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败家女胖娘娘-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的国威来,只怕东北大好河山都要成为沙俄的盘中餐了!圣祖康熙当年可以拒沙俄人于国门之外,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我也断断没有理由把祖宗的地方拱手让人!”
第五十三章 意外
one moment can change everything 第五十三章 意外
看到光绪激昂的样子,我也不免跟着心潮澎湃,军事什么的我向来不懂,但我也知道以清军现在的实力,要与沙俄也许可以,但这周围虎视眈眈的,又何止一个沙俄!
不过怎样都好,我还是很乐意看到自己男人意气风发的样子~
次日上午,我也叫上五妹去到园子里给慈禧请安,一则这些日子来我们都没过去颐和园那,估计老婆子早积攒了一肚子火气等着我们去发泄了,给她个机会训两句也好,省的成天憋着难受回头想写阴招来害人。二则我也想去就现在朝中形式谈谈慈禧的口风,对于载湉这个皇帝,她究竟是什么个态度。
令我有些意外的是,见到我来,慈禧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不悦,反而命太监捧出福建新近上贡的普洱茶与我们共品。想到喝着的是后世上百万一饼的茶叶,我就格外珍惜,可惜,还是品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近宫里都还好吧?”慈禧一边端着茶杯小口的饮着一边随口问道。
“回太后的话,宫中一切安好,老祖宗不必挂心,只管在园子里安心住着好了。”我温顺的答道(对啊对啊,干脆住一辈子省的你回去兴风作浪~)。
“嗯,这便好。也还要请你们帮我多多照看着皇上。”慈禧说着放下茶杯,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
我心里倒吸一口凉气(这老婆子果然不会转性~)却还要故作镇定。“老祖宗言重了,照顾皇上本就是我等的分内之事,自当尽心尽力的。”
“瑾嫔你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听说前两天你把永和宫的厨子都调去御膳房了,真是贤良淑德,难怪连皇上都对你很是看重啊。”慈禧的一番话绵里藏针,直刺的我猝不及防。
原来,即便是待在颐和园足不出户,外朝内庭,什么事情还是都瞒不过她啊!我是把我的厨子调到了御膳房给载湉用,一来是对他的那些个饭菜看不过眼,二来则是怕慈禧日后在饮食中加害于他,毕竟历史上关于光绪之死,很多人都说是慈禧下的毒,不得不防。
也不出奇,慈禧十六岁进宫,这么多年经营下来,真不知道宫中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她的人~而这期间两度的垂帘听政又为她在朝中积累了大量的人脉,与其强大的实力相比,我和载湉所拥有的,实在是微不足道。
但是,我不会因此而丧气,我就不信她还能永远这么强势!
“厨子的事是瑾儿错了,照顾皇上起居饮食本是皇后之职,我见那些个奴才不够用心,皇后又不在宫里,才自把自为的把我宫里那几个厨子调过去先用着,至于究竟该怎么办还得等皇后回去拿主意啊。”我低头道。
“你说的也在理,皇后,你去收拾收拾,回头就跟她们一块回去吧。你是后宫之主,凡事总要等你来拿主意呀。”慈禧慢慢的说,果然她还是不放心我们,想找隆峪回去监视我和五妹,或者,还有皇上。
“静芬想待在太后身边,为皇上尽尽孝心。”我想,皇后是不想回去的吧,先是五妹,接着是我,皇上的心中,从来就没有在意过她吧,回去作甚呢。
“不要说糊涂话了,你的孝心,皇上的孝心,我都明白。但你是皇上从大清门用轿子抬进来的皇后,我这做姑爸爸的怎能整日把你留在自己身边,教你和皇上生分了呢。”慈禧耐心的劝道。
见此隆裕也没再多说什么,她的性子向来是温和的,从不愿拂逆任何人,无论是她这位皇爸爸,还是紫禁城里那个名义上的丈夫。
“老祖宗身边总要有人照应,珍儿愿留在此处陪着老祖宗,还请老祖宗成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五妹跪了下来请求慈禧让她留在园子里。
我愕然,五妹这是脑子糊涂了还是怎地,慈禧对她早就不是刚进宫那会的疼爱有加了,她怎么自己还往这火坑里跳呢!
然而,我要挽回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慈禧已经开口了:
“既然你有这份孝心,那边留下吧。”
事已至此,我只能趁着皇后过去收拾东西的时候寻到志钧为我安排在慈禧身边的那个宫女小莲,请她务必要帮我看好五妹,一旦慈禧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即刻通知我。
五妹,我不知道你出于什么想法选了在这种时候留在这个老巫婆身边,但是如今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从小莲口中,我得知,这些日子不断有官员过来请安,所以慈禧虽然不出门,外面的事情还是一清二楚。
对此我颇为无奈,只能吩咐小莲暗中记下哪些官员来见过慈禧,日后打击报复也好有个依据,对吧。
另外,小莲还告诉了我一件事,我一直以来调好送到慈禧那的那些什么香膏唇膏之类的东西,她除了第一次送去的时候找太医验了下之外就从没动过,已经堆满了一抽匣(即便是最近没心思弄这些,我也叫云儿负责帮我配了送到颐和园,没想到根本就是好心当作驴肝肺啦,虽然我也不算好心,嘿嘿)。
慈禧的疑心,还真不是一般的重啊,看来我们是没指望毒死她了,还好,下毒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我也没考虑过。
还是逼宫吧,要嘛不做,要做就做场大的!不过即便载湉同意,我也找不到那么多兵力啊,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啊。
这一天过的真是憋屈,所以即便是傍晚见到光绪和乔治,我也是木然的提不起精神,不过他们俩就铁路承办权要交给哪家公司一事议论的热火朝天,也顾不上我。
我在一旁听得颇为无趣,最终决定抛下他们出去溜达小会。这天气日渐暖起来了,如果在外面,现在应该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吧,可惜这里是皇宫,即便是少有的几处花园也全然是人工营造的景致,让我最接近自然的怕就是头上那片四方的天空还有那长年不绝的乌鸦叫声吧。
从西花园所在的建福宫出来,我有心去看看后面的漱芳斋,这个现如今被作为戏台用的地方一百多年后因了一部电视剧而声名大振,这恐怕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吧。
经过重华宫附近的时候,一个十来岁的宫女拦住了我。
“这位姑姑,这条路不通的。”我今天穿得比较素净,头发也只是自己随手绾的,这小宫女大概是新来的,直把我当作了宫女(新入宫的宫女一般称年长宫女为姑姑)。
“哦,谢谢你的提醒,这边过去,该是重华宫的偏门吧?”我随口问道。
“是,不过这个门已经封住很久了,据说……”那小宫女欲言又止。
“据说什么,但说无妨。”我的好奇心被挑起来了。
“据说,”那宫女好像鼓起什么勇气似的说,“那边以前死过人,所以总是闹鬼……”
我哑然失笑,受现代思想的影响,我对于此等怪力乱神之事向来是嗤之以鼻。不过一时兴起,存心想逗逗眼前这个小女娃子,便饶有兴致的问道:
“这倒挺有意思,你且说说,这传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一会我不摆事实讲道理好好给你上一课,破除封建迷信,要从娃娃抓起!)
“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姑姑都不让我们说,还是她们私下听一些小太监无意间说起的,据说啊,“说到这,这小丫头望了望四周,压低声音说,“当年孝哲皇后就是在这儿被老佛爷给逼死的,所以她的冤魂一直不肯散去,听说曾经有人半夜在这见过穿着白衣的孝哲皇后呢~”
毕竟还是刚入宫不懂事的孩子啊,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要是换做其他主子听到了,只怕登时就可以拉出去乱棍打死。想到这,我爱怜的摸着她的脑袋说道:
“这番说话,千万不要在对人说了,这可是要杀头的!你还这么年幼,怎么就进宫来了?”
“敏儿不小了,已经十二岁了。额娘说我是姐姐,这么大了应该进宫赚钱养活弟妹了。”这小女娃子仰起头得意的样子叫人忍俊不禁。
“你这小娃到有点意思,罢了罢了,你回头过去永和宫找小李公公,叫他把你调到我这来吧。”我不忍心看这孩子在宫中摸爬滚打一不小心丢了性命,一时心软又打算将她护到自己翼下。
那女娃虽然天真,但却不笨,听了我这番话,眼珠子一转,已经跪倒在地上:
“敏儿谢娘娘恩典!”
我看她那小大人的样子又忍不住想笑,转身拉过她起来,眼角瞥到旁边的重华宫,突然脑中精光一闪,孝哲皇后——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闹鬼!!
有些什么在我脑中清晰起来……
第五十四章 回忆
one moment can change everything 第五十四章 回忆
不顾那个叫敏儿的小宫女阻拦,我一意走进了那条在夜幕中不太看得清楚的小巷子。
与宫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整个这条路上都没有一盏灯,自然也是没有一个人,走起来叫人有些不安。幸而我对鬼神之说向来不信,所以除了走路要小心免得跌跤外,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一番摸索好容易拐过去走到路的尽头,结果却叫人有些失望——铁将军把门。
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把半尺长的雕花铜锁。宫里守卫森严,所以一般各个宫外面的宫门一般是不锁的,除了个别没人住的宫殿才会上锁。而眼前这把锁的差不多是我进宫以来见到最大的,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里的确有古怪。
我抬眼望望四周的情况,这里应该是重华宫后院,我琢磨了下,决定转出去从重华宫前门进去看看。
这重华宫是乾隆爷当年住的地方,自咸丰年间起这里就没什么人住了,只是收些典籍诗词什么的。所以,我完全没想到会有侍卫阻拦我进去,即便是在我亮出了瑾嫔的身份后。
事情益发的蹊跷了,那两个侍卫给出的解释是太后在里面设了香案祭奠穆宗皇帝和孝哲皇后,所以不准人进去。这理由我当然不会相信,所以……
第二天,我派了小路子过去给我盯着重华宫,三天下来,小路子跟我回报:每天早上的时候,都有位储秀宫的宫女拎着一篮子的东西进去,出来的时候篮子都是空的。
种种疑点更加确定了我心中的猜测,现在只欠一个行动来验证这一切了。
所以在一个初夏的早上,重华宫外的两个侍卫在喝下一个小宫女送来的甜汤后,开始一趟趟争着往茅房跑……
瞅见一个他们两个同时离开的当儿,我顺利的流进了重华宫,穿过前院和中院,如愿来到了后院的翠云馆,这里显是很久没人来了,院子里的石板中间已经不甘寂寞的长出了丛丛青草,从外面看那正殿,门和槛窗上的漆都已经斑驳脱落了,我在外面绕着看了下,没有下人,想来这里已经闲置很久了。
但是这屋子,真的是空置的吗?
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走进去,屋子里没有宫里惯用的檀香味,感觉有些不习惯,但左右仔细一看,黑金描漆的装修虽早已黯淡无光,但桌椅板凳倒无一不是洁净无尘。
这里——果然有人住!
还没等我察看完,里间就走出了一个女子,即便门窗紧闭,屋里光线有些昏暗,我仍然一眼就看出了,面前这个一身素白,未施粉黛的女子,便是去年我刚进宫那会见到的那个弹琴女子!
“你是孝哲皇后?”我单刀直入的问出了我的疑惑。
没有想象中的惊慌失措,那女子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般,缓缓的转过头来,对我说道: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上次我穿的是太监服,所以她没人出来我),但这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你就是穆宗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对不对?你为什么还活着?”我继续逼问。
然而,她继续忽视我的问题,只是看了我片刻后,吐出三个字:
“你走吧。”
看着她欲转身离去,我怎么能就此放过她,于是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拉住她:
“你难道不想为你还为生下来就被人害死的孩儿报仇吗。”
这个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在乎的女子,终于有了反应——因为某种痛苦的回忆袭来,她脸上的表情变得很是忧伤。
“你究竟是什么人?”语气里有了些激动,很好。
“我是一个想帮你的人,你躲在这里,如何能为你的孩子报仇?”继续蛊惑~
“我的孩子,哼~我的孩子……”那女子的声音渐渐变得有些癫狂,“我的孩子早就死掉了,皇后?皇后也已经死掉了,现在在这里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矣。”
见此情景,我握住她的肩,问她:
“那穆宗皇帝,那个听你弹《广陵散》的人,爱新觉罗•;载淳呢?你也忘记了吗?”
“皇上?”她迷茫的眼神里闪出一点星光,但片刻又黯淡下去,“皇上也死了,都死了……”
“但是那个害你们变成这样的老妖婆,圣母皇太后慈禧,她还活着,活得好好的!你要打起精神,走出去,告诉世人她残害皇家血脉,软禁先皇皇后,无恶不作!”
“我?我连这重华宫都出不去……”她悲叹道。
“我有办法带你出去!”先夸下海口,具体办法回头再想。
“你带我出去?那,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她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她很聪明,知道没有这么便宜的买卖。
“你所要做的,只是以孝哲皇后的身份,告诉我,告诉大家这一切的真相。”有她的帮助,至少可以得到一些死忠于爱新觉罗家的老臣子的支持,另外也可以制造舆论压力,总之是百利而无一害。
她坐下思考了一会,中途表情还有些痛苦的皱了几次眉,大约过了半晌(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考虑这么久,摆明了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嘛~),她终于开了口,以极慢的语速讲述那些久远的回忆:
“我是十九岁那年进的宫,从当初选秀女那会起,我就知道圣母皇太后不喜欢我,她喜欢的是年幼活泼,家世显赫的富察氏,但是那时候我根本就不在乎,我知道皇上喜欢我,那就足够了。当我身穿大红的龙凤同和袍,一手握玉如意、一手握苹果,坐在十六个人抬的婚轿里,从大清门进到这皇宫里的时候,我是自豪的,大清建朝至今,也只有区区几位皇后享有这等殊荣(只有即位后的皇帝大婚才可以这样),然而,我没想到,从乾清门过去,要走的路,是这么的漫长……
新婚以后,皇上一直对我疼爱有加,我们不像是皇上和后妃的关系,反而,好似民间的结发夫妻一般,皇上几乎每晚都过来我这,与我谈天说地,偶尔也会就朝中之事与我相商,最难得的是,皇上听说我喜欢弹琴,特地派人去民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到早已经失传的《广陵散》曲谱给我,要说这皇宫里的夫妻能做到这样,也实在是难得了。
然而这后宫的女人哪会见得我跟皇上这般好,于是太后从最初的旁敲侧击到最后干脆下旨叫皇上少过来我这,最后皇上一怒之下,干脆搬去了乾清宫,那之后,我只能整日弹着这首《广陵散》,希望皇上偶尔经过的时候,能够听到。
即便这样,太后仍然不肯放过我,她找各种理由来寻我的不是,我总是咬牙忍着,因为皇上对我说过,他总会有出头之日的,为他,我甘愿煎熬着等待。
可是等来的却是一个个坏消息,皇上偷偷溜出宫玩耍;皇上和恭亲王在朝上对峙;皇上流连花街柳巷……我的心就这么被一刀一刀的割着,我不能在这样守下去了,我去找皇上,我哭诉着劝他,不要再私自出宫了,请他为我,为大清做一个好皇帝。
许是皇上心中对我还留有些许情意,他被我说服搬回了养心殿,一切又好像回到了从前,连太后看我好劝回皇上都大发慈悲放了我们过了一段安稳日子,那段日子,真的很好呢,我们就好像新婚那会弹琴下棋,画画作诗,如果我知道这样的好日子我们只能过一个月的话,我一定不会劝皇上去上书房,去其他妃嫔那,我一定要和他一起度过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后来太医诊出皇上得了天花,仅仅一个月零五天,那个微笑着听我弹琴的男人,就变成了他们口中的大行皇帝……“说到这,阿鲁特氏忍不住闭上眼睛,两行清泪自她的眼角流下。
又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平定心绪继续说下去(这边才是重点,之前哪些事我看正史野史多多少少也知道了点):
“皇上驾崩后,我日日待在储秀宫以泪洗面,直到有一日,太后过来,拿给我一个据说是我阿玛让人带给我的食盒,空的。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想我绝食。当时我万念俱灰,只想随皇上去了,所以我便顺了她的心意,不再用膳。
结果,两天后,我开始呕吐,宫女们自作主张请来了太医,结果诊断完太医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太后叫人送来一碗汤药,我想她一定是嫌绝食太慢,想早点除掉我这个眼中钉,我仰头喝下,只想早点去和穆宗皇帝相会,却没想到,那碗不是毒药,而是打胎药。
那晚,我得知我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失去了先皇留下的唯一血脉,整个人天昏地暗,后来在外人看来,我的神志就不正常了。其实,我只是不愿清醒,清醒的去面对这一切……
也许是到最后对我起了怜悯之意,也许是不屑杀我,最后,太后对外宣称我死了,实则把我关在了这重华宫里,除了每日有人给我送食物来外,每日伴着我的,就是这架鱼雁琴了,鱼雁传书,我日日地弹,不知道这琴声皇上能不能听到……”
离开重阳宫,我想着阿鲁特氏的话,心里不觉有些沉重,最开始的时候,那样神仙眷侣,却逃不了天人相隔的命运,我和载湉,最后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第五十五章 银行
one moment can change everything 第五十五章 银行
一回到永和宫,我就派小德子带了一封信给当班的护军吴大,叫她帮我转交给志钧。
里面的那封信是阿鲁特氏亲笔所书(居然这位同治皇后也会双手齐书,我简直要崩溃了,怎么着古代的女法都这么牛呢,我,我会双手打字,哼~),我要志钧亲手送到吏部尚书崇绮手上。这崇绮可不是别人,正是阿鲁特氏的生父。
要说这崇绮,当年迫于慈禧的压力逼死了自己的女儿,这些年多多少少为此事而自责。所以现在阿鲁特氏的这封信一出,将这位满蒙唯一的状元,在朝中颇有威信的国丈爷拉过来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现在在朝中,站在皇上这边的,有户部尚书翁同龢,总理外务的恭亲王奕䜣,另外还有些清流党的文人,对了,还有新近被任命为伊犁将军的志锐和正黄旗副都统的志钧(把急功近利的志锐外放,能帮得上手的志钧留在京城,光绪此举真是深得我心啊)。可是这其中,翁同龢做人有些迂腐,性格上也有些小气,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奕䜣虽然厉害,但他毕竟老了,而且他做人太强势,要他听光绪的指挥倒也有些难;至于其他人,尚不成气候,这样的阵容,即便现今加上崇绮,也不足以与慈禧抗争。更何况最近皇上重用了我和五妹的表哥志锐,志钧还有老师文廷式,已经在里里外外的招来不少闲话,这种情况下,难保慈禧不会采取什么行动。
惟今之计,只能让荣禄去到慈禧身边了。慈禧和荣禄之间到底有没什么暧昧或者儿时情怀我无从得知,但我知道作为慈禧的宠臣,荣禄在日后的帝后斗争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叫人送了一盒雪茄,外加一瓶西洋香水(这是我花高价请乔治帮我从一位公使夫人那买来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4711,那个味道,真是熟悉啊,看来真的是两百年不变的古龙水~)。雪茄是给荣禄解毒瘾的,香水则是让他献给慈禧的。我要帮荣禄借这次献礼,重新让慈禧注意到他,从而在这醇亲王生病的当儿,成功上位!
事实证明。这瓶用lalique水晶瓶子装着的香水让慈禧爱不释手(直接导致了在后来的半年内,慈禧身上一直都是这味儿~),而荣禄也顺顺当当的捞了个步兵统领当当。
我在忙这件事的同时,载湉跟乔治商量着在办另外一件事——开国家银行。这是乔治的建议,事实上,对于国家来说,虽然要付出些利息,但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增加一大笔流动资金,足可以缓解现在财政短缺的情况。然而此事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对,而带头的,竟是翁同龢。他的意见是,自古以来,国家都是要百姓去景仰,去依靠的,怎么可以与那奸商一般,欺诈百姓,做那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听载湉说到翁同龢的这番话,我真是哭笑不得,这帮夫子还真是迂腐啊,现在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还在这守着天朝上国的面子不肯脚踏实地的做事,要说国家最后就是亡在他们这帮人手上!
“皇上觉得,百姓会把钱存到国家的银行来吗?”看到载湉有些烦恼的样子,我故意问道。
“以国家的名义办的银行,百姓的钱财存入可以得到保障自然高于一般的银号,应该可以吸引到人来存钱。”
“国家有钱用,百姓不用担心上当受骗,那银行不就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吗?”我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
“对啊!”载湉一拍脑袋,“我只顾想着解决国家的难题,怎么没想到这件事对于百姓也是大大的有利呢!”
……
终于,皇上和恭亲王费了一番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一班老臣子同意办银行。此事交于户部筹办,计划于三个月后,也就是七月初,大清国公办的第一家银行正式开张。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京城闹了个沸沸扬扬,街头巷尾的百姓议论的都是此事,我还提议在银行开业的那天,由皇上和太后亲自到场剪彩(为了解释什么是剪彩,我难免又费了一番口舌,哎,时代的差距阿),一来可以与民共乐;二来也可以用皇家的威严来给百姓以信心,让他们存钱进来。
虽然照例有大臣否决,但皇上执意坚持,而太后也破天荒的支持皇上(这种出风头的新鲜事情,还是让慈禧颇为心动的)否决声也就渐渐式微了。
这样一来,此事更是吸引了全城乃至全国的关注,载湉见势头不错,未等京城这边开张,就在上海筹备第二家了。
我不遗余力的鼓吹光绪和慈禧大肆操办这件事,除了想粉饰太平,减少百姓对朝廷的抱怨外,还有另一个目的:我要趁着这几个月大家的精力都被吸引到银行的筹办上去的时候,办一件事。
我要趁着这段时间李鸿章在京,会他一会。
这位晚清重臣是日益成型的帝党和根深蒂固的后党都想要争取的人物,经过一年前的那次见面,我可以感觉到他有自己的原则,同时做人又很圆滑,不是那么容易拉拢的。不过,至少,不能让他跟了慈禧去。
就这么着,我又一次易服来到了贤良寺。
时隔一年,李鸿章居然只是愣了一下就认出了我,直叫我惊叹,如此方能位极人臣啊!
“未知公公此番来有何贵干,可是皇上有什么口谕?”他尚以为我是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故此礼貌的发问。
“李大人,我这次来,是想代皇上问一句,这大清是姓什么的?”我浅笑了下,问道。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对李鸿章来说却是有些棘手的。
“这个,大清,自然是姓爱新觉罗的。”他镇定的答道。
“有李中堂这句话便好,既然大清是姓爱新觉罗的,那他日若有人对皇上,对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不利,那李中堂也是定然不会视若无睹的,对吧。”我继续问他,相比他表明态度。
“那是自然,莫说是对江山社稷不利,即便是有人要对皇上和太后不利,老臣也绝不会姑息!”这老狐狸看上去忠心耿耿,但主语变成了“皇上和太后”,这意思就大不一样了。
“即便是李中堂这样的权臣,想要在现如今的局面下两面讨好,恐怕也是不容易的吧。”我干脆把话挑明了,看他作何反应。
李鸿章的脸色有些微怒,我忘了,现在我的身份是个太监,他是堂堂的直隶总督,我这样说话是让他感到不太舒服。
“老臣腐朽,不识何谓党派之争,但凡对大清有利,对社稷百姓有利的事,老臣甘愿一力为之,其他的,公公不必多言!“
“大人所言甚是,奴才斗胆问大人一句,您觉得近日皇上宣布的开办银行一事可对大清有利?”碰了个钉子,我只能转移话题。
“此举甚好,集民间之财为国所用,同时又能为民间实业家提供合理的信贷,的确有利。”李鸿章老老实实的答道。
“那就大人您看,皇上可算一位好皇帝?”话题又绕回来。
“皇上一心为国,勤政爱民,任人惟贤,自是一位明君。”
“那大人还在犹豫什么,如若大人真的为江山社稷着想,就该在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挺身而出,站在皇上这边啊!”面对这样的精明政客,我的蛊惑显得那样无力。
然而李鸿章却因为我的话略略沉思了一会,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皇上在犹豫什么,我便在犹豫什么。”
第五十六章 决心
one moment can change everything 第五十六章 决心
回宫的路上,我想着李鸿章的话,虽然始终猜不透着老狐狸的想法,不过看他的样子,应该不会公开支持慈禧,那也还好。
“皇上在犹豫什么,我便在犹豫什么。”
皇上在犹豫什么呢?
礼义孝廉?还是对自己所掌握的力量没有信心?
是时候,去和载湉好好谈下了。
傍晚在碧琳馆,载湉兴奋得向我讲述着银行筹办的种种细节,我仔细听着,顺便给了些意见,直到他讲完,我提议出去走走。
时值盛夏,每日直到这日落黄昏,外面才有了些凉意,徐徐的微风吹动着我的衣摆,整个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皇上可清楚孝哲皇后的事?”我边走着边问道。
“略略听过些,孝哲皇后对穆宗的情意,在宫中是有口皆碑的。”载湉虽然对我突然提到阿鲁特氏有些奇怪,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前几日见过她。”我尽量以一种平静的语气说出这个惊天的大秘密。
“谁?孝哲皇后?不要说笑了。”载湉的反应很正常~
我转过身对上他的眼神,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神情看着他,声音微微颤抖地说:
“我不是在说笑,孝哲皇后还活着。”
“这怎么可能?”载湉依然觉得难以置信,但又问道“你在何处见到她的?”
“就在重华宫!”说出这一切,心里突然有些轻松,这一刻起,这个秘密不用再由我一个人承受了。突然想到阿鲁特氏,是什么支持她在那样的环境下守着这个秘密熬了这么多年呢?
载湉仍然不很确信,打算去重华宫亲自看下。我拦住了他,现在这么贸贸然冲过去的话很可能打草惊蛇,最好还是不要让慈禧知道我们晓得了这件事,先好好计划下才对,我可以感觉的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