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替嫁皇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瞭望台很大,又建在高处,陈青瓷被牵着走,不知不觉便到了栏杆处,从这里望出去,能瞧见层层宫墙之外的万家灯火。
花灯铸成了长街,像是在地上绘出了一副合家团圆的画卷,陈青瓷不觉看的有些痴了。两个人便在此处站定,吹着凉风,便是不说话,也十分自得。
待他们往回走去时,灯谜活动便已经到了末尾,此刻正要清点出谁得了猜灯谜的魁首。
何牡丹见陈青瓷回来时,脸上带着笑,哪儿还有之前的失落。便知她与谢景瑜之间该是相处的极好。待她落座了,才问,“弟妹玩的可好?”
“嗯!”陈青瓷声音大了些,见旁人看她,又害羞的点了点头。
“你呀。”何牡丹笑她,不知为什么,陈青瓷就是合她眼缘。
待宫人念出魁首是谁时,陈青瓷眼睛都亮了,“三嫂真厉害。”何牡丹猜中了三十五盏,可不是厉害极了。
众人都看向何牡丹,她落落大方地站起身前去帝后面前接了赏赐,又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回了座位。
圣人赏的是一对白玉雕刻的六面花灯,每一面皆雕刻着不同的景儿,端看是巧妙无双。陈青瓷也很喜欢,多看了两眼。
待月亮爬上了半空,宫宴终是散了。陈青瓷跟着众人拜别了帝后,起身一眼就瞧见了不远处等着她的谢景瑜。
“三嫂真是厉害,猜中了那么多灯谜。”两个人慢慢朝皇子所走去,陈青瓷感慨道。
她忽又想起殿下也猜了不少,只是他们没猜几个便去看了夜景。复又忙说:“殿下也很厉害。”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这几章我是想放到中秋写的,但后面水到渠成,就写到了这里。
那我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吧,等中秋节到了,我就祝大家新年快乐好了。
还有希望大家不要感冒发烧鸭,小心身体,来自半个月都还没有感冒好全的皮皮。明天白天依旧是捉虫,码完字后看了两三遍也不一定能看出所有有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明天见~等下个榜单开始应该字数就回来了,预告下,明天将进入剧情线,不要抛弃我。
第23章
中秋过了没几日,朝野又因圣人的一则旨意又热闹了起来。
圣人传谕,“朕知命之年,子有十。长次皆夭,朕时伤怀。而余者及弱冠之数,各有所长,朕心甚慰。先祖诏:后十有六者,离宫造府,上听庙堂,下达万民,治国治民,日夜不怠。”
此谕一出,前朝重臣全然不顾圣人三子到七子早就过了十六岁的年纪,皆是叩拜圣人贤明,后宫有子的妃嫔皆无不自喜。特别是德妃、良妃,她们的儿子早过弱冠岁数,圣人迟迟不曾封她们两的儿子为王,一直将其困在皇子所中,便是三皇子、五皇子想做些什么都得在圣人眼皮子底下行动,又因为没封王,无实权。办的差事都是些不触及核心的,这又如何体现他们的才学,让圣人多看他们几眼呢?
所以,封王这件事情是好事,圣人虽知命的岁数了,可身体一向极好,这皇位只怕还要坐上许多年。先太子夭折后,圣人不曾再立新储。这一次,只封王,不立东宫,只怕是要从诸子中择一人为储君。
御史府忙了数日,终将这一批离宫开府的皇子封号及职权定了下来,当然皆以圣人之意办理。
三皇子谢景苏年二十有二,居长,赐封号“端”,理工部事宜。
五皇子谢景尘年二十有二,次之,赐封号“康”,理礼部事宜。
六皇子谢景怀年十八,赐封号“德”,理吏部事宜。
七皇子谢景瑜年十八,赐封号“慎”,理大理寺事宜。
当朝设三公六部同治朝政,其分辖隶属暂且不提。三公六部之外,又设御史府,行监察百官、传达天听,起草诏书之责;又设大理寺,掌刑狱、律法。三公六部、御史府、大理寺互相牵制,共治前朝政事。
含光院前院设香案、从主到仆皆沐浴焚香,跪迎圣旨。
吴嬷嬷听着旨意,眼泪都快憋不住了,终于,殿下终于封王了。
既封了王,自然皇子妃也会封为王妃。陈青瓷跪在那儿听旨的时候,心中还是迷迷糊糊的,她远嫁时,家中担忧她进了京便会成为寡妇,谁能想到短短几月,七皇子封了王,她就成了王妃了。
封王是大事,谢景瑜领了旨意,要前去叩谢圣人,后又去太极殿告慰先祖。而这一切,陈青瓷都不用参与,是而她将接旨时的大衣裳换下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方才足足跪了三刻钟,大监才将旨意念完。
“姑娘。”琉璃喜极而泣,若是家中知道,姑娘成了王妃,不知该多高兴。
谢景瑜换上了蟒袍玄服,头束五龙蟠顶金冠,跟着御前大监一路行至御书房,他的兄长们皆已在此等候,见他来了,互相见过礼,齐齐走进御书房中,给圣人行礼。
圣人见自己四个儿子如今皆做一般的打扮,看着各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了,有些感慨,“朕年轻的时候,也同你们这般。日后,你们不可离心,切记守望相助四字。”
圣人逐一看过去,并没有多看谁一眼。
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回封了四个皇子,七皇子以下年岁皆未满十六,还是光杆皇子。八皇子间谢景泽今年十五,明年自该封王,只这九皇子谢景玉才十岁,封王之日还早的很。等他封王之时,这朝中势力怕是早就被他几个哥哥拉拢了。皇后一想到这儿,头痛脑热便犯了。
“皇上为何要这般对本宫,难道景玉便不是他的儿子。”皇后带着抹额,躺在门窗掩的死死的寝殿内,眼泪哭湿了一整张帕子。旁的皇子都封王了,为何单单落下了她的儿,皇后怎么都想不通。
她那贴身嬷嬷知她钻了牛角尖,忙宽慰道:咱们九皇子这不是年岁尚小,还未到分封的年纪吗?”
“娘娘,且宽心。九皇子可是圣人嫡子,这自古嫡庶有别,九皇子前程不会比前头那几个差。”
贴身嬷嬷又指了指天,“如今圣人身体康健,娘娘不若拢住圣人之心才是,让他能爱屋及乌,多疼咱们九皇子几分才是。”
贴身嬷嬷未说出口的是,七皇子也是嫡子,如今封了王,进的可还是六部之外的大理寺,那个地方可是有实权的地方。九皇子又被皇后溺爱的不成样子,上回当众顶撞圣人,被关到了中秋,若不是嫌丢丑,圣人怕是连中秋都不会放九皇子出来。
“你以为我不想拢住他的心,他心里头除了那个死人,哪儿还装得下我。”皇后忿忿道,她不甘心,人活着的时候压她一头,人死了还是要压她一头。
贴身嬷嬷忙拦住她的话茬,“娘娘,可使不得。”
孝昭皇后大行后,虽立新后,宫中却再未进过新人,连留宿后宫时数都少了大半。人人都说,圣人心中还装着孝昭皇后,一直未曾走出其逝世的伤痛。
“我替他主理六宫这么多年,且不说有功,但也从未出过差错。他怎么就,怎么就不愿意多念着我几分。”皇后暗自神伤,她年轻时进了宫,圣人也曾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她一颗心都挂在圣人身上,可是后宫有那么多的女人,她也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虽说已经下旨封王了,可这王府还并未完全修建好,在这宫里头还得住上月余。但皇子所里头却热闹的很,整日里都在清点着要搬走的物件。
陈青瓷倒也没觉着有什么差别,只皇后犯了头痛病,她们这三位儿媳需得日日侍疾。皇后作怪,可她是嫡母,拿捏儿媳连圣人都无法说。不过侍疾三日,等从坤宁宫出来,何牡丹揉了揉站了一天而酸痛的腿,和陈青瓷手挽手地往回走。
“咱们再过些日子便能出宫了,端王府离慎王府不远,咱们可得时时串门子。”
陈青瓷抿着嘴点点头,她累的小脸煞白,不知是不是皇后刁难她,她端药,热了冷了都被训斥,一日来回奉皇后用药,都得花上小半个时辰,而她都得举着药碗在一旁伺候着。
“咱们要熬出头了。”何牡丹轻声安慰她道。
可不是?皇后如今能用侍疾为藉口折磨她们,等她们出了宫就能松一口气了,不过一旬才进宫来,又都是王妃了,主理一府之事,皇后想要拿捏她们便难了。
何牡丹未语之言,陈青瓷懵懂之中也有所悟。
虽未迁府,谢景瑜却脚不沾地的忙着前朝之事,如今同她更是深夜了才能见上一回。
有一日,谢景瑜进宫上奏,圣人留下了他,“如今你也要开府了,这后院只有一位正妃可不像样,朕有意,替你纳侧妃。”
端王同康王自不提,早是将一正二侧妃取进了后院,只谢景瑜一人无侧妃了。
“父皇,儿臣有一言,还请父皇挥退两旁。”谢景瑜也不意外,但他早有应对之策。
大监领着宫人退至御书房外听候,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里头唤人,大监忙领圣命去请太医来。
“可是真的?”圣人声音有些抖,眼神一错不错的看着正在问诊的俩人。
又过了两刻钟,里头才宣人进去伺候。圣人坐在书桌后头,人像是苍老了几岁般显出了疲态。
谢景瑜心中有过一丝愧疚,复又消失不见,与太医无声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不会纳侧妃,也不会让陈青瓷顶着骂名,他自己担着便是。
“父皇,您若不信,还可请国师,国师也曾。”
“罢了,你不用说了,朕知晓了,你回去吧。”皇帝摆了摆手,止了他继续说下去的话茬。他心里是难过的,对于这个他同阿玥唯一活下来的儿子,他本就多看顾几分,他前头两个儿子皆是阿玥所出,可当年朝政动荡,看顾不力,皆早殇。这个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也在阿玥去后,变得病怏怏。
圣人念及此,双眼紧闭,思念亡妻。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段圣人传谕那一整段文言文都是我瞎编的(编了十分钟才写出来100字不到,我菜),不可考据。
gogogo 我明天要是写不到三千字一章,我就是个弟弟!
真的!写不到我就是个弟中弟。
慎这个封号是有寓意的,后面解释。
明天见~
第24章
谢景瑜走出御书房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寻常这个时候,连圣人都不批折子,歇着去了。可今日,御书房连晚膳都未叫人传,实在是古怪。
斯羽忙迎上去,他家主子在御书房里头待了一个时辰,期间圣人又是将宫人都打发出来,又是宣太医觐见。他在外头担心的两股战战,生怕是殿下在里头出了事,殿下如今病可未好全。这会儿见着人毫发无损的出来,才定下心来。
“殿下。”斯羽弯着腰唤了一声,跟上了他的脚步。
谢景瑜止住他的话茬,“我无事,回去吧。”他脸色有些发白,却丝毫瞧不出他已在大理寺忙了整日,晚间回了宫中又在御书房待了一个时辰的疲倦神色。
“是。”斯羽低头思索着,既无事,为何会匆忙宣太医来,里头还隐隐传出圣人的怒斥声。只他不过一小小内侍,天家父子家事,他本就不该多嘴过问。
斯羽只记着一件事,殿下自孝昭皇后去后,便与圣人疏远了不少。饶是面儿上看着殿下很是孝顺圣人,但私底下,殿下提及血脉亲人,总是冷淡的很。
要说殿下提其谁时,才会带着不假辞色的温情来?斯羽脑中立马浮现一道身影,如今也只有正妃娘娘一位罢了。
主仆两人各有心事,却不曾再对御书房一事多加交谈。
待走回了含光院,院中才刚刚点了灯,外院的屋子却还是黑黢黢的。只过了二门,淡黄的灯光从纸糊的窗户中透了出来,带着说不出的温馨。谢景瑜抬眼看去,心中那股郁气这才消失殆尽。
“殿下,您今碗的药还未喝呢,奴才这就去熬。”
斯羽说着便告退,这药很是要紧,从来都不假于他人之手,他亲自守着煎熬,等谢景瑜用了药以后,又会将药渣妥善处置,让人瞧不出是何药来。
谢景瑜心思不在这上面,嗯了一声,抬脚朝正屋走去。
此时陈青瓷正在灯下提笔写着什么,就听见晓莲走进内室,脆生生的传话,“娘娘,殿下回来了。”
她忙将笔搁下,那纸上笔墨未干,她没注意,慌乱地将纸塞进抽屉中。由远及近的请安声音传了进来,她走到多宝阁处时,谢景瑜刚巧进门。
“殿下,你回来了。”陈青瓷看着他,露出个乖巧的笑脸来。
谢景瑜听见她的声音,心一软,拉过她的手便往罗汉床上坐下。
待瞧见她的手背上有一道墨渍,便吩咐人打水来擦手。
陈青瓷这才瞧见自己的手,忙想缩回,却被人牢牢抓住。
谢景瑜沾湿了帕子,一点一点给她擦着,动作很轻。
陈青瓷有些羞,她怎么老是在一些小事情上出差池,“殿下,我自己来罢。”琉璃听见此话,想上前来接过帕子,却见谢景瑜挥了挥手,让她退下。
“刚刚做了什么,怎么手上都沾了墨?”谢景瑜低头看她,呼吸之间都带着舒心。
“我方才写字呢。我母亲写了信来,我便想写封回信。”陈青瓷也偷瞄了他一眼,正巧被他看见,闹了个大红脸。实则二太太是给她写的回信,她读完便迫不及待又想将近日里发生的事情挑拣些写进心中送回燕京去。
谢景瑜听她提起燕京,想起她偶尔在梦中会梦呓,皆是唤着“娘亲”“爹爹”“妹妹”的,知她一直是想着娘家的,可陈青瓷从未在他面前提过,她想家了这件事情。
他平日里虽时常提醒自己,一切慢慢来。可今日,大约是同圣人那一番谈话后,触动了他心里头那些不可提及的过去,他便有些吃味。但他也知陈青瓷的心里头,燕京陈伯府的分量如今是远超他的,可能那里的花花草草都被陈青瓷惦记着的。
他有时候半夜睡不着时,瞧见陈青瓷抱着那只碍眼的小枕头,他总会将其从陈青瓷怀中抽出来,想扔掉却又怕她第二日起来伤心。只好将小枕头扔到最里头,然后将人牢牢圈入怀中,方能安稳重眠。
他低头不语,可小姑娘却误会他生气了,于是磕磕巴巴地解释:“殿下,我下次不会这般不注重仪态了。”
陈青瓷有些惴惴不安,她如今封了王妃,一言一行更是要时刻注意着,免得疏忽之中出了差池,丢的可是殿下的颜面。自接了圣旨那日起,她不用吴嬷嬷提醒,自己就整日里注意着,步步都不肯踏错。吴嬷嬷私下里也很满意,虽谢景瑜不让她管着王妃,可王妃自个儿肯上进总是好的。
谢景瑜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转头将话题引开,“年年,明日可想出宫?”
“我明日旬休,带你出宫走走可好?”
霎时,情绪还低落的小姑娘眼睛都亮了。他也笑了,出宫这件事从中秋那日便有打算,只是大理寺事多,他又没有个休息的时候。陈青瓷总不好一人出宫去,只有他带着,这趟出宫才名正言顺。
待谢景瑜去了书房,正屋里头忙碌了起来,给还沉浸在要出宫这件事情中的陈青瓷选着明天要穿的衣裳。
“娘娘,明日穿这件衣裳罢?”琉璃开了箱子,拿出一件浅粉色的莲叶袖口裙来给她瞧,这件衣裳颜色鲜亮,很适合年轻的小姑娘穿。陈青瓷虽脸嫩,可整日里却往年纪大的方向打扮,许久都未穿过适合年纪的衣裳。
陈青瓷看都没有看一眼便点了头。出宫呀!出宫就代表着她终于第一次迈出了院墙,走到大街上去看外面对她而言全新的世界,那穿什么衣裳又有何关系?
她心中想起了很多妹妹同她讲的话,妹妹说过一件事,“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卖吃食的小摊贩,都可香了,不比咱们家特意请来的厨子手艺差,特别是街上的馄饨摊儿,你可不要小瞧,只要你瞧见哪家摊位上有人站着端碗吃馄饨,那家的馄饨一定是最好的。”
当时陈青瓷不懂便问:“为什么呀?”
“你想,那刚出锅的馄饨多烫手,客人都能端着不放手,那馄饨得多好吃呀。他们还会边吃边换手摸耳朵呢。”
陈青瓷心生向往,摸着耳朵都要吃进嘴的馄饨得多好吃啊。
陈青瓷如今本收敛了脾性,往那端庄知礼的性子上靠去,可出宫这事让她的孩子气又偷跑了出来。她还多问了一句:“妹妹说要带出门要带银钞,琉璃,咱们得带上许多才是,到时候给三嫂也买些小礼物。”
她说出来的话很是孩子气,可偏生说话时得表情很是认真,让人一瞧见便知是她的心里话。
琉璃捂着嘴直笑,又想起陈青瓷就算远嫁到宫里,也不过是从一处院落走进另外一处院落,哪儿能叫出门呢?就连迎亲路上,姑娘都不曾掀开车帘看过外头一眼。她顿时又觉着姑娘很可怜,旁人可不会像姑娘这般,出个门就会高兴的像什么似的。便越发精心的挑着明日出宫要装扮的衣裳首饰来。屋中好不热闹,便连晓莲都忙着给陈青瓷鬓簪,挑着最适合她出门的首饰。
天□□渐晚,谢景瑜从外头走进来,瞧见本该睡着的人儿还坐在那儿毫无睡意。
“怎么还不睡?”他褪去了外衣,自然的接过陈青瓷递来的家常衣袍换上。
“在等殿下你回来。”虽不知为何谢景瑜这么晚才回来,可陈青瓷还是规矩的没有问。他刚刚进屋的时候,带动了一股风,陈青瓷闻见了风中淡淡的药味,味道很淡,她再闻,便没了。
谢景瑜见陈青瓷打着哈欠还要等他,明显心情愉悦了不少。
时候很是不早了,谢景瑜吹熄了床前的灯,拉拢了被子躺好,却听见旁边传来细细簌簌地声响。
他嘴角勾了勾,待那声音又响起的时候,他侧过身,伸手便将人搂进了怀中,又将被子的缝隙给压好,低沉着声音在她耳边诱惑道:“睡吧,明日年年若起迟了,我就一个人出宫好了。”
陈青瓷靠在谢景瑜的怀中,身子僵硬,她还是不能很自如的同谢景瑜这般亲密接触。但听着谢景瑜的心跳声,她逐渐变得心安。又在找小枕头和立时睡着里头,毫无悬念地选了后者。出宫才是第一要事,小枕头等她回来时再找也不迟。
到了第二日,便是连何牡丹都瞧出了她今日很是高昂的情绪,两个人走在去往坤宁宫的路上时说着闲话。
“你今日怎么这般高兴?”何牡丹问她。
“不怕三嫂笑我,一会儿殿下要带我出宫去呢。”陈青瓷抿着嘴笑,喜悦却快从眼睛里跑出来了。
何牡丹听见此话,被她逗乐了。去了坤宁宫时,陈青瓷还对皇后露出个笑脸来,让人啧啧称奇,皇后的头痛眼见着就要犯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打发了他们退下。
她和何牡丹在含光院门口道了别,回去忙换上昨日琉璃挑好的衣裳,又梳了个时下京中盛行的发髻,打扮妥当,转身却瞧见谢景瑜在看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都快十二点了,幸好我写到了3000,我不是弟弟,晚安。
明天白天捉虫~
第25章
她们一行人从西宫门出了宫,也并没有乘马车,只慢慢朝前逛着。谢景瑜今日也是做常服打扮,一件月白色长袍足以衬着人清俊无双,惹了路上姑娘纷纷侧目。只又见他牵着身旁做妇人打扮的貌美女子时,方知他已有家室,才收回了那颗扑通扑通直跳的少女心。
他们两个慢慢走着,陈青瓷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盯着街道的两旁瞧。她心跳的快极了,果真这大街上如同她妹妹说的那般:有络绎不绝的路人、有鳞次栉比的商铺、有热闹的叫卖声、还有空气中一直带着的香甜味道。
谢景瑜拉着她的手,将人稳稳地牵在身边,他对这街上的东西提不起兴趣,这条朱雀街他日日都要走,已然厌了。但他极有耐心的陪着陈青瓷慢慢逛着。
陈青瓷一直在找着什么,好容易走到一条交叉路口,她眼尖儿一眼瞧见了摆在墙边儿的馄饨摊,脚步不自觉地停住了。
谢景瑜顺着看过去,“年年可是饿了?”
“殿下,我可以尝尝馄饨吗?”陈青瓷眼中带着极度的渴望,她只吃过妹妹从外头打包带回的馄饨,如今有机会了,自然也想尝尝坐在街边儿已经客满为患的摊位上,吃下那一碗刚出锅,带着热腾腾的香气的馄饨。
谢景瑜点了点头,刚巧那摊位旁边的桌子腾了一张出来,便牵着人坐下,吩咐店家煮上了两碗。
陈青瓷一直支着小耳朵听着旁的客人同店家的交谈声,这一切对她来说,实在是新奇极了。
店家极快的煮了两碗馄饨端上来,包的浑圆的馄饨躺在用猪骨熬出的高汤中,上头还撒着炒的金黄喷香的小虾米,闻着便觉食欲大动。陈青瓷夹着一个咬上一口,虽然烫,可是好吃极了。
待她用完一碗馄饨时,浑身都热乎了起来,脸颊也带着些红润。她平日里饭量很小,可这一碗馄饨有上十五六个,她竟也吃完了。而且,这一碗馄饨的美味,她想来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琉璃本想拦着,怕她积食,可见姑娘用的实在香,这样尽情吃她惦记着的食物次数又有多少呢?琉璃念及此,便未开口。
斯羽刚要拿出银子来结账,便被陈青瓷拦住,“自然该让我请客才是。”她笑眯眯地让琉璃拿出荷包去结账,还特大方的表示剩下剩下的银子不用找补。
待她又看见街旁刚出炉的糯米糕时,闻着带着枣子的甜香时,方才后悔方才馄饨吃多了,这会想吃旁的,怕是也吃不下了。
谢景瑜勾起嘴角笑了笑,见她眼巴巴地盯着瞧,挥了挥手,示意斯羽买下一份带着。
她逛了一上午,也不过是从朱雀街的西头走到东头,她见着什么东西都稀奇,零零碎碎的小物件买了一堆,什么桐木雕刻的珠钗、纱娟堆成的珠花、便是布老虎都买了两只。这些东西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她平日里所用的物件哪一件拿出来皆是精品,偏她今日却觉得这外头的东西都是极好的。
待她脚步慢慢缓了,谢景瑜知她是累了,见旁边有间酒楼,便道:“不如歇歇,下午再逛可好?”
陈青瓷听见此话,只留恋地看了一眼挂着狐狸面具的摊位,跟着谢景瑜走进酒楼。
他们上了二楼雅室,推开窗就能看见外头的热闹景象,陈青瓷靠着窗坐着,便是已经再街上走了一上午,她这会儿也不觉着腻。
谢景瑜将人都打发了出去,也陪着靠窗坐着,小姑娘看着窗外的风景,却不知自己也是旁人眼中的风景。
“出来就这么欢喜吗?”过了许久,谢景瑜问她。
陈青瓷兴奋的点点头,才发觉自己一直疏忽了身旁之人,忙诚恳道谢:“谢谢殿下今日带我出来。”
待她歇够了,谢景瑜这才吩咐人传膳,只斯羽进来时,脸上带着犹豫,附在他耳旁道:“主子,秦岳秦大人在外头等候。”
谢景瑜皱了皱眉,“他怎么会来此处?”
斯羽又小声说了几句,谢景瑜脸色变得难看了些,随即又敛了神色,温和的对陈青瓷说道:“年年先用膳,我去去便回。”
他又吩咐众人守在门口不可让人打扰。
陈青瓷听见此话,却也不动筷,想着殿下说着一会儿就回来,便想等着他一起用膳才是。
可等了小半个时辰,也没等着人,只有斯羽回来,他一进门瞧见桌上饭菜皆不曾动过,脸色就有些诧异,忙说:“奴才疏忽,禀报来迟,殿下被秦大人留住办差了,今天下午怕是都会留在大理寺,还请娘娘莫怪罪。”
陈青瓷也没恼,还问了一句:“殿下中午还未用膳,可要差人送膳去?”
斯羽忙摇头,又见桌上的菜色都凉透了,忙吩咐人去叫小二上来,“娘娘,这些菜怕是都凉了,奴才让他们重新上。”
陈青瓷点了点头,可是心里头难免有些失落,也不知是为何。
这酒楼,名留仙,用的是神仙来了吃过这里的东西也不想离去的意思。敢这般打着招牌,自然菜色都是极好的,可陈青瓷夹着那道八宝糯米鸭入口,只觉味道淡淡的,仿佛还没有街边的那碗馄饨香。
琉璃见她不知为何情绪就低落了,边给她布菜边说着凑趣的话:“娘娘上午不是说还想去运河边走走,等用过膳正好去消消食。”
陈青瓷却摇摇头,“不了,咱们回去吧。”她仿佛失去了逛街的兴致一般。这感觉实在是奇怪,明明半个时辰前,她还想着下午的时间要去其他地方逛逛的。
琉璃不解,“娘娘这是怎么了,可是上午累着了?”
陈青瓷摇摇头,她自己都说不上来,又如何能回答琉璃呢。
原定着要宫门下锁的时辰才能回宫,可她回了含光院时辰还早,又将带给何牡丹的礼物找出来,去了玉衡院,拜访何牡丹。
何牡丹也惊奇,“弟妹不是说要在外头逛上一整日,怎么这般早就回来了?”
陈青瓷摇了摇头,又拿出她买的小礼物来,“三嫂,这是我给宝哥儿买的布老虎,也不知他喜欢不喜欢。”她拿出那两只用棉布缝制,里面塞着棉花的布老虎来。宝哥儿是何牡丹不到两岁的儿子,如今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她上回见过一次,便惦记着要买些孩子的小玩意儿送给他。
“这是玉芳斋的茉莉香,我闻着十分不错,三嫂你闻闻。”她又拿出带给何牡丹的礼物来。
待她从玉衡院出来时,天色已黑,可谢景瑜还没回来。她便有些懒懒的靠在罗汉床的大靠枕上,玩着自己买的一套小木雕。
作者有话要说: 康康,这恋爱的味道~
对辣,本文要准备入V了,9号凌晨万字掉落,我明天也会写一章肥章补齐今晚的字数的,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年年有瑜cp。
明天见~
第26章
如今夜深露重,入了夜天气就凉了,琉璃灌了个汤婆子拿进了屋,放在陈青瓷怀中,这会子天气渐凉,她本就比常人怕冷,所以这汤婆子早早的就用上了。
只是左等又等,怎么都不见谢景瑜回来,琉璃这才将灯吹了,哄着她去睡觉。陈青瓷乖乖听话闭上眼,她怀中搂着汤婆子倒是不冷了,只翻来覆去过了许久还是很清醒。
她想要找到小枕头,却又想起琉璃说的小枕头内里的棉花要重新装过,枕套也被清洗了,如今还未干呢,可汤婆子搂进怀中的感觉又十分不对,她便怎么都睡不着。
又不知过了多久,外头远远的传来嘈杂的脚步声,还夹杂着不知是谁的惊呼声。琉璃睡在罗汉床上,听见响动,轻手轻脚推门出去看,这大半夜的是谁敢在外头造次。
她刚走到内院与外院相连的院门口,此时院门开着,外院灯火通明。吴嬷嬷比她快一步走到外院去,此时她正指挥着斯羽同几个外院的宫人一起扶着谢景瑜进书房。正巧他们转了身子,露出了正面儿,琉璃定睛一瞧,谢景瑜胸前的衣襟上一片暗红色,还有他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