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体数量,来制订出相应的作战计划,并且负责为前线作战部队补充兵员。和平时期,预备役司令部是由国防部直接领导的,并且从总参谋部,其它情报部门获取相关的信息,确定预备役军队的规模。当然,还得负责训练预备役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

这套体系,其实就是从总参谋部到作战部队形成了三个级别。当然,处于最高位置的仍然是帝国皇帝。总参谋部在新的体制中的权力实际上得到了加强,其权限范围扩大了许多,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人事与文职处理权。同样的,国防部与总参谋部形成了完全并行的,配套的体系,两者分别负责和平与战争两种时期军队的工作,并且都直接向皇帝负责,从而使皇帝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将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新的军事体制中,除了让军队摆脱了国内治安工作等非军事任务的烦琐事务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两点,一是加强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

从五大军团的编制来看,除了麒麟军团本身主要承担边境地区的卫戍任务,以及衔接前线与后方的后勤保障工作,都由轻步兵军组成之外,其它的四个军团都是混合编制,并且按照实际作战需要,其编制内的步兵与骑兵的比例有着一些差别。

毫无疑问的,最强悍的是青龙军团与朱雀军团,这两支军团的主体原本就是帝国第一批成立的两个集团军,而且都得到了西北骑兵军团与蒙古军团骑兵的加强,编制内既有重骑兵,又有轻骑兵,既有重步兵,又有轻步兵,都是全能型的战斗部队。当然,这两个军团也是主力中的主力,是帝国军队的两把利刃,也是朱祁钰未来进行远征时的军队主力部队!

从新的人事安排上来看,卫平,罗国栋,陈豫,杨天奉,胡沱,卫广这样的优秀年轻将领在军队中的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各军的军长,到军团司令,几乎都换成了年轻面孔。而这些军长,司令都是对皇帝绝对忠诚的。再加上朱祁钰所建立起来的低级军官培养体系,那么帝国军队从低级军官到高级将领,都将成为皇帝的嫡系人员。这也就让帝国军队彻底地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

第十二卷 国之根本

第三十二节 未来海军

在整个军制改革中,貌似陆军是改革的重点,帝国海军的改革行动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实际上不然,帝国海军的改革实际上比陆军还要彻底,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帝国海军改革,已经超越了整个时代,具有了非常超前的意识!

帝国海军是朱祁钰一手打造的,可以说这是他留给帝国后人最为丰厚的一笔财富,正因为有了强大的帝国海军,所以才有了强大的帝国,并且在数百年之内,这支海军都在捍卫着帝国的利益,成为了帝国最强有力的代表。同时,这也是一支绝对为帝国利益而战的军队,从帝国海军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烙上了忠君爱国的印记,并且在数百年之中,这支军队都在为着帝国,为着帝国的皇帝而战!

不过,就当时的情况而看,帝国海军在最初的十年中,发展的情况却并不理想。虽然,从成为一支独立的军种,拥有了与帝国陆军平起平坐的地位之后,帝国海军已经从一支内河内湖水师变成了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不过,帝国海军在短短的十年之中,根本就无法积累起与帝国陆军抗衡的资本!

在西征结束(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争结束)时,帝国海军的编制规模仍然远小于陆军。当时,帝国有三大舰队(第四支舰队也已经建造完成,不过却没有立即服役),即北洋舰队,东洋舰队,以及南洋舰队。

海军编制内官兵达到了三十五万,其中包括了二十万陆战队。拥有战舰五百三十三艘,运输船只一千八百余艘。另外,还随时可以征召帝国境内的三千多艘商船,而帝国上船队的近二十万名水手则是海军天然的预备役部队。虽然,这已经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了,不过,从总体实力上来讲,帝国海军还远远比不上帝国陆军,甚至在很多地时候,仍然充当着帝国陆军的配角!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之前的数场对外战争中,除了平定南洋,以及在西洋针对红夷的两场战争之外,其它的时候,帝国海军充当的都只是配角,只是为陆军服务的,甚至在很的时候,连为陆军服务的能力都没有!显然,正是这种战场环境,最终决定了海军的地位,严重的影响到了海军的地位。在当时,帝国国内踊跃参军的年轻人绝不少,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无法获得参军的机会,可是主动报名参加海军的人却寥寥无几。从此也能看出,帝国百姓对海军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至少在思想上,帝国还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海洋型,至少是海洋与大陆所并重的国家!

当时,帝国海军也有着自己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帝国海军严重缺乏将领,缺乏优秀的军官。虽然,在开放了海禁,鼓励商人去海外经商,皇帝还亲自担任了海军司令,政府对海军建设的投入也非常巨大,让帝国的设计师与工程师建造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战舰,并且拥有世界上素质最好,人数最多的水手,但是帝国海军却极为缺乏优秀的军官与将领。可以说,这是妨碍帝国海军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初,朱祁钰在离开西洋的时候,就曾经叮嘱顾成林,要顾成林着重培养海军中的人才。特别是在袁晨皓回到白古王国去当他的亲王之后,帝国海军由失去了三大支柱中的一个(顾成林,袁晨皓,吴历宏),这对帝国海军来说更是一大损失。朱祁钰在制订针对海军的改革计划的时候,也极为头痛,如果没有优秀的将领,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军官,那么帝国海军改革就是一场空谈。

帝国海军改革要比帝国陆军改革晚两年,不过,在当时,朱祁钰就已经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整套的改革计划。其中,第一步就是成立帝国海军学院,一座类似于帝国军官培训学院,以及军事学院,不过却是以侧重海军军官培训的军事化院校!

成立帝国海军学院,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不过作为后来帝国中高级军官两大院校(后来,帝国军事学院中分出了帝国陆军学院,与帝国海军学院并立)的这所学院,注定了不会默默无闻的。

帝国海军学院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帝国海军培训优秀的基层军官。为了表示对帝国海军的重视,并且唤起国人对海军与海洋的重视,朱祁钰亲自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并且每个月都会抽出三天的时间,专门为学院的年轻预备役军官(这是后来制定的新政策,所有军事学院的学员都是预备役军官,由预备役司令部负责管理,最后,连军事学院都直接划到了预备役司令部之下)讲授海战的战术与技巧,并且强化这些学员对海洋利益的重视与认识!

当然,帝国海军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都是水手,或者是航海世家的子弟。这些人都是在海洋上生活的,他们对海军的理解,要比普通的帝国百姓深刻得多。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人后来几乎都成为了帝国海军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为了将军。可以说,在朱祁钰时代的后几十年之中,这批学员就是帝国海军最为主要的力量,是帝国海军中最强大的所在,也是帝国海军能够发展壮大,能够与帝国陆军平起平坐的基础!

成立了帝国海军学院之后,朱祁钰为帝国海军改革制订好了一套完整的远景规划。而直到十多年之后,这一套改革方案才最终完成,并且从此奠定了帝国海军在处理对外战争中的决定性地位,特别是在为帝国开拓海外疆土的行动中,成为了决定性的力量。

在新的体制中,帝国海军成立了单独的海军司令部,这与帝国总参谋部(当时,总参谋部主要负责陆军作战任务。直到朱祁钰时代之后,才成立了单独的陆军司令部,总参谋部升级成为了帝国军队的总司令部)是并行的机构。而且,帝国海军司令部只需要向帝国皇帝负责,而且不受到国内部的限制(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当时帝国国防部也主要只是负责陆军的事情。因为海军的特殊性,国防部是在数十年之后,才开始管理海军的。而这期间,国防部甚至分成了陆军部与海军部两大部门)。显然,从海军司令部的地位上就能看出来,朱祁钰对海军是极为重视的,为了让海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他甚至不惜给予海军极大的特权!

在帝国海军司令部之下,有两套并行的机构。一是五大舰队司令部(后来新成立了西洋舰队,以及大西洋舰队),二是五大战区司令部。而从性质上讲,舰队司令部是负责作战任务的,而战区司令部则类似于国防部性质的文职机构。

五大舰队司令部分别是北洋舰队司令部,东洋舰队司令部,南洋舰队司令部。西洋舰队司令部,以及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分别下辖各自的舰队。这其中,北洋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帝国本土周围的安全,并且管理日本地区的海上事务,负责防范日本构成的海上威胁。东洋舰队负责东洋(大东洋,即关岛以东海域)地区的作战行动。南洋舰队负责南洋,以及大南洋(澳洲附近海域)的作战行动。西洋舰队负责西洋地区的作战行动。大西洋舰队则负责大西洋地区的作战行动(后来分成南大西洋舰队与北大西洋舰队,因此五大舰队实际上成为了六大舰队)。

五大战区司令部与舰队司令部有着一定的差别。其中,本土战区司令部主要负责统辖北洋舰队,负责关岛以西,吕宋群岛以北,一直到帝国附近的所有海域的管理工作,实际行动中,与北洋舰队,以及东洋舰队配合。大东洋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关岛以东,直到美州大陆整个大东洋海域的管理,主要于东洋舰队配合。南洋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南洋地区的管理,由南洋舰队负责支援与配合。西洋战区司令部负责西洋地区的军事管理,主要由西洋舰队配合。大西洋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大西洋战区的管理,由大西洋舰队配合(后来也分成了南大西洋与北大西洋两大战区)。

可以看得出来,这五大舰队与五大战区实际上是基本上重合的,都有所归属的舰队,以及所管理的地区。而且,从整套机构来说,战区司令部,其实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行政职能,其管理权,在很多时候,其实体现的是帝国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不是军事管理。虽然这套管理体系稍微显得有点复杂,不过对于当时的帝国海军所担任的角色来讲,这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到了数百年之后,战区体系,以及舰队体系已经成为了明帝国对海外地区统治的标准方式,并且以此强化了帝国海军在海外作战方面的强大优势!

为了增强帝国海军的这一优势,朱祁钰还在五大舰队司令部下面,单独设置了五大陆战队司令部兰从指挥权限上讲,陆战队司令部是隶属于舰队司令部的,一般的情况下,陆战队的司令官都将担任舰队副司令,并且负责全权指挥远洋地区的地面作战行动。而这一配制,也极大地增强了海军在远洋地区的作战能力,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摆脱了对陆军的依赖性。除了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之外,海军完全可以利用陆战队与舰队应付各种规模的冲突,而让陆军没有插手的机会!

除了陆战队司令部之外,在各大舰队还分别设置了后勤保障司令部,同时在海军司令部下也设了相应的机构。这也是海军的另外一大特点。陆军的后勤保障是集体调配的,往往要集中所有的后勤部队来保障一个重要方向上的作战行动。相反,海军的后勤保障部队是属于各个舰队单独调配的,并且能够在该舰队的方向上为舰队作战提供足够的支持。当然,也因为各大舰队所行动的区域离帝国本土的距离,或者是离后勤物资储备地点的远近,而配属了不同数量的运输船队。另外,海军司令部下属的后勤保障司令部则负责向各大战区运送作战物资,以此形成了两级后勤保障体系,以求尽量减少运输船只,尽量合理地使用运输船只!

朱祁钰为了建立起这一整套的海军体系,花费了巨大的功夫。这也完全体现出了海军的侧重点。与陆军不同,陆军往往是以卫戍为主的,特别是在大规模战争结束之后,陆军军团的卫戍任务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海军因为其作战行动的特殊性,所以其卫戍任务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根本仍然是作战行动。也正是如此,所以海军在整体编制方面都侧重于作战行动,一切都以发挥海军舰队,以及陆战队的战斗力为主!

当然,海军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即使皇帝为海军制订好了这套完善的,在当时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编制体系,不过因为缺乏足够的优秀人员,所以帝国海军用了足足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建立起了这套完善的指挥与管理体系。可以说,在当时,帝国海军缺少的就是人才,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帝国海军就能在这套完善的指挥与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来!

两年后,第一个成立的大西洋战区司令部,以及大西洋舰队的出现,就编制着帝国海军开始向着这套指挥体系前进,并且通过逐步的改革开始完善指挥系统。当然,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成为了一支真正独立的军种,并且为帝国的海外殖民,以及开拓海外领地,为帝国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的体系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如此,在朱祁钰时代的后期,明帝国才第一次被称为了“日不落帝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帝国,一个强大到,足以统治全世界,并且战胜了每一个强大敌人的强大帝国!

第十二卷 国之根本

第三十三节 外戚

朱祁钰花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把军制改革的事情安排妥当。当然,具体的工作,并不是由他来负责的,除了每个月去帝国军官培训学院以及帝国海军学院分别讲几堂课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陈懋,以及朱文正两人负责的。

朱文正在完成了西洋地区的工作之后,回到帝国就担任了国防部长,让于谦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内阁部门的工作,而不需要再为国防部的事情分心。作为新任的国防部长,朱文正已经用实际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虽然,在文职管理方面,朱文正比于谦还差了很多,不过在谋略,以及事件的策划等方面,朱文正并不比任何人差,甚至很多时候连于谦都不得不佩服他。而在这个特殊的事情,朱文正担任国防部长,就更能有效的推动军制改革了!

朱祁钰将这些繁杂的事情丢给了两个最为信任的人去处理之后,他又将重点落到了正式成立帝国警察部的事情上来。这次,朱祁钰没有向于谦征询意见,而是向才回国之后不久的朱文正征询了意见。

在觐见皇帝的时候,朱文正首先总结了他在西洋地区的工作,向皇帝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汇报。对于西洋地区的局面,朱祁钰是感到很满意的。其实,在西洋地区,朱祁钰的做法与在国内的做法是差不多的。他以帝国皇帝的身份,首先为西洋地区的大体局面打下了基础,而那些细节方面的事情,朱祁钰也都是交给朱文正等人去负责的。

“现在的西洋地区基本上已经稳定了下来,除了白羊王国一直在催促我们提供更多的军火弹药之外,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了。当然,杨洪的总督府,还有在次大陆地区总督人员的具体安排工作,还得由陛下来定夺。”朱文正长出了口气,“总体上来讲,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随着帝国商人的进入,我们在西洋地区的利益很快就可以体现出来,到时候,我们需要的就只是维持西洋地区的局面而已!”

朱祁钰沉默了一阵,说道:“关于西洋地区的事情,我们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需要安排,这些,以后再说。今日,朕找你过来,是有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跟你商量一下!”

朱文正微微皱了下眉毛,等到皇帝把正式成立警察部的事情说出来的时候,朱文正的眉毛皱得更紧了。

“此事朕已经跟于谦商量过了,不过照于大人的样子来看,他不太赞成。”朱祁钰没有要隐瞒什么的想法,他现在对朱文正是很信任的,“朕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才决定成立单独的警察部的。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有很大的困难,而且要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不过朕认为,这是保护帝国利益的根本办法,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做下去!”

“陛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让帝国军队能够专心征战。同时,能够让帝国成为一个法制的社会,成立单独的警察部都很有必要性,不过……”朱文正慢慢地摇了下头,“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也许陈懋元帅对这个决议并不会反对,毕竟让军队负责国内的治安工作,这有大材小用的味道。而且,现在军制改革已经开始了,改革之后,军队就基本上不再负担国内的事务了,所以军队方面问题不大。问题最大的还是帝国安全部。之前,大部分的国内治安工作是由帝国安全部负责的,如果现在成立单独的警察部,那么帝国安全部的职权范围就将缩小许多,成为一个彻底的情报部门,从而失去了对帝国各地政府的控制大权。如果陛下问的是臣的意见的话,那么臣要说,陛下应该首先考虑柴大人的反应!”

朱祁钰看了朱文正一眼,他的神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在他向于谦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于谦也是提出应该首先考虑柴汇的反应。这次,朱文正也提出了同样的说法,这让朱祁钰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就算柴汇是他的岳父,是皇后的父亲,不过柴汇毕竟是臣子,朱祁钰才是这个帝国的皇帝,难道皇帝做什么,都得首先考虑到臣子吗?

“陛下,有些话臣不好说,不过臣认为,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要谨慎考虑!”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朱文正,有些事,朕是能够想到的,不过现在朕希望你能把话说明白一点,至少,你应该让朕知道一点,为什么在成立帝国警察部的这件事情上,朕必须要征求柴汇的意见!”

朱文正没有急着开口,在他看来,这是明知故问。当然,朱文正为官的经验极为丰富,疏不间亲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柴汇摆明了是皇帝的岳丈,如果他不小心说漏了嘴的话,那就是得罪了皇帝。反之,就算是说对了,如果哪天这些话传入了柴汇的耳里,他不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朱文正,有什么你就说什么,不需要顾虑那么多。今日,你跟朕说的话,绝不会有第三者知道,你就放心好了!”

朱文正尴尬地笑了一下,这才有点半拖半就地说道:“陛下,在此之前,负责帝国国内治安的除了军队就是帝国安全部了,现在军队淡出国内治安工作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显然,这一职权就将落入帝国安全部的手里,如果此时正式成立帝国警察部的话,那么受到损失的是谁呢?”

朱祁钰冷笑了一下,这三个月来,他只要有空就在思考帝国警察部的事情,并且已经摸清了门道。十多年来,柴汇控制着帝国安全部,作为帝国的秘密警察机构,以及情报机构,帝国安全部在为帝国,为皇帝服务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柴氏家族服务。作为帝国第一大商业性家族,柴氏家族有着遍及整个帝国的商业网络,并且在这次针对那些寡头商人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在柴氏家族强大的背后,却是对帝国,特别是对皇帝的威胁。柴汇也正是利用这十多年来掌管帝国安全部的机会,将柴氏家族的触手伸入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建立起了这个强大的商业帝国,可以说,其实力足以敌国了!而柴汇所利用的,正是帝国安全部负责帝国本土治安工作的便利,向地方政府与官员施加压力,为其开拓柴氏商业帝国的行动获取便利。现在,如果朱祁钰成立单独的帝国警察部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柴汇的影响力就将下跌很多,地方政府与官员就不见得能够买他的帐了。这将从根本上动摇柴氏家族的地位,危及到柴氏家族的利益,那么柴汇会同意吗?或者说,柴汇会对此无动于衷吗?

朱文正其实也正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的话说得相当的含糊。不过,朱文正也看了出来,这次皇帝是下了决心的。在与寡头商人的战争中,皇帝已经认识到,任何一个强大的商人都对皇权构成了威胁。皇帝可以容许商人获得好处,甚至是高额的利润,但是皇帝绝不会容许有任何人威胁到他手里的皇权。不管是谁,只要对皇权构成了威胁,那么皇帝都不会给其好下场的!想到这些之后,朱文正也有了想法。

“陛下,所谓打蛇打七寸,臣认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朱文正小心地观察着皇帝地神色变化,见皇帝对他的话没有太大的反应之后,接着说道,“如果打蛇不死,反遭蛇咬的话,那代价就太大了。陛下……”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朱文正,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陛下,成立帝国警察部是必要的,而且还要选择对陛下绝对忠诚的官员来当这个部长,当然,同时此人也要是刚正不阿的,绝不会受到任何势力的影响,不过……”朱文正见皇帝对他的话已经产生了兴趣,就摆出了一副军师的样子出来,“在此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防范工作,并且削弱反抗者的能力。在消除了一切威胁之后,再做相应的工作,不但能够更为顺利,而且也将减少陛下受到的威胁!”

“威胁?”朱祁钰一惊,突然明白了过来。

“陛下,不管是什么威胁,就算这个威胁再小,这总是一个威胁,而针对可能的威胁做好防范准备,这就没有任何错!”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朱文正,今日就我们君臣二人在此,朕对你是非常信任的,所以,有什么话,不妨放开了说。外面守着的那些侍卫对朕都是绝对忠诚的,所以朕可以保证,今日我们谈的话,绝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朱文正干咳了两声,这才说道:“陛下,臣认为,如果成立了帝国警察部的话,那么柴大人的势力就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连整个柴氏家族的影响力与地位都会受到影响。自古以来,外戚势大,对国家都不是好事,所以臣认为,这次陛下与寡头商人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你的意思是,我们还必须要铲除掉柴氏家族?”朱祁钰的话很平静,显然他也早就想到这些了。

朱文正微微点了点头。“其实,也不需要做到这一步。臣相信,柴大人本人对陛下是没有任何不忠之举的,可以说,柴氏家族的命运与帝国的命运是连接在一起的,没有陛下,就没有柴氏家族,所以柴氏家族本身是离不开陛下的支持的。特别是到现在,皇后都没有能够为陛下产下皇子,相信柴氏家族还没有大胆到对陛下构成威胁的地步。当然,这不能证明……”

“等等……”朱祁钰一惊,心里有数了。他突然意识到了一股严重的威胁,这不仅仅是对他皇权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是对他人生安全的威胁,“朕想到了,也许朕确实忽略掉了一个问题!”

朱文正一见到皇帝的表情,心里就明白了过来。“陛下,臣认为,当前应该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立太子,确定帝国的接班人,让柴氏家族死心。二是逐步蚕食掉柴氏家族,让柴氏家族彻底的并入帝国,纳入陛下的控制之中。只要做好了这两步,那么柴氏家族就无法对陛下构成威胁了!”

朱祁钰沉思着,仿佛没有听到朱文正的话一样。开始朱文正那番话对他的启示太大了,朱祁钰之前一直忽略了外戚的问题,直到寡头商人集团对帝国构成了威胁之后,他才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而这次,朱文正将话讲明了,朱祁钰如果还无法明白的话,那就正的是头脑有问题了!

“陛下……”

朱祁钰猛的醒了过来。“立太子的事情,朕现在还没有考虑。现在几个皇子都还年幼,根本就无法判断其优劣,朕不能为帝国选一个差劲的接班人。所以,立太子的事情,容今后再考虑,至少要确定几个皇子的能力之后,朕才会决定立太子的事情。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朕也想到了。既然柴氏家族已经强大到对足以敌国的地步,那么要铲除这个家族是基本上不可能的,而且这种行动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现在,柴汇本人至少对朕没有不忠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柴氏家族吞并掉!”

朱文正点了点头,当然,他还是认为应该早立太子,只要帝国有了接班人,那么很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至少柴氏家族不敢如此的张狂了。不过,皇帝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几个皇子都不到十岁,而不到十岁的孩子能够看出什么来?如果选出来的太子无法胜任帝国皇帝的话,那么就只能给帝国带来灾难。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皇帝要为帝国选一个好的接班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好了,朱大人,今日的话,只有我们君臣两人知道。时间不早了,朕也不留朱大人吃饭,对于帝国警察部的事情,朕决定先缓一缓,等朕办好了另外一件事之后,我们再商议!”

送走了朱文正之后,朱祁钰并没有在家里呆多久,随后就叫侍卫准备好马车,离开了新宫。在朱文正提醒了他之后,朱祁钰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能够彻底消除柴氏家族影响的办法!

第十二卷 国之根本

第三十四节 赏赐

朱祁钰赶到了丁用府上的时候,丁用正在吃晚饭。当然,朱祁钰仅有要到丁用家去蹭一顿饭的想法,两人立即就去了书房。此时,丁用仍然住在他在京城的旧居里,即将军酒楼后的院子里面,与十多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当然,丁用的书房摆设也有着很浓烈的军人味道,其中就包括了几件当年成祖皇帝赏赐给他的物品。

“不用客气了,今天朕来找你,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跟你商量!”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坐了下来,“丁用,朕准备成立帝国警察部,并且已经与于谦,还有朱文正商量了,两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来,所以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帝国警察部?”丁用一愣,脸色立即就变了,显然,他与于谦,还有朱文正的想法是一样的,“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认为,应该三思而后行!”

朱祁钰笑了起来,说道:“你的说法,与于谦,还有朱文正的口气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不过,朕也考虑了许久,你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在柴氏家族上面?”

丁用一惊,连忙向窗外看去,仿佛害怕外面有人在偷听一样。

“不用担心,朕已经让侍卫守住了周围,不会有人听到我们的谈话的!”朱祁钰冷笑了一下,这种偷偷摸摸做事的感觉让他很是不舒服。

“陛下,臣猜测于大人跟朱大人已经把臣想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