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急!驸马总是失踪怎么办!-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三看了眼那道圣旨,那字迹确实跟父皇的很像。萧贵妃陪伴在父皇身边那么多年,模仿出如此相像的笔迹,也确实不易。那玉玺印估摸着也是之前萧贵妃偷偷拿出来盖的。
  “三哥,改立太子还需要内阁批准,仅凭你这一张圣旨,恐怕—”
  李亦桓闻言便拔出剑,“只要我杀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我知道你事先安排了陆将军,我早就施了些手脚将他堵在了路上,没人会来救你了。”李亦桓颇为自信。
  “那我若是从京城调兵呢?”十三不慌不忙。
  “京城调兵?”李亦桓怀疑道,“你人都没有离开过围场,我手下的人早早就将围场围住,一只苍蝇都没有放过,你怎么从京城调兵。
  “那可就说不准了。”
  “王爷王爷,我们被京城来的禁军和羽林军包围了!”一个小兵从帐外匆匆跑进来。
  “你慌什么!”李亦桓对着那小兵大喊,“包围就包围,不会打吗!”
  “三哥,”十三开口,“你若是现在后悔,我还会留你一条性命。”
  李亦桓闻言冷笑,“我现在只要杀了你便可,才不要跟你废话。”
  李亦桓说完,便冲着十三刺去,十三武功虽不算顶尖,但是对付李亦桓还是能应付来的。
  李亦桓见一人对抗十三有些吃力,便指挥手下副将,“你们愣着干嘛,一起上!”
  十三见众人齐上,不免皱了皱眉。好在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帐外冲了进来。
  乔绪好容易赶到京城调来了禁军与羽林军,再安顿好十四,就马不停蹄地来救援十三。
  乔绪本不愿过来帮助十三,但奈何十四一直念叨着担心十三的安危,自己没有办法,只得过来看看十三这边的情况。
  还好自己及时过来了,不然这大明国下任皇帝就是李亦桓了。
  “本王将你从江湖挖掘出来,你却恩将仇报,帮助十三那个小子?”李亦桓见乔绪一直护着十三,心中愤懑。
  “属下并没有帮助太子,”乔绪闪到李亦桓的面前,“属下只是帮助未来的小舅子而已。”
  乔绪说完对着李亦桓的后脖颈一拍,将他拍晕在地。
  

    
第26章 新皇登基
  乔绪带着十四离开围场后,便连忙去调令禁军与羽林军。
  凭着乔绪禁军统领的身份,调令个禁军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调令羽林军的时候,还是出了点麻烦。
  十三虽然给了乔绪调令羽林的兵符,但羽林军看着兵符,又看着乔绪,不知该不该相信。
  若是乔绪偷了兵符该怎么办。
  好在十四也在边上,对着羽林军大声呵斥:“本公主在此,你们若是怕以后有什么问题,便把此事推给本公主便可。”
  羽林军闻言不敢怠慢,立马动身前去围场救援。
  “我送你回宫里。”乔绪对十四说。
  “我自己回去就好,”十四皱眉,“围场那里形势紧张,你赶紧过去帮忙吧。”
  乔绪点了点,刚准备要走,十四突然叫住他。
  “乔绪,”十四看着乔绪,“你这一走,是不是又不回来了。”
  十四总觉得自己的预感没有错,乔绪突然出现在江湖,当了武林盟主后又突然消失。回来突然出现在朝堂里,现在局势混乱,正是他消失的最佳时机。
  乔绪不说话,点了点头。
  十四眼睛里不禁氤氲上一层雾气,“那你还会回来吗?”
  “会的。”乔绪说的肯定,“我答应过你,要带你去江南。”
  十四没有想到乔绪还记得江南这事。十四其实一点都不想去江南,但是被乔绪这么一说,突然间又期待了起来。
  “我等你。”十四挤出一丝微笑。
  乔绪笑着看着她,朝她挥了挥手,然后转身骑马飞驰而去。
  十四在宫里呆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才收到消息,说父皇病故,太子继承了皇位,将逆贼李亦桓抓住,正押送回宫。
  “那他们都回来了吗?”十四问那个小太监。
  小太监说他们都回来了。
  小太监还补充说:“未来的驸马爷乔绪可是擒住逆贼的功臣。”
  十四点了点头,想着乔绪也一定趁乱逃出去了吧。
  十三回来之后,没有立刻去找十四,因为父皇病故,自己继位,有好多琐事需要忙,十四觉得无聊,便把楚仪姐姐接到宫里聊天。
  “楚仪姐姐,你日后可就是皇后娘娘了。”
  “你可别取笑我了,”楚仪害羞地低下头,“倒是你,我听说自从春猎之后,乔统领就不见了。”
  十四点了点头,“我听说了。”
  乔绪自从将李亦桓拍晕在地后就没了踪迹,十三也派人去找过,但也没有寻回来。
  十三怕十四伤心一直没有告诉她,但是消息还是传到了十四的耳朵里。
  十四听说后并没有什么反应,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吃吃喝喝睡睡。
  过了几日,十三总算是安顿下来,跑来找十四,跟她说了一堆最近忙的琐事。最后,十三说,三哥在牢里自尽了。
  十四并未觉得意外,以三哥的性情,自尽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
  “还有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是十一的安排。十一虽是萧贵妃的亲女儿,但在此事上毕竟有功,我是的打算赏她的。但十一的精神状态实在不容乐观。”十三接着说。
  十四在御花园散心的时候也撞见了十一几次,十一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飞扬跋扈,看着周围的一切,眼神空洞。
  “我之前问十一打算怎么办,十一说她想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相伴。”
  “但是我总是不忍心,她当年若是早早出嫁了,是不是便不会像今日这般了。”
  十四知道十三是懊恼自己没有将事情做好,便宽慰他:“你已经尽力了。”
  “还有一件事,”十三看了眼十四墙上的那幅画,“乔绪我一直没有找到。”
  “我知道。”
  “后来楚仪都跟我说了,说你们二人早在江湖中便相遇了,他还给你做了一幅画,你一直挂在墙上。”
  “我知道你喜欢他,我觉得他也是喜欢你的,但是我不明白他为何一定要走。”
  “我会帮你继续找他的。”十三语气笃定。
  “没关系,他答应过我,他会回来的。”十四也坚定地说。
  一月之后,十三正式继任皇位,封十四公主为镇安长公主。
  十三继位之后,十一便来向十三请辞,说要去青山寺削发为尼。
  十三不知道怎么劝她,便把十四也叫来。
  “十一皇姐,你若是削发为尼,那张公子该怎么办。”十四劝道。
  “张公子有美人相伴,怕是不需要臣妾。”十一面无表情地说。
  “我知道姐姐心中难过,但削发为尼可能太过偏激。皇姐不如先去为父皇守陵一年,待一年之后再考虑是否真的要削发为尼。”十四接着劝道。
  十一看着十四,眼神略有动摇,十四见有戏,便给十三使了个眼神。十三会意,便顺着十四的话,“皇姐若是能为先皇守陵,先皇的在天之灵也必能得到安慰。毕竟先皇生前最是疼爱皇姐。”
  十一似是被打动,向十三行礼道:“那臣妾恳请陛下让臣妾为先皇守陵一年。”
  十一离开皇城的时候,十四过去送她,十一回头看了一眼这偌大的宫城,竟有一丝不舍。
  父皇曾带着她走遍了这宫城的各个角落。小时候,自己还会坐在父皇的肩膀上,站在皇城的最高处,俯瞰整个皇城。十一当时觉得自己就是整个宫里最受疼爱的人。
  结果最后自己还是没能救的了父皇。甚至还搭上了母妃和三哥的性命。
  “这些都不是皇姐的错,”十四看出了十一的彷徨与无助,“是先皇、萧贵妃还有三哥在为难你。皇姐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最正确的选择?”十一喃喃自语,向十四行了个礼,“多谢镇安长公主安慰。臣妾在皇陵也会为陛下和长公主祈福的。”
  十一说完便上了马车。十四看着十一的马车越走越远,不免有些感伤。
  十三处理完政务刚刚得闲,十四便跑过去找他。
  “你来的真是时候,我刚刚忙完。”十三在十四面前也不自称朕,依然同自己尚是皇子时那般随意。
  “我刚刚送走十一,突然间发现宫里的公主们不是远嫁就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十三闻言不禁感叹道:“身在皇家便是如此,想要恣意快活,却只能身不由己。”
  十三见十四又低沉了几分,便岔开了话题,“几日来天启国屡次在边境地区挑事,估计未来一段时间,边境可能会不太平。”
  “天启国?”十四有些奇怪,“天启国一直同大明交好,为何要试探大明边境。”
  “据说天启国新上任了的国君颇有军政才能,估计是想大干一场吧。”十三解释说。
  “那你打算怎么办?”十四问道。
  “我打算派舅舅过去,”十三说,“只有舅舅在边境守着,我才有些放心。”
  “你还有什么将领可以推荐?”十三问向十四。
  “我哪里懂这些,”十四摇了摇头,“不过,去年中举的那些武进士倒是可以调到边境历练一番。”
  十三赞同得点了点头,“若是乔绪在,他可能也会是个优秀的将领吧。”
  

    
第27章 安排相亲
  转眼间; 时间已过去了一年。这段时间里十三一边找着乔绪,一边担心着自己妹妹年纪过大,要是还找不到乔绪; 嫁不出去怎么办。
  十三便不停地给十四介绍一些青年才俊。
  十四被十三弄的有些烦了; 索性直接不见十三了。十三没有办法,便将这大任交给了楚仪。
  十三因又要为先皇守孝; 所以婚事又往后拖了一把。好在宋楚仪能够体谅他,宋家人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自家女儿未来是要当皇后的; 等这几年也没什么。
  楚仪虽然还没有嫁进来; 但得了十三的允准,可以随意进宫,宫里的下人们见了楚仪; 也会恭恭敬敬地唤一声,姑娘。
  这次楚仪进宫,十三塞了一堆青年才俊的画像给她,嘱咐她一定要给十四看看。
  楚仪苦笑不得; 只得点了头,捧着那堆画像去找十四。
  十三好容易等楚仪姐姐过来了,看到了楚仪姐姐手上的一堆画卷; 一个头有两个大。
  楚仪看到十四扭曲的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亦非非要我拿过来的。”
  十四可以驳了十三的面子,但是不可以驳楚仪姐姐的面子。十四只好乖乖地让楚仪进了门。
  楚仪知道十四不乐意看这些; 可是十三交给自己的任务也必须得完成。楚仪便将那画卷一张张展开,按照之前十三给自己讲的,又给十四复述一遍。
  “这齐侍郎,年纪虽然稍微大了一些,但好在尚未婚娶。而且年纪轻轻便当上了吏部侍郎,以后发展潜力无穷。”十四指着其中的一幅画像。
  十四瞟了一眼,那齐侍郎确实长大的还不错,“但是他家中有一位颇为凶悍的母亲。他之所以至今尚未婚娶,便是因为他那母亲太过挑剔。”
  楚仪闻言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又拿出另外一幅,“那你看看谢将军家的大公子,这谢大公子同你年纪相仿,一直在谢将军的军营里历练,长相也是十分不错的。”
  “这谢大公子克妻,之前同他定亲的女子很快就因为各种原因身亡了。”
  “那这个萧侯爷,他虽然是萧贵妃的亲戚,但他一心为国,对亦非也颇为忠心,也必定是个良配。”
  “这萧侯爷年纪有些大了,而且我不喜欢他脸上的痣。”
  “可是乔统领脸上也有颗痣啊。”
  十四不再说话,楚仪说完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只能赔礼道:“是我多嘴了。”
  十四赶忙摇头,“不是楚仪姐姐的错,是我并不想那么着急就嫁出去。”
  “当初就该顺着十一的话,让你嫁给江琛。”十三不知何时走了进来。
  十四看着十三一肚子的气,“你就知道胡说八道。”
  “我觉得赵钦也不错。”十三接着说,“年纪合适,家境清白,长得不错,还常驻京城。”
  正经过镇安公主宫殿的赵统领,突然打了个喷嚏。
  “赵统领,您怎么了。”边上的士兵赶忙关心道。
  “春天了,大概是有些感冒了。”
  “你都瞎点的什么鸳鸯谱。”十四有些生气。
  十三见怎么也说不动十四,便将那些卷轴重新卷上,“那我再给你半年的时间,你若是还没有想好,可别怪我给你和赵钦赐婚。“
  十三会突然提到赵钦,是因为他曾经问过赵钦的意思。
  十三之前听楚仪说,十四在宫外的时候除了受到乔绪的照顾外,赵钦也有暗中相助。
  十四给自己的书信,也是赵钦安排送回来的。
  而且赵钦也没有同外人说过此事,十四当时想在宫外多呆几日,赵钦也没有硬逼着她回去。
  都说男人最了解男人,那次之后,十三便觉得,这赵钦对十四的态度有点儿不一样。
  但后来十四一心喜欢乔绪,也和乔绪定了亲,十三便将此事遗忘在角落里。
  直到乔绪失踪,十三眼看着十四苦苦等着乔绪,才想起来是不是该问一下,赵钦对十四的看法。
  按理说,赵钦年纪也不小了,同他一般年纪的男子,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但赵钦至今仍未娶亲,甚至连个婚约都没有过。
  十三挑了个日子,假装在逛御花园的时候,偶然碰见赵钦,便拉着他闲聊起来。
  “赵统领,你在这宫中也呆了好些年了吧。”
  “回禀陛下,臣在宫中待了快五年了。”
  “听说赵统领至今尚未娶妻?”十三一边喂鱼,一边问道。
  “是,臣目前尚未有成亲的想法。”赵统领毕恭毕敬地回答。
  “那你倒是同朕的妹妹一样。”十三说着瞟了赵钦一眼。
  十三见赵钦没有说话,接着道:“那赵统领,觉得朕的妹妹怎么样。”
  “镇安长公主已有婚配,臣觉得—”
  “乔绪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这婚约,朕就将当它作废了。”十三打断了赵钦的话。
  十三见赵钦不敢多言,便笑了笑,“赵统领的意思,朕明白了。”
  十三觉得赵钦哪哪都好,若是十四嫁给他,十四说不上有多幸福,但最起码是被疼爱着的。
  不像那个乔绪瞬间就没了踪影。
  “赵统领?”十四没有想到十三会突然提起赵钦,“我不喜欢他那样的。”
  “他哪样了?”十三觉得赵钦这样的五好青年,应该很受闺阁女子欢迎。
  “赵统领有些,额,”十四想了一会儿,“太魁梧了些。”
  “你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十三气的敲了敲桌子。
  十四也懒得搭理他,说自己累了,直接将十三请出了自己的宫殿。
  楚仪同十三一起离开。路上,楚仪忍不住问他:“你为何那么着急将十四嫁出去。”
  十三看着楚仪,温柔地牵起她的手,“若是十四愿意等,我一辈子都让她等下去。”
  “那你又为何?”
  十三又皱了皱眉,“但目前边境情况不容乐观,虽有舅舅在边境支援,但耐不住天启国、东临国的夹击。”
  “之前我又派人前去和谈,但天启国与东临国不同意和谈条件,我只有向北凉搬救兵。”
  “但北凉提出的条件,是要和亲。”十三不禁握紧楚仪的手。
  “和亲?”楚仪大惊,“是要我们大明嫁公主过去?”
  十三点了点头,“宫中除了十四也没有其他适龄的公主。十一虽然也快回来,但我也不想送她去和亲。”
  十三见楚仪满脸担忧,便宽慰道:“没关系,宫里公主虽然只有两个,宫外还是有很多郡主的。实在不行,到时候随便给哪个郡主抬个身份,以公主之尊嫁到北凉,也是没有问题的。”
  楚仪闻言稍稍放了心,十三接着说:“但以防万一,让十四早早嫁出去,便是最安全的做法。”
  楚仪点了点头,“只怕十四性子倔,一时间还想不通。”
  “她若是想不通,我自然也会竭尽全力不让她去和亲,”十三早已下定决心,“十四从小受了那么多苦,如今我已成为大明皇帝,若是连她都守护不了,我又怎么来守护大明子民。”
  “之前在边境培养官兵已初见成效,按照现在的兵力状况,抵挡一阵还不算问题。”
  “以防前线将领不够,我之前又特意问了赵统领是否愿意去边境前线领兵杀敌,赵统领也是爽快的答应了。”
  “所以,你不用怕,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十三安慰说,“还有,此事千万不要告诉十四,我怕她又会多想。”
  “知道了,”楚仪点了点头,不禁想逗十三,“你对十四怕是你对我还要上心。”
  “那哪儿敢,我最爱的人当然还是你。”
  

    
第28章 江右危局
  虽说十三安抚好了楚仪; 但边境的形式确实不容乐观。
  最近十三夜夜都被军务折磨,忙到很晚才睡,眼睛上的黑眼圈也越来越重。
  十四去看过十三几次; 看到他越发消瘦的身体; 不免有些心疼:“虽然政务繁忙,但你也要多注意身体; 好好休息。”
  十三怕十四担心,只是说好。
  “最近是又出现什么大事了吗?”十四见十三日日这般忙碌; 不免有些担心。
  “没什么大事; 就是琐事比较多。”十三并不打算将边境目前的情况告诉她。
  十四虽是将信将疑; 但若是十三不愿意告诉她,她也不会多问。
  日子一天天过去,边境那里的情况也越来越糟。
  十三本以为有了良将驻守边境; 形势会稍微有所好转。奈何东临国和天启国也逐渐增强了兵力,似是不夺大明的江右地区不肯罢休。
  边境传来的消息搞得朝廷内人心惶惶,虽有前兵部尚书陆波将军在江右坐镇,但愈发严峻的形势让朝中不少官员打了退堂鼓。
  不少大人纷纷上书建议; 向北凉寻求帮助,十三又问了问中书令宋大人的意见,宋大人也表示; 若是北凉愿意相助,那是再好不过。
  于是十三便又派人传了封国书给北凉,表达了希望两国结成同盟的意愿。
  江右危险的局势终是没有瞒住,十四也知道了江右的危局。
  但十四对这边境战事也不够了解; 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忙。
  楚仪安慰十四说,这些事情就交给那些将军操心就好,我们只需尽力而为。
  十四虽一直在为边境战士祈福,但不幸还是降临到江右的土地上。
  十三如同往日一样在书房盯着江右地区的地图,考虑该如何调整军力。姜公公突然向他通报,说江右派来了信使,说有重要军情通报。
  “快让他进来。”十三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江右的信使一来就给十三带来了噩耗。
  “你说什么?陆将军受了重伤?”十三听到江右的消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回禀陛下,陆将军在江州一役中,中了敌军埋伏。虽然后来援军及时赶到,但陆将军还是受了重伤。”江右来的信使向十三禀报。
  十三被这突然的消息搞得有些猝不及防,站都站不稳,连忙扶着桌子,接着问道:“那陆将军,有生命危险吗?”
  “回禀陛下,营中的大夫已给陆将军做了紧急处理,陆将军已经暂时脱离了危险。”信使接着说。
  “那就好,那就好。”十三稍微松了口气,“陆将军不在了,那现在是谁在统领军队?”
  “是陆将军的副将,曹逸将军。”
  十三闻言点了点头,“曹将军骁勇善战,朕很信任他。”
  陆将军受重伤的消息很快便在朝中传开,原本就紧张的局势,现在变得更加艰难。
  十三被边境战事搞得焦头烂额,已经好久没有去御花园散步了,十三今日实在是太过心烦,想着来到御花园稍微放松一下,却偶然碰到了赵钦。
  “赵统领。”十三叫住赵钦。
  十三本想单独召见赵钦,但既然在此遇到了,就直说无妨。
  “朕知道如今同你说这些可能不太妥当。你一直呆在宫里,并不清楚江右的战况。但你毕竟师从陆老将军,所以朕想—”
  “臣愿意奔赴前线。”赵钦没等十三说完,便打断他的话。
  赵钦自幼师从十三的外祖父,陆老将军陆臻。赵钦同陆波也能算是半个师兄弟。陆老将军除了教他基本的武功之外,也一直教导他领兵之道与打仗的兵法。陆老将军之所以教他这些,便是希望赵钦能去边境守卫大明的国土。
  可是先皇惜才,觉得这样优秀的将领派往边疆可能会让将士心寒。再加上赵钦一直受着先太后家族的蒙阴,便硬是将赵钦留在了宫里。
  陆老将军虽然曾向皇上请旨,说赵钦有统兵之才,守卫边境才是他应尽的职责,但先皇觉得有赵钦在宫内当禁军统领,自己才会觉得安全一些,说什么都不让赵钦去边境。
  就这样,赵钦便彻底留在了京城。
  按照赵钦自己的想法,他也是愿意去边境的。
  如今边境形势危急,哪个男儿不愿意奔赴前线,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十三内心里也是不愿放赵钦走的。此去江右,必定凶多吉少。赵钦是朝廷一等一的人才,但舅舅受了重伤,调动其他将领去江右,时间太久,只怕其余将领到江右时,江右已经不再是大明国土了。权宜考虑,只能是派赵钦前去。
  十四听说十三派了赵钦去前线也是颇为担心。赵统领虽说跟着外祖父历练了很久,但毕竟赵统领这些年一直呆在宫城里,好久都没有上过前线了。
  当赵统领在宫城里最后一次巡逻,经过十四的宫门时,十四叫住了他。
  “赵统领,听说您明日就要走了。”十四说,“您一定要注意安全。”
  “长公主不必过于担心,守卫国土本就是大明男儿的应尽之责,臣在江右必定会竭尽全力击退敌军,还江右一片净土。”
  十四闻言颇为感动,“赵统领能有如此护国之心,本宫甚感欣慰。本宫也想江右前线将士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好。和您比起来,本宫实在是自愧不如。”
  “长公主不要这么说,日后定有需要公主相助的地方,”赵钦宽慰十四,“也许,过几日,长公主就会找到自己尽力的方法了。”
  “赵统领过奖了,本宫一介妇人,哪有什么地方需要本宫相助。”
  “长公主,臣觉得长公主心系江右,不是一定要上前线杀敌,如果身处京城,能为江右的将士们多多考虑物资之类的事情,那么公主就已经为江右的战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本宫明白了,”十四浅笑,“赵统领保重。”
  赵统领所言让十四茅塞顿开,就算自己不能去前线,自己还是可以帮着十三处理一些边境的琐事,以减轻边境战局的负担。
  十三派往北凉的使臣前几日就到达了北凉境内,在同北凉沟通之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了京城。
  使臣归京面见十三时,赵钦已经到达江右,同曹将军一起正式开展了江右布防工作。自从陆将军重伤后,天启国与东临国嚣张气焰更甚,虽有曹将军拼命抵抗,但还是被敌军占领了江州。赵钦到达后,同敌军又展开了大大小小多次激战,虽不至于失守,但江州却一直没有拿得回来。
  十三知道现在仅凭大明一国之力,拿回江州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十三现在万分关心北凉提出的救援条件。
  使臣同十三禀告说,北凉愿意施以援手,而且不求土地城池,也不求金银财宝。
  “北凉这么好说话?”十三不敢相信,“那他们到底要什么。”
  “北凉说大明地大物博,盛产丝绸,且物资充足。北凉想要丝绸数百匹,茶叶数十箱,各种日常物资几车。”使臣接着说。
  “这要求也不算过分,”十三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他们愿意提供多少兵力?”
  “北凉说可以提供足以击退东临与天启的兵力,并且帮助大明收回江州。”使臣回答道。
  十三倒吸一口凉气,若是北凉愿意给予这么大的帮助,却只要求那么点的回报,对于北凉来说,可是个亏的不能再亏的买卖。
  “只有这些要求?”十三自是不可能相信北凉有如此好心。
  “北凉国主还提出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北凉欲尚镇安长公主。”
  

    
第29章 琉璃翡翠
  十三听到使臣的话; 突然间就愣住了。
  如果是父皇在世,他定会立马就答应了北凉的条件。
  可是十三并不是父皇,他做不到心安理得地牺牲十四的幸福去换取江右的平静。
  “只能是镇安长公主吗?”十三同使臣确认。
  “是。”
  “那若是朕封安乐郡主为镇安长公主; 嫁到北凉去呢?”十三似是同使臣讲条件。
  使臣知道陛下心中不舍; 奈何北凉的条件就摆在这里,使臣也是没有办法。
  “怕是不能; ”使臣如实回答,“还有; 北凉太子让臣带回一样器物交给陛下。”
  “北凉太子?”十三没有搞明白; “这事和北凉太子什么关系。”
  “北凉国主说是北凉太子欲尚镇安长公主。”
  十三闻言沉默了许久; 好一会儿才开口。
  “此事你先不要声张。”十三嘱托道。
  和亲之事重大,十三也不敢一人下决定。为确保稳妥,十三特地传来了中书令与尚书令; 咨询他们的意见。
  中书令与尚书令看到北凉国书中提出如此丰厚的条件,都觉得和亲之事百利而无一弊。
  “陛下,若是经此次之后,大明与北凉成为姻亲之国; 不仅边境无患,还能促成两国友好共同的发展,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尚书令周大人向十三进言道。
  “周大人的意思; 朕都明白,”十三捏了捏眉心,“但北凉明确提出要镇安长公主嫁过去,朕实在是—”
  十三没有说下去。
  朝中众臣都知道十三十四自幼感情深厚; 皇上不愿自己的亲妹妹远嫁北凉也是可以理解。
  “陛下,不如您将此事交给镇安长公主决定。”中书令宋大人向十三提议道。
  十三摆了摆手,“不必,自古女子出嫁前从父,婚后从夫。如今先皇已故,镇安长公主必然是听朕的决定,此事就无须过问她的意见。”
  两位大人面面相觑,不太明白十三的意图。照理说十三这般疼爱十四,一定会去咨询十四的意见才是。为何如今问都不问一下。十三只说,他再考虑几天,之后会给大家一个结果。
  楚仪听父亲回家说北凉要求十四和亲,心中放心不下,连忙赶到宫里,找到十三,想问问具体情况。
  十三见楚仪来便知道她听到了风声,“你都知道了?”
  “江右真的到了这般地步?”楚仪很是焦急。
  楚仪见十三低头沉默不语,心头一紧。
  “那你为何不问问十四自己的意见?”楚仪接着问道。
  “她能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十三反问。
  “我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