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
“郭登的能力怎么样?”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郭登是帝国封的第一批大将之一,虽然如此,但是朱祁钰对郭登这个名震西北的将军并不是太了解。朱祁钰知道得最多的就是,当年瓦剌入侵,郭登镇守大同,让瓦剌骑兵根本就不敢靠近,而在京城叛乱时,郭登虽然没有支持叛党,不过也没有支持朱祁钰。这让朱祁钰一直比较冷落他,不过,看在郭登在西北地区的威望,朱祁钰并没有拿郭登怎么样。这些年来,郭登也证明了自己对帝国别无二心,他在叛乱时保持中立,也只是尽到了一个武将的本分而已。所以朱祁钰也才没有解除郭登的军职,而是将其一直留在了陕西地区,由他来守卫帝国的西大门。
“其实,郭登的能力是很出色的。至少在治军,以及指挥作战方面,一点都不在臣之下!”相对而言,陈懋对郭登就更为了解了,“当年,郭登指挥的也不过地方军而已,却能力挡瓦剌骑兵。这些年来,帝国军队改制,换装这些,基本上都与郭登无缘。他指挥的仍然是地方军队,却能在陕西游刃有余地对付着吐鲁番军队的袭扰,甚至还给了敌人一些惨痛的教训。就这一能力,想必不是所有将军都具有的!”
“你是说,他现在指挥的还是地方军?”这下,朱祁钰不得不惊讶了。在帝国军队改制的时候,地方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也是朱祁钰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手段。在帝国中央军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式装备的时候,地方军的武器装备却没有太大的变动,最多也就是装备一些被中央军淘汰下来的,而且按照规定不能出口的老旧武器。而郭登能用这么一支看起来并不强大的军队对付吐鲁番的侵略,显然这一点确实比其他的帝国将领厉害了不少。
陈懋点了点头。“就臣所知,现在郭登手下的军队大部分都还是之前的旧装备,就连火枪都不是很多,火炮就更提不上了。而且他手下最多只有五千骑兵,凭这些部队,他硬是没有让吐鲁番占到一点好处。如果不是因为陕西地方军的装备太差。也只有他能够利用这样的部队挡住吐鲁番的进攻的话,臣也早就把他调回来了!”
朱祁钰慢慢地点了下头,显然,帝国不缺乏将军,特别不缺乏优秀的将军,这么多年,他竟然没有利用好这名将军,这让朱祁钰有点后悔,也有点自责。当初,他连杨洪都能够原谅,那为什么不能给郭登更多的机会呢?
“好了,看样子,朕确实浪费了一个人才,不过现在并不晚,也就最都让郭登晚了几年为帝国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已。”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陈懋,如果朕派遣郭登去对付吐鲁番的话,需要给他多少兵力?”
陈懋一愣,之前他也尽量避免在皇帝面前提到郭登。不过见皇帝的态度转变得这么快,他就立即说道:“陛下,在很多将领手里,并不在多,他们往往更为重视的是军队的素质。以臣看,最多给郭登一个骑兵军,然后为他现在指挥的部队提供一批新式装备,那么郭登就有足够的把握灭掉吐鲁番!”
“一个骑兵军?”
“对,他在陕西那边以守为主的原因就是缺乏骑兵,无法进行长途奔袭,所以只能通过防御来对付吐鲁番的骑兵!”
“好,那么朕就给他一个骑兵军。不过……”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现在,帝国后方还有骑兵军?”
“这……”陈懋也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后方没有,不过前方有,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蒙古调遣一部分骑兵过去。”
朱祁钰摇了摇头,突然笑了起来。“不用这么麻烦,张国涛的第九军不是回去休整了吗?他们也休息了几个月了,大部分官兵应该都已经归队了。而张国涛原本就是郭登的手下,是郭登推荐他的吧?就让他去陕西,协助郭登对付吐鲁番!”
“这样最好,张国涛原本就是郭登手下最厉害的骑兵将领,当时因为郭登没有多余的骑兵,所以张国涛一直没有发挥与表现的机会,郭登才将他推荐给了我。这次,派张国涛回去配合郭登,必然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至于军火方面嘛,就让于谦去安排吧,虽然现在大部分新生产的军火都已经提供给了中央军,不过可以从从中央军换装下来的军火中调一批过去,另外,尽量抽调一批弹药、火炮送到陕西去,相信,这些能够给郭登最大的帮助!”
“陛下,除了这些之外,臣认为还需要做好一样准备。”陈懋在地图上指了一下,“亦力巴里在吐鲁番的西面,如果郭登的军队从东进攻的话,吐鲁番必然会威胁到亦力巴里。所以,臣认为,最好能够在亦力巴里也就是伊犁河谷地区部署一支军队,与郭登的军队配合行动,东西夹击,这样不但能够保证亦力巴里的安全,而且也更容易击败吐鲁番!”
朱祁钰点了点头。“那你认为应该在伊犁河谷部署多少军队?”
“如果是精锐部队的话,一个骑兵军就足够了。亦力巴里自己也有军队,防御是他们的职责,而我们部署过去的军队就主要负责配合郭登行动,这样,就可以避免亦力巴里遭到吐鲁番的袭击!”
朱祁钰思考了一阵,说道:“那就从西北军团调一个军过去。现在杨洪他们已经打到玉龙杰赤附近了,祖百龄的步兵军正在赶过去,只要打下玉龙杰赤,帖木尔帝国就完蛋了,到时候,朕准备让西北军团进行休整。现在,他们在玉龙杰赤那边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就让他们分一个军去亦力巴里,配合郭登!”
“这……”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显然陈懋的神色并不那么好看。
“陛下,当年杨洪,郭登两人虽然是帝国边关的两员大将,不过两人关系一直不怎么样,所以臣认为,如果要从西北军团调部队过去的话,那就得在军队指挥权的问题上做一番调整。”
朱祁钰一愣,这才点了点头。当年郭登与杨洪两人在土木堡之变中相互扯皮,特别是在对待太上皇的时候,两人相互推卸责任,所以关系搞得很僵。“也对,这一点朕还真没有考虑到。那么,你认为怎么办为好?”
“陛下,臣认为,从西北军团分一个军出来,交给郭登统一指挥,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突然大笑了起来。陈懋则是心里一惊,因为他提的这个办法是有私心的,所以担心被皇帝识破。
“陈懋,朕没有什么意见,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朱祁钰拍了下陈懋的肩膀,“作为帝国军人,为帝国着想是肯定的,当然,朕也没有亏待过你们,不过你应该清楚地明白一点,朕绝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在军队中扶持自己的势力,打击别人,明白吗?”
“陛下,微臣不敢!”
“好了,好了,朕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你去处理这件事情吧!”
陈懋走出营帐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显然,皇帝并没有那么笨,很多事情皇帝是心里有数的。想到皇帝放了自己一马,陈懋心里更是愧疚不已,他原本不需要这么做的!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六节 南征北伐
相继解决了进攻莫卧儿帝国的附带问题,并且稳定了帝国后方的局势之后,向莫卧儿帝国进军的事情成为了重点。当然,在此之前,朱祁钰要完成最后一项工作,那就是战略进攻部署,并且安排各路进攻部队的指挥问题。
“这次战争,将是我们西征最重要的战争,能否控制西洋,能否让我们的船队,让我们的舰队在西洋上顺利航行,能否让我们的商人在西洋地区能够自由的活动,能否让那些希望投靠我们的王国得到安全保证,都要取决与这次的战争结果。”朱祁钰一拳砸在了桌子上,“莫卧儿帝国出尔反尔,无视与朕达成的协议,妄图利用我们对付后方叛乱的机会来改变事实,并且首先对我们开战,进攻我们的据点。现在,敌人已经向我们宣战,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手里所有的力量打倒敌人,让敌人知道,任何威胁,恐吓,以及挑战明帝国的行为,都将得到最为惨痛的报复!”
“陛下,我们不会让敌人好看的,这次,不彻底打败莫卧儿帝国,我们绝不回国!”陈豫因为参加了上一次的西征,所以对此的感受最为深刻。
“对,不打败莫卧儿帝国,不让他们的君主爬在我们的脚下乞求和平,不让他们的军队都放下武器,成为我们的俘虏,不让他们的百姓永远认识到明帝国将是他们不可战胜的这一点,我们就绝不回国!”朱祁钰扫了一眼周围的将军,“在战胜帖木尔帝国,我们经过了这一年多时间的长期准备,现在,帖木尔帝国已经快要完蛋了,我们后方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亦力巴里正式宣布并入明帝国,各种各样的战争准备工作也相继到位,那么,现在我们不再只被动地抵挡敌人的进攻,我们要挥出我们的拳头,拿起我们手上的利剑,用我们的火枪,火炮,让莫卧儿帝国的君主阿巴克知道,他们挑起的这场战争,对莫卧儿帝国来说,将是他们葬礼上的丧曲!”
众人都笑了起来。将军们盼望的就是这一刻,等待了一年多,现在终于要开战了。那就打吧,没有战争,将军又有何意义呢?
“现在,朕进行战争部署,这是战争的总部署。”朱祁钰长吸了口气,“比起以往的敌人,我们这次要面对的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与日本相比,莫卧儿帝国的幅员更为辽阔,其面积是日本的十多倍,与帖木尔帝国相比,莫卧儿帝国的人口是其数倍。其军队规模也是这两个国家的数倍,战斗力更是远超过了这两个国家。因此,这次的战争,对帝国将士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这次的战争规模也将更大。作为帝国军队最高统帅,朕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方面的作战行动,这就需要各位将军在战场上尽心竭力,为帝国征战。”
“臣等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朱祁钰压了压手。“好了,这些都是漂亮话,你们已经用行动在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当然,对一名优秀的将军来说,忠诚只是其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朕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忠诚,更需要你们的能力。之前,朕在制订总体战略时,已经确定了分四路进攻莫卧儿帝国的方案。这不是朕自大,而是我们有绝对的力量,这是我们的自信。这次,朕将亲自指挥南线进攻,而陈懋元帅将负责北线进攻,其它两个方面,就需要由其他的将军来担任指挥工作了!”
将军们都沉默了下来,略带期盼地看着皇帝。西线与东线进攻行动中,西线的指挥管是肯定由卫广担任的,这并没有任何的疑问,而且西线部队是南北两路大军的衔接部,所以卫广的行动也必然受到皇帝与总参谋长的制约,不可能完全地自由发挥。将领们期盼的是东线部队的指挥权。东路进攻基本上是独立作战,而且与主战场的距离很远,将领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也就是说,在这边,年轻将军有着更多的表现机会。当然,很多将军都认为,随着陈懋到来,那么陈豫就极有可能被调到东线战场上去,而且无论是资历,地位,还是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陈豫在年轻将领中都是最优秀的,其他的那些年轻将领没有多少与他竞争的本钱,当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天奉。
从人事关系上讲,陈豫是陈懋的侄子,也是陈懋的嫡系,一直以来,更是跟随皇帝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京城保卫战,陈懋率军回京勤王,到后来的北伐,东征等等战争,陈豫一直冲杀在最前线,立下的战功绝对不少。之前,还有一个邓茂可以与陈豫竞争,不过邓茂在日本牺牲之后,在年轻将军里,就没有人有资格与陈豫竞争了。
相比而言,杨天奉在军队里的资历就比陈豫差了很多。虽然杨天奉也参加了北伐战争,不过当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低级军官而已。直到东征后期,杨天奉才脱颖而出,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与青睐。显然,杨天奉是真正的皇帝嫡系将领,他能够一跃数级,成为将军,与皇帝的提拔与栽培有着巨大的关系。不过,杨天奉缺少的就是资历,就算他在最近几场战争中的表现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优秀了,不过他仍然缺乏资历!
当朱祁钰的目光最终从陈豫身上扫过,落到了杨天奉的身上时,其他的将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意外。在最近的几场战争中,杨天奉的表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而且皇帝对其极为信任,这让杨天奉拥有了比陈豫更多的机会。
“杨天奉,你对东线作战有什么看法?”
杨天奉并没有显得多兴奋,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陛下,东线虽然是辅攻线路。不过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其它三个方向。而且,东线战区远离主战区,将领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如果东线进攻能够很顺畅的话,就将极大地加快整场战争的进度,让帝国以更小的代价获得胜利。相反,东线进攻如果迟迟没有结果的话,那么就将影响到整场战争的结果。当然,因为东线进攻受到了补给条件,以及战场的影响,进攻的难度很大,这对任何一名将军都是一场严峻的挑战,要想在这边有所发挥,不仅仅是考验一名将军的能力。更多的时候,是在考验一支军队的能力!”
朱祁钰慢慢地点了点头。接着,他的目光落到了陈豫的身上。
“陈豫,你有什么想法?”
“陛下……”陈豫心里已经有点不是滋味了,“末将与杨将军的看法一致。而且认为,这是一名帝国将军所必须要接受的考验,能否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要看这次的行动!”
“那么,你们两人都很有信心了?”朱祁钰笑着坐了下来,“好了,各位都请坐吧,不用拘礼。杨天奉。如果朕让你来指挥东线进攻的话,你需要多少部队,需要其它的什么条件吗?”
“这……”杨天奉微微皱了下眉毛,没有急着开口。如果他开出了条件,然后陈豫开出了一个更低的条件的话,那不就输了?
朱祁钰笑了一下。“陈豫,如果是你来指挥东线进攻的话,你有什么条件呢?”
陈豫也没有急着回答。显然,陈豫与杨天奉两人都非常了解对方,知道自己就算开出了最低限度的条件,对方也会压价,到时候,就没有悔改的余地了。
“看样子,你们都不打算先开口了?”朱祁钰笑着摇了摇头,“金英,拿纸笔给两位将军,让他们把各自的条件写出来。不过,朕要首先说明一点,不是谁开的条件最低,那谁就获胜。朕看的是你们的能力,还有最后的结果,这些都写出来吧!”
两人尴尬地笑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之后,立即就在纸上写出了他们需要的部队,后勤保障要求,以及最后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当然,在这个时候,两人都充分地考虑到了对方可能开出的条件,以及预期达到的战果。
当朱祁钰看完了两人写出的内容之后,就将两张纸递给了陈懋,同时目光也落到了两人的身上。陈懋在看了结果之后,心里也是大吃一惊,同时狠狠地瞪了陈豫一眼,显然,陈豫出问题了。
“从你们提出的支援条件,还有最后战果来看,陈豫的更优秀,不过,朕想多提一句,战争是儿戏吗?”朱祁钰的目光也落到了陈豫的身上,“陈豫,你回答朕的这个问题?”
“陛下……”陈豫此事也知道自己兆微度得有点过头了。
“战争绝不是儿戏,这次朕让你们两人竞争,难道仅仅为了给帝国节约点兵力,节约点战争开支吗?”朱祁钰走到了陈豫身边,“朕对你们的考验,实际上是对你们能力的考验。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跟随朕四处征战,难道你们不明白朕对你们的态度吗?作为一名将军,最重要的就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信口开河,将战争当作儿戏。陈豫,你明白朕的这些话吗?”
“陛下,末将知罪!”
“不,你没有罪,其实你也只是立功心切而已!”朱祁钰拍了拍陈豫的肩膀,“任何一个将军都想建功立业,没有这个想法的,就绝对不是好将军,朕也不需要那样的将军。你的想法很好,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朕希望你能认识到一点,今后不管做什么,首先认识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再做出决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而这其中,最困难的就是认识清楚自身的实力,明白吗?”
“末将明白!”陈豫也是满身大汗,虽然皇帝的这番话说得很是温和,不过对他来讲,无疑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通。
“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负责指挥东线进攻作战的将是杨天奉。”朱祁钰停下了脚步,“陈豫负责配合陈懋在北线作战,好了,今天就到此吧,各位都要尽快做好准备。杨天奉,陈懋两人留下,其他人都请离开吧!”
等到其他将领走了之后,朱祁钰这才把陈懋拉到了一边。其实,朱祁钰也不想让陈豫颜面扫地,所以才将陈懋留了下来,吩咐陈懋去安慰一下陈豫,毕竟陈豫也是帝国最好的年轻将领之一,如果因此而受到打击的话,那对帝国来说就是一大损失了。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帝国军人,如果连这点打击都受不了的话,那就不用在军队混下去了。
当陈懋出去之后,朱祁钰这才将杨天奉叫到了地图边上。“杨天奉,朕开始批评陈豫的那些话,你也要记在心里,如果你连自己的情况都不了解的话,那就不可能战胜敌人,明白吗?”
杨天奉点了点头,并没有开口。
“好了,这次你将是东线进攻部队的司令官,这也是你第一次担任军团一级的司令官。你认为一个步兵军就足够了?”
“陛下,我考虑的不是军队的多少,而是后勤保障的力量。如果步兵军的规模太大的话,恐怕第五军就难以支撑了。”杨天奉在地图上看了一眼,“而且,莫卧儿帝国东部地区河网纵横交错,极不方便步兵部队行动,所以要一个步兵军,也仅是配合第五军作战而已。这次的进攻主力是第五军,而且以速度为主,只要能突破到莫卧儿帝国的腹地,那么他们在边境线上的防线就形同虚设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很好,你能这么看,朕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不过,你要记住一点,东线进攻只是配合行动,在取得突破之后,你应该顺着恒河河谷向西前进,目的是德里,配合陈懋攻打德里。如果你能打到德里的话,那么朕会给你更多的奖赏的!”
“陛下,末将并不在乎这些,当然……”杨天奉迟疑了一下,“希望到时候陛下不要忘记东线部队官兵的功劳!”
朱祁钰大笑了起来,显然杨天奉的这一点让他很是佩服,作为一名优秀的将军,就应该时刻考虑到自己的部下,这样才能得到部下的爱戴,并且让手下的将士为其卖命!显然,在这一点上,杨天奉的表现要比其他的将领出色得多!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七节 西洋舰队
完成了军事部署之后,朱祁钰将北面明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陈懋,卫广也返回了蒙古军团,并且率领蒙古军团南下,在印度河下游地区集结。
随后,朱祁钰带着近卫军与杨天奉的第五军南下,在帖木尔帝国南部的港口城市等到了顾成林的南洋舰队,以及随同南洋舰队而来的运输船队。两军在港口上船之后,随即跟随舰队南下。最后,近卫军在果阿上岸,而第五军则随同船队继续前进,在科兰巴短暂休整之后,随即就将开赴白古王国的都城,在那里上岸之后,第五军将与随后赶到的第五集团军的第十四军一起承担起东线进攻的重任。
在果阿负责防御的是陆战队的三个军,即陆战第一,二,三这三个军,负责指挥的是陆战队中将萧涯离,此时他已经被提升为了陆战队集团军的司令。原本,朱祁钰还准备将新成立的陆战第四军,以及第五军也调过来,只不过现在这两支部队都在济州岛接受训练,且因为西征的影响,两军的装备都还没有到位,所以朱祁钰也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对这场战争来说,明帝国的海上补给线也最多只能维持现有部队的消耗,如果再调遣更多的军队参战的话,后勤保障就将成为制约明军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了。
“陛下!”萧涯离仍然是那种话语不多的样子,即使他已经与敌人在果阿屡战了数月,不过仍然看不出来,他有多少变化。
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萧将军,辛苦你了,我们到堡垒后再详细谈吧。”
随后,朱祁钰,顾成林与萧涯离就离开了码头,直接去了果阿堡垒。当然,这不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明军并没有扩大堡垒。只是在堡垒外围扩大了港口的范围。这是明军的防御方法,与当年红夷建造果阿堡垒不一样,明军并不指望这座坚固的堡垒能够带来多大的作用,更重视的是外围的防御,这也是明军能够抵挡住莫卧儿帝国军队进攻的根本原因。如同以往每一次一样,朱祁钰并没有浪费时间的“爱好”。到了堡垒之后,他立即命令萧涯离招集参谋军官,同时也让那些随同他而来的参谋军官开始工作,部署司令部,并且让顾成林也做好了汇报工作的准备。当然,顾成林与萧涯离两人并没有感到惊讶。皇帝就是这个脾气,绝不轻易地浪费一点时间。
“好了,现在我们先开始吧!”朱祁钰略微吃了点糕点之后,就来到了会议室,“这次,你们也都很清楚了,我们南线进攻与陈懋元帅的北线进攻是重点。陈懋元帅的任务是向德里进军,直接打击莫卧儿帝国的心脏,而我们的任务是进行外围扫荡,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要向德里进军。我们的这些行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迫使莫卧儿帝国投降,获得战争的胜利。如果阿巴克选择了死战到底的话。那我们就要将其彻底地摧毁。这次的作战任务非常艰巨,这也将是帝国这么多年来,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比起北伐,东征来讲,这次战争不但战线更长,敌人更强大,而且我们需要面临的挑战也很多。现在,朕需要知道南部战区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在这几个月之内抵抗莫卧儿帝国军队进攻的战斗情况。你们谁先开始?”
两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萧涯离先开口。“那就由末将先来吧!”
朱祁钰点了点头,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
“三个月前,莫卧儿帝国军队开始向果阿进攻,从他们最初的进攻行动上来看,这是一次早就有所准备,而且各方面的工作都非常到位的战略进攻行动。这几个月,我们连续打退了他们五次大规模进攻,而且还在战斗中消灭了至少八万敌人,不过,从现在的情况判断,果阿附近的敌军数量仍然在二十万左右,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迹象。”
“那么,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怎么样?”朱祁钰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特别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有武器装备的水平,是否大量使用火气,军队地士气情况……”
萧涯离淡淡地笑了一下。“莫卧儿帝国军队的素质是很不错的,至少从他们的纪律性上来讲,进攻果阿的部队都是正规军,而且应该属于那种主力军团。而且古里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从卫平将军这几个月送来的战报来看,古里外围的敌军数量虽然没有我们这边多,不过第三军打得仍然非常的吃力。至于敌人的武器装备,他们没有太多的火器,特别缺乏火炮,所使用的火枪也是落后的火绳枪,而不是我们使用的燧发枪。另外,在战争中,莫卧儿帝国仍然大规模地使用强弩与投石机,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威胁。士气方面,最初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还都不错,不够打了三个月,没有取得一点进展,现在他们的士气开始下降了,如果再拖上一个月,最多两个月,恐怕士气就将是其主要的问题了。因此,敌人的战斗作风虽然彪悍,不过战斗力比我们差了很多。
在这三个多月时间里,三支陆战队都是轮番上阵的,我们只用一个军就能够守住外围防线,这样能够在确保有一个军的预备队的同时,让另外一个军得到充分的休整,而不至于因为长期的战斗而导致士气与战斗力下降!”
朱祁钰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这么看来,敌人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强大,现在陆战队仍然有充足的战斗力,加上近卫军,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发动反击了?”
萧涯离皱了下眉毛。“陛下,反击不是问题,而且陆战队就有足够的力量反动反击。不过,末将认为,我们如果开始反击的话,那么就不仅仅是要将敌人赶走,而是要歼灭敌人,要想敌人发动全面进攻。所以,末将认为。最好将反击的时间在拖上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不但敌人的士气将被拖垮,而且敌人的精力也将被拖垮,我们还能储备起充足的作战物资来,以延长进攻的时间!”
“当然,这点朕回考虑的。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全面的防御并不一定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朱祁钰走到了沙盘前,“从这上面的布局来看,从一开始,莫卧儿帝国的目的就是要攻占果阿,让我们在次大陆上没有立足之点。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有放弃这样的想法,至少从他们的军力部署上来看。他们一直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近卫军到达果阿的消息肯定散了出去,那么敌人的统帅必然认为,我们将在最近组织反击。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被动防御的态势,那么就只能让敌人统帅更为相信我们地反击将很快开始。对任何一名将军来说,在这个时候都应该转攻为守,甚至是主动脱离战斗,不给我们反击的机会。”
“陛下的意思是,我们不但要让敌人无法转攻为守,而且还要拖住他们?”萧涯离这时候也反应了过来。
“对,朕就是这个意思。既然敌人会转变态势,那我们就应该主动采取行动!”朱祁钰冷笑了一下,“通过有限的反击,不但能够防止敌人轻易地调整战术,而且还能使敌人不敢轻易撤退。相反,如果敌人获得了足够的机会,改进攻为全面防御。并且建立起了纵深防御阵地之后,到时候,我们的反击将遇到更强大的抵抗,也就难以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了。就如同萧将军开始所说,既然我们要转守为攻,那么第一步,我们的目的就是吃掉果阿附近的敌人。虽然从兵力上来讲,我们仍然不占优势,不过,现在有三个陆战军,加上近卫军,我军的战斗力已经远在敌人之上了。所以,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与把握,消灭掉这二十万敌人,为接下来的快速突击创造机会,而这一切,就要取决与我们能不能拖住敌人,拖垮敌人,为全面反击创造机会!”
“陛下,末将知道该怎么办了!”
“很好,萧将军,陆战队这几年在西洋的行动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现在,就让敌人尝尝陆战队的厉害吧,当然,现在只是大餐前的开胃菜而已,真正的表演时刻还没有到!”朱祁钰笑着看了萧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