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子仪闻言起身,小心翼翼的抬了抬胳膊,只觉胳膊轻松无比,他一下就抬起来了。再试探性的做几个动作,一样轻松得不得了。他加大动作难度,胳膊里也没了往日的沉涩酸痛之感,伴随他多年的沉疴就仿佛被拔除了一般,舒服得叫他仿佛回到了最年轻力壮的少年时代,他忍不住又来来回回做了好几个高难度动作,发现一样没有问题后。赶紧回身对慕皎皎行个大礼。
“多谢六少夫人!现在郭某胳膊舒爽了不少,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我这些针全都扎在经脉上,寻常人四五根就该受不住晕厥过去了,郭郎君你却能咬牙坚持到最后。这便说明你心性坚韧,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就冲你这份心性,小妇人也钦佩不已。”慕皎皎连忙还礼,她这次说的是真心话。难怪这个人以后能成就如此一番大业,这同他坚韧的心性绝对脱不开关系。
“六少夫人言重了。你身体娇弱,针灸本就是个力气活,更何况一次性下这么多针,今天你受的累一点都不比犬子少。”郭刺史早年在外漂泊,见多识广,他早发现慕皎皎现在气息不稳,直到现在都没站起身来,应当是累得站不起来了吧?难怪她坚持要他们过三天再来。没有这三天的养精蓄锐。她只怕都坚持不到最后。
这个小娘子夸奖别人心性坚韧,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怕她以后的成就也不会低了。
慕皎皎浅浅一笑。“这次扎针不过只是祛除了两成的顽疾而已。要想将之根除,必须再扎至少八次针。只是现在时间不够,郭郎君你也只能先暂忍一年了。马上我叫我的丫头教给你们一套推拿指法,你离开长安赴任后,只要每日早晚坚持推拿,再辅以那些药,应当就不会太痛苦了。”
说罢,便叫红豆上前来给郭家的小厮示范推拿,她则继续坐在椅子上喘气。
这一套推拿的指法又叫常太医看到几乎转不开眼珠子。
好容易等小厮学得差不多了,郭子仪更是一脸轻松:“我现在觉得舒服多了!多谢六少夫人!你的大恩大德郭某没齐难忘!”
“这些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郭郎君你们家人早年跟随高祖征战沙场,打下新唐王朝这一大片疆域,现在的国土也多亏了你们世代加以守卫。全新唐王朝子民的幸福安康都是建立在你们的血汗的基础上的,我不过助你减轻一点痛苦,比起你们家族世世代代的牺牲算得了什么?你们郭家的大恩大德,我们新唐王朝的子民没齐难忘才是!”慕皎皎摇头道。
常太医听了,又忍不住低哼一声:“算你还有点良心!”
崔蒲再瞪他。“看完了没有?你可看出她有任何耍花样的地方了没?”
常太医立马尴尬起来。“六少夫人下针极准,动手也稳,手法熟练,比老夫厉害多了。老夫自愧不如。”
说着,他对慕皎皎一礼。“方才的确是老夫错怪六少夫人了。”
“无妨。”慕皎皎淡笑,“不过,不知常太医您看了这么久,学到了多少?”
常太医当即脸一白。“学、学到了六七成。”
“只有六七成?”慕皎皎挑眉。
“还有一些手法,老夫看不懂。还请、还请六少夫人赐教。”常太医声音越说越小,最后都恨不能挖个地洞钻进去算了。
“哈哈哈!”
见状,崔蒲心中大快,忍不住仰头大笑起来。


名满长安 第142章 慕皎皎的请求

常太医被笑得满脸通红,却依然眼巴巴的盯着慕皎皎,期盼着她能为他解惑。
郭刺史都看不下去了,悄悄拉了他一把。“燕南兄,这是六少夫人的独门绝技,你这样贸贸然的问,怕是不好吧?”
慕皎皎便笑道:“既然我准许他看,那就不怕他偷学了去。实不相瞒,我刚才是微通法和温通法并用,中间还穿插了一些我家祖上自己研究出来的一些针法。这个常太医应当看出来了,却还没有弄懂是怎么一回事。当然了,如果真让你弄懂了。我家这套针法也就不会这么珍贵了。常太医,您说是不是?”
“六少夫人说得很是。”在医术跟前,常太医的姿态异常谦卑。尤其听慕皎皎说起还有新的针法,他就更来兴趣了。一双眼盯着慕皎皎怎么都舍不得移开眼。
郭刺史无奈,只能拼命的拉扯他。“燕南兄,我们该回去了。”
常太医当然舍不得走。
慕皎皎见状不觉好笑,便道:“常太医,现在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说,我就凭着我家祖上流传下来的这些东西,足不足以在长安城立足?”
“足矣,足矣!”常太医现在是心服口服。虽然对慕皎皎的人品依然不怎么认同,但对她的本事他却是再没有二话可说。
“好。就冲着你一份坦诚的心境,我便向你泄一点密。”慕皎皎附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几个简单的词。
常太医听完后当即双眼大亮:“原来如此!常某茅塞顿开,多谢六少夫人指点!”
“指点算不上,不过互相切磋技艺罢了。”慕皎皎淡然道。便又转向郭刺史父子那边,“现在推拿手法我已经教给你们了,郭郎君以后一定要记住日日让人给你按捏,如此可保你三个月无事。而再等两天,你们便能去朱雀大街边上的慕氏百草厅定药,那是我娘家阿爹开的铺子,里头专卖我做的成药。铺子里接了定金,自会将单子转交给我,等我做好了就差人给你们送去。在那之后,郭刺史,我们再来谈谈给你针灸祛除顽疾之事。”
“这些都不要紧,六少夫人你今天吃了大苦了,还是先好生休养,自己把身子养好了再说。一点小病小痛而已,我这些年都习惯了,早点晚点祛除,于我而言并无多大区别。”郭刺史爽朗笑道。只要在有生之年能少受点苦,他就已经觉得自己赚到了,至于早晚的问题,他根本就不在乎。
郭子仪也一脸感激的看着慕皎皎:“今日是郭某让六少夫人受累了,六少夫人请受郭某一拜!”
他坚持要行礼,慕皎皎拦不住。现在她又累得站不起身,只能把崔蒲给拽过来,让他代她还礼。
崔蒲晕晕乎乎的和郭子仪对行了个礼。
随即常太医又忍不住问道:“对了。上次六少夫人您给郭刺史的药叫什么名字?那日常某钻研了半天,也只分辨出麝香、牛黄、蛇胆等等一些名贵药材,其他还有一些成分怎么也分辨不出了。”
反正已经在慕皎皎跟前丢过一次脸了,他现在也不在乎丢得更多。
慕皎皎就喜欢他这破罐子破摔的性子。她艰难起身。又冲郭刺史道:“正好我还有一件事要同你们说。只要你们答应我一个要求,这个药我头一批做好了就全都给你们!”
“六少夫人请说!”郭刺史忙道,神色立马正经无比。
“这个药,名叫漳州片仔癀。乃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良药。对于各种急性慢性病、刀枪伤、骨折、烧烫、脓肿、以及各种跌打损伤都有极好的作用,更能加速伤口愈合,乃是货真价实的灵丹妙药。我这么说,你们应当知道这个药的珍贵之处了吧?”慕皎皎道。
郭刺史和郭子仪,乃至常太医都面色凝重起来。
漳州片仔癀乃是明朝一位太医根据宫里的许多秘方推演出来的一个新秘方,后来太医出家,当时便用这个药便为一方百姓解除了许多病痛。直到现代,这个药还是国家一级处方。同安宫牛黄丸、云南白药同为中华神药三瑰宝。这样的药,若是用得好了,那便是百姓之福。可一旦被居心叵测之人所得,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郭刺史等人都不是头脑简单之人。听慕皎皎这么一说。他们就明白了个中深意。郭刺史连忙点头:“六少夫人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说出来,只要我们能办到的,我们就一定会办到!”
“现在我正是要求郭郎君做一件事。”慕皎皎道。
“六少夫人请说。”郭子仪连忙上前一步。
“这个药的名称,现在只有我们几人知道。我相信你们。也希望你们不要将它的存在讲给别人听。郭郎君你等离开长安到了任上,看看想想什么法子,给这个药编一个来处。记住,来处编得越离奇、将人的思绪越是往穷乡僻壤处引越好,千万不要同长安扯上关系,更不要牵扯上慕家崔家以及郭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郭某明白!”
有这等神药傍身,既是幸事,也是不幸。所以。如果能让药材面世,却又让它同各方面少一些牵扯,那么以后也会免去许多利益权势之争。慕皎皎的目的就是在此。
郭子仪此时看着慕皎皎的眼神又多了几分钦佩。年纪轻轻,却并不贪慕名利,也不居功自傲,反而头脑清醒,走一步看三步。这位小娘子,日后必定不同凡响!
“六少夫人请放心。等到了任上,郭某一定会给它好好编一个来处,保证同各方都扯不上关系!”
慕皎皎颔首。“这件事就拜托给郭郎君了。”
“六少夫人言重了。你解了我们父子的顽疾,又以神药相赠。我不过帮你做一件小事,算不得什么。”郭子仪笑道。
“可是治病给药,我都收你们钱了,你们并不欠我什么。”慕皎皎道。
话虽如此。可是人情债,岂是几贯钱就能买断的?早知道她针灸的效果如此明显,他们又怎会只拿十贯钱来酬谢她!
郭刺史父子现在心里对慕皎皎是感激得不行,正愁找不到法子来报答她的这份恩德呢。现在她提出的这个要求正中他们下怀,他们必定会想尽办法去完成她的嘱托。不叫她有半分担忧。
不过现在慕皎皎这么说,他们也不便再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将这份感激之情深藏在心底。
经此一事。郭氏一门同慕皎皎夫妻之间的缘分就这样结下了。其后绵延几十年,二者相互扶助,相辅相成,成就许多佳话。
再坐一会,郭刺史父子便告辞了。慕皎皎着实累得不行,便也没有再客套的起身,只让崔蒲送他们出去。
崔蒲将人送到门口,郭刺史又不禁对他连连叹息了好几声。所有的心情都化作一句意味深长的嘱咐:“崔六郎君,能娶得这样一位秀外慧中的娘子是你此生之福。你一定要好好待她,万不可欺负了她,更不能辜负于她。不然,我郭某人第一个不放过你!”
郭刺史虽然已经六十来岁。但他自小习武,青壮年时期在新唐王朝的疆域上四处游走,四任刺史,身材高大挺拔。气度粗犷威猛。这拳头一挥,一股凛冽的狂风立马呼啸而来,几乎将崔蒲给吹倒了。
再加上旁边一个助阵的年轻力壮的郭子仪,父子俩齐刷刷用一双比牛眼还要凶猛的眼盯着他看,仿佛在说‘只要你敢说一个不字,现在在你家大门口我们就能把你给打倒’!
崔蒲还能说什么?他心里都快苦死了。现在慕皎皎可谓是人见人爱,而且每个人都把她给疼进心坎里去了。他就是个众叛亲离的货,现在还靠着她过活呢!他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怎么可能自掘坟墓?
只是被这么多人逼着,他心里还是很不爽利。
当然了,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又哪里斗得过这对武将出身的父子?所以崔蒲很没种的连连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郭刺史这才开心的笑了。郭子仪更是一巴掌往他肩上拍去:“我虽然年长你们十几岁,却也学不来六少夫人的淡然豁达。在我心里,她就是如同我阿妹一般的存在。以后我不在长安的时候,你可要照顾好我阿妹。”
好嘛,才多大会的功夫,她就又多了个阿兄。以后她会不会阿兄阿姐满天下?崔蒲很想问。
他这一巴掌甚是凶猛,崔蒲差点就被劈倒地。艰难站稳脚跟,他继续没种的点头。“我当然会好好照顾她,她是我明媒正娶的妻!”
郭子仪也对他的表态十分的满意,终于收回手去。
接下来,就轮到常太医了。
常太医内心很纠结。他独自面对着崔蒲纠结了许久,才幽幽叹道:“虽然你们夫妻俩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她是个认真率性的女子,这一点我及不上她。如果可以的话,你们还是尽力弃恶从善,多走正道,多做些善事吧!她有一身好医术,若是能借此拯救天下苍生,岂不是好事一桩?”
三个人里,就他的话最假大空。崔蒲一声冷笑:“我们要做什么,这是我们自己的事,还轮不到常太医来教导。常太医有这个时间管别人家的事,还不如赶紧回去好好钻研钻研针法。今日被一名小娘子给比了下去,你心里可好受?”
常太医脸色一变。
“你这个小子,简直不可理喻!和你相比,六少夫人好多了!”说罢,长袖一甩,愤愤离去。


名满长安 第143章 又见面了

是是是,慕皎皎的确比他能干,比他招人疼,比他……反正就是方方面面都强过他就是了!
可那又怎么样?她现在还不是嫁给了他?现在他们见到她,还不是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崔六少夫人?
崔蒲嘴角轻扯,慢悠悠折返回去。
此时慕皎皎已经换了一身衣裳,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养了好几天,她脸上终于养出来的一丝血色因为今天这么一折腾,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刷白刷白的小脸儿,简直比他的手掌还小还白,看得人心心疼不已。
崔蒲忍不住道:“想不通你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横竖他们都已经是旧疾了,那就再让他忍一年怎么了?你看看你自己现在都成什么样了!明儿一早阿娘见了。肯定又要说我欺负你了。”
“怎么会?咱们不是早就告诉过阿娘今天我会给郭郎君治病吗?阿娘最通情达理,她心里明白的。”慕皎皎睁开眼笑道。
崔蒲别开头。“你这个人就是这么任性。只要是你想做的事,谁都拦不住。你说他们是怎么好意思说我任性的?明明这世上第一任性的人就是你!”
“是啊,可谁叫我装得好呢?”慕皎皎歪头笑道。眼中满是狡黠。
崔蒲再次被她的无耻给惊得无话可说。
看着他一脸气愤却又无法言表的模样,慕皎皎又乐得抱着肚子低笑不止。
崔蒲又气又恨。“笑笑笑,你也不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还笑!省点力气,好好养精蓄锐吧!”
“好好好,我不笑了。”知道他生气了,慕皎皎连忙收起笑脸,“我现在睡不着,不如咱们来说点正经的?”
“你还知道什么叫正经吗?”崔蒲没好气的道。
“我当然知道。就比如这漳州片仔癀的定价,之前我随口朝他们要的五贯钱一粒,其实贵了点。只是既然叫都这么叫了,这些显贵之家也不差这点钱。我看价钱就定在五贯好了,你说呢?”慕皎皎轻轻柔柔的道。
这是唯一一次,他对她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毕竟谁会嫌自己赚到手的钱少啊?一粒药,就五贯钱,就抵得上他一个月的月钱了!这次看郭家的意思,那是打算大批量进购,也就是说单就这一笔生意就足够他们赚的了!
难怪说生意做好了能赚钱。就她这样,能不赚吗?
崔蒲几乎都能看到大把大把的钱朝他跟前涌来了。
“你都这么说了,那就这样吧!”在慕皎皎的注视下,他故作出不耐烦的模样,“反正这些我也不懂,你肯定知道得比我更多,那就都听你的好了。”
“其实药铺里的事情,我知道得也不多。不然我看这样吧,过两天咱们抽个空,去外头铺子里走走,顺便也黄家阿叔见个面。生意上的那些门门道道他懂得多,你趁机多向他请教请教,也方便以后做事。”慕皎皎提议道。
他可没忘记,当初黄家可是慕宥中意的人家,慕宥一开始其实是想把慕皎皎给嫁到这家去的!现在,却让他去向黄家人低头请教,他心里总觉得不大舒服。
“不过,如果你不想去。那就算了。”像是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什么,慕皎皎立马又道。
崔蒲顿时被激起了好胜心。“去,为什么不去?”一个手下败将,见了又有什么关系?就凭他的身份。他就不信黄家的人敢在他跟前摆什么谱!
慕皎皎立马欢喜的笑了起来,赶紧招红豆过来,叫她将外出的东西先准备起来。
崔蒲见了,突然又觉得自己上当了——“该不会。你说了半天,其实是自己在家里呆的无聊了,所以想出去走走?”
慕皎皎掩唇低笑。“郎君果然聪明。妾这点小心思,一下就让你猜到了!”
她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他要是再猜不到才有鬼了!崔蒲无力摇头。不过说句实在话,这些天他也无聊得紧,出去走走,吃吃玩玩也不错。反正她出钱!
如是想着,他又板起脸:“这次你要出去可以,但是我可得和你事先说好——这一次,你哪里都不许乱跑。必须跟在我身边。我去哪里你去哪里,我不让你去的地方,你一律不许去!”
“好。”慕皎皎爽快的答应了。
一般答应得这么爽快,肯定说明她没有过脑子。崔蒲心道。但看慕皎皎现在笑得这么开心。这些日子她一直病怏怏的,何曾这么欢喜过?他实在不忍心让这一抹笑意这么快就从她脸上消失。于是,他只得暂时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等她笑够了再继续和她说。
如此,慕皎皎再休养几日,等终于能走稳路了,夫妻俩便禀明了崔夫人,一道出了崔家。
他们先去了朱雀大街上的百草厅。这家店铺地方不大。但格局极好,慕宥在的时候已经叫人将里里外外都装饰一新。这里的桌椅板凳乃至柜台都是用上好的黄花梨木打造。里头的装饰并不是特别的富丽堂皇,却在古朴中透出一份低调的奢华。人一走进来,便察觉到一股幽然宁静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的心不由自主的便沉静了下来。
里头的药柜也是黄花梨所制,柜面上请了长安城最好的工匠雕上精致的花纹。门廊、柱子上也都雕着神态各异的仕女,一眼看去,栩栩如生。而在铺子的右手边。还有一方桌子,几把椅子,便是给客人坐下挑选物品的地方。桌上放着新鲜的茶水点心,椅子上一样细心的被人放上了靠枕。一看就觉得舒心得很。
从再右手边的楼梯上二楼,这里边是几个更加有格调的包间,这便是给那些有身份的人们歇息挑选的地方。里头的装饰比起楼下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极尽讲究,没有一处让人觉得不舒服的。
崔蒲上上下下看完,一张嘴都张成了o型。
不怪他没见识,而是他一个庶出的郎君,即便见过大富贵。但区区一间药铺就拼命的砸进去这许多钱,还是让他大吃了一惊。由此可见,慕宥是铁了心要把这件铺子给做大做好了。他要是一不小心把铺子给弄砸了,那怎么对得起岳父大人的一番苦心。又怎么对得起这上上下下近千贯的装饰点缀?
如此一想,他又觉得头顶上那一座名唤作压力的大山沉甸了几分。
黄家家主黄培元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待慕皎皎和崔蒲将百草厅上下打量了一番后,他便含笑迎上来:“崔六郎君,六少夫人,你们来了。前些天,郭刺史府上来铺子里定了一批药,你们应当已经知道了吧?”
终于看到慕皎皎真人,黄培元心中感慨万千。
眼前这个小娘子生得并不出众,身板甚至细弱得仿佛一阵风来就能吹倒了。但那一身华贵的绫罗绸缎装点在她身上,却丝毫不显突兀,反而衬出她身上丝丝的贵气,叫人几乎要以为她生来便是高高在上的高门贵女。
同俊美的崔六郎君站在一起。容貌相对普通得多的她也丝毫不见逊色。两个人站在一起,便如两个发光体,即便站在人群之中,也能叫人第一眼就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明明是两个身份容貌都差距极大的人。但这么一眼看去,却叫人忍不住要赞一声——好一对金童玉女!
这样的小娘子,也的确只有崔家这样的高门大户能容纳了。他的儿子,只怕承受不起她身上这令人敬仰的贵气。
而且,虽然没有结成这门亲事,他们黄家却并没有缺失什么,反而还大赚了一笔。就说现在和慕家合开百草厅一事,其实原本靠着慕家自己就能开起来了,但慕宥却第一时间就找上了他商议合伙问题。这其中自然包含着想要补偿他的意思。
其实,当初他也不过是赌一把罢了。赌赢了,合家更上一层楼;赌输了,那也没什么。自认倒霉便是。更何况最终他也没有输,只是败在了崔家的家世下。那一次五家一同上门求娶慕皎皎,虽然是败了,但他也败得高高兴兴。毕竟这长安城里有几户人家有这个资格能同博陵崔氏的郎君一起争抢一位小娘子?他败也败得面有荣光,这以后还是一项足以提升身价的谈资呢!
但是慕宥却依然记住了他雪中送炭的那份情,回头就拿了这么大一笔生意来报答他,这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所以现在,他是打定主意——一定要扶助崔六郎君夫妻俩好好的把这两家店经营起来。
即便娶不到慕六娘子,但能同崔家搭上关系,在通过崔家的关系同长安城里其他高门大户搭上关系,那也足够他受用无穷了!
所以现在,他对崔蒲是恭敬得不得了,只字不提之前的事,只管热情的向他介绍铺子里各处的功用,以及人员劳力的分派。
他说得仔细,崔蒲听得认真,两个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一处,竟把慕皎皎给扔到了一边。
是谁出门前还一再强调要她跟紧了他的?现在倒是他主动把她给扔了!慕皎皎无奈低笑。
横竖大家都在铺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她也懒得去听,便任由这两个人越走越远,自己则慢悠悠的在铺子里踱步,看着贴墙摆放的药柜上那写满了药名的小格子,心里感受到一阵莫名的满足。
不知过了多久,互听一个低低的声音在身后传来——“请问,你们铺子里照坐堂大夫吗?”
慕皎皎后背一僵,徐徐回头,便对上了一双幽深似海的眸子。


名满长安 第144章 求聘坐堂大夫

不意和慕皎皎眼对上眼,对方连忙冲她讨好一笑。
慕皎皎缓缓收回目光。“敢问郎君有何事?”
“某姓彭名彰,并州人士。自幼随祖父学习医术,如今略有小成,现在是出外来谋生的。”对方不卑不亢的回应。
说罢,他又冲慕皎皎笑了笑:“您不记得我了么?半个多月前,我们曾在崇仁坊的慕氏百草厅里见过一面。当时一位老丈得了温热病,就是我给帮忙给治好的。”
“我当然记得你。”慕皎皎颔首,“不过。以你的医术,想找个药堂坐诊并非难事,可为何你直到现在还未定下来?”
“某初来长安。人生地不熟,也就治好了一例病症,名声并不显,想找个好点的药堂并非易事。而有点名气的药堂又非资历深的老大夫不要,他们都道某太过年轻,不愿收某。无奈之下,某只好寻一些新开的药堂来碰碰运气了。却不曾想,又遇到了郎君你!”彭彰笑眯眯的道。
慕皎皎挑眉。“你的年纪做坐堂大夫,的确是太年轻了些。不过。如果是做学徒呢?难道也没有药堂愿意收你么?”
彭彰眼神闪了闪。“某自小跟在祖父身边学医,早将祖父的医术学了个十成十,不需要再做学徒了。而且从学徒做起的话,又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在无用的事上。某出山便是立志要用毕生所学为天下百姓免除疾病之苦,实在不愿再从头开始,将救治百姓的大好时间用在其他事情上。有这个时间,不知多少受疾病所苦的百姓都可以经某的手摆脱痛苦了!”
“这位郎君话说得倒是挺大,然而焉知不是你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愿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他的话音才落,黄培元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原来他和崔蒲刚刚谈完了事,崔蒲回头才发现不见了慕皎皎,赶紧折返回来找,不想就听到了彭彰的这席话。
彭彰眼中快速闪过一丝不悦。
他赶紧回头,毕恭毕敬的对他们行礼:“某从小蒙祖父教导,不敢打诳语。”
“是吗?如此说来,你的医术的确很高?”黄培元便道。
彭彰颔首。“我家祖传的医术里有一项便是望气。便如现在,我看您的脸色。便知您有脚气,应当是前几个月去外地经商时和人共用了脚盆,被人传染。至今吃了药。还没全好,是不是?”
黄培元闻言大惊。“你果真看出来了?”
彭彰笑道:“某不敢欺瞒您。不然,现在这里不是还有一位神医么。您让她再帮您看看就知道某说的是真是假了。”
黄培元这才想起来慕皎皎的医术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是现在,她都已经是崔家的少夫人了,自己区区一介商户,哪有这个资格让她给看病?更何况,他这个脚气有没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了。不用慕皎皎看。他也给对方肯定的回答。
不过慕皎皎听闻此言,还是颔首道:“这位郎君说的没错,黄家阿叔您的确是有脚气。不过吃了些药。现在情况已经不严重了。不过应当是大夫给配的药里君臣佐使的配伍稍有欠缺,导致到了最后关头,仅有的一点小毛病怎么都去不掉。我原本打算忙完之后再和您说说的。现在既然这位郎君也看出来了,那他应当也有应对之法才是,就让他给你开服药吧!”
君臣佐使乃是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后来清朝的吴仪洛做了更清楚的解释,道是‘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也就是说,在一副药里头,各种药材之间的关系同君臣佐使一般,主次分明,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一起合作发挥出最好的药效,才能抵御外邪。祛除病痛。所以为医者,除了要能辨明患者的病情,在开方子时也一定要安排好各味药之间的关系,不可过分偏差。不然,就会导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黄培元听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还当是这个病到了最后,需要慢慢来治呢,所以并没有太过在意,还想着再去抓几服药接着吃吃看。现在看来,竟是配伍出了问题。多谢六少夫人及时为我指正。不然我只怕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呢!”
而后他又连连对彭彰拱手。“黄某也要多谢彭郎君。彭郎君果然医术超群,在下深感佩服。现在,还请彭郎君为某开一副药。解了这个纠缠某许久的毛病吧!”
“这个好说,拿纸笔来!”彭彰当即颔首。
药童端来笔墨纸砚,彭彰提笔蘸墨,挥毫而就。“这一副药,最多吃上三剂,我保管你这点小毛病就没有了!”
“多谢彭郎君,实在是太谢谢你了!”黄培元捧着药方感激不已。
彭彰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又笑眯眯的看向慕皎皎:“如何,我现在已经证明了我的医术。你可否考虑考虑聘我做这里的坐堂大夫?”
慕皎皎默然不语,崔蒲却禁不住冷笑出声。“这位彭郎君,不是我说你,你既然打算来长安城混,难道就没打听打听这里这个慕氏百草厅是做什么的吗?”
“这里不是药堂吗?”彭彰道。
“是药堂没错,但却是专门向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们供药的药堂。你觉得,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会放着好好的太医不用,专程跑到外头来看一个不知名的乡野大夫吗?”崔蒲笑问。
彭彰怔住了。“乡野之间也不乏医术高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