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蒋四小姐[封推]-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顾氏这会儿刚从昊哥儿房里回来,才歇下来喝了杯茶,见女儿来,忙道:“累了大半天了。怎不在房里好好休息,跑来作甚。”
蒋欣瑶挥退房里的丫头,问道:“父亲弟弟可还回来了?”
顾氏笑道:“哪里会这样早,爷们自有爷们的事,听说今儿个不单有咱们府里的人,还有侯爷的朋友在,怕是要闹得晚些。”
蒋欣瑶冷笑道:“母亲,福善祸淫,古今定理。佛语讲业有三报,一现报;二生报;三速报。积善行德为福报,行凶作恶为恶报。女儿今日到侯府,只觉得繁荣华丽,奢侈享乐,极一时之盛,可曾想过乐极悲生,转眼富贵去散?”
顾氏收了笑容,叹道:“我瞧着也是过了些,吃的喝的且不说,就那满园子丫头婆子的穿着打扮,就知其排场。”
“母亲,观滴水而知沧海。今日园子门口的事,看侯府众人的反应,便知稀疏平常的紧。虽说侯府高官显爵,旁人奈何不得,若有一日大厦将倾……”
欣瑶见顾氏听得不甚明了,决定把话说得直白些。
“母亲,安南侯只是异姓爵位。当初拥立有功,这才封了侯。按理说,获了爵位的勋贵要逐渐交出兵权,作个富贵闲人。偏这安南侯世袭三世,还掌了些兵权。换了你是皇帝,卧榻之上,可容他人酣睡。听说当初安南侯府拥立太后之子荣登高位,辅主有功,这才有了今日的风光。只是如今太后已逝,一朝天子一朝臣啊母亲。”
顾氏听得心惊胆颤,忙道:“瑶儿,你是说,皇帝要动侯府?”
蒋欣瑶摇头叹道:“皇帝要动谁,女儿不知道,女儿只知道积善行德,福未至,祸已远。安南侯府如此行事,怕是长久不了。为着蒋府一家老小,女儿想请母亲劝劝父亲,离侯府远着些,万一真有祸事,也牵扯不到父亲头上。”
顾氏急道:“怎么可能牵扯不到,再怎么说也是老太太的娘家,你父亲的舅家。这可如何是好?”
蒋欣瑶忙道:“母亲别急,这只是女儿一时的担忧。当不当得真,还两说,这是其一。其二,老太太嫁到蒋家几十年,有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只要父亲勤勤恳恳,清清白白做官,不徇私,不贪赃,不枉法,不参与侯府那些个破事,便牵扯不到他。”
顾氏拍着胸脯,心有余悸道:“你这孩子,吓死我了,说得跟真的似的。”
蒋欣瑶认真道:“母亲,可不是我危言耸听,防着些总是好的。你看咱们府里,老的老,小的小,几十口人,总不能做了侯府的陪葬品,到时候,哭都没地哭去!”
顾氏沉思道:“我儿说的有些道理,等你父亲回来,我与他好好说说。”
欣瑶又道:“母亲理着家,也得束着家中管事,下人,万不可仗势欺人做那苟且之事。旧年二哥与丫鬟一事,就过了些。别尽纵着,该管还是要管。这里是京城,不是苏州府,没有谁能一手遮天?”
顾氏点头道:“放心吧,咱们府里的下人。还没那个胆。西边的那个,胆子比谁都小,出不了大事。瑶儿啊,你这脑袋里一天到晚的想些什么。若是你两个弟弟有你这般机灵,我就阿弥陀佛了。”
欣瑶笑道:“母亲,弟弟们还小,我只不过比着旁人多看了几本书而已。”
后半句话,欣瑶没有说出来,她不仅比旁人多看了几本书,还比着旁人多经了一世。
……
戌时二刻,蒋宏生眼神迷离的进了屋。
顾氏侍候着脱了衣衫,洗漱一番,端来醒酒汤。蒋宏生一饮而尽,搂了顾氏,正欲昏昏而睡。
顾氏轻声在耳边把白日里侯府的见闻及女儿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蒋二老爷。
蒋宏生刚开始撑着眼皮应付的听了几句,哪料到越听越惊心。越听越害怕,顿时睡意全无。
侯府这些个欺男霸女的事,他早有耳闻,只是他一个外姓人,如何说得?再者说,谁家没些个龌龊事,不过是几个丫头而已。多花些钱罢了,并不当回事。
这会听顾氏这么一说,再联想到这些日子朝堂上的暗流涌动,蒋宏生惊出一身冷汗来,披起衣裳,对顾氏说要到书房坐坐。让她先睡,别等他,便走了出去。
顾氏也不阻拦,熄了灯,一夜好眠。
……
蒋宏生在书房呆了整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便来到老太太卧房。
周老太太刚刚起床,还未洗漱,见儿子脸色苍白,眼底泛青的进来,吓得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蒋宏生忙上前扶起母亲,把思虑了一个晚上的事告诉了老太太。
老太太听罢,长吁一口气,道:“我还以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也值得你一大早的就过来。到底是年轻,沉不住气。你母亲我今年快六十了,自我的祖父跟着先帝打下这片江山,建功立业,这才有了安南侯府。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外祖父,勤勉忠直,权倾朝野,传至我弟弟手上,仕族荣耀,可谓百年不衰。
侯府家大业大,有几个不成器的儿孙也是正常,大凡富家子弟,哪个不是花天酒地,荒淫无度。你大哥,不也是这样的人?哪里就会因为这些个小事,动了根基。
退一步再讲,侯府与宫里的关系一向和谐,你大舅舅的大女儿,嫁给先太后的侄儿,庶出的小女儿如今正是今上的枕边人。今上是个重孝道的,性子又弱,一向以太后为尊,太后一走,总是会顾及些的。你啊,是担心过了。”
蒋宏生道:“母亲所言极是,只是最近朝里,官员调动频繁,看似无意,实则大有深意,不得不防啊。”
周老太太道:“也是太子迟迟不立的原因啊。也罢,你只安安份份做你的官,侯府那边,少走动。我们久居江南,刚来京里没几个月,有些事情还没摸到头绪,守着本份过日子总不会错。如今看来,顾氏是个贤惠的,能想到这些,倒有几分见识。只妇道人家,胆子总归是小了些。”
蒋宏生张了张嘴,倒底没有说出实情来,只道:“老太太,可要与舅舅会吱一声,府里的人,还是拘着些为好,关键时候,不能闯出祸事来。”
周老太太静默片刻,道:“咱们姓蒋,手伸得太长,不好。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说吧。”
蒋宏生陪着老太太用了早膳,便往衙门去。
蒋欣瑶自然料到了父亲会与老太太商议,而老太太十之*会找个机会暗示安南侯。父亲的为人,算得上谨小慎微,多多少少会引以为诫。
至于侯府,蒋欣瑶自认为仁至义尽,一切只由天意。
ps:
包子隔空喊个话:叶静妹子,没有你的催更,包子很寂寞。
琉璃妹子,没有你的书评,包子更寂寞。
感谢所有订阅,打赏的妹子们。
☆、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
一晃十日期满,欣瑶起了个大早。
淡月见小姐坐在梳妆台前发呆,笑道:“小姐,今儿要梳个什么头?”
欣瑶心里有事,全不似平日说说笑笑,只吩咐稍稍正式些。
淡月狐疑的看了莺归一眼,见莺归点点头,便认认真真给小姐梳起头来。
“莺归,让李妈妈把祖父给我的那个盒子找出来,再去看看母亲起了没有。”
……
两个时辰后,欣瑶站在瑾珏阁的二楼,临窗而立。
莺归手捧锦盒,担忧的看着小姐。小姐从侯府回来后,心思一日重过一日,脸上虽带着笑,眉宇间总有忧色。
莺归忍不住道:“小姐,坐下来等吧,全爷一会就到了。”
“莺归,你说,他们会来吗?”
“小姐,奴婢不知道他们是谁,会不会来,奴婢只知道小姐算准的事,从来没有落空过。”
欣瑶叹道:“傻丫头,你家小姐我又不是神。落空是常有的事,只是我希望这次不要落空。”
门被轻轻推开,欣瑶回过身,见来人是蒋全,笑道:“全爷今日来迟了。”
“是小姐今日来早了。小姐,那个燕公子到底是什么人?”
“全爷,别急,要有耐心,燕鸣来了?”
蒋全道:“来了,在楼下与钱掌柜说话呢!”
“莺归,把盒子给全爷,下去找你弟弟说话吧,这边不用你侍候。”
莺归走到蒋全身边,把手中的锦盒交给他,行了礼,便把门带上来。
蒋全莫名其妙的接过盒子,只觉得熟悉无比,再一细看,当下脸色惨白道:“小姐。小姐,你把它带来,什……什么意思?”
欣瑶叹道:“全爷,一切只看天意。我全无半分把握!”
蒋全只觉五雷轰顶,腿下一软,一屁股坐到地上,半天缓不过神来,抱着盒子的手微微颤抖,筋骨尽现。
欣瑶不忍再看,转过身,眸色微深。
“祖父旧年,曾给过我一只玉葫芦,个不大。满绿,水头极好,颇有灵性。我玩了两天,就扔在一边了。几年前,府里大奶奶的娘家嫂子生了嫡长子。我随手当贺礼送了出去。那日,我见那燕公子的扇缀上挂着一只玉葫芦,水色与我送出去的那只一模一样,若我没有看走眼的话,应该是一块料子出来的东西。”
“小姐!”蒋全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最重要的是,当时祖父把玉葫芦赏给我的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东西。本是一对,如今却落了单’。我那时小,只顾着东西,未曾留意祖父的话。不知为何,当我看到燕公子身上的那只葫芦时,脑子里鬼使神差地突然闪过祖父的声音。”
蒋全颤着声道:“小姐。真是吗,那燕公子真的是小少爷?”
“应该不是。一个长期隐逸的人,身上不应该有那种气势。
两人谁都没有再说话,屋子里一片寂静。
蒋全一声不吭的站起来,双眼紧紧的盯着房门。眼中的热度似要把门板灼出个洞来。
……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又似白驹过隙。
楼梯传来了脚步声,接着门被轻轻推开,只听来人轻笑道:“蒋四小姐,背客而立,这就是你的迎客之道?”
蒋欣瑶身形未动:“燕公子,让主人久等,这便是你的为客之道?”
燕十六将扇子摇得风度翩翩,却一脸无奈的对身后人道:“瞧瞧,伶牙俐齿的很啊!”
从燕十六身后,缓缓走出一白衣男子,身形高大,风雅俊秀。
蒋全看来人,眼泪夺眶而出,扑通一声,跪倒在男子脚下,一声声叫着“小少爷”。
徐宏远泪流满面,扶起蒋全,主仆俩个抱头痛哭。
燕十六摇摇头走到欣瑶身边,目中惊色顿现。
“四小姐好定力,如此感人场面,为何不见小姐动容?”
蒋欣瑶转过身,对着来人,展颜一笑。
“燕公子好罗嗦,久别重逢,人生一大喜,当笑不当哭。”
蒋欣瑶难得盛妆打扮,淡黄色云烟衫绣着清雅的兰花,露出优美的颈项与精致的面庞,头戴一只白玉簪,莞尔一笑,勾人魂魄。
燕十六看得出神,摇着扇子抬眉含笑。
“四小姐说话,一向这么有趣吗?”
欣瑶淡淡的扫了他一眼。
“燕公子看人,一向这么直白吗?”
有意思!果然有意思!
燕十六越发有了兴致,目光无遮拦的盯着蒋欣瑶。
“四小姐,本公子只有看漂亮姑娘的时候,才会如此直白!”
欣瑶嘴角微挑,回视的眼神毫不示弱。
“燕公子,我只有对着无趣的人,说话才这么有趣!”
妙人,果然是个妙人!
燕十六心下欢喜,大叫道:“阿远,阿远……”见无人答理,退后几步,对着抱着痛哭的两人眼露不屑。
“行了,两个大老爷们,哭得像个娘们,久别重逢,人生一大喜,瞧瞧人家小姑娘,多淡定,多从容。”
蒋全擦了把眼泪,哑着声道:“小少爷,来,这是欣瑶小姐,按辈份,得称呼你一声小叔叔。”
蒋欣瑶收了笑,上前深深一福:“侄女欣瑶,见过小叔叔。”
徐宏远一把扶起蒋欣瑶,红着眼道:“好孩子,辛苦你了!”
蒋欣瑶深笑道:“小叔叔东躲西藏,也辛苦的很!”
燕十六从容大笑道:“阿远,我就说,这丫头是个伶牙俐齿的,甚合我心啊!丫头,我且问你,那天我哪里露出了破绽?”
欣瑶笑着伸出三根葱白的手指在燕十六眼前晃了晃道:“破绽有三。”
“有三?”
燕十六微微吃惊!
“其一你大大咧咧冲上二楼,神色悠然,锦衣玉袍,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一般的大家公子,教养都不会差到哪里,不请自入的人极少。你言谈之中。看似无礼至极,实则是想故意引起我的注意。想我蒋欣瑶入京城不过两三个月,足不出户,会有什么人冲着我有备而来呢?”
燕十六摇扇子的手突然顿住。笑道:“好眼力。那日我确实冲你而来,只瑾珏阁的伙计拦着,我便只好不请自来了!其二呢?”
“其二,我故意把那套金托镶宝石白玉杯叫价五万两银子。以公子的出身,什么样的宝贝没见过?哪里会不知道那套白玉杯最多只值一万。偏偏公子眉头都没有皱,爽快应下。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燕公子果然是个傻瓜,二是燕公子早就知道这铺子的谁的,银子多少。也就无所谓了。”
燕十六闻言哈哈大笑。
“本公子虽然不是傻瓜,在某人言词的挤兑下,偶尔也会做一两件傻事。蒋小姐,第三个破绽呢?”
“单说前面两点都有些牵强,也看似不合理。唯一引起我注意的。是公子的扇缀。”
燕十六拿起扇缀,摆弄道:“这扇缀很普通,为何会引起你的注意?”
蒋欣瑶笑道:“旧年,祖父给过我一个玉葫芦,水色,形状,雕工。与燕公子手上的极为相似,祖父曾说这东西是一对的。”
燕十六奇道:“四小姐,天底下相似的东西何其多,凭什么说我手上的与你手上的是一对?”
欣瑶笑道:“燕公子,原石这个东西很特别,它同人一样具有独一无二性。正如同天大地大。也只得一个燕公子是一样的道理。这两只玉葫芦,同色,同水,同形,这就足以让我怀疑。还有一点。燕公子不知道对琢玉业可知一二?”
燕十六颔首一笑:“天下琢玉,一分为三,宫廷为首,擅长皇室供奉。苏州其二,以精为长。扬州为三,最擅大雕。三大琢业,呈三足鼎立之势,各具特色。”
“公子果然是此中高手!”蒋欣瑶由衷赞叹。
燕十六心下一得意,一把折扇摇得起劲,笑道:“雕虫小计,不足挂齿。在四小姐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公子过谦。这只玉葫芦,小巧精致,有灵性,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苏州工艺。苏州雕工苏州最大的琢玉世家徐家,以其雕工的精,细,飘见世。其中若细分下来,也有区别。几十年前,有个琢玉的老人,正是全爷的父亲。他最擅长的不是仿古,不是薄胎工艺,而是创新与巧色。这两只玉葫芦,若不细看,你不会发现,它的反面,对着亮光看,含着一缕巧色,一丝淡淡的紫。”
燕十六对着光一瞧,果不其然,一丝淡紫,若隐若现,叹道:“这你也能看出来?”
“燕公子,当时,你站地位置,恰巧是灯下,你晃动锦扇,缀子随扇而动,好巧不巧,那一丝紫在灯下被我看到,所以,我才能确认,这只玉葫芦与我的那只是一对。于是,我冒了个脸,对你说了四句话,燕公子应该没有忘记十日前,你听到这四句话的脸色吧?”
燕十六抚着自己的脸,笑道:“脸色?四小姐啊,我的脸色一向好的很啊,瞧瞧,白里透红!”
蒋欣瑶见他这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懒得理会,目光看见徐宏远,调皮的笑道:“小叔叔,说实话,刚刚你们没进这个屋子前,我心里半分把握都没有。万事万物,瞬息而变,哪里是推测便能推测出来的?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许是祖父在天有灵,时刻保佑着我们呢!”
燕十六围着欣瑶转了两圈,上下打量,摇头叹道:“阿远啊,这回我总算可以瞑目了!你家这个侄女,是属狐狸的!太贼了”
☆、第十三回 情非得已
上回书说到燕十六叹说自己总算可以瞑目。
蒋欣瑶心中暗暗好笑。
偏徐宏远含泪道:“欣瑶,小叔叔不如你,小叔叔我……”
徐宏远哽咽着说不下去!
蒋欣瑶歪了歪脑袋,娇笑道:“小叔叔,我也觉着我挺聪明的,只是你不如我,也没必要难过得哭啊!放心,以后我会让着你的。”
此前一出,徐宏远哭笑不得:“你这孩子,没大没小,到底我还是你长辈!”
燕十六若有所思的打量着蒋欣瑶,心道阿远这个侄女,果真聪明。胆大心细,一叶知秋,妙言巧语,便是哄人,也哄得与旁人不同。
欣瑶啐道:“那我就更应该让着小叔叔了,免得有人说我以小欺大!”
徐宏远此时哪里还能掉下泪来,咧着嘴要笑不笑的表情让欣瑶心下暗叹道,真真是秀色可餐啊!
小叔叔,你长得也太好了些!
蒋全招呼众人坐下,亲自沏了茶,询问徐宏远这些年的遭遇。才知当年原是蒋宏生花了一千两银子,买通了侯府押送宏远母子俩的下人,连夜找了两个身形相似的人,一大早出了城往西去。蒋宏生送至山海关,折返过来,买了个二进的小宅子,安置了宏远母子。
欣瑶一直以为小叔叔母子失踪,全是老太太,父亲在其中做的手脚。当年祖父为了防止父亲暗地里下黑手,硬是把她当作人质,接到老宅一起生活。哪里能想到父亲暗地里居然有这么一手。
她当下惊奇道:“小叔叔,父亲为何如此行事,可有什么目的?”
徐宏远回忆道:“二哥当年什么也没说,只交待安南侯震怒,千万不要抛头露面,也不要回来找父亲。父亲的一举一动,侯府都有人看着。留着性命。日后还有相见之日,若再出了事,他也无能为力。”
蒋全道:“小少爷,你是说二老爷顾念兄弟骨肉。不忍心见小姐,小少爷遭此大难,所以才出了援手?”
徐宏远道:“怕是如此,若不是二哥当年救我们母子一命,我与母亲的早就命丧黄泉了。”
燕十六道:“这蒋宏生,危急之时,有这份胆魄,倒也是个人物!”
蒋欣瑶却道:“不对,父亲的为人,我知道。向来是谋定而后动,怕是早就知道老太太上京的目的,事先派人做了防备。若不然,怎么就一夜之间买通了侯府下人,又找来两个与小叔叔。徐祖母身形相似的人。一边是嫡母,一边是同父异母的弟弟,边上又有侯府的人虎视眈眈的看着,父亲也是左右为难啊!”
徐宏远道:“无论如何,是二哥救了我们母子一命,这份恩情,做弟弟的永生难忘。”
欣瑶笑道:“那小叔叔又是如何改了姓名。翰林院任职的呢?”
徐宏远叹道:“当年我与母亲隐居下来,想起抄家那一幕,心中害怕。狡兔尚有三窟,便偷偷买了新宅子,换了地方住,那旧宅子就空落下来。”
“当年徐家变故。外祖母便将徐家所有的银票缝在母亲一件大紫色盘金银的袄子里,巧的是,出事那天,母亲正好穿了那件袄子。”
“刚开始,我与母亲不敢往外跑。深居简出,也不敢请下人,衣食住行全自己动手。二哥回了苏州府后托人捎过一次信来,说父亲回了老宅,万事一切小心。”
“我日夜苦读,只为有一天,能重振徐家。就这样,隐姓埋名的过了四年。我与母亲花重金买通了专往苏州的信差,定期的打听父亲的事。哪料到,四年后,却传来了父亲病重去世的消息。”
“父亲身子骨一向健朗,怎地会突然去世?我与母亲再也顾不得其它,暗地里花银子找人打探。才知道,原来父亲过世前到过京城。几个月前安南侯府四处打听我与母亲的下落,又放出风说,找到了我们的尸身,父亲一急之下,这才上了京,回程的路上染了风寒,早早去世。”
“母亲得知父亲去世后,一病不起,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对侯府的恨一日盛过一日,若不是侯府,若不是那周雨睛,她与父亲怎会生离死别?母亲这辈子最重要的人就是父亲,四年间隐姓埋名,也是为了让父亲不受拖累。”
欣瑶忽道:“小叔叔,若是早点给祖父你们的音讯,祖父也不会去世这么早!你可知道,祖父找你们找得甚苦,便是全爷这些年为了找你们,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银子,求了多少人!”
徐宏远听得,又落下泪来,道:“我与母亲两人,何尝不想早些与父亲团聚?本想着隐居些时日,等风声过了,再无人注意我们母子俩,就回祖宅与父亲团聚,哪里料到,不光是侯府,宫里也有人打听我们母子俩。”
“宫里?”
蒋欣瑶,蒋全异口同声惊呼。
“小叔叔,你如何知道是宫里的人打听你们?”
徐宏远道:“说来也巧。搬了宅子后,我与母亲请了几个外乡人在家中当下人,其中有个孙婆子专门负责采买。那日她上街买菜,偏巧看到有人问她可听说过蒋宏远这人?”
“这孙婆子为人机灵,回话说,我一个外乡婆子,哪里见过什么蒋宏远,张宏远的。回了家,孙婆子便把这事当成笑话讲给我与母亲听。还笑说,少爷,这年头叫宏远的人可真多。”
“当时,我与母亲搬了宅子,母亲想着给徐家留个后,就让我改了徐姓。我忍着惊讶,问孙婆子那人什么长相,持什么口音?孙婆婆子回忆说,京城口音,长相白白嫩嫩,明明是个男人,却翘着个兰花指,说起话来还像个女人,听得她一声的鸡皮疙瘩,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小少爷,这么说,应该是个太监。”
徐宏远点头道:“正是。我与母亲不知道为什么隔这么久。宫里还有人惦记着我们。就似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徐家的生死。我们只得按下心思,耐心的等待时机。过了几个月,给了那孙婆子一笔钱。让她回老家和儿子团聚。哪料到,没多久,便传来了父亲的噩耗。”
“父亲去世后,母亲思念成疾,重病一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燕公子,燕公子得知我的经历后,觉得这样躲着也不是办法。”
“我与母亲一商量,反正父亲已经去世,这些年东躲西藏。提心吊胆,仍逃不脱那只无形的手,何不放手一搏,大不了一死,还能坏到哪里去?于是。燕公子引荐我参加了那年的科考,终不复所望,得幸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欣瑶叹道:“想不到小叔叔还有如此一番境遇。欣瑶不明白的是,小叔叔既已光明正大进了翰林院,定是能打听到全爷这些年,一直在找你们。为什么不给个音讯与他,他一颗心除了瑾珏阁,全在你们身上,你看他,头发都花白苍老了许多!”
蒋全百感交集,各种滋味一齐涌上心头。才收住的泪又落了下来。
徐宏远悲从中来,道:“欣瑶,小叔叔岂是那等狠心之人?我实则有难言的苦衷,现在还不到告诉你们的时候,时候到了。你们自然会明白。”
蒋欣瑶冷笑道:“小叔叔,何必藏着掩着,有什么苦衷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就像当初,你们顾及祖父安危,隐姓埋名四年整。又怎知祖父宁可少活几年,也想知道你们是否安好,期盼与你们有一刻的相聚。”
蒋欣瑶想着与祖父相处的那几年,心头一悲,言语不由的带上了几分厉色。
“祖父临死前,心心念念都是你们母子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欣瑶,小叔叔是有苦衷的!”
“小叔叔所谓的苦衷,无非是怕徐家的事牵连到我们。小叔叔又怎知我们怕牵连?你这样做,何其残忍?又何其伤我们的心?在我看来,但凡你们捎个信,哪怕只字片语,祖父也不会去世得那么早。”
徐宏远想起早逝的父亲,那个手把手教他识字,读书的老人,泪流满面。
“说得好!”
燕*喝一声:“我就说他这个榆木脑袋,一会怕这个,一会担心那个,迂腐的紧。我看他啊,就是少个人点醒他!”
蒋全泣道:“小姐,你别怪小少爷,小少爷这样做,肯定有苦衷。”
蒋欣瑶一声叹息道:“小叔叔,若不是我在祖父临终前答应过他,你以为我会愿意坐在这里,听你的迫不得已吗?既然小叔叔想一个人担着,恕欣瑶无理,有些东西,我还不能交给你。侄女先走一步!”
徐宏生咬牙切齿;双目赤红的高声道:“欣瑶,相信小叔叔,小叔叔真的是迫不得已,这是徐家的事,我不能连累你们。”
蒋欣瑶似闻所未闻,轻轻起身,拿起桌上的锦盒,冷笑一声,往门口走去。
连累?
当年她跪在祖父床前,被逼着答应的那一刻,她蒋欣瑶的命,就紧紧的与徐家捆绑在一起。
若老太太知道,正是她的嫡亲孙女,一手扶持起她恨了一辈子的徐家;
正是她的孙女,让她在百年后,无法与蒋老太爷人同穴。蒋欣瑶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这会来说连累,是不是晚了些?
蒋全焦急地来回看着两人,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用眼神示意燕公子,偏燕十六熟视无睹,只顾着摇他的扇子。
蒋欣瑶的每一步,走得轻盈无比,却似把重锤,一记一记,狠狠的砸在徐宏远的心上,让他痛不可挡。
就在欣瑶的脚将将要跨出屋子的刹那,徐宏远到底没忍住 ,放声大叫。
“站住!”
ps:
特别感谢善膳,柔欣两位书友的粉红票,弥足珍贵啊!
感谢马午,容颜,神马三位书友的打赏,你们都是良善人啊!
感谢琉璃的隔空回应,那啥,如约而至四个字,回家好好揣摩揣摩。
☆、第十四回 往事如烟
“小叔叔,有何吩咐?” 欣瑶回头,冷冷道。
徐宏生颓然坐下,恨道:“怪道他落败在你手里。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哪里学得如此手段?”
欣瑶冷笑道:“小叔叔叫我,难不成就是为了责备侄女?”
“目无尊长,没上没下,还不快坐下!”
欣瑶这才咧嘴一笑道:“小叔叔吩咐,侄女不得不从!”说罢,轻快的坐回原位!
燕十六看得目瞪口呆。这四小姐,一进一退,一张一弛,活脱脱是个人精。不,岂止是人精,就是只狐狸,还贼坏!
徐宏远哀道:“欣瑶,这事牵涉很深,小叔叔本不希望你牵扯进来,但你执意要知道,我也就不瞒着。我被授了翰林院编修后,有意找寻徐家当年一案的蛛丝马迹,加上燕公子的助力,还真让我找到了些东西。”
蒋全心头一凛,身子微微颤。
蒋欣瑶则不经意的看了燕十六一眼,复又垂下眼睑。
“先帝在世时,后宫两个女人最为显贵。一位苏皇后,另一位是玉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