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意为陛下效劳!”上杉谦信这番话别有一番意思,不过朱祁钰装着没有搞明白一样,带着侍卫就朝阵地后方走去。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二十五节 阵前倒戈
上杉谦信与宇佐美定满之间即既是主臣关系,又是师生关系。在上杉谦信还没有成为长尾家的家督之前,宇佐美定满就是上杉谦信的老师,也正是从他那里,上杉谦信开始接触佛学,并且爱上了佛教,谦信本身就不是他的名,而是出家之后的法号,而这种情况在日本人中极为普遍。后来,上杉谦信成为长尾家家督,并且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的姓氏,可以说,宇佐美定满陪伴了上杉谦信的整个成长过程,并且:直在辅佐他,协助他。
“这么说来,宇佐美定满也算得上是将军的老师了?”
“正是,当年,正是他将佛学介绍给了我,直到现在,我都能清楚地记起第一次定满给我讲解佛学的教义时的样子。”上杉谦信笑了起来,不过笑得很腼腆,“定满是个很好的老师,同时也是个很好的军师。
越后原本并不是大国,而越后军能够独霸一方,这与定满创立的兵法有很大的关系。后来,在我与武田信玄,以及织田信长的战争中,定满一直充当我的军师,出了很大的力。当年,信玄也曾一再感叹,他自己没有定满这样的军事。只可惜,有‘甲斐之虎’称号的武田信玄竟然死在了陛下的手里,这也算是天数吧!”
朱祁钰笑而不语,等到上杉谦信的神色略微平静了一点之后,他才说道:“武田信玄确实是一代名将,如不是朕的运气好的话,恐怕现在坐在这里的就不是朕了。不过,运气本身在战争中也很重要!”
“对,有的时候,运气甚至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当年,我曾率军讨伐织田信长,如果不是运气问题,恐怕西军早就不存在了,也不会有现在的叛乱发生!”
朱祁钰也对上杉谦信讨伐织田信长的战争有一些了解。虽然,这与他早知道的历史有一些差别,比如战争的时间提前了很多,而且上杉谦信并没有因为脑溢血死在厕所里面,而是体面地结束了这场与织田信长之间的残酷战争。不过,朱祁钰从帝国情报机构那里也获得了关于这场差点改变了日本历史的战争的资料,对此有了一些了解。
“将军,难道你真认为,使你没有打败织田信长,最终不得不跟西军划地而治的原因是你的运气没有尾张大傻瓜好吗?”
上杉谦信一愣,大笑了起来,显得极为豪爽。“尾张大傻瓜”是那些不满织田信长的人给他取的外号。原因是,织田信长在成年之前,行为非常的怪癖,甚至装扮成女人去参加村民的宴会。后来成年之后,也做了很多让人惊讶不已的事情,比如有次与家臣商讨军国大事,竟然赤裸着上身就去了,这让织田家的家臣感到极为惊恐。当然,也只有织田信长的敌人才会这么称呼他。
“对那次战争,朕也有所了解。导致将军最后放弃西征的原因主要是后方动乱,动摇了将军的根基,所以将军不得不回军镇压叛乱吧?”
朱祁钰看了上杉谦信一眼,接着说道,“这绝不是什么运气的问题,朕认为,东军本身的组织结构就有问题。至少,在西军里,发生这种叛乱的情况非常少。原因何在?这恐怕与将军的御下的方法有直接的联系,而并不是将军运气不好吧?这次东军叛乱,恐怕也正是这一原因。难道西军所有将军都愿意跟随织田信长一起造反?恐怕这并不太可能,那为什么那些将军没有背叛织田信长,而投靠我们呢?这中间的深层道理,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听到朱祁钰这番话,上杉谦信也陷入了沉思之中。所谓当局者迷,正是这个道理。虽然上杉谦信也早就感觉到自己与部下的关系有一些问题,当初,他没有能够彻底战胜武田信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武田信玄有一条非常完善,且有效的管理部下的方法。同样的,北条氏康在这方面也远强于上杉谦信。可以这么说,上杉谦信与朱祁钰是同一种类型的统帅,即武功卓著,政绩平平。两人的优势都是在军事头脑方面,而其行政能力都值得怀疑!这也让两人有了很多的共同话题!
“好了,不谈这些没有意思的事情,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到前面去看看,叛军也该有所行动了!”
上杉谦信半天才回过神来,连忙快步追上了朱祁钰。经过开始的一番思考,原本就聪明过人的上杉谦信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朱祁钰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放心的让那些忠于他的官员去管理国家,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同时让自己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不但让这个皇帝获得了成功,同时也让明帝国这个国家获得了成功!
来到前沿阵地后方的观察哨所时,叛军的效率让朱祁钰感到了失望。整整过去了两个时辰,太阳都已经快要升上天顶了,竟然还没有组织好进攻,难道烧掉了日寇的辎重物资之后,日寇就没有勇气进攻了?
“上杉将军,你开始说到,宇佐美定满与你的关系非常特殊,难道叛军将领就不会怀疑他吗?”
“怀疑?”上杉谦信淡淡的笑了一下,“如果是发生在六年前的话,也许他们会有所怀疑,不过现在,肯定不会有人怀疑他。”
朱祁钰转过头来看了上杉谦信一眼,接着目光又落到了对面日寇的阵地上。
“当年,长尾政景意图谋反,我下令处决他,而执行处决任务的正是宇佐美定满。不过,他违背了我的命令,最后放走了长尾政景!”
“长尾政景是你的兄弟?”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上杉谦信本是长尾氏,他是后来才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的。
“不,是我的妹夫,他是跟随妻子姓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在日本这个时期,很多名将为了获得一个高贵的姓氏,都是在娶了贵族的女人之后,跟妻子姓的。而不是妻子一定要跟丈夫姓,甚至很多很有名的将领,之前并没有姓,只有个别名。也就是外号。比如,之前侵朝的日寇将军丰臣秀吉,最初就是个贱民,连姓都没有,直到他娶了一个贵族女子为妻之后,才有了第一个姓。而丰臣这个姓,还是在以后才有的。仅仅这些日本人的姓氏问题,就让朱祁钰在阅读日本情报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头痛,往往需要有懂得这方面的官员给他解释。不然他肯定没有心思看下去。
“当时。宇佐美定满在放了长尾政景之后,就想自杀谢罪,我及时的制止了他。不过,后来我一怒之下,要杀了定满,以震慑他人。不过,后来在众多家臣以及将领的劝说之下,定满逃过了死罪,被流放出了越后。”
“当时情况肯定很特殊吧?”
上杉谦信苦笑了一下。“其实,现在想起来,当时我也确实太冲动了,杀了定满,也不能有所改变,这完全没有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所有人都认为我与定满之间必定仇深似海。这次,正是因为这层原因,所以叛军才会去劝说定满出山训,率军前来进攻。”
“也就是说,定满在越后军中是有很高的威望的。”朱祁钰转过了头来,“而且,朕猜测,前去劝说定满的人中,必定有当年为其说情的人吧?”
上杉谦信点了点头。“不瞒陛下,这次说服定满出山的是长尾政景,而他正是叛军的主要头目之一。”
朱祁钰点了点头,他也大概猜到了这一点。不过,朱祁钰也在这里了解到,上杉谦信并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如果换作他人,在下令处死长尾政景之后,就算宇佐美定满放走了政景,也会继续派人追杀。至少,朱祁钰自己就会这么做,绝不对敌人手下留情。可是,上杉谦信并没有将他的命令执行到底,导致现在长尾政景成了叛军的统帅之一!
“陛下,日寇……”那军官看了上杉谦信一眼,立即改口,“叛军准备进攻了,我们要迎战吗?”
朱祁钰点了点头,朝对面已经出列的叛军看了一眼,说道:“按照计划行动,让谢正卿将军指挥。”
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战场上来,不多时,谢正卿就率领四千骑兵来到了明军阵地前沿。对面,至少两万叛军步兵也列好了进攻队形,准备向明军阵地发动进攻。与西军差不多,东军也严重缺乏骑兵。早在东征时期,朱祁钰率第五军以及近卫军在今市城外击溃了上杉谦信的越后骑兵之后,东军就一直缺少这一重要的兵种。日本并不产战马,其良种战马都是依靠进口的,而在明帝国控制了日本的海外贸易之后,就一直禁止向日本出售战马,所以,三年多来,日本各武装力量的步兵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唯有骑乓不但没有发展起来,而且还在不断的衰落。
“中间那一列就是宇佐美定满的嫡系部队,等下将由他们首先发动进攻。”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谢正卿知道该怎么办,当然,也希望将军对他的信任不要让我们失望。”
上杉谦信没有接话,他的目光一直紧盯着那个全身穿着铠甲,面上还套着一张铁皮面具的将领,就如同传统的日本将军一样。宇佐美定满的铠甲很特殊,能够对敌人起到震慑作用。不过,在经历了与明军的战争之后,很多日本将军都放弃了这种华而不实,且异常笨重的铠甲,转而向明军学习,使用更轻便,对身体重要部位防护效果更好的铠甲。当然,日寇的那些铠甲在质量上是绝对无法与明军的铠甲相提并论的,且生产数量也少了很多。
两军缓慢靠近,最后在距离五百步左右的时候停了下来,此时叛军正好在明军炮兵的最大射程范围之外。看来,叛军对明军火炮的性能还是很了解的,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以避免过早的遭到明军炮击。
“开始了!”上杉谦信微微一笑,“陛下,我们要到前面去看看吗?”
朱祁钰也笑了起来,说道:“乐意奉陪,而且朕也想去迎接将军的军师呢!”
当两人来到明军阵地后方的时候,宇佐美定满率领的五千亲兵已经开始向明军阵地推进了。而谢正卿率领的骑兵一反常态的没有从两翼突击叛军,更没有从正面发动冲击,而是缓慢地迎了上去。在两军距离不到一百步的时候,双方再次停了下来,接着,只见宇佐美定满率两名随从策马奔向了明军,接着,他手下的五千步兵全体转向,将枪口对准了后面的叛军。
“走,我们上去!”
朱祁钰一马当先,穿过了明军骑兵阵地的时候,正好迎上了过来的宇佐美定满,而上杉谦信则一直紧随其旁。
“军师,欢迎你的到来!”
“将军,陛下,让你们久等了!”宇佐美定满取下了面具,这时候,朱祁钰才注意到他已经是个面色苍老的老头。
“军师能弃暗投明,朕在这里代表天皇感谢你,请!”朱祁钰也非常的高兴,当然,他没有摆一点架子。
宇佐美定满略微迟疑了一下,将一把佩刀交给了上杉谦信,说道:
“将军,现在我将这五千子弟兵交给将军指挥,望将军速速平定叛乱!”
上杉谦信激动地握住了宇佐美定满的手,说道:“军师,我绝不辜负你的重托,不过,现在还是由你来指挥吧!”
宇佐美定满没有推辞,他略微向朱祁钰施礼之后,就返回了步兵阵营中,接着,五千多日本步兵排成整齐的队列通过了明军骑兵的阵地,迅速地进入了明军防线后方,早就有一队明军在那边迎候他们了。
此时,对面阵地上的日寇也是大惊不已,根本就没有人想到,之前一直竭力主张进攻,甚至挑起了首攻重担的宇佐美定满尽然会率军在阵前倒戈!这对叛军绝对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虽然宇佐美定满只带了五千人投靠明军,这几乎没有对叛军的实力产生影响,不过,这却对叛军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上杉谦信策马来到战场上的时候,叛军将领更是心惊不已。他们非常清楚上杉谦信的能力,当然,也绝不敢小看明军的战斗力,如果由上杉谦信指挥明军作战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有胜算。
朱祁钰也是心情大好,宇佐美定满的行动在政治上的意义太重要了,这是对叛军的严重打击,而且这也将给明军带来巨大的优势,也许,叛军在这里就不得不停止前进了,要击溃东军,指日可待!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二十六节 分化敌人
军师劳苦功高,不过现在叛党未平,还望军师再接再厉,辅助天皇,平定叛乱!”
“陛下言重了,如无陛下的帮助,我等绝无法平定叛乱!”宇佐美定满也受到了上杉谦信的影响,对朱祁钰显得更为客气了。
“请吧,今天晚上,我代表明军官兵,代表天皇,欢迎军师的到来!”
晚宴上的气氛是比较热烈的,大部分明军将士都对上杉谦信这些日本人产生了一定的好感,毕竟,上杉谦信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他是明帝国的朋友,绝不是明帝国的敌人。当然,这种信任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之上的,上杉谦信的行动,也感召了一部分投靠过来的日军将士,让他们不再那么敌视明军了。
宴会结束之后,朱祁钰将双方将领,以及高级军官都留了下来。虽然在宇佐美定满率军投靠明军之后,叛党没有接着发动进攻,不过,此时仍有近十万叛军在北面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所以军情仍然非常紧急,这也是双方最为关心的事情。
“上杉将军的意思是,现在我们仍然以防御为重?”
上杉谦信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虽然明军战斗力强悍,当年在今市城外,我就领教了。不过,叛军势众,且并无撤退之意,我们的兵力却极为有限,在此情况之下,仍然应该通过阵地防御来消耗叛军的兵力,只要双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那我们就可以发动反击,一举击溃叛军!”
朱祁钰点了点头,显然,宇佐美定满的行动,只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并没有彻底的击溃叛军。也不可能彻底的击溃叛军。这时候,朱祁钰也发现了东军的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缺点。
“相信陛下已经看了出来。”上杉谦信看到朱祁钰地神色变化之后,心里也了然有数了,“当初。东军能够以少敌多,挡住西军的进攻,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东军更为强悍,战斗中,往往能够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战胜西军。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即东军各部队都是由嫡系将领指挥的。所以在作战中勇猛异常。只不过,现在这却成了东军致命地缺点。”
显然,上杉谦信也在迅速的吸收着明军的战术思想精华。在明帝国东征之前,日本东西两军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不过就如同井底之蛙一样。东西两军之间的战争,以及各地诸侯之间的战争规模都很小。
一次出动五千骑兵,几万步兵地战斗,都已经是大规模的战争行动了。
而在明军东征时,明帝国集中使用军团,多次发动大规模战役。结果,对大规模战役并不熟悉地日军,在战争中吃了很大的亏,并且迅速落败,最后若不是明帝国无力将战争支持下去的话,恐怕现在织田信长早就完蛋了!
三年多来,上杉谦信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本来,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就非常高,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他想通很多问题了。而总结下来,东军之所以在战争中往往在处于兵力优势的情况之下败于明军之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为了适应与西军的战争,而采取的军队编制并不适合与明军的战争。即,那种由将领统帅嫡系部队,各部队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的军队关系本身就不利于进行大规模战争。
发现问题,不等于解决了问题。上杉谦信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东军本身就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利益组织,与西军不一样。织田信长为首的西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征服以往的对手建立起来的军事集中化集团。也就是说,西军各部队都是织田信长的部队,都听从织田信长的直接指挥。相反的,东军的部队名义上归属上杉谦信指挥,而实际上,上杉谦信只能通过下级将领指挥军队作战,而且,下级将领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不一定会完全服从上杉谦信的命令!因为各利益集团的目的不一样,上杉谦信也就没有可能将东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在越后的时候,还能够震慑住其他将军,而等他到了东京的时候,东军将领就发动了叛乱,这本身也与东军的松散军事组织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
朱祁钰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道:“将军言之有理,东军各自为战,虽然现在他们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行动,不过朕相信,并不是所有的东军将领都愿意背叛天皇吧?”
上杉谦信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听军师说,此次叛变,主使只有几人,大部分将军都没有明确表态。如果我们能够争取到那部分将领的话,一来可以分化叛军,二来可以削弱叛军,三来也为最后战胜叛党打下了基础,壮大了我们的力量。”
“不过,并不是所有叛军将领都有军师的觉悟!”朱祁钰看了宇佐美定满一眼,“至少,我们没有办法现在就去说服他们,如果派人去冒险的话,这就太危险了。更何况,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将领愿意为天皇效劳,哪些将领是铁了心要谋反。如果盲目行动的话,恐怕后果难以设想!”
朱祁钰这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如果要说服叛军中那些态度摇摆不定的将领,除了要想到一个好办法之外,还需要有人去做说服工作。而且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说服工作的。自然,明军中不可能有合适的人选,就算明军不缺乏不怕死的人,他们可能还没有进入日寇营地,就被干掉了,那么,就只能从上杉谦信的人中挑选合适的人员了。
“陛下,我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宇佐美定满很是自觉,“虽然我归隐数年,不问世事,不过,东军中,很多将领都与我有些交情,我也对东军的情况比较熟悉。如果能够说服一部分将领回心转意的话,老臣也算是为天皇陛下尽到了最后的职责!”
“军师……”上杉谦信立即站了起来,说道,“军师此次行动,已经让叛党对你深痛恶绝。如果军师在去冒险,必然凶多吉少。这六年,东军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军师也不一定了解所有人的心态,还是我去为好。”
“将军绝不能去冒险。叛党视将军为眼中钉,肉中刺。并且早就已经下了悬赏令,斩将军者赏金……”宇佐美定满尴尬的笑了一下。绕开了这个话题,“反正,如将军去,必是有去无回,所以还是我去!”
“不行。军师已经为天皇立下大功了,怎能让军师再去冒险!”
两人争执不下。不过心情都可以理解,他们都不想对方去冒险。
“两位,两位!”朱祁钰有点不耐烦了,这么点小事都要吵个不休,“难道,你们认为一定要派人进入叛军营地才行吗?”
两人安静了下来,同时向朱祁钰看去。
“深入敌营,虽然能够直接接触到那些将领,不过,这也确实太冒险了。而且,两位都为天皇重臣,国家地栋梁,都不能有所闪失,就算是你们愿意去,朕也绝不会同意的。”朱祁钰压了压手,打住了正要开口的上杉谦信,接着说道,“而且,我们根本就不清楚到底谁会投靠天皇,谁是真正的叛徒,所以,我们应该先摸清了情况,然后再想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这样才能够避免冒险。”
“陛下,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哪些将领愿意归顺天皇呢?”
朱祁钰笑了起来,说道:“很简单,明日我们在阵前询问一下,不就清楚了吗?”
上杉谦信与宇佐美定满愣了一下,接着都笑了起来。这确实是个简单直接的办法,当然,这也需要由他们两人来做。只要能够摸清楚叛军内部地大概情况,那么今后要说服那些并不是绝心叛乱的将领,就不是难事。
“好了,各位,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吧。叛军今日没有进攻,不代表他们明日也不会进攻。所以,大家都去休息吧,明日阵前,由上杉将军与宇佐美军师前去询问,如有人愿意为天皇效劳,朕代表天皇在这里欢迎他们,并且保证他们的利益!”
“陛下……”
朱祁钰抬手打住了上杉谦信的话,接着说道:“各位,时间都不早了,都去休息吧。上杉将军,你先留下来,朕与你商量一些具体的事情!”
等到其他将领都出去之后,朱祁钰这才去拉上了营帐的帘子,请上杉谦信坐了下来。
“陛下,我认为,要说服叛军将领投靠天皇,恐怕不仅仅需要嘴上功夫,还需要更多地实际好处。”
“对,这就是朕要跟你说的事情!”朱祁钰坐了下来,看了上杉谦信一眼之后,接着说道,“朕认为,东军叛乱地背后根本原因还是受到了利益的趋势。那么多东军将领,为什么要叛变。而且,为什么那些原本不想叛变的将领不奋起反抗?原因很简单,叛变对他们有好处,如果我们不能拿出更多的好处来的话,恐怕根本就无法说服其他的将军为天皇效劳!”
上杉谦信苦笑了一下,说道:“陛下圣明,不过,我们有什么好处可以让东军将领投靠过来呢?”
朱祁钰笑了起来。“上杉将军,朕想问你一句,当初,你西征织田信长的目的是什么?”
上杉谦信一愣,立即低头沉思了起来。当初,上杉谦信打着辅佐天皇的旗号西征,与织田信长打了好几次,虽然西征失败,不过也让上杉谦信打响了名气,至少,能够在战场上迫使织田信长撤退的人,在日本就只有上杉谦信一个。而西征的根本原因是上杉谦信要“上洛”,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众多日本大名,地方诸侯的最高目标。与中国的历史不一样,日本历史上虽然换了很多个幕府将军,不过天皇是没有变的。自神武中兴之后,日本就一直处于幕府将军的统治之下,天皇只是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已。而在进入战国时期之后,足利幕府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各地诸侯纷纷起兵,最终目的就是要取代足利幕府,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显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控制天皇。上杉谦信西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控制天皇,好做日本的幕府将军!
“上杉将军,当年西征虽然失败了,不过我们却可以变个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朱祁钰站了起来,“可以说,织田信长叛乱,东军叛乱的目的都是要成为新的幕府将军,挟天皇,以令天下。如果,我们可以给那些忠诚于天皇的将领同样的权力,他们还会叛乱吗?”
“陛下的意思是……”上杉谦信身躯一震,立即惊讶地看着朱祁钰。
“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而已。”朱祁钰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朕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日本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唯一的解释就是,日本的诸侯太多,地方武装太强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朕的眼里,天皇根本就是一个懦夫,一个废物。
也许,将军不会这么说,不过却肯定会这么想。既然天皇无力统治日本,那我们为什么不能选一个能够统治日本的人出来呢?虽然,这不是代替天皇,但是,却可以代替已经垮台了的足利幕府!”
上杉谦信惊讶不已,不过他在迅速的思考了朱祁钰的这番话之后也看了希望。
“将军,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朕的意思。现在,我们手里有了一个足够的大的诱饵,那么,剩下的,就只是怎么用这块诱饵去让更多的人站到我们这一边来了!”
“陛下,我知道该怎么办,不过这需要时间!”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不用急,慢慢来吧。第四集团军就要到达东京,到时候,我们双管齐下,投靠我们的有好处,与我们为敌的坚决消灭。恩威并施之下,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变得聪明起来的。当然也会有更多的人为了利益而站在我们这边吧!”
两人都笑了起来,至少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是实施起来,需要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二十七节 最终策略
第一日,东军发动进攻,不过并没有突破明军的防线,而上杉谦信与宇佐美定满两人也在阵前“说退”了数名东军将领。接下来数日,东军并无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而探子送来消息,东军部分将领已经率军北返,离开了战场。显然,上杉谦信与宇佐美定满两人在东军将领中还是有一定威信与影响力的。
也就在朱祁钰认为东军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让明军开始进行反攻准备的时候,朱文正来到了浦和前线。原本,是他负责在东京安排明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的,而他却在这个时候跑了过来,显然有很重要的事情。
“陛下放心,后勤方面并无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物资储备极为丰富。另外,那股三万人的西军已经在围攻立川了,胡沱将军派人杀出日寇的包围圈,送来消息,表示他有信心守住立川,只望陛下在第四集团军到达之后,首先去解立川之围。其他方面,也无大的动静。这次,听闻东军放弃了进攻,所以臣才赶了过来。”
“对,很多事情,连朕都没有考虑到!”朱祁钰请朱文正坐了下来,“至少,朕还真没有想到上杉谦信在东军中有如此高的威望,看来,那些叛党想要取代上杉谦信的位置,并没有那么容易。”
朱文正微微点了下头,显然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陛下,臣还听说了一件事情,陛下是否准备在日本扶持新的幕府政权?”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有什么不妥吗?”
“陛下请恕臣直言,之前我们在日本一直以天皇为中心,以巩固天皇的皇权为主要目标,并且一直以此来打击日本地方诸侯。显然,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让我们在日本赢得了部分人的支持,如果我们再扶持幕府的话。这不就与之前的政策发生冲突了吗?”
“对,朕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那么,朱大人,你认为现在的情况。
符合我们当初地设想,或者说,我们之前的对日政策成功了吗?”
朱文正皱了下眉毛,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我们为什么失败?”朱祁钰没有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而是看着朱文正,要朱文正自己把答案找出来。
“陛下的意思莫非是……”朱文正略微一思考。立即就醒悟了过来。
“看来朱大人应该明白了朕的意思。”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之前。我们的目的确实是利用天皇控制日本。确卖,日本天皇是个窝囊废,不但贪生怕死,而且还贪图荣华富贵,这样的人很容易控荆。我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日本的国情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讲,日本天皇只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当年,有过日本天皇想要打败幕府,掌握国家大权,就以神武中兴来讲,天皇差点就成功了。不过结果呢?天皇仍然是傀儡,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