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朝纪事-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嘉语这回“嗯”了一声。
    “娘子的色……是不是我?”他问。
    嘉语吻他的唇,低声道:“周郎……”
    “嗯?”
    “要我。”
    。。。。。。。。。。。。。。。。。。
    嘉语早上是被摇醒来的。
    一脸黑线。她昨儿被折腾得够惨。情况比洞.房那晚好不了多少。她这会儿就只想去死一死。这人说贪色真真半点不掺假,说贪就贪给她看了。她得说,有时候诚实也未见得就是美德。
    她拉起被子蒙住头:“滚!”——她昨儿晚上进浴池之前就该果断把这个字丢给他。
    周乐来扯被子,嘉语拉不过他,只得哀求道:“郎君别闹我——”
    “我不是闹你,”周乐瞧她可怜可爱,俯身亲了亲她的眉心,“我有事儿要与你说。”
    “你说过了!”嘉语呜咽道。
    “不是那个。”周乐也懊恼,他原是有正经话要和她说,后来不知怎的闹成那样,“事关谢侍中。”嘉语听了这三个字,便知道真是正事了。只她身上酸疼,不愿意起来,只问:“郎君找谢侍中有事?”
    “我不找他,”周乐道,“我听说有人找了他。”
    “谁?”
    “长安来的人。”周乐道。
    “长安”两个字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嘉语昏昏沉沉地问:“我记得你上次说陆将军——是不是真的没了?”
    “是真没了。”周乐道,“但即便如此,长安来的人仍然未必可信。人都知道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出兵,长安不可能没有准备。”
    嘉语道:“谢侍中该知道这个。”
    周乐“嗯”了一声:“我得到消息,这回来的人可能是……三娘记得阿舒吗?她哥哥。”
    嘉语:……
    “那就更不可信了,我阿兄不会信他的。”
    “我怕他有别的图谋。”周乐道。
    “知道了。”嘉语出了口气,她恍惚觉得被子又回来了,落在她身上,轻软得像一朵云。然后脚步声渐渐轻了。
    。。。。。。。。。。。。。。。
    嘉语赖床到午时,不得不起来吃了点东西。何佳人自那日之后犹豫了许久,还是想跟去边镇试试,嘉语便将她托付了嘉言。她也不知道她会在什么时候与方策说明。她隐隐有种不是太乐观的预感。
    如今服侍她的是茯苓。嘉语命茯苓执笔给谢云然写信,交代韩狸进京的事。韩狸该是贺兰袖的人,如今不知道落在谁手里,他进京不找周乐却找谢冉确实可疑——虽然周乐恼他们兄妹恼得厉害,那也到底是一家子亲戚。
    也怪不得周乐要她转告。
    这时候想来,周乐昨晚要与她说的原本是这个,只是这人毫无自制力。想昨晚轻狂,嘉语也不由面红耳赤。成亲之初,他不过与她耍宝,如今手段是越来越多了。更恼人的是,她还拒绝不了他。
    嘉语心不在焉地听茯苓汇报了些府里开支、琐事,又提及近日收到的帖子。有些可以不理,有些还是要出个面,譬如李尚书嫁妹——
    “……许的赵家?”嘉语吃了一惊,李愔竟没有把九娘许给卢家,也没有许给五姓高门,而是选了天水赵氏。这家子门第虽然不低,却也不是太高,嘉语想了许久方才想起来。
    茯苓也再看了一遍,确认无误。
    嘉语又问了日期,在一月之后。这家是定要出席的。嘉语让茯苓先给她记了。到茯苓要退出去,又想起来问:“你和安平——定日子了吗?”
    茯苓红着脸道:“……定了,在九月底,等忙完姑娘生日。”
    这丫头对她尽心。
    嘉语道:“虽则安平是个可靠的,但是你性子太软,又好说话,我就不多给你别的。大市靠近达货里有家绸缎铺,记在你名下,如今是驸马的人在打理,便是日后,也不许你转给别人。”
    便夫君可靠,未必夫君亲戚、族人就不打主意。况日后还有子女。人手里总得攥点什么东西是自己的。她这里发了话,茯苓一并都推到她身上,安平也好,余人也罢,就不敢有二话。又则茯苓不通稼穑,她自始平王府开始就掌管她的衣物与首饰,却是个识货的。府中文书嘉语也都让她拟写和过目,因给她铺子;给薄荷的是地契。薄荷惫懒,让她去打理铺子是不成的。
    茯苓知道这便是公主给她的嫁妆了。身契也早给了她。因十分感激,跪下来给嘉语磕了头。
    茯苓定了,辛夷好日子也将近。薄荷和茯苓虽然留在府里,但都已经除了身契,便不能再作贴身婢子。原本半夏和何佳人最为得用,何佳人还是半夏训出来的。但是半夏走得仓促,叫茯苓挑人又不放心,薄荷更是不行,她跟她最久,却是最不晓事,真真婢子中的奇葩。
    嘉语想了半晌,让茯苓找姜娘进来。
    。。。。。。。。。。。。。。。
    周乐这晚却回来得早,进来看她,神色十分古怪:“三娘还记得我昨儿说的那个海上方吗?”
    嘉语正懒懒靠在床头看闲书,因奇道:“难不成郎君真买下了?”
    周乐干咳一声,他昨儿哄她的话她还记着呢:“我不是说了吗,我前儿就想买下来给江南那位送过去——”
    嘉语千娇百媚地白了他一眼:又说这个话,打量着怄谁呢。因天气热,又昨儿青紫未褪,她也没梳髻,也没上妆,松松披了件丝袍,丝这种东西最是轻薄,随着身体峰峦起伏的好看。
    周乐凑过来隔衣摸了一把,还要探手进去,嘉语扭腰不依,他便知道是还疼着,也不强求,只道:“……那人不肯卖,说只卖有缘人。”
    嘉语:……
    这人还真去买了。
    “他是要找人?”但凡出这个口声的,用意都不在卖东西。
    周乐道:“我今儿与他说,我娘子要买,你猜怎么着?”
    嘉语:……
    “他找我?”
    周乐点头。嘉语瞧他这样子,便知道那人定然不很俊秀,也多半不是萧阮的人。那天底下还能把她的私房话听去的……嘉语扬眉惊道:“是表姐的人?”周乐趴在床沿上,仰着头,一脸“奖赏我吧”的表情。
    嘉语:……
    她是真该养只狗,让他瞧瞧自个儿的脸。
    。。。。。。。。。。。。。。。
    嘉语没想到贺兰袖会向她求救。贺兰袖与“求救”两个字搭在一起,都让她觉得不可能。她隔屏看着外头那人,是王政。他胆子也大,敢来洛阳——洛阳识得他的人却是不少。
    她从前与他也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他弟弟王九都死在她手里,她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又或者,他是死心塌地投了贺兰袖。也有可能,他其实没有那么多选择。
    元祎修死了,虽然这个结局是他起先万料不到,但是结果就是结果,每个人除了接受,都再没有别的办法。
    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
    嘉语是知道这个人颇有才干。能不能用且两说,不能让他走了。因沉吟道:“王郎君的话我听明白了。且容我斟酌。”
    叫了人带他下去安置。
    周乐道:“看来,你表姐是派了不少人来洛阳。”
    嘉语苦笑:“真假难辨。”
    抛开个人恩怨不说,毕其功于一役,对昭熙是个极大的诱惑。对周乐却不是。他盼着灭掉长安,但是不盼着这么快灭掉,尤其被谢冉灭掉。长安一完,昭熙就会变着法子削减他的兵力。
    他的人马起自六镇,以骑兵居多,擅长马战。要对南用兵,恐怕还是陆俨所部更为擅长。到那个时候,他或留在洛阳做个安乐公,或外放为刺史,或回六镇守边——然而边镇已经有了独孤如愿。
    贺兰袖不可能不知道他和昭熙之间的矛盾,却让王政来找嘉语——如果王政是真的——那是把决定权交到嘉语手里,这是她对她的示好,也是她告诉她:她认输,她求饶,她用她如今所有的全部,换她援手。
    这中间又用了巧劲:王政是通过周乐找到的她。嘉语便知道贺兰袖把宝压在周乐身上。
    周乐也想得明白:“令表姐好算计。”
    他在朔州是轻易拿住她,如今看来,那并非贺兰氏不能,而是没有她发挥的余地。换一个人手里,她立刻就风生水起。
    如今已经出来一个韩狸,一个王政,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
    嘉语道:“我早上打发了茯苓进宫,不知怎的,到这会儿还没有回来。先等她回来,问谢姐姐对韩狸的事怎么说。”
    她这里就是把王政交出去,也还需要时机。
    周乐抱她坐于膝上,忽笑道:“要日后你阿兄外放我出去做刺史,娘子怎么办?”
    嘉语恼道:“周郎还问我这个!”
    周乐于是低笑着亲了亲她的颈项。是,那原本不必问。她自然跟他走,在洛阳也好,出洛阳也罢。只是他怜惜她经不得寒苦。
    作者有话要说:
    天水赵氏,嗯嗯,按照历史的进程的话,后来他家出了一个大人物……
    赵匡胤:还早,谢谢。
    这个开玩笑的啦,原型杨愔的妹子嫁给了郭元贞,门第虽然不能和赵郡李氏比,也很说得过去了。先后做过定州刺史和扬州刺史,后来贪污,好像是被宇文泰的小伙伴(宇文泰:what?)王基给参了……
    九娘虽然说过想出家的话,她哥是不会容许的。而且她当时气话,也当不得真。
    小周这个表白的时机和方式虽然有点嗯嗯……好歹也表白一次(捂脸)小周虽然偶尔像狼(小周:我就是狼好伐),归根到底还是个狗子2333
    谢谢玉米君和卡卡君,ss妹子投雷^_^
    
………………………………
341。死里求生
    谢云然将茯苓留在宫里。
    这几个月下来; 她算是看明白了,三娘每次进不了宫,多半是那位驸马爷作妖。这让她想起她刚成亲时候的光景。那时候住在王府里,上头有长辈; 他们不能这么放肆。但仍然是值得怀念的。
    那时候昭熙差事简单,上头还有父亲。他尽可能多的时间回来陪她。那时候她都没担心过身孕。
    很突然地,玉郎就来了。
    她有时候想; 如果不是玉郎来得不是时候; 她与王妃母子、三娘姐妹出了城; 昭熙虽然陷在宫里; 却不至于为着三娘被逼成亲现身; 也就不会落到广阳王手里。而她也不会因为身边无人,伤了身子。
    然而玉郎这样乖。要没有她,昭熙没有消息的那段时间; 人人都说昭熙已经死了的时候,她未必撑得下来。
    这样一个结果,除了她自己; 她没有办法怨恨任何人。是她不争气; 月信又准时来了。
    长安死了陆俨,多半会乱一阵子。昭熙因此心情很好。他如今很重用她的父亲与兄弟。她知道他待她好。
    嘉语的信她反复看了几次,因留了茯苓,以备昭熙询问。
    她明白昭熙用谢冉做什么。然而谢冉年仅弱冠; 第一次远征就带上十万人马; 她其实是不赞成的。这要有个闪失——她并不是说谢冉有个闪失。她觉得比较好的办法; 是老将带新将,历练几年再说。
    “我十岁上头就跟着我爹出征。”昭熙不在意地道,“十三岁独领一军;大将军给三娘练兵时候也不过十七,隔年就真刀真枪上了战场。阿冉都二十了。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能一个人出门游学,并非一介书生。”
    游学归游学,打仗归打仗。昭熙虽然十三岁独领一军,终归后头有始平王兜底。周乐这个大将军十八岁上战场,不过幢主,那之后数年摸爬滚打,大仗小仗,到单独领军,是正始七年了。
    谢冉治军也有近一年,不能说是书生,但是没有人比她更知道她的这个弟弟。他有世家子的骄傲,那不同于兵痞的骄横,他过于清高了——战场这等地方,生死相较,姿态绝对是不好看的。
    然而昭熙执意如此。他甚至疑心她是不愿意父亲与兄弟因她的缘故位高权重,为朝野所讥。
    “云娘不必这样贤惠,”他这样与她说,“你是朕的皇后,朕所有,就是你所有的。”
    她试着问他:“自玉郎之后,我都再没有过身孕——要是一直都没有,那怎么办?”连月的压力与连日焦灼,让她最终问了这句话。
    昭熙笑道:“云娘怪我这几日忙?”
    谢云然:……
    他终于看出她并非说笑了,像是很吃惊,也有一点不安:“怎么会一直都没有。我们得玉郎的时候不是很快吗,云娘尽想这些有的没的。”
    “陛下下会广蓄后宫,以绵延子嗣吗?”她问。
    “原来云娘怕的这个,”他勉强笑了一下,“不会。我只想要云娘给我生个太子。”
    “如果没有呢?”
    “怎么会没有,我们还年轻。”他比周乐年长一岁,今年二十五。那两位还新婚燕尔,他们膝下玉郎虚岁已经五岁了,“我们前头吃了这么多苦,让御医多调理几年……就好了。”
    “要还是没有呢?”谢云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她知道这不是一个好问题。她想她大概是疯了。
    “云娘很害怕吗?”昭熙也看出来了,他娘子不对劲。她向来是最知道进退和分寸,从未有过这样咄咄逼人。
    谢云然说不出话来。
    她想换一个人在这个位置上会怎么做——她知道换一个人在这个位置上会怎么做。历代有的是贤后楷模,因“不妒”而广为被传颂和赞美。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她做不到。昭熙问得没有错,她是在害怕。
    汉武帝的陈皇后为什么失去后位?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卫皇后那样的好弟弟好外甥,而是因为她无子。
    无子原本也是“七出”之一。
    昭熙搂住她道:“云娘想太多了。朕年富力强,不急着找继承人;待这阵儿过去,朕多陪陪你,自然就有了——到时候云娘不要嫌朕烦就是了。”
    “昭郎——”谢云然低声道,“我问昭郎这个话,是想听实话。”她知道她不是每次都有勇气把这些话问出口。有些话不出口,就好像可以假装以为不存在;一旦出口,便如同被判了死刑。
    这个问题日日夜夜地煎熬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想要问,又害怕答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别说天子了,就是普通男人,又哪个不要子嗣?——她并不知道贺兰与嘉语都先后问过这个问题。
    然而陆俨原本有妻儿,他不缺儿子。
    周乐打小寄居在姐夫家里,并不曾经历过父母双全的正常生活,也就不像一般人对子嗣执念至深——就不说他才成亲,还远没有到希望生活里多一个张嘴就哭的小家伙的时候。
    而昭熙是天子。
    他的江山,需要一个继承人。
    他因此迟疑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我说的就是实话。我想要云娘给我生个太子;如果云娘、如果云娘——”
    他知道云娘这样问,不会没有原因。前几次他过来凤仪殿他也闻到了药的气味。当时问过,云娘说是调理身体。他也没有细想。如今由不得他不细想,如果云娘生不出儿子。她说她要听实话。
    “……朕愿意等。”
    “什么?”
    “我们以五年为期,”昭熙道,“朕愿意等云娘五年,如果五年之后,我们仍然没有太子,再做打算。”
    五年之后他而立。她知道这已经是他能拿出来最大的诚意了。燕朝百年天下,历经十位君主,寿命最长也不过四十四岁。所以世宗三十无子,便以为是天弃之,感动于姚充华的舍身生子。假使昭熙三十得子,便以最长的寿命计算,太子登基,亦不过十四,根本不是满朝豺狼虎豹的对手。
    她当时抱住他流泪道:“那昭郎一定要活得久一点。”
    谢云然努力收束了心神。她知道五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如果到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结果,那或者是她该认命——
    她还是怀念他们新婚燕尔的那段时间,那像是整个世界对她露出了最好的一面。
    。。。。。。。。。。。。。。。。
    昭熙过来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他眉目里有疲倦的痕迹。疲倦但是兴奋。
    谢云然拿了嘉语的信给他看,昭熙看了头一眼,说道:“这不是三娘的笔迹。”
    谢云然道:“陛下该对大将军多一点信任。”
    昭熙皱眉道:“云娘也帮他说话?”
    谢云然抬头看他。
    昭熙懊恼得“哎”了一声,岔开话题道:“这信就算不是大将军冒写的,那也是大将军的意思。”
    谢云然道:“也是三娘的意思。”
    昭熙想了想,这话也是不错。不过他妹子被那小子哄得神魂颠倒,他要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而况区区一封信。他与谢云然说道:“这个韩狸,阿冉带他来见过我了。”
    谢云然问:“陛下觉得他可信?”
    “阿冉试探过他。”昭熙漫不经心地道,“他说他没脸去见大将军,所以求到阿冉门下——周大将军的这位表哥,也是个人才。”
    谢云然被勾得好奇心起,一时问道:“他做了什么?”
    “他冒充监察御史,”昭熙道,“下到敕库‘视察’,调了去年下半年的文书出来翻检,查到朕没有处死他妹子,然后带了几卷案卷投到阿冉门下,说是冤案,并当着阿冉的面厘清了案情。”
    不是昭熙不想杀韩舒意,是大理寺判她入宫为奴婢,昭熙驳回几次,后来谢冉劝他:“陛下该尊重大理寺。”又道:“留下这个人,未尝没有好处。”他才作罢了。后来时过境迁,案卷收于敕库;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官吏,并非大理寺官,故而敕库胥吏不识,而御史台本身可以调用大理寺案卷——这等巧思,就非熟悉官吏系统不能为了。
    谢云然亦拊掌称“妙”,却又问:“他是奉谁之命前来?”
    “说是……阿袖的意思。”昭熙道,“阿袖说宇文泰和南阳王合伙儿杀了陆将军,她想报仇。”
    昭熙亦想不到贺兰袖会到这一步。他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过她的消息,自正始六年她跟着咸阳王去了朔州,再听说,就是嘉语被韩舒意带走那次——他也是从周乐口中才知道,他这个表妹,如今是陆俨的宠妾。
    他心里有个古怪的感觉,他这个一直与他妹子作对的表妹,照理是不该落到这个地步。
    。。。。。。。。。。。。。。。。。。。。。
    贺兰袖也不觉得自己该落到这个地步,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无非死里求生。她总在死里求生。
    陆夫人顾氏。之前贺兰袖就没怎么见过她,她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后宅里,生儿育女,时人以“贤惠”与“本分”称之。然而贺兰袖何等人,一听这话便知道是嘲讽她“不贤惠”、“不本分”。
    她不在乎这个。名声这种东西,就是一层皮。需要的话她也能披起来。她从前就披过,后来从咸阳王辗转落到周乐手里,生死几回,才扯了个干净。在那等不按理出牌的人手里,披张皮不如不披——何必为难自己呢。
    她想起初陆俨肯救她,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一面之缘,那些若有还无的情愫,也是他素有的怜小惜弱——大多数男子都如此。到后来,她慢慢露出锋芒,他仍然爱着她。他爱那个真实的她。
    人并不总能露出真实的一面。从前她以为能接受的就只有萧阮。元祎钦到死都以为她贤惠,萧阮却一早看穿她工于心计,不择手段,知道在她心里任何人都有价格;而陆俨总说她聪慧。
    也许是聪慧,也许是底线比较低。
    陆俨自己并不能察觉,他短暂的一生里,大多数时候都囿于道德与人情。他受限制的,正是她游刃有余——所以他爱她。那像爱他的战友、他的同盟,而不仅仅是爱一个美人。
    贺兰袖一向是喜欢强者,喜欢有野心的人,而歆慕荣华。不然她当初不会放弃陆俨而选咸阳王。她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对他生出怜惜,怜惜他爱她。这点怜惜让她忘记设防,让她不计较名分,让她不能离开他——然后他死了。
    他死得仓促,便不仓促,也未必能周全地为她设计一条后路。
    而名分成为她的致命伤。
    贺兰袖封锁陆俨的死讯,只为自己争得了一天半的先机。她在这段时间里召了陆俨的亲信过来,摆在他们面前三条路:投奔宇文泰,倒向元祎炬,以及,为陆俨报仇。她冷静指出每条路的利与弊,然后告诉他们:她只是一介女流,并无治兵、治国之能,只求他们看在陆俨的份上,放她一条生路。
    这七人当中,有三人当晚死于暗杀,他们的副手迅速上位,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这一招震慑了底下人,稳定了形势,让她得以将陆俨的势力牢牢抓在手里——然而这时候,顾夫人出手了。
    顾夫人要行使主母之权:贺兰袖虽然是陆俨的妾室,却并非可通买卖的贱妾,她没有身契在她手里,她不能卖了她,但是可以赶她出家门——所有陆俨所有的,身后都归于她,以及她的儿女。
    贺兰袖孤身在长安,无家族可依,她曾为陆俨妾室,亦不能再以咸阳王遗孀的身份自居,女子无依无靠,就只剩改嫁一途——一旦她改嫁,她对于陆氏人马的掌控,至少要打去一多半的折扣。
    当然她并非没有选择,她如今手里所有,尚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本。顾夫人不过就是颗棋子,背后是顾氏,而顾氏背后,无非元祎炬和宇文泰。别的人再没有这个胆子,也未必说得动顾家投靠。
    人人都想兵不刃血,她如何能让他们如愿。
    顾夫人是存心折辱她,她恳求带几件随身衣物亦不许。带贴身侍婢也不许。又命人摘去她鬓上珠钗,撸掉她腕上钏子,特意开了正门,命她赤足走出去,人已经走出二门,却忽然有人递帖子求见。
    更准确地说,是众人应邀前来。
    顾夫人看着厚厚一叠名帖傻了眼:在她看来,将贺兰袖扫地出门不过是家务事,凭谁也管不到她,却不想那个贱婢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了帖子,广邀陆氏宗亲、陆俨亲信,以及朝中诸权贵夫人前来观礼——
    她说她要落发出家,为陆俨守节。
    她一个妾室,有什么资格说守节!
    他生前,她已经占尽了他,她苦熬到这时候方才扬眉吐气,不想一个不慎——顾夫人这才反应过来,贺兰袖之前苦苦哀求,要了衣物又要婢子,不过故作姿态,拖延时间。她是早算好了这一日,这一时。
    她能阻止她出家吗?不能。她在这个家里有权力,出了这个门,她就管不到她。何况是为陆俨守节。
    这时候她单着白衣,散着一头乌发,容色惨淡,纤腰袅袅,更衬得楚楚可怜。
    众人都道是顾夫人下帖,都想是一桩佳话:英雄美人,如霸王别姬;霸王既去,美人虽不能相随,亦不忍再寄生红尘,自此长伴青灯,但顾念往昔恩爱。这些人中有文才的,已经在腹中打好几部诗稿,亦有人存了心要艳惊四座;而更多人唏嘘——虽则贺兰并非正室,但是情意难得。
    “情意”两个字,总是动人。
    谁料得是这般光景,不由都腹诽顾夫人苛刻,连脸面都不要了,得亏她素日里还有贤良名声。
    这时候观礼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家务事,余人是没有资格说话,陆氏宗亲却是可以开口的,族中长老站出来正要说话,忽有人通报:“圣人到——”
    “皇后到——”
    顾夫人:……
    她是前豫州刺史的女儿,家中门第不低,自幼娇养,出阁前原是温厚性子,成亲之初亦算得上相敬如宾,虽则陆俨多少有几个妾室,也都规规矩矩,直到永安元年——她到九月方才知道这位的存在。
    叫了来看,也并非那等妖妖娆娆的女人,反而像是正经大家闺秀。问了出身际遇,亦觉得可怜。
    当时可怜,后来知道可恨。
    她素乏急智,因只能忍,家中父兄劝她忍,身边婢子也劝她忍,一直到前儿去天童寺礼佛,方才得了指点——谁想又有这等变故:族中长老发话已经是难以应付,何况还有天子与皇后。
    皇后可是陆俨的亲妹子。
    这时候两人走进来,众人见礼,元祎炬叫起,目光落在庭院当中素颜白衣的贺兰袖身上,不由皱眉问:“这是怎么回事?”
    贺兰氏——要说长安这地儿对这位贺兰氏的了解,恐怕没有人多过他。他从前与昭熙交好,对始平王府的事便略知一二,知道这位贺兰氏因与宋王订亲惹恼了华阳公主,差点被逼了殉葬。后来不知怎的攀上咸阳王,咸阳王死了,当时都道她必无幸理,朝廷甚至给两人立了衣冠冢,赠谥褒美。
    谁想咸阳王是真真死透了,这位却还活着。要不怎么说美人总有奇遇呢。陆俨信重她,竟远胜过给他生儿育女的发妻,也是一奇。
    原本他以为,陆俨一死,宇文泰会向她下手——横竖她就是个妾,并非发妻,妻守夫孝,至少还需一年,她一个妾室,抬脚就能走人。他只要纳了她,几乎就等同于接收了陆俨的遗产。
    当时城中亦有许多传闻,说贺兰氏夜会宇文,哭得梨花带雨,教人怜惜;又说两人眉来眼去,郎情妾意——只有一个不好,那话竟传到了宇文夫人耳中。据说是恼了冯翊公主,当时放出话来,说谁都许进门,贺兰氏不许!
    宇文泰亦紧随其后放话,说绝无此事——这事情就值得玩味了。不管是因为宇文泰的缘故,还是冯翊公主的缘故,对于他都是个好消息:宇文泰能下手纳她为妾,他却是大有不便。
    陆俨是他大舅子,哪里有大舅子尸骨未寒,做妹夫的就打他宠妾的主意的。
    何况陆俨暴毙,皇后正疑了他。
    不过他有他的优势,他是天子,可以正大光明许以官位、好处,拉拢陆俨亲信。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只尚未竞全功,就出了这么件事。顾夫人下的帖子,皇后要出宫。他便作陪。
    一路上皇后都冷着脸不说话,他也打迭起心思与她说了一路好话,方才稍稍缓和了颜色。他也体谅她痛失兄长,不计较她给他脸色看。待进了陆府,看到这般情形,自然是他先开口质问。
    顾夫人面上明显慌张。
    陆皇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这个嫂子!她是知道她委屈,但是即便委屈,也不必把事情做得这么难看。贺兰氏替她兄长奔走有年,便无功劳也有苦劳,膝下又没个一儿半女,就是容了她,又怎么样了!
    便是不能容她,仍留她在府里,想怎么折磨怎么折磨,不比赶她走像样?偏闹出这等事来,她兄长九泉之下,岂能安宁。
    贺兰袖却跪下来,规规矩矩给帝后磕了三个头,元祎炬问:“贺兰氏可是不情愿落发出家?”
    贺兰袖却摇头道:“不,是我恳请夫人许我落发出家,为将军祈福,却是夫人舍不得我吃这个苦。”
    众人:……
    连陆皇后都意外起来,朝她嫂子看去。
    这话却是给顾夫人脸上贴金,顾夫人是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唯有元祎炬心里一动:这个声音,他却是听过——那还是正始四年,他和明月进宫去给先姚太后拜寿,隔着车厢,听见这个声音轻言细语,说“我一见妹妹就爱上了……来我身边坐可好?”——却原来是她!
    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