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宅斗]嫣然-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了馅儿。
“此事若被舅兄知晓,恐怕他……”孟节梗直,若是知道陆镇竟杀民冒功,恐怕无论有无证据,都非要参一本不可,尤其他刚进了都察院,御史又有风闻奏事之权。
孟素蓉也有些举棋不定,最终还是道:“只告诉爹爹罢,大哥那里,且压着莫说。倒是吕良走后,谢宛娘要好生安置了才是,免得小姑娘年轻不知事,一个不慎走漏了消息反为不美。”
顾运则叹道:“这女人家的事,你瞧着安置就好。也莫要太过忧心,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切切顾着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儿。”
说到腹中胎儿,孟素蓉就忍不住微微带上了笑意,低头轻抚自己小腹:“这孩子闹人,都出了三个月了,还是时时的想吐,比怀嫣儿的时候难过多了。”
顾运则笑道:“这样说来,多半是个男孩儿才这样顽皮呢。”他也是盼着孟素蓉能生个儿子的,儿子么,哪里有嫌多的呢?何况顾浩然毕竟是庶出,家里没个嫡子,在外头也不好看相。
夫妻两人歪在榻上说了几句话,就听外头有些乱,似乎是看门的小丫鬟在拦着谁,接着便听白姨娘软绵绵的声音道:“太太,外头戏唱完了,老太太去歇着了,戏班子那边,老太太问太太怎么安排?”一径说着话,一径居然自己打帘子就进来了。
锦眉去小院里替吕良二人收拾,锦心去厨房瞧着准备晚宴,只叫小丫鬟守了门。白姨娘打着顾老太太的旗号过来,不等小丫鬟通报就往里走,小丫鬟年纪小,拦都拦不住,又顾虑着老爷在屋里,不敢放开高声,竟就让白姨娘这么直通通地闯了进来。
做姨娘的,到了主母屋里不等丫鬟通报就往里硬闯,这哪里是把主母放在眼中的样子?孟素蓉心里着恼,脸上虽不显,却坐直了身体。
白姨娘一头扎进来,见顾运则果然在房里,顿时心里就酸溜溜的,面上却堆起笑容,盈盈地福身下去:“老爷,老太太正问着您呢,原当您还在书房,原来是在太太这里。”
顾运则微微皱了皱眉:“太太房里,你怎么也不等丫鬟通报一声就进来?”
白姨娘心想若是通报了,只怕孟素蓉一句歇下了就将她打发了出去,哪里还得进来呢?她是瞅着顾运则进了孟素蓉房里才忙忙过来的,自打孟素蓉有了身孕,顾运则到她房里倒更勤了,这可算什么呢?
“妾方才来了一回,大姑娘说太太歇下了。”白姨娘眼睛若有所指地往孟素蓉身上一转,脸上微微露出点委屈的神色,“妾也是怕戏班子的人放在那里有什么不规矩的事,所以急着来问问太太,太太早示下了,妾也好早些回去跟老太太回话。”
她把顾老太太搬出来,顾运则也不好再说什么,看了一眼孟素蓉道:“老太太若还想再听戏,就让他们多留一日,若不想听了,让管家给了银子送出去就是。老太太听了半日戏也累了,你回去好生伺候着,晚上还要赏月呢。”
白姨娘拿帕子掩了嘴,软绵绵地笑着道:“老爷说的是,老太太方才也说累呢,又说老爷孝顺,还特地叫了戏班子来,正在翻箱倒柜,要找点好东西出来赏给老爷呢。”
孟素蓉听她的意思,无非是要借着话头把顾运则拉到顾老太太处去,便淡淡一笑:“白姨娘,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老爷为的是孝顺,哪里是为了老太太的东西?老太太看了半日戏也累了,你该劝着歇一会儿晚上好赏月,怎么还看着老太太翻箱倒柜的劳累呢?”
顾运则也觉得不该让顾老太太这么折腾,何况顾老太太能有什么东西,白姨娘这样的嚷嚷,到时候顾老太太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没的叫家里下人们偷笑,当下便微微沉了脸道:“太太说的是,你多劝着老太太些,别让她劳累了。”
白姨娘不防顾运则也这么说,不由得怔了一怔。锦心恰好从前头回来,进门就听见白姨娘在里头,忙借着顾运则的话头上来道:“太太,厨房都备好了,一掌灯就能开席。”
孟素蓉顺势瞄了一眼沙漏:“也不早了,白姨娘回去伺候老太太歇一会儿罢。”
锦心忙接口道:“奴婢送姨娘出去。”
白姨娘看顾运则坐得稳稳的,手下不由得把条帕子扭了又扭,只得不情不愿地退了出去,皮笑肉不笑地向锦心道:“怎么敢劳烦锦心姑娘,如今太太身子贵重,锦心姑娘也该好生守着太太才是。还有锦眉,都去了哪里,怎么屋里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老爷太太在那里,若是要茶要水的,难道还让老爷自己劳动不成?”
锦心也回了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多谢姨娘教诲,奴婢们都是遵照老爷太太的吩咐做事,就不劳姨娘操心了。”
白姨娘撇了撇嘴:“有什么事还大过太太的身孕了?锦眉是太太身边最得用的,难道不知道这个理儿?”她打发小丫鬟去问了班主,才知道吕良和谢宛娘已经离了戏班,要在顾府里先落下脚来,顿时就觉得心里仿佛有猫抓一般不自在。
她倒不是柳姨娘,只会往那风花雪月的地方去想,却是觉得这事儿并不像班主说的那般简单。若说是来喊冤递状子的,为何不到衙门里去?顾运则不是那等“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昏官,治下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算得上清明,何至于要两个戏子混到家里来喊冤?只可恨顾运则外头的事儿从来不与她和顾老太太说,倒是总会与孟素蓉商议。
“姨娘——”跟着她的丫鬟藤黄窥着她的神色,“太太如今有身孕,老爷也要格外看重些,姨娘何必去碰钉子呢?”她虽是孟素蓉买来的,但毕竟是分在顾浩然名下的丫鬟,将来前程也少不了在白姨娘这一支上,若是白姨娘跟孟素蓉真闹得水火不容,只苦了她们这些做下人的。
“你懂什么。”白姨娘呵斥了一句,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孟素蓉论容貌身段远不如她,又不得顾老太太欢心,可仍能在这院子里坐得稳稳的,若是将来再生了儿子,哪里还有她的位置?若是她也能多知道些顾运则在外头的事,也能像孟素蓉一般与他商议这些事儿,出出主意,那该多好?只是这些话可不能与藤黄说,毕竟这些丫头们的身契都捏在孟素蓉手上,哪里会真心向着她呢?什么时候,她手里也能捏几个丫头的身契,那时才算是自己的心腹呢……
☆、第13章 庸人偏多事(上)
“母亲要见那兄妹两个?”孟素蓉有些惊讶地看着顾老太太。
顾老太太正端着盅子喝红枣茶,闻言点了点头:“听说也是两个苦命的,又是福州人,既是乡里乡亲的,叫来我瞧瞧,难道还有什么不行的?”
孟素蓉有些无话可说。说起来这并没有什么不行的,反倒是老太太慈悲才会如此,若吕良和谢宛娘不是有那样的身世内情,见也就见了。
“这都是老爷在外头的事……”
“既是老爷外头的事,怎么太太倒把人留在家里住呢?”白姨娘替顾老太太捶着肩,笑盈盈地接口道,“太太能把人留在家里,怎么老太太倒不能见了呢?”
“是啊。”顾老太太从茶盅上头瞥了孟素蓉一眼,“莫非我这老婆子还见不得人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孟素蓉还能说什么,只得叫锦眉去带两人过来,给顾老太太见礼。吕良是老实头,知道是来见顾大人的母亲,当下跪下去结结实实磕了个头,倒惹得顾老太太连忙叫拉起来,又把谢宛娘叫过来仔细看了看,问了身世。
谢宛娘自然照着从前的话说了几句,顾老太太便叹道:“怎的这样命苦?这些仗势欺人的恶霸真是到处都有。”想当年她带着儿子守寡时也没少受人欺负,还是顾运则争气,考中了秀才之后才无人再敢生事,此时倒不由得有些真同情起来,拉了谢宛娘的手道,“生得这样好模样,水灵灵的小姑娘家,倒吃了这些苦头。如今父母都没了,你们兄妹两个,回了乡可还有亲戚投奔?”
谢宛娘心里一动,顺着顾老太太的腿就跪了下去,垂泪道:“父母都过世了,只我跟哥哥相依为命,纵然家乡还有几个远亲,也是指望不上的……”
白姨娘在旁边用帕子按了按眼睛,唏嘘道:“真是可怜,这千里迢迢的回了乡却无亲无故,叫你们兄妹如何过活?”
顾老太太素不过问顾运则外头的事,今日却忽然要见吕良二人,孟素蓉便知道十之八…九是白姨娘撺掇的,只不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便道:“老爷自然也会送他们些安家银子,买几亩田地,日子也可过得。”
白姨娘将嘴一撇:“太太是没种过田的,不晓得种田的辛苦,单靠他们兄妹两个能种得几亩田?何况无依无靠的,即使买了田地,能不能守得住也未必哩。”
一席话说得顾老太太连连点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种田不知农事苦啊。”觑着眼看谢宛娘,“这样水灵的小丫头,哪里做得来田里的活计。”
白姨娘在旁笑道:“瞧着这丫头是个伶俐的,嗓子又好,老太太不如把人留下来,陪您说话解闷也好,闲来唱个曲儿听听也好。”
顾老太太欣然,拉了谢宛娘的手笑道:“你可愿意?”
孟素蓉不由得眉头一皱,轻咳了一声:“白氏不要胡乱说话,宛娘是良家子,如何能卖身?”
白姨娘却笑道:“太太怎的也糊涂了?就是庄子上也有佃户,有雇工,又不是个个都是咱们顾家的奴才。就说府里头的丫鬟们,也有签了活契的,三年五年也就出去了。譬如老太太身边那个山楂,不就是契满了出去的?何况老太太不过是留宛娘说说话儿,又不是当真要做奴婢,也是看着他们兄妹无依的意思。两人都留下来,到年纪长些各自成家的时候再出去,也积攒些身家,岂不是好呢?”
孟素蓉沉着脸道:“胡闹!他们兄妹是要回家乡去的。”
白姨娘一步不让:“方才宛娘自己都说了,家里也无甚能投靠的亲人,既然离了家乡都两三年了,又何必非回去不可呢?”说着笑向谢宛娘道,“宛娘,你自己说,愿不愿留下来陪着我们老太太?说来自从山楂出去了,老太太身边这个人还一直没补上,你若顶了山楂的缺,月例也按一两银子算。”
谢宛娘跪在顾老太太脚边,眼睛早将屋子里都打量了一周。顾老太太的屋子不大,却布置得十分精细,那些东西她许多都没有见过,倒是有一对富贵牡丹的胆瓶,从前镇上的王举人家娶亲时,在新媳妇的嫁妆里看见过类似的,据说是什么官窑的,能值到二十两银子。
顾老太太身上穿的是软缎绣花丝绵夹衣,手上一对泥鳅背的金镯子,至少一只也有二两,头上那枝寿字头的镶宝石簪子,她认不得是什么宝石,可单看那手艺也知道价值不菲——若是能留在这里,想必比到庄子上做粗活又好得多了,单是说月例就有一两银子,从前在吕家村,一亩田从年头种到年尾,才有多少出息呢。
“宛娘若能陪着老太太,是宛娘的福气。宛娘也会做些针线,定然尽心伺候老太太。”
顾老太太高兴地将她拉起来:“好好好,你就陪着我罢,咱们娘儿们闲来无事,还能说几句家乡话呢。”
孟素蓉想不到来请安又请出了幺蛾子,不由得有些头疼:“母亲,这事儿怕还要问过老爷罢?”
顾老太太翻了翻眼睛:“他自断他的案子,我不过是收留个人罢了,未必还有罪了?我是他娘,有什么不是叫他来与我说。”
白姨娘笑吟吟地看着,这时候上来拉起谢宛娘的手:“既是来陪老太太的,不如就叫她跟山药一样在耳房里住下,我去瞧瞧还缺什么不缺。”看顾老太太点了头,便拉着谢宛娘就往外走,走出屋外才笑道,“我们老太太最是心软慈善的,从不苛待丫鬟们,你只管放心住着就是。”
谢宛娘紧握着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这样好,白姨娘瞥了一眼她又惊又喜的神色,笑道:“说起来你们兄妹两个也有趣,既是有冤情,为何不在家乡告状,反千里万里的跑到湖广来喊冤?”
谢宛娘不防她忽然问起这个,怔了一怔忙道:“因那人在当地颇有些势力,我和哥哥才逃出来的。”
白姨娘貌似无心地道:“究竟是什么人,居然这样的强梁,竟没有人管得了?便是知县管不了,上头还有知府呢,怎么不去知府衙门里喊冤?”
这不过是个借口而已,谢宛娘和吕良商议之时也没想到会有人这样刨根问底,答起来不免就有些支吾,白姨娘听了,越发认定了这里头有些事儿,打点精神,细细地问起谢宛娘家常来。
这些谢宛娘倒答得上来,只是一问一答说了半晌,白姨娘忽道:“这么说你爹是衙役,怎么也该在衙门里认识些人的,如何就叫个乡绅逼得背井离乡了?”
谢宛娘一惊,才猛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白姨娘一句接一句的,听起来问的都是日常小事儿,可是三绕两绕,自己就忘了原先撒的谎是怎么说的。
“那乡绅他——他有亲戚在京城里做官……”谢宛娘勉强想出个借口来,额上已经冒了细细的汗珠。
“是么?做的是什么官?”白姨娘并不放松,紧钉着又问。心里却激动起来,果然这事儿不简单,牵扯到了京城里的官员,哪里会是小事呢?这样的事儿,老爷却从来不与她透一丝儿口风,只与太太说,当真是将自己当成那等无知村妇了。
外头那些事儿她摸不着,这次这谢宛娘却能留下来,总归要细细的打听打听才好。须知有些事儿若不去打听,便永远都不知道。以后老爷的官只会越做越大,若是自己总是这样一事不知,只怕见了老爷都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听说那些官家夫人们都懂些朝局官场之事,有时在衙门里不好说的话,后宅里倒好说。这样的风头,总不能永远叫太太占了去。她毕竟是正室,若是将来真生了儿子,自己总得要有一席之地才是。
白姨娘乱糟糟地想着,见谢宛娘支吾着答得有一句没一句,脸都红了,便笑着将话题转了开去:“瞧瞧,这屋子可还满意?”只要人在这里,迟早总能套出话来的。
谢宛娘看看这屋子,因只是个耳房,着实小得很,可窗上用的是琉璃,屋子里却是半点都不暗淡。东西不多,可床上被褥用的都是崭新的印花细棉布,吕家村里要家境殷实的人家给女儿置办嫁妆才用得上呢。
“啧啧,瞧这衣裳,都旧了,也不怎么合身。”白姨娘绕着谢宛娘转了一圈,“一朵鲜花似的年纪,穿这样衣裳怎么成。太太如今事忙,一时也想不到,我的衣裳你穿不得,倒是我院子里有个丫鬟身材跟你差不多,也是今年新做的秋衣,一会儿叫她送来给你换了。”
“怎么好占姨奶奶屋里姐姐的新衣裳……”谢宛娘连忙要推,白姨娘却笑道:“不用这么客气,都是府里按季给丫鬟们做的,就跟山药身上那套是一样的,你瞧着可还喜欢?等过几日,自然也要给你做的,到时候再还了她也是一样的。”
谢宛娘想想山药身上那身水绿色的茧绸袄,上头还绣着兰草花,心里一阵喜欢,低着头不说话了。白姨娘明白她的意思,拉了她手笑道:“你只管用心伺候老太太,将来好处多着呢。”
☆、第14章 庸人偏多事(下)
孟素蓉出了顾老太太的院子,脸色不大好看。锦眉疑惑地回望了一眼,低声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怎么就看上吕家姑娘了?”因谢宛娘对外总说与吕良是兄妹,如今除了顾运则和孟素蓉之外,人人都以为她姓吕。
“哪是老太太看上的!”锦心早已经捉了空儿去跟山药打听过了,接口道,“是白姨娘撺掇的,说吕姑娘怎么怎么可怜,太太让他们在家里住下,可名不正言不顺的,倒叫外头说闲话,万一传得不好就坏了老爷的名声,倒不如老太太出面把人拢在身边,还落个慈善的好名声。”
锦眉忍不住道:“她有这么好心?没准是跟柳姨娘一样的心思吧?”
孟素蓉沉着脸:“未必。若真是怕老爷看上谁,该撺掇老太太把人送出去才是,没有反留在家里的道理。去跟山药说,多听着白氏跟吕姑娘说话,看看她们都说些什么。”
锦眉锦心两个都不知道吕良与谢宛娘的事儿,只知道并不像对外讲的那么简单,却不知道里头牵涉甚深,不由得都有些疑惑,却又不好发问。孟素蓉也不与她们多说,只道:“这里头有些事儿,传出去是要灭家的。”
锦心吓了一跳:“难道白姨娘——”
孟素蓉也想不透白姨娘究竟是想要做什么:“罢了,这事儿让老爷去与她说罢。”免得事涉顾老太太,说轻说重,她这个做媳妇的都不好办。
锦眉沉默了一会儿,直到回了房里服侍孟素蓉歇下,才低声道:“奴婢觉得,那吕姑娘……她若是懂事,当时就不该听老太太的。”
孟素蓉靠着迎枕养神,闻言半晌没说话。谢宛娘那双眼睛太过灵活,在顾老太太屋里时那番作派,她也是看见了的。
“那孩子,没有吕良老实……也好,把她放在眼前,至少也能多看着些。”若是送到庄子上去,万一出什么事,倒是鞭长莫及。
一想到吕良的事,孟素蓉又歇不下去了:“拿纸笔来。”自诊出身孕之后,因着还没出三个月不好张扬,尚未将这消息告诉家里,这会儿正好写信回去,顺便就将吕良之事写上,再派个的当家人,将吕良送去京城。
“叫陆伯和小杨准备准备,去京城一趟罢。”陆伯是孟素蓉的陪嫁家人,素来忠心耿耿,口风更是极紧的,且在孟家当差多年,对京城里头的人事也都熟悉;而小杨是杨妈妈的儿子,精明能干,又是年轻人,跑腿干活都来得,有这两个人带着吕良,应该是妥当的。
“太太,老爷回来了,在二门上就被藤黄请过去了。”锦心从外头进来,一脸的愤然,“藤黄那小蹄子,如今胆子也大了!”
孟素蓉头也不抬:“这些事她也不是第一次了,藤黄总归是在她院子里当差,听她的使唤也是有的。”
锦心噘着嘴:“这是看太太有了身孕,老爷这些日子总是下了衙门就先到这边院子来,沉不住气了!”
孟素蓉停了笔,略一思忖,嗤笑了一声:“由她去吧。”若是白姨娘与顾运则说起吕良和谢宛娘的事儿,只怕要得非所望了。
锦心虽然一肚子火气,但孟素蓉这样淡淡的,她也只能噘着嘴去小厨房看着炖补汤了。等补汤炖好,她用食盒提了刚刚出来,就见顾运则沉着脸大步进了孟素蓉的屋子,不由得心里一紧,赶紧也往屋里走。
进了屋,就见锦眉正在收拾桌上的笔墨,见她提着食盒进来,笑着做了个噤声手势,指了指里屋。锦心竖起耳朵一听,就听见里头顾运则有些气恼地道:“秀云真是自作主张!”
锦心一怔,差点笑出声来,两人提了食盒悄悄去了耳房,将补汤放在小风炉上温着,小声说话去了。
这里孟素蓉给顾运则递了一杯茶,缓声道:“秋燥,老爷且别动气,喝口莲心茶清一清。”
顾运则接过去喝了一口,犹自有些气恼:“什么事都不懂,在母亲面前说那些做什么?便是好心,也该问问是什么事。”说着,微微有些埋怨的意思,“你怎么也不驳回,就由着她这般?”
孟素蓉袖着手,淡淡道:“白姨娘请动了母亲来说话,我难道还能驳母亲的回不成?老爷也替我想想,母亲是爱听我的话,还是爱听白姨娘的?”
顾运则不由得就有些讪讪的。顾老太太偏心白氏他是知道的,跟孟素蓉的这门亲事,细究起来他这边是没有父母之言就自己作主了,到了顾老太太面前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加以孟素蓉没有生下嫡子,顾老太太这些年都不喜欢这个媳妇,若说让孟素蓉当着顾老太太的面约束白氏,也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只是孟素蓉虽然不为婆母所喜,这些年仍旧将内宅管得不错,以致他一时竟想不到这上头去,只是顺口就埋怨了起来。
“老爷也不用太着急了。”孟素蓉看他脸色微微变了,也就不为己甚,缓声道,“母亲只是一片慈心,想来必会对宛娘好。一则把人放在眼睛底下看着也踏实,二则,若是这事儿没有告状的机会,我们善待宛娘,吕良那里也是个交待。”
顾运则微微点了点头。这事儿说得悲观些,只怕吕良永远没有告赢陆镇的机会,到时候,这两人心里的仇恨郁积年久,究竟会爆发成什么样子都未可知,说不定就会连累到顾家。如今善待谢宛娘,万一真有那么一天,看在这些年的恩情上,吕良也会有所忌讳。说起来这也算挟恩,只是着落到顾家,夫妻二人却不能不虑。
“只是这一次,白氏算是误打误撞未曾坏事,可若总是如此,谁知道下次还有没有这样的运气?”孟素蓉垂下眼睛,又淡淡地补了一句。
“这些年是太纵着了她。”顾运则干咳一声,略一沉吟,“待我去与母亲说,叫她在自己院里禁足几日。”
“母亲那里日日都少不了她,老爷若让她禁足,母亲那里如何交待?”孟素蓉叹了口气,“终不成为了外人,倒让母亲怄气,老爷警戒她几句也就是了,我担忧的,倒是怕她教不好浩哥儿。说起来后宅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纵有些不是也只是自家知道,可哥儿将来却是要顶门立户的,长于妇人之手,学些随心所欲的习气,却不是好事。”
顾运则低头思忖片刻道:“太太说的是,我早想过要将浩哥儿带出来,只是如今这官邸窄小,前头就是衙门,也没有地方给浩哥儿住。本想着请个先生到家里来,又因着这一任快满了,明年说不定还要调任,眼下请了先生,调任时便不好带走,不如等定下来,再去任上好生寻找。”
“好先生自然是要紧的,不过孩子还小,家里长辈言传身教才是第一。有些人家庶子女是不放在生母身边养的,也就是怕染了些不好的习气。”孟素蓉轻轻掸平自己的袖口,“虽说浩哥儿不是我的生的,到底叫我一声母亲,从前还小,如今眼见着大了,若不这时候匡正起来,年纪再长些养成了脾性,便不好教导了。就如那院子里的树,小的时候若长歪了,到大了再想扳过来,不但是难,便是那树自己也难过不是?这些话,我在老太太跟前是不敢说的,只有让老爷拿主意了。”
顾运则听着,默默无语。当初白姨娘生了儿子,孟素蓉本来提出要放到自己身边养的,只是白姨娘哭天哭地的不肯,硬说要把孩子养到顾老太太膝下,孟素蓉也就不言语了。这些年顾老太太和白姨娘教养顾浩然,孟素蓉当面从未说过一句话,若看着有些不妥,也是背后悄悄跟自己提上几句。做嫡母的,隔着肚皮能到如此,委实也说不出什么了,但他自是看得出来,孟素蓉对浩哥儿,并无什么母子情份。
顾运则不由自主就往孟素蓉小腹上看了过去。这些年他忙于仕途,对浩哥儿委实用心少了些,若孟素蓉这一胎不能得男,浩哥儿就是顾家独子,若是被养得歪了,将来不能成才,岂不是毁了顾家?
倘若孟素蓉生了儿子,也比浩哥儿小得太多,远在嫡子长成之前,浩哥儿也得能立得起来才成。顾运则思忖片刻,到底是下了决心:“先叫浩哥儿从白氏屋里搬出来罢。他也八岁了,既已开始读书,便不宜整日在后宅厮混。只是这住处……”
“园子里原有三间屋子,只是地方窄小了些,离着白氏住处倒不远。”孟素蓉想了想,“以后天渐渐冷了,园子里也没人常去,在那里读书倒也僻静,且到底是出了二门,也算是立个规矩。屋子小也有好处,放上暖薰炭盆,屋里便不冷。虽说读书是苦事,也不能损了身子。”
顾运则听她说得条理清楚,当即下了决心:“就这么办,我去与白氏说,这几日就将浩哥儿挪出来。”
孟素蓉垂下眼睛,神色中有一丝淡淡笑意一掠便没了,拿起自己写好的书信:“老爷来瞧瞧,这信里这般说可合适?”
☆、第15章 处处暗流涌(上)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十月底。
顾嫣然早晨起来推开窗户,只觉得冷风飕飕,窗外的草地上一片白霜。杨妈妈端着热牛乳进房来,一看她在窗前,连忙抢过来把窗户关上,嗔道:“我的小祖宗!这么冷,也不怕闪着了风!”
顾嫣然一边洗脸擦牙,一边问道:“娘昨晚又咳嗽了没有?”天气转冷,孟素蓉又有些咳嗽,偏偏有了身孕不能随便用药,只能喝些冰糖梨水润一润,让顾嫣然着实担心。
杨妈妈是从孟素蓉那边过来的,闻言便道:“太太还好,只是早晚咳两声,比往年是强得多了,秦太医的药果然是好的。”又道,“就是开了窗,这边也听不到太太在屋里咳不咳嗽,以后可不能这么冒失了,刚睡起来的热身子,被冷风扑了可怎么得了。若是这会儿你再病了,太太还怎么歇得下?”
顾嫣然只是点头,快快将牛乳喝了,又漱了口,就往孟素蓉屋里去。因孟素蓉的身孕已经快六个月了,顾老太太盼孙心切,免了她每日一早请安,倒是可以多睡一会儿。顾嫣然进屋时,孟素蓉刚刚起身,正让锦心伺候着梳头,从镜子里看见女儿进来,便招手叫过来摸摸手脸:“这么早过来做什么,可冻着了没有?”
这些日子她过得不错。白姨娘自从上次自作聪明将谢宛娘留下来,却被顾运则训斥了一番之后,很是蔫头蔫脑了几日。加上顾浩然从她院子里搬了出去,住进了园子里,从此她少说也有一半的心神都分到了外头去,纵然在顾老太太面前,也少了往日的精神劲儿。没了她调唆,顾老太太看在孟素蓉的肚子上,也和颜悦色了好些。
“外头并不很冷。”顾嫣然习惯地伸手轻轻摸摸孟素蓉的小腹,“今天他动了没有?”前几日胎儿在孟素蓉腹中动了一下,恰好被她看见,顿时新鲜得了不得,天天都要问。
杨妈妈跟着进来,听见了只是好笑:“孩子还小着呢,哪里会天天动的,就是生出来了,也还得满了月才有精神呢。”再怎么看着像个小大人,也还只是个孩子,好奇得很呢。
孟素蓉也觉好笑,拉了女儿的手将话题岔开:“过年的新衣可开始做了?这事儿可不能出岔子。”
“下人们的都已经安排下去了,今儿针线坊里送新料子来挑选,选下去就开始做,还是跟往年一样用珍绣坊,每人四套,两套过年时的,两套春装。下剩两套春装,等年后来了新料子再选着做,免得这会儿做了,明年又不时兴。”顾嫣然头头是道地说着,“一会儿料子就送过来,我让她们把料子送到祖母屋里,大家都过去挑。我听她们说今年出了一种西番莲花样的茜红色软缎,已经叫她们给留出来了,给娘做袄子穿。”
孟素蓉脸上笑容更深:“娘穿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