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晚上的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顾成林首先集中了所有战列舰压制港口两侧的红夷炮塔,不到十轮炮击,红夷设在港口出口附近的十多座炮塔全被摧毁。接着,由陈建秋率领的二十艘巡洋舰杀入了港口内,集中炮火打击那些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红夷战舰,而龙四海率领的二十艘战列舰则靠近了港口,用强大的炮火支援巡洋舰编队作战。
战斗持续了一整夜,在天色快亮的时候,明军舰队才撤出了战斗。本来,顾成林可以在这个晚上取得更大的战果的,如果他手里有足够的纵火物资,或者是有足够的陆战队的话,那么这个晚上,开普敦港内的红夷战舰肯定都会被烧掉。不过,顾成林之前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不但没有多少纵火物资,而且只有随舰的陆战队。结果,陈建秋的巡洋舰编队仅仅只烧掉了二十多艘红夷战舰!
天亮的时候,明军舰队已经在港口外再度集中,并且排列成了密集的封锁线,战列舰在前,巡洋舰在后,护卫舰则在四处巡逻,打击红夷设在附近海滩附近的小据点与防御阵地。很明显,红夷舰队已经没有选择了,明军打掉了开普敦港的防御炮塔,他们如果再龟缩在港内的话,那么天一黑,明军舰队必然再度杀进来,到时候,他们都得完蛋。而顾成林只给了红夷一个选择,要么是出来决战,要么就是在港内等死!结果,红夷选择了前者。
第四天的战斗是在中午左右打响了,还能作战的近五十艘红夷战舰从港口内鱼贯而出。顾成林这个将领虽然是被公认了的明帝国将军中最为彬彬有礼的一个,不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他可不会有半点礼貌。没有等到红夷舰队排列好战列阵线,明帝国大西洋舰队的炮火打击就开始了!
这是埋葬红夷非洲舰队的一次战斗,整个炮击从中午持续到了傍晚,在明帝国海军舰队强大的炮火打击下,四十七艘红夷战舰只有两艘趁乱逃了出去,然后借助其优越的航行性能,摆脱了明军护卫舰的追击,成功的逃跑了。而另外的四十五艘战舰全部被击毁,至少五千多名红夷水兵被击毙,上万红夷海军官兵做了俘虏!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九节 远征出发点
从地理角度来看,开普敦港是非洲大陆在大西洋一侧最南端的港口了。当顾成林歼灭了红夷非洲舰队的时候,开普敦港的红夷驻守部队也在当天晚上趁夜逃走了。第二日,舰队进入了开普敦港,接着,顾成林派遣随舰作战的陆战队占领了开普敦据点,从此开始,大西洋舰队正式踏上了远征欧罗巴的道路,而且,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除了那些受损返回维修的战舰之外,大西洋舰队在杀到欧罗巴之前,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大西洋!
“敌人的运输船全都自沉了,我们大概估计了一下,这些运输船几乎都无法打捞,而且也没有打捞的价值!”一名参谋军官正在向顾成林汇报港口内的情况,“这些运输船也是用极简易的办法建造的,质量非常低劣,而且也不安全。另外,陆战队方面已经控制了据点周围的地区,陆战第三军大概会在五日后抵达。”
“安排侦察部队去追踪红夷的地面部队,另外,让陈建秋忙完了之后到司令部来!”顾成林没有为烦琐的小事操心,这些都由参谋部的军官在具体负责,“还有,派人去把龙四海叫来,这个混蛋,坚决不能让他接近战俘,把那些红夷的俘虏都看好,等陆战第三军到达之后,就把他们先送回德班去,让那边的驻扎部队暂时看管,等到运输船队到来之后,就将他们全都送到果阿去!”
参谋军官迅速的记下了顾成林的命令,此时,临时设在港口里的司令部也已经搭好了。
当顾成林来到司令部的时候,陈建秋也赶了过来。此时,他虽然还只是海军上校,在他指挥下的巡洋舰只有十艘,是巡洋舰编队的指挥官。不过,在这几天的战斗中,陈建秋的表现很好,顾成林也有意要提拔他,所以临时把另外一支巡洋舰编队也划给了陈建秋指挥,除了那两艘受到重创,必须要返回果阿维修的巡洋舰之外,陈建秋手下指挥的战舰已经达到了十八艘!而按照相应的规定,陈建秋此时应该是海军准将了!
“关于你晋升的报告,我已经拟定好了,只要皇上批准,你就将正式成为海军准将!”顾成林作为舰队司令官,有权直接提拔中级军官,不过,这些中级军官要晋升为将领,就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批准。顾成林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套海军准将的军衔拿了出来。“这次,皇上命我率舰队远征,给予了我一些特权。这些军衔是早就准备好的,所以,现在我任命你为临时海军准将,指挥第一巡洋舰战队行动!”
“谢将军!”陈建秋没有多说什么,还不到一个月,他就从少校晋升为了准将,这速度也算得上是平步青云了。
“好好干,皇上不会亏待我们的!”顾成林把军衔别在了陈建秋的肩膀上,“现在,你有一个新的任务,第一巡洋舰战队的战舰情况怎么样,官兵的情况呢?”
“报告将军,第一巡洋舰战队十八艘战舰情况良好,官兵斗志高昂,随时准备执行作战任务!”
“很好!”顾成林笑了一下,这个陈建秋显然也不是个吃素的。
“好了,你先去准备一下,让官兵们今天抓紧时间休息。明天一早,你立即率领第一巡洋舰战队出发,向北航行,寻找红夷的下一个据点。这次,你有十八艘巡洋舰,不过,你应该很清楚,这次的任务是侦察,而不是去找敌人舰队作战,明白吗?”
陈建秋点了点头,他本来就是侦察舰队出身的,执行侦察任务是他的强项。不过,他更清楚,在舰队出发之后,如果遇到了敌人的话,打还是不打,这不是由舰队司令官说了算的,而是由他这个前线指挥官决定的。这也是海军的一大特点,其前线指挥官的灵活性远超过了陆军部队,所以,海军也对低中级军官更为重视。
陈建秋离开之后不久,龙四海就赶了过来。至少,这次龙四海没有让顾成林头痛。为了防止龙四海再干出愚蠢的事情来,顾成林把龙四海指挥的那二十艘战列舰安排在了最后。等到龙四海指挥的第二战列舰战队进入开普敦港的时候,俘虏已经被陆战队看管起来来了。当然,龙四海刚刚踏上港口的码头,就收到了顾成林的命令,然后就赶了过来。
“坐吧!”顾成林决定要改变一下对龙四海的态度,以前他对这个手下就是太客气了,所以让龙四海觉得他这个司令官好欺负。“这次,你们的表现算得上是良好,不过仍然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你的问题!”
龙四海没有开口反驳,关于顾成林所说的问题,他是很清楚的。这次大西洋舰队的大部分官兵都在国内接受过适应新武器,以及新战术的训练。而龙四海因为一直呆在这边,所以没有时间来完成这些训练。当他被顾成林招回舰队之后,就担任了第二战列舰战队的指挥工作,由他指挥的二十艘战列舰是舰队中的第二大主力战队了。不过,因为龙四海在很多方面还没有熟悉这些新战舰,或者说没有熟悉新战舰的新性能,所以在作战时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也与龙四海对顾成林的海战思想的错误理解有一定的关系。
在以往的海战之中,顾成林是比较赞成快速突击的,特别是在面对炮火不太强大的敌人时,快速突击,在近战中能够最为有效的发挥明军舰队的火力优势,而且也能够更快速的击溃敌人,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不过,随着红夷海军火炮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红夷海军装备了能够爆炸的炮弹之后,明军舰队受到的威胁就更大了。因此,明帝国舰队的优势不再是火力,而是火炮的射程,以及炮击的速度与准确性。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战术上的变化。所以顾成林在这次的作战之中,基本上放弃了与敌人进行近战的行动,甚至多此因此而放弃了重创敌人的机会,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尽最大努力的保存自己的实力。显然,此时最适合明军的战术就是,在海战中抢占上风口,并且严格执行战列线战术,利用火炮对敌人进行远距离的炮击,来达到摧毁敌人舰队的目的!
在第二天的海战中,正是龙四海指挥的第二战列舰战队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转变航向,没有完全守住上风口,虽然顾成林及时的调整了第一战列舰战队的航向,弥补了战列线上的漏洞,没有让红夷舰队成功突围。但是,结果红夷舰队却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他们在航海性能方面的优势,迫使明军进入近战,结果,四艘战列舰因此受到了比较大的损伤。而这其中,就有三艘战列舰是龙四海第二战列舰战队的,而且整个作战行动出现问题,也是因为龙四海的盲目行动导致的。如果第二战列舰战队不轻易的改变航向,不给红夷机会的话,那明军完全可以占据上风口,一直与红夷舰队保持住三千步以上的距离,让红夷毫无还手之力!
“具体的问题,你心里很清楚,我也不多说了!”顾成林对龙四海的头脑是很清楚的,“至于今后该怎么打,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自作主张,要配合舰队的总体战术行动。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不过,你要清楚一点,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仍然让我感到失望的话。那么你就回国去吧,我这里不需要你这样的人!”
龙四海心里一惊,虽然顾成林这番话说得很平淡,不过龙四海心里非常清楚,海军大将已经发火了。当然,他也知道,如果顾成林要狠下心来的话,恐怕他这个海军少将这辈子就完了!
“滚吧,自己回去好好想一想,想通了,明天来找我!”
“是!”龙四海毫不含糊地敬了个礼,这才转身离去,他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如果顾成林把他送回去的话,那么他的前程就全完了,而且他也将与自己深爱着的海军说永别!
训斥了龙四海之后,顾成林心里也舒服了一点。本来,那些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过,这已经是事实了,而且顾成林也很清楚,第二天的战斗中,龙四海的行动虽然给舰队带来了一些损失,不过也更为沉重的打击了红夷舰队。如果没有龙四海的行动,那么这场战役恐怕还要再持续几日,谁能算得准后面的事呢?至少,龙四海的盲目行动并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他只是没有完全明白顾成林新的战术思想而已!
五日内,随舰队作战的数千名陆战队官兵就加强了开普敦据点的防御。当时,帝国海军陆战队有两套编制,一部分是专业的陆战队,即所成立的各陆战队军,另外一部分则是随舰陆战队,这些陆战队是直接属于舰队编制的,只有舰队的部队番号,而无陆战队的部队番号。当然,从素质上讲,两部分陆战队并无多少差距,甚至随舰作战的陆战队还要优秀一些,毕竟他们的任务要更繁重一些,也更为重要一些!
五日后,运输船队到达了开普敦港,除了将陆战第三军带过来之外,还为大西洋舰队送来了重要的补给物资。在福尔斯湾的四日海战中,舰队各战舰消耗掉了超过六成的弹药,而且还有一些战舰根本就没有携带满额的弹药。所以,当时顾成林最需要的就是弹药了。这支运输船队送来的补给物资极为重要,没有这些物资,大西洋舰队就无法继续前进。
很快,陆战队也送回了消息。他们的侦察部队尾随撤退的红夷地面部队北上,前行了近千里,这才发现了红夷的下一个据点。
“这是一个叫诺洛斯的港口,规模看起来不是很大,不过我们没有抵近侦察,当时的情况很复杂!”负责汇报情况的是一名陆战队的上尉军官,“另外,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红夷的平民。与我们上次在开普敦的发现一样,大概是红夷在这边的殖民地人员,其中有不少的妇女儿童。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们从附近的一些土著那里获得了一些新的情报!”
“土著?”顾成林看了一眼那名军官。
上尉点了点头,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与我们上次在开普敦遇到的情况差不多,红夷仍然在继续奴役这里的土著居民,让土著居民在他们的农场里劳动,而这些土著的处境非常悲惨。不过,这次,我们找到了几个土著部落的难民,他们说,红夷的军队袭击了他们十多个村庄,抓走了很多青壮年,这些人全被送到了红夷的据点去,而且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些人了!”
“红夷绑架土著的青壮年做什么?”顾成林心里很是不解。
“我们也不知道,不过听土著说,红夷在北方的据点的战舰不多,主要都是商船,而且除了他们的军队之外,还有很多红夷商人在这边活动。红夷军队掠夺的很多金银,财宝,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都是直接贩卖给商人的!”
“也就是说,红夷的那些运输船很有可能是商人的,而不是军队的!”这时候,一名参谋军官开口了,“你们从开普敦撤退的红夷军队中有没有发现红夷商人?”
“这个不太清楚,我们当时没有靠得太近,而且都是昼伏夜行的,不过,红夷撤退的军队中肯定有不少的车辆,这从道路上的车辙就能判断出来!”
顾成林微微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不管红夷在这边做什么,他们肯定是不受到欢迎的。现在,我们发现了红夷新的据点,我们就不能放过他们。舰队,还有陆战队必须要尽快做好准备,运送陆战第三军的船队也要暂时留下来,让护卫舰先护送运送弹药的船只返航,并且联络下一支运输船队。等我们做好了进攻准备之后,立即进军诺洛斯,不给红夷半点喘息的机会!”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十节 红夷殖民地
早在顾成林回国的时候,就将他们在开普敦的发现告诉给了皇帝,朱祁钰的第一判断就是,红夷不但在非洲大陆建立起了据点,而且还开始在非洲大陆进行殖民活动,以建立的军事据点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扩张,建立起殖民地!当然,顾成林最初并不知道什么是殖民地,不过,他很快就会搞清楚了。
十日后,陈建秋的侦察舰队也返回了开普敦港,这次,陈建秋给顾成林带来了更为详细,准确的情报。
“这是我们大概绘制的诺洛斯港的地图!”陈建秋把一张不那么规整的地图铺在了顾成林面前的桌子上,“我们派遣陆战队从附近上岸,然后利用夜色的掩护摸到了港口里面去。不过,呆的时间不长,就被红夷发现了,所以我们只绘制了这幅简单的地图!”
“已经很好了,陆战队没有什么损失吧?”顾成林的目光立即就落到了地图上,并没有去看陈建秋。
“陆战队没有什么损失,我们的舰队就在外面,红夷的追击部队刚出来,就被我们给轰了回去!”陈建秋喝了口水,笑着说道,“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红夷在诺洛斯没有舰队,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有港口防御炮塔的话,我们肯定就先冲进去了!”
顾成林点了点头,沉思了起来。虽然陈建秋的这幅地图不太精细,不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红夷在这座港口部署的防御设施是很多的,光是炮塔就有上百座。而且,这已经不是一座普通的港口城市了,从地图,以及陈建秋的描述上来看,红夷在这里除了有必备的堡垒之外,还有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甚至有一个庞大的贸易站,以及供人居住的城区。显然,红夷在诺洛斯已经发展了很长的时间。不然,不可能有如此规模!当然,再综合陆战队侦察部队的报告,这里肯定是红夷的一个重要据点,一个支持红夷活动的军事据点,同时也是一个支持红夷掠夺当地土著的商业据点!
“现在,你留了十艘战舰在那边?”
陈建秋放下了手上的茶杯,说道:“我将第二巡洋舰侦察编队留在了那边,主要是防止红夷船队逃脱。虽然我们没有具体点算过港口内的船只数量,不过根据侦察部队的报告,港口内至少有五十艘以上的船只,而且都是大型商船。而且,至少还可以锚泊另外五十艘船只。如果放跑了这些红夷的船只,那以后再要对付他们就更困难了。所以,我没有征求将军的意见。就提前让巡洋舰编队封锁了港口。”
“你这个决定没有问题,如果红夷没有舰队出现的话,他们不会遇到危险的。而且,就算红夷还有舰队在这附近活动,恐怕他们要想干掉十艘巡洋舰,也不会那么容易的!”顾成林冷笑了一下,说道,“陈建秋,你先去组织官兵休息,同时,完成补给工作,明天一早,舰队就出发前往诺洛斯。既然这里是红夷的主要据点,那我们就必须要拔除这颗钉子。”
第二天一早,早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的大西洋舰队再次出发。顾成林的安排并无太大的变化,他将运送陆战队的船队暂时留在了后面,并且让护卫舰编队负责保护运输船队。打头阵的还是陈建秋的那几艘巡洋舰,而顾成林指挥的战列舰编队在后面跟近。
从开普敦到诺洛斯的海上航线大概有一千一百里左右。虽然一直吹的是西北风,舰队的航行速度并不是很快。不过在三日后,陈建秋就首先与留守在诺洛斯外海的那十艘巡洋舰会合了。当天傍晚,顾成林率领的主力舰队也跟了上来。当然,在进攻诺洛斯港之前,顾成林将第二巡洋舰侦察编队的指挥官,一名上校军官叫了过来。
“红夷的情况无太大变化,当然,他们已经加强了防御。这几日,港口内还时不时有炮声传出来,我们判断,大概是红夷在检查岸防火炮吧!”那名上校军官就显得很普通了,虽然能力算不上出众,不过也不会太差,“另外,红夷的船只一直没有离开过港口,我们也设法派了陆战队到岸上去侦察,除了有小股红夷北上之外,港口内的红夷并没有要逃跑的迹象。”
顾成林感到有点疑惑了,开普敦战役的消息肯定早就传了过来,而红夷主力舰队被歼灭的消息也肯定早就传了过来了。不管怎么说,红夷舰队已经完蛋了,那么诺洛斯港是肯定守不住的。在失去了制海权的情况之下,任何一个港口都是脆弱的。至少,红夷的港口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岸防火炮根本就打不过明军战舰上的火炮,那么那些炮塔就完全是摆设了。而在这个时候,选择撤退是最为明智的,那为什么红夷没有撤退,反而留了下来呢?
“将军,红夷的行为有点古怪,难道他们还有什么对付我们的办法吗?”龙四海这人虽然平时有点鲁莽,不过在作战的时候,还是很细心的。
顾成林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地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红夷如果没有新的方法来对付我们的话,他们就完全应该放弃在诺洛斯的防御。至少,在他们没有海上控制权的时候,这种据守防御完全就是在做无谓的牺牲。”
“那我们打?”龙四海看了顾成林一眼,“不管怎么说,我们肯定要打,我认为,最好先把陆战队带过来,让他们在北面登陆,一方面可以切断红夷向北逃跑的通道,另外一方面,有陆战队的支持,要攻占诺洛斯港就更为容易!”
顾成林看了一眼周围的军官,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好吧,立即让陆战队跟上来,舰队先封锁诺洛斯港,第二战列舰战队负责在这几日内摧毁红夷在港口外围的防御设施,第一战列舰战队支持与掩护,巡洋舰编队主要负责封锁,绝不能让任何一艘红夷舰船逃离诺洛斯!”
当天晚上,巡洋舰编队就封锁了诺洛斯港。本来第二战列舰战队应该在天亮之后再对红夷在港口外的防御阵地与设施进行炮击的,不过龙四海根本就等不到天亮。从下半夜开始,第二战列舰战队就开始炮击了。整个下半夜,炮弹爆炸时发出的火光,还有火炮开火时的炮口焰都在夜色中闪动着,整个诺洛斯港也在震动着。
第二战列舰战队的炮击持续到了天亮之后,在各艘战舰的储备弹药降低到了六成的时候,龙四海才率领第二战列舰战队回到了外海,由顾成林亲自指挥的第一战列舰战队地三十四艘战列舰继续对红夷在港口外的阵地进行炮击。按照帝国海军的作战原则,非海战类战斗中,各战舰,特别是战列舰必须要保留六成的弹药,也就是说,如无特别需要,在对地炮击中,最多只能打掉四成炮弹,必须要为可能的海战留下充足的弹药。这虽然增加了后勤保障的负担,特别是增加了运输船队为舰队补充弹药的负担,不过这也同时让帝国海军舰队能够随时与敌人的舰队进行海战。而这一点,将在海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存官兵体力,在这种压倒性的海上炮击中,各战舰的火炮的射击速度都不是很快,一般都两分钟,甚至三分钟一发。而在激烈的海战中,明帝国舰队的炮手能够在一分钟之内至少打出两发炮弹,一些老兵甚至能打出三发炮弹!当然,这一方面能够节省炮手的体力消耗,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节省炮弹。在对地炮击中,一般会先确定上一轮炮击的效果,然后再决定是对之前的目标进行补充炮击,还是炮击新的目标!
炮击进行到中午的时候,顾成林也觉得差不多了。虽然当时第一战列舰战队的战舰都还有多余的炮弹,不过他不想过于浪费。毕竟这些炮弹都是昂贵的,而且补充起来极为麻烦,反正陆战队两三日之后就能赶到。到时候,让陆战队去进攻更划算一些。能节约,就节约一点吧!不过,也就在顾成林准备让舰队停止炮击的时候,“皇帝”号上的瞭望员发出了信号。
“将军,是红夷的船只,升的白旗,应该是来跟我们谈判的!”
“谈判?”顾成林冷笑了一下,迅速的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果然,一艘桅杆顶端飘着白旗的红夷船只正从港口内驶出来,而且在船头上,还有一名红夷正在奋力的摇动着手上的两只白色信号旗。“让舰队停止炮击,派战舰上去,看看红夷到底要做什么!”
本来,明帝国海军并无升白旗投降,或者是停战的这种规矩,升白旗本身是红夷发明的,不过后来,明帝国海军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做法。只不过,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还从没有一艘明帝国的战舰升过白旗,甚至没有一艘明帝国的战舰为自己准备过白旗!红夷也从明帝国海军学到了一些有效的办法,旗手与旗语就是红夷从明帝国这里学过去的一种海战指挥,以及海上信息传递的方法。最初的时候,是明帝国海军首先使用信号旗以及旗手的。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递与表达方式。
信号旗是悬挂在战舰桅杆以及帆缆上的,只能表达一些比较重要的,固定的信息,而旗手挥动旗帜所表达的信息虽然也不多,不过却比较灵活,是指挥海战,以及海上近距离传递信息的重要办法。这也是在无线电,以及灯光信号出现之前,海战中最为重要的指挥方式,在明帝国海军首先使用之后不久,红夷海军也学了过去,而且其表达信息的方式与明帝国海军相差并不大。
很快,两艘明军巡洋舰就靠了上去,两艘巡洋舰在分别在那艘红夷商船的左右舷两百步的地方航行,而且同时把自己侧舷的炮口对准了这艘没有任何武备的红夷船只。当然,红夷设在海港出口附近的炮塔并没有开火。这是一种战争中的默契,也算是最早的战争规则吧。在一方提出谈判,另外一方接受谈判的时候,双方的军队都将暂时停止战斗,并且不主动破坏谈判。当然,谈判到底会不会成功,这就说不准了!
“让陆战队在甲板上列队,另外,各舰队保持高度警惕,让巡洋舰编队也做好准备,如果红夷船只想趁谈判的机会逃跑的话,那就别客气,全消灭掉!”顾成林虽然是个有名的“儒将”,不过,他可不会轻易的放松警惕。既然红夷提出了谈判的要求,他就不会主动破坏,不过,红夷若想以此逃跑的话,那就肯定打错了算盘。
不过时,“皇帝”号上的七十多名陆战队官兵(这要比其他的战列舰多出近一半)已经在舰艉的指挥舰桥下面的首甲板上列队集合,每名陆战队员手里都握着新配发的步枪(这是一种类似于新式马枪的先进步枪),腰间还别着两把短铳,以及一套战刀。当然,他们身上没有铠甲,只有白痴才会在海战中穿上铠甲。不过,他们身上的以深蓝色为主的华丽军装却让他们显得非常的威武,这是帝国新设计的陆战队军装,与海军军服的规格比较类似,不过在样式上又吸收了一些陆军军服的优点。
不多时,那艘红夷商船就靠近了“皇帝”号。虽然,这也算得上是一艘大型商船了,不过当其停在距离“皇帝”号大概两百步的海面上的时候,两艘船只的差距就太明显了。“皇帝“号至少比那艘红夷商船大了两倍以上。当然,战舰与商船本来的外形差距,就让“皇帝”号显得更加威武了!
三名身着整齐服装的红夷军官,还有三名身着西式礼服的红夷中年人登上了一艘小艇,在“皇帝”号上数十门火炮的“注视”之下,缓缓的靠近了明帝国舰队的旗舰。这时候,顾成林也来到了首甲板上,而且他已经看了出来,这次来谈判的六个红夷中,至少有三个人的身份并不低,也许,还是红夷的贵族呢!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十一节 讹诈
六个红夷中,只有一个人会汉语,是其他五人的翻译,虽然这人的汉语水平在顾成林眼里仍然是不敢恭维的,不过,也总算是个翻译吧。顾成林也有一个翻译。这次远征,本来就是向红夷开战的,所以皇帝为顾成林准备了好几个翻译,分别精通好几种红夷的语言,而当时,红夷所通用的不是英语,而是拉丁语。
顾成林的判断并没有错,这次前来谈判的红夷中,有三个人的身份是比较高贵的,其中一个是红夷在这里的政府官员的副手,是红夷在这政府方面的代表。另外一个是红夷军队的副指挥官,是红夷军队的代表,还有一个是红夷的商人,是红夷在当地的商人集团的代表。当然,另外两个红夷的身份其实也不低,只不过,顾成林根本就看不上眼,一个是红夷所信奉的宗教的一名牧师,算是宗教方面的领袖吧,而另外一个人的身份顾成林没有听清楚,而他也不是很在乎!
顾成林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就请几个红夷代表坐了下来,谈判也就正式开始了。
“将军,我们这次前来,是希望与贵军达成一个协议!”红夷谈判的主要代表是那名政府的官员。此人大概四十岁左右,头上还戴着一套让顾成林感到极为恶心的假发,在帝国,只有完全秃顶的老人才会戴假发,而且戴假发的人非常少。这红夷中年人的头发很茂密,还戴假发,是那种卷曲的,银白色的假发,这确实让顾成林非常的反感。
“诸位,首先,我们得确定一点!”顾成林没有让那个红夷官员继续说下去,“现在,贵国正与我们处于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