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皇后折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裴嘉宪性子清冷,为帝后一生励精图治,文定武襄,是一代明君圣主。
一生独污,世人传言其曾杀妻求位,为了夺得帝位,曾亲手斩杀发妻与嫡长子。
罗九宁恰恰就是裴嘉宪的发妻,至于嫡长子,自然也是她生的。
不过,还好,她提前洞息了天机……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罗九宁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杀妻求位
东都洛阳自打入了九月之后,淅淅沥沥的小雨就不曾停过。
早晨雨才停,肃王府的正殿那青石砌成的台阶叫雨水冲刷的明光可鉴。
不过,整个正殿之中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宫人。
王妃罗九宁早已梳妆打扮好,端坐在窗前,听着外面的吵闹声。
“既孩子果真是王爷的骨血,还发着烧了,王妃为何要把他送出府,送回娘家去?王爷说了由我掌理府中庶务,我就得负起这个责任来。娘娘要出府看孩子,我可不敢准。”
这是妾侍宋绮的声音,格外的尖厉。
厉声责斥她的,是内院总管苏嬷嬷:“宋氏,你在这肃王府中也不过个侧房妾侍而已,娘娘因为尚且年幼不懂事,王爷才让你来掌理府中庶务,再说这种嚼舌根的话,奴婢可要代娘娘来拨你的舌根了!”
宋绮冷哼了一声:“王妃自己身子不正,嫁过来所作的事情没有一样能够服众,否则的话,王爷怎会不让她打理庶务?您要责就责,反正,王妃要回娘家,我不能准。”
收回目光,罗九宁手抚上桌子上一件件纯棉质,洗的干干净净的,属于婴儿的小衣裳。
这是儿子小壮壮的小衣裳,全是最细软的绵质,已经洗了很多水,捧在手里,淡淡的皂荚清香,便叫罗九宁想起儿子软绵绵,圆滑滑的小屁股。
她的儿子小壮壮生下来才不过三个月,昨天,不顾府中所有人的反对,罗九宁把还在发烧的壮壮给送回了娘家。
今天,她打算出府,回娘家去看趟孩子去。
但是在掌管内院庶务的妾侍宋绮这儿碰了壁。
宋绮好说歹说,就是不肯放罗九宁出府,还美其名曰,王爷的意思。
不过确实,肃王裴嘉宪离开东都去办差,走之前格外交行过,王妃年幼,性子单纯,必须好好呆在王府,哪里都不准去。
罗九宁将小衣裳,尿布,一样样往包袱里装着。
转眼的功夫,苏嬷嬷进来了。
显然,她未能说服宋绮,只能来劝罗九宁了。
她先给罗九宁行了个万福,才低声道:“娘娘,终归孩子是在您的娘家,要不,奴婢派人把孩子给您抱回来就得,您何必非得大动周章的出府,回趟娘家呢?”
罗九宁不语,依旧默默的整理着小衣裳,尿布,还有小婴儿们便溺完后,常要用的扉子粉。
她是小户人家的女儿,自幼惯会理包袱,一样样东西叫她摆的井井有条,整整齐齐。
接着,绸布刺啦一声,一个圆圆的包袱便已经打好了。
抬起头来,罗九宁才不过十六岁,略带着些婴儿肥的,圆圆的小脸上竟带着些与年纪不符的老成:“苏嬷嬷,我且问你,这肃王府之中,我是王妃,还是宋绮是王妃?”
苏嬷嬷嗫嚅了片刻,道:“当然是您,您是皇上亲自赐婚,王爷三媒六聘,于王府正门娶进来的王妃,而宋绮不过个伺候王爷久些的妾罢了。一府之中,谁也越不过您去。”
罗九宁于是笑了笑:“俗话说的好,一家之主,莫若夫妻,宋绮便再掌中馈,也不过一个妾侍而已,我便再无能,也是王爷的正妻,我要回家,缘何要征得你们同意?”
拎起包袱皮儿,她径自就出了西偏殿。
自游廊中穿过,出了王府正院,秋雨连绵的季节,门外两株桂花都叫雨给打蔫了,落在清透的石阶上,沾了露水,格外的鲜艳。
身为王府主母,真要硬下心肠出府,又有谁能阻拦。
但走到西水塘畔,眼看就要到西角门上时,苏嬷嬷还是硬着头皮就把罗九宁给拦住了。
她颇为难的说道:“娘娘,奴婢就说句不该说的话,您嫁进来八个月就生了小壮壮,王爷认他作自己的嫡长子,但到底是不是,您自己心里最清楚。
而且在您生了壮壮之后,王爷对您的宠爱不曾减过吧?他待您唯有一样要求,就是要您好好呆在府中,不许离开这座府第一步,您要再不听话,触怒了他,您的孩子还会不会是王爷的嫡长子,怕就难说了呢。”
罗九宁娘家是普通人家,得皇上御旨而嫁给裴嘉宪,实乃高嫁。
不过,在与裴嘉宪议婚之前,她是曾失过身的。
当然,罗九宁也曾跟裴嘉宪坦白过,说:“王爷,贱妾蒲柳,已然叫人夺了身子,非是完壁,便皇上赐婚也绝不敢嫁您,请您另觅良伴吧。”
当时,裴嘉宪一袭深青面的右衽长袍,清清落落,微勾着唇角说:“只要你跟那个人从此断了往来,就依旧可以作孤的王妃。孤亦非完人,更不介意女子是否完璧,罗姑娘不必在意这个的。”
罗九宁是因为这句话,才决议嫁进来的。
但小壮壮的来临,就仿如一道晴天霹雳。
因为罗九宁比任何人都明白,小壮壮确实不是裴嘉宪的骨血。
不过,就好比洞房之夜,裴嘉宪当着罗九宁的面刺破自己的手指,以充元帕,证明了她的完壁一般。
他当着王府众人的面,在小壮壮初生的那一刻,就抱起小壮壮来,于众人说:“这是孤的嫡长子,孤从今日起便有后了。”
将孩子软嫩嫩的小手放入罗九宁手中,他粗糙,掌心布满刀疤的大手握上罗九宁的手,三个人的手便这样握到了一处。
在那一刻,罗九宁觉得,自己虽在婚前便失了完璧,但裴嘉宪给她的,是再造之恩。
可谁能知道,这一切它并不是真实的,它不过是个假象而已。
*
“既王妃想去就让她去吧,苏嬷嬷又何必阻拦?违抗王爷的命令而出门的是王妃自己,咱们如实禀报王爷也就是了。”
妾侍宋绮也跟了来,手里攥了块帕子,微微的搧着凉风,如是说道。
罗九宁侧着望了宋绮一眼,语调略沉了沉:“恰是如此。便违抗了王爷的命令,亦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情,苏嬷嬷又何必为此而操心,你放心,届时王爷回来,我一力担着便是。”
说着,她回过头来,才十六岁的,犹还带着憨稚的脸上,一双漆黑的眸子冷冷扫了宋绮一眼,转身,绝决的出了肃王府。
事实上,小壮壮之所以会发烧,是因为罗九宁在三天前抱着他于西水塘畔转悠的时候,叫这妾侍宋绮的婆子给悄悄推入水中,呛的。
而之所以宋绮的婆子会搡她,也恰是因为,她入府之后,怀胎八月便产子,裴嘉宪明知孩子不是自己的,却依旧于她宠爱不衰,惹了宋绮的眼红。
落入西水塘后,罗九宁曾短暂的灵魂出窍过。
彼时,灵魂在西水塘畔徘徊时,居然看到一本话本儿。
话本儿的名字叫作《朕只为表妹折腰》。
因叫风拂开的页面上赫然书着‘裴嘉宪’几个字,于是罗九宁便将它捡了起来。
谁知,越看,罗九宁心中就越惴惴。
这话本里,非但有个‘裴嘉宪’,还另有一个‘罗九宁’。在书中,‘裴嘉宪’身为肃王,对于失了贞操,又还生了孽种的王妃‘罗九宁’千般娇宠,万般疼爱。
慢说宋绮,府中还有几位妾侍,统共加起来,也没有‘罗九宁’所得到的宠爱多。
但是,这‘罗九宁’的命运却非常非常的凄惨。
先是父亡,紧接着新寡的母亲丧去,再接着,疼爱她的家人一个一个,以极为凄惨的方式死去。她受到‘裴嘉宪’多少的宠爱,因为一个个死去的家人,就承受了多少的痛苦。
恰恰,罗九宁的父亲于一年前丧去了,而母亲,也正在新寡之中。
罗九宁愈翻愈疾,急于想知道书中这位‘罗九宁’一经历了一桩桩悲惨的事情之后,最后的结果,谁知翻着翻着,书却没了。
等她合上书本再看,这《朕只为表妹折腰》仅仅只是上册而已。
下册呢?罗九宁于是四处急急的摸着,找着。
就在这时,塘边走过两位着白衣的女子。
一位说:“也不知道浣若君是怎样设计这罗九宁的命运的呢?一个泄浴工具而已,随着女主角的出场,就该死了吧。
而裴嘉宪又要怎么做,才能得到皇位呢?真是好希望今天就看到结局啊。”
另一位道:“我曾听浣若君提过,说杀妻求位,裴嘉宪只有杀妻杀子,才能最终夺得皇位。否则的话,他又怎能匹配得上,书中最为美貌而又聪慧的杜若宁杜姑娘呢?
须知,只有皇后之位,才能配得上杜若宁的一颗水晶玲珑心啊。”
手中书卷掉落,罗九宁也于瞬间猛吸一口气,醒了过来。
然后,第二日一早,罗九宁就听丫头们悄悄说:“真真怪事,咱们府的王长吏,活的好好儿的,居然叫汤圆给噎死了呢。”
恰恰,《朕只为表妹折腰》这本书中,也有同名的长史,也是因为食汤圆而给噎死的。
落水之后,罗九宁第二天就缓过来了。
但是小壮壮却一直高烧不退。
九宁越来越犹疑,觉得自己就是那本书里命苦而又可怜的‘罗九宁’。
于是,她才会顶着苏嬷嬷的念叨,果断把孩子送回了自己的娘家,离肃王府不远的罗家去。
在书中,孩子就是被送回罗家之后病才退烧的。
罗九宁觉得,只要自己回娘家,然后看见孩子的病好了,就能证明,她确确实实,就是话本《朕只为表妹折腰》中那个下场凄惨的罗九宁。
一半是忧心儿子,一半是想要验证自己的人生,沿着肃王府的高墙,沿路婆子、丫鬟,小厮们诧异的目光,罗九宁便小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择日不如撞日,本来想明天开文的,但耐不住没留言,没评论的寂寞,我今天就开啦。
不要被前面吓到哦,这是一篇宠文,真宠文。
第2章 有名无实
出了肃王府,走过高高的王府院墙,再穿两个胡同,进了丹枝巷,一处如意小门,门前清扫的干干净净。
这便是罗九宁的娘家,罗家。
疾步进了院子,就在东厢房里,窗扇半开着,圆头圆脑的小壮壮儿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正在熟睡之中。
罗九宁一把抹上额头,孩子果真一点也不烧了,额头冰冰凉凉的,显然烧已经退了。
埋头吻在儿子圆乎乎的额头上,罗九宁狠命的嘬了一口,嘴里嘟嘟囔囔的连着说了几声我的乖儿对不起,娘不该丢下你的。泪珠子啪啦啦的往下落着,可又怕母亲陶七娘万一进来撞见了要心里更难受,又连忙儿的揩干了。
忽而,她的手一停,却是从孩子的襁褓下摸出颗红色的丸药来,放在鼻子便嗅了嗅,又放进嘴里舔了舔,罗九宁收起丸药,把儿子抱了起来。
前院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陶七娘声音隐隐约约,似乎是在后院之中。
九宁于是再揩了把眼睛,铜镜里瞧着自己脸色不那么毛燥了,才往后院去。
“我罗家一门就没出过逃兵,说宾儿一个百户会率兵逃跑,降于契丹人,打死我也不信。有种就叫雁门关骁骑营的卢纪国到老子面前说来,老子当年统兵的时候,他还不过个毛头小子了,王八蛋,如今竟敢这么着欺负人,说不定我的宾儿也战死了,他们瞒而不报,这就是在欺负咱们老实人。”
罗老爷子是个世袭的兵户,一生都在城门口做守卫的,守了几十年的城门,练就一双老寒腿,如今两条腿蜷在一处,基本已经不下地了。
他向来声音大,嘴里不停的吧嗒着烟锅子,说起话来总是骂骂咧咧,三句话不离脏字儿。
罗老太太是个小脚妇人,头发花白,性子极为懦弱,嘴也碎:“我就生了俩儿子,良儿为皇上挡箭死了,宾儿做了逃兵,阿宁还生了那么个无父的孩子,这家人算是完了,全完了。”
“好好儿的说老二,提阿宁作甚,娘是怕这洛阳人都不知道咱家壮壮的身世,好要四处宣扬叫大家都知道还是怎的?”陶七娘更生气了,直接就开腔责斥婆婆。
“老大媳妇你先莫急,我的宾儿就不是个会做逃兵的人,他准是出了什么事。
至于壮壮的身世,那有甚,不就是阿宁在皇宫里叫那些狗杂种给欺负了才有的吗?裴嘉宪嫌弃他不肯养,老子不嫌,这孩子老子养,养一辈子!”
陶七娘再吼一声:“这是什么光鲜事儿吗?你们就哭的哭吼的吼,叫外面的人听见了,阿宁的脸往哪儿搁?那孩子的事儿,能是这样大声说的吗?”
九宁于窗外轻轻唤了一声:“爷,奶,娘,我回来啦。”。
罗老太太立刻就止了哭声,赶忙的揩着眼泪。
罗老太爷连忙也把烟锅子往脚上蹭着,蹭灭了烟锅,还拿手挥着烟雾。
陶七娘早就迎了出来,一脸的阴沉:“好好儿不在王府呆着,缘何往家跑?”
九宁道:“我来瞧瞧壮壮,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娘怎能把他一个人放在前院?”
陶七娘似是才想起来,哎哟一声,指着公公道:“还不是你爷爷总爱抽烟,我怕要熏坏了孩子,没好抱进来?”
九宁怀里抱着孩子,略带责备的目光望过去,瘦巴巴的罗老爷子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咳了两声,连忙道:“不抽了,不抽了,说好有了重孙子就要戒烟的,我从此真不抽了。”
说着,他远远儿把个烟锅子从窗子里扔了出去。
大儿子为皇帝挡箭死了,二儿子作了逃兵,最疼爱的大孙女好容易因为父亲为皇帝而死,才被赐婚作王妃,可是偏偏生了个孽子。
罗老太太心里苦极,但还是强撑着笑脸:“阿宁最爱吃奶奶煮的南瓜羹,你们先聊着,我给阿宁熬她最爱吃的南瓜羹去。”
从后院出来,陶七娘瞧着婆婆进了厨房,咬牙道:“可真真是愁死个人,咱们这儿还一摊子事了,你二叔一个百户,不在雁门关好好当兵,居然就悄没声息儿的逃跑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九宁的二叔罗宾今年都三十三了,从军十来年屡犯军纪,这一回居然还逃跑了。
在那本《朕只为表妹折腰》里,书中的‘罗宾’也是不服军纪,逃跑了的,而且,这件事后面还牵扯着一桩很深的阴谋。
从小壮壮的发烧,再到罗宾的逃跑,罗九宁的人生,与书中的‘罗九宁’可谓是一模一样了。
且不说这个,俩母女到了前院,陶七娘的脸也越来越沉了:“怎么,昨儿孩子今儿又是你的,究竟是宋绮还是裴嘉宪,就把你个奉旨成婚的王妃给赶回娘家来了?”
“娘,哪有什么赶不赶的,女儿就是想您了,回来看您一眼不成吗?女儿过的好着呢。”罗九宁说。
“既你过的好,怎的发着高烧的孩子就给送回来了?”说着,陶七娘转身进了屋子:“快点给我回去,这孩子娘替你看着,快走,赶紧儿的走。”
罗九宁站了良久,忽而就抱着孩子跪下了。
跪下之后,从怀里掏出把削水果的小匕首来往自己胸前一横,她便道:“娘,求您了。女儿这一生不作王妃也可以,那怕讨吃要饭也不嫌弃,但不能没有壮壮。您不能杀他。”
“我?我何曾要杀你的孩子?”陶七娘忍不住低吼。
罗九宁伸出打着颤的手,手中一只朱砂丸圆溜溜的滚来滚去。
朱砂,于成人或者无事,孩子吃上这么一粒,非死即傻。
所以,在《朕中为表妹折腰》那本书中,小壮壮侥幸未死,却成了个傻子。
罗九宁千辛万苦生下来的,无父的孩子,抱回娘家之后倒是不发烧了,可是却叫陶七娘拿朱砂弄成了个傻子。
究其原因,还是她想要为罗九宁狠手除去一个累赘,所以想要痛下杀手,只可惜究竟药下的不够,没有毒死孩子,只是将个好好儿的孩子给毒傻了。
“没出息的东西,早叫你一幅药堕了去,你不肯,如今看看,你这辈子都叫这东西给毁了。”陶七娘恨女儿不争,又舍不得打她,戳了一指头道:“便娘真要了壮壮的命,也是娘遭报应,与你又有什么干系?你就不能听娘的话,舍了这东西回去好好儿过你的日子?”
罗九宁横着匕首,也不再说话,头抵着儿子白嫩嫩的小面颊儿,只是不住的亲着他,吻着他,嘴里喃喃的说着对不起。
她怀了孽胎,在王府的时候何不曾想过把他堕掉?可是手捶不下来,药石也无效,这孩子他就一直顽强的,在她肚子里不肯出来。
生了无父的孩子,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孩子。
但既已经生下来了,罗九宁是死也不会放手,任人那怕伤害一分一毫的。
“既早知有今日,在宫里的时候为何不系紧了你自己的裤头带子?娘当初怎么教你的,你个傻子,娘白养了你,白疼了你,一点警惕之心都没有,乱吃东西,乱走动,叫人夺了身子去。如今生这么个东西,便嫁入皇家又能如何,他一辈子都是你的耻辱你懂不懂?”陶七娘气的直跺脚。
罗九宁也不说话,圈紧了壮壮,便是个哭:“对不起,娘,我对不起你,但你要真把我的孩子弄出个三长两短来,女儿肯定会陪着他死的。”
去年的中秋夜,罗九宁的父亲罗良陪皇帝南巡,在江宁府时遭遇刺杀,为皇帝挡箭,身亡了。
同天夜里,罗九宁被皇后召到长安,去宫里陪伴她为皇帝妃嫔的姨母陶八娘。
就在那天夜里,她因不知何时误食了媚药,与人有了一夜错欢。
原本,罗九宁也想找到那个男人的,可是就在第二天一早,她便听人说父亲死在了江宁府,而姨母陶八娘,也在中秋夜的一场大火中仙去了。
就这么着,罗九宁那件事情,就草草揭过了。
至于这孩子,当然也肯定的是那个人的孽胎了。
“把这孩子放下,你给我回去好好儿作你的王妃,听懂没?快去,否则的话,咱们索性大家一起死了算了。”
陶七娘也不怕女儿,索性掰转她怀中的匕首,就朝向了自己。
罗九宁瘫坐在地上,死咬着牙关,抱紧孩子,就是不肯松口。
陶七娘与女儿恨了半天,忍不住吼道:“莫不是裴嘉宪把你给赶回来的,他是摆明了的要休你了是不是?
否则的话,娘这样逼着,你为何就是不肯回王府去?”
罗九宁眼圈儿莫名一红,忽而醒悟过来,连忙道:“裴嘉宪仍还是愿意要我的,仍还是爱我的,只是容不下这孩子。
娘,你不要杀壮壮,替我养着他,女儿保证王爷他依旧是爱我的,我也会永远在王府里过的好好儿的,您就拉一把我这可怜的孩子,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友情提醒:孩子是男主滴,男主是裴嘉宪,不过,男主目前并不知道孩子是自己滴。
这是个一夜错欢之后,追妻火葬场的故事哈。
第3章 媒人上门
罗九宁新产不过三月,古历三月妇人的恶露净,才可同床。
就在三天前,是小壮壮的百岁,裴嘉宪就曾当面说,罗九宁是时候该搬到正殿去住了。
肃王府的正殿自然是由裴嘉宪住着。
而他正殿寝室内的那张床,也是最叫罗九宁害怕的东西,新婚头三夜,就是在那张床上,罗九宁与裴嘉宪圆了三次房,不过,一次都没能圆房成功过。
也就是说到如今为止,他们虽成了夫妻,之间还有了个孩子,但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没有过夫妻之实。
她为着壮壮这个孩子,一听裴嘉宪还要招自己侍寝,再兼他也是哄孩子般,温言缓语的说起此事,她自然是立刻就点头答应了的。
谁知就在当晚,便叫妾侍宋绮的婆子给推到了西水塘中,恰好裴嘉宪领了皇差出了东都,三日未归,此事也就耽搁下了。
若非叫陶七娘逼着,罗九宁竟还忘了这茬儿。
她突然想起来,在她做过的那个梦里,自己被那两个女子称之为是:泄/欲工具。
罗九宁想起那俊若神谪,笑似檀郎的裴嘉宪吹熄了灯之后上了床的情形,深深打了个寒噤。
经了床上的事儿,她可算是明白什么叫作泄/欲工具了。
陶七娘不明究里,一听说女婿还肯要女儿侍寝,脸色倒是稍霁。
一把夺过罗九宁怀中的匕首,她道:“娘确实起过要杀壮壮的心,但他是你的孩子,杀他,娘的心能不疼吗,能不烂吗?
可是壮壮于你来说是一生的大耻辱,在王府的时候娘伸不出手去,就不提了,既你把他送到了咱们家,娘就非替你把这个后路断了不可。往后有什么报应,娘受着,大不了娘和壮壮一起死,提前去见你爹。”
说着,陶七娘就哭了起来:“你二叔家那两个从小没了亲娘的,娘一把屎一把尿也拉扯到大了,娘岂是那般狠心之人?可娘得替你除了这个孽障啊。”
“是不是只要女儿还能和王爷同床,是不是只要王爷不嫌弃女儿,您就不杀壮壮,就愿意养着他?”口不择言的,罗九宁问道。
陶七娘狠着心道:“恰是,你要再能把王爷的心暖过来,只要他不计较这孩子,仍还愿意要你,你们能好好儿的作夫妻,娘又不是刽子手,好好儿的杀人作甚?”
罗九宁瞧着圆嫩嫩,软香香的儿子似乎是饿了,咧着嘴巴正准备要大哭了,连忙掀起自己的衣襟便开始喂奶。
她虽是王妃,但因为孩子血统不正,在生下来之后,生怕裴嘉宪为了洗自己之辱,要去子留母,便奶,也一直是自己亲喂的。
小家伙一口叼上粮袋,咕嘟咕嘟就吃了起来。
“放心吧,娘替你照着孩子,保证不杀他,将他给你养的胖胖儿的,你快回你的王府去,快去。”陶七娘说着,已经开始搡罗九宁了。
俩人正推搡着,便听窗外一人高声唤道:“七娘,七娘可在否?”
陶七娘立刻高高儿应了一声:“在。”
转眼,有个妇人进来了。
“七娘,大喜事找你哟。”进来的这妇人,姓何,是洛城城中有名的媒婆,恰就住在罗家隔壁。
这何媒婆妇人嘴巴极大,颧骨极高,两只眸子里闪着精厉的光,鬓侧插了一朵正艳的芙蓉花儿,见人便是三分笑,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但只要一背身,多难听的话都能骂得出来。
她唇上涂着血红的胭脂,进门便是咧唇一笑:“哟,这不是咱们胡同里飞出去的金凤凰,肃王府的王妃娘娘?居然也在娘家?”
九宁心中顿时警觉起来,罗家只有一个新寡,就是陶七娘,这媒人上门,作甚?
不过,她也点了点头,应道:“何婶婶好。”
陶七娘却是仿佛如临大敌般的,就把个何媒婆给拉出去了。
“我没有再嫁的心思,你快走吧。”忽而,陶七娘尖厉厉的一声,罗九宁也就抱着孩子,跟了出去。
何媒婆一张嘴端地上跟那要下蛋的母鸡似的呱嗒呱嗒:“那宋伯允宋大人说了,他愿意再等一个月,过了十月再成亲,但规规矩还是要行的,咱们改日先订个亲,你看如何?”
要说,整个洛阳城中,可是无人不知宋伯允。
他是洛阳城的巡城御史,又称八府巡案,听着好大的官威,其实就是个在这洛阳城里抓捕盗贼,管理治安,审理诉讼的小杂役而已。
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宋伯允生得个罗锅背,贼眉鼠眼,还生着一种会传染的皮肤病,其形样,大约算得上洛阳第一丑人了。
不过,他的姑母宋金菊是肃王裴嘉宪的外祖母。
而他的侄女,正是裴嘉宪府中那个执掌中馈的宠妾宋绮。
便三十多岁了,又还是个寡妇,陶七娘的丈夫罗良活着的时候,身为皇家侍卫,相貌英俊,身材高大,一表人材,她可没想过把自己委身给那样一个令人嫌恶的人。
是以,她断然道:“何妈妈,这事儿您就别想了。寡妇嫁人,也有个愿不愿意,我就把话撂在这儿,就是宁可此刻就死,我也绝不再嫁。”
何妈嗨的一声,声音顿时就提高了起来:“陶七娘,人常言此一时彼一时,瞧瞧你如今的样子,两鬓斑白,状如老妇,这时候还有人愿意娶你,已经是高看你一等,你还想嫁谁,哪里还有像样点的男人还会要你?”
因为丈夫罗良的死,陶七娘一夜急成了白头,此时红颜依旧,满头白发,仿如枯槁一般。
何媒婆这一声,把石榴树上两只正在筑窝的燕子都给惊飞了。
陶七娘也懒得与这媒婆废话,直接指着自家大门道:“你给我出去,你也记好了,我陶七娘此生守寡,绝不嫁人。”
媒婆鬓角那朵芙蓉花儿直颤着,抱臂侧首,盯着陶七娘瞧了一眼,道:“七娘,我可告诉你吧,咱们这一胡同的人都盯着了,你家老二是个逃兵,真要叫他逃回家来,明儿就有人举报到官府,他就等着受死吧。
你家承功不是在龙门书院读书?宋伯允要是不高兴,随便打个招呼,立马就能叫他滚回家。
至于你们罗家,可看好了自家的前庭后院儿,小心有个火啊水啊,盗啊的,你要不肯答应婚事,巡城御史可就巡不到你家喽。”
陶七娘顿时怒了:“何媒婆,你这话什么意思?”
媒婆翻个白眼儿,扭着腰别过了头,鬓边那朵□□花也如她一般的,趾高扬昂。
因为愤怒,陶七娘把女儿在家的事儿都给忘了,厉声道:“何媒婆,我丈夫可是为国,为皇上而殉的,你一个媒婆说这种话,就不怕我报到长安,报到皇上那儿去,打你的板子?”
何媒婆抽了抽红唇:“人走茶凉,你丈夫是为皇上死的,可你家老二却是做了皇上的逃兵呢。那你又敢不敢把这事儿告到皇上面前啊?”
陶七娘气的直发抖,忽而眼泪吧啦啦的就开始往下滚了:“我妹妹还曾是皇上的宠嫔,便死了一年,皇上迄今相思未歇。我女儿可是肃王府的王妃。
我们一家焉是你们这些宵小能欺负的,你个恶媒婆,你给我滚,滚出这大门去。”
毕竟街坊邻居的,何媒婆叹了口气:“七娘,那宋伯允在咱们洛阳城里,人们可是称之为鬼难缠的,鬼都难缠,他看上了你,想要娶你,你觉得咱们能有甚办法?
他虽不过个巡城御史,人家的姑母是肃王的外祖母,侄女是肃王府的宠妾?来头大着呢。你要有能奈,叫你的女婿肃王殿下,叫皇上替你作主去呀。
否则,今儿我走了,明儿还有别的媒婆上门,这亲事,你躲不掉的。”
便丈夫为国而殉,便妹妹曾是皇帝的宠嫔,可如今陶七娘什么也作不得。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而宋伯允恰就是那只阎王座下最难缠的小鬼。
陶七娘手里一只石榴攥烂了皮儿,欲要砸到这婆子脸上去,却只攥出汁儿来,往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