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扬州是鱼米之乡,四处可见江河湖,海陵县还东邻?海,平日里的各种好处都是从这里来的。可一旦遇上大雨涨潮天气,那就坏了。扬州府上下,可谓是随处可见高高低低的堤坝。虽然每年朝廷都会拨款下来修筑堤坝,但拨下来五千贯,经过层层盘剥之后。能有一千贯用在堤坝上就不错了。而这点钱又怎么够?所以大家大都选择随便应付一下,把表面功夫做得好看点就是了。
如今的堤坝大都是开元初年前后修建的,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初在天长县和海陵县时,崔蒲就发现两地的河堤都不同程度的遭受白蚁侵蚀。每当每年夏汛秋汛的时候,水位一高,堤坝背水坡就会出现大片窨潮和渗水漏水现象。
天长县和海陵县财政收入还算不错,结合上头拨下来的钱,再从县库里挤一挤,将堤坝重点地方修补一下还是可以的。只是,其他地方的知县大都没有崔蒲这么用心。
这次雨一大,六合县江堤、江浦县滁堤以及仪征、泰兴、邗江、靖江四县的江堤眼看着就不行了。
最终。靖江县的江堤就因为扛不住猛涨的潮水的冲击,轰然崩塌。
下头的两个村庄已经被水淹了。
“现在这个情况,你少不得要下去看看了。”慕皎皎道。
崔蒲看看身体依然虚弱的她,在看看襁褓中呼呼大睡的孩子,他面露犹豫之色。
慕皎皎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笑道:“你不用担心我们。二郎都已经三个月大了,我的身体也早恢复得差不多了。这里还有阿妹他们陪着我呢!我们在府衙里头没事的。倒是你,这次去了肯定要到处走,鞋袜什么的多带些。还有那些药材也都带上,给身边的人都用一点,以防万一。”
崔蒲本来就担心着下头的情况。现在听她这么说,自然也就不再犹豫,便颔首道:“这里的事情就都交给你了。我这次把小四儿留下来给你,要是有什么事情,你就让他去找我。现在扬州府下头各个地方他都跑得熟,不管我在哪里他肯定都找得到。”
慕皎皎点点头,叫来绿豆给他收拾东西。
这次情况紧急,崔蒲不过随便带了几件衣裳,却叫小厮背了一大包的药材鞋袜,便匆忙往靖江县去了。
他这一去。便接连半个月都没有再回来。
后来消息一点点的传回来,慕皎皎才知道靖江县那边的情况比一开始传来的还要严重得多。
靖江县县令岳鸿义原地踏步几十年了,这辈子眼看就要在这个知县任上终结。他如今眼看就要六十岁了,估计这一任做完就要告老还乡,现在必然是有钱就捞,能捞多少捞多少。所以靖江县的江坝只怕许多年都没有修缮过了。经过多年的白蚁啃咬,里头早已经空洞得厉害。
而且大堤临江而建,农民为了方便灌溉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时间一长,江坝被弄得面目全非,动不动就就会决口发生水灾。但因为范围都不大,一切都被岳知县给按下了。
可是现在,江坝被大雨冲刷了好几天,决口的地方层出不穷,就连衙役都再三告知他堤坝里头已经出现裂缝了,他却还想着隐瞒隐瞒,还盼着偷偷把缺口给堵上,能够蒙混过关。至于江坝下游的几个村庄里的百姓,他更是没有想到要提前一步将人群疏散。
所以现在,江坝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崩塌,瞬息就将下游两个村子淹没了。但水势并没有就此止住,而是浩浩荡荡往下游奔涌而去,临近的一个镇子都没有幸免于难。
而直到这个时候,眼看一切都无法挽回了,靖江县才急急忙忙将消息送到扬州城去,而且还遮遮掩掩的。
崔蒲去了地方,才发现事情比他想得还要严重。顿时大怒,当场就将岳知县给撤了职,把人关押起来。然后他片刻都不耽搁,便让吴先生就地勘察地形。赶紧拿出应对之策。
但除了应对缺口的堤坝外,他现在更需要做的是赶紧组织人手将被洪水围困的百姓们救出来,再尽全力抢出百姓们淹没在洪水中的财物。
这一忙起来就没了影。
大娘子和大郎君几天没见阿爹,便手拉着手来到慕皎皎跟前。
“阿娘,阿爹呢?”大娘子脆生生问道。
“在下头忙着呢!”慕皎皎道,“怎么,想他了?”
大娘子点点小脑袋。大郎君却就趁机又往慕皎皎怀里钻进去。
慕皎皎抱着儿子,心思却已经飘到了崔蒲身上。
大娘子也爬上床来。拉着慕皎皎的手道:“阿娘,外面天天在下雨,阿爹出去这些天,会不会被冻着?我这些天在房里都觉得好冷!”
他肯定已经被冻得不轻了吧?这些日子。那个人只怕大半时间都泡在水里了。他那性子,她还不知道吗?一旦有事,自然是冲在第一线的。
其实在以前,遇到洪涝灾害的时候,她也曾经作为随队医生去过现场,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只是那还是各方面准备都已经很完备的现代了,可是这次崔蒲是匆忙去的,手头也没准备什么东西。只怕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苦。
可是防洪防涝这种事情,她真的不懂,现在去了也只能给他添乱。如今,她也只能坐在家里带带孩子。顺便关心一下最新情况了。
母子几个正依偎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的猜测着崔蒲那边的情况,绿豆突然跑了进来:“娘子,胡三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慕皎皎连忙起身。换了见客的衣裳去偏厅,大娘子和大郎君连忙就跟拉上她的手,跟一串长长的尾巴似的跟了出去。
胡三才刚回来,身上还湿漉漉的。正埋头吃东西。一见慕皎皎母子三个走过来,他赶紧就放下筷子:“属下此次是带了知府的书信往江南东道观察使府上求援去,顺道来向夫人报个平安。崔知府现在在靖江县还好,只是接连几日都没有吃好睡好了。现在堤坝缺口暂时堵住了。只是因为雨水一直不停,堤坝其他地方眼看又要出现缺口,所以他暂时还不能回来,只能组织人继续疏浚洪水。”
他回来之前,崔蒲叮嘱过他,实话实说,不用隐瞒,他也就真个没有隐瞒。
慕皎皎听完这些。便点头道:“我知道了。”顿一顿,她忽然又问,“我记得江南东道观察使是也是这两年才刚上任的吧?他似乎同崔家并没有多少来往?”
“似乎是的。”胡三对官场上的事情了解不对,只是保守回复。
慕皎皎垂眸想了想。便道:“你先把碗里的东西吃完。我再去写一封信,你顺便带去给扬州刺史王义。咱们现在得做两手准备才行。”
胡三想也不想就点头答应了。
很快慕皎皎就写好一封短信,胡三揣进怀里就走了。
随即大娘子便扑入慕皎皎怀里:“阿娘,阿爹在受苦!我要去找他!给他帮忙!”
“你现在不去找他,就是给他帮忙了!”慕皎皎拍拍她的小脑袋。
大娘子不高兴的撅起小嘴。
慕皎皎摇摇头。“我看,你既然有这个心思,还不如来和我一起给你阿爹准备衣裳和吃食。你没听你胡阿叔说吗,你阿爹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知道你给他准备了东西。他肯定吃得特别开心!”
“好吧!”不能去那边给阿爹帮忙,现在她也只能这么做了。
大娘子撇撇小嘴,便拉上大郎君的手:“阿弟,咱们走!”
大郎君顿了顿。才任她将自己拖着往前走。
当天晚上,崔蒲从堤边回来,便收到了小四儿送来的一大包干爽衣裳以及一大包糕点。
衣裳里头还藏着一封信。崔蒲拆开一看,便禁不住笑了。
庄先生看在眼里,便问:“是小娘子给您写的信吗?”
“是啊!”崔蒲仔仔细细将信看了一遍,才将第一页放下。
而当目光扫到第二页的时候,他的脸色便陡地阴沉下来。


节节高升 第374章 我现在不是来了吗

庄先生见状,心里也咯噔一下,连忙问道:“夫人可是还有什么要紧事交代?”
崔蒲立马扯扯唇角:“只是猜测而已,我暂时还是别说出来紊乱军心的好。”
慕皎皎的猜测,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跟了崔蒲这么多年,庄先生心里对慕皎皎的本事知道得一清二楚。眼看慕皎皎一路扶持崔蒲到现在。他是打从心底里对慕皎皎感到钦佩。所以现在一见崔蒲的反应,他便知道一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知府您不想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消息而当大家都跟着心神不宁的想法老夫理解。只是老夫以为,如果真有什么大消息的话,您还是可以先拿出来让我们这群人帮您参详参详,也免得等事情真发生了,大家都束手无策。这里都是自己人。”
崔蒲闻言觉得有理。便将信递给了他。
庄先生大略看了眼,脸色也跟着变了。“夫人的猜测是否属实?”
“是不是属实,明天就知道了。”崔蒲淡声道。
好容易等到第二天中午,胡三终于湿哒哒的回来了。
“知府,属下这次去观察使府上求援。谁知他看过信后,便道他的兵都已经借给海陵县去固守堤坝了!而且人就在属下过去求援的前一天才刚走的!”
“果然。”崔蒲垂下眼帘,不喜不怒,只是冷冷吐出这两个字。
庄先生也不由拊掌:“夫人还真猜对了!这个观察使居然真是李中书的人!”说罢,他嗓音又低了八度,“只是海陵县遭遇洪灾。他们不来府衙求援,却直接去找观察使,观察使就把人都给了他,这是什么道理?明摆着告诉所有人,他们狼狈为奸了吗?”
“紧急时刻,为了保障县里的百姓安康,他顺势朝距离他最近的上官求援,也没什么不对。非常时刻,非常办法,这个错挑了等于白挑。”崔蒲冷声道。
这一点他们心里自然清楚,只是……他们心中不快!
那两个人分明就是早有预谋,而且专门赶在他们的人去的前一天把人给挪走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那些人一直都在盯着他们的所作所为,现在好容易抓住机会了。便开始打击报复!
只是,拿这么多百姓的身家性命和祖祖辈辈留下的财产、以及新唐王朝江南大片肥沃的土地来打击报复他。他们这赌注下得也未免太大了点!
崔蒲不禁一声冷笑。“万天赐,李林甫,你们真是好样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林甫又是手眼通天的人,即便万天赐再怎么竭力隐瞒。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他肯定也早知道了去年九十月份扬州府内发生的事情。
只是万天赐不说。事情也在扬州府外没有激起任何水花,他自然也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不管怎么说,崔蒲也是暗坑了他的人,这便是间接打了他的脸、拒绝了他的示好。那么现在。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反手就给崔蒲一个教训。
观察使既然是他的人。那么必然是按照他的心意行事。
“那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吴先生着急得直跺脚。
“还好夫人早有预料。属下从观察使府上出来后。就转去了王刺史府上。将书信递上去后,王刺史便将他手下的一千精兵都给属下带过来了!”胡三立马就道。
“是吗?那可太好了!”此言一出。庄先生等人立马就欢呼起来。
崔蒲心中也一阵雀跃,便看向胡三:“这事夫人怎么没在信里和我说?”
“对了。昨天属下离开之前,夫人还让属下转告知府您一句话。”胡三立马就道,“王刺史身为一地刺史,身份敏感。帮咱们是情分。不帮咱们是本分。帮与不帮,全都在他一念之间。她拿不定主意王刺史会做什么样的选择。便干脆没不说了。这样的话,如果属下没有搬来救兵,你们也不至于太失望。而如果真搬来了,那就是意外之喜。给你们一个惊喜那不是更好吗?”
“夫人真是……把一切都考虑进去了。知道咱们心里已经够焦虑了,便先不给咱们无谓的希望。直接就来现实的支持。有这么一个夫人,实在是知府您的福气、也是扬州府上下几十万百姓们的福气啊!”庄先生由衷叹道。
“那是自然。自从娶了她,我身上的福气就一直没有断过!”崔蒲得意的道。
不过现在不是嘚瑟的时候。稍稍兴奋了一下,他便又沉下脸:“那一千精兵何在?”
“就在外头,随时待命!”
“好!现在,咱们现在就出去整肃军队,分派任务!”
有了这一千个训练有素的将士帮忙,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崔蒲分出三百人去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再留下五百人,用箩筐、?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装上石头,垒在堤坝缺口处。先将口子堵上,再慢慢将范围扩大,直到将整个江堤都暂时用石块垒成的堤坝代替了,可算是将破口的隐患解决掉了。余下二百人则开始抢挖沟渠,疏浚洪水。
而且眼看他们人手不够,郭刺史等人赶紧就将府上的家丁全都派过来帮忙了。
再经过小半个月的努力,这一场洪灾才算是平定下去。
也是在这个时候,滴滴答答的雨季终于结束,太阳出来了。
这个时候,慕皎皎也坐着车来了。
当看到她,崔蒲立马就冷下脸。“你来做什么的?”
“给你帮忙啊!”慕皎皎笑道,便跳下车,再叫人将车上的东西都抬下来。
眼看好几个箱子被连续抬了下来,崔蒲眉头紧皱:“你这是要干什么?”
“你难道没有研究过县志么?每次洪涝灾害过后,再经过太阳暴晒的话,便极易滋生瘟疫。”慕皎皎道。
崔蒲好容易松缓了几天的神色立马又严肃起来。“你说真的?”
“知府,是真的。”吴先生连忙小声道。
崔蒲眼神一暗。
慕皎皎便拍拍他的脸:“你别怕呀,我现在不是来了吗?”


节节高升 第375章 睡神会翻身啦

崔蒲连忙将她的手抓住握在掌心里。“别乱动,这里还有许多人看着呢!”
哟,脸还红了?是羞的还是激动的?
慕皎皎从善如流:“好吧,咱们先进去再说。”
可等进了房间,崔蒲立马就拉下脸:“你又不和我打一声招呼就自己跑来了!孩子呢?你把他们给扔下了?”
“我把阿姐请来了,让她和阿妹一起帮我照料着他们。”慕皎皎道,“孩子那边你放心好了,前两天我不是还叫他们给你写信了吗?大娘子和大郎都好得很,二郎除了爱睡些,其他方面也没问题。把他们交给阿姐阿妹带,我一点都不担心。相反——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你,所以就来帮你了。”
一席话,说得崔蒲心里暖暖的。
但他一张脸还绷得紧紧的:“既然来了,那就说说你的计划吧!”
慕皎皎果然就摊开一张纸,开始和他说起她这些天制定的计划。
之前做随队医生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其中的操作细节是她的分内事,所以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些日子她又翻阅了一些县志,大略掌握了之前每次洪涝灾害过后官府采取的措施。两相结合,便制定了一个最适合现在靖江县的法子。
崔蒲仔细看完,心里有底后,便赶紧让人去统计受灾百姓里头出现感染瘟疫症状的人数,以及具体人群。
一天过后,数据送上来,最先受灾的两个村子里果然已经有不少人出现了咳嗽发烧的症状,其中两成以上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其他村子里也多多少少有些,但情况最严重的还是当属那两个村子。
慕皎皎听完,当即便道:“情况紧急,一刻都不能再拖延了。现在,我就带人先去清水村!”
“你不能去!”崔蒲却赶紧就拦下她。
慕皎皎不解看着他,崔蒲咬牙道:“你本来身子就弱。现在又才刚生完孩子,哪能往这种地方跑?清水村的情形你是没看到,到处都是小水潭,多少东西都在里头泡着,我上次去的时候就发现那里已经开始苍蝇蚊子乱飞了。现在再被太阳一晒,情况肯定更糟。那些身强体壮的百姓在那里多呆一会都尚且扛不住,更何况你?”
在他心里,应当还把她当做刚成亲时那个病歪歪的小女人吧!
慕皎皎浅笑摇头:“这些我早有预料,所以已经随身带着药了。”
“可是……”
“现在真没得可是。这是二十多年来这里第一次发生瘟疫,扬州府里的大夫大都没有多少经验,现在我必须给他们带好这个头。我先领着他们做一遍,让他们都知道具体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这样,等换了地方他们就知道怎么做了。”
“换地方?”崔蒲一愣。
慕皎皎扶额。“你不会以为就只有靖江县这边有瘟疫吧?”
当然不是。现在几乎整个扬州城都遭受到了暴雨的袭击,地方上的堤坝大大小小全都出现了一些缺口。只是因为靖江县情况最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最大,所以他才会到这里来主持大局。
他刚才听了慕皎皎的话,第一反应便是——该不会,忙完了靖江县的事情,她还会换地方接着忙?
这个他绝对不同意!
但随即他才反应过来:慕皎皎是以为他一时脑抽,只把心思放在靖江县、便忘了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受灾。
慕皎皎也不傻。一见崔蒲的反应,她就知道她想岔了,赶紧就解释道:“我现在的身份和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我四处乱跑。所以现在,我只是选定靖江县作为示范点,带着我的徒弟还有徒孙们来治这里的瘟疫。等他们把方法都学上手了,就该他们分散到其他地方去亲自操刀。哪些地方的情况没有这里严重。我也更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做。”
原来如此。
崔蒲这才松了口气。不过想想,他还是又道:“我和你一起去。”
“你……好吧!”知道现在是甩不开这个男人了,慕皎皎也懒得再浪费唇舌,无奈答应了。
接下来,这对夫妻俩便直接带着人奔赴到了下头瘟疫发展最严重的村子。慕皎皎领着一众徒弟徒孙实地观察过当地的情况后,便叫人将带来的艾蒿放在蚊虫?蚁聚集的地方熏烧,再把已经生病的和尚未感染的百姓们分开,分别给他们分发汤药治疗。
至于崔蒲,他则是继续带着人收拾整理村子,将污水排走、把被洪水冲垮的房屋、鸡鸭猪圈清理出来,不让疫情再有蔓延肆虐的机会。
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尤其琐碎累人。
百姓们大都没读过多少书,更不懂那些大道理。他们只知道看到有人得了瘟疫,便吓得不行,唯恐自己被感染。大部分人好歹还算听话,官兵安排他们怎么做,他们就乖乖怎么做了。可是有的人却开始动歪心思,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安全,便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要偷溜。
亏得崔蒲早有准备,就在村子外头设岗让人看守,看到偷跑出来的百姓就把人给揪回去。
百姓不服,大吵大闹,便又是一番让人头疼的安抚。
诸如此类的小事情不胜枚举。但好歹在崔蒲带着军队的强力镇压下,到底没出什么大乱子。慕皎皎再几剂药下去,重病的人病情明显好转,其他稍稍露出点被感染苗头的人很快就没事了。其他没事的人自然更是活蹦乱跳。
发现这一点,百姓们的心才渐渐安定下来。
眼看靖江县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慕皎皎便只留下一个徒弟两个徒孙在这里给自己帮忙,其他已经学到应对方法的人赶紧就分散到其他受灾的县里去主持对抗瘟疫的工作去了。
这必然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
等到将靖江县的瘟疫彻底消除,那已经是将近一个月以后的事了。这个时候,其他地方的瘟疫也前后脚的销声匿迹。
紧接着,便是各地的灾后重建工作,那便是崔蒲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崔蒲和慕皎皎虽然同在靖江县,却因为各自职责不同。几乎白日都奔赴在不同的战场,直到天黑后,两个倦极的人才能在临时居住的地方见上一面。但最多也就说上几句话,然后就赶紧洗洗睡了。第二天一早起来,他们便又收拾停当。出去继续自己的工作。
知府和知府夫人两个人不辞辛劳,亲自奔赴在抵抗瘟疫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双手为百姓们垒起一道坚固的城墙。这个消息不知不觉便流传了出去,夫妻俩为爱民如子的形象越发深入民心。
有他们带头,其他地方的知县等也不敢再冷眼旁观,一个个也都学起崔蒲和慕皎皎的样子,挽起袖子亲自下地,帮百姓们解决起实际的困难。
这样一来,救灾治病的进度就大大加快了。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眼下的紧急事件都已经处理妥当。只剩下灾后重建这个大工程。这个急不来,必须徐徐图之。
但好在崔蒲早已经命人从府库以及各地县库里拨出不少粮食以及帐篷等物应急,后来长安那边也有人送来急救的物资。分发下去后,百姓们的基本生活已经有了保障,人们情绪还算稳定。
崔蒲松了口气。这才带着慕皎皎回到扬州城。
而回到府衙,慕皎皎就病倒了。
“没什么,就是累了。她底子弱,身体又单薄。这样前前后后奔忙一个月,便是个大男人都扛不住,更何况她这么一个弱女子?现在好好休息一阵,再慢慢给她进补,过上一个月半个月的就该差不多了。”常太医如是道。
因为一开始人手不够,常太医和慕皎皎分头行动,两个人算是此次对抗瘟疫的两大领军人物。常太医也才回来。人瘦了大一圈。
崔蒲连连点头。但一等送走常太医,他的脸色便又阴沉下来。
慕皎皎见状,面上也浮现一丝羞赧。她悄悄从被子里伸出手,想要来抓他的手。谁知崔蒲抢先一步将手一收,让她抓了个空。
慕皎皎就知道他是真生气了。
她深吸口气。眼巴巴的看着他:“你在生气?”
“是啊!”崔蒲凉凉道,“是谁说她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她一定没事的?结果现在,躺在这里要死不活的人又是谁?”
慕皎皎不语,崔蒲便又低哼一声:“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你说的话了。女人都是骗子,尤其是你!你都骗了我好多次了!”
慕皎皎更是把都垂得低低的,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崔蒲心里一阵暗爽。
真难得啊!她也会有在他跟前吃瘪的一天!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爽了,他要好好感受一下!
只可惜,他还没感受多久。就听到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来袭,大娘子带着弟弟们来了。
“阿爹!”进门见到崔蒲,大娘子连忙就大叫着往崔蒲怀里扑了进去。
崔蒲也赶紧就把女儿给搂进怀里。大娘子抱着他的脖子又连珠炮似的问:“阿爹,你怎么这么多天才回来啊?我和弟弟都快担心死你们了!我给你的信你看了吗?你怎么也没回我一封?你不听话!以后不能这样了!”
“好好好,以后不这样了。以后你的信阿爹一定都回。这次不是太忙了吗,以后绝对不这样了!”面对女儿,崔蒲真是把阿爹的慈爱发挥到了极致。
父女俩说话的时候,崔蒲的眼睛也没放过大儿子。果然,趁着他和女儿亲热的功夫,大郎君就又悄悄从他身后绕过去,蹑手蹑脚的来到慕皎皎身边,那小手行动却是极快,赶紧就拉上了慕皎皎的手。
崔蒲一见,顿时又怒火中烧。赶紧就上前来把儿子给拽开。大郎君却大叫:“不,阿娘病了!我陪她!”
“咦,阿娘你病啦!”大娘子这才发觉躺在床上的慕皎皎,立马就哧溜哧溜的从崔蒲身上爬下来,也趴在床沿看着慕皎皎。
慕皎皎摸摸一双儿女的小脑袋:“阿娘没事。就是累了。歇两天就好了。”
“哦,那我们就放心了。”大娘子连忙拍拍小胸脯,随即又扁扁小嘴,“小阿弟现在在学翻身呢!本来还打算让他表演给你们看的,现在阿娘你这样,就算了吧!”
“二郎都会翻身了?”听到这个消息,崔蒲和慕皎皎纷纷大吃一惊。
大娘子大郎君纷纷点头。
“可是,他之前不是还连坐都不会坐的吗?”崔蒲忙问。
“他都已经学会啦!”大娘子欢快的宣布。
崔蒲连忙看向二郎君的乳娘。乳娘老实点头:“二郎君的确已经会笑会坐了,现在也在学翻身。”
说着,她忙将怀抱里的襁褓放到床上。大娘子连忙再戳还在闭眼大睡的小阿弟一下:“阿弟,起来翻身啦!”
奇迹般的,二郎君立马就睁开了眼。目光扫过正趴在一旁的阿姐和阿兄,他立马就小胖腿一蹬,坐了起来。然后再往下面一倒。就开始往一边翻起身来。
那动作,看起来格外的利落,一点都不像两个月前还连坐都不会的样子。
大娘子津津有味的看了一会,便冲慕皎皎笑道:“阿娘你看,小阿弟翻得多好!”
是很好,都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慕皎皎看看继续翻身的小儿子,目光不由转到了床沿这对小儿女身上。
“又是你们干的?”


节节高升 第376章 立了两个大功

一双儿女立马齐刷刷露出灿烂的笑颜。
“阿娘,我们也是为了阿弟好!”大娘子一本正经的道。
大郎君也才开口:“为阿娘……分忧!”
两岁半不到的娃娃,居然也懂得‘分忧’二字,她这个儿子不简单啊!慕皎皎心里无奈想着。
慕敀敀和慕皌皌姐妹俩匆忙赶来,正好听到这对姐弟的话。慕敀敀当即笑道:“阿妹,你这三个儿女真是太厉害了,这几天可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
三个?
不是只有大娘子和大郎君吗?
慕皎皎看看已经停止翻滚、双眼又要合不合的二儿子,眉头微皱。
崔蒲也是一愣,便问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慕皌皌还好说,慕敀敀却是魏家当家主母,这些年陪着魏庄迎来送往,见识不凡。就连她都夸这三个娃娃。可见这三个娃娃就这些日子的确做了让她们眼前一亮的大事!
而且……很有可能又是让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吧?
慕敀敀便看向慕皌皌,示意让她说。慕皌皌掩唇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你们走了,大娘子和大郎君两个人就日日围着二郎君转,说是阿爹阿娘不在,他们做兄姐的必须代替爹娘保护阿弟。结果围了两日,两个人看着二郎君一天到晚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也不和他们玩,两个人都有些泄气。我们还说要劝他们出去玩玩呢,结果谁知大郎君突然就说起了二郎君还不会坐的事情,然后姐弟俩就煞有介事的商量起应对办法。结果,还真就给他们商量出法子来了!”
想想当时这一个四岁多、一个两岁多的两娃娃相对而坐。一本正经的商量事情的模样,她忍不住笑个不住。
慕皎皎和崔蒲的一颗心也沉了又沉。
崔蒲忙问:“他们怎么做的?”
“他们就是,不让二郎君睡觉!”
噗!
慕皎皎喷了,崔蒲也喷了。
“再然后呢?”慕皎皎赶紧问。
“再然后……二郎君也是个奇才。想睡睡不了,大娘子恐吓他,除非照他们吩咐去做,否则他们就不让他睡,然后他果然就乖乖的去坐、去笑了!竟是都没有哭!等他所做的让大娘子和大郎君都满意了,这两个人不烦他了,他果断的就眼睛一闭,又倒了下去!”
呃……
夫妻俩顿时无言。
双双将目光转到又已经呼呼大睡的儿子身上,再抬起头来,两个人四目相顾,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他们这个儿子,居然都已经懒到这个地步了?
懒得动,懒得哭。被逼急了,直接就照别人的要求来办,就连服软求饶以及申请外援这种事情都懒得做!
她果真又生了个大奇葩啊!
慕皎皎彻底无语了。
崔蒲也嘴角狂抽,半日无语。
慕敀敀又叹道:“我好歹也生养了三个孩子,见过的孩子更是不知凡几。但所有孩子加起来都没你家一个好玩!你们夫妻俩可真厉害,怎么就能生出这么多各具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