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竟偏心至此!
    同样是儿子,对太子他却如此偏心!到了这等地步,明明那么简单就能审个清楚的事儿,他却宁愿听从太子一面之词……
    “父皇!”璃王心中不甘、不平,愤妒之下忍不住便道:“既如此,不必大张旗鼓,私下叫来那名秀女验一验不也一样?如此,也省得太子受这冤屈!”
    “二皇弟,何必呢?”太子有些不满的蹙了蹙眉,看了璃王一眼,道:“清者自清,孤不在乎!”
    璃王心中恨极,冷笑道:“太子不会不敢吧?”
    “二皇弟,你太过分了!”太子怒道。
    璃王哼道:“太子,臣弟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凡事想要弄个清楚明白罢了!难道说真有其事,太子生怕暴露吗?”
    太子不动声色,淡淡道:“二皇弟似乎很笃定,认定真有其事?”
    “臣弟可没有这么说!”璃王哼道:“当着父皇的面,太子您可别冤枉臣弟!此事关乎皇室体统,若不弄个水落石出,岂不是叫人说道?真不明白太子推三阻四究竟是为了什么!”
    “二皇弟别把话说得太满了!”太子道:“就算查出那秀女有问题,难道就一定是孤做的吗?”
    璃王“哈!”的一下笑出了声,向上拱手道:“父皇,您听见了吗?这是不是心虚呢?”
    “孤没有!”
    “太子还不承认?”璃王冷笑道:“先是死活拦着,反对为那秀女验身,如今见避无可避,又来这么一句,这不是狡辩是什么?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又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怎的谣言谁也没说,就说太子爷您?这又是个什么道理!”
    “你简直岂有此理!”太子冷笑道:“此事孤也疑惑着呢,没准是什么人在背后设局陷害孤!”
    “是吗?真有人这样大胆?那可一定要找出来,绝不能轻饶了!只是眼下,那秀女太子爷敢让父皇传来验上一验吗?”璃王又冷笑。
    “你!”
    “都给朕住嘴!”听着他兄弟二人吵来吵去,建德帝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怒气冲冲道:“都当朕死了吗?”
    众人皆是一惊,忙敛声屏息。
    显王忍不住有点担忧,小声关切道:“父皇,您消消气,太子和二皇兄就事论事而已,并不是存心如此……”
    建德帝冷笑,瞪了显王一眼冷冷道:“你少在这里做好人!哼,真是都出息了!”
    他目光冷冷一扫,道:“朕这就下旨,命人将那秀女传来证明验身,谁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璃王心中一阵得意,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垂首抱拳道:“父皇英明!”
    太子冷冷盯着璃王,目光沉沉。
    看在璃王的眼中,自然便是他心虚加恼羞成怒加不敢发作。
    心下得意,璃王迎着太子的目光,无不客气的道:“太子爷以为如何?”
    太子别过了目光没理会他。
    建德帝淡淡瞥了他二人一眼,便传旨命人去将那江碧清传来。
    皇后和淑妃早已被他二人的争执给吓傻了,此时还没有回过神来,颇有些惴惴,相视一眼,也是火花四迸。
    当娘的自然是向着各自的儿子。
    皇后心里是笃定太子的人品的,可见璃王如此步步紧逼,心里难免仍然有点紧张。
    淑妃则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这个向来精明的儿子今日究竟是怎么了,竟冒着撕破脸的可能也要同太子杠上,难道,他有十足的把握?
    想到这里,淑妃一阵兴奋。若果真如此,太子就死定了。
    没有哪个做君王的能够容忍自己的儿子做出此等行为来。
    显王看看太子,又看看璃王,仿佛微微有些不安,钰王则完全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太子和二皇兄究竟是怎么了?不是明明是一件挺简单的事情吗?不过他也感觉到了此时气氛不寻常,不敢轻易开口……
    殿上各人各有心思,一时间寂静无声,空气沉闷得有点可怕。
    不一会儿,奉旨太监将江碧清带到。
    江碧清不安进殿,见到这么大的阵仗身子一颤,差点儿欲栽倒地上。
    建德帝不由得两道目光直直的射了过去,对这位搅合得他两个儿子剑拔弩张、满京城谣言四起的秀女带着几分探究和审视。
    只见是个清丽无双,浑身透着股干净清纯气质的美貌少女,尤其那双睫毛细密柔软下的眸子,清澈如同两汪泉水,见之忘俗。
    建德帝的脸色一下子有些不好看起来,瞟了太子一眼带了两分冷清。
    怪不得惹出这天大的风波,倒果真是个难得一见的佳人!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给皇上和各位主子行礼?”那小太监见江碧清无措惊慌的站在那里,吓傻了似的根本不知道做什么,不由低声呵斥。
    江碧清低低“啊”了一声,刚欲跪下,建德帝一挥手:“不必了,带她去验身。皇后,淑妃,你二人商量着办!”

  ☆、1154。第1154章 验身

江碧清却是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仿佛飞快的瞟了太子一眼,眼泪汪汪的向着建德帝磕头求道:“皇上,皇上!奴婢冤枉,奴婢冤枉啊!奴婢是清白的啊!”
    璃王皱了皱眉,冷喝道:“闭嘴!御前岂有你哭闹的份?是不是清白一验便知!”
    太子漫不经意瞧了江碧清一眼,道:“二皇弟,你为何咄咄逼人非要同一个小小的秀女过不去?孤清清白白不怕人说,但求父皇相信便好。只人家姑娘何其无辜,如此一来,你让人家还怎样做人?岂不是生不如死?”
    璃王怪叫一声,阴阳怪气道:“太子爷似乎话中有话呐?你清清白白?呵呵,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生不如死?怎么?太子这是警告还是提点?江秀女,你可要清楚了,即便是死,做过的就是做过的,也不能消弭你的罪过!想想你的家人,可不要轻易寻死!”
    璃王心中越发笃定太子有鬼,都到了这一步了,还想要推诿?做梦!
    江碧清颤颤抖抖看了璃王一眼,汪着两汪眼泪颤声道:“奴婢,奴婢不知道王爷说的什么……奴婢,奴婢好好的为何要寻死……”
    璃王低低一笑,道:“那就最好!”心道,长得美貌倒是不假,只是,蠢得可以!
    建德帝始终冷冷得看着他兄弟两个唇枪舌战,一句话没有说。
    皇后和淑妃商量两句,见建德帝没有理会那颤抖得不像样的小秀女的辩白,便使个眼色,命人强行扶了江碧清往殿后去。
    此事非同小可,两个当娘的面子上客客气气,实则心里早已紧紧的揪起,盼着对方倒霉。
    两人也不放心别人,亲自跟了上去,要亲眼所见。
    外边大殿上,空气仿佛凝固了,静得可闻针落地。
    璃王目光冰冷,太子脸色沉静,钰王年纪还小,在这样的环境中待着只有点儿受不住,不安的动了动,想走也不敢走。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皇后与淑妃前后出来,后边是宫女架着脸色苍白,泪水欲落不落的江碧清。
    璃王热切的望了过去,淑妃却没有迎上他的目光。
    璃王心中一沉,下意识捏了捏拳。
    “皇上,”皇后上前,向建德帝敛身施礼,道:“臣妾与淑妃妹妹亲眼看着宫里经验丰富的嬷嬷验过了,江秀女……仍是处子。”
    “这不可能!”璃王瞳孔骤然一缩,脸色大变,想也不想便大声叫了起来。
    殿上数道目光霎时齐刷刷的看向璃王。
    淑妃一时脸色大变,急忙跪了下去,道:“皇上,二皇子争强好胜,口不择言,还请皇上恕罪!”
    璃王一惊,也醒悟了过来自己的表现有点儿太急切了,忙道:“父皇,儿臣,儿臣只是觉得——”
    “觉得?”建德帝冷笑,道:“你分明认定太子与江秀女有染是也不是?老二,你哪里来的自信,就敢如此笃定?”
    “父皇!”璃王脸色大变,一时呆住。
    淑妃同样变色,求道:“皇上,二皇子他,他……”
    淑妃的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脸色煞白。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更重要的是,皇上更不是好糊弄之人。淑妃不由心中暗恨,恨这个儿子怎会如此冲动!
    她哪里知晓,璃王信心满满,并不认为自己会输,那么,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只差一步就能将太子逼得万劫不复,他如何肯轻易放弃?
    错过了这次机会,太子必定会提高警惕,再想做点什么,那就难了!
    只要扳倒了太子,即便父皇对自己的咄咄逼人有点儿不满,可是,除了自己,父皇还有更合适继承江山的人选吗?
    到那个时候,只要自己好好得表现,父皇总会认同自己的!
    可璃王做梦也没有想到,明明是十成把握的事情,却变成了如此!
    父皇那话,分明诛心,他这是,疑上了自己了……
    璃王又惊又怒,又急又气,又愤又不甘,气急败坏之下也不及多想,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抓住,便叫道:“儿臣不服!定是那验身的嬷嬷被人收买了!一定是她作假!”
    “是吗?”建德帝冷笑。
    太子眉头皱的紧紧,却忍了忍没有说话。
    皇后和淑妃等呆住了,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璃王又道:“是。实不相瞒父皇,就在七月十八那日儿臣从母妃那里请安出来,出宫经过翠云殿的时候,亲眼看见这江秀女与太子爷在廊上说笑,如今宫里宫外传得如此,儿臣不能不怀疑!父皇,儿臣对父皇一片忠心,还请父皇明鉴!”
    璃王此话一出,所有人无不脸色大变。
    宫禁出入都有记载,那日璃王与太子究竟有没有进宫一查便知,而江碧清那边,那日有没有出储秀宫也完全能查得到,况且,璃王怎么可能当着太子的面就敢诬陷太子?这岂不是跟太子撕破脸了?
    建德帝也是大为意外,想不到璃王居然会爆出这样的内幕来。如此一来,他为何一口咬定太子与江秀女有染,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建德帝也不做声,移了目光看向太子。
    太子眉心蹙了蹙,慢慢的说道:“二皇弟,你自来才学高,能力好,是兄弟们中间的翘楚,父皇时常称赞于你,朝臣们也服你,一直以来我都知道,你心里,其实并不服我。”
    “太子!”皇后脸色大变不由惊呼。当着皇上的面,怎能如此言说?
    璃王却知,今日已经没有了退路,要么进一步,一步登天,要么退一步,万劫不复。
    他便哼了一声,坦然道:“大家都是父皇的儿子,我并不比你差,你并不比我强多少,为何天生我就要服你?”
    太子轻轻一叹,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便是寻常百姓家也是如此,在天家也没什么出奇。可是二皇弟,你要与我争与我斗这都为什么,为何却要诬陷于我?你这话,是要我自绝于父皇、自绝于天下吗!”
    身为人子、臣子,私下竟敢动了君父的女人,这与禽兽何异?
    璃王脸色一变,叫道:“诬陷你?你敢说那天你没经过翠云殿?你敢说没碰上这名秀女?”
    “二殿下,”江碧清颤颤抖抖的说道:“冤枉啊二殿下,奴婢记得很清楚,那天根本就没有出过储秀宫半步!二殿下要是不信,尽管问去……”

  ☆、1155。第1155章 结果

“不可能!”璃王听到如此气急败坏,怒斥道:“你既与太子勾搭,当然向着太子,本王绝不可能看错!”
    太子皱眉,道:“二皇弟,你说话要讲证据,你真的看错了。那日,是母后宫里的柳香送孤一程,她要去尚衣局为母后拿衣裳,我们在翠云殿分别,孤王叮嘱了她几句好好伺候母后罢了,实在不像二皇弟所言那般!孤真是不知,二皇弟这是怎么了,为何会一口咬定是孤——”
    太子轻轻叹息,万般的无奈和苦恼。
    “这不可能!”璃王下意识的回想着当日所见情形,离得不是太近,却也不远,分明连那秀女自报姓名都听得清清楚楚,怎么可能会错?
    这是太子设的局!自己反过来被他给算计了!
    猛然意识到这一点,璃王更是又惊又怒,怒道:“是你算计我!是你算计我!”
    太子隐忍着怒气,冷声道:“二皇弟简直不知所谓!只需查一查这位秀女那日是否离开过储秀宫便一切真相大白!二皇弟这又是要闹哪一出?”
    璃王心头纷乱如麻,双目喷火的瞪着太子,恨不得将太子给撕碎了!
    是了,是自己太心急了!眼看着他越来越得意,看着他地位越来越稳固,按捺不住跳了出来,这才着了他的道儿!
    也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在儒林中声名极佳,从来以翩翩君子的清白面目示人的太子爷,竟也会使用这种阴谋手段!
    今日既已撕破脸,就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他知道,长久以来处心积虑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一腔心血全都付诸东流了!
    到底是,低估了他了!
    璃王一时间气愤之极且心灰意冷,遂冷笑道:“呵呵!查?你有心算计我,想必早已布置周全,就算查又能查到什么?不过多一项我的过错、平白叫你多看了一场笑话罢了!还有什么可查的!”
    太子纵然涵养再好,听了这话也不由气结,遂阴着脸一个字不发。
    “好!果真好得很!”建德帝冷冰冰的盯着璃王,也气得发抖,冷笑道:“朕今日才知,老二你竟如此好口才、好心思、好胆量!真是叫朕不能不道一声佩服啊!”
    璃王抖了抖,顿时清醒了几分,抬头看着建德帝,喉头哽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淑妃瘫跪在地上,早已经吓得傻了,脑子里空白一片。
    建德帝眸光凌凌,又是一声冷笑,道:“老二,别人的话不是无理便是设局害你,唯有你的话是对的,唯有你所言朕才能够相信,是也不是?”
    “父皇……”璃王终于再也扛不住,双膝一软跪了下去,喃喃道:“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儿臣,真的是被太子算计了!父皇,太子没有看起来那么仁义,他表里不一……”
    “住口!”建德帝大怒,抓起手边的砚台狠狠对着璃王砸了过去。
    在淑妃的惊呼声中,砚台贴着璃王的耳际掠过,重重跌落在他背后的金砖上。璃王没有躲。
    “到了此刻你竟还没有半点悔改之心!”建德帝眸光紧紧攫着他,一字字道:“你太令朕失望了!”
    这一句话,否定了他、否定了他一直以来所有的功绩和建树,如同一把利剑深深的刺进璃王的心脏之中。
    璃王只觉得心头隐隐作痛,却又有一种奇异的悲愤到了极点的放肆的痛快。
    他又悲又恨的想道:儿子对您更加失望,父皇!
    “呵呵!”璃王惨然一笑,却是无视建德帝那冰冷残酷的目光,迎了上去,道:“您从来都没有想过废了太子吧?哪怕明明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如何,您也从来没有想过吧?既然如此,为何要给儿臣希望?为何要夸赞儿臣,为何要给儿臣领衔那么多的差使?您可知道,您这是把儿臣架在火上烤!儿臣一直以为,是因为您看重儿臣,以为您待儿臣跟别个不同!如今儿臣才明白,原来,儿臣不过是父皇手里的磨刀石!是这位尊贵的太子爷的磨刀石!”
    所有人面如土色,连呼吸都尽量的屏住了,大殿中静得空气都不再流动,只听得到心仿佛因为缺氧而怦怦、怦怦怦的剧跳不已。
    建德帝也没料到他竟如斯大胆,竟敢当着众人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脸颊肌肉狠狠的跳动了两下,脸上阴晴变幻不定,一时竟气得说不出话来。
    “二皇弟,你疯了不成!”太子皱皱眉,低声警告。
    璃王竟当着父皇的面说了这些,太子也没料到,也不禁叫苦。事情到了这一步,似乎已经不在任何人的掌控之中了。
    璃王“呵呵”嘲讽一笑,索性破罐子破摔的目光直直看向太子,他心头突然一阵畅快。他从来没敢这样正面直视太子,从来没有过!
    璃王正要说什么,淑妃却突然惊醒似的“啊!”的惨叫一声,跌跌撞撞的飞快爬了过来,搂着璃王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的教训着他,狼狈不堪又连忙跪转身面对着建德帝不停的磕头,哭哭啼啼求建德帝饶了璃王。
    淑妃哭得十分悲戚而惶恐,便是厌恶她之极的皇后,在这一刻也不由得起了两分怜悯之心。
    璃王呆呆的看着自己的亲生母亲如此,只觉得心里发酸,那一点跟太子和建德帝负气争强的心霎时间也灰了。
    他慢慢抬手,颤抖着抚上淑妃的背后,低低唤了声“母妃!”
    淑妃却是用力一挣避开他的手,抬手一巴掌扇在他的脸上,含泪恨道:“不争气的东西,还不赶紧向你父皇请罪!求太子爷饶恕你的无礼!”
    璃王脸上一痛,被淑妃这一巴掌打得火辣辣的,充满愤懑不甘的心也平缓了几分,一时怔在那里。
    “都别吵了!”建德帝冷冷出声,盯着璃王冷冷道:“朕从来没有想过废弃太子,是因为太子当得起他的位置。无论太子、太子妃还是皇太孙,都当得起他们的位置。”
    璃王身子微僵,抿了抿唇不做声。

  ☆、1156。第1156章 完了

建德帝又道:“朕予你权柄,重用你,也是因为你当得起。就像老三喜欢舞文弄墨、老四喜欢带兵打仗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朕知道你不服,但朕太高看你了,朕以为你终究会明白过来,会成为一代贤王,可见,是朕不该有此奢望啊!自古以来,天家有过几个手足贤王?朕,贪心了!”
    璃王脸色大变,霎时苍白如纸。
    “皇上!”淑妃哭得几乎软倒在地,呜呜咽咽道:“求求皇上饶了二皇子吧!他是皇上的亲骨肉啊!这孩子心高气傲,可他对皇上从来一片孝心啊!皇上,您饶他一命吧!”
    建德帝漠然的脸上冷冰冰的没有一丝表情,对于淑妃的哭泣求情纹丝不动。
    冷然片刻,却是转而向太子道:“太子,你说此事如何处置为上?”
    太子心中暗叹,父皇这是试探他呢!
    其实即便父皇不试探他,他也没想过要璃王死。毕竟,这是他的兄弟,小的时候一起上南书房读书的情形历历在目,少年时候的一段情分,并不能轻易抹杀。
    “父皇,儿臣相信二皇弟也不过是气糊涂了才说了那些赌气的话,既是赌气的话,自然做不得真的。不如,让二皇弟闭门读书,抄写孝经静静心,父皇以为如何?”
    且不说建德帝听了此言怎样,璃王却是大怒,眼角一撩,恨恨盯了太子一眼。
    闭门读书?他怎么不干脆说幽禁?抄写孝经?他何尝不孝了!
    假仁假义,明面上帮他求情,暗地里还不是照样摆了他一道!
    淑妃却心中一喜,连忙道:“是,是!太子仁善,多谢太子爷!多谢太子爷!”
    璃王心里又酸又苦,见淑妃如此,只得暗暗咬牙忍着心中愤懑。
    建德帝面色稍缓:太子到底没有辜负自己一番教导!
    目光凛然而下,建德帝微微点头,道:“就依太子所言!璃王即日起闭门读书,抄孝经百遍!”
    他看着璃王,又淡淡道:“既然你觉着朕予你权柄任用是拿你当磨刀石,今日起,朕便解除你身上一切职务,这样,你可满意了?”
    淑妃脸色大变低低惊呼,想要求情又生生咽下了。
    璃王心中同样一凛,此时方后悔方才自己不该凭一时之气说了那些话,只是话已出口,如今想要反悔却是无法可想了,只得也一声不吭。
    建德帝轻轻哼了一声,目光扫过众人,淡淡又道:“秀女江碧清,今晚侍寝!崔友德,你来安排!朕乏了,都退下吧!”
    既然所有的事情都因这个小小的秀女而起,即便是子虚乌有,建德帝也不能任由她逍遥,将她收在身边,亦可断了所有人的心思!
    众人闻听得如此,均大感意外,不过转念想想,又觉如此也好。
    众人跪安,离开的时候,太子眼角也不曾向江碧清瞟过一下,建德帝说出那话之后,他的神色也没有半点儿变化。
    江碧清却是因为意外而呆在了那里,直到一个略带尖细的苍老嗓音在头顶响起:“江秀女,谢恩吧!”
    江碧清才猛然惊醒般回过神来,有些手足无措的连忙磕头谢恩。
    建德帝见她这仿佛迷迷糊糊的呆萌样,倒是忍不住莞尔,心情也略好了些,并未怪罪,一挥手,崔友德便将江碧清带下去了。
    起身转过身去,傻乎乎的跟在崔友德身后,低垂的眉眼中,飞快划过一抹黯然。
    江碧清暗暗叹息,她原本以为皇上会将她赐死,如今这样的结局已经是最好的了,她还在奢望着什么呢?
    用自己一条命,换取兄长的性命和锦绣前程,这很值得!兄长为她,已经付出太多太多了……
    一切尘埃落定。
    踏出乾清宫,太子暗暗舒了口气,这下子,总能断绝了他的心思吧?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朱家和淑妃的娘家李家更是气得险险吐血。
    只圣意已决,圣旨已下,任凭谁也无力回天,只得暂掩锋芒,夹着尾巴做人。
    他们却忘记了一句话叫做墙倒众人推,又有句话叫落井下石。
    只要不是个瞎子,谁都能看得出来,东宫的地位稳若磐石,再也不可撼动。
    于是,那些原本在东宫与璃王之间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纷纷开始着急了起来——急着要找向东宫表示诚意的投名状。
    还有什么比弹劾揭发璃王一系更好的呢?于是纷纷上书……
    尤其刚刚安插进军队系统中的中下级军官也被挖了大半出来,因为这些人的牵连,将他好些嫡系亦挖了出来。
    经此一阵,璃王的势力毁之六七。
    气得奉旨闭门读书的璃王几乎吐血。
    一直到了九月份的时候,才渐渐消停,朝廷才恢复了稳定。
    这日早朝,李赋上书建德帝,请求外放南海郡,表示愿意携妻子赴任南海郡,为天子巡守一方。
    往南海郡赴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太子寻药。
    薛神医有事离京,已经放出了风声对太子的身体很放心,太子调养调养就能慢慢的起来,这无疑给了所有人一粒定心丸,使得那些中间派犹豫不决的终于站好了队,也让那些别有心思的少几分动作。一旦传出为太子寻药的消息,只怕又要令生波澜。
    南海郡那个地方,可不单纯。万一有人暗中为难,应付起来还真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
    所以,李赋赴南海郡,需要一个冠冕堂皇、光明正大的理由。眼下,这也恰好是一个大好机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赋这份奏折引来多方关注和议论,建德帝却是大喜过望,意意思思廷议之后,便准了他所请,且特许他自主挑选三百亲兵走马上任。
    大周之南海郡,乃前朝之南疆以及原本周边的三个州县,地域十分广阔,比中原寻常行省要大一半。大周开国太祖皇帝嫌南疆这名字不太好听,便将其称为南郡。又因靠海,众人习惯称之为南海郡,久而久之,朝廷便又将南郡改名为南海郡一直至今。
    建德帝见李赋主动请求赴任南海郡会欣喜称赞,自有其原因。

  ☆、1157。第1157章 请赴南海郡

南海郡那边地方势力庞大,尤其势力最大的四大家族梁家、邓家、乐正家、扶家几乎等同于南海郡的土霸王,说一不二,便是三司衙门也不能奈何其。地方上的州县衙门,除了奉承巴结,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四大家族一直企图自治南海郡,虽然彼此间明争暗斗从来都没有消停过,但在对付中央朝廷上却很齐心,联合起来明里暗里不知动了多少心思手脚,甚至向朝中大臣行贿,就盼着建德帝能下一道圣旨,封个异姓王让南海郡自治,恢复前朝旧例。
    然大周不是前朝大夏,建德帝亦不是糊涂昏君,自然不可能平白的将偌大一块地盘划分出去,虽然鞭长莫及,并不能很好控制。
    正因为这种种历史的、今人的、朝廷地方的种种争斗,朝廷派去南海郡任职的官吏就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跟四大家族以及当地其他土豪作对的,不用说总会死于各种意外;而向四大家族妥协狼狈为奸的,却又连同满门死于建德帝的屠刀之下。
    两相权衡,死一个总好过死全家,近十来年,派去南海郡任职的官员心向朝廷,与当地土豪斗争十分激烈,下场却十分惨烈。
    每一任承宣布政使赴任的时候,全家愁云惨雾啼哭相送,一去十之七八便是永别。
    这不,这一任的承宣布政使前个月便由参政、参议与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联合上书,意外身亡于山石崩塌,请朝廷派遣新的官员赴任。
    对这种事情建德帝已经见得多了,可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奏折依然会气得心里头憋着火,恨不得将南海郡那些土豪统统抓了进京砍头。然而又哪有这么容易?
    众人皆知又要挑选赴任南海郡的承宣布政使了,就好比前朝挑选和亲蛮族的贵女一样,人心惶惶。求祖宗保佑、求老天保佑、求菩萨大慈大悲保佑自己、自家人不要被选上。
    李赋冷不丁自动请缨上了这么一份折子,众人不欢喜才怪。
    据李赋自己言说,京中无事,恐久留下去荒废武功,不如赴任地方,倒能有用武之地。
    这个理由很光明正大,也有人猜测他是不愿意搅合进太子和璃王之争以此向建德帝表明心迹,均觉此人小心太过。
    可也有人提出异议,表示李赋乃是武将,领命打仗可以,但管治一方却不是遇敌作战,未必合适。
    便有人暗暗嫌弃此人多事,立刻反驳,说以往皆是文官任承宣布政使一职,因此出了这么多事,为何不能试一试任用武将呢?再说了,打仗也要讲谋略的,威宁侯战功赫赫,可见谋略非凡,正是任此一职的不二人选!
    这话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一致赞同,就连建德帝也点头。
    于是,事情当场就拍板定下来了。
    建德帝也有他自己的盘算。
    换个武将去折腾折腾也好,李赋要将妻子也带着一块去就更好了,他那妻子能将朱家和御史台整成那样,听说生意上也颇有手段,可见是个贤内助,到了那地方,没准也派得上用场。
    届时,他会再给李赋一道密旨,三司衙门皆听从他的调遣,一人兼任承宣布政使与都指挥使两职,原本的都指挥使进京述职。
    军政大权合一,想必他可以更加方便行事。若能将南海郡的问题解决了,不但对得起祖宗,对子孙后代也有交代了!
    南海郡因为地域性的特殊,当地的最高级别官员分别是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与都指挥使,所管衙门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
    其中承宣布政使相当于别的行省知府一职,总理一郡行政民事、赋税钱粮、人口土地、民事纠纷普通案件等等。
    提刑按察使顾名思义,掌管一郡刑事案件。
    都指挥使则掌管军务以及下属卫所。
    平日里三司衙门各管各的,但有重大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