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师,你丫闭嘴-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还有事。”沈砚真似乎并不欲同她多作纠缠,站起来,匆匆颔首,便要离开。

    顾柔又是疑虑,又是担心,便一路跟在她身后——

    “姑娘你的伤真的不打紧?”

    “我看你还是坐下来休息会吧,你需要什么药材,使唤我去买就成。”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沈砚真一路走,去了药材铺,给了那掌柜一张药方,吩咐把药煎好再端出来。顾柔陪她在柜台前头等药煎好,一面担心她的伤势。

    沈砚真忙完,终于回过头来,回答顾柔:“我叫沈砚真。”神情里淡淡的。

    顾柔:“我叫顾柔,你叫我小柔就成。我……我能替你做些什么?我真不是故意的,对不住你。”她直觉里仍有些疑问,可是瞧见沈砚真那么脆弱的外表和超然的性子,又觉得她不像是伪装。

    “没有关系。”沈砚真只淡然回答了这一句。

    药煎好了,顾柔又一路跟着沈砚真,看她拿了药,往永宁大街上折返。

    沈砚真也没阻拦她,顾柔这一路就跟到了永宁寺。

    门口一棵百年槐树下,一胖一瘦两个和尚在洒扫,瘦的看见沈砚真,把扫帚夹在腋下,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胖的那个朝她点头微笑,道了一声:“沈施主。”好似都同她认识。沈砚真欠欠身,径直朝大雄宝殿的广场走去。

    广场一角,几个香客簇在一起,中间围着躺在地上的个人,那人须发脏乱,鞋子破得开了口,瑟缩在地,口吐白沫,状似癫痫。

    那些香客将他搀扶到树下面歇着,有人议论:“可怜啊,是元祐巷的吴家三郎,考了几年太学皆没有致仕,家里老夫人病死了,他一时想不开,人也染上怪病,在这街上一带到处游荡,幸被庙里的师父们好心收留,可是这些日又怪病发作,怕是活不久了。”

    沈砚真拨开人群,扶起那癫生,让她枕在自己双膝上,把汤药吹凉了喂到他嘴边喝下。那癫生瑟瑟发抖,口中的涎水白沫一同流出,打湿了她一身的紫衣,她却丝毫未改容色。

    一服汤药下去,癫生果然安静许多,头一歪,枕着沈砚真手臂沉沉睡去。

    原来她赶这般急,是为了来治病救人。顾柔心念微动,更是后悔自己莽撞,耽搁她这些时辰。

    这时人群散开,进来一行僧侣,为首的老僧身披紫红□□,白须白眉,面目慈和,正是永宁寺的方丈德云大师。那老僧率着一众弟子朝沈砚真欠身,合十念道:“阿弥陀佛。”

    沈砚真站起身,朝德云见礼:“大师。”两个和尚过来把癫生抬走。

    “女施主宅心仁厚,自来此地,每日前来行善布施,添加香火;更是在此间开设义诊,老衲替苦厄众生多谢施主了。”

    德云说罢,身后一弟子出列,手捧一沉甸甸的钱袋。“女施主这些日为义诊靡费颇多,这是本寺的一点心意,请女施主收下。”

    沈砚真后退一步:“我行走四方只为磨练技艺,无须阿堵之物加身,平添累赘。多谢方丈大师的好意。何况他的病,我虽能遏制,却不能立刻根治,心中有愧,怎敢居功。”拒辞不受。

    她这样说,顾柔和德云大师都不禁朝她身上看了一眼。

    沈砚真穿着一件改制的苗服,虽然仍保留上衣下裳的款式,花纹和细节却一律简化,只是一件紫色的裙裳,首饰也光戴得一对圆轮耳环,头发松松地地挽在身后,梳着宽松的长辫,两缁鬓发垂在耳侧,并无一件首饰戴在头上,整个人素雅又清淡,气质令人过目难忘。同时,也看得出来,她并不宽裕。

    德云大师心内暗叹。这位女施主每次来,都是一样的穿着打扮,从不见她用度上半点奢侈,可是她出手救人,购置那些昂贵药材大方赠送,却从不收取半分钱财回报,这样的慈悲心胸,真乃世间少有。

    德云大师道:“生老病死,各凭缘法,亦不可强求。吴施主他有他的福缘,女施主也有女施主的。”

    “借大师吉言。那么,砚真告辞了。”“阿弥陀佛,施主慢走。”

    沈砚真和德云方丈道别,乃至她转身的一刻,神色始终柔和,日光笼罩在她清秀的侧影上,镀上一层清辉,仿佛是超然于世的圣女一般。

    从永宁寺出来,顾柔便问沈砚真:“你刚刚说不能立刻根治那个人的毛病,那怎样才能根治呢?”

    沈砚真回头看她一眼,眸光淡淡,她想了一下,似是原本并不准备告诉顾柔,但是被顾柔久久地盼着,又说了出来:“要我治那人的病,还差着一味药引,虬龙根。”

    顾柔忙问:“你需多少银钱?”

    沈砚真摇头:“虬龙乃是一种古木的别称,而且要长在山背阴处,树龄逾一甲子的才能入药。然而这世上,极少有人知道这虬龙根的药效,也极少有人将它拿来入药,因此便有价无市,我曾尝试雇人去郊外的鹿山上寻找,可是那座山头太高,背阴的一面又陡峭,去采集颇有风险,于是便始终雇不到人。”

    顾柔自从挣了连秋上一大笔银子以来,手上宽裕的很,她想着要补偿沈砚真这个心愿,便道:“你差着多少同我开口,我反正就住在葫芦巷,也不急着用银子,等你有钱了慢慢还我就是。”

    沈砚真摇头:“不必了。我近日以来给豪富之家看诊,再凑一些银两,便能雇得人手了。”

    顾柔想起那天她来敲国师家的门,原来,她说的给豪富之家看诊,就是为了去赈济受苦的百姓。

    她对沈砚真的佩服更深了,心里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补偿她一些什么,否则今日害得她烫伤实在过意不去。这样的主意在脑子里打转过去,她道:“你一个女孩子要操劳这么多事情,也受累了,我先送你回去休息,再看看你的伤。”

    顾柔护送沈砚真回到住处,发现她租的房舍也在葫芦巷一带,离自己家并不远,只是折过一条小街的距离,中间隔了一排民宅。

    顾柔扶着沈砚真坐下,沈砚真去里屋换药,顾柔一个人在院子里走了走,也许因为这房舍是临时租来,显得有些凌乱,院中杂草丛生,栅栏门的木门栓坏了。

    顾柔皱眉,心想,她一个人居住,这要是心怀不轨的贼人闯进来,那该如何是好。她四下张望,见那靠墙的角落里,有一堆老旧的农具散乱堆放,便拿了锤头和斧子来,捣鼓起那木门的门栓,想要帮她修好。

    沈砚真在里屋,一件件除却褂子和外衣,揭开单衣,只见隔着衣裳,胸口连腋下的部分也烫伤了些许,稍微有些红肿,但并不严重。她取了一些药物放进石臼,用小杵捣碎,敷在患处,清凉之感立刻透过肌。肤传来。

    她正自疗伤,忽然屋里帘子一掀,猛然地进来一个男人。

    那男人宽颐方脸,眼神阴沉,右手的袖子空着,正是早上跟踪顾柔的独臂男子。

    沈砚真听见响声,淡定地敷完药,合拢单衣:“你怎么来了。”稍稍一顿,又道:“她还在外面。”声音又轻又冷,无一丝波澜。

    那独臂男子正是她的师兄路平安,路平安声音阴冷,一如他的面相十分凶戾:“既然得手了,何不立刻将她拿下,直接打昏,带回云南。”

    他说这话时,却死死盯着沈砚真洁白的后颈,眼冒血丝,瞪得发红。

    沈砚真背对着他,冷静地穿上外衣,一粒粒扣褂子上的布扣:“你今日追赶她那么久,却没发现她功夫远甚于你么?现在出手,不知你和她谁死谁活。”

    路平安一窒,大为不信,那顾之言不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懦夫,他的女儿怎么可能武艺高超?但是回想今日跟踪顾柔的细节,又似乎正如沈砚真所说,她深藏不露。

    “这女人跟国师慕容情比邻而居,说不定慕容情已经从她身上拿到铁衣,他们之间既有来往,慕容情又岂容你我在洛阳这等地方掳劫她,你今天跟踪她实在冒失,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已盯着你,若不是我及时赶到,你早就被她所擒了。”

    路平安被说得哑口无言,沈砚真转过身来,如一尊无情的雕像:“我看你,以后还是不要擅自进入城中了。去京郊客栈处等候我的消息。”

    路平安细忖她这话,突然阴阴发笑。沈砚真问:“你笑什么?”

    “师妹,我知道,你心里头还惦记着他——你喜欢师父嘛,”路平安的脸陷在阴影之中,掩饰着狰狞之色,“你当然想要支开我,对她的女儿手下留情,来讨他的欢心是不是?你别痴心妄想了,拿不到铁衣,咱们都得一块儿死——师父他管过你我的死活了吗?”

    “滚。”沈砚真清瘦而苍白的面容里,终于泛起一丝红晕,却是出于极端的愤怒。

    路平安又是一窒,咬牙切齿,恨得好不甘心。

    “你若是想把朝廷的探子招来,便继续留在这里。”沈砚真绕过他出了屋,留下如是冷冷的警告。

    ……

    沈砚真出屋时,正午阳光正刺眼,她抬手遮着光线,忽觉眼前景致猛地一换——

    杂草丛生的小院里此刻已经俨然齐整,坏掉的栅栏木门被修好了,镰刀跟除掉的杂草整齐堆放在一起,农具按照长短顺序挨在墙角整齐排放着,就连扔在晒草药架子上的那把破油纸伞,也被修好了伞骨。

    这是……她愣了愣。院门被推开,顾柔提着一桶水,满头细汗地进来,用力推着木桶,把水注入缸内,哗啦……好大的一声水响。

    沈砚真:“你这是作甚么。”

    顾柔放下水桶:“你药换好了?严重么,会不会留疤。”又回头望望身后整洁的小院,道:“我方才闲来无事,顺手收拾了下。”

    沈砚真摇头,漠然:“此处非是我租赁,并非久留之所,不必如此费心。”

    “屋子是租来的,可住着的人是你嘛,收拾齐整住得也舒心些。”

    “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的,没有一件属于我,用不着劳神。”

    顾柔笑着起身,从袖中取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怎么会,我把这整好了,如果你住得高兴,那这份高兴就是你的。要的是过程,又不是结果。”阳光照着她的脸颊上的汗水,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

    初夏,一阵炽热的风吹过,沈砚真深神思一晃,顾柔的面容模糊了,出现另一个人清瘦的幻影来——

    “师父,我受不了了,我不想学医了,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治好了他们的病,他们觉着是理所应当的,未曾感激过我;我若治不好,那便是天大的罪过,他们会恨我怪罪我。我辛辛苦苦为人,却无一人为我,我一无所获。”

    那个眉清目秀,却瘦得有些弱不禁风的男人微笑,干净散着草药香味的大手缓缓抚过她的头:

    “砚真,每当你救活一个人,不要想着得到他的感谢。你要想着你是否磨练了技艺,积累了功德;倘若你为此感觉到高兴,那这份高兴便是你的;技有所出,必有所得。”

 69|1。8

    

    076

    顾柔替沈砚真收拾好院子,又在后厨烧了热水,要送到屋里去。

    “不必麻烦了,”沈砚真拦在门口,接过铜壶,“多谢你。”顾柔一想,也是,自个太唐突了,别人都没有请你,怎么好随便进内堂。便道:“那我走了,这些日你要多加留神,能不沾水则不沾水。”

    “嗯,”沈砚真微一思忖,忽然道,“不过淘米洗菜,总归免不了下水。”

    顾柔想了想:“那这样罢,你若是不嫌弃,这些天一日三餐,我都给你做了送来。”说罢有些忐忑,只怕又是太唐突,被她拒绝。

    沈砚真应允:“好,多谢你。”

    顾柔心头一松:“那我不耽搁你休息,我先走了。”

    沈砚真看着顾柔步伐轻快地走出院门,脸上依旧是淡淡的神色,光线透过天井照在她略显消瘦的脸庞上,显得凄清和寂寞。

    ……

    顾柔去集市上购买明日夏至日的食材,路过她从前摆摊的地方,只见自己和孟嫂的摊位已经□□着吴音的外地商贩所占据,摆摊卖一些竹枕和角梳,她走过去,拿起一把牛角梳在手心把看,仰起头,瞧着那铺头上条幡,心里直叹物是人非。

    那卖角梳的商贩吃过午食,正趴在摊子前面打瞌睡,没招呼顾柔,倒是对面的三斤哥今个生意好,卖完了档口的猪肉正收拾铺头,一眼看见了她,惊讶唤了一声:“这不是小柔妹子吗?”

    顾柔放下角梳,回过神,笑道:“三斤哥,好久不见啦。”

    钱三斤是的肉档之所以叫三斤,因为他刀法精准,一刀下去,不必过秤,分毫不差准是三斤。他性格豪爽开朗,常常在档口一边卖肉一边表演他的三斤绝技,加上他的猪肉羊肉都好,生意向来火爆。钱三斤穿一件皂衣,胸前裹着沾血的围兜,笑呵呵地边往砧板上泼水冲洗污迹,一边抹拭,一边抬着头问顾柔:“小柔,怎么好久不见你来铺头了,不摆摊了啊?嫁人了?”

    顾柔揣着菜篮过来,跟他聊天:“哪有,只是这些家中有事。”

    “喜事吧?”钱三斤笑道,“我都听说了,他说你的郎君是个贵人,钱财多得很,还买了七叔的房舍整修,特地搬到你家隔壁。”

    “这……”顾柔想起国师的身份,生怕这等消息风传出去,影响了他的声誉,便有些踌躇,不知如何作答。“三斤哥,这些你都是哪儿听来的。”

    钱三斤笑:“街坊们都传遍了,害羞不给人知道啊?你……”这时候,旁边有人突然插话:“三斤啊,还有蹄髈肉没,给我来三斤。”三斤抬头一瞧,熟稔的笑:“林伯不好意思,蹄髈肉卖完了。”顾柔回头,只见街坊林老伯站在后面,抓了抓头,满是遗憾:“哎呀,我家那婆子叫我早点出门,我偏生在街口赌坊耍了两把,钱是赢着了,肉却没买着;我儿媳坐月子,婆子说非得蹄髈催奶,这下回去准得挨骂!”

    钱三斤笑:“林伯您儿媳妇生了,男的女的?”林伯满脸堆笑:“大胖小子!”“恭喜恭喜。”林伯这些日喜事临头心情正好,乐得点点头,忽然看见一旁站着的顾柔,收起笑容,睁大眼睛,拼命直起驼背来看她。

    顾柔打招呼:“林伯。”

    “这,这不是……小柔吗?”林伯大为惊讶,“哎呀,真是跟几十年没见了似的,我都快忘了这闺女长相了!小柔啊,听说你要嫁给达官贵人了,真的假的,你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街坊,哎你倒是说说,你许了哪户人家啊?”

    顾柔赶忙解释:“林伯,没有的事。”

    “哎呀,你就别瞒了,”林伯又絮絮叨叨地说,“刚刚我侄孙回来,说顾欢今日没去学堂,我还纳闷,说咱们整条葫芦巷子救数顾欢这小子读书最用功,怎么会逃课?”

    顾柔一听便愣了,阿欢今天没去学堂念书?不可能,他从来不逃课的!

    “我侄孙子就说了,顾欢的阿姐攀上了富贵人家,他以后便是不读书,也可以稳稳当当地进入太学,所以啊,他就不屑读这个书了,今个一早来到学堂,就把东西收拾了,拿着一副棋盘便回家了……”

    顾柔一听,心骤然一沉,再也听不下去,扭头便走。

    “哎,小柔,小柔你哪儿去啊?”林伯还纳闷,他话没说完呢!

    顾柔去了学堂,她怕冤枉了阿弟,先得求证一番。

    学堂里全是读书的学生,她晓得顾欢的座位在哪里,走进堂屋,只见数排桌椅整齐摆放,学生们一个个端坐正在奋力书写,可是唯独前面第一排中间有个空缺没人,桌上的砚台干涸着,笔架上一支毛笔都没有。

    那正是顾欢的座位。

    顾柔等了很久,一堂课终于结束休息,那先生收拾了学生的文章卷子跨出门来,顾柔迎上去:“季先生,我借您一步说话,您看方便吗?”

    顾柔和学堂里教书的季先生很熟,季先生为人和善,学识渊博,因为年轻的时候不肯贿赂考试官,考了好几年都没能进入太学,现在他年纪大了心淡了,便在这里开馆授徒,他学问做得极好,坊间颇有贤名。季先生素来喜爱聪明用功的顾欢,又知道他家境清苦,只得一个姐姐照顾,所以对这个学生分外优待和看重,顾柔每次出远门,都会给季先生一些银钱,把顾欢寄宿在他家,季先生夫妇对顾欢也格外照顾。

    季先生一看到顾柔,便道:“姑子,我正有话同你说。顾欢他今日没来学堂上课。”

    顾柔焦急:“那您知道他上哪儿了吗?”

    季先生摇了摇头,道:“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这些日以来,他心思活络,全不在学问上,我问他,他也不言明。我想你是他的阿姐,望你劝他一句,做学问一定要沉得下心,他天资聪颖,本应成材,倘若为外力所诱惑半途而废,乃是大大的可惜。”

    顾柔每听他说一个字,心就沉下去一分:“多谢先生关心和教诲,我会跟他说的。”

    ……

    顾柔一路疾跑回到家,放下菜篮,就往屋里赶,堂屋里没人,书屋里没人,转了两圈,闯进顾欢的卧房,只见顾欢躺在床上拥被大睡,发出轻微的鼾声。

    顾柔掀开被子:“阿欢,你起来!”

    顾欢睡得正酣实,被猛然叫醒,神思恍惚,揉着眼睛:“阿姐,怎么了。”

    “你还问我怎么了,你瞅瞅现在是什么时辰,白日当头,你不在学堂好好用功,怎么在家里睡觉?”顾柔气得说不下去,她的阿弟从来绝不是这样子的,为什么突然就变了!

    “哦,我今日太累了,就同先生告假一日。”顾欢说完,蒙上被子又要睡。

    顾柔一把给他揪住拖起来:“你不准睡,你起来。”

    顾欢郁闷得直想用头砸墙——他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睡得正香被人叫起,要不是这是他嫡亲的阿姐,他就直接骂人了:“你倒底要干什么?”

    顾柔强自抑制住愤怒,稳着语气:“阿欢,今天我见过季先生了,他对你几多看重,说你是可造之材,只要好好用功必成大器;可是你却心存侥幸,偷懒逃学,这样怎么对得起他对你的一番苦心?咱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富贵之家,可是为人处世,讲的就是一个踏踏实实,你想要考太学就要勤勉,凭自个的实力去考,阿姐不准你走旁门左道,更不准你去为难大宗师!”

    顾欢愣了愣,惺忪的眼睛慢慢睁大了:“什么?!”

    “总之以后你再也不许逃课,明天开始阿姐送你去学堂,放课了再接你回来。从今开始,你也不许再见大宗师,更不许对街坊邻居去胡说八道。”

    顾欢郁闷了:“你这是干什么!我不就告了一天假,你用得着冲我发火么?”

    “总之你死了这条旁门左道的心,阿姐决不允许你这么做。阿欢,不是我说你,以前爹在的时候一直教我们,凡事靠自己,你怎么全忘了呢?”

    顾欢越听越恼:“爹早死了,他活着的时候就不听我说话,死了我怎么记得;我只有你一个阿姐,连你也不听我说话!”

    顾柔气得扬起手就想给他一巴掌,可是看见顾欢倔强的面孔,又狠不下心落下去。

    阿姐从没揍过他,顾欢脸色变了又变,终于变得铁青——

    “阿姐!你宁可去听别人说的,也不相信我吗?你就不能听一句我想的是什么,我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我还是小孩儿吗?”

    “我长这么大,我已经是个男人了,你就不能听一句我想什么,想做什么?我告诉你,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喜欢过读书,也不想争功名,这些全都是为了你!”

    “阿姐,你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你不知道,你从没问过我。”

    顾欢说罢,伤心地望了一眼窗台,那里摆着一盘残棋,他只是看了一眼,没穿外衣,默默地走了出去。

    ……

    太阳快落山了,顾欢还没回来。

    顾柔做好了饭菜,坐在桌前怔怔地想事。

    刚刚阿欢那番话,真是伤到她的心了,她头一回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待阿欢的方式——是不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加给他,逼着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了?

    她总以为,作为男孩,能够进入太学,功名致仕一定就是最好的道路,可是没有想到,阿欢并不喜欢这条路。

    她站起来,去门口张望了阵儿,天色越来越晚,再过一会儿,该是时候给沈砚真送饭去了。阿欢却还没回来。她心里想念阿欢得紧,忍不住又进他屋,收拾整齐他的床铺。

    满屋子都是阿欢的东西,充满了姐弟两个的回忆。她拿起斗柜上一只残旧的布老虎,是阿欢十岁那年她亲手缝给他的,顾柔手工活不错,布老虎用了心,缝得比外头买来的还精巧,阿欢成日地拿在手里玩,还拿出去跟邻里玩伴炫耀,哪知道被街坊的娃娃眼红抢夺,顾欢还跟对方打了一架,额角开了花,回来的时候他却像一个得胜的将军,手里紧紧地攥着布老虎——从小到大,阿姐给他的每一样东西,他都像命根子似的保护着。

    隔了好多年,很多玩具都残旧了,顾柔拿着布老虎,眼圈儿就红了。

    她把东西归回原位,继续扫了扫屋子,走到窗台跟前,忽然发现棋盘边上摆了一套崭新的土仪,好像还没完全干,对着风口晾着。

    是一套泥孩儿摆件,一男一女两个胖娃娃,中间一棵树,金黄色的叶子,银杏树。

    顾柔拿起来托在掌心看,只见那女娃娃肖似自己,穿着一件花袄子;男娃娃头戴星冠,身穿道服,竟然是国师。

    她愣了愣,便用心声问去:【大宗师,土仪是给我的么?】

    国师正在尚书台批阅公文,昨夜皇帝急召他入宫,跟他要一旦开战粮草筹措的方案,所以他须得把预设方案拿出来,于是就在尚书台召集了户部官员,一直在忙此事。听见小姑娘的声音,他笔尖儿一抬,回她道:【哦,你拿到了,阿欢交给你的?】

    【阿欢?】

    今日国师去上早朝,恰逢沐美人身体不适,皇帝关心至极,便罢朝一日,于是国师便得一点空闲来见顾柔,却刚好碰上顾柔出门买菜,他没见着,却遇上准备出门的顾欢。

    【嗯,本座跟你阿欢一同做给你的。】

    顾柔傻眼:【啊?】

    【本座临时有要事处理,明天不能来了,】他回眸看一眼屋中伏案疾书的各级官员,这一忙,不晓得要忙到什么时候去,【怕你一个人寂寞,做个小东西留给你玩耍。】

    顾柔更加愣住:【您是说,这个土仪,是您和阿欢一起做的……】

    【是啊,还耽搁了他一日学业,】国师一顿,听出顾柔的异样,【怎么,你责怪他了?】他心思敏锐,猜到了缘由。

    【……】她只是既感动,又诧异,阿欢好像并不怎么喜欢国师,却又肯帮他一起,【我错怪他了,以为他好逸恶劳,不肯去上学。】

    ——只是因为国师为了将这个土仪里的女孩儿刻画得更像顾柔,便特地去学堂找顾欢,让他画一张顾柔童年的肖想出来以供模仿,国师原本气度拔俗,站在人中十分地出挑,所以顾欢的那些同窗看了注目,联想豆腐七叔说有贵人搬到顾柔家附近,便开始猜测非议起来。

    国师沉吟片刻:【其实,这些话原不该本座说,不过本座不拿你见外,便啰嗦两句——你那弟弟不喜主流道学,你觉出了没有?】

    顾柔嗯了一声。

    【大晋虽以道治国,但本朝以来十家九流,各崇其善,各有出路;他想要考太学,不必拘泥道家学说。我看他围棋不差,太学里设有围棋科,倒是可以发展。】

    【可是只有读书致仕,才是正途啊。】

    【小柔,你挑食么?】

    【啊?】顾柔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摸不着头脑。

    【我小时候常被父亲斥为挑食,我曾以为那是我的过失;直到后来我发现,我的父母亲也挑食。他们之所以能够不加选择且甘之如饴地吃完桌上的所有食物,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的菜式,他们从来不做。】国师娓娓道,【所以,此刻你摆上桌的全部食物,对于阿欢而言未必全部合乎胃口,他完全有权利在你的给予之外,去喜欢上其他的东西。就好似他有权利选择下棋或是别的甚么,本座也有权利选择你。】

    顾柔被这番话给震慑住了,半响没能接上话。

    今日,正是因为国师对顾欢说了这样一番话,击中了顾欢的心事,所以他才肯撇除偏见来帮国师,画出阿姐顾柔小时候的样子给国师作为参考,让他捏了顾柔的泥孩儿像出来。

    国师又道:【本座朝中事务太过繁忙,之后几日怕是不能来见你,送你这件物事,是要你睹物思人,莫因为见面少便滑了心思,忘了本座。】

    他说得极正经,她却听得又酸又甜,拿着这对土仪,很难想象清高崇圣的大宗师满手泥污捏成它的情形,禁不住心里泛起小小的开心。

    【不会,我时刻记着您呢。】

    他微笑:【好,那本座还有事,不多说了,你也去同你弟弟说明白,莫令他受屈。倒底是一家人,也没什么过不去。】

    【嗯。】

    他“说”罢,收拾思绪,笔尖一落,复又在竹简上疾书起来。

    顾柔一个人回想着国师的话出神,她过去逼着阿欢读书,只是怕他少壮不努力,老来会为了自己少时的贪玩后悔,却没想过他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她想到了自个,自个不也是讨厌深宅大院,向往自由自在么;凭什么自己怀着这样的想法,却要求阿欢一成不变走她认为对的路子?

    其实,扪心自问,只要阿欢过得高兴的话,就算他不进太学……她这个阿姐也不会有埋怨的。

    顾柔把泥孩儿拿回了房间,摆在靠床的窗口上,那男孩庄矜,女孩俏皮,围坐在银杏树下,她尝试着摆了摆位置,让他们亲密地挨在一起。

    院子里有响声,顾欢回来了。

    顾柔迎着出去,没问他去哪了,叫了一声:“阿欢。”

    顾欢耷拉着眼皮,看她一眼,又恹恹地垂下来:“嗯。”少年的目光里看得出后悔。

    “你饿了吧,咱们吃饭去。”“嗯。”“阿欢,”顾柔开了口,有一瞬的犹豫,“以后……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阿姐不逼迫你。”

    顾欢站住了,他一下子回过头。刚刚他在外面晃荡了一阵,肚子又饿,身上没穿外衣又觉得冷,心里充满了后悔——如果没有阿姐照顾他支持他读书,他哪有今日?阿姐既像是阿姐,又像是他的母亲,他对她充满了依恋,也充满了愧疚。

    顾柔搓着手:“你喜欢下棋,那就下呗……你要买什么杂书,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