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嫡女之荣华夫贵-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福泽跟夏谦都是知道她身份的,三人都是忘远县出来的。

    夏谦听到那下人的称呼,眼睛一眯,又看了眼安宁郡主,似乎明白了什么,不过,他什么都没有说。

    安宁郡主,夏谦的杀母仇人,他才是任新平的亲儿子。

    安宁郡主看到与夏玉郎容貌颇为相似的两个孩子,尤其是夏福泽,像极了,有九成相似,安宁郡主脸色越来越差。

    不过,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忽而一笑,“夏大人,两位公子生得真是俊俏。”

    夏玉郎没理会她,正要带着两个孩子进府。

    “我家莺儿是个好的,不如与夏家儿子定个娃娃亲?”安宁郡主道,“之前我们的亲事那就不做主了。”

    夏玉郎回头,冷冷道,“本就没有亲事。”

    安宁郡主却是没脸没皮的笑,“那孩子们的娃娃亲,你觉得如何?”

    夏玉郎的眼睛扫过任莺儿的脸。

    任莺儿缩着脖子,一声都不敢吭。

    安宁郡主道:“要不这样,你若允了这事,我现在便走,也不打扰你们办丧事。”安宁郡主通过刚才的试探已经知道夏玉郎绝对不可能娶她的,唉,他怎么就那么死心眼呢?不过,想想也是,她年轻美貌时夏玉郎没有动心,那时她还是公主之尊呢,更何况现在,夏玉郎若想再娶,挑的肯定也是如花似玉的小姑娘。

    想到这,安宁郡主心里就跟扎了刀子似的,难受极了。

    可没法子,人家瞧不上她。

    她看得出来,也知道,更明白,可她就是不想断了跟他的联系,她死了相公,夏玉郎死了老婆,瞧,多有缘啊。

    安宁郡主自我安慰道。

    “你若不说话我就当你同意了。”安宁郡主极快道。她知道夏玉郎压根不想理她,可这话一出,夏玉郎就算不想理她也会开口的。

    “我夏家不可能与你的儿女结亲。”夏玉郎冷冷道,“你这样活着,有意思吗?”他问。

 451 只能送客

    有意思吗?

    安宁郡主不知道,但是,这些年活得不痛快就是了。

    夏玉郎进了府后,直接叫了二十多个护卫,守在夏家门口,“若有闹事的,一并打出去,若是执意不走,直接送到刑部去。”

    “是。”

    夏玉郎的声音不小,安宁郡主站在外头听得清清楚楚。

    夏玉郎冷眼看去,还要闹事吗?

    安宁郡主站着没动。

    夏玉郎不再理会,带着两个孩子进了府,“你们两个,怎么出来了?”夏玉郎这是准备训人了。

    —

    原来是安宁郡主。

    崔荣华了然,夏家跟安宁郡主不和久矣,尤其是安宁郡主与周氏,可谓死敌,如今周氏死了,安宁郡主特意过来闹事,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崔荣华真没想到,安宁郡主竟然还想着嫁给夏玉郎之事,她很无语,夏大人刚丧妻,怎么可能现在就另娶,而且,不管续娶谁,那个人总不会是安宁郡主啊。

    崔荣华真不知安宁郡主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听说安宁郡主最后被夏玉郎赶了,没能进来,不知现在是不是还守在外面?

    本来崔荣华还想与夏福泽说一说话的,可没能如愿,夏福泽叫夏玉郎揪着耳朵训了一顿,又赶到里面去了,还派了小厮寸步不离的跟着,哦,那夏谦也是一样。

    见不成了。

    崔荣华叹息一声,等这边的事完了,与崔大太太一起回了崔府。

    刚回崔府,就听下人说王家来人了。

    这王家便是崔大太太的娘家,这回王家来人主要是找傅夫人的,傅夫人与傅芷如今还在崔家住着,因身上有孝,平日并不出云水阁,安安生生的过着。偶尔在阁里呆腻了,会在崔府后院转一转,通常是傅夫人与傅芷一块出门的。

    崔荣华还碰过两回,不过,两边来往不多,只打了声招呼,便各自离开了。

    话说回来,这次王家来人还是为了傅家的事。

    傅夫人的大嫂傅张氏又去王家闹上了,日日都去,青天白日的,还带着孩子在王家的大门前打起滚来,说傅夫人不孝,撇下家中公婆不管,不知去了哪,嚷得人尽皆知。

    王家开始本不欲理会的,直接赶人,可没想到,那傅家一家老小全来了,穿得脏兮兮,就往王家大门口一站。

    还有那傅家公婆,非说王家将她二儿媳弄走了,不依不饶的闹着。

    反正傅家没有当官的,而王家却是要脸面的人,再闹下去,只会让王家的越来越难堪。

    这不,王家老夫人受不住,要傅夫人回去,管自个公婆家的事。

    不过,这王家也是厉害,也没让傅家占到半分便宜,不仅将傅张氏的的事撕开了说,连门都没让傅家进。

    这对亲家,看来是撕破脸了。

    “我去瞧瞧。”崔大太太对崔荣华道,“你可要同去?”

    崔荣华点点头。

    崔大太太都跟崔荣华都以为傅夫人知道这事后,会带着傅芷去王家,或出面或住下,总归要是将这事解决的。

    等崔大太大跟崔荣华到云水阁时,她们才知自己猜错了。

    傅夫人坐在圆椅上,慢慢喝着茶,“这事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小姑奶奶,老夫人说了,要请您回去啊,”下人满脸愁苦,“难道您不动身吗?”

    傅夫人道,“娘自然解决的,再不济还有哥哥,我出有什么用。”傅夫人不高兴,放下茶,“我去了那傅张氏只会缠上我,让我没脸,我才不去呢。”

    傅夫人是打定主意不去王家了。

    下人怔住,“小姑奶奶,难道您要躲他们一辈子吗?”

    傅夫人道,“那傅家人定是没有银子了,要不然,他们不会去王家闹的,等再过几天,他们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就会回老家了,那时就不用我出面了。”傅夫人想得很好。

    下人苦口婆心的劝道,“可是老夫人说了,让您现在就回王家。”

    傅夫人摆摆手,“我不回去。”语气坚定得很。

    下人急得冒汗。

    崔大太太跟崔荣华就是这个时候走进来的,傅夫人看到崔大太太,脸色一冷,“大姐也要劝我吗?”

    崔大太太道,“我刚从夏府回来,你又怎么了?”

    傅夫人听到这话,脸色才好了些,“没什么,我这几日身子不适,不想出门。”过了会,又道,“大姐,我头疼,想去歇一歇。”

    崔大太太见了,倒是没说干什么,带着崔荣华就走了。

    可惜,没真两步,那下人却是跟上了,跪到崔大太太跟前,“大姑奶奶,老夫人说了,定要将小姑奶奶请回去,奴才……”

    崔大太太语气平平,“她就在屋里吗,你自个去说吧。”

    “可是小姑奶奶不肯。”下人赶紧道,生怕崔大太太又打断了他的话。

    崔大太太道,“她不想回去,难道我还能叫人将她绑回去不成?”

    下人满脸苦色。

    下人又一脸期望的看着崔荣华。

    崔大太太握住崔荣华的手,对下人道,“你回去吧,照实说就是。”

    “是。”下人走了。

    “这事你可别管。”崔大太太正对崔荣华说话。

    这时,傅夫人被丫环扶着从正堂出来,正在回厢房休息,看到崔大太太三人还站着,看了眼,正准备走。

    这时,崔荣华突然开口道,“小姨,若是日后那傅家人来崔府闹,那我们只能送客了。,”

    傅夫人脸色一变。

 452 不回

    这并不是崔荣华杞人忧天,而是瞧傅夫人刚才的说法,那傅家找到王家赖着不走跟她没关系,她不管。

    不仅不管,甚至都不愿意去瞧一眼。

    若是王家在一气之下将傅夫人在崔府的消息透给傅家人,那傅家指定会找上门来。崔荣华觉得,傅夫人那时怕是会跟今天一样,不会露面。

    所以啊,丑话得说在前头。

    傅夫人脸色微变:“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大姐,你也不管管,这孩子成什么样了。”话里话外都指责崔荣华不懂理,长辈没教好。

    崔大太太道:“荣华这话说得在理,你倒是给我说说,你不管那傅家人,任由他们去王家闹腾,万一娘给他们气出病来怎么办?”

    傅夫人道:“哪里就严重成这样了?大姐,你太惯着孩子了。”人家母子两个,她就一个,她肯定是说不过的。

    傅夫人这样一想,便道,“我不跟你说了,我头疼得厉害。”说着,便让下人扶着去了东厢休息去了。

    打定主意谁来也不见。

    崔大太太还是慢了一步,没拦住。

    崔大太太叹了口气,“唉,你小姨叫家里人宠坏了,又是低嫁,叫那傅家人宠了半辈子,这脾气还跟以前一样。”

    崔荣华道,“娘,这下半辈子可没有人像以前那样宠她。”

    崔大太太道,“我知道,等傅家人离了京,外面清净了,她自然搬出去。”若是傅家人不来,这傅夫人与傅芷在崔家不惹事,住上一年半载的也没什么。

    崔府很大,并不在乎这一个院子,且傅夫人跟傅芷的用度多数都是自个掏的,只有极少一些时候崔大太太会给她们送些东西。

    比如称罕的吃食,以一些新料子。

    这倒不是崔大太太故意为难她们,而是傅夫人当初想住进崔府时,自个提出来的。

    崔大太太道,“唉,这也是她的命。”

    崔荣华对崔大太太道,“娘,可记得叫门房盯着点,那傅家人若是上门,还是让小姨自个出面的好,若是那傅家人在咱家闹,祖父怕是会不高兴的。”

    崔老爷子已经辞了官,如今只领了一个虚职,平日并不用去上朝,一月足有十五天在家。

    崔大太太闻言,尴尬一笑,“我差点忘了。”崔老爷子虽然在府里,喜静,不喜欢有人在耳边吵闹。辞官后,便搬到了离上院不远处的一住院子,这样,府里的孩子去上院请安时,也打扰不了老爷子的清净。

    正因为这样,崔大太太等人极少见到崔老爷子,有时候,还真有些忘了老爷子在家中了。

    崔老爷子新搬的那个院子,离喻大夫那倒是挺近的。

    这事崔荣华也就那么一想,崔老爷子年纪大了,住处离喻大夫近也是应该的。

    “这事娘心里有数。”崔大太太安慰崔荣华道,“你只管安心却绣嫁衣。”

    “娘!”崔荣华听到这话,脸一下子就红了。

    说起嫁衣之事,还得说她与朱昊的亲事,日子已经定下了,就在明年九月,还有近一年的时候准备。

    这事是朱昊上崔府,亲自与崔老爷子商量的。

    两人商量好了,老叫崔老夫人跟崔大太太知道的,崔老夫人跟崔大太太都有些吃惊。

    “明年荣华才五十,怎么这早就嫁过去?”崔老夫人虽然心里也想崔荣华早些嫁过去,将这王妃之位坐稳,可说到明年,崔老夫人又有些不舍,还是急了些。

    崔老爷子道,“我与小王爷说了,明年成亲,过三年再生孩子。”

    崔老夫人一听这话,更急了,“那怎么成!三年才生子,那世人怎么说道,再说了,宫里那一关就过不去!”

    太后还盯着呢。

    崔大太太道,“这嫁妆还不够呢,就不能再迟些吗,明年相公就该回了,这……”

    崔老爷子道,“都在京里,一样能见。”

    崔大太太还欲再说几句,崔老爷子却是有些不耐烦了,“这事定了,不可更改,谁说都无用。”

    说完,甩袖而去。

    崔老夫人见崔老爷子生气了,自然不敢再多说,生怕将崔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来。

    朱昊来崔府,与崔老老爷子说完这事,又见了崔荣华一面,又匆匆走了。

    皇上又给朱昊差事了,忙得很。

    崔大太太扯出嫁妆的事也只是个由头,她想再留女儿两三年,毕竟还小,将闺女留到十七八再嫁也没什么,只要与夫家说好,没差的。

    当然,因为朱昊是王爷,崔大太太也不敢留得太迟,她怕朱昊万一守不住,弄出个庶长子来,那荣华哭都没处哭去。

    崔大太太本想多留女儿一年,再让女儿出嫁的。

    如今看来,这是不成了。

    现在崔大太太又提这嫁衣这事,崔荣华不想再与崔大太太说这事,便寻了个借口,溜了。

    崔大太太说到嫁衣就会说到出嫁之事,说到这,又会教崔荣华夫妻相处之道,说起来没完没了的。

    这还有一年呢,明年再听也不迟啊。

    而且,这又是在云水阁外头,崔荣华还没那到镜界,在外头听亲娘说这些。

    崔大太太看崔荣华羞恼的模样,无奈得很。

    —

    王家下人没能将傅夫人请回去,回到王家后,挨了一顿训。

    “你怎么这般没用,连个人都请不回。”王家大舅娘发了一通脾气。

    “夫人,不是小的没用,是小姑奶奶不肯过来啊,小的都求了好几回了,她就是不肯回。”下人哭丧着脸。

    王家大舅娘指着外头道,“听听,听到没有,那傅家人还在外面嚎呢,什么话都敢说,她不回,难不成就将这傅家人日日在外头哭?”

    下人道:“夫人,要不派个主子去请罢,小姑奶奶不肯回,我们这些下人什么也干不成啊。”

    王家大舅娘脸色阴阴沉沉。

    她觉得自己性子还算不错,可这些日子,叫那傅家人弄得暴躁起来,动不动就发脾气。

    连儿子都说,去外面会友时偶尔会听到闲话,京城这地,大热闹没有,小热闹倒是不断,傅家与王家的事,也被人传了出去,权当看个热闹。

    一来是没见过傅家这样的人家,二来是王家竟然还处理不了,更有甚者,都在奇怪王家怎么结了一个这样的亲家。

    看热闹的、背后笑话的都有。

    “你跟我来,”王家大舅娘道,“现在就去见老夫人,等会见了人,将这事一五五十的告诉老夫人,看老夫人如何说。”

    这小姑子在王家老夫人心里还是有些份量的,这个时候她可不想强出头。

    王家大舅娘带着下人一起去了王家老夫人的院子。

    “彤儿人呢?”王家老夫人歪在榻上,人不太精神。

    王家大舅娘对下人道,“你仔细说。”

    下人便将之前跟王家大舅娘说的话又说了一回,王家老夫人听得脸色都变了。

    “她这是不管了?”王家老夫人的脸色更差了。

    王家大舅娘没说话。

    “那傅家人呢?”王家老夫人问。

    “还在外头哭呢。”王家大舅娘低声道。

    王家人在外面干嚎,说是哭,其实就是看到有人来,就嚎两声,将傅夫人不养公婆的事拿来说一说,等没人了,就在外面等着。不然,这一天到晚的又哭又闹,他们自个也受不了。

    王家大舅娘又看了眼王老夫人,心道,若这傅家跟王家不是亲爱,但凡平头理姓有敢这样闹事的,要么将人拉去见官,要么暗中解决了,哪会还这么麻烦。

    这时,便听王家老夫人道,“你去见一见傅家人,先稳住他们,他们不是饿了吗,先让他们吃些东西。”

    王家大舅娘压根就不想见那傅家人,正想说话,却见王家老夫人眼一瞪,“叫你去就去。”

    “是。”王家大舅娘无奈应下。

    然后带着下人出了老夫人的院子,一出院子,她的脚步就慢了下来。

    “夫人,您不去前院大门外见一见傅家人吗?”下人奇怪,这路不是去前面的啊。

    王家大舅娘冷淡道:“再去叫几个下人,我们从后门走。”

    从后门悄悄走,然后去崔府,王家大舅娘要亲自去崔府,将傅夫人接回来!

 453 心凉了

    王家大舅娘(之后统一称呼王大夫人,之前是按崔荣华的辈分称呼的)带着下人,亲自去了崔府。

    崔家下人认得王大夫人,将人迎进府,王大夫人先去见了崔大太太。

    “大嫂,你可是为了小妹的事过来?”崔大太太见到王大夫人,便猜出了其目的。

    “是啊,那傅家人还在呢,闹个不停,”王家大夫人叹气道,“到底是亲家,不好做得太绝。”不然早收拾了,何必留到现在。

    “她就在云水阁,我让嬷嬷带你过去。”崔大太太道,她就不去了。

    反正,王家大夫人等会就走了。

    王家大夫人道,“也好。”

    然后,王家大夫人就去了云水阁,要见傅夫人,谁知,下人通报后,王家大夫人得到的便是:“不见。”

    不见?

    王家大夫人听到这话时都愣住了,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再去传一遍。”王家大夫人回过神,冷着脸道。

    下人去了,回来时,带回的话不变,只是多了一句,“夫人说她身子不适,不便见客,还说这两日都不便见客,王夫人,请回吧。”

    王家大夫人听清这话后,冷笑一声,也不让人通报了,她带着人直接闯进了云水阁。

    她瞧见下人是去东厢通报的,王家大夫人直接带人闯进了东厢。

    傅夫人在屋里,也没歇着,她让丫环帮她揉肩。

    “小姑子不是歇了吗?”王家大夫人不客气的嘲讽道,“你倒是好,在这清清静静的,哪像王家,快被傅家人给闹翻天了。”

    傅夫人看到王家大夫人,脸色微变,不过很快她就恢复了,她娘还活着呢,她并不怕王家大舅娘,亲嫂子又如何?王家大老爷还是她亲大哥呢。

    傅夫人道:“王家不可能连个小小的傅家都解决不了,嫂子,这当家夫人做得不信称职啊。”她哼了一声。

    王家大夫人听到这话,脸色铁青,“不称职?”又冷笑一声,“若非你当年眼瞎看中傅家老二,跟傅家做了亲家,哪里会这么般能解决?你还好意思说?”

    傅夫人硬邦邦道:“这看上谁,与大嫂何干?”

    王家大夫人道:“我只问你,你是去还是不去?”

    “不去!”傅夫人斩钉截铁道。

    王家大夫人道,“来人,将她带走。”

    傅夫人闻言,一拍桌子:“谁敢?你们若是敢动我一根汗毛,等我回到王家,定会叫我娘将你们发卖了。”

    王家大夫人能使唤的自然是王家下人,这王家下人在王家虽说都是听主子的,不过,王家大夫人这个主子的份量显然是不如王家老夫人的。

    傅夫人这话一出,这些下人还真不敢怎么样了,在那站着,犹豫得很。

    王家大夫人气道:“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难道是姓傅的给你们发月例吗?”给银子的才是主子,自古以来,都是这个理。

    傅夫人道:“送客。”

    心中却是抱怨,大姐真是的,在这清净没两天,怎么什么人都往这边送,下回定要跟大姐好好说一说。

    王家大夫人死死的盯着傅夫人。

    傅夫人扬唇一笑,“大嫂,只要我娘在一天,你难道还能打杀我不成?”

    王家大夫人气冲冲的走了。

    傅夫人见王家大夫人走了,脸色恢复如常,不过,这心里仿佛比往日更舒服些。

    看来,与人吵吵嘴,比自个呆在屋里闷闷不乐更好。

    想到这,傅夫人站了起来,往傅芷住的屋子去了,傅芷丧父,身上是重教,穿的一身白衣,身上没半点颜色,不过还怪好看的。

    “娘,”傅芷看到傅夫人进屋,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了下去。

    “芷儿,你这是在做什么?”傅夫人问,怎么还在绣花?

    傅芷道,“听说过些日子便是大姨的生辰,我正在备礼。”这时间也怪紧的。

    傅夫人听了,心疼道,“这又何需你亲自动手,去那银楼,可是珍宝阁买上一些便是。”

    傅芷道,“日日在屋里呆着,闷得慌,就是想做点事。”这才是实话呢。

    傅夫人闻言,突然道,“听说相国寺格外灵验,不如去那边住上一段时间,透透气。”

    “好。”傅芷应了。

    崔府的景色再好,日日看,也腻了。

    —

    王家大夫人回了王家,这时,天色都暗了。

    傅家人又饿又累。

    傅张氏死死的盯着王家大门,心中更是愤怒:“这王家做得太绝了,弄得我们好像是上门的乞丐一样。”

    难道不是吗。

    傅玲并不在这,傅张氏说她跟傅芷交情好,硬将她拉来了,可她没呆一会,就回去了,实在是没脸。

    她以后还要嫁人呢。

    傅家两位老人也在,之前一家子都住在傅夫人的陪嫁院子里,这会,那院子里的东西全叫他们吃完了,手里没银子,连那屋子里的东西都叫她们给拖出去卖了,这会,傅张氏手里是有银子的。

    可她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弟妹就不用负责他们一家子嚼用了?

    本来二房就富些,不该帮衬他们大房吗?

    傅张氏越想越不甘心,这不,便扯了一家子人来王家了,要不到银子她们是不肯走的。谁知那王家这般小气,半点银钱都不肯人。

    傅大郎就是个软耳朵,在家也没什么主见,现在家中银子都捏在傅张氏手里,现在傅家是傅张氏说了算。

    傅老太见自家孙子哭着要吃食,咬咬牙,说道:“张氏,我带大孙去外头转一转。”

    傅张氏见了,眼睛一转,“娘可是要给大郎买吃食?我们这会都没吃呢,您不多买些,我们就在这里吃。”

    傅老太道,“说到银子,还想跟说你叫,这家还没分呢,该是早我来当,你手里的那些银子全交出来罢。”

    傅张氏一听,装聋道,“娘,你不是要去买吃食吗,快去吧。”说着,便躲到傅大郎身后,再不说话了。

    生怕傅老太叫她交银子。

    傅老太见状,冷哼一声,又扯了傅老头,一起去外头吃东西了。

    路上,傅老太还道:“看来这王家确实心狠。”

    傅老头抽着旱烟,没说话。

    傅老太将身上的脏灰拍掉,又帮着傅老头跟孙子将衣裳拍净,这才走。走了好一段路,才到面摊,叫了三碗面,正吃着。

    忽听面摊上的人在议论:“你听说了没,那王家这些日子都有人来闹。”

    “听说了,也不知是招惹了什么人。”

    “这就怪了,那王家家大业大,怎么由着那些人闹?”

    “是啊,我也觉得怪,前几日那高家,霸占了良田,那苦主与村人一道来闹,那带头闹事的直扫叫人打断了腿,跟着一起来的也没讨着好,后来又来了一次,直接下了狱。”

    “这样看来,那王家还看是厚道人家了。”

    有人笑了,“那就不知道了,且看王家忍了这些日子,若是生起气来,不定会干出什么,须知,会咬人的狗不叫,是不是这个理?”

    “大兄说得对。”

    一群人笑呵呵的说着,说完了王家事,又说起了那安宁郡主,“听说又去夏家,还想嫁给夏大人呢!”

    “夏大夫哪会要她!”有人接话道。

    京中热闹,这些人闲得没事,就爱说说那些达官贵人的事,听着比戏文中的事还有趣。

    傅家孙儿吃得津津有味,那傅老太却是心事重重。

    傅老头话少,什么都没说,将面吃了,还将汤水全喝了。

    吃完后,傅老头道,“回家去吧。”懒得再去王家找不自在,想到这,他又说了一句,“又不是真过不下去了,算了。”

    本来他们老两口都不想去的,可耐不住老大一家跪在他们老两口门前哭,说家里没活路了,求着老两口帮忙。

    傅老头看孙儿哭得太惨,心一软这才应了。

    傅老太点头,可是很快,她又使劲摇头,“不成,我们先去王家瞧一瞧,将他们一并带回家吧。”

    面摊里的吃客说的话,傅老太还是听了进去,这里可是京城,不是他们以前住的州府,更不是更早以前住的小村。

    这种耍赖的手段,不一定能成。

    “好。”傅老头应了。

    可等他们三人再回到王家门口,却发现王家门前空荡荡的,半个人都没有。

    傅老太一见,心就凉了。

 454 弟妹,好久不见

    这人咋不见了?

    傅老太想到刚才在面摊听到的话,两行老泪从眼角流下,呜咽起来。

    “祖母,你怎么了?”小孩子拉着傅老太的衣角,问道。

    傅老太看到孩子,猛然惊醒,她看了眼王家的大门,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扯着傅老头,跑得快极了。

    “快回家!可别叫人逮着了!”傅老太看到孩子才想起来,她们老傅家还有一条血脉呢,可不不能叫王家人给霍祸了。

    “老太婆,你这是做什么?”傅老头被傅老太扯着,被烟呛着了。

    “你没瞧见老大一家没了吗?”傅老太看终于远离王家了,这才哽咽说道。

    “要不去王家问问。”傅老头道。

    “问啥子!去了就回不了了!”傅老太嚎道。

    两老扯着孙子回了傅夫人陪嫁的院子。

    再说那傅张氏。

    她并不像傅老太想的那样被傅王家人凶残的弄死了,她活得好好的,不仅好好的,甚至还带上了一家子往傅夫人那去了。

    气急败坏的王家大夫人从崔府回来后,将傅夫人的下落告诉了傅张氏,让这傅张氏自个去崔府要人。

    “她不在这,以后不要再来了,不然,”王家大夫人一声冷笑,“我们可就不客气了。”现在王家大夫人这心里有一把火在烧,又烦又躁。

    傅张氏得了傅夫人的消息,又看到王家大夫人的脸色,扯着家人便走了。这也是会看眼色的,见王家大夫人正在气头上,惹不起,便躲了。

    “真要去那甚子崔府?”傅大郎问。

    “去,当然去,”傅张氏道,“说不定那崔家就是个好说话的,再说了,弟妹在那,我们过去,她总得出来见见吧。”

    傅张氏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日日出门,没脸没皮的去王家闹,不就是为了那一点银子吗?

    丢了这么久的脸,一个子都没捞到,能不亏吗?

    傅张氏想到这,决定再去博一博,就算是给一两银子也好啊,不,不成,这弟妹不肯管两老口吃喝,起码得将两老一年的养老钱给上。

    怎么说,也要百两银子吧!

    傅张氏暗暗算着,她不识字,不过数银子的本事却是无师自通。

    “走,你二婶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饿死吧!”傅张氏道。

    过了一会,她又扯着二儿子的耳朵道,“若你二婶不肯拿银子出来,你就只管哭,哭你那死去的二叔!听到没有!”

    “娘,疼疼疼,没揪我耳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