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妇门前有点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书尽在【】 ://w。
文案: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村,村里有一小寡妇,寡妇门前有点田,一心只把种田喜,奇葩亲戚来相害,小寡妇骨头硬,脾气大,手撕姑姨,脚踩叔舅,解决温饱,奔赴小康。
突然有一天,被传战死的相公回来了,小寡妇看着腿长颜高的相公,笑得合不拢嘴,迈不开腿。
正文 第001章:讨米
白小玲坐在家徒四壁的破旧茅屋里,听着隔壁茅屋传来的呜呜的哭声,她花了三个时辰,终于接受了一个事实,她穿越了,而且还穿越到一个和她同名同姓的寡妇身上。
就在三个时辰前,小叔子沈逐浪将她从房梁上取下来,劝了她很多话,她从他的言语中了解了很多信息,比如在隔壁一直哭泣的正是她的婆婆,今天从军的村头林二狗带回来一个消息,原主白小玲的相公已经战死。原主是个可怜的女人,她嫁入沈家的前一天,相公就奔赴战场,在她嫁过来的第三个月,就传来相公战死的消息,可怜她连相公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她一时想不开,在自个屋里上吊,幸好小叔子发现及时,这才将她救下。
白小玲是个孤儿,受到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上了大学,她学的是农学专业,穿越过来之前,她正在试验田里收割水稻,通过四年的努力,她终于种出了一种抗虫抗旱的水稻,她正拿着水稻种子高兴,想不到乐极生悲,她穿越了。
隔壁,小叔子沈逐浪还在劝婆婆(刘氏),“娘,你就别哭了,哭坏了眼睛可怎么办?你放心,哥不在了,以后这个家由我来扛。”
刘氏听了这话,哭得更加厉害,“你爹病死之前,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只是一个进士,他希望我们沈家能出一个状元。逐浪,就算你哥不在了,这个家也不需要你来扛,你好好读书,争取考中状元,完成你爹的心愿。”
沈逐浪没有再说话,他从小身体就弱,所以家中一切事务都是由哥来做,他只需要安心学习。自从哥从军以后,家里的田地没人种,都荒废了。米缸见了底,这个冬天又极其寒冷,他们该如何熬过去?
他也想好好读书,但是家里的情况他也知道,娘年纪大了,嫂子又做不了重活,家里根本没有能力再支持他继续读书。而且他也是家里唯一的男丁的,如果这个时候他不扛起这个家,他们家或许真的就要垮了。
他喂了刘氏半碗稀饭,对她说道:“娘,你先休息,我给嫂子送一碗稀饭过去。”
白小玲听到这句话,她捂着早就咕噜叫的肚子,她的确饿极了。
屋外有人咳嗽的声音,然后便有敲门的声音传来,“嫂子,你睡了吗?”
稀饭来了,她怎么可能睡了。
白小玲连忙答道:“没睡。”
“我现在可以进来吗?”
果然是读过书的人,就是有礼貌。
“可以。”
沈逐浪进屋的时候,也有一股寒风卷了进来,冻得白小玲缩了缩脖子,他连忙将门关上,然后将半碗还冒着热气的稀饭放在桌子上,“嫂子,趁热喝吧!喝了就暖和了。”
她看着那半碗稀饭,稀饭里面大部分都是水,水里没有几粒米,看来这个家庭真的贫困潦倒,就差被饿死了。
白小玲将稀饭端起,碗里传来的热气倒是让她的手温暖了几分,她喝了一口之后,身体也暖和了一点。
“咳咳……”沈逐浪又咳嗽了两声,他说道:“嫂子,那你喝了稀饭以后就快些歇息吧!明日我再去镇上给你请个大夫看一看。”
这个家什么情况,她也大概了解了,连饭都没得吃,哪里还有闲钱去请大夫,想必他就算要去,也不是去请大夫,而是去求大夫。这也看得出,小叔子沈逐浪,是真的关心白小玲。
白小玲捧着碗,她说道:“逐浪,我没事,不用请大夫。”
他看着她脖子上深红的勒痕,又咳嗽了几声,“嫂子,那你早点休息。”
“好。”
沈逐浪出去了,白小玲喝了剩下的稀饭,然后倒在床上,用被子裹着自己。这床被子很薄,就算她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还是依然很冷,而且那半碗稀饭喝下去,根本没有一点感觉,又冷又饿,真的睡不着。
在床上抖了一夜,白小玲听到隔壁传来开门的咯吱声,她看向窗户,天还没有完全亮,是谁这么早就出门了?
她起来在箱子里面翻找着,原主白小玲的衣服很少,能御寒的更没有几个,她索性将全部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这才勉强觉得不冷。
外面下着雪,她看着雪地上的那一串脚印,就知道刚才出去的是小叔子沈逐浪。他这么早去做什么?
白小玲跟着脚印过去,在一户农家前,她终于见到了沈逐浪,沈逐浪穿着单薄的麻衣,站在一个妇人面前,手脚都哆嗦地厉害,但是他的脸却通红。他手里拿着一个碗,对妇人说道:“三姑,家里的米没有了,你家可有富余?”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冬天,大雪掩埋了一切,如果不这样,恐怕他们一家人都得饿死。
妇人说道:“侄子,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家也是穷得响叮当,今年的收成不好,自己都怕过不去这个坎,你还是去你大舅家看看吧!”
沈逐浪的脸更红,他连忙道了一声谢,然后就朝另外一个方向走去。他走了之后,妇人对着他的背影吐了一口口水,“呸,一家的懒散货,没有米只会四处讨要。那新嫁入的媳妇,光是长了一张好看的脸,什么活儿都不做,还妄想靠百家将他们一家子养起来,休想。”
看着妇人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嘴脸,白小玲皱了皱眉头,不过她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原主五体不勤。
沈逐浪又到了另外一户农户门前,这一次,他犹豫了很久才举起手敲门,他单薄的身子在雪地里面发抖,也不住地咳嗽着。
敲了很久,没有人来开门,他明白,如果他今天讨不到米,那么娘和嫂子就没有饭吃。这么冷的天,再加上没有食物,他们很快就熬不下去了。
他终于鼓起勇气喊道:“大舅,大舅你在家吗?”
他在屋外等了半个时辰,终于有人来开门的,开门的不是他大舅,而是大舅母,大舅母一副凶神恶煞母夜叉的模样,她大嗓门吼道:“什么事?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沈逐浪显然被吓到了,他泯了嘴唇,然后说道:“舅母,家里可有……”
她很不耐烦地打断了他说话,“没有,没有,扰人清梦,真是作孽。”
说完以后,嘭,将木门甩上了。
沈逐浪站在门前,久久没有回过神。
在这个小村子,还有一家亲戚,那便是他的二叔家,二叔外出做生意,长年不回家,家中只有二婶和小虎子,二婶家和他们家差不多,都是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按理来说,他是不该去她的家中讨米,而且家中富裕的亲戚都不愿意给他借米,更何况二婶。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不去,他们又该怎么办?
沈逐浪又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在一处破旧的木屋前停了下来,他刚准备敲门,门开了。小虎子提着半袋糙米,小脸黑黑的,他看见沈逐浪,露出了两颗虎牙,“逐浪哥,我娘正让我给你送米来。”
他听了小胡子的话以后,湿了眼眶,问道:“二婶呢?”
“娘一大早就背了一捆干柴去镇上了,她说卖了柴以后,顺便去看看爹。”
沈逐浪接过半袋米,声音有些哽咽地对小虎子说道:“虎子,这米等到开春以后,我定会还你们。”
“逐浪哥,我娘说了,你们家遭了难,这米不用还。”
“不,一定要还。”
沈逐浪说完这句话,就离开了二婶家,他回到家中,哭了一场,然后开始生火做饭。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说的就是他,他一个大男人,什么都不会做,还要像乞丐一样四处讨米,他真是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完了,这书,不读也罢。
正文 第002章:眼疾
白小玲心情复杂地家走,在快要到家的时候,看到烟囱里升起的袅袅青烟,湿了眼眶。院子里,刘氏坐在门口朝外望着,似乎她往那个方向看得久了,她的大儿子就能回来。
她昨天哭了一晚,第二天起来眼睛很花,看不清东西,看什么都只有一个影子,但是这些事情,她并不敢告诉沈逐浪,她们家里什么情况,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沈逐浪很有孝心,如果将这件事情告诉他,他上镇子里面给她请大夫,他上学的钱,都是在村里东拼西凑借的,哪里还有钱去请大夫。
白小玲看见刘氏眼眸浑浊,而且她进来的时候刘氏都没有发现,她的手在刘氏的面前晃了晃,发现刘氏反应迟钝,就像看不见她的手一样。
白小玲问道:“娘,你的眼睛怎么了?”
刘氏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没事,我没事。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逐浪。”
刘氏的这番表现,那就是她的眼睛肯定有事,她心中酸楚,可怜天下父母心,她说道:“娘,你放心,我不会告诉逐浪。”
刘氏在空中抓着,白小玲将自己的手给了她,她握住她的手,眼泪又流了出来,“小玲,你嫁过来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是我们沈家对不起你。如今琮青去了,你还是个大姑娘,可以找一个好人家嫁了。”
她想着,原主白小玲五体不勤,刘氏不但宽容她,而且还觉得是沈家对不住她,刘氏可真是一个好婆婆。而且她初来咋到,在这里无亲无故的,更何况她在属于她的世界也是无亲无故,如今能碰上两个对她好的人,她不能狼心狗肺抛下他们离开,所以就算这个家再穷再破,她决定了,她要和他们一同面对。
“娘,您不要这么说,我既然已经嫁入沈家了,那么就是沈家的人。你们对我好,我是知道的。就算琮青不在了,你还是我的娘,逐浪还是我的小叔子。”
刘氏紧紧地握着白小玲的手,她哽咽道:“小玲。”
“娘,你放心,我会努力赚钱给逐浪上学,也会给你治眼睛,我相信我们一家会好起来的。”
沈逐浪已经做好了饭,这一次,依旧是碗里没有几粒米的稀饭,还有一点自家腌制的咸菜。
他喊道:“娘,嫂子,吃饭了。”
白小玲扶着刘氏进了屋,她将筷子递到她的手里,将饭碗放到她的手边,白小玲和她一起瞒着刘氏眼睛坏了的事情。
沈逐浪很快就将稀饭喝光了,他并没有吃咸菜,恐怕也是想留着给白小玲和刘氏吃。他喝光之后就扛着锄头下了田,临走之时,对白小玲嘱咐道:“嫂子,你照顾好娘。”
“嗯。”
就算家里穷成这副样子,沈逐浪也没有让白小玲下地干活,在这个小山村里面,传统风俗是男耕女织,女人下地干活,不管是对女人本身还是女人所在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落后的小山村里,贫穷让不少女人下地干活。
沈逐浪是个读书人,他的父亲也是读书人,他们更是看重这些。所以他们家中自从沈琮青去从军,沈逐浪去书院读书以后,家里便没有人去干活,造成了坐吃山空的情况。等到冬季,沈逐浪从学院回来,看到的就是这副景象。
吃了饭以后,白小玲洗了碗,她便问道:“娘,家里有针线没有?”
“有。小玲是有衣服破了吗?”
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衣服的缝缝补补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
“没有,想去河里钓几条鱼。”
“小玲,河水里面都结了冰,哪里还有鱼。”
“娘,你不用管,待在家里,等着喝鱼汤吧!”
刘氏一想到鱼汤,她肚子叫了几声,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吃过肉了,都快忘记肉是什么味道了,也的确想着那味道。
刘氏点了头,她道:“小玲,冰河上面很滑,你要小心。”
“好的,娘。”
白小玲找来绣花针,穿上线以后,将它扳弯,然后便朝外走去,正巧在村子里面,她碰到了小虎子,小虎子嘴很甜,隔着老远就在叫她,“嫂子,你去哪儿?”
“去河里看看。”
小虎子跑了过来,黑黑的小脸冻得通红,“嫂子,河里结了冰,你去做什么?”
白小玲凑近小虎子,小声说道:“钓鱼吃。”
一想到鲜美的鱼汤,小虎子咽了咽口水,“嫂子,能钓到吗?”
“不知道,试试吧!小虎子,你娘还没有回来吗?”
他摇头,“没呢!不过这里去镇上很远,一去一回要花上四个时辰,娘卖了柴,还得去找爹,估计回来得很晚。嫂子,我能和你一起去钓鱼吗?”
“可以呀!”
正好她不知道路。
小虎子七八岁的样子,个头很矮,穿着破烂的厚重的棉衣,走在路上看起来圆滚滚的,非常可爱。
两人一路走着,白小玲问道:“小虎子,你今年多少岁了?”
“八岁。”
“小虎子,你知道我家田地在什么地方吗?”
他指向一个方向,那正是家中茅草屋前面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人正在田地里面劳作,田地前面一点就是那条河。
小虎子说道:“嫂子,你家这个几亩田地位置可是真好,离家近不说,而且接连莲花河,一般夏季干旱十天半个月,别人家的田早就龟裂了,但是你家的田却还有储水,这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你家的田地呢?”
小虎子小小年纪一本正经和她说这些,不是因为他多么早熟聪明,而是有人对他说过。看来她家的几亩田,的确遭人惦记着。
两人已经走到了田地处,沈逐浪正在挖地,他刚挖了一会儿,便不由得咳嗽气喘,累得不行。他从小身子弱,也没有做过农活,做这些自然是不行的。
看到小虎子和白小玲来了,沈逐浪问道:“嫂子,你怎么来了?”
白小玲看着新翻出来的土,泥土有些黑,土里面营养丰富,正适合种水稻,这样的土种出来的水稻,定是比其它土质种出来的水稻颗粒更加饱满,营养更加丰富。她看着相连的几块田,喜笑颜开,“逐浪,这些田都是我们家的吗?”
沈逐浪点了头,“是。”
“真好。”这里可比学校的试验田大多了,而且土质也好多了,她以后就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尽情地种庄稼,研究优良种子。
他却垂头丧气,他们家光有几块好田有什么用,别人家早就在今年的第一场雪下来之前,就翻了土,种了小麦,瑞雪兆丰年,今年的雪下得越大,来年开春,雪化了以后,从地里面长出来的小麦苗就有越粗壮。可是他们家,就算他将所有的田地都翻了一遍,也没有种子种下去。
沈逐浪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白小玲,以前大哥当家的时候,家里的一切事情,他从来没有操心过,如今哥不在了,他会照顾好娘和嫂子,就算再难,他也会咬牙坚持下去。
正文 第003章:鱼汤
白小玲让小虎子蹲在他新翻的土地面前找蚯蚓,找到蚯蚓将它弄成小段挂在钩上,而她来到河边,捡起一块大石头往河里一砸,砸出一个大窟窿。将钩丢入水中,细线的中间绑着一块树叶,另一头绑着一块石头,她对小虎子说道:“小虎子,你在这里瞧着,如果树叶往下沉,你就将鱼钩拉上来。”
小虎子点点头,他从来没有这样钓鱼过,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很乐意地坐在冰窟窿前的大石头上面,看着漂浮在水面的那片树叶。
白小玲来到地里,这雪是从昨天开始下的,被掩埋在雪里的植物还没有完全被冻死,所以将积雪刨开,说不定还能发现里面的野菜。
她朝他伸出手,“逐浪,将锄头给我。”
“嫂子,这不行。你还是去和小虎子一起钓鱼吧!”
“有什么行不行的。”白小玲说完,便将沈逐浪手里的锄头拿了过去,她一边将地面上的雪刨开,一边分辨着上面长着的野菜,并且将野草都挑选出来扔到了一边,“逐浪,你的任务是学习,你大哥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嫂子。”
听了这句话,沈逐浪眼里湿湿的,“嫂子,明年我不想去书院了。”
“不行,你是一块读书的料,不是做农活的料。”
“爹读了一辈子的书,考了进士,成为村里的教书先生,但是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也没有几个孩子来上学,爹穷困潦倒一辈子,最后得了重病没钱医治。那时候大哥在外面上学,娘害怕他担心,并没有将爹生病的消息告诉大哥,最后大哥回来的时候,只见到了爹的坟,从此大哥就没有再去书院,而是留在家里,负担我和娘。我也该和大哥当年一样,留在家里照顾你们。”
“逐浪,那时候是因为娘年纪大了,你年纪还小,所以他才选择留下,但是我好手好脚,不需要人照顾,而且我还能照顾娘,你就不必担心我们,开年之后,还是回到学院去。”
沈逐浪这次没有再说话,他看着她瘦弱的身体,她怎么可能负担得了他和娘?家里是一个子都没有了,等到开年,她知道学费是多少以后,他自然就去不了学院。不过她能这么说,他真的很感动。
白小玲挖了一会儿,野菜已经堆成一座小山,她心情很好,今天中午,终于能吃上一顿饱饭了。
小虎子也在那边叫着,“嫂子,叶子动了,叶子动了。”
他记得她说过的话,将鱼钩扯了上来,虽然这条鱼不大,只有一指长,但是对于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肉的小虎子来说,他已经非常开心,并且想到了鲜美的鱼汤了。
他又挂了蚯蚓在鱼钩上面,将鱼钩扔到水里之后,坐在大石头上面搓手哈气,白小玲用干草藤子将鱼由嘴到鳃串起来,挂在树枝上,她对小虎子说道:“小虎子,你真厉害。”
小虎子得了夸奖,开心地不得了,“嫂子,逐浪哥,你们自己忙你们的,钓鱼的事情就交给我。”
“好。”
白小玲继续挖野菜,她准备多挖一点野菜,放在家里能够吃两三天的样子最好。刘氏的眼睛不能耽搁,沈逐浪似乎也生病了,古代的医学不发达,小病如果不及时医治,等到病情严重了,再治就难了。再说了,沈逐浪似乎没有厚一点的衣服,家里的被子也得添置,想要在这里活下去,她就需要银子。所以明天,她打算去镇上。
快到中午的时候,小虎子钓了五六条大大小小的鱼,白小玲挖了许多野菜,沈逐浪回家拿了背篓将这些装好带回来,三个人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小虎子说道:“嫂子,钓鱼真有趣。”
“有趣的事情还有许多,到了冬天,螃蟹就会打洞过冬,只要我们找到螃蟹洞,还能吃到鲜美的螃蟹。”
“嫂子,螃蟹是什么?”
呃?难道他们还不认识螃蟹,不知道螃蟹能吃?那么这就说明泥洞里面的螃蟹又大又肥美。
“等我们吃了午饭,下午嫂子带你来抓螃蟹,那东西可美味了。”
小虎子咽了咽口水,“好的,嫂子。”
三人回去以后,白小玲亲自动手,杀鱼、剥鱼鳞、切鱼片,她切的鱼片,薄如蝉翼,而且鱼肉和鱼刺都是分开的。
作为一个农学专业的学生,白小玲的厨艺还是很不错的,他们经常把试验田里面的植物研究完就直接炒了,把池塘里面用来研究的鱼虾螃蟹研究完就炖了。
小虎子一边看着,一边发出惊叹,“嫂子,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以前都没有发现你竟然这么厉害?”
“那你以后可以跟着嫂子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小虎子点头如捣蒜。
家里没有多少调料,白小玲将厨房里的所有地方都找遍了,只发现了一点盐,她抓了咸菜,然后将咸菜切碎,炕头上挂着一块老腊肉,腊肉已经被烟熏成了黑色,不过一头有切过的痕迹,切口倒是白色的肥肉。白小玲切了一段,然后洗了铁锅,沈逐浪生了火,等到锅烧热之火,她将肥腊肉洗净放入锅中,肥腊肉滋滋地在铁锅里面冒油,小虎子见了,直咽了咽口水。
等肥肉里面的油冒地差不多,白小玲将咸菜放进去炒了炒,等到香味出来以后,她放了半锅水,盖上盖子煮着。
厨房里面飘出一大股油荤味,就连刘氏也不免摸着过来,她问道:“小玲,你在做什么?”
白小玲拿了一根凳子让她坐下,“娘,我们在做鱼。”
刘氏的表情有些期待,“鱼?你们钓到鱼了?”
“嗯,还是小虎子钓的,钓了足足五条。”
自从沈琮青走了以后,她就没有开过荤腥,能喝到一点鱼汤,她就觉得很高兴了,他们钓了五条鱼,这下不仅能喝到鱼汤,甚至能吃到鱼肉呢!
刘氏的心里,对她的这个儿媳妇越来越满意。
白小玲又洗了一些野菜,将野菜切碎,早上沈逐浪做的稀饭还有半锅,不过由于米太少,水太多,做的太清了,如果放一些野菜进去一起煮,那就刚刚好了。
锅里的水开了,白小玲先下了鱼头,水再次开了以后,将带着鱼刺的鱼肉放了下去,最后放的是纯鱼肉。鱼肉泛白半分钟以后,白小玲放了一点盐,便将鱼汤盛了起来。洗了锅以后,她才将早上的稀饭倒下去,盖上盖子烧着。
她将一盆子酸菜鱼端到桌子上,又拿了四副碗筷,锅里的稀饭已经烧热,她将野菜放下,又放了一点盐。
饭已经做好,四人坐在木桌子前,看着热气腾腾的鱼汤和稀饭,口腔里面分泌着大量的唾液。
正文 第004章:污蔑
白小玲先给刘氏盛了一碗鱼汤,她给她挑的都是纯鱼肉,刘氏喝了一口鱼汤,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意。
长辈先动了筷子,他们这才也自己吃了起来,小虎子一边吃,一边说道:“嫂子,你做的鱼汤是我喝过最好的鱼汤。”
其实只有一点盐而已,他们觉得好吃,不过是因为长期的饥饿和没有油荤的生活,导致他们觉得这碗鱼汤好喝。她自从来了之后,肚子就没有饱的时候,所以她也觉得这次她做的鱼汤非常好喝。
沈逐浪笑道:“小虎子,你少贫嘴,你年纪这么小,喝过几次鱼汤?”
他已经十五了,喝过鱼汤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更何况小虎子。
小虎子嘿嘿一笑,“反正嫂子做的鱼汤就是最好的,嫂子,我能给我娘留一碗吗?”
这件事情倒是她疏忽了,白小玲又取了一个碗,然后从盆里舀出一些鱼汤鱼肉,放在一边,她说道:“小虎子,待会儿吃了饭,便把鱼汤端回去,等到二婶回来,热一热就可以吃。”
“好的,嫂子。”
白小玲一边吃饭,一边给沈逐浪和小虎子碗里夹鱼肉,这两个人都还在长身体,可要多吃一点。
一顿饭吃了之后,小虎子打了一个饱嗝,他有些惊讶,“嫂子,我刚才怎么了?”
白小玲笑着,看来小虎子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吃撑的经历,她捏捏他的小脸蛋然后说道:“你这是吃饱了,打饱嗝。”
白小玲的话音刚落,刘氏也打了一个饱嗝,大家笑了起来。
下午,刘氏还是待在屋内,他们三人便去莲花河边挖螃蟹,白小玲眼睛很毒,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地方藏了螃蟹,锄头挖下去,准没错。三人花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抓了满满的一背篓肥美的螃蟹。
古人就是太过实诚,只知道在自己的几亩地里刨出食物来,不知道弄野味吃,但是在白小玲眼里,这里可是遍地是宝。
她晚上做了香蜡河蟹,开始沈逐浪和小虎子都不敢吃,小虎子说这东西看起来像蜘蛛,刘氏看不清,吃着白小玲给她拨出来的肉,直叫好。最后沈逐浪和小虎子尝了一口以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又是一顿饱饭以后,天已经黑了,沈逐浪送小虎子回去,小虎子拿着螃蟹,沈逐浪端着鱼汤,这香味诱惑着茅屋里面的人都出来了。
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大家都难得开一次荤腥,闻着这么好的味,一个个自然不会放过。况且端着鱼汤的人还是村里最穷的沈家。
沈逐浪的三姑率先发了话,“逐浪,你手里端着的是什么?”
一想到今早去向三姑讨米,吃了闭门羹,沈逐浪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但是爹在世的时候经常教育他,要善于理解别人,而且血浓于水,不要太过计较。
他回答道:“三姑,是鱼汤。”
“鱼汤?”妇人咽了咽口水,要是在这冰天雪地里面能喝上一口热腾腾的鱼汤,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侄子,你是哪里来的鱼?”
“河里钓的。”
“可那条河被冰封了,而且河里面的鱼很少,有时候钓一天也钓不上来一条鱼上来,还耽误农活。”
“兴许是我们运气好吧!”
妇人可不将他能钓到鱼,认为是他运气好,而是他有什么特殊的法子没有告诉她。妇人很不高兴,她知道读书人面子薄,所以故意提高了音量说道:“侄子,你该不会是因为今早来向三姑讨米,三姑没有给你,所以你就故意不将方法告诉三姑吧?”
果然,她此话一出,沈逐浪羞红了脸。
村里大部分都是一些看热闹不闲事大的人,而且现在的沈家除了一个老母亲,一个小寡妇,就是这个还没长大的沈逐浪,他们也一点都不怕。
有人附和道:“沈老先生活着的时候,说要教村里的孩子上学,白白浪费了我家孩子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他们可耽误了不少农活。后来认识了几个字又怎么样,还不是在村里做农活。还说什么知识改变命运,我看你们沈家的命运就是被知识改变了,所以你们家越来越穷。”
“对呀!说什么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我看就是穷讲究,一家人都快饿死了,刘氏与那新嫁入的小寡妇不出来干活,只知道家里没米了就挨家挨户讨要,不知廉耻。”
沈逐浪气得脸色发青,但是偏偏饱读诗书的他,面对这些喜欢嚼舌根的妇人,一句话也说不出。
以前大哥在家的时候,家里一直都还过得去,大家对他们也都恭恭敬敬的,没想到大哥一走,他们在这里就开始受欺负。而且家里的米是最近才吃完,他今早也是第一次去向村里的亲戚们讨要一点米,除了二婶主动送了半袋米,三姑和大舅根本没有给他一粒米,却将他讨米的事情弄得全村人都知道。
他气得全身发抖,但是又毫无办法。
“小寡妇虽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