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摄政王妃-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玲珑心下一紧,心里已经有数,急忙两步迎上去道:“太后娘娘来了?”

    “是!”翡翠道,没见宋灏和明乐就扯着脖子往她身后的厅里看去,一边言简意赅的继续道:“本来说是让义阳公主诊治了伤情就去万寿宫拜见的,可皇上听说殷王殿下也进宫了,就提议亲自过来。这会儿正在往这边赶,最多再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姐姐快去通禀王爷一声,并着一众太医去门口准备接驾吧!”

    对明乐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孝宗显然是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牵扯到宋灏的话——

    “好,我知道了!”玲珑用力的点点头,这才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还是太后娘娘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情,还赶得及让翡翠提前过来打招呼,如果一声不吭的直接带着孝宗杀过来,事情怕是会更糟。

    玲珑转身,先是对候在门口的林院使两人屈膝福了福道:“皇上和太后娘娘正在赶过来,麻烦林院使给传个话儿下去,让各位太医准备接驾吧!”

    “好,我这就下去安排。”按照常理,太医院这里孝宗是不会亲自过来了,这也算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林院使不敢怠慢,应了声就急匆匆的去后院传话。

    玲珑也无暇顾及到他,转身进了厅里,同样把事情回禀给了宋灏知道。

    孝宗和姜太后会亲自过来,明乐和宋灏心里都有准备。

    宋灏闻言只是淡淡的应了声,专心致志的继续给明乐擦药。

    “殿下,皇上和太后一会儿就该到了——”玲珑急的想要跺脚,最终也就只能隐晦的一遍一遍提醒。

    宋灏并不理她,一直慢条斯理的给明乐把衣袖整理好,又把剩下的药交给了采薇,嘱咐她记得要定是给明乐涂抹,然后才是不紧不慢的整理好衣袍站起来。

    “走吧,咱们也去门口接驾。”宋灏道,说着就向明乐飘了一个眼风过去,那目光看似平淡,却有一种极其隐晦的光影一纵即逝。

    “公主受了伤,不方便,奴婢扶您!”玲珑再不敢让宋灏经手,也顾不得会不会得罪他,抢先一步过去扶住明乐的手臂。

    宋灏唇角勾了一下,然后先行一步朝外走去——

    有些事,有没有直接做在那人的眼皮子底下并不重要,只要他知道就好。

    一行人先后出了出了院子,彼时所有今日当值的太医都已经集齐,而远处明黄的仪仗已经一路迫近,快速往这边聚拢过来。

    宋灏款步下了台阶,站在众人之前,对着孝宗和姜太后拱手拜下:“臣弟见过皇兄!儿臣给母后请安!”

    “五弟免礼。”孝宗脚步不停的直接往院里走,一边就是扶了一把宋灏的手,目光却是越过他去,落在紧跟在他身后的明乐身上。

    “义阳给皇上、太后请安!”明乐回避他的审视,垂眸下去,也是恭谨有礼的屈膝拜下。

    “嗯!”相较于宋灏,孝宗对她的关注度明显不高,目光从她身上一扫而过,并不多留,只就例行公事的问道:“朕听闻你在宫门外遇刺了,怎么样?可有伤到哪里?”

    “只是胳膊脱臼,又受了点惊吓,没有什么大的妨碍,不敢劳烦陛下亲问。”明乐回道,往后退了两步给他让出路来。

    “那就好!”孝宗不甚在意的略一颔首,然后就错开她先一步进了院子。

    姜太后走在孝宗的另一边。

    相较于孝宗,明乐也是把绝大多数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女人身上,而她发现,从头到尾这个女人的表现才是当真淡泊,一眼都没有往她和宋灏的方向看。

    林院使亲自引着孝宗进了正厅,请了上座让他和姜太后落座,又命人上茶。

    姜太后身体不好,近期正在用药,因为药物忌茶,所以已经很少喝了。

    孝宗端过茶碗呷了一口,缓了口气,紧跟着就是面色一沉抬头向下首的宋灏看去,道:“宫门那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义阳今日头次进宫,怎么就会在皇宫门口出了这样的闪失?”

    “这个臣弟也不是十分清楚,能确定的一点是,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刺客御林军已经去追了,具体的情况还得等他们拿下刺客再说。”宋灏如实回道。

    而在场的几个人心里却都大体有数——

    如果是精心设计的一场刺杀,仅凭御林军,是绝难拿到凶手的。

    孝宗没有马上接话,摩挲着茶碗的外沿不知道在想什么,顿了片刻,突然转向明乐道:“你也没有看清刺客的样貌吗?”

    “回禀陛下,刺客所用的凶器是远射程的弓箭,而且当时人又藏在路边的林子里,实在是难以分辨。”明乐自座位上起身,态度拘谨的回道。

    “这样看来,也就只能等御林军拿住刺客再做定夺了。”孝宗低头又抿了口茶,想了想还是例行公事的继续问道:“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招来刺客行刺?义阳你仔细想想,近来可有得罪了什么人?”

    话虽是这样问,却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因为孝宗本身也不信,像明乐这样的闺阁小姐会招惹了什么人,以至于让对方不惜一切在皇宫附近布下杀手要取她性命。

    而他之所以亲自赶来询问,不过是因为事情牵扯到了宋灏。

    相较于明乐,他更怀疑那些人是针对宋灏。

    并且他更怀疑的是——

    这会不会是宋灏自己故布疑阵设下的一出苦肉计,如果姜太后信以为真,事情就不好办了。

    孝宗多疑,对于他此时的心思,明乐还是能够分辨一二的,于是摆正了神色,条理分明的回道:“义阳一介女流,平日里偶有接触的也都是一些深闺的贵妇和小姐们,即使和谁之间偶有口角,最多也不过是嘴皮子上的买卖,想来谁也不至于下此狠手,非要置我于死地不可的。”

    内宅妇人,心思歹毒的大有人在,但赶在宫门处公然设伏对皇帝圣旨亲封的公主下杀手的,不是深仇大恨,的确是没人敢冒这个险。

    诚然孝宗有此一问不过是就为走个过场,却未曾想明乐这么有针对性的摆了他一道。

    孝宗微微一愣,终于把视线集中到这个他一直不屑于仔细打量的少女身上。

    这样细看之下才惊觉,这少女的样貌的确是生的极为出众,说是艳若桃李灿如夏花也不为过。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打量明乐,思量之下,像是突然明白了宋灏之所以看重她的原因。

    这样想着的同时,他心里却是讽刺的笑了——

    即使是宋灏又怎么样?到底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过了这么些年,到底还是让他露出了软肋和破绽。

    这里孝宗稍一走神,宋灏已经接着明乐的话茬继续说道:“不过依臣弟所见,那两名弓刺客的箭法十分诰命,像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人即使雇佣杀手,应该也绝难找到这样的人。而且不仅在箭术上的造诣非凡,两人脚底下抹油的功夫也不赖,算是当之无愧的高手。”

    这世上杀人的方法千万种,各式各样的杀人利器也层出不穷,也有很多人为了形势方便会用袖箭和弩箭暗算,但会选择弓箭手来执行暗杀计划的人,身份一定不简单,因为箭法精湛的弓箭手,最大几率出现的地方,是军营。

    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弓箭手,才会有那样精准的箭法和应变能力,再加上训练有素的轻功——

    能调动这样杀手的人,会是谁呢?

    宋灏的语气平淡,依旧看不出丝毫的私人感情掺杂其中。

    但孝宗闻言,心里还是立刻打了个突,直觉上,他觉得宋灏是怀疑上自己了。

    “听五弟你这样说,追查的线索倒是相对增加了好些。”暗暗提了口气压制下心里情绪,孝宗紧跟着就是眸色一凛,肃然道:“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全权负责吧,尽快给义阳公主一个交代。”

    “臣弟自当尽力而为。”宋灏颔首应下。

    姜太后一直在旁边看着,直到了这时才轻咳一声,开口道:“这些打打杀杀的事,爱就爱听多了心烦,义阳既然受了伤,哀家就先带她回万寿宫安顿了,刺客的事,一旦有了结果,记得早些去知会哀家一声。”

    说着,她已经径自起身站了起来。

    常嬷嬷递了手臂过去搀扶,明乐抢先一步迎上去,扶了她的一只胳膊,扭头对常嬷嬷一笑:“还是我来吧!”

    御林军追查刺客的最终结果还没报上来,孝宗着实没有想到姜太后这就要走。

    只不过她既然已经都站了起来,他也不好再去把人拉回来,只能起身相送:“这样也好,儿子恭送母后!”

    “恭送母后!”宋灏也跟着他起身,声音冷淡道。

    姜太后对两人视而不见,任由明乐扶着往外走。

    正好门外停着明乐之前用过的辇车,也省的再吩咐准备。

    “太后,上车吧!”常嬷嬷道,招呼人把垫脚凳准备好。

    姜太后那样的位份,又是那么个“生人勿近”的性情,明乐自觉就撤手退到一旁,准备在后面随行。

    姜太后徒步登上辇车,不曾想却是出乎意料的侧目向她看过来一眼道:“不是伤着了吗?一起上来吧!”

    在所有人的概念里,她都应当归属为宋灏的人,姜太后有意和宋灏保持距离,按理说更不该亲近自己。

    “是!太后!”明乐心里虽然诧异,面上神情却是极为恭顺的跟着她登上辇车。

    常嬷嬷命人放下幔帐,指挥着车驾前行。

    姜太后端坐不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副老僧入定般的神气。

    她不说话,就只能说明是在磨练自己了。

    明乐心里苦笑一声,并不在耐力上和她较劲,直接开门见山的开口道:“太后娘娘召臣女上车,是有话要问吧?”

    她的仪态从容,神色镇定,多半都不符合她这个年纪少女应有的秉性。

    姜太后脸上表情不变,也不觉得意外,沉默片刻才声音冷漠而平缓的问道:“你祖母的病可是好些了?”

    她不问宋灏,也不问之前的刺客事件,却唯独提起一个不痛不痒的老夫人。

    其实早在之前几次见面,姜太后都对她和宋灏之间的事绝口不提的时候起,明乐大约已经领会明白了她的意思——

    即使苦心孤诣把自己绑在身边,姜太后也没准备从她这里套出什么话来。

    这个女人,是极端有见地又有主意的一个人,她只遵循自己的意志力做事,至于别人怎么想,她似乎关心的绝少。

    “多亏了李太医的诊治,现下已经无碍了,不过说是得要静心调养一阵子,祖母已经决定搬去城外的庄子上住一阵了。”明乐回道。

    这些事,就算她隐瞒,姜太后也会知道,这样的小聪明在有些人面前实在没有必要耍。

    姜太后没说什么,却是闭了会儿眼,像是默默养神,过了一会儿才又重新睁开眼侧目朝明乐看去,道:“今天的事,准备怎么善后?”

    相较于老夫人的人,她这一句话问的才是相当突兀。

    “他说不用我插手!”明乐微垂着眼睫回避她的目光,心里知道,她既然这样问了,心里肯定早就一清二楚。

    姜太后看着她,到了这一刻,那双一如古井般静无波澜的眸子才终于光影一闪,有了丝活人的气息。

    不过因为内敛的幽光深沉,并未让明乐看出具体的情绪来,下一刻她便是冷笑出声,道:“他为你倒真是设想周到,知道你现在的注意力不在此处,就替你全部揽下,当真是好一个情深意重!”

    姜太后的这番话,犀利的近乎让人觉得是种嘲讽。

    比起宋灏提到她时候的那种淡漠,她对宋灏的感觉,似乎还要更为冰冷几分。

    明乐的眉心不易察觉的微微一跳,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来,微笑说道:“殿下他凡事都有分寸,太后不必太担心。”

    姜太后眉毛一挑,明显是个不赞同的观点,却没有如一般鄙薄妇人那样的出言反驳,而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既然你信他,就安心的在哀家身边呆着吧,只要别把事情做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哀家都会护着你!”

    说道最后,她的脸色竟然奇迹般的柔和起来,唇角一个若有似无的笑容飞快的闪现。

    明乐的心跳一滞,听到她最后那三个字的时候竟然头皮发麻,生平第一次有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是!”强压下心里那种长毛的感觉,明乐垂首应道。

    姜太后又再淡淡的看她,就把目光移开,兀自闭目养神去了。

    车辇在宽敞的御道上缓缓而行,沿路鸟语花香一派热闹祥和的气息,明乐一声不吭的陪侍在姜太后身侧,明明隐约的能够感觉到她的体温,心里还是一阵一阵的发冷。

    重活一世,她觉得自己早已经心如止水,抱着一颗注定下地狱的心,早就不会惧怕任何的人和事。

    但是到了今天,还是真真切切的有了那种感觉。

    时间似乎变得分外漫长,一直到明乐的耐性即将被消磨尽了,才听见外面常嬷嬷一声令下,将车队唤停。

    “太后,到了!”常嬷嬷从外面拨开帷幔。

    姜太后静默片刻,然后才缓缓抬了抬眼皮。

    明乐急忙递过手去,扶着她下车。

    下了车,姜太后转身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搭上常嬷嬷的手臂,一边对候在另一边的玲珑吩咐道:“哀家累了,你直接带这丫头下去安置了吧!”

    “是。太后!”玲珑对着她的背影毕恭毕敬的屈膝一福。

    所有人都静立不动,一直目送她的背影在院内消失,玲珑才回头过来对明乐歉疚一笑道:“公主请稍后片刻,奴婢叫人把您的行礼一并搬下来。”

    “有劳姑娘了。”明乐略一颔首,对采薇道:“你也一起过去帮忙吧!”

    “是,公主!”采薇应声,跟着玲珑往队尾走去。

    长平知道她是故意支开采薇,眉头微皱上前来扶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手指隐隐颤抖,掌心里一片潮湿的冷汗。

    明乐是个什么样的性子和胆量,没有人比长安兄妹更清楚。

    长平心里一惊,不由的紧张起来,低声在她耳畔问道:“小姐怎么了?可是太后她方才——”

    “长平!”明乐回握住她的手,面上还是那么一副镇定而从容的模样,出口的声音却异常森凉而冷厉道:“你说,如果有一天,我杀了太后,殷王他会怎么样?”

    ------题外话------

    还是木有一万,没脸见人了,撞墙~

 第034章 条件

    “小姐?”长平惊愕的瞪大了眼,却未曾失态,只是目色深幽的看着身旁少女唇边如花般绽放的明媚笑容。

    “一会儿再说吧。”明乐神色如常的微微一笑,并没有和她对视。

    虽然此后便要搬进宫里常住,明乐所带的行礼却不是很多,大小加起来不过四个箱子而已。

    玲珑指带着几个太监把箱子从马车上挪下来,然后就折回来,笑道:“公主请随奴婢进去吧。”

    “好!”明乐感激一笑,点了点头。

    整个万寿宫的范围很大,除了太后居住的主殿,左右两边各有一处偏殿,再因为万寿宫历来就是太后寝宫,所以整个宫殿群的占地和气势都要比一般的宫殿庞大很多。

    玲珑带着明乐一边往左侧的偏殿走,一边大致的为她介绍了万寿宫的结构。

    最后,在左偏殿的正殿里止了步子,屈膝一福道:“太后吩咐,以后公主就住在这边的偏殿,主殿那里是太后是寝殿,不过平时大部分时间太后都在后殿的佛堂礼佛。这万寿宫里没有别的主子,所有的事情都由常嬷嬷在打理,太监总管是林广林公公。太后已经命人拨下了太监宫女各十六名供殿下差遣,说是殿下以前在侯府如果还有可心的下人,就交代给常嬷嬷,嬷嬷会代为安排的。”

    姜太后是要拘着她,以便用作关键时刻挟制宋灏的筹码,明乐却未想到,她竟会如此纵容——

    依照玲珑这话的意思,姜太后倒是有意让她放手在身边培植自己的势力了吗?

    却不知道到底是一招引蛇出洞,还的别有算计。

    “母后如此安排已经劳她费心了,一切就都按母后的意思办吧。”明乐笑道,顿了一顿又再继续,“我看母后今日精神不济,这就不去打扰了,劳烦玲珑姑娘先代我去与母后谢过她的恩典,待到明日请安的时候,我再亲自去谢恩。”

    “是,奴婢自当把殿下的话带到。”玲珑点头应下,又接着介绍道:“寝殿在后面,里头的家什也都是新换的,回头殿下看看,觉得缺什么就叫人知会奴婢一声,奴婢再着人给您添置上来。然后衣物的话,内务府已经命人在给您赶制了,暂时只备下八套,都在寝殿的柜子里。”

    “难为母后为我打算的如此周到了。”明乐手指拂过一把雕花木椅的椅背,唇角缓缓流露出一抹柔和的笑意来。

    采薇却是暗暗咂舌——

    看来小姐没让多带东西进宫实在是明智之举,这里事无巨细,居然连衣物都备齐了。

    玲珑又把其他的相关事宜大致的说了,最后觉得交代的差不多了,才把目光重新移给明乐道:“殿下近身带进宫来的,就只有这两位姑娘吗?”

    说着,目光友好的对着长平和采薇颔首致意。

    “嗯!”明乐点头,一边兴致很浓的打量着殿里的布局摆设,一边道:“采薇、长平,你们先跟玲珑姑娘见过吧!”

    “是,小姐!”两人应声,转而对玲珑屈膝行了一礼。

    长平看上去斯文软糯,便是采薇上前一步,道:“奴婢们初来乍到,对宫里的规矩也不熟悉,日后少不得要麻烦姐姐,若有什么做的不妥的地方,还请姐姐多多提点。”

    从年龄上看,长平和采薇今年都已经十五,而玲珑虽然在太后身边待了几年,但她入宫时候的年岁小,如今也不过十四,而两人这般称呼她一声“姐姐”就全然只是敬称。

    “两位姑娘客气了。”玲珑的性子像是极好,没了面对宋灏时候的小心谨慎,这会儿倒是十分爱笑,缓了一缓又对明乐说道,“今日殿下先行安置下来,等明日我再带两位姑娘去见过太后宫里的几位嬷嬷和管事。”

    “嗯,如此便有劳玲珑姑娘了。”明乐笑道,抬眸对采薇使了个眼色。

    采薇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妆奁盒子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布袋递过去,道:“这是我家公主的一点心意,今日麻烦姐姐的地方不少,这些个东西,还得麻烦姐姐代劳分给诸位嬷嬷和管事,算作公主的见面礼吧。”

    在这宫里,主子赏赐下人,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明乐这样半路出家初来乍到的,更是顺理成章。

    “如此,奴婢就先代万寿宫的一干人等为谢过殿下的赏赐了。”玲珑接过那沉甸甸的一个布口袋,面色笑容得体却无一丝半点的逾矩,同时手下却是不动声色的隔着袋子摸了摸里面的东西。

    入手的感觉,有一打跌在一起的硬纸,该是银票,而其余的也不是金银锭子,而似是一些发簪、耳环或是戒指之类的首饰。

    要说作为赏赐,自然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来的实在,可是作为女人,又有哪个不爱首饰的?尤其是玲玲这样年纪如花一样的小姑娘。

    而且既然说是见面礼,想必这义阳公主出手的东西品质也不会太差。

    玲珑面上虽然不显,心里却也多少带了几分期待,笑着谢赏之后立刻又转回正题,把候在院子里的三十二名宫女太监招呼进来,拜见主子。

    明乐始终没再在意这殿中诸事姜太后是如何安排的,就是兴致很浓的打量着屋子,偶尔跟着应上一两声,然后命采薇和长平一人先赏了他们。一锭银子。

    三十二个人,一人十两,算下来就是三百多两,堪比一个当朝三品大员一年的俸禄。

    玲珑暗暗咂舌,不觉捏紧了手里的布袋——

    想必这里面的东西价值更加不菲。

    这位义阳公主,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略一失神,玲珑马上就调整好表情重新露出一个笑容道:“公主身边只有两名近身的侍婢,怕是不够使,不如再点两个贴身服侍吧。”

    “也好!”明乐痛快的略一点头,目光匆匆往跪伏在地的十六名婢女身上一扫而过,最后还是落回玲珑身上道:“人既然是你带过来的,就还是由你替本宫随便点两个吧。”

    “是!”玲珑也不推辞,视线从众人身上走了一遭之后就果断的点了两名出来,道:“就水绿和曼荷两个吧!”

    两名被她点到名字的绿衣宫婢垂着头往前挪了两步。

    “抬起头来,让公主过目!”玲珑道。

    “是!”两名宫婢应声,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来和明乐对视一眼,又飞快把头垂下去,继续直视自己的脚尖。

    两个人,都是十四五的样子,中等姿色,就是那种扔进人堆里一眼绝对找不出来的样子,模样倒是俱都端庄本分。

    当然,这一眼看的不过是个皮相,至于真正的秉性,还得来日再瞧了。

    “公主觉得怎样?”玲珑笑道,“若是公主觉得不合眼,就再挑挑?”

    “不用了,就她们两个吧!”明乐淡淡的一挥手,也没有多的训诫的话,连规矩都没立就打发了他们散去。

    玲珑虽然心里诧异,也没说什么,又与明乐礼貌的客气了几句就告辞,回去给姜太后复命。

    姜太后回宫直接就去了暖阁小憩养精神,玲珑提着明乐赏赐的一袋东西,并没有忌讳,就直接去了暖阁见她。

    “常嬷嬷,太后歇着了吗?”玲珑在门外,压低了声音小声询问。

    “眯了一会儿,已经醒了。”常嬷嬷道,目光一瞥,第一眼已经注意到她攥在手里的布袋。

    玲珑微微颔首,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常嬷嬷也没说什么,只道:“进来吧。”

    说着,就推开殿门把玲珑带了进去。

    彼时梁太后正靠在暖阁的炕头上闭目养神,另一名心腹宫女翡翠跪在一旁给她捶着腿。

    “太后,玲珑回来了。”常嬷嬷先走进去,尽量放柔缓了声音道。

    “嗯!”几乎是立刻的,姜太后已经睁开眼。

    她的目光深邃而清明,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困倦和睡意,反而清明幽深的让人不敢直视。

    “事情都打点妥当了?”姜太后坐直了身子,问道。

    “是,奴婢遵照太后的吩咐,义阳公主已经安顿下来了。”玲珑回回道,略一停顿,像是斟酌了一下用词才稍稍抬头看向姜太后道,“太后的原话,奴婢也转述了,不过公主并没有填人的打算,奴婢便替她挑了水绿和曼荷两个到内殿服侍。”

    没要人?原还以为她至少会把那个武功高强的侍卫带进来的。

    姜太后紧绷着唇角,不置可否。

    常嬷嬷也有些意外,思忖着开口道:“奴婢听闻义阳公主和易家十少爷的姐弟情分很深,想必,是想把人留给那孩子的吧,毕竟,武安侯府现在也不太平。”

    易老夫人都已经撒手不管要挪到庄子上避难了,可想而知,武安侯府日后必将掀起一场大的风浪来。

    “都随她吧。”姜太后不予评说,沉默一时,最后也只是略一点头表示知道此事。

    她是凡事都不爱外露的人,玲珑等人虽然拿不准她的真实想法,却也不便插嘴。

    短暂的沉默过来,玲珑就迈着小碎步上前,把手里的布袋子打开了放到姜太后手边的炕桌上,解释道:“这是公主交代奴婢转给嬷嬷和管事们的赏赐,然后太后拨给她的奴才,一人赏了十两纹银。”

    “嗯?”常嬷嬷闻言,咝咝的抽了口气,忍不住上前去帮着打开了那个布袋查看。

    里面一打银票,是十张,每一张都是面额百两。

    然后再就是许多做工精致的发簪、耳环等物,琳琅满目的堆在一起,着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常嬷嬷等人也忍不住看花了眼。

    “这些东西,无论材质还是做工都是一等一的,连带着银票加起来,怎么也得折合出现银三千两左右。”常嬷嬷手里抓着一根镶翠玉的簪子拧眉说道。

    即使是武安侯府的小姐,但毕竟现在武安侯府不是他们大房当家,要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出手就拿出几千两的银子来,也很是耐人寻味。

    更何况这还是只是一开始,打赏的也只是些下人。

    明乐现在初入宫门,日后要长久的生存下去,后面所需的花费会更大。

    常嬷嬷心里琢磨着,就试探性的抬头朝姜太后看去。

    姜太后的目光亦是定格在那包东西上,看了半晌最终也没说什么,只就摆摆手对玲珑和翡翠两个道:“既然她有心,哀家也不能不成全,拿下去分了吧!”

    “谢太后!”翡翠爬下炕,和玲珑一起谢恩,然后两人便收拾了布袋捧了出去。

    待到两人离开,姜太后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脸孔上才现出一丝疲惫之意,侧目看向常嬷嬷道:“你觉得这些东西是灏儿交代给她的?”

    心事被料中,常嬷嬷谦逊的急忙垂首,道:“这一次,殿下的决心似乎很大,方才得了消息,皇上已经召了暗卫去御书房询问殿下和义阳公主的事了,今天殿下刻意绕道去接义阳公主入宫,还有在太医署也生出些事端来,这会儿皇上心里应该已经有了主意,断定了殿下和义阳公主之间的真正关系了。”

    在她看来,明乐到底不过一个养在深闺的侯府小姐,即使聪明过人,有些事情还是难以顾全。

    而如果一切都是宋灏在背后支招,解释起来就要通顺很多了。

    “悯郡王一脉虽然子嗣断绝,但他当年留下来的那份家业却是相当殷实的,这一点小钱,那丫头还是拿得出来的。”姜太后不甚赞同的说道,唇角隐约牵起一个弧度,却分辨不出到底是讽刺还是一抹笑。

    “这倒也是,可能是奴婢多想了吧。”常嬷嬷道,明显的言不由衷。

    她倒不是觉得明乐拿不出这一笔银钱了,只是这样使钱的气魄,很难让人相信罢了。

    “怎么连你也要跟哀家打马虎眼了吗?有什么话不能直说的。”姜太后轻轻的笑了一声,往身后软枕上靠了靠,脸上表情惊是奇迹般的柔和下来。

    “太后您既然都知道,奴婢说不说不也就那么一回事吗?”常嬷嬷也跟着笑了起来,过去替她调整了一个软枕的位置。

    “可别小瞧了那个丫头,头前儿在回万寿宫的路上,哀家与她私底下说了两句话,觉得从心机手段上讲,她跟灏儿倒是不妨多让。”姜太后道,眼中有幽光一闪,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