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盈香-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些日子,她在东市曾经闻到过这熟悉的香味,便遣了木香一路跟着,木香回来说那是刘家的夫人与姑娘,并没有什么异常,沈秋檀这才放下心来,以为不过是刘家姑娘与袁楹心用了同样的香料、香膏。
但今日再见,她看到的是那张化成灰都认得的脸。
记忆中阴沉狠辣的袁大姑娘与眼前这温言软语的少女,渐渐重合。
袁楹心一个反贼之女,如何摇身一变成了刘家闺秀?
若是她身上换了香气或许还有“人有相似”之说,可她身上的味道还有说话的语气、音调,乃至声音,与那个袁楹心在人前的样子可是毫无二致。
一股夹杂着恨意的惊骇让沈秋檀浑身发颤,她沈秋檀手上是沾了人命,可这个袁楹心沾得也不少,袁楹心掌掴紫苏的狠厉在沈秋檀脑海再度浮现,沈秋檀咬着唇,费尽了力气,才让自己不发作出来。
“九妹妹,你怎么了?手怎么这么凉?”沈秋桐眉头一皱,九妹妹这是怎么了,这天气虽热可四处都是冰盆,并不见得多热,她怎么手心里都是汗。
红豆小心的问:“姑娘可是饿了?要不要找个僻静地方吃块点心?”
别人不知,她却知自己姑娘最是饿不得的。
沈秋檀余光一直锁定了袁楹心的方向,见袁楹心不知何故甩了一众女眷,只带着贴上丫鬟向着湖边走去,悄声对红豆点点头:“湖边人少,我们去那里。”
沈秋桐见堂妹如此,眉头皱得愈发紧了,正想陪着,却有两位姑娘上前与她攀谈,她自来以为出门在外交际第一,便也抛开了不去管沈秋檀,只专心与那两位姑娘结交起来。
湖边植了垂柳,垂柳后还有足足一人多高的海桐,风吹过湖面带起涟漪如鳞,送来荷香阵阵。
除了偶有几个王府女婢穿行于湖边,倒确实是个安静的地方。
红豆左顾右盼,指了几丛海桐,以眼神示意沈秋檀要不要去那里,沈秋檀却看着前面的那两片衣角,之间她们匆匆拐进了海桐树丛之中。
她一把拉住红豆,示意她禁声,而后也跟着拐进了海桐之中。
红豆原以为自家姑娘是饿坏了,但见沈秋檀紧盯着前面的一对主仆便知事情没那么简单,可她最是机灵不过,更兼眼明脚快,走着走着竟与沈秋檀掉了个儿,变成了她在前面拉着沈秋檀去追那刘家主仆。
好歹她比沈秋檀大上两岁,就是腿也长了一截儿。
走着走着,忽见那对主仆停了下来,那丫鬟守在一从海桐前面像是把风,等刘泠玉再出来,头上的贵重钗环连同手上的镯子却已经卸了去。
沈秋檀两个也忙收住手脚,见那丫鬟将刘泠玉的钗环迅速的揣进怀里,愈发搞不懂这一对主仆要做什么了。
红豆眼珠扫视着四周,那丫鬟给刘泠玉把风,她可不也得给沈秋檀把风。
只是那刘家主仆也不知究竟要做什么,除了盯着荷香阵阵的湖水瞧着,竟再没有旁的动作,莫非是在等什么人?还是要卸了钗环才能见的人?
不会是要会情郎,再趁机……成事吧?
红豆被自己想到的场景羞得面红耳赤,沈秋檀却只袁楹心行事不会那么简单。
不一会儿,湖面传来哗啦流水声,间或还有几声孩童嬉闹的声音。
沈秋檀循着袁楹心的目光,便见一艘小舟盯着烈日缓缓驶入湖心。
“六皇叔!来追我们呀!”
“哈哈哈!原来六皇叔怕水!羞羞羞!”
沈秋檀心中一惊,那船上两个小童不是别人,正是刚才见过一面的两位皇孙,六岁的李翀并三岁的李羿,也不知这两个小儿是如何摸到船上的,身边竟连个太监小厮也不见。
他们脸上全是得意,就见后面又有一艘船驶了过来,一个面色白净的少年捂着眼睛大喊道:“翀儿、羿儿,莫要闹了!湖中危险!”
只是他距离湖心还有些远,便是这声音也是影影绰绰,叫人听得不甚清楚。
“哈哈哈!六皇叔羞羞羞,竟然真的怕水,连看都不敢看!”
三岁的李羿笑声越来越大,终于引得岸边几个婢女的注意;婢女们还来不及惊呼,便见两位皇孙坐的小船一阵摇晃,她们吓得尖叫,留两个等在这里,又两个已经去叫人了。
原本稳稳当当的船不知为何竟摇摆了起来,还越来越凶,本来笑的最欢的李羿吓得哭了出来,便是已经六岁的李翀脸也跟着白了。
那船本就不大,寻常只是靠在岸边供女眷们采莲游湖用的,最多也只能乘两人,听闻前头传来哭声,后一艘小舟上的少年白着脸对身侧的护卫道:“可会凫水?快去救人!”
那护卫生得高大,面庞黝黑,接了命令却支支吾吾:“属下会杀人,却不会凫水……”
那少年脸上用黑巾蒙了双眼,他有恐水之症,此刻闻言只冷硬道:“那便划快些!快!”
此时,那船已经有一半没入了水中,竟是一艘露船,之前两位皇孙贪玩,硬是拼着一股子力气划到湖心,露船原先破了一个小孔不打紧,这会儿时间久了,自然有水孟进来,船可不就越陷越深。
“翀儿,我的翀儿!”高妧死了丈夫,现在儿子便是她唯一的指望了,她身边带的婢女婆子成群,偏偏会凫水的没有一个:“人呢!你们赵王府就没有会凫水的婆子么?船,快给我船!”
不多时赵王妃卢氏也匆匆赶来,她半路听说李翀落了湖,一颗心已经碎了一半,倒不是心疼,而是这宴席摆在赵王府,太子都死了,自己丈夫论嫡论贤都是大宝的不二人选,可若是先太子之子,死在赵王府,可就有口说不清了。
一个容不下兄长遗孤,毫无血脉亲情的赵王,如何能立足于世,号令朝臣百官,别说是妄图登位了,怕是连个闲散王爷都当不成了。
在皇家,失德失职,从来不只是简单的失德失职。
“娘娘,您快去看看!佳儿小公子也在船上!”
佳儿也在穿上!卢氏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震,她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儿子怎么也在船上?
第九十七章 同时去救人
湖中心咕噜咕噜冒着泡,那船已经完全沉了,只李翀和李羿的手臂头脸还露在外面。
袁楹心眼中闪过犹疑,莫非是自己前世道听途说弄错了消息?
上一世她寄身在刘泠玉的身体里,刘泠玉体弱自然没能赴宴,但赵王嫡子便是在这时溺死的。本是三岁的生日宴,不想变成了丧会,赵王大怒,发落了府中数百奴仆。
赵王原本敦厚的名声因此大受影响,虽然最后登得大宝,但终究落下个心狠手辣的名声。
刘泠玉本想早早准备着,只要赵王妃一来、场面一乱,她便趁乱去救下那位小公子,如此也好在赵王夫妻面前挂个号,可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两位皇孙同时落水,凭着自己三脚猫的凫水功夫,能救几个?
罢了罢了,反正她本来要救的也是赵王的孩子而非先太子的儿子,一个是未来的天子之子,一个终其一生也不过封了个郡王。
她匆匆与贴身丫鬟雪影交代一声,便入了水。
谁知几乎与此同时,在她不远处,也有人入了水。
赵王妃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冲了过来,就见两道水花向着湖心而去。
溺水的两个孩子早都没了声息,没过多久,赵王匆匆忙忙的赶来,也顾不上什么内外有别了,听说有人入了水,当即令十来个会水的护卫下了湖。
高妧握着高婍的手,薄薄的唇苍白一片:“翀儿,我的翀儿……”
若不是高婍一直拉着她,她根本不会管自己会不会水,怕是早都下了湖。
沈秋檀前世的救生证不是白考的,加上吃了五彩椒体魄非凡,甫一入水便如同鱼如江河,搅动的水花不大,但速度却极快。
相比之下,刘泠玉就显得力有不逮了。
她是因着早知道这事,故意想露脸,才央求了徐氏,从天暖和了的六月才开始学凫水的,徐氏拗不过爱女的恳求,便指了府中的一个婆子教她,她以为自己游得不赖,等下了水才感受到无措来。
她跳的这湖并不是她们刘府之中那一汪小小的湖水,被水呛到了,只要直起身子站起来,便算是无事了。
人对不很熟悉的环境以及意外,会本能的排斥,刘泠玉如今便是这般。
与她相反,沈秋檀越游越快,她担心慢了,那两个孩子会没命,
其实她不该犹豫的,只是这偌大的赵王府怎么会没有会凫水的婆子和奴仆?
原本她想着,就算她不出手,府中也自该有人料理才是。所以才能沉下心,想看看袁楹心究竟是什么盘算,但等了好久也不见有人下水,而袁楹心却做好了入水的准备,她心知有异,慌忙匆匆入水。
她心里带着自责,也不管水中的是先太子的儿子还是赵王的儿子,只知道奋力游过去,等后头的人游过来,就晚了。
原来,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杀人,却也会为了看着两个不相干的孩子死去而自责。
沿途有长得较高的水草,沈秋檀眼疾手快,如同游鱼般灵活的避了过去,轮到袁楹心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她向来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付出任何手段,若不然今日之事,她大可从家里带着会凫水的婆子,只是那样终究不如自己来的直接,闺誉算什么?赵王会成为未来的皇帝,他的嫡子便是未来的太子,太子的救命恩人还愁因为露了身形,嫁不出去?
可她想得极好,做起来确实困难重重。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业务手段太不熟练,游泳,好难啊!
看着沈秋檀灵活的游了过去,她便以为那前面没什么妨碍,结果等遇到那水草,本就还不太熟练的她立时慌了手脚,等那水草渐渐缠住她的脚腕,她便只剩下“救命”的呼喝声了。
徐氏来的晚,原还不知那下水的是自己女儿,此刻听闻熟悉的呼救声,眼皮一番就晕了过去。
王氏面如寒霜,早知道就不该带沈秋檀来,就知道惹事,若是真叫她救了那两位皇孙还好,可若是救不了呢?无论是赵王还是先太子妃恐怕都会迁怒沈家。
而且,沈秋檀也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只生了一双胳膊两条腿,如何能同时救下两人?这只能救一个,又救谁才好?先救谁更好?
思来想去好似还是救赵王之子好处更多些,可若是不管先太子之子,不说高家会对沈家不满,便是等圣驾回京,也会怪沈家办事不利吧?
沈秋檀根本不知道她这位二伯娘在这般短暂的功夫里,脑子里已经盘算了几个来回,要是知道恐怕会说一声“不要脸”,救人这种事,如何能算计?再说,她去救人可没想带着沈家。
齐王的船终于渐渐靠近湖心,与此同时,又有一艘大船从对岸驶出,赵王立在船头,吩咐人奋力向着湖心而去。
赵王妃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着沈秋檀的方向,和先太子妃高氏一起祈祷着。
齐王的船越靠越近,就见沈秋檀双臂似有使不完的力气,湿漉漉的发丝下,是一双坚定的眼睛。
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那个曾经将他救起的半大孩子。
他的船还没靠近,沈秋檀已经揽过一个孩子的肩膀,看那身形和穿着,应该是李翀,岸上的高姀口中念着“阿弥陀佛”,直到这个时候才敢让眼泪流下来,谢天谢地!
赵王却冷了脸,侄子死在他府上,他百口莫辩,但是儿子还是嫡子就这么死了,他更不甘愿,赵王妃卢氏的指甲嵌入掌心的肉里,下去救人的这个丫头是哪家的,怎么这般不知道高低贵贱?
我的佳儿啊!
沈秋檀找到一个,便匆匆忙忙去找另一个,只是李羿身形更小,又换下了大红的衣裳,便不那么显眼,她见一艘小舟驶来,忙带着李翀奋力游了过去,那护卫丢了船桨,将昏睡的李翀拉到了小船上。
沈秋檀匆忙一瞧,只见立在船头的黑袍少年竟用黑巾蒙了双眼,匆匆一瞥只觉得他身形很高,腰间似乎别了一个黄玉小猫,只是时间紧迫,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细看,她大喊道:“按压她的胸肺!到吐出水为止。”
说完一个猛子又扎进了水里。
这湖是引了城外灞河的水,是以不仅湖大、还是活水,入了水之后便知,这其中水流并不小,沈秋檀焦急的在水下张望着,终于见右前方有一团模糊的身影。
第九十八章 拉仇人蹚水
沈秋檀再度入水,湖心恢复了平静。
因着沈秋檀动作迅速,到了这时,赵王带来的几名护卫才游到被水草缠住的刘泠玉面前,其中一个护卫帮刘泠玉扒开了水草,刘泠玉这才重新浮了起来。
岸上的徐氏大喜,招招手想让女儿回来。
刘泠玉一脸羞愤,如今岸边全是人,自己的衣衫湿透,又没能救到人,若是这般回到岸上,别人还不知会怎么嗤笑自己。
她终于想起了名节的重要性,她的年龄可比沈秋檀大……
可若是叫她再向湖心游去,她又感觉已经力竭。
在要命和要脸之间,她无奈的选择了要命,毕竟这条命来之不易,可不能轻易折腾没了。
于是,她只好慢悠悠的回游到岸女眷的位置,徐氏忙将准备好的斗篷给她披上,看着浑身带水的女儿,她老泪纵横:“玉儿啊,以后万万不可这般莽撞了。”
刘泠玉点了点头,将身子缩进了徐氏的怀里,实在是她自觉丢人,抬不起头来。
这一遭,可真是出师不利。
其实岸上没几个人顾得上看她,因为没多久,沈秋檀又重新浮出了水面,手里还拖着一个孩子。
赵王与赵王妃大喜,是佳儿!
只是三岁的李羿已经被冲的老远,并不在湖心,而是在另一侧有些远的土坡附近。
沈秋檀将人拖上土坡,又给他按压胸口,等到李羿吐出口中的淤泥,赵王率先带着几个护卫冲了过来。因为贪快,他是骑马沿岸过来的。
沈秋檀喘着粗气:“没事了,还请王爷赏件衣裳。”
虽然她才十一岁,身上瘦骨伶仃一副竹竿样子,但多注意些总是好的。
一个太监亲自上前,将一件靛蓝的斗篷给沈秋檀披上,沈秋檀裹紧了斗篷:“多谢王爷。”
“不,是本王要谢你救了我儿。”赵王下了马,亲自将自己的儿子抱起,感受到儿子的呼吸,终于放下心来。转而问沈秋檀:“你会凫水,还凫得不错?”
沈秋檀点点头:“小女幼时脑子笨身体也弱,爹爹便教我凫水,说是能强身健体。”
赵王点点头,将儿子交给身边候着的太医,又问沈秋檀:“你爹是?”
沈秋檀警惕起来:“家父是已故济北州刺史沈晏沣。”就算不说赵王很快也能知道,还不如实话实说。
竟是沈晏沣的那个女儿?
赵王眼睛一眯:“你入水的时候,湖边人还不多,你是听到声音赶来的,还是?”
沈晏沣究竟效忠于谁,他到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是沈晏沣背后的人策划了这一切,同时除去两位皇孙,也断了自己的去路?
沈秋檀脑袋一歪,似乎是极其诧异赵王会如此问,心里却将赵王骂了个底朝天,若不是看在孩子无辜,她才懒得救,救了不但不知感谢,还起了疑心,她疑惑道:“王爷不问,小女倒是忘了。”
赵王做出恭听状。
“我之前和姐姐在一起,闻到刘家姑娘身上佩戴了味道极佳的香囊,便想与刘姑娘结交一二。”她露出赧色:“家母乃广陵陈氏女,小女耳濡目染之下对各种稀奇的香料无法抵挡,见刘家姑娘进了海桐丛,便也跟着来了。可是不知为何,那刘家姑娘进了海桐丛中却去了钗环与贵重首饰……”
赵王脸色骤变:“你所言可属实?”
沈秋檀忙不迭的点点头:“开始小女以为是那刘姑娘约了人私会,便要带着自家丫头离开,谁知那刘姑娘竟然跳了湖了,小女这才看到湖心处那沉了的小船……原来那刘家姑娘早早的去了钗环等累赘之物,便是等着救人啊!”
赵王眉头一跳。
“不瞒王爷,小女愚钝,当时只顾着救人,并不知船上坐的是两位贵人,直到将两人救上来见两人穿着,才暗自心惊……还好,是王爷洪福齐天,也是两位皇孙殿下吉人自有天佑。”
她说着话没有觉得半分不妥,监视自己的人当中恐怕就有赵王的人,既然赵王站得高权力大,不如再费心监视监视袁楹心,真不知道,等赵王查清楚刘泠玉是袁贲之女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能拉着仇人蹚浑水,真是美哉。
见沈秋檀一脸庆幸,赵王冷冷道:“你可敢对天发誓,方才所言句句属实?”
沈秋檀心里恼恨赵王,却是脸不红心不跳的发了誓,又道:“今日是小女第一次见到刘家姑娘,王爷若是不信,可以再查查。”
她说得确实没有半句虚言,而且凭着自己如今的手段,想查袁楹心根本查不到什么,倒不如将这滩水搅浑,若是赵王亲自去查,不知会查出什么来。
沈秋檀隐隐觉得这个袁楹心很是厉害,她躲在海桐丛中,好似未卜先知一般笃定湖中会有人溺水,还有她又是如何从一个反贼之女变成京官之女的?
这些自己都猜不透,倒不如让赵王去烦心好了。反正这赵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到时候无论是袁楹心还是刘泠玉,左右都跑不了。
赵王审视的看着沈秋檀,见沈秋檀细白的脸上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澄净如宝石,默默的点了点头:“此事莫要再同旁人提起。”
沈秋檀乖觉的点点头,这时候,卢氏并高氏已经到了。
卢氏去看自己的儿子,高氏却直接握住了沈秋檀的手,眼泪婆娑的看着沈秋檀,半晌没说出一句话。
赵王与卢氏吩咐了两声,一会儿便带着侍卫们离开了,沈秋檀被高妧亲自扶起,连在一旁的高婍都一脸感激。
卢氏听太医说自己的儿子无碍,看着太医开了驱寒并安神的方子,待一切都料理的差不多了,才笑着与沈秋檀道:“真是个好姑娘,你也受了寒吧?”
“二皇嫂,不若先带着沈姑娘去梳洗一番,再喝碗姜汤去去寒?”
高氏连忙点头:“还是三弟妹周到。”
高婍更是自告奋勇:“我带着沈妹妹去吧?”
一向自视甚高的高婍对沈秋檀已经多了几分热切与亲昵,卢氏面上却无多少变化,只笑着吩咐婆子引着二人去了,等人都走光了,才露出有些狰狞狠厉的脸色。
她要查清楚,凿了船、引了她儿子上船、又将湖边会水的婆子都迷晕的究竟是什么人!
第九十九章 被烫伤了呢
王府后院的和鸣堂连着三间抱夏,沈秋檀躲在里间的屏风后面洗了澡,外间高婍笑着道:“沈妹妹这用的是什么香?怪好闻的。”
沈秋檀只觉大意失荆州,光顾着洗掉身上的污泥,却忘了身上的味道,幸而她身上一直揣着香包,便如常道:“我娘传了一本香谱给我,我打发时间便试了一种,不想这一落水味道反而有些过重了。”
高婍身子弱,却并不代表不知事,早在看见沈秋檀下水救人的时候,便有她大姐身边的婆子将沈秋檀的身世说得一清二楚了,那广陵陈氏的香料生意做得不小,她也略有耳闻,此刻闻言只感慨道:“倒是家学渊源了。”
这会儿功夫,沈秋檀已经洗好了,两个丫鬟帮她擦干身上的水,又有两名丫鬟拿来了衣裳首饰,沈秋檀只需要乖乖的配合,身上已是换好了新衣,连头发也已经拭干,转眼就变了翻模样。
原本她是穿着浅杏色的薄绸襦裙,梳了个小小的垂髻,素淡的很,赵王妃给她准备的衣裳也是浅杏色的,却是缕金挑线纱裙,虽然依旧素淡却有隐隐流动的光华,原本的发髻拆了重新梳,换做两个丫髻,每个丫髻上还各套了一串红珊瑚珠子。
高婍笑道:“这样一看,可真是个小妹妹了。”
沈秋檀身上没几两肉,但脸上是白嫩嫩圆鼓鼓的,笑起来两个小梨涡,比本来的年纪确实显得小些。
那丫鬟还在给她手上套镯子,许是为了和头上的红珊瑚做了对,选的也是对冰花红玛瑙镯子。
沈秋檀匆忙止住:“谢谢这位姐姐,只是父母丧期未过,还不敢着红带绿。”
那丫鬟也是个秒人,闻言立即请罪,收了红玛瑙镯子和珊瑚珠子,另外麻利的取了一套小巧的鸡油黄蜜蜡手串并同色的珠花给沈秋檀装扮上了,见沈秋檀还有些坐立不安,她笑道:“沈姑娘救了我们小公子,还不兴我们王妃给装扮一二?”
高婍见沈秋檀拘谨,也携了她的手笑道:“沈妹妹且放宽心。且这样打扮没什么不好。”
沈秋檀点点头,两个携手出了抱夏,外面的宴席还在继续,方才她救人虽是众目睽睽,却也不过是个小插曲,沈秋檀边走边问:“不知两位皇孙如今可好些了?”
听她关心,高婍对她好感更甚:“已经服下安神汤睡下了,真是多谢你!”她没说的是,其实长姐已经翀儿回了王府,怕是短期内都不会出门了。
“高姑娘又客套了,我爹爹常常教导,路见危难能帮则帮,何况这是两条人命。”
高婍点点头,两个一起去了花厅,却有两个伶俐的小丫头笑着道:“两位姑娘,戏台已经搭好了,姑娘们现在去应该正好赶上。”
“听说今日的请的是双福班,想必少不了那一出《八仙过海祝寿舞》。”高婍慢悠悠的道,语气倒是颇有些淡淡。
今上好戏,兴之所至还会亲自编、击板弹琴,叫那何贵妃唱了舞了,这还不够,又叫太常寺选拔伶俐有天赋的伎子三百,教于梨园,整日调词弄曲,如此上行下效,民间便也兴起了不少戏班子。
像是赵王府这般权势,又是喜宴,自然少不得听戏。
那小丫鬟在前头引路,两个分花拂柳穿过偌大的赵王府,果然听见不远处“咿咿呀呀”、击鼓敲板的声响。
约莫六七丈长、三丈多宽、一丈高的大红戏台早都搭好了,恰逢这时串场,台下女眷们吃着茶点零嘴儿,悠哉的等着看戏,卢氏眼尖,看到沈秋檀两个携手来了,便招了招手:“婍娘,秋檀,来我这里。”
她是主家又是王妃,众目睽睽之下沈秋檀哪里敢不从,只依言站在了卢氏边上,卢氏拉了沈秋檀的手,夸了又夸,她一夸四下里坐着的贵妇们又少不得附和,只把沈秋檀夸的满脸通红内心尴尬的要死,才算是脱了身。
她忙伸长了脖子去找沈家女眷的位置,却发现原本不该坐到王妃跟前的沈家女眷,竟然就在了前排的位置。
是因为自己救了人,沈家女眷才被提了待遇?
见沈秋檀回来,还装扮一新,王氏自来是笑脸迎人,对沈秋檀拿出了十二分的关怀与热情,这是沈秋檀从未体会过的;沈秋梅有些激动的看着沈秋檀,倒是沈秋桐的面色有些怪异,说喜不是喜,说怨不是怨,说愁倒是有几分愁。
她在愁什么?
不远处坐着的还有唐夫人,沈秋檀忙去她身边坐了,直到吃完眼前的一碗金玉栗子羹才觉得好了些。左右前后都是人,沈秋檀也不敢和罗氏多搭话,不过这时候的戏也不知是个什么模样?
她打起精神,专注的看着台上,歌者不知隐在哪里,只咿咿呀呀的唱着,锣鼓轰然而过,至戛然而止,一人身穿五彩霞衣从幕后上了台前,水袖一扬,惊人的舞技和故事情节缓缓铺陈。沈秋檀心道,这和自己想的还是不太一样,原来这时候的戏曲便是这般,与其说是戏曲不如说是舞更合适些,她看得专心致志,忽然觉得手臂和大腿一阵滚烫。
“姑娘恕罪!”王府婢女本是想给沈秋檀添杯热茶,不知怎得竟然失了手。
沈秋檀倒是没觉得多疼,腿上那处瞧不出来,但夏日衣裳不厚,隔热薄薄的细纱半臂,却见不小的一块手臂都红了,自吃了那五彩椒,她的皮肤愈发的白皙细腻,以至于对比之下,那烫红的手臂更显得可怖了。
唐夫人罗氏有心想责备那小婢几句,但这毕竟是赵王的府邸,赵王妃本就在沈秋檀一众的前一排,忙呵斥了那小婢,又吩咐人去给沈秋檀去烫伤药膏来,才与沈秋檀道:“秋檀可觉得疼,女孩子家上不得,快去涂了药膏再换身衣裳来。”
沈秋檀无法,只得再次起身。
赵王妃卢氏安排好了以后,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又附耳在身边的一个婆子说了几句。
众人只见那婆子弯腰听了赵王妃的话便匆匆而去,而赵王妃自是岿然不动,只与众人看戏。
第一百章 先敲晕再说
虽然嫡子险些丧了命,赵王却不预备这么快就散了宴席,因为按照计划还有好几步棋没走。
女眷那边戏台上锣鼓喧天,他装作醉酒离席,实则是带了几个肱骨进了外书房。
待走到书房门口,他扫了一眼门口的太监:“齐王那里,太医怎么说?”
之前两位皇孙缠着齐王做耍,谁知齐王一个不查,竟让两个小的偷偷的跑上了船,那船又被人动了手脚,恐水的齐王急忙去追,最后两个小的没事,他反倒吓得又生了起了病。
还真是弱不禁风!
若是两位皇孙真有个三张两短这齐王无一是第一个遭殃的,赵王倒不多怀疑齐王,却也不怎么将他放在眼里。只暗恨那个躲在背后筹谋这一切,想要来个一石三鸟,将自己、齐王和先太子遗孤一网打尽的人。
他的国字脸上一派森森,哪里有方才在宴席之上的敦厚与宽和。
那太监忙道:“启禀王爷,太医说齐王殿下是受了惊吓才起了病,奴才们已经将齐王送去飞雪轩了,那里开朗疏阔又清静,想必是有利于齐王殿下恢复的。”
赵王点点头,不大的眼睛里锐光一闪。
他是不将齐王放在眼里,可今日佳儿出事,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然都是自家兄弟,自己这位做兄长的,便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他安排一位齐王妃吧。
毕竟,六皇弟年纪可不小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
距离赵王府大厨房不远的一条小径上,赖婆子提了食盒要去流觞院送饭,忽然那矮丛中窜出一个小太监来,他舔着脸笑嘻嘻道:“干娘,这大热天您这是给谁送饭的啊?”
赖婆子冷不防的被这小太监吓了一跳,见是自己的干儿子才松了一口气,笑骂道:“你个泼猴,可是要吓死你老娘。”
小太监忙赔笑道:“都是狗儿的不是。”
“罢了罢了,别拦着我去送饭。”赖婆子走的快,火辣辣的日头下,她额上已经沁出了汗。
那狗儿看了,心疼的道:“干娘这是要给谁送饭,刚才狗儿吓到了干娘,不如让狗儿替干娘替了这活计,也好给干娘陪个罪。”
赖婆子躲进了树荫,一双吊梢眼盯着狗儿:“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这会子内院的戏散场了,宴席也开了,王妃娘娘惦记着那个换衣裳的没回去的沈九姑娘,以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