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动肯定会拖延长远征作战的时间。仅仅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那片巨大的沙漠,就足够朱祁钰头痛的了。

可以说,在大战略方面,朱祁钰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是先北上消灭奥斯曼帝国,还是先南下攻占回教的圣城呢?不过这种大战略的问题还没有到非要解决的地步,因为当时,还有很多细小的问题需要等待朱祁钰去处理。这与他在国内不一样,在国内,朱祁钰可以将很多事情抛给于谦,陈懋,朱文正,何山这些官员去处理,他只需要控制住发展的方向就行了。但是,在这里,他的助手非常有限,参谋部的军官是无法代替他的,其他的将领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他,特别是在政治问题方面,就算杨天奉这类政治头脑很精明的将领都不可能完全代替皇帝处理政治上的事务,因此,很多以前不需要朱祁钰去操心的事情,在这里,都需要朱祁钰自己动手。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怎么处理那些叛党了。

主犯黛姬已经自杀身亡,当然,明帝国的法律中已经没有“连坐”这种惩罚了,而且黛姬的大儿子哈里已经被证明是无罪的,他完全被人利用了,而黛姬的二儿子穆拉图,以及养子侯赛因现在都是帝国的忠实拥护者,自然是不能拿他们开刀了。不过其他的叛党人数却不少,仅仅十天时间,在杨天奉递交的报告中,就罗列出了上万名参加了叛乱的人员,从贵族到部落酋长,再到官员,军人,平民,几乎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虽然朱祁钰认为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无罪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一一查证这些人是否有罪的,而且朱祁钰也早就与杨天奉等人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不能出现一个漏网之鱼,星星之火都可以燎原,如果让叛乱的事情传播开的话,那整个白羊王国都将陷入混乱之中,这个风险是承担不起的,所以宁可杀错一千,都不可放过一人。

“陛下,末将仍然以为,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罪当该死,他们都应该死,如归他们不死的话,那么我们这次的平叛行动的意义就将黯然失色!”杨天奉的态度还是很坚决的,“而且,我们已经有了日本叛乱的前车之鉴,另外,这也不是在帝国国内,我们没有必要怜惜这些叛党,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放在以前的话,全都该被诛族的!”

朱祁钰看了杨天奉一眼,仍然没有表态。朱祁钰是明白杨天奉的意思的,但他并不是一个嗜血之徒,更不是那种好杀成性的人。在朱祁钰看来,是人就是命,人命重于天,而他作为几乎大半个世界的主宰,只要嘴一松,那就是上万颗人头落地,显然,他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上万条人命!

“陛下……”杨天奉咬了咬牙,在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很了解皇帝,不过在某些时候,他是不了解皇帝的,比如说现在。“如果陛下无法下达命令的话,那么就由末将去做,陛下只需要装着没有看见就行了,如果需要有人来承担骂名的话,那么就由末将来承担吧,只要这对帝国有好处,那么就让末将来做历史的罪人吧。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次的叛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如果我们此时还手软的话,这就只能告诉所有心怀不轨者,明帝国是一个软弱好欺的国家,那我们就无法杜绝下一次的叛乱!”

朱祁钰身躯微微一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让他彻底的醒悟了过来。朱祁钰不知道这句话是谁首先说出来的,但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在汉族与外族斗争的数千年中,无数的事例证明了这句话的道理。至少,在世界民族大融合之前,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只要还有国家,民族的意识存在,那么这句话就是没有错的。当然,正如杨天奉所说,日本的叛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是一个用五万多帝国将士的生命换来的教训。虽然,这次白羊王国的平叛行动仅仅只有数百名帝国军人伤亡。但是谁能保证下一次,不会有更多的帝国军人为此而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呢?作为世界的主宰着,朱祁钰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而作为帝国的皇帝,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那么朱祁钰就必须要为帝国的利益,要为帝国的军人考虑。此时,朱祁钰的态度出现了松动,也许杨天奉的话是有道理的。

“而且,不管怎么说,杀了这些叛党,对白羊王国也是有好处的!”,杨天奉也看出了皇帝的神色,立即加强了思想攻势。“这次叛乱,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我们,而是白羊王国的百姓。在第一天的暴乱中,就有数千百姓丧生。而在这几天里,又有好几千百姓死于非命,其中很多都是因为不支持叛党而遭到杀害的。就算为了白羊王国的长治久安考虑,我们都应该狠下心来,绝不能对这些叛党手软!”

朱祁钰又看了杨天奉一眼,虽然他知道杨天奉的话里有水分。恐怕在戒严的这段时间里,死亡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因为违反了戒严令,而被明军射杀的吧。当然,朱祁钰并不反对明军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也就是在朱祁钰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的防线彻底的动摇了。现在白羊王国就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白羊王国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就要看朱祁钰的判断与决定了。而处决所有叛党,就是一种特殊的手段,虽然这种手段到底会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还是一个疑问,但这是现在唯一的特殊手段了。杨天奉的话并没有错,就算是为白羊王国的百姓考虑,都应该对这些人使用最极端的办法了。

“陛下……”见皇帝还没有开口,杨天奉都急了起来,他几乎把能想到的理由都说了出来,如果皇帝仍然否决了他的提议的话,那他还真想瞒着皇帝干上这一票了。

朱祁钰抬起了手,打断了杨天奉的话。“看来,我们确实没有选择了。杨天奉,你认为这确实能够解决问题?”

“陛下,如果有其他的办法,末将就不会提出这个意见了。当然,如果陛下下不了命令的话,那么末将愿意代劳!”

“不,没有必要让你来给朕背黑锅,而且朕也不需要由部下来代过!”朱祁钰长出了口气,“我们这次的敌人极难对付,就将处决叛党作为向这个新的敌人宣战的宣言吧。你去准备一下,后天,在王宫前的广场上处决所有参与了叛乱活动的叛党。这次,采用枪决的方法。”

“枪决?”杨天奉楞了一下,以前帝国处决犯人,都是砍头的,“枪决”是什么办法?

“就是枪毙,用枪来代替刀。”朱祁钰看来杨天奉一眼,“好了,你去安排吧,明天朕将亲自下令处决叛乱份子。”

第二天一早,被禁闭在家里的迪亚巴克尔的居民都被明军驱赶了出来,然后集中在了王宫前的广场周围。当然,这些百姓是很惊恐的,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彻底的感到了恐惧。几乎每天,每个时辰,每一刻,城内都有明军在搜捕叛乱份子,而且还经常发生小规模的战斗。当明军拖着叛乱份子的尸体从百姓家门前经过的时候,这种恐怖的气氛达到了顶点。虽然戒严令一直没有解除,不过传闻却已经散开了,甚至有传闻说,明军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屠杀居民了。当然,这是叛乱份子散布的谣言,不过对不知情的迪亚巴克尔城的居民来说,这些谣言足以让他们的神经紧张起来了。

当这些百姓被集中到广场周围,看到成千上万荷枪实弹,凶神恶煞班的明军时,全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明军要向他们开刀了呢。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情况不像他们所想像的那样,虽然广场上的明军并不少,不过却没有半点要屠杀平民的样子,至少,明军没有必要将平民集中到王宫外来屠杀吧,要杀,也应该拉到城外偏僻的地方去,这样才能做到掩人耳目。当然,最好是在屠杀前让平民自己挖好埋尸体的大坑,这样就能让明军省很多力。虽然,这个场合并不适合进行集体大屠杀。

当明帝国的皇帝从王宫里走出来的时候,大部分百姓都认为这次明军将他们集中起来,不是要杀害他们了。毕竟,屠杀平民这样的事情是不光彩的,至少明帝国的皇帝不会白痴到被牵扯进来吧。接着,一列列被捆绑起来的叛乱份子被押到了广场上来的时候,更多的百姓放心了,显然,这是皇帝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处理这些叛党,而不是要对付平民。

处决叛党的过程是很简单的,朱祁钰给这些叛党定了一个同样的罪名,那就是叛国罪。虽然当时白羊王国的法律中没有这一点,不过,却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当然,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叛国罪绝对是死罪,在很多国家,叛国罪是要被诛九族的最大罪行了。随后,一万多个参加了叛乱的罪犯就被一批批的枪决了。

这也算是一个历史纪录吧,这是明帝国第一次采用枪决的方式来处理死刑犯。后来,军队中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种死刑行刑手段,而后来,枪决也在其他方面得到了推广,直到几百年后,枪毙这种刑罚才被电刑所取代。当然,枪毙上万人需要很长的时间,直到傍晚,枪声才在迪克贝克尔城上空停息了下来!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三十三节 王国的继承人

相对来说,处决叛党的事情是很简单的,朱祁钰要做的,就只是下达命令而已,其他的事情都是由军人负责的。虽然掩埋一万多具尸体确实有点费事,让几千近卫军的官兵忙碌了好一整天,但是这根本就不需要朱祁钰操心,帝国皇帝也不可能成为敛尸工吧。不过,处决了叛党的善后工作就必须要朱祁钰来亲自处理了。

当时,最为重要的就是挑选出一个新的国王。朱祁钰不可能如同当年搞的华人共和国一样,在白羊王国取消国王,变成“白羊共和国”。显然,这里的百姓是不可能接受没有国王的政府统治的。因此,为了确保白羊王国的稳定,那么就需要立即确定新的国王。当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国王,这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有资格成为白羊王国国王的四个王子中,哈里是肯定被排除在外了,虽然他已经被确定是无罪的,而且得到了朱祁钰的特赦,但是哈里那解释不清楚的身份,还有他在这场叛乱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都让他与王位彻底的无缘了,当然他的王太子头衔也被取消了,如果不是朱祁钰的特赦的话,他要保住性命,就只能成为平民。就算他仍然拥有王子的身份,可这也是他唯一的身份了。

除了哈里之外,还有穆拉图,侯赛因,阿贾尼三个王子有足够的实力问鼎王位,不过,在朱祁钰的眼里,这三个人其实都有欠缺,都不完全满足他的要求。

穆拉图的政治才能是最杰出的,而且在白羊王国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巨大的,而且不符合此时白羊王国国情的缺点,那就是军事才能的欠缺。对于现在的白羊王国来说,需要的是一名强有力的国王。不管是针对奥斯曼帝国这个强大的敌人,还是针对国内可能出现的新动乱,一个如同哈桑般的,能够将整个白羊王国掌握在手里,并且控制好整个王国的国王是肯定有必要的。而这样的国王,虽然不需要有多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却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显然,穆拉图连最基本的军事才能都不具备,这一点,在前几年的战争中就已经体现得非常的明显了。当然,穆拉图还有一个巨大的缺陷,他是黛姬的儿子。而且肯定是黛姬与哈桑生的儿子。虽然穆拉图本人并没有因为黛姬的死而表现出要背叛明帝国的想法,但是,朱祁钰必须得防上一手,总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而酿造一场新的叛乱吧!

侯赛因王子的优点与优势是很多的。他的精明头脑,玩弄手段的能力,还有比较平庸的军事才能,以及他的出身。这些都是他的优势。不过,侯赛因却有一个几乎无法弥补的缺点,那就是他在白羊王国百姓的眼里,其实不是一个好王子,更不可能是一个好国王。显然,新国王是必须要得到百姓爱戴的,至少要得到百姓认同。侯赛因并不受到爱戴,甚至连认同都没有。如果让他做国王的话,显然,明军要为维持白羊王国的稳定而耗费更多的兵力,甚至不得不协助侯赛因来镇压叛乱。当然,这是不划算的,而且在当时,朱祁钰也绝不想把宝贵的兵力用到这些地方。

阿贾尼王子的缺点很多,不过优点却极为明显。他的最大缺点就是政治能力的缺乏,这个能征善战的王子在政治方面几乎是白痴,而且缺乏玩弄手段的能力,也不知道该怎么笼络人心,当然,他的行为完全就是一派军人的作风。不过,阿贾尼王子的特点是很突出的,首先他在白羊王国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虽然因为哈桑多年打压的关系,阿贾尼王子受到的爱戴并不算是多强烈,不过,在大部分白羊王国的百姓眼里,阿贾尼王子是他们最能征善战的王子,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名将军也许比一名王子更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同样的,阿贾尼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他稳定国内局势,并且率领白羊王国军队作战的基础。他的出身也没有任何问题,至少他绝不会为了黛姬的死而同明帝国反目成仇,他甚至会因为哈桑死在了黛姬的阴谋之下,而成为明帝国的坚定追随者。当然,这个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王子,在朱祁钰的眼里,也不算是一个好选择。

除了这三个手上实力比较强大的王子之外,哈桑的其他几十个儿子要么不成器,要么不成才,反正没有一个有能力问鼎王位。结果,朱祁钰感到为难了,在他看来,不管选择哪一个王子,都有着巨大的缺陷。不管是长远的,还是短暂的,在朱祁钰看来,这三个王子身上的缺点,都注定他们不可能成为一个王国的好国王,也就自然无法保证明帝国在白羊王国的利益了。

问题是很现实的,同样还有很多与这个问题有关系的麻烦。比如说,当时很多王子都握有军队,而掌握了军权的王子实际上就相当于明帝国的诸侯王了。对朱祁钰来说,诸侯王带来的麻烦让他印象极为深刻,虽然他用雷霆手段迅速的解决掉了明帝国国内的威胁,并且在这十几年里,几乎把明帝国的其他皇室成员手里的权力全给剥夺了,但是在白羊王国,王子掌握军队的弊端仍然是非常明显的。而杨天奉之前的办法,只是解决了王子为争夺王位产生的冲突,但是却没有解决王子手里掌握军队带来的危害。

另外,众多王子享受的封地(当时,白羊王国六成以上肥沃的土地都掌握在贵族手中,而仅仅被哈桑分封给王子的封地就占了白羊王国所有可耕种与放牧土地的四成),王子在国家享受到的众多特权,王子的俸禄,还有王子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这些在外人看来几乎不是问题的事情,在朱祁钰眼里其实都是问题,而且这都对白羊王国的稳定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当时,朱祁钰唯一能够找到的“参谋”就是杨天奉。虽然第五军已经在镇压了叛乱之后南下修整了,但是朱祁钰把杨天奉留在身边。首先杨天奉对白羊王国的情况最为了解,其次杨天奉是明军众多将领中政治头脑最为精明的一个。在朱文正这个朱祁钰最重要的谋士没有在他身边的时候。朱祁钰就只能把杨天奉利用起来了。

“陛下,说实话,我认为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杨天奉也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顾成林早就获得了处理远征一切事务的权力,而皇帝却一直没有给他这个权力。在杨天奉看来,这是皇帝还不信任他的表现。当然,这多多少少都有点误解,毕竟朱祁钰与杨天奉的联络只需要一个月。而与顾成林要联系上的话,就要一年。所以朱祁钰不得不给顾成林更多的权力。当然,在杨天奉看来,这次皇帝请他做政治“顾问”,这是他表现自己政治才能最好的一次机会。只要他表现出色的话,那以后皇帝肯定会给他比顾成林还要大的权力。

“那你说,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权力,很简单。就是这个国家的权力!”杨天奉长长叹了口气,“军队,土地,地位,头衔,特殊待遇,俸禄这些无一不是权力的具体表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挑选新国王是主要问题,不过这仍然是权力在中间作怪。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的话,那么就必须要解决好权力分配的问题。当然,只要解决好了权力分配这个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杨天奉平时就表现得很精明,而且头脑极为灵活,现在一句话就说到了核心问题上来。显然,这次找他来当助手的决定并没有错,而且杨天奉已经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证明了他确实有能力解决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

“那么,你认为,要解决权力分配这个问题的话,什么办法比较好呢?”

杨天奉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我们为什么不跳出固有的思维套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国王’这个东西的本质呢?”

朱祁钰立即皱起了眉毛,示意杨天奉继续说下去。

“说白了,‘国王’实际上只是一个称号,以及一个象征而已,而‘国王’的真正含义,在于其所代表的巨大权力。当初,我在这边搞王子议事团,其实就是要削弱国王的权力,从而保证那些没有机会当国王的王子的利益,以此保证这些王子不造反,不闹事。而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让任何一个王子来当国王,其实都会导致其他的王子不满,虽然王子议事团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不过我认为,要做,就要做干脆一点。”杨天奉停了一下,发现皇帝在仔细的听的时候,接着说道:“既然可以削弱王权,那我们为什么不搞个国王轮流做的制度呢?”

朱祁钰一愣,立即就大笑了起来。如果在其他人看来,杨天奉提出的这个意见无疑是异想天开了,恐怕,如同于谦,陈懋,朱文正这些思维已经固化了的谋士也不可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吧,就只有杨天奉这种从不按照常理做事的人才会有这么独特的想法。不过,这正对上了朱祁钰的胃口,因为朱祁钰也是个从不按照常理来做事的皇帝。显然,这两人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或者说,杨天奉受到了皇帝很大的影响,十多年来,杨天奉都在努力向皇帝学习,而他在思维方式上,可以说是彻底的模仿了皇帝。

“陛下,这个办法怎么样?”见到皇帝笑了起来,杨天奉也直到有戏了。

“以前,朕认为帝国军队中的疯子有很多,邓茂,陈豫,卫广这些人都是疯子,不过现在朕认为,他们在你的面前,就只能算是正常人了。”朱祁钰笑着走到了杨天奉的旁边,拍了拍杨天奉的肩膀,“不过嘛,在朕看来,你这次疯得确实有道理。既然丞相,内阁总理这些实权人物都可以替换,可以轮换着由不同的人来担任,那么为什么国王就不能这么搞呢?当然,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国王的人选是有一定范围的,而且不能通过竞争与选拔制度来确定,必须要有一套固定的,而且是有着绝对权威性的制度来确定国王的人选,这样,才能够保证政权在不同国王之间平稳过渡,并且保证国家的稳定。当然,对王权来说最为重要的兵权,也要想办法单独隔离出来,让国王的权力缩小到仅仅是处理国务方面,军队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国王的轮换制度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杨天奉连连点头,显然,在这个时候,他也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特别是对王权与兵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这事,你先去策划一下,就按照你的这个意思办,过几日,朕会给你列出几个要点来,到时候你把详细的报告给朕看看,我们就以此为标准来制定白羊王国新的基本政治制度!”

杨天奉能够在白羊王国享受数百年的崇拜与爱戴,除了他帮助白羊王国抵御外敌之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杨天奉是白羊王国数百年来基本政治制度的奠基人。当然,有人忽略掉了朱祁钰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过从王子议事团,再到后来的国王轮换制度,这些都是油杨天奉一手策划的。比如在国王轮换制度中,由穆拉图,侯赛因,阿贾尼三个王子所代表的王室家族,就以每八年为一个期限,各自推荐一位国王,管理王国八年,然后由新的国王接替。这在白羊王国实施了数百年。当然,除了一套完整的基础性政治制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数百年来,明帝国一直是这套制度的维护者,明帝国的强大,才是白羊王国能够稳定发展数百年的根本原因!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三十四节 南征北伐

杨天奉这人办事是很有效率的,而且他对穆拉图,侯赛因,阿贾尼三个王子的影响力都很大。第五军在白羊王国征战了六年多,这三个王子简直就将杨天奉这名不败将军当作了崇拜的对象一般。而在杨天奉的游说下,三人都同意了这种轮流坐庄的办法。当然,当国王的顺序是抽签决定的,在杨天奉做了一点手脚之后,阿贾尼成为了新制度下的第一任国王,而侯赛因是第二任,穆拉图则派到了最后。当然,其他各种相关的政策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出台了,并且以此为基础,出台了白羊王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白羊王国通用了数百年的一部宪法。

对于杨天奉这种高效率的办事能力,朱祁钰是感到很满意的。而且,杨天奉确实有着不错的政治才能,他所拟定的草案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朱祁钰也只是做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修改,比如对国王轮换的周期,还有政权过渡的方式等等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而且更为明确的规定。当然,朱祁钰也接见了三个王子,用帝国皇帝的威严向三人做出了郑重的保证,以稳定三人的情绪。而帝国皇帝的保证,其实就是帝国的保证。后来,帝国出台了《外事法》,就主要是将这类与附属国之间达成的协议,包括皇帝的口头承诺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显然,这也让帝国能够更为有效的维护所建立起来的全球秩序。

在杨天奉忙着为白羊王国确立基本的政治制度的时候,朱祁钰的精力集中到了一件新的事情上,那就是远征作战行动,这才是朱祁钰千里迢迢的赶到西亚来的主要原因,稳定白羊王国的局势,这也是在为远征做准备,如果没有这个必要地话,朱祁钰才不会因为一个小王国的内部纷争而耽搁他宝贵的时间呢。

当时,明帝国的其他附属国答应派遣的军队都已经到位了,袁晨皓的舰队甚至还专程到了白羊王国的港口一趟。接上了以朱见泽为主的一批要加入顾成林的西面远征军的年轻军官,当然,袁晨皓这小子自然也忘不了到迪亚巴克尔来一趟,名义上是要觐见皇帝,实际上,他是想跟杨天奉,陈豫,谢正卿这几个关系还算比较好的朋友喝酒。当然,背着白古女王,跟这几个烂友去偷腥也不算是什么怪事吧。

当时,明帝国的众多附属国都为这次远征提供了协助兵力,其中仅华人共和国派遣的军队就到达了两个军,近六万人的规模。虽然华人共和国的军队编制普遍要比明帝国的正规军小一些,比如一个步兵军的正常编制还不到两万八千人,而当时明帝国几大重型步兵军中,规模最小地第七军都达到了三万七千人,而规模最大的第三军则已经超过了四万五千人。而华人共和国的军团编制规模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配套的炮兵部队要少很多。当然,在众多的附属国军团中,华人共和国的军队是最强悍的。当时,只有华人共和国得到了明帝国的全面支持与援助(后来小明国这个同样由明帝国后裔建立起来的国建也享受了同样的待遇)。这一点,在明帝国出售的军火商就完全看得出来。在其他的附属国只能使用明帝国军队的淘汰产品,或者是在生产时就已经降低了性能的低劣武器时,华人共和国使用的所有武器装备是与明军一样的!这次,李天正派来的两个军就是华人共和国第一批装备了明军新式武器的地部队,他们用的枪全是后装枪。步兵军装备的火炮都是钢炮,而骑兵部队装备的火炮都是于第五军所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轻型野战炮。显然,这两个华人共和国的军团,完全可以当作主力作战部队使用了!

相比较而言,其他的附属国的军队装备虽然要差些,不过其战斗力绝不在白羊王国的正规军之下。而且,这次是朱祁钰最后一次率军进行大型远征作战,这些提供配合与支援军队的附属国都想在帝国皇帝面前露一手,赢得皇帝的信任与重视,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肯定有不小的帮助。说不定,明帝国在占领了新的土地之后,也会如同当初对付莫卧儿帝国一样,将这些新的土地分配给有功劳的附属国,这样一来,派兵参战,其实就是在为他们自己谋取利益了。所以,各个派兵参战的附属国提供的都是最优秀的军团,如同朝鲜王国,日本王国,琉球王国,白古王国,锡兰王国,还有波利加王国,这些已经从明帝国这里获得了很多好处的国家,或者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好处的国家,甚至将君主的御用部队都派了过来。

最初,朱祁钰认为这些王国简直就是在给远征增添负担,即使是各个附属国都答应自己负担军费以及为前线部队提供保障物资,而不需要麻烦明帝国。但是,在朱祁钰看来,协调十几个国家的军队争战,这简直就是在自找麻烦。不过,现在朱祁钰可不这么想了,他之前还真没有想到白羊王国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显然,这些附属国的军队虽然不用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在为明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同时,也可以用来控制住白羊王国的局势。几十万军队,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就算这些军队的素质在朱祁钰眼里确实不怎么样,不过用来镇守后方,这显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有好处,就有麻烦。要统一指挥这些军队,确实是件麻烦事。在国内,朱祁钰就让陈懋成立了一个联合司令部,安排明军将领来担任司令,其他各国军队的统帅协助。不过,这个联合司令部是成立了,可是当时朱祁钰手里就没有合适的人选。如同杨天奉,陈豫,卫平这几个将军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他们都要指挥各自的军团作战。另外,在那些附属国军队的统帅中,光是大元帅就有好几个,当然这都是附属国自己的大元帅,而不是明帝国的大元帅。如果派遣一名将军去指挥这些大元帅的话,光是军衔上的差距就能产生很多问题了。

最后,朱祁钰不得不亲自担任了这个联合军团的最高司令,当然,其他人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朱祁钰不但是帝国皇帝,而且也是帝国军队的大元帅,这军衔上是不会有问题了。而对于众多的附属国军队统帅来讲,他们能够在合作辈子接受帝国皇帝的领导,跟随帝国皇帝征战,那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