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盈香-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媳纠椿股⊙钍系钠礁鏊锱绱耍阋卜畔铝耍蛔詈螅偃タ瓷蚯锾矗馗桓隼丛拢唤龀よ迮至耍蚯锾丛锤墒莸牧成弦灿腥饬恕
  这样一看,虽然身形还很瘦弱,但白里透红的脸上,一双眼睛如同点漆之墨,乌黑明亮,加上小巧的鼻子和微红的菱唇,灵秀剔透,反倒成了这姐妹之中,最亮眼的那一个。
  老杨氏立时便想到死了多年的顾盼盼,果然是贱人的建中,她心里一阵翻江倒海,却终究安奈住了,还破天荒的给了沈秋檀一个笑脸。
  “好了,去吧,姐妹之间,在家里怎么闹无所谓,但出了门都是沈家的孩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定要互相帮衬着。别再外人面前失了礼数。”
  五个女孩子行礼应是。
  沈秋檀诧异极了。
  这老杨氏不会是被什么附体了吧?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与之前的差别也太大了些。
  她悄悄扫了一眼,发现老杨氏虽然嘴角在笑,眼睛里却是熟悉的阴沉,沈秋檀放下心来。
  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似乎改变了策略。
  如此也好,老杨氏要“更会做人了”,自己也该更加谨慎才是。
  ……
  沈家一共动用了两辆马车,小杨氏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女儿乘坐一辆,沈秋檀自然便和沈秋梅、沈秋桐一起。
  隆庆长公主是王太后独女,王太后虽为继后,论辈分论出身,隆庆长公主也比不上昌寿大长公主尊贵,但依旧是寻常勋贵仰望的存在。
  王太后心知自己女儿的封地是比不上昌寿了,所以当初给女儿隆庆修建公主府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在京城这等寸土寸金的地方,隆庆公主府不仅地段好、占地广,公主府外还连着一个蜚声京城园子。
  这园子叫做艾园。
  是当年先皇为了讨先皇后欢心,特意建造的,其中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假山流水,处处是景。
  艾园是昌寿大长公主父皇母后恩爱的见证,要给也该给昌寿大长公主才是,但最后却成了王太后女儿的私产,王太后与昌寿大长公主斗了大半辈子,吃了不少亏,唯独此事,每每想起,都觉通体舒畅。
  这春日宴,便设在艾园。
  沈家女眷出发颇早,但还没看到艾园的影子,马车便堵住了。
  沈秋桐掀开车帘一角,小心的向前望去,发现前方挤挤挨挨的马车皆是豪华富贵,不用说,这应该都是去赴宴了。
  如此这般,原本不过小半个时辰的路程,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沈家的马车才到了艾园门口。
  隆庆长公主身份尊贵,自然不会亲自迎客,更何况是沈家这等边缘世家。
  沈秋桐看了深秋檀一眼:“一会儿不要东张西望,好似没见过世面一般。”又看了沈秋梅:“也不要畏畏缩缩,连头不敢抬。”
  这是在提醒自己和五姐姐啊,虽然语气生硬,沈秋桐也一脸高傲,但沈秋檀却没有多气,反而愈发觉得沈秋桐可爱。
  姐妹三个互相搀扶着下了马车,与双胞胎汇合。
  心高气傲的双胞胎也知此时不是叫人看笑话的时候,很是柔和的与沈秋檀三个招呼着,小杨氏没有帖子,不能进去,但她也不预备走,只吩咐了车夫,找个地方停下,到日暮之前,再来接人也便宜,许多家也都是这么做的。
  一听是靖平侯府的五位姑娘,便有一个婢女领着她们进了艾园。
  沈秋檀目不斜视,实则已经将沿途看了个清楚。
  前世她去过留园、怡园、拙政园,眼前这艾园自然也婉约绮丽,滴翠匀碧,处处透着南方园林的曲致幽深。
  沈秋桐见她没有露出吃惊之色,不由松一口气,再去看那双胞胎,却见两个的眼珠子恨不得都黏在不远处不知谁家女眷戴的累丝衔珠金凤簪上。深秋桐轻咳一声,双胞胎才似如梦初醒,两人对视一眼,不知又打了什么主意。
  过了曲曲折折的回廊,看了一路的春花鲜浓,便到了芬芳馥郁的芍药花田,花田正中有一处平坦的草地,草地之上又有石亭木椅,唤作赏春台,据那小婢所言,这是专门给少女们赏春、休息的地方。
  沈家五姐妹,来的不早不晚,此时的赏春台,已经来了不少女眷。但她们一来,仍旧吸引了不少视线,实在是最近的沈家,有些太出名了……
  这些视线带着打量、探究,甚至轻蔑。
  沈秋桐攥紧了手指,竭力的维持着端庄,其实心里难过极了,沈秋檀拉过她的手:“五姐姐,我们去那边看看。”
  沈秋梅是别人去哪儿她去哪儿,双胞胎也是第一次来这春日宴,一时还没找到熟悉的人,便也跟着沈秋檀倒了芍药花掩映的隐蔽地方。
  “躲起来么?那我们来还有什么意思?”双胞胎看穿了沈秋檀的意思,有些不高兴。
  沈秋檀无所谓的道:“两位姐姐请自便。”
  有清静不躲,难不成还想出什么风头?
  沈秋桐道:“你们且消停些,等一会儿人多了,我们再出去,也不那么显眼。”她知道双胞胎是想结交些人,她心中何尝不想?
  只是那些人的眼光,太过直白,她受不了。
  五个女孩无言的沉默着,忽闻一阵骚动:“高家三姑娘到了!”


第四十六章 京华有双姝
  沈秋檀立即去对照自己看过的世家勋贵关系谱,让女孩子们这般激动的,满京城只有一位高三姑娘。
  便是中书令高赟高大人的嫡幼女,高姀。
  人潮涌动,贵女们华服宝钗带起一阵香风,沈家的五个姑娘再不显眼,沈秋桐拉着沈秋檀走了出去。
  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穿着大红掐金锦绣裙子,梳着高高的惊鹄髻,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额间花钿一点,一张脸饱满丰盈,修眉凤目,红唇微丰,其容色馥郁天成,可与身侧的芍药比肩。
  这便是那位以姿容与才名著称的高姀了,这般风姿,难怪有着“京华双姝”的美誉!
  高姀步态端庄,面容却有些冷然,如同那塞上雪,叫人高不可攀。
  她眉目流转,在场诸人,还没有值得自己相交一二的。
  “阿姀,快到这里来!”
  一声婉转的娇啼,只见两排足足三十余侍女簇拥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丰腴女子走了过来。那女子穿着五凤朝阳遍地堆金的大袖衫,额有花钿,腮有面靥,高高挽起的开屏髻上插了一支赤金展翅飞凤挂珠大钗,又在一侧簪了朵重瓣魏紫。
  明珠与鲜花交相辉映,晃得美人玉面生晕。
  别人赏的是芍药,她簪着的是牡丹,前者最多不过花相,后者却是花中之王。
  这便是这春日宴的主人,当今天子的妹妹,隆庆长公主。她用牡丹簪发,再合适不过。
  “拜见公主殿下。”
  以高姀为首,呼啦啦拜倒一大片。
  隆庆满意的点点头,上前携了高姀的手:“你若无事,先陪我走走。”
  刚才还有些高傲的高姀露出欣喜之色:“多谢公主厚爱,小女恭敬不如从命。”
  众人艳羡的看着高姀,忽然:
  “魏紫,姚黄,你们来看,这春日宴果然无甚新意,都是前两年玩剩下的,我们去别处耍耍!”一行十几骑马行至人前,为首的少女穿着利落的窄袖胡服,虽没有隆重装扮,但英眉星目,姿态飒爽,一副俾睨群芳的架势,很是夺目。
  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便是与高姀并称为“京华双姝”的另一位。
  隆庆猛地回头,面露不虞:“萧昭你够了!我敬你一分,你不要得寸进尺!”
  众人沉默不语,心里却恨不得多些热闹可瞧。
  原来刚到的这位不是别人,而是昌寿大长公主的爱女,皇帝亲封的明珠郡主,虽然不过是个郡主,却有切切实实的封地的,比之寻常公主也不差什么了。
  王太后和昌寿大长公主这对姑嫂斗了大半辈子,本可以姐妹相称的隆庆和萧昭自然也不对盘。
  别人进了艾园最多不过带一个侍女,萧昭直接骑马进来了,不仅她骑马,她带的十来个侍女也都还在马背上。
  萧昭手里提着马鞭:“嗤,你这屁大点儿的地方,值得我得寸进尺?连我跑几圈马都不够。”
  叫做魏紫和姚黄的两个婢女轻笑出声。
  隆庆长公主得了艾园,得意的尾巴都翘上天了,外人都揣测是不是昌寿大长公主失了圣意,但萧昭此言,分明就是瞧不上这个小小的园子,更讽刺隆庆长公主眼皮子浅,没见过世面。
  隆庆气的发抖:“萧昭,不要太放肆了,给你的婢女改个名字。”
  她与萧昭自来不对盘,怎么会不知道对方侍女的名字,萧昭临时给侍女改名字,分明是看到自己簪花,接机嘲讽自己。
  “我念你年纪小,不同你计较园中骑马之罪,但你目无尊长,必须要向本公主道歉。”
  “道歉?天还没黑呢,你就做起梦来了!”萧昭就没下马,接着利落潇洒的扬鞭策马:“园子太小,本郡主去别处逛逛!”
  说完便扬长而去,那马蹄之下,芍药花接连倒下,一同倒下的还有隆庆长公主的面子。
  “哼!”
  隆庆长公主拂袖而去。
  众人之前一直保持着禁声看热闹的状态,如今热闹瞧完了,隆庆长公主也走了,赏春台复又热闹了起来。
  能来这里的都是名门闺秀,自小在富贵圈子浸淫长大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中都有数,所以很快的,贵女们复又赏起了花,谈论起了衣料首饰,就好似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一样。
  可偏偏有一个人,并非寻常闺秀。
  “哇,刚才那个是谁,竟然比公主都威风啊!”
  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众女转眸,就见一个穿金戴玉、满头珠翠的十二三岁少女惊叹出声,她说完还环顾一圈,等着有人能应和一声,结果众人看着她,又各自转过头去。
  “你们没听到我说话么?”
  那少女又问了一声,音量更高,跟着她的两个侍女,恨不得堵了她的嘴。
  议论声响起,都在讨论这愣头青是哪家姑娘。
  双胞胎之一,沈秋棋嘲讽道:“哪里来的破落户,一副上不得台盘的样子。”
  沈秋檀牵牵嘴角,没有说话,别人不认得,但她认得。
  这个少女不是旁人,正是沿途同行的,那个燕子。
  记得刚才她是跟着高姀来的,现在高姀跟着隆庆离开,这个燕子一下子便失去了管束。
  其他贵女们也想起了燕子似乎是跟着高姀来的,想嘲讽,又不得不掂量一下高家。但也有些不惧怕高家的,比如大将军府的千金,杜绮柔。
  “真是个土包子,哗众取宠!”
  燕子确实是第一次来这等宴会,一路所见早都迷了眼,她知道身旁这些都是名门闺秀,可她也不差,所以即便身边两个婢女如何阻拦,她仍旧挣脱了,还扬声道:“我是高家的儿媳,才不是土包子!”
  高家的儿媳?
  看穿着打扮,明明还是闺阁女子的装束,年纪也不大,这就成了高家的儿媳了?
  议论声纷纷,高家的两个女婢臊得满脸通红,其中一个咬着牙:“这是我们高府的贵客,方才无状,扰了姑娘们的雅兴,我替我们姑娘给诸位陪个不是,这就先告辞了!”
  原本,这等场合,一个奴婢本不该说话,可这张巧燕也实在太不像话了,两个婢女交换个眼神,红着脸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将张巧燕带了下去。
  “你们放开我,我要告诉高大人,说你们欺负我……”
  张巧燕的声音原来越远,众女面面相觑。
  今年的春日宴,可真热闹。
  沈秋桐悄悄的松一口气,如此一来,终于无人再过多的关注自己姐妹几个了。


第四十七章 谁惯你毛病
  日光稀薄,刚开府建牙的齐王殿下,正无聊的晒着太阳。
  一只半大不大的橘黄花猫跳到了他的肚皮上,他也不恼,只懒洋洋的给小花猫挠着后背。
  见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监慢悠悠的靠了上去:“殿下,今日便是春日宴了,您预备何时动身?”
  齐王殿下闭着眼,喉咙里嗯了一声。
  “隆庆长公主毕竟是殿下的姑母,太后娘娘又……老奴瞧着这几日春光正好,您就当去点个卯,去那艾园遛个弯也就是了。”隆庆长公主是王太后的亲女,王太后一生只此一女,这对母女可谓势力滔天;而齐王虽然终于开府建牙,有了亲王封号,却无封地亦或实权,比之隆庆这位姑母公主,可是差远了。
  但殿下还是这般的……散漫!这在京城圈子里,如何使得?
  老太监担心极了,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听到叹气声,齐王终于睁开眼睛,这轻微的一动,就带着咳嗽了好几声:“咳咳,既如此,伺候本王更衣吧。”
  ……
  沈家的女孩子们渐渐放开手脚,展开了交际。
  沈秋檀身边,便只剩下了不敢多走一步的沈秋梅。
  来之前,沈秋檀就知道这种宴会多半无聊,以她自己的性子,大概也结交不到什么真心朋友,毕竟,这些少女们面上互相看着笑语嫣然,心里想的定然是眼前人的爹娘以及出身。
  交际交际,自古至今,莫不如是。
  不过幸好,卖相极好的蔬果点心倒是不缺,沈秋檀只能借着吃点心打发时光,希望宴会早点结束,别再惹上什么祸端。
  一旁的沈秋梅惊呆了,九妹妹这也太能吃了。
  在沈秋檀不知道拿起第几块点心的时候,沈秋梅一把握住了她的手:“九妹妹,吃太多,小心积食了。”
  沈秋檀讪讪的放下了手,不过吃了五六块拇指盖大小的点心,连牙缝儿都没塞满呐。
  其实这也不能怪她,自从上次变了兔子吃了香篆之后,沈秋檀对香气简直无法拒绝,现在满园的春花,不说海棠和玉兰,就是眼前大片大片的芍药花,都是香气四溢啊,馋虫被勾起,沈秋檀很想揪两朵解解馋,可这里不是沉香居,众目睽睽之下,沈秋檀哪里敢吃花,退而求其次才只好吃点心了呀。
  “粗俗不堪!”
  沈秋檀自觉不过吃着玩,但别的少女唯恐吃相不雅,叫人笑了去,久而久之,这点心变成了宴会中最好看的摆设。
  但她们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贪吃点心!还吃空了好几个碟子!
  工部侍郎的女儿姜糯瑶简直目瞪口呆,此刻终于忍不住发声了,声音还不小,一下子便吸引了不少目光。
  沈秋檀眨眨无辜的眼睛,自然的擦掉嘴边的点心渣子:“这点心的原料取自松江,由那里的农户辛勤耕作,产来这软糯细腻的江米,又经匠人的研磨,再经公主府的大厨精雕细琢,历经艰辛才有了这一碟子色香味俱全的红芍药点心。”
  “我们唯有将其细细品尝,送它们去该去的地方,才不枉这点心被做来的一路辛苦。”
  沈秋檀说的不疾不徐,好似还在回味那点心的味道,双胞胎连同沈秋桐已经急坏了,这个棒槌,在胡说什么!
  可她们来不及阻止,沈秋檀又继续道:“姜姑娘身为工部侍郎之女,对这些,应该比在下更清楚才是啊!”跟来的红豆眉眼一亮,九姑娘竟然凭着几本画册和世家谱就对上了人,很是聪慧了,自己果然没有跟错人。
  “你……你这个破落户!”姜糯瑶气坏了。
  沈秋檀面露彷徨:“哦,原来没了爹,便是破落户啊!我还以为,朝廷给我爹修墓,济北州的百姓称我爹是英雄,我爹就算死了,别人也不会欺负没爹的孩子。”
  大大的眼睛悬了泪水,偏偏就是悬而未落,声音怅然道:“原来,是我想错了……”
  “你……我不是那个意思!”姜糯瑶跺脚,无言以对。
  对于沈家,她们不陌生,但见到沈家的女眷还是第一次,原来这个爱吃的是那位战死的沈大人之女。自己方才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姜糯瑶上前想要陪个不是,另有一人忽然道:“这位便是沈家九姑娘吧?难怪出落得这般可人,听闻贵祖母,是当年最当红的舞姬呢!”
  沈秋檀必然变色,直接道:“这位姑娘倒是知道的清楚,在下一共两位祖母,一位出自荥阳郑氏,一位出自京畿,虽然不如诸位家世煊赫,但也是耕读传家的好人家。这位姑娘,想发落在下请随意,毕竟没了父母谁都可以欺负,但若是要诽谤在下祖母,还请口下留德!”
  老侯爷的结发妻子确实出自荥阳郑氏,虽然只是旁支,还是个不入流的庶女,但沈秋檀没有说谎,至于现在的杨老夫人,确实也是京畿人士,当年因为貌美,才被老侯爷聘了去做了继室。
  周围议论声嗡嗡不绝,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方才谏议大夫之女柳婉音所言确实有些过了。沈家再不济,也是原来那一家子的事儿,这位沈九姑娘,刚死了爹娘,才十岁多年纪,何必还要再挤兑人家?
  沈秋桐站在了沈秋檀的旁边。
  但柳婉音也是个能屈能伸的,闻言立即道:“沈九妹妹误会了,我确实是觉得妹妹生的好,尤其是这一双眼睛,波光滟潋很是动人。而且我也敬佩妹妹的为人,听说妹妹孤身一人,从那闹饥荒的济北州到了京城,才不多十来岁年纪,一路定然是遇到过不少坏人,吃过不少苦吧!”
  说道动情之处,柳婉音甚至还红了眼眶。
  沈秋檀敬佩她的演技,却也听懂了她的意思,周围人更听懂了,沈秋桐脸色不由一变。
  这个柳姑娘一张巧嘴开合不休,可也太过分了些!
  大宁虽然开放,但女子闺誉仍是第一。
  柳婉音此言,是在指沈秋檀一个女子,孤身行路,说不定早都没了名节。十一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好多人已经在这个年纪说定了亲事。
  现在柳婉音如此说,岂不是断了沈秋檀今后的说亲之路?
  呵,沈秋檀心里冷哼,能不能说亲她不在乎,但做人啊,怎么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惯得你毛病?
  她皱着秀丽的眉毛,脸上有些疑惑,还有些懵懂。
  柳婉音看在眼里,心中暗喜,这回看你怎么办!


第四十八章 睁眼说瞎话
  赏春台上鸦雀无声。
  双胞胎想堵住沈秋檀的嘴,但已经晚了,只能恶狠狠的盯着她;沈秋桐倒是想帮忙,可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九妹妹这个炮仗脾气,在家里那么横,出门也不知道收敛,怎么就得罪了柳大人家的姑娘。她也有些暗怪沈秋檀不会低伏做小,开口就得罪人。
  就在柳婉言暗中得意,沈秋桐默默焦急,大多数人等看笑话的时候,沈秋檀懵懂的道:“哦,柳姐姐不说,我倒是不知,原来行路是这样艰难的事……”
  “你什么意思?”
  沈秋檀有些心疼的看着柳婉言:“想必柳姐姐一定是经历了这样的事,才能说的这般清楚。姐姐,你受苦了!”
  我受的什么苦?怎么成了我受苦?柳婉言没想到沈秋檀会倒打一耙,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想她纵横京城贵女圈十五年,如何受过这般委屈,她努力深呼吸几下才忍住了怒气,如常道:“妹妹想多了,我只是以常理揣测一二,难不成妹妹一路来的很顺利?”
  怎么可能?她们虽然都是闺阁女子,也不是一点也不晓事的。
  姜糯要拉了拉柳婉言的袖子,希望柳姐姐不要咄咄逼人,但柳婉言可不是谁想拉就能拉住的,其他人更是心思各异。
  沈秋檀笑眯眯的点点头,虽然长得高,但并不显得年龄大,一双眼睛明亮澄净,看上去更似一个懵懂孩童,还未走进少女阶段,她笑道:“是呀,我走的很轻松。”
  “这如何能够?你一个孤女千里迢迢,路上就没有遇到点儿风浪?”她循循诱导,比如打劫的,劫财劫色的……
  沈秋檀摇摇头。
  柳婉言顿觉可惜,不小心便露在了脸上。
  “不瞒姐姐,我爹娘虽然死了,但是我和弟弟有幸得贵人相救才保留了一条性命,贵人敬重我爹忠义,又感念我和弟弟年幼,便派了人马一路护送我们进京。那马车柔软舒适,并不很难捱。”沈秋檀一脸真诚:“我原来还不觉得如何,以为那贵人不过就顺道送我们回家,方才听姐姐一席话,才直到这护送的意义。”
  沈秋檀微微屈膝行礼,睁眼说瞎话面不改色,还十分感激的道:“真是多谢柳姐姐了!”
  柳婉言无言的点点头,她还能说些什么呢?
  “哦?不知是哪位贵人相救?”
  原来,不知什么时候,高姀搀扶着隆庆长公主回来了。这一回,没有婢女如云,自然也没能及时被少女们发现。
  沈秋檀腰弯的低低的。
  “怎么,不能说?”语气不太好。
  沈秋檀知道,方才那位萧家明珠已经惹了隆庆大长公主的不快,自己若是顾左右而言她,定然会惹恼了隆庆长公主;可若是自己说出来,脑中盘旋一圈,能说的也只有萧旸了。
  好似无论怎么样都会牵扯到萧家,都会惹怒这位大长公主。
  沈秋檀斟酌着要如何开口……
  “鲁王殿下驾到!”
  众女躲避不及,只能继续行礼,沈秋檀跟着伏拜下去,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姑母!”未几,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身着朱红锦跑,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
  “小七来了!”隆庆长公主缓和了语气。
  六皇子、七皇子年龄尚小,本不该过早封王,不过去年韩王造反,太子薨逝,皇帝顿觉膝下空虚,便提前给两个少年皇子封了王,只是都没有封地,空有个封号,仍住在京城。
  这是寻常百姓都知道的事,但在场的贵女们更知道,虽然是同时封王,但六皇子生母早逝,又体弱多病,向来不得皇帝宠爱,他能一起被封王,是沾了眼前这位七皇子的光。
  总不能弟弟都封王了,哥哥只是个皇子。
  七皇子今年十四岁,比封了齐王的六皇子小三个月,但这待遇是天差地别。
  六皇子生母是已故的北川府折冲都尉周选之女,十年前周选身死,平妃周氏也随之香消玉殒,加之六皇子本来就孱弱的身体,向来不被外界看好。
  而七皇子则不同,论其母出身,七皇子生母何氏其实比不上周氏。何氏只不过是一个浣衣婢,但就是这样一个浣衣婢,最后母凭子贵,生了七皇子李珝之后,一跃成了贵妃,听说,皇帝还预备给贵妃再进位到皇贵妃。
  贵妃何氏身后站着的是内侍监裘元振,裘元振是自潜邸就跟着当今皇帝的老人了,深受皇帝宠信,便是如今的王太后也不过与其维持着个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如此一来,隆庆长公主对鲁王自然十分客气。
  “你这孩子,怎么跑到了女眷的地方,别吓坏了我好不容易请来的小娘子们。”隆庆长公主是先帝幼女,如今也不过二十多岁,但这姑母的谱还是要摆。
  鲁王没有遗传其母的艳丽,反而有些肖似当今皇帝,生的浓眉大眼,面庞白净又圆润,看上去是个好脾气的,他笑嘻嘻的道:“是姑母这园子太大了,一路景致又太好,叫小七迷了路。”
  这话听着舒坦,有了这句话,隆庆长公主的刚才被萧昭的奚落,总算是过去了些。
  她含笑携了鲁王的手:“你来的正好,春日祭就要开始了,你与我同来,看看今年是哪家少年郎和哪家姑娘,能博得今年的头筹。”
  众女郎闻言,无不含羞带怯。
  这才是春日宴最具魅力,最叫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能应邀参加春日宴的,无论男女,皆是京城少男少女中的翘楚。
  别的地方,若是有谁与谁暗自交往,那叫私相授受,弄不好是名声扫地的,但在春日宴上,男女之间隔着微妙的距离,比试着才艺,若是谁与谁相互看顺眼了,则会传为一段佳话。
  少年慕艾,少女怀春,这赏春宴,赏的除了寻常花木,更多的,还是人啊。
  众女跟着隆庆长公主缓步前行,少女们跃跃欲试,沈秋檀也在盘算着。
  春日宴男女皆有比试项目,隆庆长公主身家丰厚,无论什么项目,只要取得前三的名次,奖赏都很厚重,自己要不要赚点钱来?
  娘的嫁妆一时半会弄不回来,但养孩子需要大笔开销,自己读书习字练武也需要不少钱,还要学习制香……哪一样都要钱,乔山叔说不用自己管,可自己又不是真的小孩,哪里能什么都不管。
  很快的,少女们跟着隆庆长公主到了目的地。


第四十九章 高端相亲会
  楼台远榭,春芳独幽。
  沈秋檀原本以为赏春台便是极其开阔秀丽之地了,没想到跟着隆庆长公主的步伐,才知之前所见不过只是艾园的九牛一毛。
  缀满明珠的绣鞋停住了,隆庆长公主回过头来,对贵女们笑得意有所指:“这里,便是兰芳岸汀了。”
  兰芳岸汀?沈秋檀不是很懂,但观左右贵女们已经心领神会,面露赧色。
  沈秋桐贴着她的耳朵:“你看对岸。”
  沈秋檀抬眸,只见眼前一汪碧水的另一侧,不少青年少年已经聚集而来。
  此岸与彼岸之间,隔着一汪不大不小的湖水,湖水之上只有一座石桥,石桥半弯,两岸之人可以听清对岸的声音,也可以看见对方的容貌,但谁也不能过桥,当然迷了路的鲁王除外。
  他已经过了桥,后面的小太监追的很急,可想鲁王过桥之迅速。
  还真是有些奇妙,原来大宁的高端相亲大会便是这般。
  还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隆庆长公主已经换了衣裳和妆容,也不再簪花,她缓步上桥,与两岸的男女道:“诸位都是帝都的青年才俊、名门贵女,有许多也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赏春宴,话不多说,接下来,希望你们拿出来真本事,凡是取得名次者,皆有赏赐!”
  对岸鼓噪起来,到底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郎,这岸的贵女们闻言,各个臊了个大红脸。
  男女终究不同。
  宫女太监们鱼贯而入,几个比试的台子终于露于人前。
  沈秋檀仔细去瞧,发现贵女们还真会玩。
  空地上一字排开了十几个台子,除了琴、棋、书、画等常规项目,还有绣花、投壶、捶丸、烹茶、调香、猜谜、对联、赛诗、算学、烹饪等不一而足。
  而对面,少了绣花、捶丸、烹饪等女子项目,多了诸如射箭、马球、蹴鞠等更加刚猛的内容。
  可想而知,这些项目得需要多大的场地,之前萧昭确实只为挑衅而来,这么大的地方,跑马是足够了。
  因为时间关系,每个人最多只能参加五个项目,每个项目设一赛台,台前有两个识字的太监两个宫女负责秩序以及记录,每个项目只取前三名。所有项目结束以后,由两岸双方,各选出一名翘楚,作为今年春日祭的代表,一起叩谢天恩,给春天生发之力。
  这便是春日宴的流程,与冠冕堂皇的缘由。
  “姐,你想参加哪个?”
  “我……要不投壶?”
  “那我也去!”
  双胞胎商量好了结果,便奔着目标去了,胆小的沈秋梅抿着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