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朝纪事-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凑到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嘉语又红了脸,嗔道:“我府里有个厨娘,膀大腰圆,郎君一定很喜欢。”
    周乐上来撕她的嘴。
    。。。。。。。。。。。。。。。。。。
    调音里,临水豪宅。
    李愔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耐心。事情根本无迹可寻,就只是一个背影的类似,能得出什么,他不知道。幸而是夏天。夏日的清晨天亮得早,方才露珠还在草尖上,忽然就没有了。
    空气里充满了躁动的暑气。
    “……来了!”仆从提醒他。
    人的影子是渐渐清晰起来的。起初一袭青衫,然后颀长的身形,再然后渐渐清晰的轮廓。李愔微叹了口气:“拿下!”他身后立刻就窜出来三五条大汉,如狼似虎地朝那少年扑了过去。
    很快就将他绑了个结实。
    那少年挣扎起来,包袱落在地上,珠宝首饰散落。李愔默默踱步到他面前。那少年哭得梨花带雨,仍不敢高声喊叫,只跪地求饶道:“贵人、贵人饶命——”他心里知道是落进了陷阱里。眼前这个英俊的男子,恐怕就是昨晚佳人的夫君——别说赚一笔了,能留条命都靠运气。
    他就说了,他哪里来这么好的运气,财色兼收。
    那男子却只盯住他,目光如秃鹫。
    他方才觉得像,如今又不觉得了。他不觉得那个人会如此低声下气,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与他说:“……家母重病卧床,等着小人兑些银钱买药,小人也是没办法……”
    “那个女人——”那男子终于开口,却道,“里头那个女人,与你都说过些什么话,一个字也不许漏!”
    那少年吃了一惊,目光里登时露出迷茫的神色,光从气势上他就能看出这个男子身份不低,只有常年居于上位者方才能有这等气势,然而从他的问话听来,他竟然、竟然不是美人的夫君吗?
    那他又为什么?
    为财?他看了一眼地上散落的珠宝,这个男人可一眼都没有看;为色?不会吧,他也过了能做娈童的年岁了;还能为什么?他这会儿想不明白,也知道没有多少想的时间,便竹筒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将如何遇见美人,如何做了美人入幕之宾,又如何为人唆使,偷了珠宝首饰出来换银钱。
    李愔静静听着,天光越来越亮了,日头就挂在头顶,他看了一眼仆从,仆从会意,上前去叩门。
    片刻,边上开了角门,探头出来一个老苍头,看见那仆从还没什么,待看见另外一个仆从手里提着的美少年,登时一惊,却听见有人淡淡地道:“我是你家娘子故人,有话要问你家娘子。”
    这时候抬头只看了一眼,赶紧缩头闭门,进去通报了。
    ——他是知道自个儿家里主人来头不小,具体什么身份其实也不甚清楚,但是他阅人甚多,他看得出来,门外站着的,是个贵人。
    郑笑薇正在气恼中,她一早起来,枕畔空空,问了底下人,竟然推说不知道!都睡死了吗!待听得外头人禀报,心里咯噔一响,她可不认为这个藏头露尾的“故人”会有什么善意。
    珠宝首饰什么的身外之物,丢了就丢了;这处宅子是她赁来,就算是查也查不到她头上;宅子里大多数下人都不知道她的身份;至于那个偷她首饰出去换银钱的负心汉——就更算不得什么了,这样美少年,洛阳城里别说上百,三五打总是有的,别人还不见得这般忘恩负义。
    盘算过,当机立断,叫了贴身婢子进来给她换装。只粗粗梳个髻,穿的男装,走的后门,门一开,就看见李愔似笑非笑的面孔:“郑娘子,又见面了。”
    郑笑薇:……
    怎么是他?
    。。。。。。。。。。。。。。。。。。。
    “尚书郎觉得他像一个人?”郑笑薇简直莫名其妙,“恕我直言,实在并不知道尚书郎什么意思。”
    李愔抬手,手里抖开一幅画,郑笑薇看了一眼,甚是眼熟,却想不起名字。
    李愔瞧她这表情也知道她想不起来,心里多少为花悦觉得悲哀——虽然他如今是知道了当初遇见的不是什么仙子,就只是个寻欢的贵妇人,却还念念不忘。谁想人家早忘了个干净。
    “娘子再看看这张。”李愔又抖出一卷画。
    郑笑薇这回微微变色,她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原来尚书郎在找我三哥?”
    李愔颔首。
    “尚书郎难道不知道,我三哥早就没了吗?”郑笑薇道,“当初太后死的时候——”
    “郑娘子当时不在洛阳。”
    “我是不在洛阳,但是人人都知道——”
    “没有尸体。”李愔打断她,随手收起画,“郑娘子不记得清明前后被郑娘子抛弃在城外的花郎,花郎却记得郑娘子去过的地方。”
    郑笑薇心里一沉。
    李愔道:“……那里头也没有尸体,就只有衣冠。”郑念儿和郑忱的衣冠冢。
    郑笑薇垂头道:“就只有衣冠,是我立的。是,我清明拜祭了他们。我知道尚书郎怨恨他,兴许尚书郎指望他还活着,这样,便有机会为家人报仇……但是尚书郎还是死了这颗心吧,他死了。”
    她想不起李愔说的“花郎”,不过他说被她丢弃在城外,她倒是记了起来。她当时不知道哪里来的戾气,如今李愔两卷画对照,她也觉得不像。她三哥那样的绝色,余人不过庸脂俗粉。
    她不过是找了些庸脂俗粉——她从前竟不觉得,她从前竟不知道自己在找他。兴许是埋得太深,因她知道不对,那就像她父亲和姑姑,像汝阳县公和平原公主……那不对!但是她还是在找他,找他的影子。
    那种深藏的,无能为力的悲哀汹涌而来,她竟不得不为之深吸了一口气,那就像是溺水的人从水里探出头。
    “没有尸体。”李愔固执地重复。
    郑笑薇甚为疲倦地看了他一眼:“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尸体,当时乱。连太后的尸体也是找了许久方才侥幸找到,何况我三哥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郑侍中可说不上无足轻重。”
    “随便尚书郎怎么说,”郑笑薇道,“便他仍在世上,我也再没有见过他。”
    “郑娘子和郑侍中——”
    “那天我喝的酒!”郑笑薇忽然打断他,“尚书郎还记得吗?七郎书房里的酒。”
    李愔不知道她何以把话题岔开到如此之远,微怔:“那酒——”
    “那酒叫猴儿采,尚书郎听说过吗?”
    李愔博览群书,哪里能不知道:“《蓬栊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采百花成酒。因常在悬崖峭壁中,却是不容易得。”
    “是不容易得,”郑笑薇突兀地笑了一声,“那尚书郎再猜猜,那酒,七郎自哪里得来?”
    李愔不觉得这是什么要紧事,只道:“以荥阳郑氏的家底,郑家有什么,李某都不会觉得稀奇。”
    郑笑薇摇头,眉目里渗出一点惨淡的颜色:“看来尚书郎是不想猜了,也许是猜不到,也许是不敢。”
    她说“不敢”,李愔觉得心里瑟缩了一下,一些年代久远的记忆,影影绰绰地浮了上来。他想要按住它们,就像在江河里按住一条鱼,鱼很快脱手而去,就只剩鱼尾摆动时候留下的水痕。
    水痕也很快就没有了。
    “郑娘子……”他沉吟道,“还是不要与我卖关子的好。”
    郑笑薇看了看他。有过一阵子,这位李愔风头极劲,赵郡李氏宗子,燕朝最年轻的御史,华阳公主的准驸马——偏生她从没有见过他,然后很突然地……也许也不是那么突然。
    到再归来,他高居尚书之位。父亲总说他能干,说从前看他,也就是个稍稍出挑的公子哥儿,如今脱胎换骨了。她不知道他从前什么样子,出现在她面前的尚书郎,像是个照著书里标准打造出来的君子。
    奇怪,李家竟然能养出这样的人,她印象中藏污纳垢的李家。
    他叫她不要卖关子,她便真的不卖了:“那酒是我藏在七郎书房,从前,她还在家里住的时候,膝下子侄虽多,却只偏疼我一个……”
    听到这里,李愔已经知道她说的是谁。
    “……我姑姑不过一介女流,身无长物,那些稀罕物,都是人家送的,”郑笑薇淡淡地说,淡淡地面对李愔审讯的目光,“我见过他,那时候我还小,一直到前儿见到尚书郎,方才知道那人是谁。”
    李愔呆住,原来不仅是他看见她的脸,会想起惊鸿一瞥,她看到他,竟会能想起多年前旧事。
    “我姑姑……送到你们李家的时候,也是好端端的女孩儿,德言容功俱备的大家闺秀,也是你们李家千求万求求去的。”
    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再没有下文。
    李愔从郑笑薇的宅子里出来,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天气也热了起来,街道上渐渐充满了人,引车卖浆者熙熙攘攘,苦行僧竹杖芒鞋。人的脸上洋溢着各色表情,欢喜的,懊丧的,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
    他是没有希望的。就算他回了洛阳,就算他身居高位,就算所有人都觉得他春风得意,他也是没有希望的。
    他心里已经长不出那种东西。
    他自束发向学,学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如今——他不知道到如今算什么,他或者还有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却再不可能修身齐家。
    就算是、就算她说的是真的,那又如何?他父亲罪不至死,他母亲也……就算他们是有罪,八娘呢?十四弟呢?后来十娘呢?要这么多人给她陪葬吗?他也没有要整个郑家给他陪葬。
    是,她说得对,他是指望他还活着,指望自己还有报仇的机会,他恨这个人,就像当初华阳恨元昭叙,她剐了他。
    没有人是无罪的,他想。他也愿意承受这个罪孽。
    如果他还活着。
    但愿他还活着。
    。。。。。。。。。。。。。。。。。
    嘉语在大将军府又住了三日,身上印痕方才次第褪去。周乐还算守信,果然服侍了她三日。当然如果他能少动点手,她还能好得更快一点。嘉语是不敢去想大将军府的婢子背后怎么说她。
    横竖不会好听就是了。
    周乐笑话她:“三娘从前做的事,也没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这会儿反而在乎起来。”
    嘉语叹了口气。
    周乐便捏她的脸:“好端端又叹什么气?”
    嘉语道:“从前我也是有名声的,自打遇上将军——”
    周乐:……
    他还能说什么呢?
    周乐到第三天才发现这两日服侍嘉语的不是何佳人而是辛夷——因为何佳人回来了。不由奇道:“三娘打发她出去办事了吗?”
    嘉语摇头,但见何佳人心事重重。便找借口支开周乐,私下里问她:“怎么,方将军他——”
    “方将军说要去云州。”
    嘉语“咦”了一声。她不知道这个:“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一直没有订亲,怕耽误人家?”
    何佳人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她乔装得很周密,他没有看出她是个女儿身,反而与她喝酒吃肉,相谈甚欢。她试探着说她有个妹子,他却摆手,说想到边镇去,立点军功,也攒点银钱,看有没有机会娶到五姓女。
    “我这样的,要娶到名门嫡女是有点难,”他手舞足蹈地与她说自己对前程的谋划,“庶女也行啊。”
    她什么出身都没有,她想。
    公主总说,天底下的男人都想娶五姓女,她从前是不大信,娄刺史不就娶了半夏吗?虽然半夏立不起来,但那至少说明,有人不在乎这个。何况方策什么出身,别人不知道,她是公主的侍婢,哪里能不知道。
    他就是个贼匪。
    贼匪也想娶五姓女。
    却听嘉语问:“那你怎么打算?”
    “我?”何佳人难得地有一点茫然。
    嘉语问:“你是想跟他去呢,还是想留在我这里?”
    “跟他去?”何佳人呆呆地,像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公主会许我跟他去吗?”
    “我手里没有你的身契,”嘉语道,何佳人是良家子出身,虽然后来遭了难,却也没有被买卖过,她是自由身。
    “……不必急于回我,他既是去云州,想必是与独孤将军一起走,还有时间,你好好想想。”嘉语说。
    何佳人仍是呆呆地,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卡卡君和密林妹子,22877785同学,玉米君投雷^_^
    
………………………………
338。晋阳出阁
    嘉语这日就要回宫; 周乐与她说:“……不必与你阿兄提这个。”
    嘉语伏在他肩头,只是不应。
    “你阿兄……一向顾念你,”周乐摩挲她的玉背,“他既然说出这个话来; 当然是已经下了决定。”已经下了决定,就不会轻易动摇,没必要让她去碰壁; 还坏了兄妹和气; “我这些年……自正始五年末到如今; 几乎都在战场上; 大大小小打了百余仗; 就是歇个一年半载,也是应该。”
    嘉语贴着他,不动。
    周乐环抱住她的腰; 忽又笑道:“要三娘实在过意不去,多补偿我几次也成。”
    嘉语:……
    “就你前儿跳的那个舞——”
    嘉语翻身而起:“我要走了!”
    周乐大笑:“娘子怎么能这样,说话又不算话; 敢做又不敢当……”
    忽外头有人禀报:“娄夫人求见公主。”
    嘉语便回头冲周乐笑。周乐摸了摸鼻子。自娄晚君前儿出了事; 大将军府上下都容让她,体恤她有孕在身,寿宴也没让她出来应酬,反而半夏来赴宴; 便引她进内宅看她; 陪她小住了这几日。
    半夏是来辞行。
    嘉语问她:“你二姐到底怎么个打算?”
    半夏踌躇了片刻。她进门; 娄氏出阁。这姑嫂便没有在一个屋檐下过过活。谈不上什么感情,娄氏闹幺蛾子也不会让她知道——也不会认为她会与她站在同一阵线。人人都知道她出身公主府。
    她更是记得她和公主初到秦州,差点被她一把火烧了。
    就是这次,娄晚君精神已经是不大好了,见她进来,还能撑起架子。她陪她小住这几日,尉灿来得勤,嘘寒问暖,对她这个娘家弟媳也恭敬,就是两口子不怎么说话,连视线也都尽量避免接触。
    半夏之前觉得自己已经是足够糟糕,两地分居,姑翁不喜,膝下荒凉。然而见了娄晚君,方才想道,无论如何,她还念着她的夫君,他也念着她。虽然眼前不好,总还想着有朝一日会好起来。
    而娄晚君,已经是全无乐趣了。
    她万料不到会到这个地步。她虽然陪着她,也没什么知心话可说,瞧着她面色红润了,便要告辞。
    临走,娄晚君方才与她说道:“你们公主让我搬出大将军府。”
    半夏道:“我听说是大将军的意思。”
    娄晚君似笑非笑地道:“横竖你们公主说什么大将军都认。”
    半夏哭笑不得:“二姐是不想搬出去吗?我却听说姑爷也有这个意思。”
    娄晚君便十分落寞地抚自己的腹部,说道:“我、我想回家。”
    她想回娘家,半夏不想。原本娄家二老已经嫌着她出身,如今再来一个娄氏,这不是百上加斤吗?听嘉语问及,只道:“我瞧着她精神还是不太好,府里人多嘴杂,要能与姑爷单独出去住一阵子,兴许就好了。”
    嘉语道:“我在金明寺那头有处三进的小宅子,虽然不大,人、物倒也齐全——我作价卖给驸马好了。”
    周乐:……
    “茯苓准备文书,别给我贱卖了。”
    周乐:……
    世道艰难啊。
    。。。。。。。。。。。。。。。
    嘉语与周乐又温存了一番,方才起驾回宫。
    再过几日嘉言就要出阁,谢云然忙得脚不点地,得她回来,自是大喜。寿宴上的事她也听说了,昭熙与她说:“恐怕三娘回宫,会与我要个说法。”偏嘉语只字不提,她便不得不旁敲侧击试探了一二。
    嘉语道:“我与郎君这些年聚少离多,既然是哥哥的意思,他也愿意在洛阳多陪我几日。”
    谢云然道:“三娘言不由衷了。”
    嘉语低头道:“换谢姐姐是我,会怎么办?”
    从前在信都和邺城时候,后勤是她与李愔一起打理的,周乐的实力她清楚。如今昭熙手里的,独孤,任九,再加谢冉三个捆在一起,都远不及周乐。换她是昭熙,她心里也愁。
    要论理,昭熙是君,周乐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况区区人马。但是理是那么个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那些人是周乐一手从朔州、从秦州带出来的,或者是自冀州开始,大小七八十战都与他并肩战斗,天子大将军之间,他们亲谁信谁,不言而喻。就算是周乐肯交出来,昭熙也拿不去。
    周乐的实力是威胁到君权——他手里的人能战,战而有功,功则求赏,如此,满朝都是他的人,天子岂能安寝?
    权力这种东西,没有得到的时候,人都以为自己能够超脱,一旦到手,方如食髓知味。大多数时候,人没有必要高估自己——以为自己能有不一样的选择,那无非没有得到,没有尝过滋味。
    嘉语不知道如果她求他,他会怎样回应。那是拿他们的感情作赌。她不敢:当一个人在乎了,就不敢冒险。
    至今为止,他不瞒她,也就是说,他没有谋反的意思。如果他谋反,他首先必须得防着她;如果他谋反,就该知道她不能接受这个后果——然而从前,嘉语知道从前,即便他没有反,他儿子也该是反了。
    势力到那一步,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可以预见的结果。那时候她不在意:她父兄死后,整个元家与她再无关系,谁死谁亡她都只有幸灾乐祸——但如今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是她的兄长。
    如果当初她父亲死后,她请求为她父亲报仇的不是他——那就不能这么快打败元祎修拿下洛阳;亦未必来得及救出她的兄长;但是她求的是他,便注定会有今日的局面。她总须得面对这个。
    谢云然想了一会儿,也只能叹息说:“我也没有办法。”
    她能够明白嘉语在其中的左右为难。她当初被困在始平王府,消息闭塞,回了谢家,得弟弟不断送消息过来,方才知道她跟周乐去了冀州。然而从前在洛阳,她就是个懒散的小娘子,后来——
    她能轻轻巧巧说一句:“夫君能换,兄长能换吗?”她说不出口。那对三娘太不公平。她知道手足情深,也知道如意郎君难得。天底下多得是貌合神离,多得是大难来时各自飞,能得人倾心相待,那都是不容易的。
    在剧变之前,她和周乐能见过几次?谢云然虽然不十分清楚,也知道不会太多。她是孤注一掷,而后在没有嘉言也没有昭熙,远离洛阳的那些日子里,她唯一有的,就只是这个男人。几经生死,她和他之间建立起来的,无论是信任还是感情,要割裂,那何止切肤之痛。
    那并不会比折手断足来得轻。
    谢云然自忖做不到这一步。
    然而站在昭熙的角度,如果不能言出法随,决人生死,那算什么天子?
    这天下,还姓元吗?
    周乐肯为嘉语放手吗?以她的见识,大多数男人都不肯。谁没有个建功立业的心?何况如周乐这样,从身无长物到如今,他是拿命换来的,谁要夺了去,不送上几条命,他怎么肯松手?
    他奋斗半生,哪里能轻易什么都不要?为了三娘——那三娘以后的日子还要过吗?他才二十四岁!他才刚刚从底层爬上来,尝到权势的好处,权势的甘美,就此放手,他迟早后悔,那些不曾得到的,那些贸然松手的——
    三娘负不起他余生的岁月。
    到他后悔的时候,昔日再恩爱,也都如烟云。
    到那时候、到那时候,难道她与昭熙能承受她的怨恨?
    就算退一万步,周乐肯放手,他身边那些人呢,那些身家性命、前程富贵都寄托在他身上的那些人呢?通通都改换门庭?他们改换门庭,昭熙能信他们、用他们,如周乐信他们、用他们?
    那不可能!
    不然就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做儿子的,对父亲的人尚且不能信任和重用,而况昭熙与周乐的关系?
    所以就算周乐想退,他们也会逼得他不敢退——你以为这些人不会反噬吗?
    人在权势的道路一路攀爬向上,后退的梯子是一步一步被人抽空,没有人有退路,也没有人能够回头。
    嘉语闻言,倒不十分意外,这个问题没有解,她一早就知道。谢云然没有与她说“哥哥更重要”她已经很感激了。
    至于以后——何必想那么远,趁如今他还爱她,过得一日,且过一日。到他要放手,她再放手,不迟。那就像她从前想过的,也许到他日渐富贵,见识到新的美人,会不再眷恋于她,然而在那之前,他们总还能像这世界上大多数的恩爱夫妻一样,齐心合力地把日子过下去。
    。。。。。。。。。。。。。。。。。。。。。。。。。。。。。。。。。。。。。。。。。
    兴和二年六月初,晋阳长公主出阁。
    嘉言心里慌慌儿地,赖在她阿姐身边,不住问这问那:“这是作什么用?”、“那个呢?”
    嘉语心里也舍不得。她还在洛阳,嘉言却要到千里之外去。她也没有去过云州,前儿出宫,倒是缠着周乐问过一二。周乐笑话她杞人忧天,嘉言身份不比他当初,独孤如愿也不会让她吃苦。
    药物和衣物备得最多。就侍从、婢女也都拣略通医术的,从跌打到接生,太后是恨不得连乳娘都给她提前备好。
    嘉言就是见不得她娘掉眼泪才躲到嘉语这里来。她心里也舍不得她娘,但是要把她拘在宫里、拘在洛阳,她也是不愿的。
    压箱底的避火图,原本该是太后给她看,太后却又推给嘉语。
    嘉言虽然羞,其实还好:“……从前在营里,荤话我听过的。”
    嘉语心里发酸。要不是父亲出事,哪个女孩儿能听过这些。嘉言反而不觉得,好奇地问这个只比她早出阁两月的姐姐:“……会很疼吗?要不要先备着点药,免得到时候受伤措手不及?”
    嘉语一头汗:“……独孤将军会疼惜你。不过……药还是备上的好,已经交代过乌灵。”
    嘉言怪道:“说得好像姐夫不疼你似的。”
    嘉语:……
    “那然后……就会生孩儿吗?”嘉言又问。她记得谢云然进门没多久就怀了,那会儿她和阿姐还去看她。嘉语“嗯”了一声:“也许会。”谢云然不见动静,她不知道昭熙是不是真的不知道。
    “阿姐还没有——”嘉言叹气道,“我原先还想着,能见了小外甥再走呢。”
    嘉语无语了:“哪里这么快!”
    “以后玉郎也看不到了;阿姐帮我看着点阿姚,别让三郎欺负他——三郎成日里使唤他。”嘉言还是很遗憾,“阿姐要生了孩儿,可须得写信给我,我要得空,就回来看看。”
    嘉语道:“没影儿的事,倒是想得起劲。”
    “表姐当初还说会送我出阁……”嘉言闷闷地道。姚佳怡那道坎,她怎么都过不去。
    嘉语抚她的背不说话,生死之事,原不是言语可以开解。嘉言看着她面上颜色,忽低声道:“阿姐要在洛阳呆得闷,来云州看我啊。”
    嘉语揉揉她的脸,原想笑她几句,最后出口却成了:“……好啊。”
    。。。。。。。。。。。。。。。。。
    晋阳长公主出阁,空前盛大。
    民间都传说“把德阳殿都搬空了”,这话不实。不过也不算太假。原本长公主出阁,国有旧例,昭熙又开内库补贴了部分,太后更恨不得倾囊而出,再加上嘉语、周乐添妆,因十分花团锦簇。之后十年里,京中哪个权贵吹自个儿嫁女办得齐全,便会被人嘲笑:“能比得上晋阳长公主?”
    而后三日回门,独孤如愿和嘉言在京中呆到六月中旬,便启程回朔州。
    太后又哭了一场,因伤心过度,昭熙怕她禁不住暑气,没许她出宫,只让昭恂和小姚郎君跟着周乐、嘉语送行。
    昭恂记事以来,出宫的机会却不是太多,难得逮到一个,又是兴奋,又非得撑出个小大人模样,穿戴得一丝不苟,又要骑马。被嘉语拒绝了。为了压住这两个小的,嘉语不得不与他们同车。
    一直送出城三十里,嘉言道:“阿姐和姐夫带三郎、阿姚回去吧,再晚母后又担心了。”
    嘉语让车夫停住,带昭恂和小姚郎君下车,众人喝了一轮酒。昭恂告状道:“阿姐,三姐不许我们骑马!”
    嘉语:……
    嘉言摸了摸他的头,也有些伤感,这小儿还不知道离别之苦:“阿姐怕你有个闪失。”又对嘉语道:“让他骑马吧,也不小了,总不成我元家儿郎连骑马都不能——况还有姐夫在旁边看着呢。”
    嘉语又与她喝了一杯,说道:“阿言此去,风沙万里,自己要多保重。”她恍惚记得从前她去金陵,嘉言送她的样子。那时候她比如今白皙,却远不及如今英气。更不及如今快活。她曾在贺兰面前夸下海口,到如今可谓问心无愧。
    嘉言回敬道:“阿姐也是。”
    又多敬了周乐一杯:“阿言从前冒犯大将军,大将军大人大量,莫要与小女子计较。”
    周乐一笑:“我敢与你计较,就算独孤将军放过我,你阿姐也不会放过我。”亦扬手饮尽了。目光微斜处,恍惚像是有个人影。他料不到他会来,但是像也不是太意外。他心里叹气,把目光移开,没有戳穿。
    就当是不知道罢。
    他大约也不想人知道——也不想她知道。
    独孤如愿与嘉言先后上马,车队渐渐远去,尘沙扬起来,渐渐就再看不到了。
    “我们回去吧。”周乐道。
    两小儿更急得上蹿下跳,迫不及待爬上马背,已经等了老半天了。嘉语瞧着两个豆丁儿在马上,大是不放心,吩咐道:“安平与三郎同骑,安康与阿姚同骑。”
    阿姚乖乖儿地没说什么,昭恂却叫道:“我阿姐许我骑马!”
    嘉语冷笑道:“你阿姐大还是我大?”
    昭恂道:“我阿姐才走,三姐就不把她的话当回事了……”
    “你阿姐就是在,我也不把她的话当回事!”
    昭恂:……
    昭恂眼珠子转了转,转向周乐:“大将军——孤往常总听说大将军十三岁就孤身从朔州到信都,难道大将军九岁时候还不能单独骑马吗?如果大将军能,为什么孤不能?”这孩子根本想不到周乐去信都是步行,只道是快马扬鞭,意气风发。
    周乐干咳一声:“因我阿姐不管我。”
    昭恂:……
    “姐夫!”昭恂哀求道,“姐夫帮我求个情,我念姐夫的好。”
    嘉语:……
    这谄媚,周乐忍不住笑道:“安康看住阿姚,三郎——三郎跟卢博士学骑射也有些时候了,三娘不妨让他试试功夫。”
    嘉语瞪了他一眼:“就依大将军说的办。”
    周乐知她恼,偏翻身上马,与她同骑。嘉语吃了一惊,嗔道:“下去!”
    周乐不理,环抱住她一勒缰绳,喝了一声:“走!”
    那马欢快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