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无良-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丢官
葛管事毫不掩饰面上的鄙夷,一口将李远华的斥责给顶了回去,“小的哪有李大人胆子大啊,这手都伸到咱们长公主府里来了,这隔房大伯子算计兄弟的家产,便是搁在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是少见的,”
葛管事冲李远华嬉皮笑脸的一礼,“大人果然是读书人,能人所不能及啊!”
锦阳长公主府门前演了场大戏,坤德宫里锦阳长公主也正红着眼跟隆武帝诉苦。她来时李静宜便教她了,云后管不了朝廷的事,这次必要见到隆武帝才成,“皇上,那李远华想过继孙子给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原来我也是想着不能断了李家的子嗣,他那媳妇跟我走动的也亲近,便也动了将他那个小孙子养在膝下的心思,”
想到田氏几次三番算计自己,锦阳长公主心里窝火,“这读书人就是心眼儿多,想要爵位儿也就算了,竟然连静娘的嫁妆也不放过!”
“也幸亏安国侯看透了他们的打算,宁愿不要爵位,也不想叫静娘最终落到那些黑心种子手里!谁知道李远华不不肯死心,将通山老家的人接过来,跑到我府门前闹腾,呜……”
锦阳长公主又开哭了,她是真哭,“也不怪那些姓李的看不起我,我自小叫人欺负惯了,能在曾庶人手里活下来,就是大福气了,但是皇家公主的身份,也不在人家眼里……”
锦阳长公主性子软,人也不是十分清楚,但这么跑来又哭又诉的还是头一回,云后尴尬的看着隆武帝,“皇姐也是气坏了,又扯到静娘身上,也难怪她生气,”隆武帝了然的点点头,宗祖礼法是要守,但遇到皇权也照样得让路,李远山识趣大家开心,李远山老家的族人舍不得爵位富贵也是情理之中,但李远华堂堂一个大理寺犯居然这么不识趣,还敢背后耍这些花招,却是叫他不能忍的!
就听锦阳长公主又道,“我也是听静娘说了一句,才想起来,安国侯是在除夕那天才跟我说的侯府不过继,之有也只是跟我略提过一句,李远华不安好心,安国侯跟静娘都看不上他家的孩子,”锦阳长公主又絮絮将自己听来的,田氏不打算叫李静宜再嫁,意图图谋李静宜嫁妆的闲话解释了一通,“这通山离京城千里之遥,那边怎么知道这消息的?竟然这么快就带着五个不满六岁的孩子过来了,跑到我府里,硬要叫我从里头挑一个出来!”
隆武帝已经听出门道了,李远华想过继自己的孙子不成,便勾结族里往安国侯府塞人,这位大理寺卿,不过是安国侯府的旁支,算计安国侯爵位不算,还将手伸到长公主府里了。
觊觎安国侯之位,还往锦阳长公主府里安插人手,就凭这两点,隆武帝就容不得李远华,“皇姐说的朕都知道了,你回去吧,朕会给你跟李侯一个说法。”
李忠孝几个一身狼狈在众人的耻笑声中回到了东府,李忠孝活到六十多,还是头一次丢这么大个人,他还没有来得及怨怪李远华,东府长媳顾氏的父亲顾思安已经一脸忧然的等在东府李远华的外书房了。
“李兄你这是怎么了?安国侯的事你怎么还不肯丢手?”顾思安看到李远华进来,连礼也不见,直接道。
顾思安官位不高,只做到通政使司的七品经历,但是人际却广,颇能打听到旁人不知道的消息,李远华观他面色,便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坏消息了,“贤弟先坐,”“唉,我哪有心情坐,安国侯的折子已经递到御前,锦阳长公主如今还在宫里,我听说御史台已经在拟折弹劾李兄了!”顾思安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李远华,这火中取栗的事,左右他外孙捞不着什么好处,偏还跟着背亏,“李兄赶快想想如何上折自辩了!”
“这么快?”李远华眼前一黑,他的折子准备明天递呢,没想到人家就先下了手,“没想到李明礼如此绝情!他真是一点儿骨肉之情都不念啊!”顾思安只差没有啐到李远华脸上了,别人不知道,他这个亲家可是清楚的很,李远华跟田氏夫妻一直都盯着安国侯的爵位呢,从老三家灿哥儿出生,锦阳长公主府的门槛都快叫他们踏平了,你谋人家的爵位家产,却不许人家还手?要他说,李远山忍到现在,已经够仁义的了。“好了,我不耽误你了,你赶快写折子吧,”顾思安看着窗外,他等李远华的时候,已经见过女儿了,也听女儿身边的嬷嬷跟他抱怨了两句什么通山来的族长,看中了女儿身边的丫头的事,“这几日煌哥儿他们外祖母身子不舒服,我接煌哥儿兄弟跟他们母亲过去看看。”
顾思安要接女儿回家给妻子侍疾,李远华没有拦着的理,他也没有想太多,点头应了,送顾思安出去。李远华自辩的折子还没有送上去呢,宫里隆武帝的旨意就下来了,连内阁都没有商量,就将李远华这个大理寺卿给撸了,甚至连地方官都没有给他留,原因也简单,这种妄情悖礼不知君臣,敢往锦阳长公主府里安插人手的小人,还是老实在家里重读圣贤书的好!这处置不可谓不狠,李远华寒窗苦读十几年,为官也是小心翼翼辛苦经营,才走到正三品这一步,说起来也是朝廷重臣了,就这么一下子,前半生的辛苦就一下子付诸东流,尤其是不知君臣这一条钉上去,儿孙们也基本给毁了,李远华捧着圣旨,咬牙等到朴太监带着人离开,眼一黑一头栽到地上,人事不知!
听到李远华重病不起的消息,锦阳长公主才算是心里舒服了些,对女儿的话更加的深信不疑起来,女儿说她对上李远华,便是官司打到御前,也只有赢没有输的,今天一看,果然如此。李远华重病在床,偏还不敢大明大放的请医,生怕叫人知道自己是对皇帝旨意有所不满,再引来御史的弹劾,真到那个时候,只怕连这个家都保不住了,而住在外院的李忠孝,回来之后,又羞又气,也病了!李远华的长子李永,哪有功夫理会这些通山族人,妻子顾氏倒是回来了,但是死活不肯跟通山族人打交道,李永也隐约知道了其中的缘故,对李忠孝这等老不修恨的咬牙切齿,偏人家占着辈份儿,东府现在无官无职,愣是拿李忠孝他们没有一点儿脾气,短短几日功夫,李忠孝要医要药,小妾更是说来时衣裳不够,直接叫了李远海媳妇一道跑到京城的绸缎首饰铺子满载而归,还无师自通的叫人挂了大理寺卿李府的账,看着管事送上的账单,田氏气的差点儿也跟着李远华倒下去。顾氏从娘家回来时,已经得了父亲顾思安的嘱咐,私下将他的意思同李永说了,“如今咱们是将侯府跟长公主府得罪狠了,皇上也是为长公主出气,才撤了父亲的差使,妾身觉着只有侯府二叔那边消了气,此事才能善了。”李远华为什么会丢了官,李永焉能不知?现在好了,好端端的大理寺卿府的长公子,变成不名一文的百姓,这其中落差不啻天地,“我也知道,可是若不是侯府铁了心要跟父亲翻脸,也不会跑宫里告状,要不你想办法见一见长公主?”顾氏要被丈夫的蠢劲儿给气死了,见了长公主又能怎么样?当朝廷是他家的后花园吗?这三品官儿说没就没,说给能再给?人家那边已经有人接了任了,“殿下那边我一定会去的,但是这也得母亲点了头,如今最要紧的是,”
顾氏指了指外院方向,“父亲病着,咱们实在不好再在府里留客人了,那些人一直不走,便是我去见了长公主殿下,又能如何?”
说这些人跟自家没关系么?
李远华病了,李忠孝带来的人哪一个都是李永的长辈,想想那些没眼色只知道伸手的族人,李永也是一阵儿头疼,“早就该分宗另立堂号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直拖着,好好的家都给这些人拖散了!”顾氏比李永更烦,“所以啊,咱们府里没有一个能出来说话的长辈,母亲到底是内眷,不如你到侯府走一趟,好好跟侯爷陪个不是,要打要罚的咱们都认了,还请侯爷能看在咱们小辈们年轻不晓事的份儿上,网开一面,”
顾氏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父亲被罢了官,其实咱们东府也差不多完了,”这样的惩罚,也尽够了。
李永被妻子哭的心酸,如今形势比人强,李远华三品大理寺卿丢了,李远山却依然还是安国侯,以后想对付东府,只怕都不用自己出手,李永黯然点头,“我这就去!”哪怕是负荆下跪,他也得先消了安国侯的怒气再说,“这都什么事儿啊,即便是过继,也轮不着咱们煌哥儿,”磕头赔罪,却得是他这个老大!
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宗
李远华倒了,李远山便没有再跟李永这个侄儿计较,便是两府早有暗隙,明面儿上他们还是一脉相连的,“你回去,就说我请族长跟几位族兄过来一趟。”
李永没想到这次李远山答应的这么痛快,忙擦干脸上的泪,“侄儿这就去!”
“行了,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掉金豆子,你爹这些年是越来越浮躁了,回家读书也不是什么坏事,李坦不还在任上么?你回去跟他说,他要是再不好起来,只怕就有人要弹劾李坦不孝了!”
李远山估摸着李远华的“病”,有一多半儿的原因是无颜见人所致,如今东府只有李坦一个为官的了,只要他还在,东府就不会倒,即便为了二儿子的前程,为了他那个家,李远华也会迅速的好起来。李忠孝听李永说李远山要见他们,也顾不得病了,他这次在锦阳长公主长了见识也吃了大亏,尤其是亲眼看到李远华这个李家除了安国侯之外,最大的官儿说没了就没了,也着实吓了他一跳,叫他真切的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天威难测”,李远华不过是给他出了个主意,打了打安国侯府的主意,人家长公主一发火,这三品官帽就丢了?也太吓人了!
李远山再见李忠孝几个,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初来时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看到李远山进来,几人都立马起身,束手束脚的给李远山见礼。“都快坐,一家子亲戚何必如此多礼?”李远山倒难得的好说话,摆手示意他们坐了,待罗三领着人上过一巡茶,才笑道,“这几日我营里有些忙,没顾上问族伯在东府过的如何,听说大哥病了,不知道病情如何了?”
李远华病的如何了?李忠孝还真不知道,他光顾着自己“病”了,要在东府好好“调养”呢,哪里见过李远华?倒一时被李远山给问住了。
李远峰心眼儿多,一直留心着东府的动静,听李远山问,赔笑道,“堂哥一直起不得床,我倒是过去看过一眼,嫂子在一旁服侍着,我没好意思多待,听大侄子的意思,只怕是不太好!”
李远华还不是因为你给弄病的,这会儿还来装好人,李远峰算是见识了当官的到底有多奸了。
“嗯,我也听永哥儿说了,大哥只怕得好些日子才能调理过来,”李远山点点头,看向李忠孝,“族伯打算什么时候走?”
“啊?你这是要撵我们回去?我们千里迢迢的过来,才住了几天?你就撵我们走,凭什么?人家远华都没有说!”
李忠孝万没想到李远山将他们叫过来是赶他们的,他猛然想起来传话的人是李永,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初可是李远华告诉他们,安国侯府要从族里挑孩子过继,他们才大老远的跑来的。
结果好处一样没占着,还丢了个大脸,若是这么走了,就不是他李忠孝了!
“远桥在河南任上可好?”李远山根本没将李忠孝的委屈放在眼里,直接问起了李忠孝最得意的儿子李远桥。
提起自己的二儿子,李忠孝故作矜持,“挺好,我来之前还收到他的信,说是得了上峰的夸赞,去年考评还得了个优。”
李远山仿佛没有看到李忠孝眼中的得意,一个小小的通判连个七品都不是,在他身边只配牵个马,“我怎么听说他这人最喜讼事,平息官司也自有一套,”
李远山眼中杀气一闪,“原告被告两边坑?”
啥?李忠孝一下子站了起来,“哪有这样的事,你净胡说!”肯定是有的啊,李远峰汗都下来了,就他这个帮着李忠孝一房跑腿的,都知道李远桥在河南任上日子过的颇为富裕,是个“能吏”,可是李远山提这个,只怕不是要夸奖李远桥,“孝伯,您听侯爷将话说完…
…”
“我有没有胡说等过几日咱们就知道了,人家苦主们都将你那个争气的儿子告到府令那里了,也是我跟那边多少有些交情,才将此事按了下来,”李远山看着李忠孝越来越白的脸,慢悠悠的呷了口茶,“远桥是捐的杂官儿,还出了这样的事,便是东府老二帮忙,他这个通判是做不得了,我昨天已经叫人送信过去,老实退赔了家产,回通山去吧,省得最终落个流放的下场,叫长辈在家里担心。”“流,流放?这怎么成,这,”李忠孝怔怔的看着李远山冷峻的脸,心里清楚,这是李远山对他插手侯府过继一事的反击,李忠孝脑子里迅速的想着李氏一族可以帮得上忙的子弟,可是却无奈的发现,这些人即便做官,也无法跟安国侯抗衡,就看李远华堂堂大理寺卿就因为李远山一道折子,锦阳长公主一通哭,就被免官,相信那些子弟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只会对自己心生怨怼,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你赢了,你厉害,”李忠孝颓然的跌坐在椅子上,“只要能保住远桥的官,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
他的长子跟三子,都没求到功名呢,李远桥虽然是捐的官,但也是他们这一房唯一的官家,也是李忠孝这一房能保住族长之位的最大依靠,要知道通山李氏出的秀才举人可不只他的儿子。
李远海媳妇不乐意了,就因为你要保你儿子,就将各家偌大的利益扔到一边了?“孝伯你说什么呢?你是族长是没错,但也不能什么事都当家吧?远桥兄弟丢了官,是他自己不争气,”
李远山微微一笑,“远桥丢官确实是他自己不争气,就像远海家的,你那个娘家兄弟仗着是李家的姻亲,夺了人三十亩良田一样,那地里可是还葬着人家关家的祖先呢!”
“啊?这,这你也知道?”李远海媳妇一下子哑了,她娘家在当地也算是殷实之家了,不然她也嫁不到李侯村儿,“那都是胡说的,侯爷您离的远,都是传言,传言,我们梁家哪里是那样的人,没这事!”
“有没有这样的事,得地方官查了才知道,人家关家的儿子已经告到官府了,”李远山冷哼一声,“既然梁家是积善人家,还是将人家的地还给原主才好,不然的话……”
毁人祖坟给杀人没差别了。
他们李家人敢在通山为所欲为,凭的就是安国侯这三个字,若是京城里不再为他们撑腰,李忠孝几个这回是真的怕了,这几十年李家人在通山顺遂惯了,“远山,侯爷……”
“前几天远堂说的话其实也是我的意思,这树大分枝,何况我们侯府的先祖那一房,原就是一枝独苗,当年要不是无依无靠连顿野菜都没得吃,才不得不跑出来讨生活,跟着太祖皇帝拿命得了富贵,”李远山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却把通山族人说的一个个面红耳赤,李远山也不听他们辩解,“先安国侯立下战功,配享太庙,太祖皇帝舍不得他离自己太远,赐了忠靖园,若不是之后通山族人过来又是认错,又是哀求,侯府一脉,也不是在京城寻不来一处风水宝地!”
若敢算起旧账,他们侯府这一支,跟通山族人简直跟仇人也没有区别了。
这些事如今的通山人哪里还会知道?他们自小的认知里,他们就是安国侯府的族人,甚至对京城这一支心里还存着不满,凭什么你们在京城高官厚禄,我们在乡下面朝黄土?
就听李远山又道,“这些年通山族人也不是都不成器,读书上进的不在少数,我们侯府该伸手的,从来没有惜过力,”他瞟了呆呆的不知在想什么的李忠孝,“这一点族长心里应该是有本账的,包括近百十年,几代侯爷光给族里添祭田,也足有七八百亩了吧?还不包括这次我叫人拿回去的三百亩良田,族里每十年得要翻修祠堂,每次都会叫遣人过来……”
李忠孝努力咽了下口水,半天才道,“你到底想怎么样?”
这些年李家得了安国侯的照拂有多少,之前的不说,就李忠孝父子他都算不过来,就说眼下,三儿子上的书院,不管他承不承认,他儿子拿的都是安国侯府的荐书。
李远山淡淡一笑,“没什么意思,即便是分宗京城这一支另立堂号也断无跟通山族人断了联系,守望相助还是一家人该做的,族长以为呢?”
真的是想分宗啊!李忠孝眼前发黑,觉得自己是真的病了,他哆嗦着嘴唇不知道该不该应了,应下,他就是整个李侯村儿的罪人,这李远山要分宗,自然不会悄悄的分,这些年李家人打着安国侯的招牌都干过些什么,他再没有不清楚的了,没有了安国侯在后头撑着,只怕那些仇家……
可是不答应,单自己这一房,在外头读书走科举的子侄就五六个,没了李远华,这些人的前程说白了,都捏在李远山手里呢。李忠孝可怜巴巴的回头看着此次陪他来的几个侄子,若是有人能出来说句话,他回去也好交代。
第一百七十五章 俯首
这种时候,傻子才吭声呢,李侯村儿一向富足,人丁兴旺,以后靠站侯府的时候多着呢,就算是没了安国侯,人家还有个郡主闺女呢,将来招赘生子,不还是姓李的?不还得拜李家的祖宗?“唉,我知道族长乍听这个消息,舍不得也是难免的,我叫人算了算,这些年侯府添给族里的八百亩祭田,不如回去就各家分了吧,至于我们京城这一支在老家的祖茔,我会另派人专门照顾,就不再劳烦族里了。”族里的八百亩祭田家家户户都是心里有数,尤其是这些田产不用缴税纳捐,却被牢牢的掌握在族长一房手里,收益每年用在族学跟祖坟修缮上的才有多少?大家心里不是没有一本账的,这李远山开口说分了,李远峰李远海已经迅速在算他们这几大房头儿各能得多少亩了,要知道那可是顶顶好的良田!
想到这些,再狗腿的李远峰也坐不住了,他得立时赶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家里的父兄,土地才是他们这些人的命根子!
“要不,侯爷说的这个事儿太大了,便是族长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不如咱们回去商量商量,再拿主意?”李远峰根本在京城呆不下去了,他们一房都不是读书的材料,几辈子都没有出过读书种子。
李忠孝木然的点点头,“既是侯爷拿定主意了,我也不多说了,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再给侯爷个信儿,”
这一回去,千里之外,李忠孝是打定主意要拖上一拖了。“成,毕竟分宗是大事,我们府上,就叫罗大跟着吧,他跟我出生入死,兄弟一般,又挂着五品参将衔儿,到了通山,也好跟县里的人打交道,还有东府,我去打个招呼,叫祥哥儿,嗯,西府就叫远堂跟着族长一起回去,他替我们两府直接作主,通山太远,一趟趟来回跑,太耽误功夫,最好一次办成了,他们回来,我们京城这一支也开正式开宗。”
李远山朗声笑道,“我还等着分了宗,将静宜记在祖谱上,正式定她为承嗣女呢!”
李远华听了长子的话,是连病都不敢病了,这世上最不缺揣测圣意,落井下石者,他再病着,只怕真有人该弹劾次子李坦不孝了,将来有人顶了李坦的缺,只怕次子想再起复,难上加难了。至于李远山的安排,李远华败军之将,还有什么可说的,将三子李祥叫到身边,反复嘱咐,到了通山,一切以李远堂的意见为准,更将分宗于东府的好处于李祥细说了,又交代离通山那群人远着些,李远华好歹也是从地方官做起来的,见过的人不知凡几,通山那些人,一看就知道是作威作福惯了的,儿子跟着他们,再坏了性情,就得不偿失了。终于盼着李忠孝一群领着人走了,田氏婆媳几个大大的松了口气,而顾氏看着各处铺子掌柜们捧来的账册,真是哭笑不得,但是人走了账不消,顾氏捧着送到田氏跟前,引得田氏也是一阵儿气闷,“不是说通山族人颇为富裕么?”
怎么生生的将东府扒了一层皮去?
怎么说也是李家的亲戚,李远华也觉得面上无光,叹了口气道,“好歹最后一回了,算了,咱们多年没回去过,只当被算了总账。”
安国侯府跟东府李氏兄弟的事很叫京城之中看了一场笑话,不过也趁势叫大家看清楚了,安国侯立瑞和郡主为承嗣女的决心跟皇家的态度,倒堵了许多议论之声。
京城里闹腾安国侯府的家事,含秀宫却已经尘埃落定。
承恩伯府如愿以偿,嫡幼女王明惠被赐如意留在宫中,另五位入选的闺秀被一并封了才人,各赐宫院,云后又派了嬷嬷过去,教导宫规。只是叫入选各府失望的是,自家女儿虽然被封了才人,却并没有被隆武帝临幸,这下大家放下的心又悬了上来,毕竟没了荣岚在前,六位才人其实都在伯仲之间,第一个承幸的才人,没准儿就是最得隆武帝眼缘的那一个,以后的皇宠,更有保障一些。承恩伯夫人心里也急,可是这样的事她也明白便是锦阳长公主,也是做不得皇帝的主的,但终是太过揪心,只得备了厚礼亲自跑了一趟方为民府上,希望小姑能往锦阳长公主府走一圈儿,看看能不能多少打听一点儿消息,最起码摸一摸皇后娘娘真正的态度。
王氏如今对自己这个嫂子原本的那一点儿好感在这次陈氏母子不顾申氏新丧,大宴宾客的时候已经磨净了,她私下也跟两个媳妇说过,像这等无情无义的人家,便是亲戚做着也没有什么趣味。
服侍了自己十年的儿媳妇不在了,正常人即便为女儿欢喜,也要顾忌一下申家的情绪,这哪里是姻亲,根本就是仇人!
苏氏跟周氏也十分赞同王氏的看法,毕竟她们都是当人儿媳的,对于申氏身后的境遇,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心,因此两人听说陈夫人来了,虽然礼数周到,但再不像之前那样热络。
陈夫人心里揣着事儿,也没有注意两个侄媳的态度,简单问了问方为民在户部的情况,听到方家次子方景祥进了京郊的东山书院,抚掌道,“那地方可不是寻常人能进去的,只怕长公主殿下费了不少力!”东山书院前朝便有了,几代帝师都在里头讲过学,到那里读书,不但长学问,更能结交许多前程远大的同窗,王氏对次子能入东山学院读书也十分高兴,但方景祥得的却不是锦阳长公主的力,“是恩义侯帮着说的话,”
自己这个小姑,在家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贵人缘这么好,这一手攀着皇姐,一手还搭着恩义侯,叫她不羡慕都不行,“我这次来,是有求于妹妹,”自己女儿得势,对方家没有一点儿坏处,所以陈夫人开口也不觉得是强王氏所难,她将自己的打算跟王氏说了,“一是咱们明惠能封了才人,得好好感谢殿下提携这恩,二是她虽然得了个才人的封号,可是这宫里头她是两眼一摸黑,偏那儿又是个最势力的地方,若是殿下能再帮她一帮……”
只怕这才是陈夫人最想要的吧,王氏对自己这个不知足的嫂子挺无语,如果锦阳长公主真应下再帮了王明惠,是不是将来还得保着王明惠生下儿子?生了儿子,是不是还得帮着做了太子?“嫂子真是一片慈母之心,这申氏七七还没过呢吧?”王氏刺了陈夫人一句,但并没有直接拒绝她,“既然嫂子来了,要不我叫人往长公主府里递个帖子,看看殿下什么时候有空见一见咱们?这几天叫那起子盯着长公主府富贵的人一闹,殿下一准儿正闹心呢!”要不是因为这个,陈夫人就自己直接上门求见了,还不是不想触了锦阳长公主的霉头,才想着王氏到底是李静宜的恩人,又得她叫一声姨母,她去,就算是锦阳长公主母女心里不痛快,也不会真的记恨上方家跟王家,“可不是么,祈哥儿他娘一走,真跟摘了我的心一样,”
陈夫人抹了把并不存在的眼泪,“虽然她是我媳妇,但七七没过,我也不好往长公主府里去,若是殿下见召,我就不陪你了,左右明惠是你嫡嫡亲的侄女儿,”
陈夫人下意识的往王氏周围一扫,才发现没见到方如云,“跟如云也像亲姐妹一般,明惠走时还说呢,最舍不得的就是如云了。”
王氏呵呵一笑,“嫂子说的是,咱们明惠要相貌有相貌,要心性有心性,将来一定是有后福的。”
“唉,希望吧,”陈夫人得了王氏的准话儿,心里一宽,也有心情跟王氏八卦了,“你还记得年前云皇后接进宫的那一对姐妹花不?”
“就是那个荣岚的两个表妹,江南胡家的,”
这件事当时也挺引有注目的,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的都是,这是云皇后用来跟荣岚争宠的一步棋,不过现在荣岚毁了,“怎么了?嫂子可有什么新消息?”
陈夫人就是没有,才特意跟王氏说一说,“也不知道娘娘到底是什么意思,好像皇上并没有见着她们,”
“是明惠叫人跟你说的?”王氏讶然道。
陈夫人连连摇头,“我是自己猜的,这若是皇上见了,哪有不宠幸的道理,这年前年后根本没听说宫里册封新人,你说这娘娘是打算留着她们做什么?”
若是搁她,起码也得抢在秀女入宫之前,叫这两个先承宠,站稳脚跟,以后才能真正给云后当助力,“这胡氏女倒不足为惧,只是她们身后的胡家,”
陈夫人即使常年守在内宅,也是听说过江南胡家豪富的,这胡氏女为皇后所用,胡家的家产若是再叫云家人拿住了,将来自己外孙的路就不好走了。王氏觉得陈夫人想的实在是太远了,这次封才人的秀女,颇有几个跟王明惠不相上下的,家世比五明惠好的更是不少,要叫她说,王明惠先能站稳脚跟儿再说其他。
第一百七十六章 清账
四条巷赵氏也在数着手指算日子,虽然知道胡佳桂这差使不好办,但想到已经捏在别人手上的两个女儿,赵氏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扬州,帮着丈夫从大伯跟小叔那儿偷了账册回来,却不晓得其实她的两个女儿在别人眼里,也是被揣摩掂量的对象。
荣岚这几日又连着去了恩义侯府几次,结果都是前次一般,云驰根本不在府内,而青艾也直接叫小丫鬟传话,云驰不在,她不好擅自招待荣岚。
荣岚岂是那种轻易认输的类型,干脆叫人将自己的马车停在离侯府不远的背街上,一直苦等云驰,她就不信了,云驰能连晚上都不回侯府休息?荷风想不明白荣岚到底想干什么,她这样的名声,显然是不可能嫁给云驰做恩义侯夫人了,就算是做妾,只怕人家都未必愿意接受,而且堂堂大都督之女,即便名声有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