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大老爷不是没有找过顺天府伊疏通,可人家顺天府尹陪着一张笑脸嘻嘻哈哈的同他打着太极,半句瓷实话儿也不给。
    杨大老爷情急之下来硬的语出威胁,谁知顺天府尹非但不买账,反而翻脸翻得比他还要彻底!
    当天,就有顺天府的衙门趁着他兄弟两个不在府中的时候带着衙役进府将强抢民女的大侄儿、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二管家给锁拿走了!
    杨府上下骇得人人心慌。
    杨大老爷又气又急,杨老夫人同样气急而哭,她的亲孙子都被拿到牢里去了啊!
    杨老夫人老着脸进宫去求广元帝,广元帝唤来顺天府伊,听了事情始末,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命杨家好好安抚受害人家,至于犯了事的大表哥,在顺天府衙门关押三天以儆效尤,让杨家拿银子去赎,又叮嘱了杨老夫人一通,让她管好杨家人,不要再发生类似事件。
    至于那二管家,刁奴欺主,按律处置!
    如果今日杨大老爷也进了宫,听到广元帝这般处置,必定感激淋涕的磕头谢恩离去。
    可是,杨老夫人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不会这么想,她心疼孙子啊!
    锦衣玉食的孙子在那顺天府大牢中关押着三天三夜,那得遭受多少罪?他怎么受得了这样委屈呢!
    杨老夫人心中既怨且悲愤又难过:皇上,好绝情呀!
    杨老夫人不肯就这么离去,哭哭啼啼的依然求着皇上开恩,求皇上命令顺天府立刻放人,杨家情愿多出点银子……
    广元帝越听越恼火,若放在寻常人家,犯了这样的事儿按律当斩,念在杨家外戚的身份上,他已经网开了大大的一面了,她却还不知足!
    情愿多出点银子?呵呵,好大的口气!有了银子便可肆无忌惮、枉顾国法了吗?
    广元帝心中既恼怒又失望,外祖母无论平日里表现得对朕有多关心、多慈祥,她心中真正着紧的,到底是她杨家的亲孙子啊!表哥犯了这么大的事儿,如今这案子又已闹得满京城人尽皆知,自己倘若就这样将他从顺天府大牢放了,叫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
    外祖母只为她的亲孙子着想,可有为自己这个外孙想过一分半点没有……
    广元帝忍无可忍,冷着脸道:“外祖母年纪大了,往后好好的在府中颐养天年吧,没事就不要再进宫了,来来回回的太过劳动!富春,把老夫人送出宫去!”
    只字不再接她的话。
    杨老夫人一怔大急,知道广元帝是真的生气了。情急之下挣扎着便要上前分辨解释。
    广元帝见状心中更添厌恶,拂袖而去。
    杨大老爷事后得知此事,只觉头晕目眩,眼前发黑!
    急急更衣赶往皇宫求见广元帝,一边在心里暗暗的盘算见了广元帝该如何说辞表态,务必要将圣心重新争取过来。
    可广元帝压根就没有见他,直接就命他回去了!
    杨大老爷无奈,失魂落魄的离开皇宫。
    杨家与苦主谈判,苦主要求极高,一开口便是三千两银子。杨家原本不肯给,可不给这银子,苦主根本不肯善罢甘休,也根本不怕杨家的威胁。
    眼下风口浪尖,杨家被皇帝厌恶的消息谁知什么时候就会传遍?杨家的腰杆子可没从前挺得直了,底气不足,哪里再敢横生事端?一咬牙,只得将银子出了。
    事后杨二老爷越想越窝囊,叮嘱了心腹管事买通几个混混伺机报复。
    不想当那几个混混到了人家家里时,早已人去屋空,那苦主一家人带着三千两银子早就去得不见踪影了!
    而这几个倒霉催的混混偏巧被巡逻的士兵碰上了,见他几个贼眉鼠眼、鬼鬼祟祟,便捉了盘问,一问之下,这些混混受不住惊吓把什么都招了!
    京中传开,满城愕然!
    杨家,令人不屑、不齿!
    这还没完,杨家少爷回府之后,陆陆续续杨家好几个管事甚至包括大管家都牵扯到了大大小小的案子里,尽数被官府传唤、关押。
    还有杨家的其他主子、族人,接二连三的被人翻出阴私事儿。
    二管家被杨家放弃了,其他的管事、管家自然也会被放弃,他们在杨府中都有亲眷、亲友,尽皆愤愤不满,怨声载道:杨公子都闹出了人命,却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自家的父亲、丈夫论罪过哪里及得上他?虽不敢与主子相比,可主子对牢里的人不管不顾,也太绝情了些!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杨府中乱作一团!
    杨大老爷和杨老夫人气得倒仰,这时候倘若再看不出来有人在背后捣鬼,那就是傻子了!
    杨老夫人恨恨道:“一定是威宁侯府!一定是那心地歹毒的一家人!还有留郡王府,一定也是帮凶!”
    杨大老爷已经说不出什么话来了,只苦笑道:“那又如何?要怪也只怪咱们自家人不争气罢了!都是文华那混账东西!如果不是他鬼迷了心窍,何至于有后来这么多事!”
    提起儿子,杨大老爷一时心头大恨。
    杨老夫人尖声道:“够了!要我说都是你这个当爹的没用!都是皇上太绝情了!文华什么便宜没占着,这会儿还躺在床上养着呐,你还要怪他!这又算多大一点屁事,那李家的人就这么狠毒,咬着不放!哼,缺德事他们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你也派人去查!查李家、查连家!哼,我就不信,他们两家就没有什么把柄!”

  ☆、1644。第1644章 风波34

杨老夫人原本还想加上一个留郡王府,想了想,留郡王府背后还有安郡王府呢,又是宗室,这要是一挑衅,树敌就大了,便没有说。
    杨大老爷摇摇头,叹道:“他们既然冷不丁来了这么一手,又怎么会不事前把一切安排妥当等着我们去查?娘,算了吧!咱们家受了这一场教训,今后也好收敛些,这,也是好事!”
    “你说什么!”杨老夫人勃然大怒,随手抓起一个茶盅就朝杨大老爷砸了过去,若不是杨大老爷大惊之下躲得快,非得在脑门上砸个大包不可!
    杨老夫人气得直喘,指着杨大老爷骂道:“我,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软骨头!窝囊废!被人家骑到脖子上欺负了居然还不敢还手!你要缩着脖子当王八,随你!我来安排!”
    厉喝一声:“给我滚出去!”
    杨大老爷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被母亲如此劈头盖脸的破口大骂也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儿,更兼母亲身边还有侍奉的心腹嬷嬷和大丫环,这一下更觉得丢脸丢得无地自容,面上涨得通红!
    然杨大老爷素来孝顺惯了,见母亲气得直喘粗气,脸红脖子粗,脖子上松弛的皮肉都颤抖不停,又觉愧疚。
    他忙起身跪在杨老夫人面前,连连磕头:“母亲息怒!母亲息怒!儿子去办!儿子去办还不行吗!求母亲息怒啊!”
    杨老夫人发泄了一场,又看了看那跌碎在地上的茶盅,心中一软,叹道:“你起来说话,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动不动便跪,成什么样!”
    杨大老爷舒了口气,勉强陪笑道:“是,只要母亲不气了,儿子做什么都愿意!在母亲面前,儿子永远都是儿子,给母亲下跪,天经地义……”
    杨老夫人心中更舒坦了些,看着杨大老爷坐下,便道:“这一次,是李家挑衅在先,你尽管放开手去查,什么都不必顾忌!哼,我倒要看看,等查出了李家、连家的肮脏事儿,捅到皇上跟前,看他如何!”
    杨大老爷连连称是。
    杨老夫人目光一凛,声音转厉:“不要骗我!若叫我知晓你阳奉阴违,哼!”
    杨大老爷吓了一大跳,忙道:“儿子不敢,儿子不敢!”
    杨老夫人其实也不信儿子敢违逆自己的意思,闻言更放心了,点点头,挥手道:“我有些乏了,你去吧!”
    杨大老爷果然派了人暗中去查探李家和连家,然而还不等他这边得出什么结果,杨家的生意,大大小小的铺子销量都开始急速下滑!有的时候甚至一天也卖不出去两三件东西!
    杨家名声已经坏透,在杨家店铺附近便有那三三两两磕闲打牙的闲汉们津津有味的大说特说杨家的光辉事迹。
    凡有经过者,无人不知。
    试问这么一来,杨家还能有什么生意?
    再加上李云焕暗中动手脚,杨家铺子就更不可能卖得动了!
    东家府上最近闹出无数事端,满城皆知,各大铺子掌柜都认为因此而影响了销量是正常的,等过一阵子,生意自然就会好了起来!
    然而,连续十来天都卖不动货,各处掌柜们可就坐不住了,相互之间通了声气约定好了,一起硬着头皮去见杨大老爷。
    杨大老爷根本不信,亲自去了铺子里视察,才明白究竟冷清到何种地步!
    他略想一想,就明白了,不禁咬牙道:“好狠呀!”
    若论做生意,谁比得上威宁侯府和连府?摆明了人家这是要将他杨家的产业赶尽杀绝呀!
    然而他细细盘问,又派人查访,却是半点破绽都没有!
    为了安抚一拨拨的告到顺天府的苦主,杨家已经赔了大笔的银子了。田庄上还没到收获季节,况且纵然到了折成银钱也有限,他还指望着这七八家的铺子收入支持家用、雇人暗查李家、连家呢!
    照这样下来,这一家家铺子连掌柜伙计们的工钱都要靠府中补贴了,哪里还能赚得了钱?
    杨大老爷气急败坏却无法可想!
    因为,做生意,他一点也不擅长!
    他只能气急败坏的催促掌柜们想办法!
    可仓促之间,掌柜们又有什么办法可想?
    同时,各家供货商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杨家的经营情况,纷纷蜂拥而至,要求结清债务。
    之前看在杨家的身份背景上,杨家名下的店铺进货通常是先付一部分极少的订金,货款半年或者一年才结算一次。可是现在,供货商们不干了!
    杨家掌柜们气急败坏,又跟这些供货商们起了冲突,忿忿咒骂,语出威胁。
    很快这事就传遍京城,杨家的名声败坏得更加殆尽!杨府的下人走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东家是谁,哪里还有半分往日的耀武扬威?
    杨老爷又气又急,只得从府中拿出一大笔银子来将钱款付清了,打发了那些供货商们。
    其实此时杨家哪里还拿得出来银子?之前的官司赔付都已经赔得元气大伤了!
    皇上给的赏赐虽多,但大多都是绫罗绸缎、古董摆设,可没怎么赏过银子。
    杨老爷偷偷的将其中不显眼的东西清出了几大箱子吩咐管家悄悄的运到天津找当铺变卖了,才凑了这笔银子出来。
    开当铺的哪家是心善的?察言观色便知这典当之人是要急着银子用,那价钱自然就压得低得不能再低了!
    然而,令杨大老爷和杨老夫人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杨大少爷与朋友逛青楼的时候被外地来的土豪富商嘲讽讥笑,年轻人受不得激,更受不得在好友和女人们面前示弱,与那富商设局赌博。
    结果,那自然是不用说的了……
    短短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杨家内外交困,水深火热,虽不至于家徒四壁,却也不远了!
    京城中众人嘲笑之余无不心凛心惊:威宁侯夫人,果然还是十多年前那副火辣性子呐!她这些年不发威,不是因为转了性,而是没有人挑衅招惹她!那杨家的小少爷,那般狗胆,又连累得威宁侯世子远赴军营历练,杨老夫人又倚老卖老,到头来惹祸上身,真是可怜可叹又活该!

  ☆、1645。第1645章 风波35

于是纷纷严厉训斥自家不成器的二世祖们:安分点,别惹威宁侯府的人!不然小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到了这个时候,家里除非典当变卖,连日常的生活起居支出都已经支付不出来了!
    而且杨家族人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自家被牵连都是因为他们家招惹了威宁侯府,三天两头便有族人上门吵闹生事,更是闹得杨府上下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杨老夫人又气又急,几次三番要进宫去找皇上哭诉,请求他主持公道,都被杨大老爷兄弟苦苦哀求拦住了。
    求情,那是一定要求的,可是,还不到时候啊!再说了,怎么求、怎么说也得事先想清楚透彻啊,不然再惹怒皇上,那可真的就一无所有了!
    其实,对于外头沸沸扬扬闹了一个多月的杨家大戏,广元帝怎么可能一点儿也不知道?
    事实上,他还暗中派人特特去打听了回来告诉自己具体情形。听得哭笑不得。
    威宁侯府这回虽有点狠,可实实在在也是恼了!既然双方都还没有闹到他的面前,他也乐得装不知道。
    反正,威宁侯夫人摆明了就是给杨家一个教训,看在他的面子上,是绝对不会赶尽杀绝的。
    否则,杨家早就如玉倾山倒了,哪里还能支撑到现在?
    就在杨府准备向广元帝哭诉请求支援的时候,连芳洲母子却突然收手了!
    杨家人目瞪口呆、无语凝噎!
    如果连芳洲没有收手,那么他们自然就顺理成章的去向广元帝求情,广元帝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外祖母一家揭不开锅吧?一大笔赏赐下来,不但可解燃眉之急,也是一个讯号,一个圣宠未衰的讯号。
    凭着这个,杨家很快就会重新站起来。
    可是,人家威宁侯夫人却突然间抽身不玩了!
    人家都放过你了,你还找皇上求什么情啊!难不成去讨要银子买柴米油盐?丢不起这个人啊!
    若真这么做的话,往后杨家人在人前脊梁骨都要矮一截——除非没脸没皮!
    杨家人正不上不下的憋屈在那的时候,皇后娘娘却派了一队宫女太监一二十人大张旗鼓的往杨府赏赐来了!
    赏了金银,还有一些绸缎绫罗、古董玉器等。
    杨家人磕头谢恩,却无不感到有苦说不出。
    皇后的赏赐跟皇上的赏赐虽然都出自皇宫,可那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皇上赏赐,那是为外祖家撑腰;皇后赏赐,那红果果的就是示威啊!
    皇后知道的事儿,皇上能不知道吗?可是皇上却任由皇后这么做,并没有出面,
    皇后这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本宫在赏你们一口饭吃!还要继续跟本宫作对吗?
    杨老夫人为此又气又羞又怒病倒在床,大骂杨大老爷无能,找了这么久也没找到威宁侯府和连家的把柄,究竟有没有认真的去查!
    杨大老爷一见母亲气病了也着了慌,跪在母亲床榻前连连磕头辩白,哭丧着脸硬着头皮说实话:他真的雇了很在行的专业人士在查啊,可是,正如他之前所料,李家、连家的人都太狡猾了,他根本半点儿蛛丝马迹都查不到啊!
    杨老夫人料定儿子不敢瞒着她,可是听了他的话心情依然没有好转,竭嘶底里的又劈头盖脸将他痛骂了一顿,骂他不争气、没本事、窝囊,连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家都保护不了,连累老母亲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受别人的窝囊气……
    杨大老爷被她骂得一张脸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委屈又不敢委屈,惶恐是真的惶恐,唯有流泪连连赔罪求饶,求母亲不要伤心难过而已。
    骂着骂着,杨老夫人忽然就没了力气,靠坐在床头默默流泪痛哭。
    这一下又把杨大老爷惹得大惊,慌忙苦劝。
    杨老夫人勉强收声,却是依然泪如雨下,含泪哽咽道:“我不是怨你,我是——,皇后这是生生的打我们杨家的脸啊,哪里是什么赏赐!可是皇上却偏偏就由着她这么做了!皇上是真的对咱们家生了嫌隙啊!他真恼了咱们家了!当年那事,我们有什么能耐,能帮的上忙?如今咱们能帮他了,他却不肯重用你们兄弟!你姐姐惨死,难不成我这个做娘的不伤心、不难过吗?皇上,他嘴里不说,心里还是在怪我们啊!”
    杨老夫人越说越伤心,又哭道:“他怎么也不想想,他身上还流着咱们杨家人的血呢!没有杨家,哪里有他!”
    杨大老爷听了这话唬得脸色发白,面如土色,连忙打躬作揖的求着母亲不要再说。
    杨老夫人微微冷笑,有气无力的摆摆手道:“我也就是在家里随口说说,老婆子还没老糊涂透顶呢!这话要是说出去了,他不得更恼羞成怒?”
    虽然对广元帝“没良心”之事气愤不已,恨不得狠狠将他教训一顿,可碍于君臣关系,又怎么能够?
    杨老夫人想着又憋闷起来,又冷哼道:“就算传到他耳中又如何?难不成他还能砍了我老婆子的头不成!”
    杨大老爷胆颤心惊,跪在杨老夫人的床前,流着泪连连叩首,道:“娘!娘!不可!万万不可啊!这话若是传到皇上耳中,皇上自然不会对您怎样,可是,对儿子、对您的孙子可就说不好了啊娘!”
    杨老夫人脸色猛的一白,呆呆的发了一会儿怔,终于心灰绝望,挥手有气无力道:“出去吧!我,我算是明白了……”
    杨家从此果然再也不敢出什么幺蛾子,灰溜溜的夹起尾巴过日子。而杨老夫人也不敢随随便便进宫求见广元帝了,更别提在他面前大摆长辈的架子。
    连芳洲这一下连消带打,总算出了心中一口恶气,也很好的警告了某些不安分的人家。对于这个结果,连芳洲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云岳到了西宁,拜见勇王。
    勇王这些年一直镇守在西北边境,将妻儿也都接了过来。除了三年一次回京述职,几乎不踏足京城半步。

  ☆、1646。第1646章 从军1

一则是自己在这片地域待得久了,已经习惯了。
    二是只要一回到京城,想到当初兄弟五人,欢聚一堂何等热闹,如今却只剩他孤零零的一个,这滋味着实不太好受,便索性懒得回去了!
    李云岳的到来,令勇王又惊又喜,看完李赋的信,打量着眼前身量高挑,体魄健壮的少年,高挺的鼻梁、清湛幽深的眸子、五官冷峻的线条,无一不彰显着他的锐利和耿直。
    相由心生,此话不假!
    勇王不由含笑点头,眸中盛满赞意。
    而他有李赋那样的父亲指点武艺,要不了多少年,必定成为大周朝新一代的将星,假以时日,便是皇上守江山的一柄利器。如今这少年交到了自己手中,自己自然会好好的雕琢他,使他更好、更快的成长成熟起来。
    “这日子过的真是快呐!一转眼旭儿你竟也长这么大了!哈哈哈,好,真是太好了!我大周朝武将一系也算后继有人啦!”勇王爽朗大笑。
    又问了他些京中人物事故,包括连芳洲与李赋,闲聊片刻之后,勇王一笑,抬起手想要拍拍他的肩膀,忽然想起他最不喜人触碰呵呵一笑将手继续往上抬,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然后放下。
    “放心吧!”勇王笑呵呵的道:“今晚旭儿就暂且住在王府吧!本王明日就安排下去,唔,旭儿和跟来的几个随从都编入本王的亲兵队,就从本王的亲兵做起,旭儿看如何?”
    李云岳拱手道:“小人寸功未立,如何当选得王爷的亲兵?请王爷将小人安排到军营里,从一名普通的士卒做起吧!至于那几个随从,王爷不必理会他们,明日小人就会吩咐他们回京。还有,小人去了军营之后,若无特殊要紧事,只怕就不会来拜见王爷了,也请王爷不要泄露小人的身份。请王爷成全!”
    勇王顿时呆住,半响苦笑道:“旭儿,你这可是给本王出了个难题啊!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你爹娘的意思?”
    让威宁侯世子从普通士卒做起?不说李赋连芳洲,就是他也不忍心啊!
    便是京城中毫无武功根基的官宦贵族子弟要从军,也无不是一开始就比普通士卒起点高出许多,更别说他这样的名将之后、且本身也有真才实学的了!
    再者,虽然眼下无战事,但这是针对大型战争而已,境外情形复杂,部落与部落间为了水草地盘冲突争端不断,大战没有,小站不断,一年也总有那么几回有那不开眼的小股部队掳掠大周边镇。
    这可是威宁侯世子啊,万一在他的地盘上出了点什么事儿,他如何跟李赋和连芳洲交代?纵然他们理解他、不怪怨他,然他自己心里又怎过的去?
    无论从国家朝廷还是个人感情上来讲,他可都不希望看到李云岳出事啊。
    李云岳却是铁了心的坚持己见,道:“我爹我娘必定赞同我的,王爷尽管放心!我是来历练,自然该从头做起,不然,便是我自己也要看轻自己了!若连这点苦头都迟不了,我爹我娘也不会把我打发到这儿来了!”
    勇王还待再劝,李云岳执拗脾气上来,又哪里是个肯妥协的?坚持己见非要从基层做起不可,否则,他就不干了,索性隐姓埋名直接去下边投军,到时候照样从士卒做起。
    勇王又好笑又好气,没奈何只得答应了他。
    从此,李云岳便化名岳离在勇王的西北大军中做起了一名普通的士卒。
    他年纪虽然才十三虚岁十四,可身量高挑,从小习武,体格匀称健壮有力,往行伍中一站,跟人家十五六的并无什么差别,倒并不显眼。
    冬去春来,转眼过了半年时光。
    李云岳在军营中,经过半年时光的锤炼打磨,看起来皮肤比从前黑了点,却也变得更加稳重成熟了几分,浑身透出的气质,跟之前的冷清相比,多了几分凝炼。
    摒去一切的出身、背景、父母名声的庇护,他只是一个叫做岳离的独立个体。
    李云岳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世情百态,人情冷暖,思想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沉淀后,在一点一点的改变。对于父亲母亲的苦心,也渐渐明了。
    他纵然没有那一层身份光环笼罩,然而可以埋名隐姓,却无法改变那从小到大形成的气质气度,加上武艺高强,容貌格外俊朗,身处底层,为一些人所喜欢自然也就为一些人所嫉妒厌恶,其中种种顺利或曲折的经历不说也罢。
    也不知该说他运气好还是不好,在这短短的半年中,他所在的卫所便辖区便遭遇了两次关外零散小部落的袭击,以及一群人数多达数百的马匪袭击。他也因立功升了总旗,如今手下已有五十号人了。
    对于一个毫无根基、背景的小卒来说,半年升级至此,凤毛麟角,除了战争时期因阵亡而不得不提拔人依次补上,这个速度在勇王治下这么多年也不过五例而已。
    勇王虽与他切断了面上的联系,其实一直派有人潜伏在暗处注视着他,以防万一。
    因此关于李云岳大大小小的事情,勇王没有不知道的。
    他原本以为他会受不了委屈憋屈、受不了被人冤枉刁难、故意整治而向自己求援,或者索性请求仍旧回自己身边当一名亲兵。
    不想,他竟一声不吭的都熬忍了过去,凭着他的实力、用他的方式一一解决了。
    勇王大为感慨:到底是威宁侯的儿子!纵有些执拗得叫人牙痒痒的脾性,却绝对不是一个软骨头、孬种。
    转眼两年过去了,十五岁的少年比之先前又更有一番洗礼成长。如今,李云岳已经升百户了。其实以他的能力,便是升做千户也毫无问题,只不过一来年纪小资历浅,二来暂时千户位置没有空缺罢了!
    勇王老怀欣慰,正琢磨着这下子可以理所当然的寻个由头将他调入自己的亲军队伍中,不想,京城那边往他这里派人似乎上了瘾,这不,此刻他王府的偏厅中,又来了一个。

  ☆、1647。第1647章 从军2

得到王妃派人送至军营的消息,勇王脸色大变急急回府。
    还没踏进偏厅,就看到一个身量单薄,不高不矮的小小少年坐在那里,姿态悠闲的斜斜靠着椅背,颇显出几分慵懒闲散。
    勇王目光一扫,打量了一眼他那细胳膊细腿、细脖子细腰,嘴角狠狠的抽了抽:简直胡闹!
    轻咳一声放重脚步走进去,那少年听到动静坐直了身同时回头,便站了起来笑道:“皇叔好!您回来啦!”
    少年皮肤微黑,眉毛粗而长,五官乍一看平淡无奇,可是那秀挺的鼻子、那清澈灵动的眸子以及一笑露出的那雪白如珍珠的两排漂亮贝齿,却令他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清俊味道,令人在人群中能轻而易举的便将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勇王轻轻哼哼,瞪了她一眼挥手道:“坐吧!”
    好?好什么啊,他很不好!
    少年混不介意勇王憋屈又气急败坏的神情,笑嘻嘻施礼,道:“皇叔,瑾瑾给皇叔添麻烦啦!哦不对,人家现在叫冯云,皇叔叫我小冯就可以啦!”
    “……”勇王忍着扶额的冲动,苦笑道:“瑾瑾啊——”
    “是小冯!”
    “好好,小冯,小冯是吧!”勇王没跟她纠缠这称呼,苦笑道:“你打算要玩多久啊?玩几天就回去吧!这里没什么好玩的!至于你说的你要投军,那更不可能!军营里从没女子投军的先例,再者,跟一帮粗鄙不堪、大字不识、说话没半点教养的大头兵们生活起居住在一块,你能习惯?”
    旭儿再怎么样,好歹是个爷们啊!再说了,他自己武功超群,等闲的人休想能害得了他!
    可是这小丫头,只怕连士兵们手里拿的大头刀、长缨枪都拿不动!而且,从小娇生惯养,脾性又娇蛮,又没什么心计,万一吃了亏,自己冤不冤啊?
    这种事,坚决不能答应!
    “谁要跟那些粗人混一起啦!”小郡主小嘴一撇,尽管让未来的婆家三婶帮忙改变了容貌肤色,可面上依然浮现一层薄薄的红晕,垂着眼眸羞羞答答的道:“我,我要去旭哥哥身边……”
    十四岁的少女,已不是两年前那个对于男女之情似懂非懂、懵懵懂懂的小丫头了。
    尤其一想到旭哥哥离开前夜两人那般热烈的拥吻,那娓娓深情的情话,想到自己就那样软软的窝在他的怀里,而他那么有力的双臂紧紧的抱着自己的纤腰,时不时还使坏揉捏几下,即便是一个人躺在床榻上,她也忍不住臊得双颊通红,心跳剧烈,却又那样甜,甜得恨不得溺毙其中也心甘情愿!
    这两年,她好想好想旭哥哥,思念一日比一日刻骨,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一想到也不知旭哥哥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就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他的身边,与他一叙相思之苦。
    所以,她就缠着爹娘和准婆婆答应,让她来军营找旭哥哥。
    她要跟旭哥哥一起——同甘共苦!
    而且,嘻嘻,旭哥哥肯定想不到她会女扮男装来找他,更不会想到她就在他的身边,那必定有趣极了呢!
    光是这么想一想,她就觉得好有意思、好想马上就看到旭哥哥呢!
    却不知这副陶醉含笑含情向往的神情落在勇王的眼里,令这位骁勇善战、位高权重的老王爷生生打了个冷颤!
    这丫头,是铁了心要胡闹吗?
    勇王心里悲愤: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真正不错!那姓李的小子是如此,这小丫头还是如此!一个比一个难缠!他到底上辈子做错了什么临到老了还得受这俩后辈小子的折腾?
    这丫头,嘿,比姓李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