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沈大人家的石榴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时不时讽刺她两句的也只有成国公府家的宋楚文了,她虽然不是志存高远的女子,却也不是勾心斗角的宅中妇人,自然不理她。
她师从当代大儒宋野,这位宋野并未在朝为官,很有些隐士思想,沈宜鸳跟着学习这些年,倒是得了许多赞誉,更有甚者称赞她是当代洛神,她倒未曾因此沾沾自喜,但自认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
只是要除去一件事。
作为孤女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沈家二房的五姑娘沈宜君也不止一次明嘲暗讽过,没有了大长公主和沈霑她什么也不是,所以她用尽了一切办法想要走近沈霑,而最大的阻碍就是站在对面小舟上的“韩仪清”。
她却没想到初次相见的“韩仪清”竟然张口就来了这么一句,虽然是一张笑脸,说出来的话可不怎么好听,似乎是知道了什么。
沈宜鸳道:“姑娘说笑了,我想着姑娘将来是我五嫂我却不曾见过,才要约出来相见,姑娘身体好了,我自然开心。”
宁泽见舟头站着的人穿着碧色对襟小衫,下着靛蓝色百褶裙,珠头帘儿下的一双美目微微下弯,安安静静地看着她,并不曾着恼。
小小年纪倒是有些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意思,宁泽想了想又问:“现下你见了我又觉得如何?是不是觉得自己容色姝丽,天下莫有能及你的!”
沈宜鸳微愣,觉得对面这个姑娘不似韩仪琲所描述的那般是个忍气吞声的姑娘,明明有些咄咄逼人。
而看向她的那眼睛却很平静,像是在看她却又不像,似乎是透过她在看一些别的东西,沈宜鸳被这种目光盯的不舒服,仿佛她的心思已经被她看破了。
可是那有怎样呢?她就是喜欢她五哥啊,确实不希望对面这个姑娘嫁进他们沈家。
沈宜鸳笑道:“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我没盼着你不好,却也不喜欢你,更是觉得你配不上我五哥。”
倘若不是还记得自己现在顶了韩仪清的名字,宁泽真想过去扇这个姑娘两巴掌,她一向觉得女子在这个世道尤为艰难,甚少会对女子口出恶言,但是对于秦夫人她却要送给她几个字:蛇蝎心肠。
步步为营,一步一算计在这个姑娘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若非是她撺掇,韩仪琲怎敢在韩仪清药里面做手脚,小小年纪做出这种事来,还口口声声的说着自己其心昭昭,好不知羞耻。
宁泽冷笑道:“我也劝姑娘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你做的这些手脚瞒得过别人,能瞒得住你五哥么?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
沈宜鸳怒道:“你莫要血口喷人!”
她虽然做出一副怒极的样子,心里却是不怕的,别人总觉得沈霑身份贵重,又是少年状元,现今更是六部九卿之一,谁也不敢在他这只老虎头上拔毛,她也不敢,但是她知道那些地方可以触碰,找对地方他不会有什么反应。
沈宜鸳虽然不知道当年沈霑为什么向韩家提亲,但这些年外面的人都记得这件婚事,唯独他从未提过,他身体多病,又政务繁忙,哪有时间顾及这些儿女情,事。
宁泽冷声回道:“是不是血口喷人你心里最清楚,你自以为做的隐秘,却别忘了你指使的那个人行事未必俐落,更不一定能闭口不言,你既然自比君子之心,那我也送你一句话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做过的总会加诸自身。”
这事若不是庄嬷嬷偶然撞到了一个小丫头在小厨房行事鬼祟,一番拷打下问了出来,韩仪清恐怕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然而现今的弓高侯夫人田氏却扣下了这个丫鬟,第二日丫鬟便暴毙了,死无对证。
宁泽初初听韩仪清说起此事,觉得肮脏又荒谬,这般不入流的手法,这般不入流的包庇,在现今的宅门里却能轻易实施,竟让人“无可指摘”。
沈宜鸳也是生了气,想要反驳,却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过分,但她们这些人却哪里知道她的无奈,她行此一恶自会愧疚,自会行百善弥补。
沈宜鸳觉得多说无益,也不愿意再看到“韩仪清”这张脸,再说这“恶”她也没做成,倒也好了,手上还是清清白白的,转身便让丫鬟划舟,要远远离开此处。
这外面的动静,韩仪清也听到了些,见宁泽越说越激烈,想想这位表妹的脾气,生怕两人真动起手来,就让采苹过来叫宁泽,采苹一出来见只余宁泽一人,知道无事了,但还是小声说道:“表小姐,刚才那动静我还以为您要上去打她了。”
宁泽踱步进仓,回道:“我有分寸。”
采苹听了这话倒没说什么,菱花却吐了吐舌头。
时间上倒是凑巧,这一会戏已经唱了一折,正是中场休息。韩仪清见宁泽进来,看了她一眼道:“虽然别人未必就能发现你是谁,但你也不能是这么个急脾气,你同她说这些又有何用,反会打草惊蛇。”
她怕这话说的重了,摇头叹气接了一句:“你倒是会选人去试,她自然不能识破你。”
宁泽在她面前总是应着的,只是若是让她不吭不响埋头认了这份欺负,她此生却是办不到了。
用别人的命换来的一条命,怎么能那么潦草的活着?
投石必会有波澜,她相信如此走下去必然会有回响,她要带着柳叶去看一看那些繁花似锦,去听一听那些珠圆玉润之声,她低头瞧了韩仪清一眼,心里想着或许今后还要带上她。
两人窝在船舱中安安静静的听完了这一出戏,时已近正午,宁泽已略感饥饿,她本以为听完戏就要回去了,但韩仪清却没有任何动作。
反而一旁菱花笑嘻嘻的带着一副神神秘秘我又不会告诉你的神情。
不久,周围小舟三三两两远去,整个湖面似乎只余下她们这一只时,她听到了琴音,不多时萧音又起,似乎有人在效仿伯牙子期。
韩仪清这才道:“你可知道这弹琴的是谁?”
宁泽自然不知,摇头看她,又听她说道:“她叫魏时枟,是时棱的姐姐,也是你的表姐。”
一琴一箫相合,宁泽大约猜到了些,笑问:“那萧音又是何人所奏?”
菱花瞅准了缝隙,按耐不住的接口道:“是陈候家的二公子,前两年我们都是和魏家表小姐一起过来的,每次两人都要奏上一曲,我虽然听不懂,却觉得开心。”
她是真的开心,眼睛笑眯成了缝,可见的是十分欣赏这一对儿。
宁泽一听说是陈家的二公子,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却见另外三人正认真听曲便也没继续想下去。
一曲终了,她们顶着艳阳回程,不多时看到穿着青竹袍的陈嗣冉坐在舟头,似乎在催促小厮将小舟靠过来,待距离近了,宁泽看见他额头上滚落着汗珠,脸不知道是不是被晒的,整个都红了。
陈嗣冉却那是晒的,他是疼的。
那日他听说宁家族长要活埋宁泽,先是跑到了都察院,不成想那佥督御史却说这是家事,不归他们管辖,他又跑了刑部和大理寺得到的是一样的答复。
他意识到时间拖不得,急匆匆赶到通州宁家祖坟,在陵墓前倒遇见一个熟人,正是徐呈那个混蛋,这次他倒没再和他打起来,目标一致的掘开了一处新坟。
却在开棺前,那宁家族长带着人打跑了他们,更是一状告到大理寺信国公那里,他不但没救成宁家姑娘,回到家还挨了板子。
想到这里陈嗣冉叹口气,他也不愿以现在这幅面貌见韩仪清,却怕错过此次再无机会,缓声开口道:“韩姑娘,我此去游历寻得一个药方,想来对你有益……”
说着让童儿取了一方红木匣子出来,韩仪清有些愕然,她因有婚约在身,怕引起别人说三道四,莫说陈嗣冉便是一些表兄送的东西她也不收。虽则是药方,却也觉得不妥。
宁泽知她心思,但她想着陈嗣冉既然特意送过来,这药方必然是难得的,几步上前从童儿手里接过,压了压声音说道:“我是韩姑娘的大夫,这药方不如便给我吧。”
陈嗣冉一听扶着童儿挣扎着要站起来,有些艰难的向宁泽拱手行礼道:“我听闻韩姑娘的病大好了,原来这神医竟是姑娘,嗣冉感激不尽。”
宁泽一听这话更是觉得不对劲,韩仪清病好了为何要他感激不尽?
她这边接过匣子才品出其中缘由,青纱之下的眉毛皱作一团,心道:这位陈公子恐怕是认错了人。
陈嗣冉走后不久,后面莲叶中又浮出一艘小舟。
舟上立着个豆蔻年华的姑娘,美人儿扎着双丫髻,飘下两绺粉色丝带,额前刘海儿分作两边弯弯遮盖在额头上,她眼睛中带着几分沉静,身后有莲花蹭到她肩上,而她正垂眸看向渐渐远去的陈嗣冉,好一会骂了声:“呆子!”
宁泽看过去,见那舟中果然有张七弦琴,心想这位应当就是自己舅舅家的表姐魏时枟了。
韩仪清此时也明白过来,悠悠说道:“时枟,这位陈公子莫不是以为是我弹的琴吧?”
魏时枟干脆利落的说道:“许是吧,不管他,自然会有一日把他纠正了。”
又道:“我听说表姐见好了,怎么今日看你气色还是这般差?”
说完同宁泽见礼,宁泽在她面前可不敢再张狂,拿着匣子慢悠悠的退到了后面。
韩仪清淡定回道:“今日听戏太久,又累着了,无碍的。”
——
再说今儿自个儿掏腰包办了这场戏的礼部侍郎钟绘此时心情十分不佳,他费了这么大力气就是想附庸风雅一番,好请到吏部尚书沈霑。
却不想本来答应要来的人却临时爽约了。
有官员劝慰他:“钟大人,倒不是沈大人不给你面子,是这次巧了,你挑的不是时候。”
钟绘疑惑,问道:“何出此言?”
那官员答道:“昨日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信国公世子挖了先平章政事宁居安大人家的祖坟,宁家现任族长今日一大早堵在了大理寺门口,要信国公严惩徐世子,信国公素来廉正,一听此事就要拿了自己孙子下大狱,那徐世子吓得躲到了沈大人家中去了,沈大人今天自然出不来了。”
钟绘闻言,有些惊愕于这位世子这般胆大包天,但更觉心疼,只叹自己消息不灵通,让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
这日夜半,陈大岭猫着腰进了石榴院,却在井边撞到一人,他本以为是个小厮起厕,板着脸站直了想要小声训斥一番,却看到这人打着羊角小灯,一双凤目微微带着些冷光看着他,吓得他一时说不出话。
沈霑退后几步,见这木头脸着急下跪请罪,想了想任他跪着,问道:“说吧,看到了什么?”
陈大岭一愣,他因为帮着徐呈做了错事心内愧疚,想着好歹找人给宁姑娘做身寿衣,因此也去扒了坟,却不想那棺材中什么也没有。
现下听沈霑问,有些不确定他问的和他所想的是不是一件事,想了想答道:“什么也没有,棺中空空如也。”
☆、第20章 盗铃
这是个朔日,嫦娥仙子闭了月宫,只有那一盏小灯散发出微光。
陈大岭说完这句话,见沈霑抬手示意他起来,这才爬起来接过沈霑手里的羊角小灯,右手变戏法似的多出一柄蒲扇,手中给沈霑打着扇说道:“虽则日头落了下去,暑气却还未消,院中蚊虫又多,大人千万小心身体。”
沈霑身边惯常跟着两个护卫,一个叫吴青石,身形纤瘦有几分女相,最擅长插科打诨;另一个就是陈大岭,身型高大面貌却普普通通,平时是个闷嘴葫芦,只在有所图或做错事时变出一副“吴青石”嘴脸。
沈霑在外顶了个“祸乱朝纲,草菅人命”的形象,其实对下从不曾严苛,有些事你想瞒着他,他也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以陈大岭从初时的惊吓中回神,便赶忙找了这两句托词,本想着沈霑不会再过多询问,却不想沈大人唇紧抿,似乎有些不愉快。
沈霑却也没再问什么,负手走在青石板道上,陈大岭连忙提着灯跟在后面。
陈大岭以为沈霑是要去休息,却见他走过垂花门沿着左侧的抄手游廊转进了葳蕤堂。
今日一早,徐呈慌慌张张闯进来,吴青石便把他安排在葳蕤堂里,下午的时候陈大岭看到沈大人去见了徐呈一回,难道这大半夜还有事要叮嘱?
陈大岭心里想了一通,面上却毫无波动,一路走了一阵他木楞的脑子才意识到什么,在沈霑后面幽幽说道:“大人,那棺材中并无宁姑娘,那宁姑娘去了哪里?”
沈霑这才停下,看向他说道:“你助纣为虐就不要再管别人身在何处了,这事儿你自个儿守住,切莫再让第三人知晓。”
平时沈霑一向眼眸微垂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甚少这般直视着人说话,陈大岭愣了愣,被这不同以往的待遇弄的心里有些七上八下,赶紧应了是。
上位者宽容,为下者却不能怠慢无理,陈大岭惊觉到自己方才言行似乎有些放肆,往日其实他甚少如此,只是近来也不知什么缘故,总觉得他们家大人变得“年轻”了,不再像是在朝廷衙门中那个和一帮老不惑们分庭抗礼的沈大人,反而像是一个弱冠之年的清贵公子了。
由是精神便放松了许多,一时没拿捏好分寸。
一路再无话,沈霑让陈大岭守在门口,自己推门进去,屋内黑漆漆,他站在门口,说道:“怎么?难道还要让我替你掌灯?”
堂内这才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不一会四方红木长桌上三彩罩子灯才亮起来,有一人只穿着中衣披头散发垂头丧气的立在桌前,叫了声“舅舅”。
沈霑坐在右手边官帽椅上,问他:“想了一个下午,你可想清楚了?”
徐呈还是垂着头,闷声说道:“我知错了。”
沈霑靠在椅背上,有些不以为然,他不太认为徐呈能想明白,还是道:“说说看吧。”
徐呈道:“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我于宁泽有约在先该当遵守,此是我一罪;以浮浪不根之言毁了她的亲事,此是我第二罪;轻易毁了她的名节,害她惨死,此是第三罪……”
说到这里又生了气,这才抬起脸,眼睛红肿显见是哭过了,怒道:“即便人犯了错,自有律法裁夺,他一个小小的宁家族长怎敢活埋了人!”
他说到这里又有些伤心,有个想法他想了一下午,斟酌了下,小心翼翼开口问道:“我想给宁泽立个墓,就写 ‘亡妻徐宁氏之墓’好歹让她有个归宿,到了地府也有个姓名。”
沈霑手指屈起,由来慈母多败儿,若非沈宜修事事袒护,徐呈也不会变成现在这种样子。
沈霑道:“别人有名有姓,定然不乐意冠你之姓。今日便这样吧,只是以后再出了这种事,就莫要跑来我这里了。”
徐呈一时没明白他话中意思,半晌才醒悟,知他有些心烦了,不想再在他这件事上浪费时间,愕然的叫了声“舅舅”。
沈霑道:“你自幼长在国公府中,各种规矩礼仪都是自小修习,你做的这件事是真不知道后果还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你自己最清楚。”
徐呈愣住了,半年前他见沈宜鸳醉酒之下一直念着 ‘求而不得’,脑子一热第二天就假说要去游学,从他舅舅这里求了陈大岭一路赶到了青州。
他只想着能让他小姨顺利嫁给李暄,宁泽将会如何将会遭遇什么他并不曾考虑过,这件事若不是有陈嗣冉挑起来,让他惊觉自己对宁泽生出来一点占有欲或者一点喜欢,恐怕至今他都能捂上耳朵听不见也看不见,被沈霑这么一说他一团乱麻终于捋成了线,那些愧疚终于凝结成实化出些罪恶感,有些让他喘不过气来。
沈霑身体不好,有些累了,陈大岭见他站了起来,忙迎上去将灭掉的羊角小灯重新引燃,提着在前面带路。
临出门,沈霑又道:“徐呈,我虽然是你舅舅,却不可能庇护你一世,你做的这件错事不是小事,我希望你能真的想明白,如果你选择继续做刘家阿斗,那我也随你。”
相比徐呈做的事,沈霑更厌恶这件事中作壁上观的当事人李暄。作为既得利益者,却一副袖手旁观的姿态,前世让他那样死掉委实不冤。
沈霑以前常见宁泽跟在卫风身边,对她有些印象,记得她是个执拗又别扭,和卫风斗起来有时笑靥如花有时又气鼓鼓的,很像是一个天真未经世事的小姑娘,却不想原来曾经经历过这些肮脏事。
他接到宁泽已至通州消息的那日卫风正好也来回禀,沈霑看看卫风,再想想宁泽,觉得他们之间有些可惜,更觉得宁泽这个小姑娘有些可怜,想了想准备去一趟通州,救了她就是了。
黄昏时便让吴青石备了马车,赶到通州时已经是夜半时分,还未及让吴青石去扣门,却见角门边走出两人,月色之下可见是一个头发有些散乱的小姑娘和一个中年男子。
他让吴青石暗中跟随过去。
吴青石见他们进了弓高侯的一处别庄,潜进去守了一夜却不见动静,到的第二日才见人来,他躲在窗边树上听了半天,有些吓到,回禀的时候说:“我潜进小楼中听到了些事,这位宁姑娘和韩姑娘长的想象,而韩姑娘体弱多病想是好不了了,她们似乎想让宁姑娘代替韩姑娘嫁给大人您。”
说完又复述了几句两人谈话。
听他说到 ‘宁姑娘说人本愚钝,经历几千年教化到如今已生而有智,不是谁就能取代了谁’时,沈霑笑了笑,被人算计的不愉快消减了几分。
吴青石道:“这家官做的不大,倒是有十足的胆子,属下要不要去敲打下他们?”
沈霑倒是忘记了自己还有桩亲事,前后隔了两世他有些想不清楚这段往事了,对他而言娶亲这事可有可无,徐呈又害了宁泽,前世她又和卫风相关,他倒是可以容忍一二。
沈霑道:“先不要动,静观其变吧。”
——
再说韩,宁,魏几人听完了琴箫合奏划舟回程,魏时枟许是见韩仪清脸色不佳,坚持把韩仪清送到别庄才离开,短短路程让宁泽如坐针毡,行不敢行坐不敢坐,最怕引起些什么响动让魏时枟对她印象时刻。
魏时枟一走,宁泽长吁口气,韩仪清不由得笑道:“方才见你在湖上舌斗沈姑娘,很有 ‘英雄气概’,此时怎么又 ‘英雄气短了?’”
宁泽扶着她进楼,边走边道:“就我这点道行,别人也就罢了,时枟表姐可是和你一起长大的,我现在这样子一准要被识破的。”
韩仪清想了想,道:“别人也就罢了,时枟你却不用瞒她,她是个光明磊落的姑娘,自幼便对我好,她不会害我们。”
采苹给两人盥洗梳妆完,又服侍两人用过饭,韩仪清午休前又拉着宁泽道:“我看你一见到熟人便有些慌张,这却是不行的。我想了想到了八月二十五那日是魏国公府老夫人的寿辰,我想让你去给老人家拜寿,你觉得可好?”
宁泽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韩仪清却道:“那日客人络绎不绝,各家夫人必然忙着拜会,便有人注意你,也不会细谈,我觉得最为合适。”
宁泽却不是这么想的,她原想着成亲前少见与韩仪清相熟的人,等嫁入沈家后再慢慢相见,那时便是起了变化大家也不会多想,任何女子嫁作妇人后总要变得不一样一些。
宁泽将这想法说了,韩仪清又道:“这京中贵女你一个都不认识,那日她们都会过去,你也认认人岂不最好?”
宁泽总是应着韩仪清的,这件事上却不敢同意,两人在这事上有些分歧,未能达成一致。
过了几日采苹拉住宁泽,塞给她一张素白绢花纸笺,那上面写着韦庄的一首诗《思帝乡·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情感大胆又强烈,比她还要坦然,她可是后悔死上辈子竟然看上过徐呈,而韩仪清却借此诉说她的无悔,热烈的像扑火的飞蛾。
宁泽想她正是碧玉年华,原该是这种样子。
采苹道:“表小姐,我家小姐第一次见沈大人便是在魏国公夫人的寿宴上,这诗她念了很多遍,写了很多遍,你就听我们小姐的去一次寿宴,将这个纸笺传给沈大人吧。”
宁泽心中略感奇怪,一场相见便能情根深种如斯么?
她皱了皱眉,却是想起了卫风,倘若她也能够大胆一点能够痴缠他一些是不是就不会让他陷入两难之间?
然而那个时候的她不再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了,同徐呈的私奔耗尽了她的胆气,让她等不得卫风。
她逃走了,不用他抛弃,她选择成全他们。
便是现在她也没韩仪清这种潇洒做派,却也能觉出韩仪清这份心思珍贵,由是便答应了下来。
☆、第21章 同仇
七夕节前,韩仪清收到一封意想不到的请柬,成国公府孙辈的大小姐宋楚文邀请她在七夕节这日共同拜织女。
韩仪清拿着帖子十分茫然,此前她从未见过这个宋楚文,他们家也和成国公府没有交集。她最近咳得更厉害了,每日精神都有些恍惚,不大想赴约,便让菱花磨墨,抬手写回信,写了几个字,却又停下了。
宁泽此时歪坐在窗前,捧着本拟话本正读的津津有味,韩仪清放下笔,看那话本封皮上的名字已经被宁泽抠掉了,她一走过去,宁泽赶紧将书合上,笑问:“表姐,何事?”
韩仪清摇摇头,有些无奈:“你小小年纪屡次做出出格的事,都是被这些杂书教坏的。”
宁泽仰头看她,眨眨眼说:“人有思,书何辜?”
韩仪清并不想同她辩论这些,伸出手将宋楚文的请柬递给她,宁泽疑惑,接过一看,问道:“表姐和这位宋姑娘相熟?”
韩仪清道:“不熟,正是不熟,才好让你去,也你提前演习一下,免得当时候在魏国公夫人的寿宴上露了怯。”
只是七夕节这天宁泽整装前去,却发现这那是演习,根本是修罗场。
刚走进垂花门,就看到一个穿着杏黄锦缎,苏绣奇花异草褙子的姑娘迎出来,姑娘大眼细眉高鼻子尖下颌,不是十分的容色,却有十分的清爽利落。
两人相见后,宋楚文迎着宁泽进她的院子,院中摆着几口青花云纹大缸,各色各型的鱼儿穿梭在玉藻中,扔在其中的石头都是多杂质的玉石,虽不名贵,却也有些奢侈。
走近屋内再观宋楚文屋内陈设,进门正厅墙上挂着一副黄山日出图,笔势飘逸并不拘泥在形体塑造上,以意境为先,可见作画之人是个胸有丘壑志趣高远之辈。中间摆着一张黄花梨木的四方桌,两边是配套的座椅,在它的旁边又立着两只青花细口大瓷瓶。
宋楚文见宁泽看的认真,笑道:“这画是我远房一位叔伯所作,我这位叔伯便是当朝大儒宋野,韩姐姐既然喜欢这幅画,改天我让人装裱好了给你送过去。”
成国公府的国公爷是现任户部尚书,掌握着财政大权,赋役逐年增加说是充盈国库,恐怕不少进了他自家私库。宁泽推辞不受,心里却想这成国公府也是富贵到家了,一应摆设用具无不彰显着一个大字“贪”。
转过屏风进了西次间却见罗汉床上、两侧圈椅、长椅上坐着十几个姑娘。
被这些人簇拥在中间的姑娘別着翠色莲花玉簪,耳上戴着一对水滴形红玉,别无装饰,却也难掩丽质,正轻轻笑着同各位姑娘说话。
宁泽不由得顿住了步子,这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刚和她吵了一架的沈宜鸳。沈宜鸳看到她也是断了话头,略微一愣又对着她笑了笑,仿佛两人不曾见过。
沈宜鸳也就罢了,宁泽转眼又看到一个气质偏冷,在一众姑娘中显着独出物外的美人,她的表姐魏时枟,而她旁边坐着的是个穿着青色衫裙,面貌看上去有几分尖刻的女子。韩仪清怕她出纰漏曾将认识的人画给她看,得益于韩仪清画工了得,她辨认出这位姑娘是工部侍郎之女——黄秀梅,也是韩仪清的闺中好友之一。
宁泽还算镇定,只是觉得应付起来比较麻烦,这一通下来少不得要被人怀疑,采苹却是吓得身子绷直,宁泽握住她的手,好一会采苹才慢慢恢复过来。
魏时枟看到宁泽有些讶然,放下茶走过来拉着她入座,说道:“没想到表姐也过来了,看表姐样子确实比上次好了许多,看来那女神医确实厉害。”
宁泽却不敢说话只笑着坐下,她和韩仪清之间最大的不同不是身形和样貌,而是声音,韩仪清声音娇柔绵软,宁泽声音却是一字一句清晰分明从不粘缠。
但不说话总是不行,宁泽将声音压低了了几分带着些暗哑之音开口说道:“神医药虽好,几次吃下来却是伤了喉咙,以后恐怕都不能恢复了。”
她说完话听到自己胸中扑通扑通,现在唯一庆幸见到宋楚文时也将声音刻意压低了几分,不然现在就真的是修罗场了。
这声音暗哑破锣似的,黄秀梅秀眉微蹙,心里想的是韩仪清服了此等虎狼之药恐怕会对身体有碍,消减寿命什么的,话到嘴边却又意识到没有这药韩仪清恐怕寿命更短,便道:“有得必有失,你现在说话走路都不气喘吁吁的了,声音损坏了几分也没什么。”
魏时枟也道:“身体和声音相比,总是身体重要些,表姐切莫伤怀。”
另外的姑娘们都在闲话,说的话有一搭没一搭的,大多都是围绕沈宜鸳和宋楚文进行。有个坐在沈宜鸳旁边扎着双平髻的姑娘一句话打破了三三两两的闲话,这姑娘问道:“听说宋小姐要议亲了?外面都在盛传是陈候家的二公子,不知道是也不是?”
宋楚文本就不是好相处的姑娘,说话更是直接,此时又在她的地盘,闻言冷冷回道:“外面?敢情你常常在外面野!你倒是随了你父亲,都爱外面的野草!”
这姑娘的父亲有些放浪形骸,在京也是出了名的纨绔,被宋楚文这么这么一说气的手指都在发抖,瞬间红了脸,自讨了没趣,坐在沈宜鸳后面再没说话了。
宁泽听到她提起陈嗣冉,想起魏时枟的心思,扭头看向她,却见她并未因为此话有什么情绪波动,还是十分平静的和黄秀梅一起嗑着瓜子。似乎十分胸有成竹,志在必得。
这日夜里天气晴朗,初七的上弦月,半轮亮在空中,院中挂满了瓜果,两棵树中间还用竹枝搭了一座鹊桥,宋楚文让丫头们提着满月灯,灯罩上绣着绿植或者红花,在园子中一字排开,不多时有舞女上来,挑着这些灯舞了一曲,很有些嫦娥仙子下凡的感觉。
宁泽两辈子还是第一次这么精细的过女儿家的节日,夜风又吹去了许多燥气,空气中有多种花香传来,混合在一起竟不甜腻,一时让她觉得沁人心脾,只是好景不长……
宋楚文让丫鬟给了每个人一盏莲灯,出了院子走出不远便到了一处园林,园林中有处湖泊,夜色中泛着些粼粼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