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板子之后,这些天的药格外的苦。我不喝,他们还凶我!还抓我头发!祖父,他们对我如此不敬,那就是对您不敬,您一定要给他们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咱们经略使府不是好惹的!”裴九郎君顿时又哭诉起来。
但是这个时候,大家的神色已经各异了。
裴经略使也没好气的喝道:“咱们经略使府不是好惹的,难道那对夫妻就是好惹的了?你先歇两天,等过两日心境平复了,就和你阿爹一起上府衙道谢去。”
“为什么?他们这么欺负我,我为什么还要道谢?”裴九郎君又叫。
“孺子不可教也!”裴经略使只丢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去。
“祖父!”裴九郎君连忙大叫,却被裴五夫人给拦下了。“你别叫了。你祖父这么安排也是为了你好。现在,咱们府上已经欠了新知府夫妻不少人情了。”
裴九郎君还不明白,裴五夫人却摇着头,也和裴五老爷一起离开了。
“你先歇着吧!明天我们再来和你解释。”
那对夫妻啊!哎,现在她都服了。
他们怎么就能做到面面俱到,让人想恨都恨不起来的?


节节高升 第424章 站稳脚跟了

第二天,经略使府上的大管家就带着两个人上门来了。
“崔知府,这个人名叫裴文,这个叫裴武。裴文是府上家奴,对岭南一带的风土人情都一清二楚。裴武乃是十年前买回去的胡奴,近些年经略使府上和胡人打交道的事情他都有参与。以后关于胡商的事情,您可以找他。”
裴经略使说话算话,果然送了两个可用的人给他。崔蒲大喜,连连对大管家道谢。
大管家今天还特地将自己儿子给带了过来。将人交接完毕,他就把自己儿子给推到前头来:“还不快向崔知府认错!”
大管家儿子名叫裴双全。因为大管家的缘故,这些年在经略使府上也有些脸面,但裴经略使意瞩的以后的大管家人选是他阿兄。他因为能力不足。只担任了个三等管事,这还是看在大管家面子上的结果。他年纪和裴五老爷差不多,两个人又臭味相投,没少在一起干坏事。平日里大管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昨日崔蒲上经略使府去,他随口提了提要让儿子去认错,其实就是等着崔蒲一句算了。崔蒲果然如他所愿这么说了,他便都打算将此事按下不再提了。
只是后来,当发现崔蒲和慕皎皎夫妻俩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收服了裴经略使一家上下的心,甚至裴经略使都已经决定要让裴九郎上门来认错了!
当主子的都已经放下身段了,他这个当奴才的怎么还敢端着?自然就是赶紧拉着儿子来认错,也算是给主子打前站了。
而且以他的了解,裴经略使似乎对?夫妻俩的评价都十分的高。他甚至告诫府上的郎君娘子们以后对这对夫妻都要客气些,能不和他们对着干就不对着干。这倒不是表示裴经略使怕了他们,而是明白这对夫妻都不是好对付的。所以,大家如果能和睦相处的话,那就还是和睦相处好了。好端端的,干嘛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得两败俱伤呢?
裴经略使看重的人,那以后一定不简单。他自然要抓紧机会,在别人还没围拢过来之前先结交上了。这样,说不定以后对自己也有几分好处呢!
裴双全最怕的就是他这个老子。现在大管家让他认错,他不敢推诿,乖乖的就向崔蒲道歉了。
崔蒲也猜出了大管家的意图。当然了,能和大管家交好,对他也是好处多多。好歹这位也是岭南地区数一数二的牛人,整个岭南上下,有什么最新消息他都是最先知道的。只要他在关键时刻稍稍提醒自己一下,那情况对自己来说就有利多了!
两个人各怀心思,于是一拍即合。崔蒲还特地留他们父子在府衙用了午膳,这才送他们离开。
然后,他就将裴文裴武叫来,和他们好好聊了一个下午。
傍晚时分。回到慕皎皎身边时,他脸上就已经带上了满满的笑。
“裴经略使送来的两个人可真厉害!一个对岭南地上的官绅富豪了如指掌,连人家祖上是干什么的、家里的姨娘是什么出身什么性子都如数家珍。另一个则精通好几门胡语。方才我问了他一些关于胡商在这里的习性,他也都事无巨细的和我说了。我这次可是捡到宝了!”
“错了,你这叫等价交换。我这一个月花在裴九郎身上的药也够买这么一个人了。”慕皎皎淡然道。至于剩下的一个,她昨天的经略使府上的表现也足够将之换来了吧?
“嗯嗯,娘子你说得没错,这是等价交换,不过一口气能得到这样两个人,我还是高兴啊!接下来我要做什么就顺手多了!”崔蒲笑着,便将她搂进怀里,又是好一通亲热。
慕皎皎推不过他,就只能任由他这样粘着腻着,直到他满足了,她才重获自由。
而直到这个时候,崔蒲才长长的出了口气。“现在,我可算是能稍稍放下一点心了!”
初来广州时,他心里说不惊惶是不可能的。尤其才刚上了港口,就发现有人在借他的名号生事,他当时杀了裴九郎的心都有了!
还好慕皎皎及时拦下了他,悄悄给他分析利害,引导他从裴九郎入手,拿这个人的一条命换更多好处。
他再和庄先生关起门来商量一番,就设下了这一连串的局。
到现在,他至少是先在广州站稳脚跟了。裴经略使不会再给他使绊子,手边又有了两个熟悉环境的得力助手,他的心就安定多了。
“对了,这些天还真有不少人看了告示来府衙报案的。一个个将故事编得曲折离奇,我看了状子都差点真信了!结果指着画像上的裴九给他们看,他们也一口咬定就是这个人骗了他们的钱,好几个人甚至自己都能把画像上的那张脸给画出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慕皎皎也不禁扑哧一声笑了。“你呀,这个阴损的主意还不知道要坑多少人呢!”
“说我阴损,他们难道就不阴损了?想借机敛财,还想骗我,那也得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你等着吧,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几日,肯定还有不少人要来自投罗网。我等人都往外跳得差不多了,再把他们一网打尽!”崔蒲冷声道。
这一切就是他的事了。和那些地痞流氓打交道。他最擅长。地痞流氓们的心思他也最了解,这方面她帮不上什么忙。慕皎皎便没有说话。
崔蒲兴致勃勃的给她描述了一番自己的计划,突然又道:“对了,我想抽个日子往韶州去给张中书上个坟。你和我一起去吧!”
“好。”慕皎皎轻轻点头。
两个人说干就干。
崔蒲将手头的事情简单梳理一下,腾出来几天时间,就和慕皎皎一起往韶州去了。
张九龄故乡位于韶州下头的曲江县,距离广州将近二百里,两个人便没有乘车,只共骑一匹马,早早出发,一路快马加鞭。走了两天就到了曲江。
两个人先找到了张九龄的家族所在地,拜见族长说明来意。当然,崔蒲隐瞒了自己广州知府的身份,只道自己是故人之子。特地过来吊唁。族长不疑有他,立马就叫来一个小郎君领了他们去张九龄的陵寝。
张氏一族在曲江也是大族。张九龄又是本朝从岭南出去的第一位宰相,官至中书令,乃是整个张氏家族乃至曲江的骄傲。所以他去世后。族中选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将他给葬了。
崔蒲和慕皎皎被带到张九龄陵寝附近,就看到张九龄的墓碑边上,有人正搭了一个草庐在抄经。
小郎君连忙冲那边叫道:“六郎君,张中书的故人前来拜祭张中书了!”张大郎君在族中排行第六。
正抄经的张大郎君连忙抬头。就见到了不远处正对他吟吟浅笑的崔蒲夫妻。他顿时眼眶一热,连忙放下笔走了出来。
“崔六郎君,崔六少夫人,你们怎么来了?”
“我这次来广州任职。便顺便来拜祭一下张中书。”崔蒲道,便抬起手中的酒坛。
张大郎君立马双眼闪闪发亮:“这里装的可是六少夫人亲手酿的酒?”
“正是。”
“那你们这个礼物可是拿对了!我阿爹最喜欢喝的就是六少夫人酿的酒了,当初做荆州长史时,多亏了有六少夫人您赠与的酒具和方子作伴,他的日子才不至于那般孤独寂寞。后来回曲江扫墓,他一病不起,临终前也是饮了一杯自己酿的酒才与世长辞的。只是在临终前,他还是连连感叹自己技艺不如六少夫人你。到死都没有再喝上一口六少夫人亲手酿的酒,实乃一大憾事!现在,有了这坛酒,阿爹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听他说得高兴。慕皎皎和崔蒲心里却只剩伤感。
想想张九龄官至中书令时多么的煊赫,朝中也少不了溜须拍马之辈。可一旦遭到奸人陷害,被贬至荆州做长史,就已然门前冷落。后来回乡扫墓,以致病倒在床,更是穷困潦倒。临终前,他最大的愿望竟然只是喝上一口想喝的酒,再无其他!想必。他是彻底对圣人绝望了吧!所以临死也绝口不提朝政,只求将自己麻痹致死。
可恨他空有一身抱负,到头来却也只能将其带到地下,徒留满腔的遗憾在人间。
崔蒲长出口气。便将酒倒了出来,和慕皎皎一起往张九龄坟前祭拜。
祭拜完毕,张大郎君便邀请他们去草庐坐坐。
草庐只是临时搭建起来的一个茅草棚,里头一应陈设十分简单。走进去一看,也就只有一张床、一张榻罢了。仅容一个人栖身的地方,现在三个人一起挤进去,就显得里头拥挤不堪。
张大郎君苦笑道:“地方简陋了些,还请你们见谅。”
“无妨。”崔蒲摇头。
张大郎君便笑道:“也是,你们夫妻俩都不是嫌贫爱富之人,不然当初你们也不会主动上门给我阿爹治病了。阿爹过世后,你们为阿爹做的那些事我也已经知道了。即便没有彻底伤到李林甫一党人,好歹打断了他们的几只爪牙,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自身甚至还因为这个缘故被贬到岭南来……不过一面之缘,你们就能为他做到这个地步,这份恩情某无以为报,只能等下辈子结草衔环,再报答二位的大恩了!”
说着,他就躬身冲崔蒲和慕皎皎行了个大礼。
崔蒲和慕皎皎连忙还礼。
“大郎君你过誉了。其实我们也只是为了发泄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罢了。”
“不管怎么说,你们帮我阿爹出了口恶气,这是事实。无论如何,身为人子,我必须代阿爹谢过你们。”张大郎君坚持道。
崔蒲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三个人复又坐下,闲谈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当然,主要围绕的还是张九龄。
不知不觉说了许久,张大郎君的娘子过来给他送饭了。
但这一次,跟在张大郎君身后的还有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娘子。
见状,张大郎君顿时脸色一变。


节节高升 第425章 偏向虎山行

走近了,便见到张大郎君娘子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方才得知我要来给夫君你送饭,十六娘子就说他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夫君你了,便要来和我一起来看看你。”将竹篮放在茅屋里,她小小声的道。
那小娘子忙不迭就上前来,娇滴滴的的对张大郎君叫道:“阿兄~”
然后她再转到崔蒲跟前,冲他软软一个屈身行礼:“崔郎君。”
单这三个字,从她唇齿间吐出来,却是异常的悠扬婉转,怯懦不堪。再配上那张如花儿一般娇嫩的小脸,真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心疼。
崔蒲心里大叫不好,赶紧就跳到慕皎皎身后。“娘子。我不擅长和小娘子打交道。所以还是你去吧!”
慕皎皎不语,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仿佛没有听到他的求救。
张十六娘子似乎这才见到她,赶紧又对她行礼道:“小女见过崔夫人。崔夫人年轻貌美,一点都看不出来已经生过孩子了。这肌肤也着实光滑细腻,吹弹可破,就像是少女的肌肤一般。您是怎么保养的,可否将秘诀告知小女一二?”
一点都看不出来已经生过孩子了,也就是说她生过孩子了,所以就掉价了吗?肌肤如少女一般,自然也不是真正的少女肌肤。毕竟,眼前可还站着一个真少女呢!
年纪轻轻的小娘子。正是风华正茂、可以随便作也一样容光焕发的年纪,却巴巴的来向一个年纪大她十多岁的人讨要保养秘诀,这是讽刺人呢还是讽刺人呢还是讽刺人呢?
慕皎皎淡然开口:“张娘子你这样已经很好了,不用再往脸上增添任何累赘。真要论保养,也得等你嫁人生子之后。”
“哎呀,人家年纪还小,还不想嫁人呢!而且,我脸这么黑,还是想先养养白净了再说。”张十六娘子赶紧就捂着脸,不胜羞涩的道。
不想嫁人,你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往坟地上跑什么?来张中书坟前唱大戏吗?
张大郎君都看不下去了,连忙便喝道:“十六娘,崔郎君和崔夫人是我的贵客,也是我阿爹的贵客。他们今日过来是来拜祭我阿爹的。”
张十六娘子浑身故作的娇柔一顿,立马又是一副无辜的面孔盯着崔蒲那边:“我知道啊!我阿爹也说了,崔郎君既然是阿兄你们的贵客,自然也就是咱们张氏族中的贵客。现在阿爹就在叫人准备酒席,说是晚上要请来族人好好陪陪贵客呢!现在,我就是来请崔郎君回族里去的。”
“哦?我倒是不知,岭南地区的风俗如此迥异。邀请贵客赴宴。是派出府上尚未出阁的小娘子?”慕皎皎冷声道,“我们在长安和扬州赴过许多宴席,也接过无数帖子,有事主本人来的、有派管家来的、也有让家中男丁来的。但看了上百例了,也不曾见过谁家是让小娘子出面的。我记得在广州的时候,我们上经略使府去,经略使府派出来同我们接洽的也都是男子吧?”
“没错,就是男子!”崔蒲赶紧出声附和。
张十六娘子脸上一阵尴尬,赶紧改口道:“我现在就是事先说一说,让你们心里有个准备。我阿爹当然不会派我来请崔郎君了。一会族中自有其他人来请你,郑重其事的请。”
磕磕绊绊的说完了这些,她的话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张十六娘子一抬头,就看到崔蒲夫妻乃至张大郎君夫妻都目光冷冷的看着他,一个个就跟在看个跳梁小丑一般,眼中满是鄙夷。
她顿时?头一酸,万分幽怨的凝视了崔蒲一眼,便呜咽一声捂着脸远去了。
慕皎皎便又淡淡扫了崔蒲一眼,逸出一声冷哼。
崔蒲霎时心惊胆战,赶紧大声解释道:“娘子,你别被眼前的表象给骗了!我和她没有什么,我们也是今天这个时候才认识的。张大郎君他们可以为我作证!”
张大郎君连忙轻咳两声:“这一点,我可以作证。我族中这个阿妹从小就在曲江生活,没有出过外地去。”
说罢,他忽的转向自己娘子:“你是不是和她们说了什么?”
张大夫人脸顿时一白。“方才崔知府夫妻过来的时候,我在厨房给你准备午膳,便没有见到他们。后来听他们说有人来祭拜阿舅,再听了他们的描述,我就知道是崔知府夫妻俩来了。一不注意。我就……”
“将他们的身份泄露了?”
张大夫人悄然将头点了点。
“你……哎,让我怎么说才好?”张大郎君无力叹道,“二伯一家最爱攀附权势。当初阿爹在世时,他有阿爹压着还好点。可是现在阿爹不在了。张家最大的靠山没有了,他正忙着上蹿下跳给张家找靠山、再让张家恢复往日的荣光呢!二伯府上那几个美貌的小娘子都已经被他送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剩下十六娘最貌美,他是打算拿她做大用处的。现在既然知道了崔知府的身份,他会放过他才怪!”
只是,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让小娘子涂脂抹粉之后往坟地上来,这对先人也未免太不尊重了!
“我也没想到,二伯一家会如此过分。一开始。十六娘子只是说陪我走一段,等快到的时候她又改口说怕我一个人来去孤单,她陪我到门口。可等到了门口,她又说什么许久没见你了。想得慌,非要往里头走,我怎么都劝不住。所以才……”张大夫人也是一脸的羞愧,赶紧上前来对慕皎皎和崔蒲赔礼,“今日之事是我的错,二位还请不要怪到我家郎君身上。”
“没事,孰是孰非,我们心里清楚。不会胡乱怪罪的。娘子,你说是不是?”崔蒲连忙摆手,冲着慕皎皎讨好一笑。
慕皎皎没理会他,只冷声道:“我们既然来了岭南。就必定会来祭拜张中书。那么和张十六娘子会碰上也是命中注定的。你们不必担忧,冤有头债有主,我们断然怪罪不到你们头上。”
也就是说,她会怪罪族长一家子。
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好歹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和他绝交。
张大郎君松了口气,幽幽低叹了声:“要是阿爹泉下有灵,知道二伯一家子已经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了,他肯定也会后悔当初将二伯推向族长之位。现如今。他们是越发的膨胀了。如果能有个人能好好的点醒他们,想必阿爹也是乐见其成的。”
他知道崔蒲和慕皎皎睚眦必报的性子。所以现在就放出话去——你们俩随便动手吧!反正只要不把人给弄死就行。如果能借此机会让他们认清现实改邪归正,那我们还要反过来感谢你们!
崔蒲听了,心里却并没有多高兴。现在。他的全副心神都放在身边的慕皎皎身上了。
她生气了!
察觉到她周身溢出来的丝丝冷气,崔蒲心里是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自然是她好容易又为他吃了一次醋!忐忑的,则是眼下自己该怎么将她劝好?她这次的火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午膳张大郎君只随便用了几口,就交给张大夫人端走了。张大夫人自知做错了事,后来也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下午,崔蒲和慕皎皎继续留在这里同张大郎君闲聊。期间,崔蒲不时便会挑起一个话头扔向慕皎皎。但都被慕皎皎无情挡回。所以越谈到最后,他的心情就越低落,一张脸都垮得不成样子了。
张大郎君看在眼里,也不觉好笑——这对夫妻真是出了名的奇葩。寻常不都是做妻子的小心翼翼的讨好着丈夫。唯恐被夫君所不喜吗?他们俩却是反过来了。认识这么久,他就一直只见崔蒲在小心翼翼的讨好慕皎皎,而慕皎皎则是高冷的站在那里,任由他跟只哈巴狗儿一般在她跟前蹦来跳去,各种讨好。什么时候来兴致了,她摸摸他的头给他点反应,崔蒲立马就蹦跶得更欢了。
真是……丢男人的脸啊!
不过这是别人夫妻自己的相处之道,他不予置评。最多只在心里偷偷吐槽几声就罢了。
到了申时,张家族长果然派了人来请崔蒲夫妻过去赴晚宴。
来人是张族长的大孙子,也就是张大郎君的族侄。这个人容貌和张大郎君有几分相似,但身上却没有半点张大郎君那也安然恬淡的气息。虽然打扮得人模狗样的。但他那双不停乱转的眼睛已经将他灵活的心思给泄露了个干净。
“我们就不去了。我们在广州还有许多事要做呢,这次过来本也只打算来和张中书说说话、敬他一杯酒。现在既然都已经如愿以偿了,我们也该走了。”崔蒲赶紧拒绝。
他宁愿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然后就近找个客栈投宿都行。至于在张府用晚膳、甚至在借宿在那里一晚……还是算了吧!之前在天长县,蒋老爷一家子的教训还不够深吗?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慕皎皎就慢悠悠的道:“我累了。”
崔蒲一怔,慕皎皎便又转向他,一字一顿的道:“我累了。”
“娘子……”崔蒲突然好想哭。
张族长的大孙子闻言却是大喜:“崔夫人既然来了,那就请随某回族里去吧!我们已经给你们准备了上房,您回去了只管去歇着就行了,保证让你们都舒舒服服的!”
慕皎皎只看着崔蒲不语。
崔蒲欲哭无泪。
他悄悄蹭到慕皎皎身边:“娘子,你这又是何必呢?”
“我无聊啊!”慕皎皎笑眯眯的道。
这笑容便又惊出崔蒲一身冷汗。


节节高升 第426章 搅乱一池浑水

在慕皎皎的坚持下,崔蒲即便再不愿意,还是无奈答应了张家族长的邀请,和慕皎皎一道回到张氏族中用晚宴。
其实他们和张氏一族人都不熟。
张九龄出身岭南张氏,虽然做了几年京官,但他为人倨傲,为圣人推举贤才向来是论才能而定,并不徇私。所以在长安时,他也只带了家眷在身边,基本没有怎么提携自家人。那次崔蒲和慕皎皎两个人上门拜见,所见到的张家人也只有他和张大郎君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后来被贬为荆州长史,他只带了张大郎君去,其他家人悉数回了岭南老家。
但现在因为还在孝期的缘故,张九龄那一房的人都没有出现。崔蒲就更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对着眼前一个个顶着张姓的人们强颜欢笑。
慕皎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宴席开始,她就被张氏族中一群女人们簇拥到了上位。上到族长夫人、下到下头的小娘子,他们全都对慕皎皎恭维得不像话。而在说话间,他们还时不时的将张十六娘子往她跟前推。
“算起来。崔夫人你和崔知府成亲有十年多了吧?”族长夫人突然道。
“嗯,十一年了。”慕皎皎应道。
她对自己人都不爱多说什么话。现在面对这些陌生人,那就更是惜字如金。
张家的女眷们见她如此冷冰冰的模样,心里也有几分不满——不管怎么说,他们还都是中书令的族人呢!你们又是小辈,现在上门来拜祭,难道不该有点小辈的样子吗?
可是刚才,她们说来者是客,让她上上位去坐,她就没有任何推拒的坐上去了!她们绞尽脑汁的和她搭话,她也淡淡的,最多言简意赅的回答一句,然后就一声不吭了。
这样的性子,怎么能胜任知府夫人之职?除了一张脸长得还可以,她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比来比去,还是他们家的十六娘子更听话懂事、更长袖善舞啊!
心里莫名生出一抹优越感,族长夫人的态度就更和蔼了:“十一年了?那这年岁可真够长的了!今日看崔郎君对你依然呵护有加,可见你们夫妻情深到了什么地步。对了。你们有几个孩子了?”
“一个小娘子,两个小郎君。”慕皎皎回答。
“呀,才两个小郎君?这也未免太少了点!”一个妇人就叫道,“但凡大户人家,谁不是巴不得多子多福?你们夫妻成亲十一年,才生了三个孩子,而且才两个小郎君,实在是太少了太少了!“
那边阴阳怪气的不停叫唤着,下面的人们便都将目光投向慕皎皎这边来了。
诚如她们所说,崔蒲快三十岁的人了,才三个孩子,的确不多。尤其儿子才两个,在他那一辈的朋友里算是拿不出手的了。须知长安城里的卢九已经有五个儿子了,魏王世子妃也一年一个、跟母鸡下蛋似的给魏王世子一连生下了好几个儿子,就连王十七和慕皌皌小夫妻俩也噗噗噗的生了两儿两女,这速度已经远超他们。
可是,那又如何?
慕皎皎抿唇不语,就看着这群人还能祭出什么花样来。
果然,很快那个妇人就道:“这里也没有什么外人,我说话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崔夫人你年纪轻,生得也好,现在自然能勾住崔郎君,让他乖乖听你的话,可是你想过以后吗?以后等你年长色衰,那又该如何?这男人啊,都是贪鲜的东西,你一直这么管着他,他现在心里指不定多么不高兴呢!一旦给他碰到个机会,他带回来个小娘子气你,你真是哭都哭不出来!”
“就是啊!我家男人还没崔郎君那么能干呢。也是嘴上说着听我的,可没事就往外头跑。后来还是我做主给他纳了两个妾,他才消停了。现在,那两个妾都给他生了儿女了,他可算是满足了,现在对我格外的客气呢!”
然后,就是一群女人纷纷跳出来,以自己为例给讲给慕皎皎听。慕皎皎一本正经的听着,也悄悄将她们的名号都记在了心里。
他们都讲完了,就轮到族长夫人了。
她自认为比那些人高端些。所以等到所有人说完后好一会,她才语重心长的对慕皎皎道:“崔夫人,你别怪我们说话难听,实则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啊!这女人年岁越大,越不值钱。尤其你马上都过三十了……不瞒你说,当初我三十岁以后,我家老爷几乎都不怎么往我房里去了,见天就厮混在小妾房里。可男人却不同,尤其像崔郎君那样的,年少有为,面目也生得英俊,应该一直有不少小娘子对他投怀送抱吧?”
慕皎皎颔首。
“所以说啊!”族长夫人便一拍大腿,“与其让那些外来的小妖精占了位置,还不如你抢先一步,在他身边按插上自己人。等你不能侍奉的时候,就让自己的人上。这样,不管怎么说他的人和心都是在你这里的。至于小妾生不生儿女,儿女养成什么样,还不都是你说了算?不过,作为过来人,我还是劝你好歹给他留下几个儿女。好歹咱们也是做正妻的人,心胸不至于这么狭隘不是吗?”
慕皎皎唇角微勾。“是这样啊!”
转了半天圈,她们就是在给她洗脑——你老了,马上就年长色衰了。与其还这样死霸着男人不放,徒惹男人不高兴,还不如赶紧给他纳几个妾,多生养几个庶出子女,也显得你贤德不是吗?
可是,她要这个贤德有什么用?
族长夫人一行人见状,以为她想通了,一个个顿时激动得不行。
组长夫人连忙又转换口吻:“不过,我们也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给你一些参考罢了。至于最终选择怎么做。一切都还看你。如果不是看在你们夫妻对我三叔真心实意,这个时候还来祭拜,我们也不至于对你掏心掏肺的说这么多。”
慕皎皎又轻微的撇撇唇,便将目光转向了张十六娘子那边。
大家顿时群情激奋,张十六娘子更是昂首挺胸,将自己那张漂亮的小脸儿正对着她。让她看清楚自己的美貌。
慕皎皎停顿了好半天,才慢悠悠的开口:“贵府上十六娘子生得真好,比我当初还要好得多。如果再给我家郎君纳妾的话,怎么也得纳几个像她这般才貌的才行。”
这话正合她们的意!
一群三姑六婆更开心了,心里也对慕皎皎越发的鄙夷——果真是个没有母亲教养的商户之女,这脑子长了跟没长似的。他们才随便说了几句,她居然就真信了?还傻傻往她们设好的圈套里钻。哎,这种随随便便就能赚来的成就感好没意思呢!
说着,慕皎皎又冲张十六娘子道:“十六娘子,你觉得我家夫君如何?”
张十六娘子小脸通红,娇羞不已的道:“崔郎君长得好,人又少年有才。自是世间少有的好儿郎。”
“那,如果我说想帮他纳你为妾,你愿不愿意?”
“我……婚姻大事,岂是我一个小娘子能做主的?一切还是得看长辈。”
族长夫人也恨不能现在就一口答应了!可是,身为女方好歹也得矜持些。就这样巴巴的把女儿给送出去,这孩子就不值钱了。
因此。一群女人互相交换一个眼神,就开始给张十六娘子抬轿子了。
张十六娘子的阿娘先道:“十六娘子可是我们张家这一辈里头最年轻漂亮的小娘子呢,我们大家都盼着能给她找个好人家。她祖父说过许多次,以我们张家的门第,还有她的人品相貌,就是给知县做夫人都绰绰有余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简直将张十六娘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张十六娘子越发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