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福大贵(晒星月)-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宫后,四爷将严子风安排到了承乾宫当侍卫,与悫惠贵妃明说了,从外面请了个人进宫来帮着查精怪一案。悫惠贵妃信任四爷,大开方便之门,给了严子风一个自由进出皇宫的牌子。
  严子风有了自由,更好行事。决定先试一下除去八爷身上的香味。暗地里潜入八府的别院,趁李敏儿在屋里消失时,将李敏儿屋里的的衣物和被子全撒上解香,并在八爷的枕头里放了解香蛊和仇蛊。
  待李敏儿突然出现时用迷药先迷了她,将她手帕上的异香除去,并下了仇蛊的味引。
  八爷回来后,李敏儿身上没了痴罗香味,心里一直若隐若现的埂着晚春那事,睡到半夜,情绪激动地做起梦来,恶狠狠地骂道:“李敏儿,你心肠如此狠毒,我要杀了你。”梦游中下床,取下宝剑在空中乱舞。
  李敏儿看得心里凉哇哇地,这一回晚春的事给他刺激太大了,连痴罗香都没有用了。
  对着寒光闪闪的剑,李敏儿心里发虚,若是八爷厌恶她了,怎么办?
  立即进入盘丝洞,反复查阅痴罗香那段记载。书上并未提及,它是否会在人极度刺激之下失效。细细一想,恐怕,晚春那事给八爷刺激真的太大了。
  于是换了鸳鸯锦。看太子对姣娇日有所思,夜有发狂的样子,这鸳鸯锦的力量比痴罗香更大。
  严子风早有防备李敏儿这一手。她虽没有空间,或是武功高强。李敏儿住的别院里,本来下人众多,她为了自己行事方便,散去很多,只有几个专门干活的宫女和太监。严子风要自由出入她家,可谓易如反掌。
  李敏儿次日备好鸳鸯锦从空间出来,严子风藏在她屋里,待她出来时,又下了迷药,除掉她手帕上的异物,检查了鸳鸯枕下的仇蛊,两蛊绞在一起,咬得很凶。待到一只蛊咬另一只蛊头时,八爷和李敏儿之间便仇怨深种,就算以后李敏儿再对八爷用什么迷情香,夫妻俩会爱恨交织,生出许多怨事。
  八爷昨晚做了恶梦,发了梦冲,自己并不知道。白日一天,心里都有种莫名的烦恼。下午,习惯地回到别院。李敏儿上来殷勤伺候,不时拿帕子给她拭汗,拂衣襟。
  八爷看着她这热情的样子,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厌恶,一股无名火一冲而出,推开她,不耐烦道:“我自己来。”
  李敏儿愣了愣,看下手帕,怎么这鸳鸯锦适得其反?这时想要进盘丝洞,又怕冷落了八爷,他回府里去。
  吃饭时,八爷也不象往常一样,对她细心呵护,不时给她挟菜。他一双大眼睛,不时闪烁着不满的怒火。把盘子里的菜,东挑挑,西闻闻,索性啪地一下放了筷子,不悦道:“今晚的菜怎么这么难吃?”
  这些菜是李敏儿亲自下厨作的,都是按他的味口做的,起锅时,她有尝过,味道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李敏儿拿着筷子尝了尝,迟疑地看着他,不解道:“味道和你往常爱吃的一样呀。”
  “人是会变的,你不知道?”八爷瞪了他一眼。在这屋里坐不住,情绪烦燥,看李敏儿越看越不顺眼。
  李敏儿觉得委曲,他怎么变得如此不讲道理。人是要变的,变了你告诉人家一下,不就行了,不由两眼一红。
  八爷见她哭了,摇着手,凶着脸道:“得!你这一招再莫我在我眼前表演。你不哭还好,一哭我就想发作。”说着一脚将桌下的一张凳子踢倒。呯地一声,吓得李敏儿一抖,眼泪婆娑地看着他,“你在宫里遇了不顺心的事吗?”
  “你咒我?皇阿玛这几天对我好得很呢。你却咒我不顺心,你安的什么心?莫非你连我也看不顺,想象杀晚春是一样,把我杀了?”
  李敏儿愕然。晚春那事对他刺激这么大?让他如此仇恨自己?
  八爷烦躁地进了卧室,倒在床上,翻了几下,觉得这床也不象往日那舒适,令人留念。起身便往外走。
  李敏儿有种不妙的感觉,拦着他,娇戚道:“天这么黑了,你往哪里去?”
  “我回府去看看。”八爷用力推开她,无奈她抱得很紧。
  “天黑了,我不让你走。”李敏儿不甘心。太子中了鸳鸯锦的味,都会疯狂。定是八爷没沾上。一只手拿着帕子在他脸上乱抹。
  八爷夺过她的帕子,嚓嚓几下撕成几块,扔在地上,将她攘倒在地上,大步离去。嘴上还骂道:“恶妇。我不要与这种恶妇同床。”
  李敏儿坐在地上,看着他的背影,彻底相信,巨大的刺激可以令痴罗香和鸳鸯锦失效。
  她不甘心,咬咬牙,抹去泪水,一下进了盘丝洞。
  小栓子和小柱子在正厅门外见八爷怒气冲冲地走了,夫人突然就不见了,吓得两人捂着嘴跑回房里,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七四章 秋喜

      中秋来临。因为晚春之死,皇宫里比往年显得冷清,没有举办大型的赏月聚会,一大早,宫里就派发了月饼。
  各宫各府的中秋节团圆赏月却不能免除。
  上午姣娇回到府中,将一万两银票交到那拉氏手上,这是去年就计划好要还大家的借款。
  钱姣娇果然说话算话,也够有本事。真的兑现了诺言,给了大家四千两的红利钱。
  那拉氏按当初筹资的帐目,将银票兑换出来,按各自的比例分配下去。
  “明年还有红利?”耿佳氏眉开眼笑地问。什么都不干,一年百百拿到一千两银子,当得上衙门里一个小官了。
  “只要茶楼不关门,生意不倒闭。以后每年,我会拿利润的四分之一分给大家。”
  “四分之一会有多少呢?”耿佳氏瞪大眼问。
  “生意保持一直能保持现状的话,至少跟今年一样,四千两还是有的。”
  大家嫁过来后,每年八十两的皇室俸禄,虽比寻常人家富有几倍,拿在手上却不总觉不够沉。往后每年多了一千两银子的分红,自然就好过多了,自己想做点什么大事,或多积攒点私房钱就容易多了。
  几个夫人中,大家都这么想,李佳氏却想得有点不同,她最是个表面温柔,骨子里最多心思的。钱姣娇这么大方就把大家的钱还了,还阔气地分红利,显然茶楼的生意极好,她才会这么舍得。若是茶楼一年无近万的利益,她肯舍得分大家这么多?
  想得深思点,两大间茶楼,自己又出产香茶。这可是府里最大的家业啊。她现在分钱分得高兴。无非想收买人心。等她将来生了孩子, 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的分钱,随便找个借口就堵了这条路子。她可谓名利双收。
  可是另几个姐妹却一幅开心的样子,这事待明日后还需好好和她们说说。
  中午四爷没有回府吃饭,去了永和宫陪母妃。
  几位夫人吃罢午饭,耿佳氏嚷着,“今天大家分了钱,不如一起打打牌吧。”
  宋氏极好打牌,笑着附合:“好。大家索性玩痛快点。五两一番。”
  “好!桃枝去抱牌来。”那拉氏难得这么高兴。她越来越看好钱姣娇,家旺人富。这个小妾娶得好,以后大家会过得更富足的。
  桃枝布置好牌坐。大家坐在大厅里,边聊天边打牌。
  耿佳氏久未见到姣娇,情绪高昂,玩得最欢,没玩一会想起八爷府郭络罗氏昨天就送来的小月饼。叫桃枝拿出来给姣娇尝尝。
  “郭络氏心情好,送的月饼都比往年好吃。”李佳氏一向不轻言说是非的。忍不住笑着说道。
  宋氏摸到大三元的牌,控制住心中的惊喜,慢条斯理地扔出个九筒,嘴上道:“可不是。饼里加了桂圆肉和橘子皮,样式作得也比往年精致。好象比往年更有心思过中秋。”
  耿佳氏一口咬着小月饼,抓过宋氏打的九筒,“碰”。扔出个一万,含糊不清地说道,“据说八爷最近天天都在府里歇,别院那边脚印都不去沾一个。”
  姣娇尝了个小月饼,的确好吃。却不出声,只听着她们聊八爷家的事。
  “桃枝。你昨上午给郭络氏送月饼去时,她家丫头可有和你说过,她们家最近是怎么回事?”那拉氏好奇地问。
  桃枝抿嘴一笑,“郭络罗夫人的丫环小凤说的可有趣了。说八爷做梦都在骂李敏儿阴险得很,再不要与她同处一室。”
  那拉氏抬眼看着桃枝,“李敏儿怎么阴险了?”
  李佳氏瞟一眼钱姣娇“昨天郭络罗氏和我说,李敏儿一直霸着八爷,八爷良心发现了,说要对她比以前还要好。这有人疼的女人真不一样,前一阵郭络罗氏看着还象只焉瓜,昨天看着象一朵正盛开的鲜花。”
  她这话有意味,一边说过姣娇听,一边提醒几位姐妹,不要被钱姣娇送的银子给昏了头。
  “所以人啊,不能好处和福气占完了。不然到尽时,那下场真是惨不忍睹。本是恩爱夫妻,男人说出那话,也够寒碜人的了。”
  宋氏虎听出李氏的意思。可是她不会瞎附合李氏,自己又没孩子,凭什么去管茶楼的事。钱姣娇虽然现在没孩子,毕竟只有十六七岁,没准很快就有喜讯的。她是现实的人,现在钱姣娇肯还大家钱,还分银子,就先把银子弄到手再说。她老了指望谁?不如指望银子撑腰。
  两眼视眈眈地看着大家出的牌,只要现个红中或者发财,大三元就胡了。
  那拉氏眼皮都不抬一下。李氏有孩子,想得自然比大家多。可是,她没孩子,年纪又大了,又不可能再生孩子。只要她的嫡福晋位置在,将来钱姣娇生个儿子,还不归她管,钱姣娇赚再多的钱,还不是她儿子的。只要钱姣娇的儿子作了嫡子,她以后再抬一抬他,他还不把嫡母供上天?自古以来,小妾的孩子归了嫡室,长大后不认亲娘认嫡母的事,多得很。
  所以她无需担心太多。再说经营茶这档子事,不在她能力之内。若抢行把茶楼弄过来,做亏本了,反而得不偿失。只要钱姣娇兑现诺言,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姣娇心中一震,她几个说人家的事,怎么有影射的迹象?八爷和李敏儿的关系突然变得紧张,这是个极重大的新闻和异数。不由揣测起李敏儿此时的心情来,一走神,扔出个红中,桃枝在一边叫道,“钱夫人,你十三乱的,怎么扔了那个牌?”
  “哈哈。”宋氏象饿虎扑羊一般,猛地推倒牌,“大三元和了。寒家加五番,放炮的十番。”
  姣娇回过神,从衣袖里摸出张银票放到桌上,看了看宋氏的牌,果然是个大三元。笑道:“宋佳姐姐好手气。”
  那拉氏满意地看着姣娇,这丫头真聪明,听了八爷家的事,立即知道放点水出来,哄大家高兴。没理由打出的牌,把自己的大和牌给毁了。
  “宋佳姐姐得请客了。”李佳氏看眼那银票,因为过节,今天打得有点大,一番五两银,十番就是五十两。
  耿佳氏冲姣娇不满道,“我上把清一色,你手上一把杂牌,都舍不得放一个我。这一回你倒好,撤了自己的大和牌,送宋姐姐个大三元。我这份银子,你得帮我出了。”
  姣娇笑一笑,又摸出张银票放在桌上。如意刚刚进来,看了一会牌,见姣娇出手大方,笑道:“钱姨娘会赚钱,不在乎银子。”
  姣娇脸上一红,道:“刚才是我失误,害了大家,接下来,我可不软手了。要银子,手上过。”
  李佳氏怔了怔,觉得她这话有点硬气,似在表示,大家别把她当李敏儿看待。要想得到四爷的宠爱,各人凭本事。
  接着打几把,姣娇有所好转。大家不敢掉以轻心,都不在乎银子,就怕输掉气势。
  四爷终于回来了,见女人们在打牌,看了一会,便和如意去了后院看儿子们。
  男人一回来,女人们没心思再玩牌。撤了牌局,全都去花园里布置晚上赏月的场子。
  四爷今天的心情极好。中午在永和宫,德妃告诉了他一事,过几天,皇上要正式加封诸皇子。带着儿子们来到花园,和大家说了就快正式封亲王的事。
  “恭喜四爷。”众妻妾拥着他欢呼不已。
  真是双喜临门。上午大家拿到红利,下午听说四爷就要正式封王。原来太子复出时,皇上说加封几位皇子,只有口谕,没有圣旨,大家都不敢太当真。
  那拉氏更看重钱姣娇了。这次她跟四爷一起去热河行宫,回来就带来这么大的好事,实在是个福气了得的女人。
  耿佳氏做得更明显,别人都去抱四爷,她却一把抱着钱姣娇,似乎在她身上蹭几处,就能将她的福气蹭些过来一般。
  姣娇对这件事并不震惊,历史书上都写了,四爷要先做雍亲王的。
  四爷从夫人们口中,得知八爷家的事后,有了更深一层的想法。男人过于冷落妻妾,会泄漏秘密。若不是郭络氏被冷落太久,突然复得八爷的宠爱,高兴过度,而说出家里的事,恐怕不会有人知道八爷和李敏儿翻脸的事。
  八爷都骂李敏儿阴险了,晚春之事肯定是李敏儿所为。
  四爷知道的事,皇上很快也知道了。 八爷突然冷落李敏儿,非空穴来风。
  皇上回想着离开行宫前两晚,有个宫女给德妃报告,说八爷和李佳氏吵得很厉害,不知李敏儿做了什么错事,很生李敏儿的气。皇上后来问过此事,老八失口否认了。
  直郡王被禁之前,举荐过老八。老八作为内务府总管,在查办太子奶公凌普家产的事上,有所隐瞒,未能如数尽收。太子被刺杀之前,老八从一个相士张明德之处,得闻太子恶言,狂言若得天下好汉必刺杀之,不禀告,反而在众皇子间流传。这几件事让他对老八已经有所介怀。晚春死后,老八不肯坦言心事,让皇上更加难过失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七五章 适得其反

      晚春死的前两个早上,李敏儿在花园里出现过。扫地宫女有供词,说晚春格格曾生气地说过“敏嫂嫂不喜欢我”。
  显然李敏儿和晚春的死有关联。皇上对李敏儿因此已经心有芥蒂。
  半年前复立太子,加封诸皇子,禁了老大,革了老八,形成平衡牵制。但在待遇上,老八实际仍是贝勒爷的待遇。这次带老八去热河,皇上就是给他弥补的机会,做的可谓仁至义尽了。
  老八和李敏儿不争气,怪不得皇上对他们失望了。
  几天后,皇上颁发圣旨正式册封几位皇子,老三正式封为诚亲王,老四封为雍亲王,老五封为硕恒亲王,老七和老十封为郡王,老九、老十二和老十四为贝子。独独老八的事悬而未决。
  老八心情阴暗,后悔在行宫时和李敏儿吵架,让皇阿玛知道。懊恼之余,更恨李敏儿弄死了晚春,无形中加深他和皇上之间的间隙。对李敏儿越发不愿理踩。
  同时,心里更觉太子妃厉害,猜她在皇上面前一定有所挑拨,皇上才会这么处罚他。
  他毕竟有些手段,身边的人又多。很快宫中传出,太子迷恋精怪,一到夜里就癫狂的恶闻。
  皇上得闻,召见太子妃,太子妃哭着承认确有此事,但每晚有将他捆绑起来,以免生事。
  “你真是个贤妇。”
  宫中有精怪,太子中了邪,皇上并不怪罪太子,反而觉得太子妃极难得,能果断地应对。
  太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派了他夫妇去安奉殿守孝陵。祈求祖荫庇护,以消灾厄。
  李敏儿从被八爷冷落时,在盘丝洞里精心研制新的迷香,可是无论怎么暗中给八爷下迷香,都没有用,不由怀疑起盘丝洞的功能来。
  婚姻出了问题,夫妻关系陡转直下,难道是晚春冤死,阴魂不散,才走了厄运?
  李敏儿冷静下来。开始反思。想了些天,觉得自己的确过于激进。若是夫妻关系不好。他就是当了皇上,只怕自己被冷落地更厉害。当务之急,先回复夫妻的爱。
  正好,皇上正式下诏加封诸皇子,独独没有八爷。这事对他打击一定很打,对她则是一个恢复关系的好机会。
  可是要怎么样帮助八爷恢复地位呢。这成了她迫在眉睫的重大难题。
  对于众皇子加封的事。暗地里各有感受,各有看法。
  老三检举直郡王,封了亲王,在理所当然。老四封了亲王,只因他对皇阿玛惟命是从,处处孝顺老实,皇阿玛早就嚷遍了朝庭上下。老四难得的相才,对此大家并不意外。老五也封了亲王,老十封了郡王,连老九和老十二都封了贝子。老十四受了八爷一事的牵连,还是个贝子。心里不是滋味。明明老八在暗中打击太子,老五出谋划策最有份。怎么皇阿玛对老五的行为反而视而不见呢?
  宜妃聪明非比寻常,皇上这一着棋,是要孩子们相互牵制,不要为了夺嫡而斗下去。
  皇上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以老五老实、敦善为由,晋升为硕恒亲王,连老九都封了贝子,实则是劝老五和老九要懂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如若不然老大和老八就是例子。捉摸透这层意思,宜妃把老五和老九叫到身边,秘密训话。
  “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老五贵为亲王,老九做了贝子,你们应该知足了。太子复出,虽然病疾未癒。无论将来东宫之位属谁,你们都不要再参与其中。做好亲王,当好贝子。方保得大家平安。”
  太子去年被废后,皇阿玛大病,他伺奉了几次,见得老四一直默默无声,真心实意地心疼着阿玛,心中很是触动。如今做上了亲王,这对他来说已经到顶了。就是老八以后当皇上,他也就只是个亲王。如今,老王岂有不珍惜的道理?因此与老八之间渐渐有了距离。
  老九迫于母妃的压力,也减少与老八的交往。
  老八深感人心势利,他被摘了爵位,并未革除内务府总管之职,兄弟间便生疏了。
  只有十四,反而和他更加亲近。
  十四心里有一肚子的不舒服。皇阿玛的加封太没缘由。不以功绩定论,全以孝德考察。他不过是为老八出面说过保证的话,这事老九也有份,偏偏对他不能释怀。
  德妃自然免不了教化他一番,骂他不懂为父分忧,反而添乱,真是不懂事。把老四给表场了一通。十四骄傲的心受不住这些变化,自尊心严重受损,同时觉得皇阿玛年迈,有昏庸的迹象。太子都病直那样了,还对他那么“宽仁”。
  亲近老八,一半是同病相怜,另一半。经历这些事后,十四的人生观有了重大变化,觉得担大事之男儿,当有果断豪决绝不唯亲。众兄弟间,无一人有这些禀性。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阿玛昏庸了,将来绝不愿委曲于庸君之下。
  因此,学得越发聪明。倘若老八真是个大德大贤大勇之人,能击碎太子这块顽石,便随他为臣,倘若老八不堪大任,由他在前面开道,自己将来必取而代之。
  皇上没想到自己这个有着“牵制”作用的加封,反而激发了十四的野心,令皇子们之间后来斗争得更厉害。
  四爷当了亲王,严子风暗中很是高兴。看着皇子们之间战火纷飞,烧得皇上焦头烂额,时常陷入摇摆不定的痛苦中,她巴不得太子被某个皇子砍了,然后皇上又把杀人的皇子杀掉,将来让四爷当了皇上,为汉人多办些好事,那便更好了。
  可是女儿姣娇对这事怎么没有多大激动?只是关心对付李敏儿那事进展如何。
  “八爷失势,李敏儿因婚姻危机消停下来。”
  严子风心里依然不急着处置李敏儿。太子未倒,众皇子不除,她暂不会毁了李敏儿的“宝贝”。
  她害得李敏儿婚姻不和,便是要将李敏儿逼到一个死角,再为她所用。
  姣娇对整个局势已经有历史的先见之观。四爷一步一步地顺着历史走去。四爷受天任之命还需很多年。
  只是那精怪不除,反而令她难安。这日把严子风召到圆明园,问话:“你什么时候弄掉李敏儿面上的蛛痕?还有红蜘蛛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当初给她种蛊时,把桃花蛊和傀儡蛊都可以种错位的娘,虽是高手,却是难得的糊涂高手。姣娇对娘已经有些没有耐性,甚至有点怀疑她娘的江湖能力。
  “我想先查清红蜘蛛的来历。再除去李敏儿脸上的蛛痕,否则蛛痕了去,或许就少了某种感应,更难查出红蛛当时怎么来的。”严子风早防着女儿的压迫,找的理由极象一回事。
  姣娇认可她这个理由,也不能任她无限期地拖下去。总得给她个限制和压力。便道:“你到皇宫也有一阵了,难道还没找到点线索?”
  “你以为你娘是神仙?皇宫那么大,熟悉各宫各处都需要一段时间呢。”严子风不慌不忙地和她泡蘑菇。
  唉。的确是那样,不该迫得她太紧。姣娇才进皇宫时,可是花了几个月才慢慢熟悉起来。只得又呆叮嘱她不可任意乱来,一听到什么消息就要通知四爷。
  严子风从姣娇那里又争取到了时间。便开始动新脑筋。太子被派出守孝陵祈福了,得把他的死对头老八给帮扶一把。不然老八倒了,谁来打击太子?
  四爷自己,对当了亲王这事,也有点兴奋不已。太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对那精怪莫名地有点感激起来,若是太子的怪病一直不好,他的太子之位便不会太长。
  皇阿玛嘉奖善德之行。这对他来说是个启发。为君王者,必须德行高尚,方能公以天下。只要自己继续这么保持下去,如果太子一倒,将来会怎么样,他有种莫名的期寄。
  毕竟是男人。天性里以事业重,以做大事为骄傲和自豪。况且他满腹才识。
  男人微妙的变化,姣娇自然有所察觉,心里不由好笑,男人要是成天象个妇人一样,只顾着些小事,女人嫌他无能,若他一心扑向大事,又担心不平安。
  众皇子的明争暗斗,让姣娇也有看法。大多数都顾着斗了,连老爹的死活都可以不顾,这样的人当了皇上,会顾忌多少百姓的生死?如何能稳定国计民生?
  国之不稳,家之不存。她虽只想过安宁的小日子,但前提必须是国泰民安。
  皇上的担忧并非虚虑,大清江山,的确有后继无托之势。太子不必说了,肯定不能托起江山,老三只能著书讲学,老五时憨时傻,主见不明,后面别的皇子,老八和老十四相对同众,可是老八的确有柔奸之相,十四少年英雄,义气用事,有时还刚愎自用。相比之下,四爷的确是相对合适的人选。
  夫妻俩都为此,开始各怀心事。四爷不敢说心理话,怕她劝阻自己。姣娇迈不开这一步,让四爷准备好将来当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七六章 祈祷

      晚秋,雨绵绵地下不停,潮湿的空气带着刺人的寒气。
  圆明园杏花春馆里,四爷坐在书案前,对着窗外的一从竹石,提笔作画。心神与眼见不合,笔下画出弯弯曲曲的墨龙。
  姣娇在一边见了,忍不住偷笑。
  四爷看着墨龙,脸上一红,心事不知不觉间在笔端流露出来。这些天,他被心事折磨得辛苦。
  姣娇笑道:“你心里想的我知道。你若真是想作大事,现在更应懂得退守的道理。”
  “知我者,姣娇也。”四爷把毛笔放在书架上,自己都笑了出来。
  她没再有劝他不要觊觎继位的话。
  “你真想将来继位当皇上的话,你得答应我,将来当个好皇上。”姣娇本来愿早早地想这事,再回避已是不能,四爷这次旧想法复发,势必比原来更加凶猛。男人,他要做大事业,若过多阻拦,也许会毁了他。女人,能作好的,便是多提醒他,不要偏离了正道。
  四爷搂着她的腰,香香她的脸颊,笑道:“怎么样才是好皇帝?”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样是好是坏,就先弄清它们吧。”他这是在逗她玩。姣娇才不会上他的当,傻乎乎地答什么,少纳妃,不纵欲就是好皇上。
  “你可得有皇阿玛的思想准备。你看他现的情况……”
  “儿子多了麻烦多。这就是我不愿意有太多儿子的原因。别人以为我四爷子自己薄弱。继承香火嘛,有一两个就行了。”四爷的话真是超凡脱俗。
  他这是真话,还是为孩子夭折得多,作开脱之说。
  “你娘查案的事怎么样了?”
  “你查了几年都没查出来,她才到皇宫,没这么快就查出来吧?”
  原来那红蛛之事。四爷暗中把每个阿哥都查过了,似乎都没可能。
  “秋风清,秋月明,寒鸦栖复惊……”
  外面的斜风细雨中,传来清语婉唱。
  耿佳氏戴着斗帽,披关油衣从外面,吟唱着走到二人面前。桃枝打着把油纸伞跟进来。
  四爷一愣,耿佳氏的毛病又发作了?
  “耿夫人。”
  春娥进来帮着耿佳氏取了帽子,和油衣,带着桃枝去放雨具。
  “你来作什么?”四爷眉嘴唇动了动。这话却没说出来。八爷家的福晋,暗地里说出家中之事的事。令他有了警觉。女人,不能冷落得太过份,否则她会在失衡中不知不觉出卖自己的男人。
  姣娇浅浅一笑,拉着耿氏坐到小厅里坐下。
  “这几日阴雨绵绵,姐姐怎么冒雨来了?还唱这么好听的歌儿。”
  “我这是想着你们吧。只是来看看。不想搅了你们的雅兴。看着这秋雨景致,想着少女时唱的曲儿。便唱了几句。”耿佳氏少女时习得一手琴技,所以会些词曲。
  “既然带着雅兴来了,不如我们以雅相会。”
  姣娇和四爷的心思想一样。若是过于冷落女人,积下的怨愤,可以灭国。
  姣娇听她唱的那曲是李白写的《秋风词》,是首传世琴曲,想着四爷收藏有一方古琴。便笑着取了那方琴出来,放在窗前一方长几上。
  “听说姐姐琴技颇佳,不如为我们奏上几曲。”
  耿氏大方,坐到琴前,调理气息。漫漫弹来,醇和的琴音。飘满杏花春馆。
  四爷原来宠耿氏,就因为耿氏通些琴律。很久没听到她弹琴唱曲了。
  耿氏弹了曲《秋江怨》,结合着词意,唱得凄凄楚楚地,和外面绵绵秋雨,十分相符。
  虽然情意凄婉感人,四爷眉头微皱,并不太喜欢。
  姣娇无事时也拨拨这琴,前世见人弹过,也听听琴曲,可是对于古琴之道并不精通,见耿低拨弹时,留心学习。待她抚毕几曲,掌握了弹奏的姿势规律,至于乐理,现代比古代更广。
  “你把那两首编钟曲弹出来听听?”耿氏提议。
  “古琴韵长,那两首曲不太好改编成琴曲。我来试一试另个小曲。”
  姣娇听过现代人将现代曲改编成古琴曲的演奏,对两首《天仙子》和《祈祷》的记忆格外深。
  “冰雪少女入凡尘土,西子湖畔初见情, 是非难解虚如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