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儿娇羞欢喜的模样瞒不了人,就连老夫人的心情亦很好。
  女婿武功好,性子也直爽,不像那些世族公子,说个话全冒酸气,听得他头大。
  王氏生了一场闷气,不照着预备,袁大司马是粗人,说发火就能发火。原本婆母就处处瞧不上眼,八月初六又发作她一场,说她没将袁东珠出嫁时的酒宴办得体面。
  好吧,她可是近了跟前才听袁东珠说要嫁人的。
  天下亦没有比这更快、更离谱的事,况且荣国府早前也没找他们家长辈,而是两个小辈说定的。
  袁大司马是想与世家结亲,可世家瞧不上他,这不,女儿嫁入陈氏了,他本就欢喜,哪有推辞说不合规矩的。在乡下,原就没这诸多讲究,这也是老夫人、袁大司马没说不妥的地方。
  王氏唤了一个侍女,这侍女的母亲在老夫人身边服侍。
  仆妇将袁大司马的话说了。
  老夫人微怔一下,“照着大司马的话预备吧。”
  “老夫人……”仆妇吃了一惊。
  夫人递话,可是让她帮忙说话,好阻了大司马胡闹,若照了大司马的意思预备,这偌大的家业,大半个就给陪过去了。
  老夫人道:“又是她让你来说的,眼皮子浅的,这荣国府是皇亲国戚,阿东嫁到婆家,是要去南疆做女将的,寒了她的心,可不大值当。荣国府能稀罕我们家这点陪嫁?哼哼,大司马做得对!”
  袁秀珠与几个侍妾垂首立在一侧。
  见孙女们各怀心事,老夫人轻哼一声,“我们老家乡下,有一个姓吴的老文生,当初嫁女儿,把偌大的家业陪进去不说,在外头借了好大一笔债,你猜后来怎的?”
  仆妇不接话。
  老夫人不紧不慢地道:“那女婿也是个懂事讲情义的,娘子过门不久,听说岳家日子艰难,给岳父一家置地买店,啧啧,好家伙,这一出手,可阔绰了,置的家业比吴家早前的还多。待吴家娘子一举诞下男丁,又送了一份。”
  老夫人见众人听说微愣,见袁东珠不在,许是回寝院拾掇了,当即总结成一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落音,觉得这话不对,忙又道:“阿东女婿不是狼,是个讲情义的,因着不愿让长辈操劳,求娶阿东,孝顺的男人心不坏。”
  那可是做南疆元帅的,烈焰军是陈留太主留给子孙的,待陈葳做了主帅,袁东珠就是元帅夫人,啧啧,战场能得的宝贝可不少,到时候什么都缺不了。
  陈葳是会孝敬父母一些,可这岳家的好处也不能跑。
  老夫人笑微微地对身边的庶孙女道:“你们得学乖,别跟你们母亲一个样儿,眼皮子儿薄,平白让人瞧了笑话。你们阿耶就做得对,大方一些,两家的面子有了,往后才是亲戚。阿秀,往后在书画会多亲近亲近永乐郡主,我们两家可是亲戚了,要像姐妹一样……”
  袁秀珠当即表示道:“祖母,阿秀一直都和荣国府的女郎走得近。”
  妙珠忙道:“五姐姐和荣国府的七娘子是朋友,她们可好了。”
  她抽了抽鼻子,她要快快长大,待大些,也能进书画会,而今去,总说她们小,没人愿与她们说话。


第四百六十九章 听夫主话能旺家
  (续上章)她抽了抽鼻子,她要快快长大,待大些,也能进书画会,而今去,总说她们小,没人愿与她们说话。
  老夫人的话罢,众人也明白,老夫人想的是荣国府不会占袁家的便宜,以后说不得还要靠袁东珠的女婿帮扶袁府。
  这话,还真被老夫人给说中了。
  袁秀珠道:“三姐姐这眼光还真好,整个都城,谁不知道荣国府的家底厚,荣国夫人的嫁妆只分了一半给永乐郡主。她名下的绸缎庄、首饰铺子、胭脂坊,家家生意都是最好的,而且荣国夫人还帮着打理太后的嫁妆,这银子多得了不得……”
  老夫人道:“规矩是给人瞧的,得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这才是正经。我瞧着你们三姐这婆家,倒比你们大姐的还好。”
  六皇子虽是皇子,上头的婆母又不是亲生的,隔了一层,陛下还不甚看重,三天两头的吵架。六皇子在外头又是沾花惹草,哪里像袁东珠的夫主,人家在都城是正经办大事的,虽是嫡次子,可才干比荣国世子还强几分。
  老夫人是个实在人,就觉得自己的儿子好,挑孙女婿也是照着袁大司马来挑,这孝顺的郎君就头一个得她好感,可不,对陈葳是一百个满意。
  晌午,袁大司马设宴。
  陈葳亦是恭谨地见礼,给老夫人、袁大司马夫妇的礼备得厚,就是妻妹、妻弟们的亦都不俗。
  老夫人得意地看着几个大小孙女:怎样,被我说准了吧?瞧瞧人家这出手?
  但亦肯定,自家孙女得荣国府看重,否则哪会备得这么厚。
  眼睛眯了眯,不满地瞪了眼王氏。
  王氏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惹着老夫人不快,只沉声不语。
  用罢了饭,陈葳领袁东珠回荣国府。
  袁大司马亲自挑了十二个武功好的男女,“阿葳,把他们带回去,你与阿东要上战场,或给你们做做帮手,或是带在身边多些保护,亦总是好的。我们家像样的陪房不多,你母亲是个贤惠能干的,我备了两个田庄、十二家铺子,你们俩收下,这陪奁、嫁妆,后日再送入荣国府。”
  陈葳未接,揖手道:“岳父,袁家的手足多,家业也不如我们家厚,你还是留给妻兄们,便是后头的妻妹出阁,少不得也要预备。我娘昨儿就给了阿东一个大田庄,得有近二千亩,全是上等良田,阿娘说回头也会给我们几个好铺子。”
  老夫人听这话顺耳,心下更是欢喜,“各家是各家的,阿东嫁到陈家,就是陈家儿妇,她的嫁妆必须得给。”
  陈葳又道:“祖母这话虽在理,袁家不能因阿东一个,就让后头的弟弟、妹妹们过不好。祖母与岳父要打理这偌大的袁家也委实不易。陪奁嫁妆,我与阿东收,只这田庄、店铺乃是粮食、生财的根本,我们万万不能收。”
  六皇子就巴不得袁家全陪进去,可这陈葳真真厚道,说的话也让人温暖。
  老夫人更确定这孙女婿不错,佯装恼意地道:“不收亦得收,各家是各家的规矩,阿东也是我袁家的女郎,不能让外头说嘴,知你们家是好的,可这规矩不能坏。”
  袁东珠过门就得了一个大田庄,这事,她今儿还真没说,反是惹得几个庶妹、侍妾们眼馋,就连王氏也掩饰不住羡慕。
  袁东珠望着陈葳。
  陈葳不说话,她可不能收。
  “祖母、阿耶,婆母给了一个田庄,就在城南外不到二里的大庄子上,是陈留太主留下的大庄子,里头还有一座三进宅子,这个我……我就不收了吧?”
  袁东珠刚嫁过去,婆家就给了一份家业,若是袁东珠再诞下一儿男半女,这不是得的还多,将来就算荣国府两个嫡子分家,所分的家业也必不会薄。
  老夫人心下欢喜。恼道:“嫁妆是女人的脸面,你不收,就是自打脸面,你阿耶亲手给你,你再推托就不成样子。”
  袁东珠这才咬咬嘴,依旧看陈葳。
  陈葳为难地低声道:“既是长辈一片心,你就收下,待妻弟、妻妹们嫁人,我们再添补一份。”
  “呃!”袁东珠方才爽快地收了。
  袁东珠将东西收好,福了福身,“祖母、阿耶、母亲,我们得回去了,你们保重。”
  陈葳恭敬地揖手告辞。
  小夫妻走远了,老夫人还在外头张望。
  袁大司马对家人道:“瞧见没,这才是真正的世族贵公子气派,那些瞧不起我们袁家的,都是小家子气。”
  女儿出阁了,远在北疆的长子、次子也能放心了。
  他们每次来家书,时不时问到袁东珠的亲事,这回嫁得好,他亦有面子,能与早亡的结发交代,还能与两个儿子交代。
  袁秀珠搀住老夫人,袁东珠嫁了,下一个就轮到她谈婚论嫁。
  老夫人道:“这折腾几日,还真是累了,今儿好好歇歇。”
  她睨了眼王氏,心下不快,人家荣国府都瞧不上那嫁妆,就她小家子气舍不得。
  袁秀珠道:“祖母,三姐才出门几日,现在处处听三姐夫的。”
  “你大娘在世的时候,也是处处听你阿耶的,听男人话的女人,才能兴家、旺家。”
  老夫人喜欢孝顺有情的男子,更喜欢听男人话的女子,她这话是故意说给王氏的,心下怪王氏不听袁大司马的,她儿子的话哪能错,这可是她教出来的好儿子,怀疑她儿子,就是怀疑她。
  还说什么出自世家大族,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她这乡下妇人会处事呢。
  *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陈蘅因未参加八月初一的书画会活动,这一日起了大早。
  陈薇过来的时候,很是好奇地道:“姐姐,二嫂与二兄在后花园习武,两个人比试了一回……”
  两个不就是习武,还能打得情意绵绵的。
  袁东珠不再大嗓门,怎的这几日好像变了一个人,说话的嗓门小了,还像二兄的影子一样跟着。二兄去哪儿,她也去哪儿。
  莫氏还担心他们过不到一处,可一瞧,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谢氏一见他们就打趣,每次必要逗得袁东珠面红耳赤才肯罢休。
  陈葳被谢氏逗了几回,脸皮厚了,也不会害羞了,这让谢氏觉得无趣。
  二兄已经拿到去烈焰军任副帅的官文,金吾卫的官职卸任,再拾掇一番,只待过了中秋佳节,就要带着袁东珠去南疆赴任。
  袁东珠近来很兴奋,似乎一到那边,她就能做女将军,一说到这儿,嗓门立马变高。


第四百七十章 打趣(三更)
  袁东珠近来很兴奋,似乎一到那边,她就能做女将军,一说到这儿,嗓门立马变高。
  陈蘅觉得这缘分真是奇怪的东西,就袁东珠、陈葳这二人,明明都是直脾气,可就是能处得不错。她还在想,他们结为夫妻,会不会闹得整个荣国府鸡飞狗跳,可没想到,出奇的安静,除了家里多了一个二少夫人,也没什么不同。
  姐妹二人到二门时,陈葳与袁东珠已立在一边。
  陈薇道:“二嫂,你们在这儿等人?”
  袁东珠还拽着陈葳的手,像极了出门怕走丢的小孩子。
  这样小鸟依人,楚楚可爱的袁东珠,是陈蘅记忆里从来没有过的。
  陈葳道:“东珠说今儿要去书画会,往后不去了,总得与女郎打声招呼。”
  袁东珠嫁人突然,八月初五的时候,与她交好的几个武将贵女来拜访的,各自补了一份添妆,又有几个文臣家的女郎,借着探陈薇、拜陈蘅亦陆续来过,实则是好奇,怎么突然间袁东珠就嫁给荣国府的二公子陈葳。
  有人说陈葳没眼光的,也有说袁东珠撞了狗屎运,这种好事也能落到她头上。
  待瞧过之后,看袁东珠气色好,春风满面的娇羞样,看好戏的心歇了。
  袁大司马的嫡长女嫁陈葳,这是近来都城人最劲爆的话题。因着这儿,反倒是王烟与人私奔的事小了。
  袁东珠微微一笑,“三妹、七妹,今儿我们与你们一道出门。”
  陈薇惊道:“我们……”
  指的是谁?
  “二兄也要去?”
  陈葳道:“我送东珠去,她与各家女郎打招呼,我接她回来,她是要做女将军的人,又是陈氏的儿妇,不能不学祖母的明月鸳鸯剑,这可是祖母的成名武功,且让东珠学了,一上战场,西魏人看到她,就知是祖母的传人。”
  陈蘅心里暗道:哪里是天天夫妻俩过招,这分明是二兄在传授武功给袁东珠。
  这样的他们,倒是极好的。
  好得有些让谢氏眼馋。
  陈蕴的性子太过内敛,他们夫妻刚成亲地,也只在屋里拉拉手,可袁东珠与陈葳都是性子外放的人,结成了夫妻,就算在府里也时不时拉手,两人同进同出,落到上下众人眼里,竟有说不出的恩爱。
  陈葳道:“你随两个妹妹坐马车。”
  “夫主,我一直骑马的,我骑马……”
  这声音,竟有些撒娇的玩味。
  陈蘅与陈薇对视一眼,忍住笑意,“你们自便,我们姐妹坐马车。”
  *
  王园。
  陈蘅姐妹与袁东珠的出现,立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袁秀珠甜甜地唤声:“永乐郡主、三姐、三姐夫。”
  袁东珠微微点头,带着几分娇羞地道:“德淑公主、李倩、羊肉串,我……我今儿来辞社,往后不参加书画会……”
  德淑公主歪着脑袋,这样羞答答的袁东珠,真是破天荒地第一回 见。
  成亲了,变化有这么大。
  兰思则是一脸好奇,陈氏这样的大世族,儿子娶了个像袁东珠这样的女子。实在无法理解。
  文人看不起武将,武将又不喜文臣。
  可陈氏显然是接纳了袁东珠。
  听说莫氏还给了袁东珠一处陈留太主留下的大田庄,是极好的田庄,不知道羡煞了多少都城贵女。
  瞧袁东珠的样子,应该在婆家过得不错。
  有些贵女心里暗想:早知道荣国夫人如此好相处,为什么自己不嫁过去。
  一过门就得个大田庄作为私产,全都城的婆母也没有莫氏这般阔绰大方了。
  唉,早前怎么就没看上舞刀弄枪的陈葳呢?
  李倩吃吃笑道:“阿东,你这不声不响地就嫁人了,当时可把我吓了一跳。”
  早知道王烟逃婚了,自己为什么不撞上这门好亲事,倒平白便宜了袁东珠。
  袁东珠道:“的确决定得突然,今儿特来告辞,姐妹们保重。”
  她福了福身,带着两个侍女,逃野似地跑了。
  杨钏突地恶作剧地笑道:“阿东,你倒与我们多说几句,阿东,你家夫主呢?”
  然,袁东珠已一股烟似地跑到外头。
  陈葳看着她脸又红了,“你以前的胆子不是挺大的,最近怎了?动不动就红脸?”
  他来试试看,那些女郎分明想打趣她,幸亏她跑得快。
  她到底是女子,又不是真变成男人了,怎么可能与陈葳一样的厚脸皮。
  难怪祖母说,男人生来脸皮厚,她现在算是信了。
  陈葳道:“走吧,过几日要出门,要收拾的东西可不少。”
  夫妻二人并驾而行,袁东珠心里全都是泡泡,这就是她想嫁的夫主,现在如愿以偿了。青豆也听到外头的流言,说她其实一早就与陈葳有情,而王烟的逃婚,亦同时成全了她。
  是,她承认自己挺感激王烟逃婚的。
  否则,她怎会嫁给陈葳。
  她亦想过,许是翁婆不同意这门亲事,可没想到的是,荣国府上下没人阻挡。莫氏的通情达理让她感动,翁父似乎不喜她,却也没明言。陈蘅还说荣国公一直是这样的人,在家的话不多。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郎君会与女郎会斗技,这已经是数年的惯例,今儿也不例外,先挑出二十位优胜者。
  李倩、德淑、陈薇、陈笙又有十六位新入社的成员获胜,将与王园河东的郎君一决高低。
  输掉的郎君要送一盆金桂给女郎们赏花,而输掉的女郎,只需要送一份中秋月饼给郎君们品尝,这中秋月饼必须是自家做的,不能从外头买,这也是往常的惯例。
  在王园玩闹了一大半日,陈蘅带着陈薇回到荣国府。
  八月二十据说是出门的吉日,陈葳要带着袁东珠一行几十人前往南疆。
  陈蘅睡醒时,就见陈蘅风一般地道:“姐姐,出大事了。”
  “什么?”
  “是二嫂,她昨晚与母亲说,要给二兄抬两房妾侍,姐姐记得早前的那两个侍寝婢女不?就是她们。”
  对这二位,陈蘅依稀有些印象,她们自做了侍寝婢女后,深居简出,鲜少在外头看到,几乎是龟缩在琼琚苑。
  “她到底在想什么?”
  陈薇连连点头,“母亲也这么问她,说她的嫡长子还未出生,怎么就想抬妾室。”
  袁东珠不是很喜欢陈葳,难道是她身边人给出的主决。
  以她对袁东珠的了晓,并不是一个无主见的人。
  陈蘅到琼琚苑地,陈葳不在,袁东珠正坐在花厅。
  “二嫂,这是怎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再谋害
  “二嫂,这是怎了?”
  袁东珠道:“我是听长嫂说的,说长兄的妾室就是早前的侍寝婢女,她手里头拽着她们的奴婢文书。”
  “所以呢?”
  “我们夫妻要出远门,这偌大的琼琚苑,总得有人守着,与其寻仆妇,倒不如是她们俩。”袁东珠倒吸了一口寒气,“我只说要抬妾,母亲先是恼我,就连夫主也恼了,说我胡闹。”
  陈蘅轻叹一声,“我们陈氏是有规矩的,你的嫡长子未出生,母亲不会同意给二兄抬妾,再有,祖父与柳氏当年的事,对我们荣国府来说,一直深以为耻。
  柳氏所生的二郎主,这些年给我们惹了不少事,因着这儿,母亲更不愿意妾室生出与嫡子年纪相仿的子嗣。
  长兄屋里不也是有了两个嫡出子女,长嫂才抬了妾侍,可母亲还是不许她们生庶子庶女,说一定要等到阔儿满了五岁才行。”
  嫡长子与庶出的间隔五岁,就不怕长兄压不住后头庶出的弟弟妹妹。
  袁东珠道:“我瞧那两个侍寝婢女还算厚道。”
  “现下是厚道,时日一长,难免心思就多了,既然二兄未应,你何必因这事给母亲与二兄添不快。
  抬了她们,她们也见不着二兄,还不如就照现下的样子,留她们在琼琚苑守着。他日你嫡长子满了五岁,再抬她们不迟。”
  袁东珠以为陈蘅是了晓自己的一片心,不想又被陈蘅给说了几句,心下有些苦闷,回娘家讲给老夫人听。
  老夫人将她得训了一顿,说这样的婆家,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她是日子过得太好,没事给自己找事。
  这都叫什么命?
  待袁东珠一走,老夫人又是感叹了一番,先是心疼袁南珠,恨不得将夫主后宅的女人都赶个干净,偏时不时添上一个,而袁东珠倒好,夫主的后宅原本干干净净的,她却想着给添人。
  袁东珠被老夫人训了一顿,倒是欢喜地回荣国府。
  王氏羡慕得不成,直说袁东珠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活该被老夫人训骂一顿。
  *
  西府。
  柳氏召了儿妇、儿子与孙女议事。
  近来荣国府的日子过得太自在了,原想添堵的,可人家竟接纳了袁东珠。
  他们越是自在,她就越不痛快。
  柳氏道:“陈葳若接掌烈焰军,又有同在神策军的妻兄、岳父帮扶,往后只会越来越得势。”
  陈宏垂首道:“烈焰军是陈留留给自己儿孙的,当年太后与陛下应过这事。”
  “你们就愿意看着他们越来越张狂?”
  柳氏不快。
  她被陈留压了一辈子,现在荣国府一家还压住她儿子一家,她很不痛快,既然不痛快,就不要给人痛快。
  柳氏视线一转,“阿茉,你意下如何?”
  陈茉微敛眸光,“自陈蘅回府,我总觉得被人盯着,长此以往,只怕……我的秘密就要曝露出来。”
  田氏惊道:“那些小娘子是我花钱买来的,只要能替你换脸成功,你就能风光嫁给皇子为妃。”
  嫁给谁?成年的皇子都有了正妃。
  七皇子没有,可七皇子母子都盯着宫里的莫静之。
  莫静之不愿与王三郎解除婚约,可莫太后是看中七皇子的,莫太后甚至有意要扶七皇子为储君。
  即便她有帝凰女的命签,可都城不是已隐隐传出,说她买通了寺中高僧所为。
  要不是她下手快,将那几个散布流言的乞丐给杀了,都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流言飞语。
  柳氏道:“此事行得隐秘些,天气已经转凉,告诉郎中,可以实施换脸术,若是茉儿的脸能用美貌娘子的脸面换下……”她凝了一下,“郎中若成功了,就用陈芹的脸皮试。”
  对外,说陈芹嫁入商贾为妻,实则她还在西府。
  不过是柳氏掩人耳目,养在一个除了他们谁也寻不到的地方。
  她的孙女是宝贝的,可那庶出的孙女算什么孙女,不过是个玩应。
  柳氏道:“茉儿,你来说,想什么法子阻止陈葳夫妇去烈焰军。”
  陈宏兜转一下,“能阻他的除非是莫氏、陈安二人病重又或是新、丧!”
  田氏心肝颤了又颤,“莫氏的背后是太后与整个莫家,万一露出蛛丝蚂迹,恐怕太后与莫家都不会善罢干休。”
  柳氏瞪了一眼,“瞧你这胆儿,不就是死上一两个人,一将功成万骨枯,陈留当年杀的人数以万计,你当她就是个好的?”
  哼!不好,就没一个好的。
  陈留杀了数以万计的人,而她杀上可数几人、十几人又算什么。
  杀人多的,成了功臣、英雄;而这杀得少的,反成了邪恶、阴毒之人。
  陈宏道:“杀莫氏,若不想惹祸,就得干净俐落,还得不让人发现是我们。荣国府做主拿大权的正是莫氏,她若一死,陈安不足为虑。”
  陈茉点破一个事实,“陈蘅此次归来,与过往不同。陈葳雄心壮志,娶了袁东珠之后,亦非同过往。”
  他们就未将陈蕴放在眼里。
  谢氏是谢家嫡长女,处处以宗妇自处,骄傲、清高。
  这样的一对夫妻,若在盛世,能过得极好,可这不是盛世,而是兵荒马乱的乱世,步入都城不出十里,必有山贼、必有抢夺之事发生。
  柳氏道:“八月十八,莫氏要带两个儿妇、女儿去皇泽寺上香,若要下手,这就是最好的时机。只死一个不好办,全杀了!”
  陈茉勾唇笑道:“莫氏一死,陈葳夫妇必然守孝三年,他就不能再去烈焰军。”
  这,可真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荣国府的女眷全死了,府里必无人打理,说不得会请西府去帮忙。
  无毒不丈夫,不毒就会被人欺压。
  如果莫氏的女眷尽数毙命,就凭陈安父子三人,还撑不起荣国府。
  柳氏阴沉着声音,“若是陈留的子孙全死了,荣国公的爵位就能落到我儿身上……”
  凭什么?
  即便这爵位是陈留浴血奋战用自己的战功和性命换来的,她嫁到了陈氏,这爵位就是陈氏的,只要陈安父子死了,就能被她儿子所得。
  她要的,是陈朝刚的妻室之位;她要的,是荣华富贵,更是光鲜耀人……
  只要成功了,谁管她用过什么手段。
  柳氏握紧拳头,眸子里喷出烈烈的火焰。
  一决生死,她不怕狠,只怕自己不够狠。
  陈安高高在上,可她们儿了却丢了官身。
  这样的身份,怎能替陈茉谋到尊贵的名分。
  若是陈茉成为荣国公嫡女,嫁与皇子就得为正妃。
  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但在成功之前,必须有血腥。


第四百七十二章 梦不祥
  昨晚,陈蘅夜难入眠。
  陈薇又来珠蕊阁陪陈蘅用晨食,“姐姐,庶母让我今儿别去寺里。”
  陈蘅问道:“这是为何?”
  陈薇扁了扁嘴,她一早就应了,可今晨起来,李氏逼着陈薇,非让她答应,今儿不随夫人去皇泽寺敬香。
  陈薇自是不答应,可李氏道:“昨晚,我做了一宿的恶梦,梦见一条好大的蟒蛇,一口将夫人与你给吞了,这梦不吉利。阿薇,你今儿不要出门,就在府里陪庶母。”
  李氏缠着陈薇,直至陈薇答应不随夫人去寺里烧香,这才作罢。
  陈薇结结巴巴地道:“是……是庶母说,昨晚的梦不是好兆头。”
  陈蘅问道:“是个什么梦?”
  她昨晚亦未睡好,眼跳心乱得厉害。
  “说是我被蟒蛇吞了。”
  陈薇不愿提莫氏的事,这个梦太过诡异。
  李氏只陈薇一个女儿,定不愿她涉险。
  “你就在家陪着李从母。”
  陈薇见陈蘅应了,悬着的人方放回肚子里。
  待陈薇离去,陈蘅拿出古钱,在案上掷了一把:“血光之灾。”
  这卦象不好,竟然说今儿家里会有血光之灾。
  陈蘅咬了咬唇,难道自己的不安,是因今日的兆头不好,她拾了古钱,再掷一把,“亡命之险!”
  这一次竟是更吓人。
  只是这灾、这险,又来自何人,她是不是可以掷一把?
  拿定主意,第三把掷下,却是一个空卦。
  空卦……
  这是从未有过的。
  出现这个空卦,不是自身,就是与她身边亲近之人。
  与她亲近的,难道是母亲莫氏。
  陈蘅到瑞华堂时,莫氏已经拾掇停当。
  “阿娘,今儿你就不要出门了?”
  莫氏笑道:“听说李氏做了一个梦,不许阿薇出门?”
  被一个梦吓住,还不许女儿出门,当真让人无语。
  李氏一早就过来了,还劝了莫氏两句,让她今儿不要出门,可莫氏一早就说要带两个儿妇去上香。
  谢氏为她一双儿女祈福,袁东珠自要替夫妻俩求个平安。
  莫氏早早约了皇泽寺的住持大师悟缘,这可是得道高僧,乃是空灵大师的弟子之一,当年太后想请空灵大师讲佛,诚心动人,空灵大师未来,却让他的弟子悟缘进了皇泽寺。
  就是太后想听佛,亦得提前半个月与悟缘大师说好。
  莫氏是提前一个月约好的,这说不去,就不去了,岂不让大师空等。
  “今日,我要与你二兄、二嫂求个平安符。他们征战沙场,带个平安符以保平安。”
  陈蘅想到卦象,心下不安,“母亲既决定要去,阿蘅陪你。”
  莫氏笑了一下,“都收拾好了?”
  问的是邱媪,“是!都收拾好了!”
  莫氏道:“出门罢。”
  二门处,谢氏、袁东珠已候着。
  袁东珠扶莫氏上了马车,“母亲,我……我想骑马。”
  “成,你不喜马车,就骑马罢。”
  袁东珠笑眼弯弯,就因能继续骑马,立时就按捺不住,乐成了一朵花。
  莫氏摇了摇头,娶一个没心眼的儿妇,倒也是件省心的事。
  谢氏的肚肠就有十八道弯,这个倒是简单的,个个都如了谢氏,她镇日还得去猜儿妇的心思,还不得累死。
  谢氏也喜袁东珠这没心没肺的样子,有这样头脑简单的小叔、弟妹,许也是她的福气,不用勾心斗角,即便是谢家,家里的算计也不少。
  一行数十人,浩浩荡荡地起程。
  陈蘅自与韩姬、燕儿几个共乘一辆。
  “西府有什么动静?”
  不是她疑心,而是前世的父母就是被西府给害死的。
  韩姬道:“并无动静,今儿启程前,属下检查过几辆马车、马匹,并无问题。”
  没有问题,路上还是小心些的好。
  上回说烧香,就因防备陈茉取消了。
  但愿她是空后心一场。
  马车摇摇晃晃,出了南城门,往皇泽寺方向行去。
  前方马车上,莫氏正与谢氏说着话。
  “君候早前说要去,听说太后这两日食量大减,胃口不好,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