国并没有被削弱,而且增强了!现在,蒙古大军就在开平卫附近活动,而朱祁钰不但没有让蒙古大军南下,还派遣陈豫率军北上!如果换在以往,恐怕此时蒙古大军早就已经打到京城外围来了吧!

这些,都是新政带来的好处,也是新政产生的效果。虽然,于谦从没有放弃过对朱祁钰推行的这一套惊世骇俗的新政的怀疑,不过,现在他也开始接受新政了!正如同朱祁钰当时所说,一年之后,新政的好处就已经展现了出来,并且证明了,这将是引导大明走向强大的唯一途径!

“于谦,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也许,新政破坏了旧的礼制,也许,新政打破了太多的陈规旧矩。不过,你是个务实的人,我也是个注重实际的人。新政到底个大明带来了什么呢?叛乱?对,我承认,新政正是叛乱的根源,不过,这能够说新政本身错了吗?当初,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番,最终引发了诸侯王叛乱。不过,没有汉景帝采纳新政,有后面汉武帝中兴大汉吗?而最终,也正是汉武帝采纳了儒家学说,废除了黄老学说,也才有汉唐盛世!”

“陛下,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新政并不适合现在推广……”

“为什么不适合,是新政无法让大明强大起来,还是新政没有给大明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朱祁钰冷笑了一下,“这些都不是,问题本身不在新政,而是在我们的朝廷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政了!当初,反对新政最厉害的人是谁?是王直,王直又是谁?他是吏部尚书,所谓的天官首领,难道,你还没有认识到问题到底在哪吗?”

“陛下……”于谦身体一颤,“你的意思是,改组朝政?”

“对,要推广新政,要让我大明强大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改组朝政!”

于谦沉默了,朱祁钰的话是有道理的。当初,王直敢于与朱祁钰对着干,就因为他是吏部尚书,百官之首!换句话说,是大臣手里的权力太大了,压住了皇权,让朱祁钰无法打败王直,新政也就无法得到推广!

“于谦,出了朝廷本身的问题之外,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也是个关键!我的意思并不是王直的权力压住了皇权,而且我也不赞成皇权至上!我可以推广新政,我可以用毕生的努力去完善新政,但是,谁能保证下个皇帝就会支持新政呢?从本质上来讲,新政是要削弱皇权的,皇权本身也是新政的威胁!现在,我不得已才提高皇权,不过最终,皇权是要被取消的!”

“陛下……”于谦又是一惊,在他看来,朱祁钰的这个逻辑是相互矛盾的,“陛下既要加强皇权,又要取消皇权,这不是矛盾了吗?”

“加强皇权是现在的临时办法,因为我作为大明皇帝,我会推行新政,不过,我不能保证下一位皇帝会支持新政,更无法保证今后所有的皇帝都支持新政!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皇帝,彻底消除皇权!”

“这……这……”这下,于谦的脑袋全糊涂了,在他的认识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朱祁钰竟然想彻底的消除皇帝的存在,那么,没有皇帝,又由谁来顶替皇帝呢?

“于谦,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个道理的!”朱祁钰站了起来,“其实,皇帝也是人,虽然臣子都高呼万岁,可哪个皇帝活了一万年?连活到八十岁的皇帝都是少之又少!太祖皇帝活了多少岁?成祖皇帝,仁宗皇帝,宣宗皇帝他们又都活了多少岁?皇帝也是普通人,而且大明天下是属于百姓的,而不是属于姓朱一家人的。当初太祖皇帝起兵反元,也正是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支持,如果没有百姓支持,太祖能当上皇帝吗?因此,百姓才是大明的主人,最终,大明是要交给百姓的!在我看来,皇帝只是一个过渡而已!”

“陛下,臣虽然无法认同陛下的这番看法,不过臣认为,改组朝政确实有必要,从推广新政的角度来讲,改组朝政很有必要!”

“对,那我们就事论事,暂且不去说以后的发展,现在,我们必须要改组朝政,以往的六部制已经不适用了,这将直接导致大臣手里的权力过大,对新政构成威胁!”

“陛下,你的意思是,分散六部权力?”

朱祁钰点了点头,从书桌上拿了一份草拟好的提纲,递给了于谦。“这是我的大概想法,今后,朝廷将以内阁为重,而内阁成员将扩大。另外,六部分为十五部,每部的正副部长都将是内阁成员。内阁设总理大臣一名,总管各部事务,直接向我负责!”

于谦大概看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这个办法确实能够分散大臣手里的权力,为新政扫平道路。

“当然,选择各部政府部长暂时由我来决定,不过,今后我们要有一套更完善的制度来监管朝廷大臣。因此,我决定将监察院与大理寺合并,组成最高法院。今后,朝廷大臣只负责行政,执法机构单独设置,且,依次向下级延伸,分散各地官员手里的权力!”

于谦一惊,自古行政与执法两大权力就是结合在一起的,现在朱祁钰要把这分开管理,那不是要彻底的分散官员的权力吗?不过,于谦还是太小看了朱祁钰,朱祁钰要做的,远比这多得多!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七节 皇权

虽然朱祁钰对政治结构的了解并不多,但是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已经了解了三权分立学说。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民主政治结构,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开,相互监督制约,这样就能防止任何一个人危害到政治制度,乃至国家本身。当朱祁钰提出将行政与司法权分开的时候,于谦已经惊讶不已了!上千年来,从没有哪个人想到这一点!

在于谦看来,行政权与司法权本身就是合二为一的,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最多也就是设立一个单独的监督机构,比如太祖皇帝设立的监察院,由皇帝直接控制,以监督官员的行为!而现在,朱祁钰则直接把原本应该属于地方行政官员的司法权给剥夺了出来,成立单独的,并行的司法机构。当然,于谦也看出了这一好处,这将能够更有效的监督官员的行为,并且让官员受到法律本身的约束,而不是立身于法律之外。只不过,于谦很是担心这套制度能否成功,毕竟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官员不满,到时候,要再来场叛乱的话……

“于谦,你是在担心地方官员不满,因此而引发叛乱吧?”朱祁钰笑了一下,“那么,就找个机会,让他们没有办法叛乱!”

“陛下,你的意思是?”于谦皱起了眉毛。

“下个月,就应该是太祖皇帝的诞辰了吧?让十三省的官员都进京一趟吧,既然他们有造反的可能,我们就不能大意,是不是?”

“这……”于谦一愣,朱祁钰显然是要下重手了。只要十三省的几位主要官员被控制了起来,即使那些州府官员要造反,小鱼也搅不起大风浪!

“怎么,你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陛下,除了地方官员之外,各地番王的问题恐怕不好处理吧?”

“番王?”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还真不想再见到这些番王了。让他们也都进京,另外,让陈懋率十五军队驻守紫荆关,让罗国栋率十万军队驻守河间,卫平率五万军队驻守山海关。这次,我就摆好架势,我到想看看,哪个番王敢造反!”

于谦又是一惊,这朱祁钰也太毒了一点,摆明了请番王进京,就是为了削番。到时候,哪个番王敢不来的话,第二日,削番大军就将开到王府大门外。而以朱祁钰建立起来的军功,以及现在朝廷的兵力,再加上各地政府驻守军队,就算所有番王都联合起来,也绝不是朱祁钰的对手!可以说,朱祁钰是把刀架到番王的脖子上,然后开始削番!

“不过,当初太祖皇帝立下了规矩……”

“于谦,我们什么时候遵守过太祖皇帝的规矩?如果我们把太祖皇帝的规矩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话,那么就不用去改户籍制了!而且,也就不会有王振出现,更不会有土木堡之变了!太祖皇帝的规矩只是拿出来吓人的,你我拿出去摆摆场面,实际上,有什么意义?”

于谦苦笑着点了点头,这朱祁钰把所有的旧规矩都抛到了一边去,太祖皇帝立下的那些规矩对他还有什么影响力呢?

“如果能够成功的削番,并且控制住地方封疆大吏的话,那么要让行政与司法权分开,这也不算难事!”于谦迅速的做出了决定,他必须要支持朱祁钰,这是振兴大明的唯一办法,他沉思了一阵,又说道,“为了防止番王叛乱,或者说不给番王造反的借口,陛下应该召告天下,表示无意违反祖制,不会削弱番王的权利!”

“如果这么做的话,那还削番干嘛?”朱祁钰皱了下眉毛。

于谦笑了起来,说道:“陛下,这并不是保留番王的权利,只要番王进京,将他们都留下来,专门设置一处安置地。名义上,番王的属地仍然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实际上,番王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了!”

“这就是逼他们造反了!”

“这……”于谦皱了下眉毛,“其实,削番本身就不仅仅番王,而是对付与番王利益相关的所有人。如果能够稳妥安置这些人,那么削番的问题就不大!”

“于谦,你有什么办法?”

“这个就要看陛下的决定了,如果朝廷改制的话,那么必然缺乏众多官员。如果将番王的那些官员都调进京城,给他们安排新的职务,或者分配到其他地方做地方官,这样,造反的基础也就没有了!”

“好办法,就这么做,先把他们调进京来,如果能够说服一部分,让他们中心跟随我的话,那就给他们活干,将他们利用起来,如果不肯,那就别怪我无情!”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微微的笑了一下,“于谦,现在,你应该认识到我们这套政治体制中的问题了吧?”

“问题?不知陛下所说的是什么问题?”

“说来说去,问题其实是在朝廷,官府本身,那么,为什么朝廷里的这么多痼疾无法根除呢?于谦,你想过原因吗?”

“这……”于谦头痛了。上千年来,这都是每一个朝代所要面临的问题,而且,最终几乎都是前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而现在,朱祁钰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自然也就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本身就是当官的人没有人监督,后者说,国家大权全都掌握在当官的人手里,我也是当官的,我是最大的官而已!”朱祁钰坐正了身体,“自古以来,官为重,民为轻是事实,虽然唐太宗说过,民为重,君为轻。可是,又有几个朝代的皇帝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从来,都是官欺民,官压民,什么时候有过百姓骑到当官头上的事情发生?”

“陛下,如果百姓指挥当官的,那天下不大乱了吗?”

“对,这是一方面,不过,另外一方面,当官的口口声声为我大明,那什么才是为我大明?大明是什么?以前,我跟你谈过,大明其实不是我代表的,而是百姓代表的,如果没有百姓,皇帝是什么?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而当官要为大明,那就应该为大明的百姓做实事!可是,朝廷这么多官员,真正有几个在做实事?”

“这……”于谦苦笑了起来。

“问题的根本不是当官的不想为民,或者说,绝大部分人在当官之前的志向都是为民,可真正当上了官之后,又有几个将以前的志向当作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如果个个当官的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于谦,你也就不会鹤立鸡群,显得那么的独特了吧?”

“陛下,你的意思是,当官的没有人监管?”

“对,皇帝的监管不算是监管,毕竟皇帝本身就是天下最大的官,而且是世袭的官,没有人能比皇帝这个官更大!由皇帝制定的监管制度,其实都是由上至下的监管制度,而高层官员哪一个不是从低层官员提拔起来的?下面的低层官员哪个在上面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如果由你于谦的老师,兄长,父母来监管你,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