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替嫁皇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小姑娘却只活在陈伯府里一处四四方方的宅院中,从来没有看过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的小姑娘就像是只能在温室里头养着的花,十分脆弱,只该让人好好呵护,半点儿风雨都不受。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徒弟逃了本该属于她的婚事,闯下大祸。那个小姑娘却站了出来,替徒弟踏上了远嫁之路。
  皇室,那是好嫁的地方吗?
  千里之外的京城
  又一次,陈青瓷从血梦之中惊醒,她满身都是汗水。
  “怎么了?”因着她的动静,身侧之人也醒过来,正皱着眉看她。
  “我方才做了个噩梦,殿下,扰到你休息了。”她颇有些愧疚,殿下日日忙的只有几个时辰休息,偏这会子外头天还是暗的,却被她吵醒,不得安宁。
  谢景瑜伸手探了下她的额头,上头全是汗水。伸手从床旁拿出一条汗巾来,轻轻给她擦着汗。他没有问那个噩梦是什么,只是轻轻地将她抱在了怀中哄着她重新入睡。
  他睡不着,也知道怀中闭着眼睛假寐的小姑娘也同样没睡着。
  待到第二日早晨,两个人都起的很早,因为今日举办宴席,做为主办人,陈青瓷得早早去才是。
  “我下了朝就直接过来找你。”
  谢景瑜因着还要进宫一回,所以颇有些无奈的同她说着话。
  “嗯。”小姑娘点点头,替他整理好腰间挂坠。
  等陈青瓷的马车到了宴会场地,那儿已经布置的十分得当,内场同外场还有供人休息的茶棚桌椅都已经按照她的吩咐全都摆上了。
  “娘娘。”刘统领先来布防,见她下了马车,立马上前请安。
  “如今已布置妥当,娘娘还请入茶棚休息片刻。”
  她点点头,跟着人走进茶棚中,因着她来的最早,茶棚里头也只有她坐了一桌罢了。
  她又坐了几刻钟,外头渐渐有了响动。那些人被引进茶室来,见她来得最早,带着些惶恐忙同她请安。
  “臣妇见过娘娘。”
  “大家不必多礼,时间还早,坐下吃杯茶才是。”她带着和煦的笑,缓缓说道。便有侍者井然有序的上茶。
  这些妇人有些同她相熟,有些同她也只见过两次。却都觉着同第一回见她时,感觉不一样了。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外头有人进来回道:“娘娘,准备好了。”
  她点点头,率先起身朝外头走去。她缓缓走上搭建的高台,面对着站着满满当当都是人的台下,声音平稳,朗声说着她为此次宴席准备好的开场词,她的声音依旧很温柔,却带着不可忽视的能量。她原以为自己说话可能会打颤,等到说完时,却发觉她一点儿差错都没出。
  一旁有侍者端起银盘,上头放着红布包裹着的鼓槌,她拿起,用力的敲响了锣鼓。
  做完这一切,她方才退至台下,同众人一起开始欣赏作品上台。
  起先外场还没有多少人,虽说早就贴了告示,说京中人人都可以入外场旁观。但是来的老百姓却少之又少,还是陈青瓷自己留心,让内场之人都能坐着看,别妨碍了外场的视线,渐渐的,外场人就多了起来。
  这样一场由皇家举办的宴席,能让老百姓们一同参与,可谓少之又少。时间慢慢流逝着,上台之人展示的作品越发精益,来围观的人也时越来越多,便是连外场外头都开始站起了人,满满当当的看着好不热闹。
  她的另一侧是留给谢景瑜的位置,也不知道他为何还没来。
  她不时地朝入口看去,却被满满的人头挡住了视线。
  殿下怎么还未来?她有些出神的想着。
  “娘娘,您看,三少爷上台了。”琉璃附在她耳旁轻声道,她这才收回了目光,看向台上。
  谢景瑜坐在一处茶坊,他静静地看着对面局促不安却佯装镇定的女人。
  陈青月前两日没想到能收到慎王府的帖子,请她参加在运河边上举办的宴席。
  她有些欣喜,又带着些得意去李茹思的院子里走了一遭,今日更是一大早就将自己收拾了一番,打扮地花枝招展。没想到,出了门,才发现马车去的方向不是运河,而是城中不知在哪儿的一处茶坊。
  她被迎了下来,看着面前各个虽穿着常服,却带着佩刀的男人有些心惊,她莫不是被算计了,她拿出一股气势,“你们可知我是谁,我是康王侧妃,你们若识相,现在就将我送回去。”
  没人答复她,只安静地迎着她走进了茶馆之中的雅间,里面坐着一位矜贵无双的男人。
  “你是谁?”陈青月颇为紧张。
  谢景瑜却并没有回答她,只淡淡一句,“请坐。”
  “我请你来,是要问你一事。”
  “陈伯府上藏着一个秘密,这秘密有关慎王妃。”他眼神落在陈青月脸上。
  陈青月心中一紧,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个男人是谁?为何会问她陈伯府上的事情。
  “真不知?”谢景瑜反问道。
  “你凭什么追问我娘家之事?识相的赶紧送我回去,我可是慎王妃的堂妹,你若害了我,她一定不会放过你。”
  “可我怎么听说,你同她关系不好?不然你不会是个侧妃。”
  陈青月眼神一黯,这男人说话可实在难听,可她什么都不能说,她咬着牙道:“我不知你在说什么。”
  谢景瑜不紧不慢地开口道:“陈伯府二房欺君罔上,用旁人代替嫡女嫁入皇室。而你同陈伯府其他人,都脱不了干系。”
  “你胡说!”陈青月猛地站起来。
  “慎王妃就是陈伯府嫡长女,哪儿来的替嫁一说。”她分明有些慌张,屋中只有她和对面坐着的这个男人,外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守着,她有些慌不择言了。
  “那我且问你,慎王妃身上有什么秘密?”
  陈青月咬紧了牙关。
  “康王妃如何丢了腹中胎儿,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所以,你仔细想想再回答。”
  陈青月身子一软,跌坐在凳上,“你到底是谁?到底是谁!”为什么要问她这件事。
  谢景瑜只安静地看着她,等着她的答复。
  过了许久,屋中只剩下陈青月一人,她浑身湿透,不停地打着冷颤。她的婢女终于被放了进来,“娘娘,您怎么了,别吓奴婢。”
  “赶紧回府,今日之事不许声张。”她的眼中带着杀意。
  谢景瑜坐在马车上闭目想着方才茶坊一事。
  他的眉头紧锁着,让坐在一旁的斯羽十分不解,主子这到底是问出来还是没有问出来。
  可他是不敢开口的,只祈祷快些到宴席上,见着娘娘才是。
  马车停在了外场专供众人拴马停车的地儿,刘统领见着他的马车忙上去迎,“殿下,臣这就让人让路。”
  “不用。”
  他不打算进去。此刻到处都围得水泄不通,他若要进去,只怕会闹得人仰马翻。此刻台上正有人慷慨激昂的诵着一篇爱国慰民,抨击贪官污吏的文章。地下的人听的津津有味,他何必去打断,所以他只带着人找了一个视野稍微好些的地方站着。
  说来也怪,这么多人站在他前方,他并不是全然没有被挡住一点儿视线,可他却一眼就瞧着了坐在棚子下头,正同旁人议事的小姑娘。
  小姑娘如今抽条长高,身量十足是个大姑娘了。模样比起从前来,更多了几分出挑,不少人仿佛都在时不时的偷瞄着她。
  从前还是一副人前人后都很胆小柔弱的模样,如今却在这么些人面前都是落落大方。这样的小姑娘,比起从前,好像更容易吸引旁人的目光了。
  “主子,奴才怎么听着三少爷这篇文章很是激进啊。”斯羽认真的听着台上的诵读,终于没忍住在他耳旁小声说道。
  谢景瑜其实半点儿都没有听进去,此刻才转过头去,看着台上正在诵读文章的大舅子。
  “今乃春秋存亡之际,必先折左右臂膀,痛心整顿,方能安内后歼叛军。”
  “国之蛀虫,必除之。”
  “国之人才,必择于民而不优于士族。”
  他微微皱眉,这些话,怎么都不像是陈青城能写出来的内容。
  陈青城在台上紧张的将那篇文章给诵读出来,言语之间都带着慷慨激昂,等他说完最后一句话,见地下老百姓都鼓掌叫好,而大臣们都面露不满。颇为心虚的低下头,微微鞠过躬,赶紧下了台。
  这篇文章不是他写的,却冠着他的名字,他如何都心有不安。他不是不安于这篇文章敢当众叫板当朝大臣,仅仅只是因为冠着的是他的名字。
  陈青瓷抬手鼓了鼓掌,只是有些心不在焉,方才还是她三哥在诵读呢,她却听的有一搭没一搭的。
  这都到了尾声了,怎么还不见殿下来呢?
  她趁着众人都在各自讨论,又四处张望着,到处都是人,想要在人群中找着一个人是多么困难。
  她却没有放弃,终于瞧见了谢景瑜的身影,两个人隔着人群遥遥相望。
  “主子,娘娘瞧见咱们了。“斯羽忙道。
  谢景瑜点点头,脸上终于带着几分笑意。幸亏隔得比较远,小姑娘看不见他如今的笑中是带着苦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下车,不出意外,可能会圆房了,当然,一笔带过的可能性是十分巨大的。
  晚安,明天见。
  评论我都看辣!
  你们要是想看番外,可以提 嘿嘿。


第90章 
  宴席办的十分成功,甚至募捐到的银子数额巨大到让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听着。
  十二万两白花雪银,这是个什么样的数字。一户普通人家一年一两银子就能活得安生,十二万两可供前线支撑一两个月,那些如今错了春耕最佳时机的灾民们在等到秋种之前,若只为了吃饱,也能够支撑一两个月的生活。
  “娘娘,是真的,咱们真募捐到了十二万两银子。”琉璃翻过一遍账目登记,惊道。今日这一百幅作品可真是厉害了,竟募捐到了这么许多的银两。
  得了第一的作品是一幅山河江川图,画的极其好,篇幅也很广阔,有人当场就拿了六万辆银子拍下,夺得了头魁。
  陈青瓷吃惊好一会儿,随后却从心底涌上了满满的欣喜,她没能想到今日能够筹到这样多的银子。她又拿出起先就定好的募捐银子如何分配的契书,让人台上高声念了一回。又派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忆苦思甜窝窝头,在场每一个人都能来领上一枚。
  这样的窝窝头都是用的杂粮,还有米糠所做成的。如今京中大部分人都还没有穷到吃这样的窝窝头,吃上一口,其实很划拉嗓子,却也知道,当下前线还有灾区,这样的窝窝头都又可能吃不上。
  所有人都排着队领,陈青瓷自己吃了一个,想了想,又抬头看向方才见到殿下的放下,却没有看见人影。让人包上了一枚,准备拿回去给谢景瑜尝一下。
  今日能够参与这样一场宴席的民众们,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他们为前线和灾民募集到了这许多的银子,可不是替他们的国家解了燃眉之急。
  此事迅速有人赶往皇宫禀报圣人,圣人刚用了药,心情平静得很。听完来人禀报,却惊得胡子一翘一翘的。
  过了半晌,他的眼中才带上了些许的笑意,这回怕是老天爷都在帮着他的儿子了。
  “不错。”他极其简短的评价了一番。
  后他又让黄齐取印,他要拟下一份诏书,此刻就是最好册立太子妃的时候。
  伴着夕阳的余晖,运河波光粼粼的,还有许多人没有散去,依旧站在这里激动地讨论着方才募捐时的情形。
  “六万两,眼睛都不眨一下,真是有钱人。”
  “就是不知道是谁,你们方才认出来是谁买下的那幅画吗?”
  “没有啊,我在京中行商这么多年,同多少富甲巨商打过交道,唯独买下这幅山河江川图之人,我不认识。”
  “嘿,那你说什么。不过这样的大商人都能拿出六万两来做善事,别的富商们怕是坐不住了。”
  这些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而陈青瓷站在茶棚,她想要送了送今日来的夫人们,众人却都站在她的马车前,恭送她。
  她张了张嘴,最后到底只说了一句,“大家今日辛苦了,过两日,我设宴,你们可别推辞。”
  “一定,能去娘娘府中宴席,是臣妇等的荣幸。”
  等她上了马车,她才松了松因为要保持仪态,一直未曾活动过的脖子。
  “娘娘,您瞧见了吗?那些个大臣今早来还有些轻视咱们,这会子也都在外头恭送娘娘回府呢。”晓莲笑道。
  陈青瓷舒心的叹了一口气,她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她又惦记着谢景瑜,又将留给谢景瑜的那个窝窝头用手帕小心包好,免得凉掉。
  “奴婢今日吃了这窝窝头,才晓得咱们的日子不知有多好过。娘娘,您说那些灾民们要是知道娘娘募捐了这么一笔银子出来救济他们,他们会不会感激涕零的跪谢娘娘。”晓莲又道。
  陈青瓷笑了一回,心中却是在盼着早一点回府。
  等回到了慎王府,她问过一回门房,谢景瑜在外书房。
  她便拿着窝窝头去了。
  斯羽守着门,见她到了,忙上前请安,“娘娘。”
  “殿下可是在里头同人议事。”
  “不是,三少爷在里头呢,娘娘不如等一等?”斯羽瞟了一眼房门,小声道。
  陈青瓷一愣,“三哥在里头?”好端端的,殿下怎么会同三哥在一起叙话,她顿时有些紧张。
  “娘娘,您随奴才往茶房坐一坐。”
  斯羽给她上了一杯茶,放才说道:“娘娘今日可有听三少爷的那篇文章?”
  她点点头,她先前就看过一回,只是今日没有仔细听,因为心思一直放在了人群之后的谢景瑜身上了。
  “殿下觉着文章里头有些话,想要当面同三少爷谈谈。”斯羽脸上带着些忐忑,“娘娘有所不知,如今朝廷上出现了私底下买卖官职之事。殿下是怕三少爷可能知道些什么,这才找他来。”
  “若一会儿,殿下对三少爷说了些什么不好的话,还请娘娘心中莫急。”
  斯羽很尽责,他是在不想让两位主子为了亲戚而互相争吵。
  他知道两个人都是明事理之人,却也担心俩人会起误会,毕竟主子今日可是背着娘娘去找了陈侧妃,也不知道同陈侧妃说了些什么。如今又找了三少爷,这让他难免想要替主子操心一回。
  陈青瓷点点头,她是不知道朝堂之事的,听了斯羽的话却开始担心她三哥可别真卷入了朝堂之争。
  她端着茶杯想了好一会儿,斯羽又来迎她,“殿下在房中等娘娘呢。”
  她走到书房门口,见着满脸通红走出来的陈青城,看见她了,还带着些慌涨,“娘娘。”不过打了一个招呼,逃一般的就走了。
  她走近屋中时,谢景瑜的脸色并不怎么好,见到她才眉头舒缓。
  “殿下,可是我三哥做错了事。”她忧心忡忡地问道。
  “不曾,你别担心,他没做错什么事,只有些话问问他。”谢景瑜将她拉到桌边坐下。
  “殿下,这个给你。”陈青瓷得到了这个回答,不好再问,只要他三哥没做错事情就好。她将手帕打开,拿出了那枚窝窝头。
  窝窝头还带着些余温,只是模样却不怎么好看,因为米糠十分粗糙,所以表面上也是坑坑洼洼的,看着卖相就不好。
  “今日做了那么多窝窝头,就剩这一个了,殿下你尝尝。”
  谢景瑜吃了,窝窝头有些凉,也变得更硬,带着些咯牙的口感算不上好。
  “殿下,我从前还以为窝窝头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今日吃了一个,方才知道,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糕点都是做工精致,用料精细的。”
  “殿下,你说,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呢。“
  她带着些小失落,却也觉着要做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心中仿佛有什么在萌芽。
  谢景瑜看着她,她脸上的担忧不是假的,这种担忧却是为了别人。她好像永远都在替别人着想,却唯独忘了自己。
  这样的小姑娘,他怎么舍得再伤她分毫。
  千里之外的江南
  陈青微坐在一块巨石上头,叼着一根草发着呆。
  这儿是军营旁边的一处背阴面,因着地理位置,是没有人在这里巡逻的,所以她可以一人待着,半个人影都没有。
  她失落了好些日子,因着上回去埋伏一事,叛军忽然就开始进行了全面反击,又将局势扳回了一成,两军好像又打成了平手。曾将军这几日又在为了粮草一事发愁,她连忙都帮不上。
  这好像都是她的错,“唉。”她看着悬挂着天空的大太阳,阿莎不知从哪儿盘旋而下,落在她躺着的巨石上头。
  “阿莎,我可真是没用。”她拿起一块肉干喂着阿莎,阿莎是雄鹰,翱翔于天际,就同她一般,也是向往着天空和自由的。
  不知过了过久,她的身后却传来了脚步声,有个声音从他的身后传来,“你怎么在这里?”
  她忙起身,将衣袍抚平,结结巴巴道:“曾小将军。”
  曾贺朝年纪不大,甚至也就比她大上两岁,他眉眼却如出鞘的锋刀一般,那是在军营之中摸爬滚打了许多年才铸成的。
  此刻,他却笑了笑,身上还穿着戎装,却也随意的坐在巨石上头,“这儿不在军中,你大可不必这样喊我。”
  “那怎么可以。”陈青微笑了笑,笑意却不达眼底。
  曾贺朝觉着她十分有趣,明明那日伤的那般重,过了两日,却缠着绷带就上了演武场和众人一起训练。甚至在叛军奇袭时,也请命想要上场,被他父亲给拦住了。军营中还不需要一个满身都是伤的人上战场。
  她要养好伤,熟悉军营所有的一切,才会被批准上战场。
  “你还在为我父亲不准你去参战生气?”曾贺朝犹犹豫豫道。
  陈青微摇摇头,说着违心的话,“当然没有,我应该听从军令。”她很想上战场,想要雪耻。却也知道,她如果莽撞,又会给大军带来损伤。
  “其实你做的很不错了,从前那几次截获叛军补给,便是我父亲都称赞你有奇才。”若不是这样,还不会引起他父亲的注意,从而想起要招揽江湖人的想法。
  他夸赞道,却发觉被夸赞的人一点儿高兴的表情都没有。
  他伸出手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两军交战就是这般,有输有赢,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刻。”
  不等对方反应,后头不远处的营帐中却传来了响动,引得俩人纷纷循声而去。回到营地,却见数十辆拉着麻袋的货车从大营门口进来,引得许多刚训练完的士兵纷纷前去帮忙搬运。
  “这是什么?”曾贺朝走上去问道。
  护送货物之人拿出御林军的腰牌,见他又穿着银装知是军中将领,便面容严肃道:“属下吴贤奉太子妃之令,护送京中募捐粮草前往江南,这是第一批,随后还有几批的粮草,请通传曾将军。
  便由传信士兵奔向演武场去寻曾琼楼,而他们则留下继续帮忙。
  陈青微听了一耳朵,满脸诧异,“太子妃之令?”
  太子妃还能管到前朝之事?真是前所未闻。便是她也知道,女眷是不能插手朝廷之事的,这可是触犯刑法之事。
  “不错,此次粮草皆是太子妃募捐所得,派我等护送来前线。”
  她心中激动无比,“你说的太子妃可是陈伯府之女?”那岂不是这件事情是她姐姐所为,怎么会,姐姐什么都不懂,如今也能办成这样的大事。
  吴贤略带责备的看了她一眼,“太子妃身份岂容你随意猜测。”
  曾贺朝忙道:“她不是军中人,还请吴大人原谅她的失礼。”
  靠着太子妃的一场募捐,京中富商们这才开始慷慨解囊,捐献银草支持前线。人人都知道这是太子妃娘娘一手促成的。在京中,现在谁不夸赞一句太子妃娘娘贤良淑德,乃当世活菩萨。
  吴贤自然也是这样认为,所以不容旁人说一句对太子妃僭越之语。
  陈青微忙笑道:“在下草莽出身,还请大人原谅在下。”
  吴贤这才点头,他来之前就知道,如今江南军收编了部分江湖人,大概是一点儿朝廷之事都不懂。
  很快,传信兵就到了,“曾将军请您前往营帐一叙。”
  陈青微忙哈着腰,“在下给您带路。”
  说完她就转过身对着曾贺朝挥了挥手,“曾小将军,你们忙正事,带路这种小事我来做就好。”
  曾贺朝见她不知怎么就情绪高昂起来,又恢复了从前明朗的模样,便笑道:“那就有劳东小哥了。”到底不是正规军,他还是客客气气的,也免得吴贤轻视对方。
  他带着人忙着搬粮草,不经意地看向已经走得越来越远的陈青微,见她不停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笑着摇了摇头。
  陈青微绞劲脑汁,开始迂回打探,“吴大人,太子妃娘娘难不成是仙女,给军中编出来这么许多粮草?”前几日,管着庶务的后备军将领还在讲,这回粮草困难,恐怕还要撑上一两个月,朝廷才能运送粮草来。
  军中人人都只能吃掺着米糠的窝窝头了,半点儿荤腥都见不着。
  吴贤颇有些自得,“娘娘便不是仙女,也是心怀慈悲的菩萨。”
  因着离曾琼楼的营帐还有些距离,他细细的将宴席募捐一事讲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陈青微夸张的赞叹了一回。
  “这回募捐所得皆是为了救济灾民还有军中所用,你说太子妃不是菩萨是什么?”
  吴贤是贫苦人家好不容易熬进了御林军,自然知道勋贵人家怎么会低头看平头老百姓在灾荒战乱年间过的是什么日子。有些人或许心善,可做的事情并不会落到实处,大部分都是将银子充作香油钱捐给了寺庙。要他说,捐给寺庙哪儿有汇集起来,直接买些粗粮救济灾民来的直接。
  所以,太子妃在他心中,威望一时变得极高。
  “那吴大人可有见过她?”陈青微小心肝开始噗通掉。
  “远远见过一回,太子妃娘娘尊容岂是我等可以亵渎,你莫问了。”
  陈青微还是不死心,“那你知道,她同太子可夫妻恩爱?”
  吴贤面容一冷,警觉地看着她,“我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这不是好奇吗?太子妃娘娘既然这般好,那太子岂不是会十分疼爱她。”
  吴贤点点头,却道:“你莫多问。”
  俩人也走到了曾将军营帐,陈青微从门帘缝瞧见了她师父的身影,皮一紧,赶紧溜走。她眼珠子一转,又想起这回又不止吴贤从京中来,她再去问问旁人不就知道了。
  她溜回大门处,此刻竟还在卸粮草,她忙上前帮着一人抬着麻袋,“我帮你。”
  被她帮助的人道了一声谢,“多谢。”
  卸下来的货物自然由军中接收,而这些护送的御林军舟车劳顿,被迎着去一处空闲的营帐中休息,陈青微跟着去了,不一会儿就同这些人打成了一片。
  “对,前段时间,几回叛军粮草都是我去截获的。”
  这话一出,自然让旁人都知道她就是此次被招揽的江湖人士。他们的目光就有些佩服了,这样的小身板,还能从叛军手下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东小哥有所不知,你们的事迹如今都在京中传遍了,人人都夸你们侠肝义胆,是真正的大侠。”
  被夸赞就会不知所措的东小哥小脸一红,“是吗?”她是做了点儿好事,却也不是多值得夸赞的。
  “自然,你有所不知,太子妃娘娘都夸过你们一回。”
  “她喜欢听这些侠士姑娘,现在京中的话本子都流行起了武侠话本呢。”
  陈青微听着了重点,忙问:“真的?”她姐姐夸她了?
  “当然,太子妃娘娘口谕,于国民者,乃大侠也。”其中一人带着骄傲说道。
  实则是陈青瓷在慎王府办了一场小宴,请了在宴席募捐上出过大力气的夫人们聚一回,以表感谢,又在小宴上提了一嘴前线还有江湖人在帮着,可见是军民一心的话。
  不知道被谁给传出了慎王府,传着传着就成了太子妃十分称赞江湖人的话了。
  “你们在前线为国效力,咱们在后头的,自然要鼓足了劲儿相助,粮草这些你们再无需担心,后头都充足着。”
  “那自然是好。”陈青微接了一句话,随后就有些心不在焉。
  她当初可是同姐姐说好,她要当劫富济贫,救助百姓的大侠。此刻,姐姐还不知道她在这里,却也从她的口中听见了称赞,这是不是就表明,她现在做的一切是没有错的?
  “等大军凯旋而归回京的时候,东小哥你没准儿还能见着太子妃娘娘同太子呢。”说话的人显然是没有想清楚,就将太子的名号放在了后头。
  陈青微从前只想逃离京城,此刻心中却对京城多了一份期待,毕竟她的愧疚和这个世上唯一同她心意相通之人在京城。
  京城中
  慎王府又刚办过一场小宴,陈青瓷刚歇上两日,却又匆匆领了一道旨,“让我代掌后宫?”
  自宴席那日过后,第二日,宫中就派了人前来宣旨,皇上封赏了她的太子妃之位,虽说也要等着太子册封大典时,再进行正式册封。可如今,她终于在所有人心中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妃了,不再会被旁人含含糊糊称上一句娘娘。
  她有些紧张,还有些不安。接过旨意,却发觉同平日里好像并无差别。这样过了许多日子,谢景瑜私底下又早已经下过令,不准让人在她面前表现过度,她心中的不自在才被驱散了开。
  今日却又接到了一旨,圣人病重,又逢快过节,还有公主出嫁、后妃生辰,她如今是太子妃了,日后是名正言顺的后宫新主人,自然该由她来操办一切。
  “娘娘别担心,到时候咱们是住在东宫,并不同后宫那些个嫔妃有来往。”晓莲收拾着煤球的猫窝,猫饭盆,一边说道。
  “是呢,如今宫里头又没几个高位嫔妃了,娘娘便是早起请安都不必了。”琉璃接了一句话。
  她们在房中说话随意些,却没瞧见自家娘娘皱了皱眉,“咱们进了宫,万事都须得小心谨慎,万不可莽撞。”
  琉璃一听,有些感慨,她因着娘娘终于被册封了太子妃,这些日子就有些骄傲失了稳重,从前都是她教导娘娘,如今娘娘却越发的稳重,便忙道:“奴婢知道,立时下去也会告诫进宫的奴仆们,让他们万事都别冒然出头。”
  “宝哥儿那边可安排好了?”这回进宫就不能带着宝哥儿了,她心中却也记挂着。
  “自然,吴嬷嬷还有彩云都留在府上,只管着宝哥儿,娘娘且放心。”
  琉璃回着话,一边也在找些夏日衣裙出来,毕竟这回进宫,后宫那些个嫔妃虽说位分不必自家娘娘高,可好歹都是长辈。娘娘一言一行都会被盯着,不能出半点差池。
  陈青瓷点点头,她其实颇为不舍,可宝哥儿同煤球不同,煤球她能时时带着搬家,可是宝哥儿样貌又没大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