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我们此时向西军要人的话,织田信长会把徐有贞交出来吗?”
“陛下,你认为可能吗?”于谦苦笑了起来,“到了这一步,织田信长必然否认徐有贞这个人存在,即使我们逼他交人,他也可以随便找个替身杀了,然后送个腐烂不堪的人头过来,我们怎么办?臣认为,最好是静观其变,即使徐有贞再次搅起大风浪,吃亏的也是日本,而不是我大明。而且,以日本现在的情况来看,几年之内,他们难以对我们构成威胁,而几年之后,到底是日本对我们构成威胁,还是大明彻底消灭日本,恐怕就说不准了!”
听到于谦这番分析,朱祁钰才松了口气。确实,大明也需要时间来休养了,如果战争再打下去的话,对大明没有一点好处。从大明与日本的关系来说,大明是日本唯一的敌人,所以大明不可能集中所有的国力来对付日本。这样一来,即使大明比日本强大了很多,也不可能在日本问题上一蹴而就!
“陛下宽心,日本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的,日寇狼子野心,终究不会臣服于我大明,反叛只是迟早的事情,不过,等到我大明强大到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日本的时候,他们的野心越大,就只能让其死的更惨!”
“于大人此话有道理,朕也在这么想的。这段时间,是大明的彻底变革时期,说以国内的发展最为重要,只要我大明强大了,还怕他倭国这个跳梁小丑吗?”朱祁钰笑了起来,突然一愣,想起了与柴汇策划的事情,立即把这个滔天阴谋告诉了于谦。
于谦是越听越惊讶,甚至到后来脸色都变了。
“于大人,这次虽然没有完全干掉日寇,不过,我们也算是狠狠地出了口恶气,到时候,日寇天皇都成了我朱家的人,恐怕日寇知道之后都会气得吐血吧?”
“陛下,此事有多少人知道?”于谦的神色可没有朱祁钰这么兴奋了。
朱祁钰一愣,说道:“只有陈懋等几名将军,柴汇,还有侍卫团的一些高级人员,金英等内侍,以及三名军医知道,这些人都非常可靠,他们绝不会有二心的!”
“陛下,这些人虽然都对陛下忠心耿耿,不过他们也有说漏嘴的时候啊!”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问道:“那于大人的意思是?”
“对付自己人,不可能用雷霆手段,不过臣认为,那些知道这件事情的侍卫都应该调走,调越远越好。将他们都提拔为军官,然后分配到杨洪的远征军里去,也算是提拔人才。而金英这些内侍不需要担心,柴汇与陈懋他们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那三个军医!”
“干脆一起送上前线得了!”朱祁钰也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也下了狠心。
于谦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朱祁钰见到于谦还有半截话没有说出来,就知道于谦在想什么,本来他想阻止的,不过还是忍住了,在这些方面,于谦肯定比他考虑得更为周到,还是听于谦的没有错。
“另外,日寇方面也肯定会有所察觉。这件事情办好了,那就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将影响整个日本的大事,如果办不好的话,恐怕……”于谦苦笑了一下,看了朱祁钰一眼,说道:“如果被日寇怀疑的话,那么日本的内战恐怕就会提前到来了!”
“那么,我们就只能提前做好应付日本内战的准备!”
“陛下,如果臣当时在的话,肯定不会同意这么做。不过,既然已经做了,那么我们就没有了退路。臣认为,现在应该让邓茂在京都盯紧一点,如果出现了任何意外,都要以保护陛下骨血为重,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缓一下!”
朱祁钰点了点头,于谦的这番话是说得很客气了,而此时想来,他也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有点鲁莽,而且产生的副作用非常大。
“陛下,此事益快不益迟,我们赶紧回京,立即把相关的事情安排下去,以防万一!”
朱祁钰没有反对,当日晚,朱祁钰就与于谦先返回了京城,而其他人等则跟随近卫军回京。显然,于谦在政治上的老练确实是朱祁钰所不及的,也是朱祁钰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学习的!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四节 亲政
回到京师之后,刚处理了日本那边的几件事情,于谦突然一病不起,这下,朱祁钰可慌神了。如果说朱祁钰是新明帝国的缔造者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于谦就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建筑师!朱祁钰仅仅为帝国勾画了蓝图,为帝国搭好了框架,其他的事情,更多的都是依靠于谦在处理。现在于谦病倒了,朱祁钰顿时失去了最重要的助手!
“陛下,于大人只是劳累过度,身体空虚,需要好生调养!”曲华亦收起了医疗箱,“不过……”
“不过什么?”朱祁钰很是焦急,于谦这病不但牵动了他,还牵动了帝国上下,一些百姓知道于谦病倒之后,甚至到寺庙里去烧香拜神,祈求神灵保佑于谦早日康复呢。
“不过,于大人这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之前一直都坚持着,留下了病根,治疗起来很是麻烦。虽然,可以用药让于大人快一点康复过来,不过对他今后的影响很大。所以,我认为,应该以调养为主。最好能让于大人休息几个月,不要操劳,更不能过问政事!”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点他早就猜到了,这几年来,都是于谦在管理国家,几乎没有让朱祁钰操过多少心。现在,他倒下了,那帝国的重担就全落在了朱祁钰的身上,而朱祁钰有能力挑起这负重担吗?
“曲大夫,辛苦你了,这边请吧!”见到朱祁钰烦恼的样子,一起来看望于谦的柴美娇主动招呼曲华亦。
曲华亦点了点头,走了两步,又退回来说道:“陛下。最好安排于大人到一个清静的地方疗养,这样能够更好的康复!”
“好的,朕会安排地!”朱祁钰长出了口气。招手将金英叫了过来,吩咐道,“去找处好一点的地方,安排于大人疗养,另外多安排一些内侍过去照顾于大人,安排得周全一点,明白吗?”
金英连连点头答应。朱祁钰对于谦的重视是不需要任何说明地,而朱祁钰的意思也很明白。除了只有帝王能够享受到的待遇之外,其他的都得用最好的!
等到曲华亦带着人去配药之后,朱祁钰才带着柴美娇进了房间。于谦躺在床上,整个人已经瘦了一圈。而朱祁钰也立即注意到,之前李惠中送给他的那两根万年高丽参都还没有动过,而且朱祁钰之前派人送给他的长白山人参,鹿茸,灵芝这些也全都原封未动!
“陛下。于大人说这些都是陛下赏赐地,他不能吃,说以后如果陛下有用得着的时候,再赠送给陛下,他还说……”
朱祁钰身体微微一颤,止住了旁边地那名佣人,他心里也是一阵翻江倒海般的难受,于谦一生清贫。当年朱祁钰才登基的时候,到过于谦家一次,他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兵部侍郎的家!而过惯了清贫生活地于谦,也难以适应新的变化,难怪他会将这些贵重的补品看得如同宝物一样!而在朱祁钰看来,这些补品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把长白山所有的宝物都加起来,他也不会用来交换于谦!不过,更让朱祁钰感动的是,于谦始终没有忘记皇帝,始终把皇帝放在了更高地位置上!
“陛下……”柴美娇在旁边轻轻的拉了下朱祁钰的衣袖,“于大人醒了,陛下快过去吧!”
朱祁钰调整了下起伏不平的心态,走到了床边,见到于谦挣扎着要坐起来,连忙扶住了他。“于谦,你可是让朕太担心了。躺着,躺着,什么都不要说。朕知道,这些年来,你辛苦了,太辛苦了,朕对不住你啊!”
“陛下……”见到朱祁钰神色激动,于谦更是慌张,“臣能为陛下经营江山,管理社稷,这已经是臣的最大荣幸了,此等小病,也算不了什么。等臣过几日能够处理政务之后,再……再……”
“什么都别说!”朱祁钰连忙叫来金英,让金英送了杯水过来。
“于大人,你好好将息身体,你可是大明的脊梁,你知道,如果少了你的帮助,朕根本就管理不好大明的江山。记住了,在大夫同意之前,你绝不要过问任何地政务。这是朕的命令,也是朕的请求。等你病好了之后,你再协助朕管理天下!”
“陛下……臣无能,臣无能啊!”于谦的神色很是苦恼,对他这种忠心耿耿的大臣来说,病倒也算是一种罪过。
“朕不准你这么说,是朕无能,是朕给了你太大的压力!”朱祁钰的神色更是激动,“从今以后,朕要亲理国事,减轻你的负担。不过,曲大夫说了,你必须要静养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内,你什么都不要操心,什么都不要过问,养好了身体。”
“可是……”
“于大人!”这时候,柴美娇走了上来,“于大人应该明白陛下的意思,你的身体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大明的,你只有养好了身体,才能够更好的为国家效力。希望于大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免得陛下多操心!”
于谦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臣多谢陛下与皇后娘娘关怀,臣会养好身体的,不让陛下操心!”
见于谦醒悟了过来,朱祁钰也放心了大半。又安慰了一番之后,朱祁钰这才带着柴美娇离开了房间,没有多打搅于谦休息。刚来到门外,朱祁钰就碰到了配好药回来,准备找人去煎药的曲华亦。
“对了,曲大夫”,朱祁钰叫住了曲华亦,“于大人那里有很多上等人参,鹿茸,还有灵芝这些名贵药材,可以让于大人服用吗?”
曲华亦一愣,连忙说道:“陛下,这些补药现在是绝对不能用的。
于大人身体亏虚太久,虚不受补,现在让于大人服用的话。那就是毒药。只有等到于大人的身体有了一定的基础,且好转了一些之后才能用这些补药。陛下放心,我会照顾好于大人的!”
“那就拜托了!”
见到朱祁钰这么客气。曲华亦也很是郑重地答应了下来。于谦有多重要,曲华亦当然清楚,再见朱祁钰如此重视这事,恐怕他得使出所看家本领来了!
接下来数日,朱祁钰的精力都放到了于谦的身上,几乎每日都会过问一遍,并且去看望于谦。而金英地动作也不慢。安排人将泰安行宫收拾了出来。朱祁钰将于谦送到了河间府,这才返回京城。泰安挨着泰山。当地环境非常好。为了能够让于谦彻底康复,朱祁钰还让曲华亦带着一批医生跟了过去,需要什么都直接向内侍总管索要。
回到京城之后,朱祁钰还没有喘过气来。就发现这几天里堆积起来的公文已经有小山那么高了。这下,朱祁钰也是苦恼不已,于谦每天需要处理多少事情?难怪他会被累垮!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朱祁钰连着忙了十个时辰,这才把最重要的一批文件处理完了,不过。他已经过了最疲惫的时候,现在精神反而亢奋了起来。
“陛下该休息了,今天去哪个娘娘那?”
“休息?”朱祁钰苦笑了起来,“金英,去熬碗汤来,这里还有这么多的公务,朕现在能去休息吗?”
“陛下,这么多公务也不能只让陛下一个人来处理啊!”
朱祁钰一愣。立即笑了起来。“对啊,这其中很多都不属于内阁总理大臣需要亲自处理的。去,把柴汇,丁用,还有其他的那些部长都叫来,朕要分下工,不能什么事情都由朕一个人来办!”
朱祁钰也放松了下来,他的老脾气又发作了,只要他不想干的事,就有十万个理由交给别人去办,而成立内阁,这本身就是为了减轻皇帝地压力而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显然,内阁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之前,是因为内阁才建立,人才不够,所以内阁的办事能力不足。
现在这个问题应该得到解决了,内阁成立了好几年,而且帝国公立大学也培养出了好几批人才,必须要想办法充实政府!
朱祁钰还没有完全想好,丁用等人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御书房来。不多时,其他的内阁部长也先后到了。本来,内阁会议应该在内阁总理府召开,不过现在朱祁钰接过了内阁总理大臣的所有事务,所以召集内阁会议的地方就改在了御书房。
“各位,于大人的事情,你们都应该知道了吧?”朱祁钰地神色很是严肃,“朕之前很少处理国务,也不知道于大人身上的负担有多重。
这两日下来,朕算是深有体会了。这一个国家需要管理的东西确实太都了,于大人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确实为难了于大人。不过,让朕很是想不明白的是,内阁成立好几年了,怎么就没有人能够帮助于大人分担压力呢?”
一些内阁大臣都低下了头,其实他们都有苦说不出来。于谦这人忠心不二,不过,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有点死板。在朱祁钰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之后,于谦几乎是事无巨细,统统都要过问,都要管理,反而把其他的部长大臣压了下去,高得好多部门几乎无事可做!这一方面说明于谦确实是办事负责,不敢辜负朱祁钰对他的重望。不过,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于谦还没有完全理解内阁这套政府机构的运行方式,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陛下,其实事出有因!”丁用当了几年官,进步也很大,说话更是面面具到,“于大人勤勉,臣等都很清楚。不过,这也不能怪各位部长,内阁虽然成立了好几年,不过人手一直不够,各部门的压力也都很大,于大人为了替下属分担压力,这才接过了这么多地重担。为了帝国,为了陛下,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奈能力有限,无法为陛下分忧,臣等不才啊!”
那些开始还在担心朱祁钰会怪罪下来的大臣听到丁用这番话,无不在心里感激丁用一番,这话说得轻重到位,而且谁都没有得罪,也为其他人开脱了罪名。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说道:“内阁成立之初,确实人才不足,不过这几年下来,帝国各方面人才辈出,怎么还会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
“陛下有所不知,这几年,帝国连年征战,军费开支甚巨,虽然臣等多次提出扩大内阁规模,充实内阁各部门,不过于大人为了减少政府开支,降低百姓压力,好集中更多的力量支持陛下对外征战,所以一直没有同意扩大内阁政府的意见。于大人也是一番好意,而且为国为民,是臣等的表率!”
朱祁钰一愣,长叹了口气,说道:“于谦对自己也太过于苛刻了,而且这都是朕的过错,你们都是优秀的官员,朕错怪你们了!”
周围的官员都松了口气,丁用两番话就化解了危机,这本事,一般人还真没有。
“这样吧,从今天开始,各部门各司其职,管理好各自的事情,无重大问题,不需要上报,只是每五日将所处理之政务送交朕审阅!”朱祁钰坐了回去,“另外,内务部,文教部,安全部三部门在最近组织内阁政府招聘工作,扩大内阁规模,充实内阁各部门,向全国广招人才!”
“是,臣谨尊圣命!”三位部长立即出列。
朱祁钰摆了摆手,结束了这次短暂的内阁会议,然后让金英等内侍将那些没有处理完的文件,按照内容区别,分头送到了各个负责的部门去。这番忙碌下来,朱祁钰这才感到疲惫,同时心更累!
大明帝国的疆域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就算是当初蒙元时期也没有达到这么大的规模。而且,大明立国几十年来,国内基本上都趁发展趋势,特别是这几年,各地新鲜事物频出,各种各样的新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大变革的时代,当然就会附带产生很多以前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及时处理,及时解决,才能够让帝国得以健康的发展。显然,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帝国的管理者,他们承受着太多太多的压力,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负担!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五节 西征军报
在内阁全面运转起来之后,朱祁钰也顿感轻松了多少。比起于谦的那套管理办法,朱祁钰实施的新办法可以说先进很多。之前,于谦在帝国政府中扮演的是一个勤奋的劳动者角色,虽然他的勤勉是众所皆知的,不过效率却不高。现在,朱祁钰扮演的则是一个操作者的角色,他手上握着控制各部门的绳索,就如同操作木偶一般的操作着这台庞大的政治机器。相比较而言,朱祁钰自然就轻松了很多。
历史上,对朱祁钰与于谦这两个人的评价也大致如此。于谦的行政能力远超过了朱祁钰,不过在新思想方面仍然比朱祁钰差了很多。而朱祁钰的行政能力一直是被人所诟病的,甚至有人评论,如果朱祁钰不是帝国皇帝,而仅仅是地方官员的话,恐怕他连一个县都管不好。不过,朱祁钰是帝国皇帝,而且是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积极的调动身边每一个人,并且把这些人的才能都发挥出来。显然,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而不仅仅是帝国官员!
数日下来,朱祁钰突然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处理的了。
他甚至连于谦兼任的国防部部长的职务都丢给了副部长去处理,自己则开始思索新的改革方案,以及一些与政府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比如,日本天皇是不是已经完全被制服了,而静御前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真是个男孩,而不是女孩。
看来,朱祁钰本身就不是那种能够管理政务的人,这也是一个让后来的学者百思不解的地方。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皇帝。在管理政务方面都是超一流地高手。而朱祁钰则完全是个另类!不过,归根结底,朱祁钰能够盘在帝国政府这张巨大的蜘蛛网的中心。能够有效地控制帝国的个各地方,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着大量的助手!可以说,当时帝国涌现出来的人才是其他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于谦,丁用,柴汇,伍翰誉,房茹惠,何山,马顺长,商学文,袁野,詹哲士,龚敏,曲华亦这些,拿到任何一个朝代,都绝对是栋梁之才,而他们却全都集中在了朱祁钰的身边!而正是这些人才。帮助朱祁钰建立起了这个庞大地帝国,并且管理好了这个庞大的帝国!
后世,有人说朱祁钰是块磁铁,能够将人才都吸引到他的周围来。
这个比喻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些人才多半是朱祁钰亲手培养起来的,所以,他不是磁铁,而是一座巨大的熔炉。能够冶炼出最好的钢铁来!
不管怎么说,朱祁钰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皇帝,之前没有,在他之后也没有。不过,对当时的朱祁钰来说,他却一点都不希罕这个身份,因为当了几年的皇帝,朱祁钰除了冲锋陷阵,领军作战之外,是很讨厌这个皇帝身份的,特别是在让他处理国政的时候,朱祁钰几乎是怀着一种逃避是思想在面对这个残酷地现实!不过,他也有本钱逃避,那些大臣对他都忠心不二,而且朱祁钰的随即抽查制,以及他经常私访的作风,也让大臣们不敢在他面前隐瞒任何事实。
让内阁开始正常运转之后,朱祁钰更多的开始关心起了于谦的病情。
“于大人的身体已经开始好转,不过任需要休养!”曲华亦这段时间一直在京城与泰安之间来回奔波,“我已经给于大人开了一些补药,不过不能操之过急。陛下还需要耐心!”
“对,耐心。朕有耐心,现在内阁的事情基本上理清楚了,曲大人今后也不用经常去泰安了!”朱祁钰走了过来,“曲大人,朕想知道,你负责研制的那几种药品有成果了吗?”
曲华亦已经被提拔为了医疗卫生部地副部长。他点了点头,说道:
“臣受到了一些启发,陛下所说的那种金疮药已经通过了几轮试验,现在正在进行最后一轮试验,如果效果好,且无副作用的话,就将第一批送到西征前线去。至于陛下所说的麻醉药,臣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不过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仍然需要时间!”
“时间不是问题,朕也清楚,一种新的药物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研制!”朱祁钰坐到了曲华亦旁边的椅子上,“不过,曲大人现在已经为副部长,很多这方面的事情都应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相信,曲大人对新的化学药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上次朕跟曲大人提到过这方面的事情,不知道曲大人在这方面有什么进步呢?”
“陛下,臣已经建立了两个实验室,不过现在进展还不是很大,特别缺乏合适的人才!”曲华亦苦笑了一下,“帝国公立学院的医科学生并不多,而外面的江湖郎中对此是毫无帮助的,这更需要时间!”
朱祁钰也觉得自己有点心急。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如果需要什么支持,你可以随时来找朕。现代医学非常重要,其产生的影响绝不比其他任何的发明小,所以,曲大人更应该重心于此!”
“陛下放心,微臣必当尽心竭力!”
朱祁钰点了点头,送曲华亦到了门边,接着,就看到一名侍卫军官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曲大人慢走,朕就不远送了,金英,带朕送曲大人回去!”朱祁钰说完,走到门边时,才对那名神色匆忙的侍卫军官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陛下,西征大军战报!”
朱祁钰一愣,于谦病了之后,虽然国防部的事情由马顺长负责,不过军国大事全都由朱祁钰负责处理。而现在的重点就是西征方面军的情况,朱祁钰早就下了命令,任何与西征大军有关的事情都交由他处理。
“进去说!”朱祁钰先进了御书房,那名侍卫军官跟进来之后,顺手把门拉上了。“是不是不好的消息?”
侍卫军官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两份军报几乎同时到的。一好一坏!”
“那坏地是什么?是不是杨洪的远征军遭到了帖木尔帝国军队的拦截与袭击?”
“对,沾木尔帝国大军在花刺子模海西面拦截了杨将军地远征大军,双方发生激战。据前线所报,这次帖木尔帝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虽然作战部队只有十万左右,不过远征大军遭到突然袭击,而且各部都非常疲惫。难以招架!”
“损失有多大?”朱祁钰咬了咬牙,如果不是帝国需要休养的话。
他恐怕早就率军去对付帖木尔帝国了。
“战报中说,损失了一万多人马,多亏杨将军早就有所准备,远征大军向北撤退。逐渐脱离了战场。不过,这次帖木尔帝国肯定是横了心要对付我们的远征大军,所以紧追不放,没有给杨将军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现在远征大军在哪了?”朱祁钰差点急得跳了起来,虽然远征大军绝大部分的都是蒙古人。可蒙古人也是大明的子民啊,而且是大明最好的骑兵!
“战报是从瓦刺军营东面两百多里的地方送出来的!”
朱祁钰咬了咬牙。“这帖木尔帝国还真是嚣张,竟然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来,看来,得给他们一点教训!”
“陛下不需担心……”
“哦?”朱祁钰一愣,“那第二份战报是什么?”
“第二份战报是祖百龄将军送来的,是捷报!”
“捷报?”朱祁钰立即笑了起来,“你这侍卫军官胆子还真不小啊。竟然有事瞒着朕,是不是也想去前线作战了?”
“陛下冤枉啊,陛下开始先问到坏的战报是什么,所以在下也只能先报告杨将军送来的战报了!”
朱祁钰摆了摆手,他并不是真地生气,笑着说道:“那就快快把祖百龄将军的捷报告诉朕!”
“祖百龄将军接到于大人送去的火速军令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将集结在瓦创堡垒的步兵全都带到了瓦创军营,然后在此地屯扎数日。在帖木尔帝国大军袭击远征军的时候,祖百龄将军率五万步兵在瓦判军营以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埋伏,设下了伏击圈,随后放过了杨将军的远征军,给了那些在后追赶的帖木尔帝国大军迎头痛击,斩敌五万余,缴获战马四万多匹,另外还有大量军械,战旗等等物资。祖百龄将军已经派人将这些战利品送了回来!”
“也就是说,远征军已经成功脱困了?”
侍卫军官点了点头。“远征军已经脱困了,祖百龄将军是在回到了瓦刺堡垒之后才发出捷报的,远征军也在附近休整!”
“好,这祖百龄是指挥步兵作战的一把好手,他肯定让帖木尔帝国的骑兵尝到了我大明火器的厉害,恐怕今后帖木尔帝国地人都得先掂量掂量我大明火器的厉害才决定是否侵犯我大明吧!”
“陛下,祖百龄将军与杨洪将军询问,是否要再次发动西征?”
朱祁钰沉默了下来,思考了一阵后说道:“西征行动暂时结束,由祖百龄率步兵镇守瓦刺堡垒,蒙古骑兵各自返回。蒙古这几年的损失也很巨大,他们也需要时间恢复元气,等到蒙古各部落的少年长大成人之后,再发动西征,到时候,朕亲率大军支援,一举摧毁帖木尔帝国!”
“陛下,就是这些命令?”
“当然不是!”朱祁钰看了那个脑袋有点简单的侍卫军官,“去告诉祖百龄,让他在那边好好守着,明年朕派人去把他轮换下来。另外命杨洪回京复命,蒙古骑兵解散。另外,让内务部起草一份文件,加强蒙古各部的休养工作,这几年,暂时不要跟帖木尔帝国发生大的冲突,我们需要时间恢复!”
侍卫这才算明白了过来,立即就出去了。朱祁钰则在书房里呆了下来。这一坏一好两个消息其实都很重要。这次西征,给帝国带来的新土地并不是很多,不过却检验了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而且也让蒙古骑兵熟悉了怎么配合明军步兵作战。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西征行动积累了经验,熟悉了帖木尔帝国的军队,作战方式,战略战术等。当然,也在实战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蒙古将领,而这些人,都将在今后的西征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朱祁钰还有一点没有考虑到。这次西征,已经将蒙古完全推到了大明的怀抱里来。帖木尔帝国其实也是蒙古人建立的帝国,是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建立的庞大帝国。不过,他们与现在的蒙古是不同部落的,因此关系并不是很好。当初,也先遭到明军围攻,帖木尔帝国都没有出兵相助,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不过怎么说,帖木尔帝国都是蒙古人的帝国。这次西征,则完全把大明控制的蒙古各部与帖木尔帝国分开了,双方之间已经点燃了仇恨的火焰,而蒙古各部也只有完全投靠大明,才能够战胜帖木尔帝国!
在当时,或者说在朱祁钰的这个时代,西征一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也一直不是帝国对外作战的重头戏,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帝国的新式军队难以在广袤的大陆腹地进行长途作战。不过,西征对这个时代产生的影响却不比朱祁钰发动的其他任何一场对外战争小,甚至更大,影响的时间更广!
正在朱祁钰想入非非的时候,金英突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皇后娘娘让陛下赶紧过去一趟!”
“皇后?”朱祁钰皱了下眉毛,柴美娇没有事是不会来烦他的。
“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