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这世界上还真没有其他的任何一支军团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呢。小王已经派人将捷报送回都城去了,相信要不了几天,父王就会嘉奖贵军的!”

“殿下过奖了。其实这次我们的战斗也不算太顺利,至少,我们没有歼灭敌人的主力军团!”杨天奉很是谦虚。不过却谦虚得有点过头了。“当然,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我们摧毁了敌人的作战物资,他们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发动进攻的,说不定,他们还不得不收缩防线,以稳固阵脚!”

“你们打下了查尔迪兰城?”阿贾尼只知道明军攻打了查尔迪兰,却不知道明军攻陷了查尔迪兰。

杨天奉微微点了点头。“我们打下了查尔迪兰,不过当时我们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没有在那边据守,在烧掉了敌人的作战物资之后,我们就撤了回来。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阿贾尼有点吃惊的看着杨天奉,他当然知道查尔迫兰城的重要性。

而且也知道那边可有十万守军呢,第五军竟然能够打下查尔迪兰。如果他知道杨天奉只动用了一万多人马就攻陷了查尔迪兰的话,恐怕就更难以相信了。

“军长,快看对面!”

杨天奉微微一惊,立即就朝着旁边参谋军官指的方向看去。对面,穆罕默德二世已经来到了战线前方,不过,他没有组织军队进攻。很快,杨天奉就看清楚了,数千名奥斯曼帝国近卫军团的官兵押着两千多个五花大绑的奥斯曼军人走到了他们的防线前面,这其中,好像还有一名将军。

当那些奥斯曼帝国近卫军团的官兵拔出战刀,将那些军人的脑袋砍掉的时候,杨天奉都震惊了,穆罕默德二世难道被气疯了,打不过明军,竟然拿自己的军人开刀,这算什么事?

“将军,穆罕默德二世是要以此振奋军心!”阿贾尼王子首先看出了端倪。“这次他们遭受惨败,穆罕默德二世肯定要拿人定罪,那个将军就是他们这段防线上的指挥官,他肯定是因为没有挡住贵军而被治罪的地!”

杨天奉微微皱了下眉毛,说道:“这也木严酷了一点,我们突围的时候,奥斯曼军队做了很顽强的抵抗,他们挡不住我们的步伐,是因为实力不行,这根本就不是将领的问题,更不是普通军人的问题,难道这样都是死罪?”

阿贾尼苦笑了一下,说道:“奥斯曼帝国以军队立国,其军规是非常严厉的,临阵脱逃,投降,开小差这些都是死罪,更莫说放跑了敌人了。这次,穆罕默德二世也只是拿将领开刀,已经算是仁慈的了。听说他们在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就有好几个将军因为指挥进攻不得力,被穆罕默德二世给拿去祭旗呢!”

杨天奉的目光又落到了对面的那些奥斯曼军人的身上,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明军的军纪也是非常严厉的,不过,皇帝绝不会轻易拿帝国军人的生命来开玩笑,也从来不会因为军人力战不支而惩罚军人。显然,这两个国家鼓励军队作战的方式根本就不一样。奥斯曼帝国的军人是被君主用皮鞭与战刀驱使着上战场的,而明军则是被荣誉,职责,以及战斗中获得的好处牵引着进行战斗的。而这两种方式本身就决定了两支军队的斗志与士气!

当然,杨天奉并不为那些奥斯曼军人感到惋惜,他们有那样的君主,也只能说是悲哀吧。当天,杨天奉就率第五军返回了前线驻地,并且下令让军团进行全面休整。当然,他没有忘记将后方的作战物资运上来,同时派人去联系杨洪,让杨洪尽快把更多的作战物资送过来。另外,当时在前线督战的几个王子在得知第五军凯旋而归的消息后,也都纷纷赶了过来,一方面是向杨天奉道贺,另外一方面,自然是来了解战斗的经过,庆祝胜利。很快,关于第五军怎么在这几日内歼敌十五万,怎么攻陷了查尔迪兰城,怎么烧掉了奥斯曼军队三个月的作战物资,以及怎么羞辱穆罕默德二世的传闻都不翼而飞了。这除了提高白羊王国军队的士气,振奋军心之外,还让第五军几乎成了所有白羊王国军民心目中的救世主,成为了一支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打败的神军!

“神军”这个称号也就这么在白羊王国传开了,数百年之后,第五军当初在白羊王国的作战经历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而且,关于这段作战行动的研究也持续到了数百年之后,分析当时第五军的突击行动简直成为了很多军事学家的重要课题,而这也被载入了世界战史,成为了最为经典的一场战役型突击行动,并且奠定了骑兵时代的突击作战的基砝,并且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军事理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次突击行动,第五军也数百名官兵的伤亡代价,歼敌超过十五万,并且摧毁敌人八成以上的作战物资,取得了第一次主动进攻的完全胜利。杨天奉也没有忘记把捷报送回去,当然,他更没有忘记向皇帝多要点军火弹药,在战报中对新式装备夸奖一番。

也正是从这次战役开始,第五军全面投入了这场战争,并且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宰力量。可以说,第五军的存在是奥斯曼帝国的噩梦,是白羊王国的救星。而在这个广袤的战场上,杨天奉的能力得到了完美的证实,也正是从此开始,杨天奉超越了当时帝国的所有陆军将领,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帝国第一陆军战将,成为了世界上的头号陆军名将!

第十三卷 帝国之鹰

第五十二节 雄鹰展翅

这次突击行动的完胜,不但给第五军官兵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而且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与好处。

第五军洗劫了穆罕默德二世行营所得到的那些财宝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而且这些财宝都需要先估价,然后变卖,才能变成现金。当然,杨天奉并没有笨到把这些财宝卖给商人,趁着双方暂时休战的机会,他别出心裁的搞了一个拍卖会,向白羊王国的王子,还有大臣,贵族,大商人,大地主等等有钱人发出了邀请,让他们一道来庆祝第五军获得的胜利,当然,在庆祝的同时,他把抢来的那些财宝拿了出来,然后开始在这些有钱人中间进行拍卖。结果,杨天奉拍卖这些财宝的收入至少是直接变卖所得的五倍以上。特别是那些白羊王国的王子,为了争取得到杨天奉的好感,得到明帝国的支持,都在不惜血本的花钱来买下这些穆罕默德二世私人所拥有的宝物!

当然,这些收入其实是次要的。在哈桑得知第五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时,差点就要亲自赶到前线来劳军了。最后,他因为身体不适,就派了哈里王太子代表他来向第五军表示祝贺。哈里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国王的祝贺,他还带来了国王的赏赐。当时,第五军官兵平均每人得到了十两黄金左右的赏赐!而这笔钱本身是不属于战利品的,而且现在第五军又是志愿军团,所以这也没有必要上交一半给国库,全成了官兵的私有财产。除了这些之外,哈桑甚至还要封杨天奉为亲王!结果,杨天奉是坚决不肯要这个爵位,如果这是明帝国皇帝给他的话,他肯定不会推辞,不过明帝国有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将领立了多大的战功,不管官员做了多大的贡献,在其在世的时候,最多就只能得到公爵一级的爵位,很少有人活着被封王地,只有在死后,才会被追赠为王!

这次突击行动,也彻底的改变了战场上的局势。虽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仍然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不过却缺乏粮草。数日后,奥斯曼军队开始撤退了。他们必须得收缩防线,以保证不被明军再次突破。而这一退,奥斯曼军队就直接退到了查尔迪兰城西面去,并且开始修建新的防线。白羊王国军队就在这种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将战线再度推进了近一百里,占领了查尔迪兰城,然后再次与奥斯曼军队对峙。

第五军没有随着白羊王国的军团前进,杨天奉当时对第五军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恢复战斗力。这除了让官兵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弹药物资的供应与补给。在突击作战中,第五军一共消耗掉了三百五十万发子弹,而他们第一次得到的炮弹也打掉了近八成!剩余的弹药,已经不足以让第五军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了。所以,杨天奉必须要设法获得新的弹药补给。当然他的捷报也给他提供了帮助,而且杨洪也派人回京城去支持杨天奉。朱文正与陈懋很快就给杨天奉回了信。当时提供给第五军的第二批弹药物资是依靠海路运送的,而且是于第一批物资同时出发的,将在一个月之内就到达白羊帝国的港口。

几乎同时,奥斯曼军队也在加紧做着进攻的准备。奥斯曼军队虽然遭受了惨败,但是穆罕默德二世却很是圆滑。他公开宣称打退了明军的进攻,并且歼灭了明军几万人!至于这个歼敌数字是怎么得来的,杨天奉就不清楚了。反正,在穆罕默德二世的宣传下,奥斯曼军队不但没有失败,反而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且,穆罕默德二世还宣布,明帝国已经派遣了至少十万以上的军团参战,以此将那些反对他东征的贵族的军队要了过来,加强进攻力量!

当时,奥斯曼军队最缺乏的其实是物资,而不是兵力。在损失了十五万兵力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兵力优势。而且随着三十万中央军的到来,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是增强了。而制约他们行动的是作战物资,特别是粮草!而当时,奥斯曼帝国最缺乏的就是粮草,虽然穆罕默德二世已经下令在全国范围之内征用粮草,可是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欧罗巴的那些国家,并且派遣商队去欧罗巴收购粮食!

这些,都决定了,奥斯曼军队在短期,至少两三个月之内是难以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虽然穆罕默德二世一直在派遣小股部队(主要是近卫军团)在骚扰白羊王国军队的防线,不过这并没有对白羊王国的军队构成多大的威胁,而且这种骚扰性进攻本身的价值就不大,反而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损失不小。

从当时的战局来看,杨天奉最多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让第五军再次出击,因为最慢一个半月之后,提供给第五军的第二批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就将运抵前线。到时候,第五军的休整也早就结束了。奥斯曼军队却需要至少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下一次的进攻。显然,战场上的主动权仍然是掌握在杨天奉手里的。

这也是杨天奉的整个作战思想。只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以第五军强大的进攻力量,再加上第五军新近拥有的强大的阵地战能力,就能一直牵着奥斯曼军队的鼻子走,让敌人永远处于被动状态。虽然,以第五军的兵力,绝对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甚至数次战役消灭掉所有的奥斯曼军队,但是,却能够以次积少成多,并且通过逐渐累计战果,来击溃奥斯曼军队。当然,这种作战方式本身对奥斯曼军队的失去,信心,斗志都能产生巨大的打击。明军每获得一次胜利,就将让奥斯曼军人的希望渺茫一分,就能让奥斯曼军人的士气低落一截!显然,在没有足够的兵力,与敌人进行决战性的大会战的情况之下,就只能用蚂蚁啃大象的做法。一点点的蚕食掉敌人,通过积累胜利,来击溃敌人!

从这一点来看,杨天奉已经不再是一个军长了,可以说,他已经从战术指挥官上升到了战役,乃至战略上的统帅。这对军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蜕变。有的人天生就是非常优秀的战术指挥官,比如近卫军的军长梁岳,还有第五军第一师师长高瞻。这两人在指挥军队做战术行动时,可以说都有着非凡的表现,而且对部队的作战行动控制得如臂使指般的灵活。不过,他们在战役层面上的指挥才能就不怎么样了,更别说在战略上的判断。一个精通战术的军人,最多也就做到军长程度,要想升到更高的位置上去,那么,就必须要具备策划战役,并且对战略方向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而这就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队的统帅,是军队的灵魂!

杨天奉的这一演变可以说是让他成为一代名将的基础。以往,他是在皇帝的指挥下作战的,是按照皇帝的命令行动的,所以他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战役与战术层面上的事情。即使是在莫卧儿帝国作战的时候,第五军独当一面。不过当时第五军只是偏锋部队,而且绝大部分行动都只是战术层面上的行动,不但作战规模小,而且作战区域也很狭窄,所面对的敌人更是弱小。这次,杨天奉是独当一面,单独指挥一个战场上的作战行动。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他指挥的只是第五军的行动,但是,他却需要利用起白羊王国的其他军团,并且对整个战场部署做出安排(哈里一直没有到前线来,所以杨天奉这个副司令是真正的统帅)。这些,都让他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也让他逐渐成熟了!

有了第一次突击的胜利,杨天奉并不会停下来,只要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只要第五军还没有被打败。只要杨天奉还没有收到回国的命令。那么,他就不会停下来。他也不能停下来,停止行动,也就意味着将战场的主动权交给敌人,也就意味着要遭到敌人的进攻,也就意味着要承受失败!当然,这些,杨天奉都不会接受的,所以,他就必须要继续进攻,用第五军这支利矛,在奥斯曼帝国的身上戳出更多的窟窿出来,并且让这个庞大的帝国流尽每一滴鲜血,当奥斯曼帝国的鲜血流干了的时候,那么这个帝国也就完蛋了!

一个半月之后,杨天奉第二次率领第五军杀向了战场。这次的作战行动仍然持续了五日,取得了歼敌五万,其中还有一万多奥斯曼帝国近卫军团的巨大战果,而第五军的伤亡还不到一千人!

第二次突击,第五军的作战行动并不顺利,而且与敌人打了几次硬仗。打到最后的时候,第五军几乎弹尽粮断。如果不是因为阿贾尼王子的狮头军及时支援,突破了奥斯曼军队的防线,为第五军打开了突围的缺口的话,恐怕第五军的伤亡还不止这么点。不过,这次战斗也有所收获。当时,白羊王国分别隶属于四个军团的四万骑兵师联合作战的,而这四万使用第五军之前的那些武器装备的骑兵发挥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后来,这支骑兵部队也接受了杨天奉的直接指挥,并且成为了第五军最有力的协助力量!

又过了两个月,第五军发动了第三次突击。这次,杨天奉将作战时间定为了八天,并且绕了很大一个圈子,绕过了奥斯曼军队的防线,深入敌后近八百里,首先攻打的就是黑海东南部的港口城市特拉布宗。在彻底的摧毁了这座城市之后,第五军又击溃了前来救援的一支有三万人马的奥斯曼军团。随后,第五军在敌后腹地横冲直闯,将附近十多座城市都变成了废墟,五天下来,第五军消灭的奥斯曼军队已经达到了十万人,而且还有数十万百姓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十多座城市被完全毁坏。当第五军从北部的山区返回白羊王国的时候,几乎所有官兵的体力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也是第五军第一次做战略性质的长途奔袭。这最初是蒙古骑兵的拿手好戏,当然,明帝国的骑兵干起来也不赖,而且他们还有强大的火器,这种高强度,大深度的纵深突击给奥斯曼帝国造成的灾难就自然更加的深重了!也正是从这次突击开始,第五军脱离了战役突击的范畴,将重点放到了战略突击上来,其后面的每一次突击行动都将给奥斯曼帝国造成巨大的,几乎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第五军就如同一支鬼魅部队一样,在奥斯曼帝国的腹地来去无踪,神出鬼没,没有任何一支奥斯曼军队能够抓住第五军的踪迹,能够挡住第五军犀利的进攻。而且,杨天奉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其突击距离也是越来越远。后来,杨天奉改变了第五军的配制,在俘获了敌人的大批战马之后,给每名官兵配备了两匹战马,这不但加快了第五军持续突击的距离,而且还让第五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提高了进一倍!

如果说杨天奉是一只鹰的话,那么在他最初几年的征战生涯中,是一只被缚住了翅膀的鹰,是一只脚上栓着绳子的鹰,根本就无法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而现在,束缚着他的绳索已经解脱,广袤无际的天空已经向他开放,那么,就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只雄鹰展翅搏击长空,整个天空都属于这只雄鹰的。而在战场上,那么就是整个战场都是属于杨天奉的,只要有第五军的存在,那么,杨天奉的步伐就绝不会在敌人被彻底的击败之前而停下来。他在战场上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同时,也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神话故事!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一节 捷报连连

当第五重装骑兵军的捷报送回到京城的时候,朱祁钰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也早就看出了杨天奉之前耍的鬼把戏,通过多次申报战损来隐瞒一次重大的失败,当然,朱祁钰没有指责杨天奉,他心里很清楚,杨天奉是被逼着这么做的。而且知耻而后勇,在受到了敌人侮辱之后,杨天奉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这次的捷报,就是杨天奉的回击,是这个从不服输的将军给敌人的回击!

“歼敌十五万,这数字是不是太多了一点?”陈懋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份战报了,“仅仅四天的战斗时间,还攻陷了查尔迪兰城,恐怕就算让近卫军去打,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这么巨大的胜利吧!而且,第五军才伤亡多少,三百多人,臣都不敢相信这些数字!”

“陈懋,这没有什么不好相信的,至少,杨天奉还不敢乱报战果的,而且这是胜果,而不是挫败!”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然后笑了起来,“朕认为,第五军这次大捷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新式装备。通过近卫军前段时间的演习,这些新式武器的威力有多大,我们心里都有数。而且,杨天奉这人头脑灵活,虽然第五军是骑兵部队,可他绝不会墨守成规,只按照骑兵的方式作战的。朕敢肯定,在歼敌的时候,他肯定让第五军用步兵的方式作战,尽量发挥火力,这不但避免了伤亡,而且还能重创敌人。而在攻陷查尔迪兰的战斗中,他肯定把炮兵都用上了,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办法,一个晚上打下查尔迪兰,其实也并不奇怪。当然,他还得保证第五军在作战行动中的灵活性,只要再将骑兵的速度优势发挥出来。争取在官兵体力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完成这一作战行动,那他们的胜利就是完全可以相信地!”

“不过,奥斯曼帝国的统帅也不会愚蠢到与第五军硬拼吧。”陈懋还是不太相信,“这次指挥作战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君主,数年前,他就打下了有不破之城美誉的君士坦丁堡,难道这次他变成了白痴,明知道第五军是铜墙铁壁,明知道第五军是一支利矛,他还要与第五军硬拼?”

“这个嘛。也许不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头脑问题!”朱祁钰笑了起来“你认为杨天奉仅仅是个武将,他要获得胜利,绝对是不择手段的。设想一下,如果他先激怒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话,那么这个君主肯定会主动挑战第五军的。还有,穆罕默德二世肯定也有其他方面的压力。这就如同一个赌徒一样,他知道这场战斗输不起,所以输了第一次,他不但不会收手,还会把更多地本钱押上去,要一次性的赢回来,结果。就导致他输得更彻底了。杨天奉能够把握住穆罕默德二世的这个赌徒心理,再用巧妙的办法来激怒这个君主的话,你说,穆罕默德二世会不会不顾一切的要与第五军决战呢?”

陈懋思考了一下,这才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长出了口气。“陛下,这么说来,杨天奉他们的胜利确实比较可信。不过。他们不会因此而自大吧?”

“放心吧,杨天奉是很有分寸地!”朱祁钰走到了地图前,“你来看看他们这次的突击线路,再结合我们收到的其他方面的报告。这仅仅是他的第一次进攻。从一开始,杨天奉就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且知道进攻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在突击地第三天晚上,他没有集中兵力攻打穆罕默德二世的营地,在别人看来,他是放弃了干掉敌人君主的机会。错过了败敌的最好机会。实际上则不然,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把穆罕默德二世作为突击行动的最高目标。他选择了攻打查尔迪兰城。并且烧毁了敌人的作战物资。很明显,他的目的是要拖延敌人地进攻。并且以此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显然,杨天奉的计划是一系列的。朕判断,他还会发动下一轮进攻,用蚕食的战术来彻底击败敌人。他甚至有可能发动更为深入的突击,直接打击奥斯曼帝国的战略大后方,彻底的打乱奥斯曼帝国的战略部署,也当然让奥斯曼帝国无法发动进攻,甚至连防御都做不到。”

陈懋思考了一下,这才笑了起来。“陛下,当初选择让杨天奉留在白羊王国,看来陛下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吧!”

“你认为朕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朱祁钰大笑了起来,“当然不可能。当时朕把杨天奉留在那边,实际上,只是看中了他的战场判断能力,而且比起其他的将领,他不但有充沛的精力,而且还有调动军队积极性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战场上的每一个微小的机会,并且以此为突破点,换来巨大的胜利。这个能力,可不是任何一个将军都具备的。当然,他能够打到这一步,朕还真没有想到,说不定,不用我们出兵奥斯曼帝国,他都能够把这个国家折腾个半死了!”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很快就聊到了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上来。当然,朱祁钰没有忘记叮嘱陈懋,一定要保证第五军的物资供给,甚至可以放慢其他军团的改编工作,都要优先保证第五军的作战物资供应。两人越聊也越开心,虽然当时政府改革的工作已经到了很关键的阶段,而且还有很多琐碎的事务等着皇帝去处理呢,但是朱祁钰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放松了,这次的捷报又让他分外高兴,至少让他肯定了,只要杨天奉的第五军还在战斗,那他就不需要太顾虑西方的情况。

两人从上午一直聊到了中午,陈懋也不好谢绝皇帝的邀请,就留下来吃了顿便饭。当然,皇家的家常便饭其实与普通百姓家里的饭菜并无太大的区别,至少在朱祁钰这个时代是这样的,朱祁钰并没有认为当皇帝,就应该天天大鱼大肉,而且他也知道。大鱼大肉只是庸俗的追求,对身体并无好处。

下午,两人继续商讨杨天奉那边的事情,也就在陈懋要准备告辞的时候,朱文正赶了过来,而且是兴冲冲的赶了过来。

“陈元帅,我是说怎么找不到你呢,原来你在皇上这里!”朱文正的心情非常好,这从他的言语举止上就看得出来。

“朱大人,你找我有何事?”陈懋有点不解地看了朱文正一眼。

“陛下”朱文正首先想皇帝请安。这才从兜里掏了一封信出来,这是大西洋舰队送来的战报,本来该由陈懋元帅来呈交给陛下的,可总参谋部的军官找不到陈元帅,所以就把战报送到国防部来了,微臣也就赶了过来,没有想到。陈元帅还正好在这边!”

“顾成林送来的消息!”朱祁钰立即走了过来,从朱文正手里接过了那封信,信封上地封蜡还是完好无损的,朱文正并没有提前看阅。朱祁钰迅速的拆开了信,然后看了起来,不多时,他脸上就露出了笑容。“顾成林这小子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上次朕给他做媒,也没有算是白做啊!”

陈懋接过了信,迅速地看了一遍,也笑了起来。“陛下,这可谓是好事成双,今天,我们就连续收到了两份捷报!”

“两份捷报?”朱文正有点不解地看了二人一眼,然后从陈懋手里接过了信。一边看着,还一边留意着两人。

“对,今天一早,杨天奉那边的捷报就送了回来,四天之内,第五军歼敌十五万,攻陷敌人后方重镇,烧毁敌人作战物资无数,另外还俘获了奥斯曼帝国君主的十多个妃子呢!”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请两人坐了下来。“这次,顾成林地胜利虽然没有那么巨大,不过嘛。也是旗开得胜。这小子一开始就给了红夷重创,看来。他也想出点风头呢!”

朱文正迅速的看完了顾成林的战报,这才说道:“陛下,这确实是好消息,看样子,顾成林还在很跟某人较上劲了!”

朱祁钰大笑了起来。“对,他率领舰队出征前,朕就告诉他,杨天奉那边已经获得了批准,可以根据战场情况自行决定作战行动。显然,顾成林这小子知道杨天奉是个厉害角色,而且第五军也不窝囊废,只要杨天奉的手脚一放开了,那还不在奥斯曼帝国那边闹翻天?虽然顾成林不是陆军将领,不过,这次他们陆海两路军队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朝欧罗巴挺进,顾成林肯定不会落于人后,而且他现在是帝国海军第一将领,自然不甘心落到陆军地后面去,所以一开始,就卯足了劲的打!”

“陛下,你准备让第五军向欧罗巴挺进?”陈懋这下有点惊讶了。

“这个嘛,朕还没有想好,其实,以第五军的实力,如果给他们规定这个死任务,确实是太冒险了!”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然后笑了起来,“当然,朕没有告诉杨天奉这个意思,他现在的任务就是以帝国志愿军的名义,协助白羊王国军队作战。不过,你们千万别小看了杨天奉这个愣头青,他可不笨,只要给他抓住了机会,他绝不会轻易放过的。说不准,第五军将是我们第一支进入欧罗巴的军团呢!”

陈懋的神色还是有点疑虑,毕竟第五军就近四万兵力,而奥斯曼帝国少说也有上百万大军,如果杨天奉真地去冒险的话,那可是在拿帝国军人的性命开玩笑呢!

“陈元帅,其实完全可以不用为第五军担心”朱文正这时候也开口了,“从杨天奉的表现看,他是个很有分寸的将领的,其能力绝不在帝国任何一名将军之下。这次,皇上安排他经略西方,他必然知道自己肩负的任务有多重。当然,奥斯曼帝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而且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强大帝国,就算第五军的战斗力已经不亚亍帝国近卫军了,可杨天奉不会轻易冒险地,他会首先考虑保存实力,在这一基础之上,他才会去消灭敌人。当然,如果有机会,他也绝不会轻易的放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第五军虽然还无法完全击败奥斯曼大军,不过给他几年时间,说不定,第五军还真能一路打到欧罗巴去!”

“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后勤保证,并且尽量的为他们提供帮助!”朱祁钰站了起来,“照现在国内地情况来看,我们也许还得在国内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开始下一次远征。所以,第五军,以及大西洋舰队也许要单独在外征战好几年的时间。我们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

朱文正见皇帝这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