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宫弃妃:皇上别过来-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是因为如此,围猎回来之后,再没有大臣提起立储的事情。
    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二皇子时的伤,一天天好起来,只是筋脉受损,他的右手,再也无法用力。
    原本二皇子有些沮丧,景帝将他叫到御书房,认真谈了一番话之后,二皇子的情绪,好了不少,他开始试着练习左手。
    毕竟二皇子还小,现在练习左手,倒是也不晚,虽然有些事情仍旧做不了,但有些事情,可以通过左手捡起来,也不至于就彻底的废了。
    从围场回来之后,二皇子的性情,变了不少,让人觉得真实了很多,他不再伪装自己,而是试着去做自己。
    虽然略有些不习惯,可二皇子觉得,自己轻松了不少,不再那么压抑,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过去,真的很愚蠢。
    围场的事情,知情的并不多,所以二皇子在宫里的生活,跟过去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面对晟儿的时候,他总是觉得很内疚。
    也就是因为如此,晟儿找了个机会,也跟二皇子好好的谈了谈。
    毕竟是兄弟,虽然曾刀剑相向过,可最后,帮晟儿挡了弩箭的,也是二皇子,也因为如此,二皇子的右手废掉了。
    只这一件事,便可以抵了之前的事情,晟儿最终全身而退,安公主也没什么大事,只有二皇子是吃了亏的,也算是受了惩罚。
    既如此,没必要揪着过去不放,所以一番谈话之后,兄弟之间的隔阂,终于彻底消除。
    偶尔的时候,兄弟俩还会在一起比划比划。
    珺儿虽然是右手废掉了,却从来不允许晟儿让他,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晟儿获胜,对此,珺儿倒是也不恼。
    有晟儿陪着比划,他的进步倒是很快,所以他心里不觉得失落,反而感到很高兴。
    瞧着兄弟俩如此,景帝十分欣慰,这样的成长,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可如今来看,却是值得的。
    二皇子的封地,景帝已经选好了,大皇子在南方襄城地带,景帝将二皇子,安排在北方临城一带。
    虽然临城不是鱼米之乡,可也十分不错,百姓们靠山靠水的,过得也很富裕。
    至于二皇子的封号,景帝想了好久,最终选择了谨字。
    之前刚选定封地的时候,景帝曾想让二皇子跟大皇子一样,用自己所在封地的城池,作为封号。
    可想到围场的事情,景帝决定,用谨慎的谨字,也算是给二皇子一个提醒,以免他以后,重蹈覆辙,再犯糊涂。
    选定这个封号的时候,景帝还特意跟荣皇贵妃商量了一下,毕竟封号带着提醒之意,景帝担心会让二皇子心中难受。
    然而,荣皇贵妃对于景帝的选择,也是赞同的,也就是因为如此,景帝确定了谨字,来作为二皇子的封号。
    除此之外,景帝决定年后,册封三皇子百里昱为太子,这样一来,二皇子前往封地,就变得名正言顺。
    这是宫里的老规矩了,但凡是宫中有了太子,所有皇子除十岁以下者,都必须迁离皇宫,十岁以上,或出宫开府,或前往封地。
    二皇子过了年,也就十四岁了,年纪还算是合适,可以前往封地。
    这样一来,围场的事情,就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景帝已经想好,等到晟儿十五岁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晟儿,到那个时候,他就带着阿卿一起,去外面游山玩水,过一过属于他们两个的生活。
    至于顺儿跟星儿,或者交给晟儿管教,或者带着出宫,四处看看,也能涨一涨见识。
    景帝的这些想法,没有告诉任何人,哪怕苏卿颜都不知道,他想要给苏卿颜一个惊喜,他知道,这么多年来,阿卿一直都希望,有一天,能够跟着他一起,四处的走走看看。

  ☆、1023。第1023章 尘埃落定

伴随着漫天的绚丽烟花,新的一年,又来到了。
    过了子时,孩子们各自回了自己的宫殿休息,景帝揽着苏卿颜,龙乾宫正殿的殿门口,向着天上看去。
    烟花已经停歇,漫天的星辰,在夜空中格外的显眼。
    以往这个时候,两人早就歇息了,许是因为今天是过年,此时两人都很精神。
    “皇上,如今天还凉着,咱们进去吧。”看了好一会儿的星星,苏卿颜这才开口,景帝应声,随着苏卿颜一起,进到了正殿之中。
    “阿卿,之前我给你的锦盒,还留着吗?”进入殿中之后,两人洗漱一番,躺在了床上,景帝看向苏卿颜,开口询问道。
    “锦盒?”有些疑惑的开口,苏卿颜猛然想起,当年景帝第一次御驾亲征,曾留给她一个锦盒,里面放着两道圣旨,一道是立她为后的旨意,另一道,则跟晟儿有关。
    “自然记得,现在还在栖凤宫里放着呢。”苏卿颜的心里,隐约猜出了景帝的想法,她看向景帝,开口询问着他,“皇上是想动用里面的另一道圣旨?”
    “恩,也该用了。”应了一声,景帝倒是也不隐瞒。
    “去年的时候,朝中就几次提起立储之事,虽然下半年再没提起过,可到了今年,肯定还会再提起来。”
    “之前的时候,我是打算在珺儿跟晟儿之间选一个,可如今珺儿的右手废掉了,也就无需选择了。”
    “星儿虽然也聪明,可他还需要好多年才能长大,晟儿之才,堪当大任,也就不用等待星儿长大了。”
    景帝如此说,苏卿颜点了点头,虽然围场的事情,景帝并没有详细跟她说明,可她也猜得出,围场里曾发生过什么。
    不过,她只当做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珺儿,还是如何对待珺儿。
    “等明天,我回栖凤宫将锦盒找出来。”过了年,晟儿跟宝儿就十三岁了,这一晃,苏卿颜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等晟儿册封太子之后,珺儿就会前往临城,他的封号,我跟荣皇贵妃商量过,就用谨字。”
    将苏卿颜搂在怀中,景帝说着自己的打算,他如此说,苏卿颜越发确定,这其中曾有过什么事情,不过,她并没有询问,若是该说,皇上一定不会瞒着自己。
    “都听皇上的。”打了个哈欠,苏卿颜有些困倦,景帝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吻,同她一起睡去。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早上,景帝跟苏卿颜分开,各自忙活着,等接受完了宗室命妇的朝拜,苏卿颜将锦盒找了出来。
    “主子,这个锦盒?”紫檀记得这个锦盒,她看向苏卿颜,脸上露出了诧异。
    “你还记得这个锦盒?是皇上留下来的,昨晚他让我找出来,想必年后,就能用到了。”
    笑着开口,对于紫檀,苏卿颜倒是不隐瞒。
    她如此说,紫檀十分高兴,她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也明白这代表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家的三皇子,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人。
    “这件事,你知道就好,等过了年,圣旨下来了,你在高兴也不迟。”
    瞧着紫檀脸上的笑意,苏卿颜叮嘱着,紫檀连连点头,她怎会不知道此事。
    两人说了几句,苏卿颜将锦盒暂且交给紫檀,让她先保管着,等景帝回来之后,再拿给景帝。
    到了傍晚的时候,景帝这才回来,苏卿颜让紫檀将锦盒交给了他。
    打开锦盒,取出里面的帛书,景帝看了一眼,这才将帛书收起,交给康宁海。
    正月里过得很快,十五之后,前朝重新开印,景帝挑了个日子,在早朝的时候,让康宁海宣读了圣旨。
    原本,朝臣们还打算,过了年之后,就再提立储之事,没想到他们还没开口,皇上这边,就下了圣旨。
    原本朝中支持晟儿的,就比支持珺儿的多,尤其是经过围场的事情之后,支持晟儿的,就更多了。
    所以景帝的这道圣旨,也算是臣心所向,等康宁海宣读完了圣旨,晟儿从队列中走出来,冲着景帝行礼。
    等从康宁海手中接过圣旨之后,朝臣们立刻跪倒,冲着晟儿行礼。
    册封太子的诏书宣读完之后,康宁海宣读了另外一份圣旨,这一份,跟二皇子有关。
    等太子迁居东宫之后,二皇子将前往封地临城,他的封号为谨,称为谨王。
    两道圣旨宣完,朝臣们冲着景帝行礼,储君之事,到了如今,也算是尘埃落定。
    圣旨已下,钦天监跟殿中省忙了起来,钦天监负责算出迁宫的好日子,殿中省则负责将东宫收拾妥当,等待太子入住东宫。
    半个月后,晟儿迁入了东宫,谨王在太子迁入东宫后的第五天,前方自己的封地临城。
    晟儿成为了太子,景帝将朝中不少的事情,都交给了他处理,虽然比过去辛苦不少,可晟儿从未抱怨,每一次,都完成的很好。
    景帝如此做,自然是为了培养晟儿,毕竟等他到了十五岁之后,景帝就打算将皇位,传给晟儿。
    珺儿离开了京城,荣皇贵妃在后宫之中,再没了牵挂,她已经选好了跟自己出宫的人,所有需要的,能用到的,也都准备好了。
    苏卿颜跟景帝商量之后,为荣皇贵妃安排了十多名紫衣卫,有的在明处跟随着,有的在暗处保护着。
    对于这样的安排,荣皇贵妃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出宫之后,安全是很重要的。
    等天暖和一些之后,荣皇贵妃带着一名宫女,两个紫衣卫,以及暗处的八名紫衣卫,离开了皇宫,沈家知道荣皇贵妃出宫的消息,特意为她准备了马车以及车夫。
    至于安公主那边,则准备了一名医术不错的医女,跟手艺不错的厨娘,这是担心荣皇贵妃出门之后,身体不适,或者吃不惯东西。
    原本荣皇贵妃不想带这么多人,她觉得人多的话,太过显眼,可不管是皇宫,还是沈家,亦或是公主府,都十分坚持,荣皇贵妃无奈,也只好由着他们了。
    带着各家安排好的人,荣皇贵妃坐着马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离开了京城……

  ☆、1024。第1024章 安排

荣皇贵妃走后,后宫之中,就只剩下了苏卿颜跟一些不愿意离开的妃嫔。
    虽说是妃嫔,可却都跟不存在一般,苏卿颜刚成为皇后那会,为了不那么麻烦,曾立下规矩,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来栖凤宫请安。
    生下星儿之后,这个规矩,也就废掉了,所以往日里,从没有哪个妃嫔,会出现在景帝跟苏卿颜的面前。
    对于她们如此,苏卿颜也是无奈,但凡是哪一个想要离开,都可以随时离开,可偏偏,有的就是不想离开。
    除了吩咐宫人不许怠慢她们,又吩咐殿中省不许短缺她们之外,苏卿颜能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
    荣皇贵妃不在,后宫里的一切,全都交还到了苏卿颜的手中,纵然无奈,可所有的事情,苏卿颜都只能捡起来,自己亲力亲为。
    幸好,宝儿今年也有十三岁了,很多事情,苏卿颜都可以交给宝儿去做。
    至于顺儿,虽然还小,却也有十岁了,苏卿颜挑了些简单的事情,交给了顺儿。
    有两个女儿在,苏卿颜轻松了不少,她有些感慨,孩子还是生多了比较好。
    虽然小时候会吵闹,可有奶娘带着,她不需要操心什么,等长大了,一个个也就借上力了。
    到了今年,星儿就有五岁了,景帝为他安排了夫子,为他启蒙,教导他识字读书。
    后宫里一切安稳,孩子们在一天天的长大。
    太后的身子,越来越差了,去年的时候,陆嬷嬷去了,这让太后本来就不大好的身子,越发的病弱了。
    到了四月,太后就已经无法起床了,夏时看过之后,暗自摇了摇头。
    到了今年,太后的年岁,也确实是不小了,她的头发,早已经变得花白。
    殿中省那边,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妥当了,这算是一种习俗,当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该准备的,就会准备起来。
    这也是为了防止事发突然,没什么准备,民间尚且是如此,皇宫中更是如此。
    太后的身子,只撑到了六月,便再也撑不住了,太后一去,景帝是最难过的。
    苏卿颜虽然心疼,却也知道,劝说是无用的,别说是景帝,就连她自己,也十分难过。
    太后在世的时候,对她是真的很好,虽然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太后对于她有些误会,可误会解除了之后,太后却是处处都维护着她的。
    因为难过,景帝着实消沉了一段时间,朝中大小事务,大都由太子打理着。
    虽然也曾遇到过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可太子从未想过去麻烦景帝,都是自己解决的。
    对于太子如此,朝中大臣们十分的欣慰,毕竟太子乃是未来的国君,太子能力好,乃是国家的幸事。
    毕竟是皇帝,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景帝渐渐恢复了正常,见太子将一切都打理的很好,景帝索性带着苏卿颜,去了行宫。
    这一次,去行宫的只有他们两个,孩子们都被留在了后宫之中。
    朝中的事情,有晟儿在,后宫里的事情,有宝儿带着顺儿在,至于星儿,只能安安稳稳的跟着先生识字。
    对于父母如此,晟儿虽然无奈,却也由着他们了,毕竟他能够处理朝政,朝中也有大臣们,有什么事情,都不比担心。
    至于后宫,后宫里没那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说是打理,其实也不需要做什么,至于星儿那边,他们都是从那么大的时候过来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对于孩子们,景帝十分的放心,倒是苏卿颜,担心不已。
    景帝瞧着她皱起的眉,不断的安慰着她,这才让她心里安心了一些。
    到达行宫之后,几乎所有事,两人都亲力亲为,就好似民间的普通夫妻一般,这般过日子,倒是也有滋有味的。
    在行宫住了三个月,帝后这才回了皇宫,因为太后去世,今年的中元节跟景帝的生辰,都没有操办,这也是宫里的规矩。
    此时已经是十月了,天渐渐冷起来了,景帝跟苏卿颜回宫之后,一切重新恢复正常。
    朝中的事情,景帝会交给太子一大部分,自己只监管一少部分,对于太子的能力,景帝是十分认可的。
    若不是太后去了,他身为儿子,要为太后守孝,只怕他现在就会把皇位传给晟儿,自己带着苏卿颜游山玩水去。
    “晟儿,等过了年,朕想让你出宫走一走。”御书房中,父子俩谈论完了正事,景帝看向太子,开口说道。
    “出宫走走?”晟儿有些诧异,他其实是愿意的,一直以来,他都想要出宫去走一走。
    “恩,朕之前想过,等你十五岁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你,你今年十三,过了年,也有十四了,你皇祖母今年去世,朕打算在京中守孝三年。”
    “既如此,从你十四岁到十六岁这三年中,朕许你四处游走,看一看我们兴安的大好河山,最起码,做到个心中有数。”
    “这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若你路上没什么耽搁,去楚城跟庆城看看,也是可以的。”
    如今,西狄,楚国,庆国,都成为了兴安的领地,既然成为了领地,自然不好再以国论称。
    所以如今,楚国被称为楚城,庆国则被称为庆城,至于魏国、东阳一类,因为是附属国,所以仍旧能保持原本的名字。
    景帝如此说,晟儿的眼睛都在发亮,能够在继位之前,出宫去转一转,实在是太好了!
    “安全方面,你可以放心,朕会将所有的暗卫,跟半数的紫衣卫交给你,护卫你的安全,至于如何去分配他们,就是你的事情了。”
    暗卫跟紫衣卫,本就是为了帝王而存在了,晟儿是兴安的储君,是兴安的未来,景帝自然要保护好他的安全。
    所以,暗卫跟紫衣卫,景帝都会交给晟儿,如今的暗卫跟紫衣卫,已经换了一批跟晟儿差不多的年轻人。
    这也是为了保障很多事情,至于换下来的人,大部分仍旧保护在景帝身边,小部分则离开京城,隐姓埋名的去过自己的日子。
    听景帝说完,晟儿连忙起身,冲着景帝行礼,“多谢父皇,儿臣定然不负父皇所望,请父皇放心!”

  ☆、1025。第1025章 无题

跟晟儿谈妥之后,景帝跟苏卿颜也说了此事,虽然心中不舍,可苏卿颜知道,这对晟儿来说,是好事。
    晟儿如今是储君,是太子,将来会成为兴安的帝王,在成为帝王之前,四处走动一番,还是有好处的。
    毕竟,等以后成为了皇帝,再想要四处走走逛逛,可就不容易了。
    决定下来之后,晟儿便开始收拾东西,三天后,他带着几名护卫,离开了京城。
    这只是明面上的,暗处中,自有暗中保护着他的人。
    刚出京城,晟儿便瞧见了苏衍还有沈璟,这是他的两个伴读。
    虽然比他启蒙晚,但胜在聪明,这几年,两人一直陪在他身边,对他的帮助,还是很多的。
    “太子殿下。”瞧见晟儿,两人抱拳,冲着晟儿行礼,“听闻太子殿下要出去游历,我们想要跟随,涨一涨见识。”
    能够随着太子一起出去游历,这也算是荣耀。
    之前两人听说晟儿即将出去游历的时候,就商量好了,等到晟儿出发那天,就堵在京城外,等着晟儿出来。
    “既如此,那就跟着吧,不过,称呼总是要改一下的,以后就不要叫太子殿下了。”
    出去游历,没人知道是否会遇到危险,叫太子殿下,未免太过惹眼。
    “那就叫少爷吧,我们两个就做少爷的随从好了。”苏衍笑着开口,他是苏清寒的儿子,若是论起来,跟晟儿乃是表兄弟的关系。
    至于沈璟,他是沈浩的儿子,原本,跟苏家扯不上什么关系,可因为琳琅认了苏王氏为义母,也就扯上了关系。
    算起来,他跟晟儿还有苏衍,都是表兄弟的关系。
    “就别少爷少爷的了,咱们本就是亲戚,该怎么论,就怎么论,这里面我最年长,其次是苏衍,最后是沈璟,我是表兄,你们都是表弟。”
    听苏衍说完,晟儿想了想,笑着开口道,毕竟是出去游历,没必要分出什么尊卑。
    “是,都听表兄的。”晟儿如此说,苏衍跟沈璟笑着应声,两人上了马,随着晟儿一起,向着远方而去。
    …………
    时间一晃,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两年多的时间,如今已经进入了腊月,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
    这两年多的时间,景帝跟苏卿颜的感情依旧,孩子们,也越来越大了。
    等过了今年,宝儿就十六岁了,她现在十五岁,已经及笄了。
    因为晟儿不在,加上苏卿颜想要多留宝儿一年,所以今年,宝儿没有跟沈哲成亲。
    顺儿已经十二岁了,星儿也有七岁了,在景帝跟苏卿颜的悉心呵护下,孩子们成长的很好。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荣皇贵妃时常会派人送信回来,她走了不少的地方,如今过得很好,唯一让她苦恼的,就是总有个人,一直跟着她。
    那是个男人,长相英俊,身材也十分高大,性子也不错,他跟荣皇贵妃,算是意外相遇,荣皇贵妃帮过他。
    原本,在荣皇贵妃看来,那就是举手之劳,却没想到,对方缠上了自己,非说要以身相许。
    瞧着对方的样子,是个非富即贵的,不是那种地痞无赖,所以对于他的举动,荣皇贵妃十分的无奈。
    她只是想要四处走走看看,没想过再找个人出嫁什么的。
    这些事,荣皇贵妃当做心事,都说给了苏卿颜听,两人如今倒像是闺中密友一般。
    从荣皇贵妃心中,苏卿颜看的出,她对那个男子,是有好感的,不然也不会那么详细的描述他的外貌。
    只是她自己心里有隔阂,所以不肯接纳那人,那人倒是也不气馁,就一直跟着荣皇贵妃。
    荣皇贵妃撵过他几次,他也不走,索性也就由着他了。
    那人缠上荣皇贵妃之后,曾介绍过自己,他以前成过亲,只是妻子生产的时候难产,所以一尸两命,这么多年,他就一直自己过,没有妾室,也没有通房。
    原以为自己要孤独一生了,却不想,遇到了荣皇贵妃。
    原本死寂的心,因为荣皇贵妃,再度活跃起来。
    他跟荣皇贵妃的年岁相当,也就差个三岁,算起来,也就比景帝小一岁,刚刚四十出头。
    许是没什么烦心的事情,他看上去很年轻,瞧着也就是三十左右的样子。
    荣皇贵妃到了今年,也接近四十岁了,但她之前在皇宫里养尊处优,保养的也好,所以看着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最近,荣皇贵妃的来信中,越来越多的说起了男人,苏卿颜觉得,荣皇贵妃的好事,就要近了。
    大皇子在襄城之中,他跟自己的妻子,感情一直不错。
    许是因为景帝的影响,大皇子并没有纳妾,也没有通房,只有陈文静这一个妻子。
    两人如今已经有一子一女,一家四口过得很好,每年除夕,夫妻俩都会带着孩子,来京城过年。
    二皇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他的封地在临城,如今他也已经娶妻,妻子是他自己挑的。
    虽然家世一般,但品性还是不错的,苏卿颜也就没有阻拦。
    到底是皇家,不管是什么家世,在皇室面前,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苏卿颜在意的,是人品。
    既然人品不错,二皇子也喜欢,自然是随着他的。
    这几年,二皇子在封地很好,到了过年的时候,会带着妻子进京来过年,跟大皇子一样,他也没有妾室跟通房。
    安公主如今怀着第三胎,她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个男孩,这一胎,她希望是个女孩。
    “母后,皇兄何时能回来?这都过了腊八了?”从殿外进来,宝儿站在炭盆旁,询问着苏卿颜。
    “我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天了。”宝儿跟晟儿乃是双生胎,两年多没见到晟儿,宝儿十分想念。
    苏卿颜也是很想念晟儿的,毕竟,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晟儿从未回来过,哪怕过年也是一样。
    虽然会经常写信,可到底看不到人,那是不一样的。
    幸好,到了今年,他也就回来了,毕竟,等今年过了年,他就满十六岁了。

  ☆、1026。第1026章 归来

腊月二十那一天,晟儿终于是回来了,回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苏卿颜请安。
    瞧着长高了不少的儿子,苏卿颜十分高兴,拉着他问这问那的,非常关切。
    宝儿陪在一旁,她打量着晟儿,脸上满是笑意,虽说两人是双生胎,可因为她是女孩,个头上,不如晟儿。
    至于长相,两人虽有相似,却不是一模一样,她更像景帝一些。
    近三年的时间没见,对于晟儿,宝儿还是很想念的,等苏卿颜问的差不多了,宝儿这才上前,拉着晟儿问了些事情。
    瞧着妹妹,晟儿脸上带着笑意,“倒是比以前好看了。”
    “女大十八变,自然是好看了的,不仅好看了,还更有钱了!”
    从小,宝儿就喜欢金银珠宝,直到现在,这些喜好都没有改变。
    早几年前,她在宫外开了铺子,如今生意越发的好了。
    宝儿如此说,晟儿摸了摸她的头,笑着鼓励了几句,“我还给你带了礼物,一会儿命人给你送来。”
    宝儿喜欢金银珠宝,晟儿准备的自然也是那些,听他如此说,宝儿笑着应声。
    “可去见了你父皇?”想着刚得到晟儿回来的消息,就瞧见了晟儿,苏卿颜开口询问道。
    “还没,儿臣回来之后,先来给母后请了安,这就去给父皇请安。”
    晟儿很清楚,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后宫,也是父皇的后宫,可有一点,那就是父皇是母后的,所以自己先来给母后请安,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晟儿如此说,苏卿颜无奈的摇了摇头,“快去给你父皇请安吧,这段日子,你父皇没少念叨你。”
    景帝已经四十多了,虽说让儿子出宫游历,可心里面,始终是记挂着的。
    尤其如今,随着年龄增长,对于儿女的挂念,就越是深刻。
    “是,儿臣这就去。”应声之后,晟儿离开了栖凤宫,这个时辰,景帝在御书房中处理朝务。
    晟儿回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他清楚,儿子会来给自己请安。
    得知晟儿先去给苏卿颜请安,景帝并不恼,反而挺高兴的笑着,他不觉得儿子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只想着妻子瞧见了儿子,会有多么高兴。
    一定会很高兴的,得知晟儿要回来之后,阿卿就时常念叨着,如今终于能得见,肯定要拉着晟儿问这问那的。
    到底是景帝了解苏卿颜,见到晟儿之后,她还真就是如此。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来了。”正想着,御书房外,康宁海的声音传来,景帝应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朱批。
    进到御书房,晟儿跪在地上,冲着景帝行礼磕头,瞧见儿子,景帝十分高兴。
    起身来到儿子身边,景帝将晟儿扶了起来,拉着他一起坐下,他吩咐康宁海准备了茶点,自己则跟苏卿颜一样,问了不少的问题。
    只是着做爹的,到底跟做娘的不一样,苏卿颜询问的,都是在外面好不好,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否遇到麻烦之类的。
    景帝问的,则是晟儿去过哪里,感受如何,又有什么想法。
    听到景帝问,晟儿认真的回答着,他说话的时候,景帝就打量着他。
    近三年的时间里,儿子长高了不少,整个人看着壮实了许多,人也黑了一些,但看上去精神特别的好。
    “你才刚回去,去休息休息吧,晚上去栖凤宫陪你母后用膳。”
    问了会话,景帝开口吩咐着,毕竟是一路赶回来,怎么着也是辛苦了。
    听景帝如此说,晟儿应了一声,起身行礼,瞧着儿子走了,景帝脸上的笑意更深。
    离开了御书房之后,晟儿回到了东宫,他吩咐宫人将礼物分别送出去,自己则洗了个热水澡,去床上休息。
    这一觉,就直接睡到了傍晚,此时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辰。
    招呼宫人进来,服侍自己更衣,晟儿去了栖凤宫,景帝也回来了,顺儿跟星儿也在。
    虽然正是晚膳时间,可因为晟儿还没来,所以没吩咐传膳。
    见晟儿来了,苏卿颜连忙招呼宫人传膳,晟儿行过礼之后,被顺儿跟星儿拉到一旁去说话。
    宝儿坐在一旁,笑着看弟妹问兄长话,时不时的也插上一嘴。
    见孩子们如此,景帝跟苏卿颜对视了一眼,眼中尽是笑意。
    晟儿回来之后,景帝也没让他上朝,毕竟回来都腊月二十,休息休息,两三天就过去了。
    腊月二十三,朝中封印,皇帝自己都休息了,自然舍不得折腾刚回来的儿子。
    晟儿回来的这几天,时常陪着景帝说话,说一说宫外的世界,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景帝坐在椅子上,听晟儿说这些事情,父子俩经常一坐就是一天。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除夕那天,因为宫里办了除夕宫宴,父子俩都要忙着,也就没时间继续凑在一起说话了。
    不过,从晟儿回来到现在,该说的,也都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