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二十五节 西行

一个月时间不到,顾成林手下的海军官兵就在岛上建立起了简单的港口设施,并且修建起了一座军营,因为材料有限,所以当时的大部分设施都是用木材建造起来的,后来就全被换成了更坚固的石材,以及水泥设施,而顾成林所建造的第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并没有被保留下来。

萧涯离也准时的将顾成林需要的军队,以及建造港口的物资,舰队行动的给养等等送了过来。第一批两千名陆战队官兵是陆战第三军的,这些官兵是从鲸湾港调遣过来的,而那些运到这边的物资也是从鲸湾港直接送过来的。

在这些官兵与物资到达之后两日,顾成林派出去的护卫舰也纷纷回来了。这些护卫舰按照顾成林的要求,一直在向西航行。不过,他们都没有能够到达美洲大陆,因为当时的气象条件对海上航行非常不利,而护卫舰本身的远洋航行能力就比较有限。虽然这些护卫舰是帝国建造的第一批远洋护卫舰,不过,在面对滔天巨浪,以及狂风暴雨的时候,它们仍然显得很脆弱,很多战舰在回到这座新建立的军港时,已经受了不轻的损伤,不得不在港口内进行临时的修理。

这些护卫舰带回来的消息,也让顾成林弄清楚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这座岛屿西面,一直到美洲大陆,很有可能就没有其他的岛屿了。其次,南大西洋的海况非常的恶劣,这也肯定不太适合欧罗巴那些国家的战舰活动。所以,这个时候,欧罗巴的战舰肯定都龟缩在港口内,同样的道理,如果何桥峰的探险船队遇到了这种恶劣海况的话,也肯定会想办法找到避风港,暂时停止前进。

这些,也算是好消息吧,不过却加深了顾成林的担心。如果何桥峰的探险船队已经穿过了风暴区,到达了大西洋中部海域的话,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遭到了欧罗巴舰队的袭击。也许,他们全都完了,根本就没有办法把消息发出来。另外,恶劣的海况同时也限制了明军舰队的活动,如果何桥峰正在走向危险的话,那顾成林就没有办法去阻止他们了!

“将军,此时出海的危险性很大!”参谋军官很是反对离开这里,“我们从那些红夷的商人那里已经知道了。大西洋南部海域到了这个季节,都是风浪最高的时候,而且很多地方都有风暴。我们对这一海域又极为陌生,根本了解不多,如果在海上遇到了风暴的话,那怎么办?”

顾成林没有开口。他也知道,拿帝国海军官兵的性命,拿帝国海军的战舰去冒险本身就是一种很不划算的行为。不过,反过来,帝国海军的使命之一,就是保护那些航行在大洋上的帝国船只,让他们免受敌人的袭击,让他们能够安全的航行。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帝国海军就算失职了!

“另外,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探险船队的情况,如果舰队贸然行动的话,很容易错过他们。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除了躲避风浪之外,在风浪过去之后,最好还是先派出侦察战舰,在确定了探险船队的情况之后,我们再采取行动!”

顾成林看了一眼参谋军官,说道:“也许,到那个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可是……”

“对,我知道,帝国海军官兵的生命很重要,帝国海军战舰也很贵重。不过,我们不应该忘记一点,那就是,帝国海军的使命就是保护那些在大洋上航行的帝国船只,保护那些帝国的海员与水手,让他们不受到敌人的打击,让他们能够安全的,自由地航行在每一片海域!”顾成林淡淡地笑了一下,“当然,我们必须要尽量保护帝国海军官兵的安全。按照红夷商人提供的线索,这个海域的风暴大概会持续到下个月的月初,而且在这个月月底,风暴会有所减弱。到时候,陆战队在这边的工作也将完成大半部分了,所以我们在月底出海!”

参谋军官咬了咬牙,没有把反对意见说出来,他很清楚,当顾成林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很少有人能够改变他的决定了。这名参谋军官也跟随顾成林征战多年了,虽然表现不算突出,但是对顾成林却极为了解。当初,在舰队里,几乎就没有人能够影响到顾成林的决定,当然,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袁晨皓,只不过,袁晨皓已经离开了帝国海军,去白古王国当他的亲王了。

“好了,你先去准备一下!”顾成林长出了口气,“这段时间,让官兵多休息,把建造港口的任务交给陆战队去完成。另外,尽快做好远航的准备,等风浪小一点之后,我们就出海,不能再耽搁了!”

十多日后,海上的风浪已经开始逐渐减弱,舰队也早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顾成林没有再耽搁时间,在确定海上的风浪已经不会影响到战舰安全航行之后,就带着舰队出发了,而他把陆战队留了下来,让那名陆战队的少校军官负责安排陆战队修建港口设施的任务。

这次顾成林的想法很简单,他要尽最大的努力确保何桥峰那支探险船队的安全。如果何桥峰的探险船队走到了顾成林的前面去,那他就只能是爱莫能助了。所以,顾成林假设何桥峰的探险船队也因为受到了风暴的影响,所以还没有北上。那么,顾成林要保护何桥峰的探险船队,或者说,要找到这支探险船队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在何桥峰的前面,先打垮欧罗巴那些国家的舰队,然后等着何桥峰赶过来。

这是一种守株待兔的办法,不过,也是当时顾成林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茫茫大海,而且根据欧罗巴那些商人提供的消息,美洲大陆南部地区地东海岸线上,有着大量的河流汇入大海。而这就是说,如果何桥峰愿意的话,而且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去探险的话,他肯定会顺着这些河道逆流而上。显然,顾成林不可能率领舰队去搜索每一条河道,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更容易与何桥峰的船队错过了。所以,想办法抢在何桥峰的前面,先打掉欧罗巴那些国家的舰队。那么就算与何桥峰的船队错过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至于顾成林有没有想过,他率领的这十艘战列舰,以及二十艘护卫舰能否击败欧罗巴各国部署在美洲附近海域的舰队,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以当时明帝国海军战舰的质量,火炮的威力,还有官兵的素质。就算顾成林在兵力上处于一定的劣势,他也不会被敌人轻易击败的。而且,顾成林本人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海战指挥官,他更不会轻易的败在任何一个对手的手里!

当然,顾成林没有把这些想法告诉给舰队的其他官兵,他也不需要告诉给其他的官兵。作为帝国海军的军人,舰队官兵都会服从他的命令的,而且这些官兵的斗志都非常的高昂,对战胜敌人有着绝对的信心。不过,顾成林对这次远航所要遇到的麻烦估计的仍然不够充分。而他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也许不是那些欧罗巴国家的舰队,而是大海本身!

顾成林是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同时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航海家。不过,在他指挥帝国海军舰队作战的这些年里,他并没有多少真正远航的机会。在南洋,西洋地区的战斗行动中,帝国舰队基本上都是在近海航行的,而且作战行动大部分也是在近海进行的。那些对地支援的行动自然就不用说了,就算几次与红夷海军舰队的战斗,其实都是在靠近大陆的近海发生的,所以,舰队几乎就没有在远海作战的经验,甚至严重缺乏在远洋航行的经验。

这不仅仅是顾成林一个人的问题,当时帝国海军中,几乎所有官兵都缺乏远洋作战与远洋航行的经验。这次,顾成林在从科兰巴出发后,就选择了远洋航线,直接前往马林迪。不过这只是一次短暂的航行,而且航行途中,舰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顺风顺水的就到了马林迪。可以说,当时,明帝国海军官兵最为缺乏的,就是在远洋航行中遇到困难,准确的说,是他们解决与应付这些困难所必须要具备的知识与经验!

舰队出发之后不久,顾成林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在风暴过后,南大西洋变得如同一块明镜,几乎连一丝风都没有!暴风是灾难,而没有风,对这些风帆战舰来说,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当风帆战舰在远洋航行的时候,如果没有风的话,那么战舰就只能顺着海流航行,当然,这是一种被动的航行,战舰的航向是不由人决定的,完全由海流的方向决定!

不过,这次顾成林的运气还真是不错,在离开了岛屿之后不久,舰队就进入了一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海流。这股海流的速度虽然并不快,但是方向却正好与顾成林选择的航向基本上一致。这也许是所有糟糕事情中的唯一一件好事吧!当然,真正的麻烦还并没有到来!

因为没有风的原因,舰队的航行速度非常慢,慢得远远的超过了顾成林的预计。按照正常的航速,就算是在微风条件下,战舰一日也能航行至少两百里,而在完全无风的条件下,只依靠海流航行,一天能航行五十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当时,舰队的速度还没有这么快,甚至连一天五十里的航程都走不完!

就这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考验,在顾成林几乎都要感到绝望的时候,天空中终于吹起了一丝凉风。当西南风刮起来的时候,这场灾难才真正算是结束,可以说,在这一个月内,舰队的海军官兵没有被敌人打倒,而是被自然给击败了!

当时,舰队是在热带海域航行的,海上的湿气本身就很重,而没有风的话,那就更为闷热。如果不是有军医随舰行动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官兵会因为中暑等原因而丧命。不过,在经历了这一个月的折腾之后,舰队官兵中,至少有一半人被折磨得筋疲力尽。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很多储备的食物都变质了,就连储备的淡水都出现了问题。

这简直就是一场最大的考验,顾成林第一个带头吃起了变质的食物,有变质的食物总比没有食物好。不过,最大的困难还是淡水正在减少,没有食物,官兵还能撑下去,煮皮带,抓战舰上的耗子,甚至把一些皮制的设备都可以煮起来吃了,但是,没有淡水的话,那就都得完蛋,海水是代替不了淡水的!

断水的危机威胁着每一个舰队官兵,同时也威胁着这支舰队。不过,老天爷总算有眼,也许是龙王不想看着这支帝国舰队就这么被大海给击败吧。在断水的第三天,连顾成林都感到有点绝望的时候,一场暴雨彻底的解决了这个危机。

“将军,快看,那边有乌云,是乌云!”

顾成林一惊,立即冲出了司令部,他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力气。确实,在南面,一块乌云正在迅速靠近,而且乌云里还不时有电光闪过,那是一片暴雨云层。

“快,下令停止前进,所有人准备好盛水的器皿,让官兵门都出来!”此时,顾成林也忘记了暴风雨带来的危险,在他眼里,那片暴风雨云层简直比美女还要可爱,比黄金还要珍贵,那可救命的雨水啊!

这场暴风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虽然战舰也在暴风雨中遇到了一些危险,不过各条战舰上的官兵仿佛都一下子活了过来一样。战舰上的水舱储满了雨水,连所有的器皿里都装满了雨水,仿佛那些官兵害怕会再次遭受干渴的折磨一样。而这场暴雨的到来,就如同是沙漠中的甘泉一样,立即唤醒了这支舰队的活力,让这支舰队再次恢复了战斗力!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二十六节 罗卡斯岛海战

罗卡斯岛,位于美洲大陆东面,距离葡萄牙殖民者建立的纳塔尔港不到四百里,是一座很小的岛屿,也是一座荒岛,虽然当时葡萄牙殖民者在岛上建了灯塔,为过往的船只指明航道,不过,葡萄牙并没有在这座岛上部署军队,只安排了几名灯塔的维护人员。不过,在罗卡斯岛西南面的纳塔尔港则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当地最为重要的港口与据点。按照欧罗巴各海上强国的分配,葡萄牙的殖民地在美洲大陆的南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南美洲巴西一带,这里已经是欧罗巴殖民者迈向美洲大陆最南面的地方了!

顾成林也从英格兰的商人那里知道了关于纳塔尔港的情况。这是葡萄牙殖民者在五年之前建立的一座港口据点,同时,这里也是最重要的黑奴贩卖区。当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者正在与美洲大陆的土著人,也就是欧罗巴人所说的印第安人交战,并且蚕食着印第安人的土地。同时,殖民者建立了大量在种植庄园,还有开发的矿山。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印第安人是不肯为殖民者劳动的,他们将殖民者当作了侵略自己家园的敌人。另外,欧罗巴各国的劳动力也并不算丰富,除了殖民者之外,并无多少人愿意到一块陌生的大陆上去定居,更不会做一些艰苦的劳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非洲大陆把非洲的土著人贩卖过来,由这些土著人在殖民者的庄园里劳动,为殖民者生产农作物,无矿山开采贵重的金银等等。其实,这本身也就是黑奴由来的根本原因!

短短数年时间之内,欧罗巴的殖民者依靠他们手里的枪炮,通过强行镇压与掠夺的方式,至少从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非洲土著部落奴役了数十万的黑人。然后这些黑人奴隶被塞进了狭小的货舱里面。远洋过海,被送到了殖民者设在美洲大陆的庄园,矿山里面,做着最为艰苦,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工作。这几十万非洲黑奴只有不到一半人能够活下来,几个月的海上航行,再加上奴隶主的残酷剥削,至少有一半的黑奴将在一年到三年之内死亡!也正是这几十万黑奴,为欧罗巴的殖民者带来了数不尽的利益。至于欧罗巴人到底从美洲大陆掠夺了多少黄金白银。运回去了多少农产品,这个是无法具体统计的。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在欧罗巴人开始在美洲大陆大规模殖民的三到五年时间之内,这些国家的经济来源至少有一半是从这片新大陆获取的!

当时,欧罗巴人建立在美洲大陆沿岸各地的港口。据点,就是其接受黑奴的主要地点。同时,也是将其掠夺的财富运回国内的主要出发点。纳塔尔就是最为有名的一个殖民据点。五年之内,葡萄牙向这里输送了一万人左右的殖民者,这其中包括了一部分用来镇压印第安人,以及维护当地秩序与安全的军队,而真正的殖民者大概在三千到四千人之间。这些殖民者几乎都是种植庄园的庄园主。他们每一个都有十五到五十个左右的黑奴。显然,仅靠这些殖民者本身是不可能让种植园里生产出足够的农作物的,真正的劳动者是那些黑奴,同样的,受压迫的也正是那些黑奴!

顾成林率领的探险舰队顺着海流与风向,最先到达的就是罗卡斯岛。这虽然是一座荒岛,不过舰队官兵在岛上找到了水源,并且采集了一些新鲜的食物,那些海鸟,还有在岛上栖息的海妁,海狮这些可都是美味的食物原料呢。

在岛上呆了五日,舰队官兵的逐渐恢复了精力,而且储备的食物足够再使用两个月之后,顾成林派出了一支由五艘护卫舰组成的侦察编队,开始向西南方向航行,去搞清楚纳塔尔的情况。此时,顾成林已经知道这座岛屿就是罗卡斯岛,而且纳塔尔就在西南方向上,距离很近。而顾成林从英格兰商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纳塔尔是葡萄牙在美洲大陆所建立的据点中,最南面的一个。换句话说,如果何桥峰的探险船队已经绕过了美洲大陆南端,并且正在北上的话,那么他们就最有可能在纳塔尔与欧罗巴的舰队遭遇。因此,顾成林的打算是,如果纳塔尔的防御不算坚固的话,那就下打下这座港口,掠夺葡萄牙殖民者的物资,这样就能够在这里守株待兔,等待何桥峰的船队到来。当然,只要打下了纳塔尔,就能搞清楚何桥峰的船队是否还在南面,或者是已经被葡萄牙的舰队给干掉了。从长远看,将纳塔尔作为帝国在美洲大陆上的据点,这也是很有好处的!

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不过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两日后,一艘护卫舰就返回了罗卡斯岛,而且带来了一条很不好的消息:纳塔尔有一支葡萄牙的舰队,而且正在朝罗卡斯岛而来。

顾成林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十艘战列舰率先出发,接着,护卫舰编队也前出到了战列舰编队之前,探查葡萄牙舰队的情况。第二天一早,另外四艘在后面阻击葡萄牙战舰的护卫舰也返回了编队,不多时,葡萄牙战舰的桅杆就从远处的海天线上冒了起来。

“各舰等下统一行动,重点打击敌人的主力战舰!”顾成林没有感到丝毫害怕,因为就他所知,欧罗巴各国在美洲大陆沿海地区的舰队规模都不大,而葡萄牙的海军并不算强大,他有很大的信心击败这支舰队。

很快,舰队就开始转向,因为是进攻行动,所以舰队要努力抢占上风口,这样才能保持对敌人的航速与航向优势,也才能尽量在远距离上与敌人交战。相反,葡萄牙舰队却并没有转向,大概他们并不清楚明帝国舰队的实力,而是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航向。不过,当他们发现出现在远处的明军舰队里有二十多艘战舰时,也立即开始转向,并且开始抢占有利的战斗位置。

这种相互抢位的行动持续到了下午。当风向突然由东南风转变成为了东风的时候。明军舰队加快了航行速度,主动靠了上去,而在距离葡萄牙舰队还有三千步左右的时候,顾成林下达了开火的命令。接着,处在舰队最前面的十艘战列舰纷纷将右舷朝向了敌人,并且开始了第一轮炮击。

明帝国海军火炮的厉害,葡萄牙人心里是很清楚的。数年前,他们就在南洋与西洋尝到过明帝国火炮的滋味。这些年来,几乎所有欧罗巴国家都在想办法仿造明帝国的火炮。准确的说,是仿照明帝国那些火炮使用的炮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时间的研究,加上他们搞到的一些炮弹样品。好几个欧罗巴国家都能够仿造出明帝国的炮弹了。不过,在这几年时间里面,明帝国也并没有停下脚步,等待欧罗巴的国家追上来。明帝国在进一步提高了火炮的可操作性之后,重点提高了火炮的射程,这包括使用配方更好的火药。采用高质量的青铜来制造身管更长的火炮,并且用后装炮代替了前装炮,以解决身管加长后火炮的可操作性,这实际上也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发射速度。显然,在这些方面,不管哪个欧罗巴国家都要比明帝国差远了。

炮弹纷纷落下来的时候,葡萄牙舰队立即陷入了慌乱之中,在这个距离上,他们的火炮是够不着明帝国的战舰的。而且,此时明帝国的战舰正在转向,显然,对方并不想靠上来打近战,不会给他们还手的机会!虽然,当时火炮的命中率仍然不高,在两千步距离之上,炮弹的命中率能够达到一成就非常不错了。不过,明帝国海军的炮术不但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齐射的战术也是最有效的。虽然,每一轮齐射时,一个舰队里的十艘,甚至更多的战舰只会集中炮火打击一个,最多两个目标。不过,这却能够保证在一轮齐射中,至少有数发炮弹,甚至数十发炮弹命中目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十艘战列舰,一轮齐射就能打出三百到四百发的炮弹,就算只有半成的命中率,那也能保证十五发以上的炮弹命中目标了!而对任何一艘葡萄牙的战舰来说,十五发大口径的炮弹,就将直接把这艘战舰给炸沉,至少会让战舰彻底的失去作战能力!

这种齐射战术需要官兵具有很高的素质,而且需要保证各艘战舰之间的通信与指挥畅通。显然,一般国家的海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最初,明帝国海军在确定这一战术为基本的炮战战术时,就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提高炮手的素质,并且正是因此,而发明了旗语,利用旗语来统一指挥一条战列线上的所有战舰。而在夜间,则使用灯光语言,通过灯光信号来指挥。后来,在电报出现之后,所采用的第一套电码也是根据当时明帝国所采用的灯光语言而编制的。

顾成林对这场战斗并不担心,在三千步的距离上,能够绝对保证舰队的安全。而且,此时风向对他非常有利,葡萄牙的那些战舰虽然都是小型与轻型快速战舰,不过,在逆风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迅速靠上来的,更不可能对明帝国舰队进行反击。当然,这种战斗的结果就是,敌人要么愚蠢到被逐个消灭掉,要么就是在还没有被完全干掉之前撤出战斗。

最后,葡萄牙舰队的指挥官选择了后者。在明帝国舰队已经处于上风口的情况之下,他们是不可能将距离缩短到两千步以内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对明帝国的战舰进行反击,也不可能对对手构成威胁。

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在被对手消灭掉之前,先撤出战斗,等待下一次的交战机会,或者是干脆返回港口。当然,这也是处于下风口一方比较有利的条件,可以方便的选择在什么时候退出战斗,并且趁敌人调整舰队,开始追赶之前的这个时间拉大与敌人舰队之间的距离。

“让护卫舰跟上去,尽量不要给敌人占领上风口,控制住战场上的局面!”顾成林果断的下达了命令,他可以容忍敌人逃跑,但是不能容忍敌人反身杀回战场,给他带来危险。

二十艘护卫舰立即从舰队两翼杀了出去。在正规交战中,这些护卫舰基本上是没有任务可做的,特别是在远距离战斗之中,因为护卫舰的排水量有限,而且装备的火炮射程也比战列舰上的短了很多,所以,护卫舰是不参加远距离战斗的,除非,敌人的战舰逼近了舰队,并且有纵火船出现的时候,护卫舰才会前出到战列舰前面,为战列舰提供掩护。当然,在追击行动中,护卫舰的速度就是其他任何战舰所无法代替的了!

这场追击行动并无太大的悬念,葡萄牙舰队的指挥官肯定是个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不然的话,他不会把明帝国的战列舰与护卫舰判断错误,他更不会愚蠢到只用轻型战舰就去挑战明帝国的战列舰编队。在逃跑的时候,当他发现明帝国的战舰追上来的时候,立即加快了逃跑的速度,他根本就没有看出来,追击他的是明帝国的护卫舰,而不是开始那些战列舰!

留下两艘战舰负责打扫战场之后,顾成林率领战列舰编队很快就跟了上去。结果,在到达纳塔尔之前,顾成林都再也没有发现欧罗巴国家的战舰了。那支葡萄牙的舰队在逃入了纳塔尔港之后,就不敢出来了。

等顾成林率领的战列舰编队到达了纳塔尔港外围的时候,前出的那二十艘护卫舰已经将港口外围的红夷船只给扫荡干净了,几艘挂着葡萄牙国旗的商船因为没有能够及时的逃入港内,结果成了顾成林的第一份战利品。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二十七节 纳塔尔围困战

如果顾成林手里有整支大西洋舰队的话,他可以毫不费力的将纳塔尔打下来。不过,此时他手里没有整支大西洋舰队,只有十艘战列舰,以及二十艘护卫舰,这其中,还有三艘护卫舰在阻击葡萄牙舰队的时候受到了损伤,必须要返回鲸湾港进行维修。当然,顾成林是很想打下纳塔尔的,不过,在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确定葡萄牙殖民者在这座港口内部署了数十门火炮,另外还有几千地面部队之后,顾成林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受损的三艘护卫舰,押送那些葡萄牙的水兵,还有俘获的那几艘商船先行返回鲸湾港!”顾成林看了一眼来参加作战会议的那三名护卫舰的舰长,“注意看管好这些俘虏,如果有人敢闹事的话,随便你们怎么处理,就算是丢到大海里去,也不会有人知道的。另外,货船上的物资都要保管好,这是我们的第一批战利品,等我们完成远征之后,我会具体分割这些战利品的。到达鲸湾之后,战舰要尽快修好,告诉李语然,让他加快鲸湾港的建设工作,如果这边打起来的话,那我们就必须要利用鲸湾港的资源了。如果有多余的能力,就去将中转岛上的港口也扩大一些。联系上萧涯离将军之后,把远征军那边的消息带回来给我,另外,如果大西洋舰队还没有与法兰西的舰队遭遇的话,询问萧涯离将军,能否再派遣一支舰队过来支援我们。记住这些了吗?”

一名上尉军官点了点头,这些都是必要的事情,而且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次,他们这三艘护卫舰受到的损伤其实并不大。按照这三个舰长的说法,完全可以在海上进行修理,最多不过退到中转岛去进行维修。不过,这次也确实需要有战舰押送俘虏以及俘获的战利品上船返回鲸湾港,总不能让那些完好无损的战舰去执行这种次要任务吧。

“下午,你们就将战舰上多余的弹药都搬运到其他的战舰上去。带上足够的物资,如果晚上风向改变的话,那么就及时出发吧!”顾成林长出了口气,目光落到了其他的军官身上,“原本,我准备迅速打下纳塔尔的,不过现在看来,葡萄牙人在这里的防御还是比较完善的。我们就算有能力打下纳塔尔,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现在我的计划是,封锁纳塔尔,等待援军到达。当然,在这期间,我们有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众人都看着顾成林,他们已经熟悉了这位司令官的指挥方式。在顾成林与参谋部决定了作战行动之后。他们这些舰长的任务就是执行命令。当然,在遇到大问题的时候,或者是遇到了强敌的时候。顾成林会主动征求舰长的意见,共同商讨作战行动。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之下,顾成林是不会与舰长商讨作战行动的。

“第一,就是要防范敌人的突然袭击!”顾成林走到了海图前,“现在我们在纳塔尔港外面,根据英格兰商人交代的情况来看,在北面,葡萄牙人还有一个三个殖民点。另外,在北面的加勒比海地区,是西班牙人的活动地区,更北面,还有法兰西人,英格兰人,荷兰人的殖民地,而且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舰队在这附近海域活动。虽然,我们正在试图与英格兰人,还有荷兰人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不过,现在我们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再加上西班牙人,法兰西人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防着北方。如果这些国家的舰队在知道我们围困纳塔尔的消息之后,必然会派遣舰队前来支持葡萄牙人的。所以,我准备安排十艘护卫舰北上,以两艘护卫舰组成一个侦察编队,在海岸线以外一百五十里的范围内进行搜索。如果发现情况的话,必须要立即回报,为主力舰队迎敌作战争取到足够的准备时间!”

经过之前的战斗,虽然这些舰长都认为葡萄牙舰队不堪一击,不过,这些舰长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现在舰队是在欧罗巴国家海军的频繁出现的地区活动,而且探险舰队的规模并不大,如果敌人联合起来行动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