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牌嫡女(土豆)-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妹们在说什么呢?”
见章琳回头望过来;明珠忙道:“没什么。”然后拉了明欣跟了上去。
几人还未走到上房;就见许妈妈正立在门口四处张望,一见她们过来,忙三步并做两步的赶着迎了上去道:“小姐们可算是回来了。”
明沁奇道:“祖母有何急事唤我们回来?”
许妈妈笑咪咪的道:“不是老太太,是老爷遣人过来请的。”说着,将姐妹几人请进了厅室。
这边刚进来,就见大老爷身边的书童文兴乐颠颠的进了来,利索的趴在地上给高太君磕了个头,笑嘻嘻的扬起脸道:“恭喜老太太,老太太大喜了。”
高敏珍见状不觉挑了挑眉,用帕子沾了沾唇角,道:“家里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兄长身边的下人都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章琳听见了,有些不安的扫了众人几眼,所幸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文兴身上,暂时没人注意到高敏珍的话。
高太君一脸的不解,直道:“我都被你们老爷弄糊涂了。先是前面不知因何折腾了一晌午,一会儿说是说家里来了贵人,让快过去;一会儿又说大喜的,究竟这喜从何来呀?”
就见文兴喜得满面红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睁得老大,连声音都有些结巴的道:“老太太不知道,前面确实是来了一位贵人,是宁,宁王殿下来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此话当真?”高敏珍疑惑的追问道。
高太君也问道:“你再说一遍。”
文兴兴奋的大声道:“就在刚才,宁王殿下来咱们府上了,跟老爷说是要向咱家小姐提亲呢!”
“什么,提亲?”高敏珍的声音忽然提得老高,紧接着回头看了女儿一眼,依旧不敢相信的转过脸来盯着文兴,再次确认道:“向我们高家的女孩提亲?”
“正是。”
在座众人无不吃了一惊,从高太君到刘氏、余氏、小吴氏、二夫人,并小辈的章琳、明欣、明佳、明沁等,除了明珠心中有数之外,就连周围伺候的一众丫鬟媳妇婆子都发出了不可置信叹息声,似乎难以置信高家在继明霜之后又出了一位“王妃娘娘”,而且还是宁王亲自驾临提的亲事。
“吓,提亲?”“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不知是哪一位?”缓过神来的众人纷纷追问道。
二夫人看了眼自己的女儿,咽了咽口水,抻着脖子急问道:“你快说说,到底是哪一位小姐?”
文兴抬头四处看了看,正好对上明珠的目光,忙将身子转了个方向,朝明珠郑重的磕了个响亮的头,道:“恭喜三小姐了。”
话音刚落,只听见一声叹息,余氏紧绷着的脸渐渐放松了下来,面上隐隐浮现了喜色。刘氏和小吴氏对望了一眼,都惊喜的同时望向了明珠。其余众人神色各不相同,小辈之中除了明佳之外,也都是惊喜之中带着疑惑。二夫人的脸色明显黯淡了下来,高敏珍更是紧抿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明珠按捺住心头的喜意和娇羞,在众人的目光中站起身来,问道:“是父亲让我过去吗?”
文兴忙答:“老爷在书房里等着小姐呢,小姐请随小的过去吧。”
还未等明珠说话,就听高敏珍道:“家里的两个女孩都进王府做侧室是否太过张扬了?”她锐利的目光在明珠身上冷冷扫过,语气更是比平时还严肃了数倍。
文兴张了张口,似乎还想要解释什么,却听见刘氏笑道:“咱们三小姐和二小姐可不同,这是王爷亲自上门来提的亲,将来必定是有朝廷封诰的。更何况宁王殿下并非普通宗室,世袭的亲王爵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别说这爵位比郡王爵还要高上一筹,就是这血脉也要更亲近些。”
“这侧妃岂是好做的?”高敏珍将眉头皱得更厉害了:“宁王至今未娶正妻,等将来迎娶了高门贵女做正妻,到时候咱们家三小姐是先进的门,可不得狠狠打压着?咱们高家本来在京城中就根基不稳,走到今日不容易,又如何斗得过那些京城的权贵,可不是给自己找事?依我看,还是给三丫头稳稳当当的找个好人家得好。”她边说着,禁不住又瞪了明珠一眼,心道:若她嫁给了宁王,那自己的女儿嫁给宁王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了,太后是不会希望这样的重复联姻出现的。宁王看中了谁不好,怎么偏偏是他们高家的女儿?
谁知她话还未说完,就听余氏不咸不淡的来了句:“那依姑太太的意思,我们家老爷就将这门亲事推了?”
高敏珍明显被噎了一下,又立刻勉强道:“总该有商量的余地。”
“太太们误会了,其实……”文兴张了张口,似乎想解释什么,却被高太君一下子打断了,喝道:“都快都别吵了,赶紧让去前面问问前面备下酒席了没有,宁王殿下驾临岂能怠慢了?”
她说着,朝明珠招了招手,唤道:“三丫头过来。”待明珠走近,又拉到身边仔细瞧了瞧,见她今日一身天水碧色的袄裙,头上簪着玉簪,颈上挂着碧玉锁。装扮虽算不上华贵,却难掩她清丽动人的美貌和娴雅大方的气质,仿佛一颗蕴藏在深海中宝珠,光华难以遮掩。
高太君看罢,却仍旧不甚满意的对许妈妈道:“将我柜子里那套羊脂玉首饰取来。”
许妈妈应声离去,不多时便捧了一个镶嵌玳瑁的黑漆匣子过来,刚一打开,就听见高敏珍失声叫道:“母亲,这个您说好了要给琳儿当陪嫁的!”
高太君没理会女儿的抱怨,伸手从匣子里取出一枚造型简单古朴的羊脂玉簪子,簪头伏着一只凤凰,凤尾自然垂落。细一看去才发现凤尾竟是整块玉雕成的环环相扣的玉链,做流苏状垂下,可谓巧夺天工。整块玉通体温润,在阳光下散发着润泽的光芒,水头十足。
明珠认得,这支簪子是高太君最喜爱的一件首饰,她只在小时候见过两次,都是高太君从箱子里取出赏玩的,因怕碰坏了,从来都不舍得戴。
“给三丫头戴上吧。”
许妈妈轻手轻脚的摘下了明珠头上的簪子,高太君亲手将羊脂玉簪为明珠簪在了发髻之上,端详了一阵才感叹道:“我们高家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明珠嫣然一笑,道:“多亏了祖母教养,孙女才有今日。”
这并非是只是场面话。无论如何,高家在她心目中都是生养自己的家族,是与她血脉相连的亲人,是她这辈子无法割舍下的羁绊,是她可以怨恨,可以唾弃,可以倚仗,可以扶持的地方。
这里有她的根。
她自认为并非善人,因为她的亲人们也都不是,而她则是他们一手造就的,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明珠朝高太君福了福身,道:“祖母,孙女先过去了。”
高太君缓缓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许妈妈,沉声道:“跟三小姐过去,小心伺候着。”
许妈妈应承了一声,扶着明珠出去了。
眼瞧着明珠离开,高敏珍气哼哼的望着母亲道:“京城多少富贵人家,和三丫头相当的青年公子多如牛毛,怎的偏偏我高家的女儿就要上赶着给人做妾?说出去也不怕别人说我们高家人攀附权贵。”
小吴氏轻声道:“姑太太这话可不好乱说,若是被人听去了不好。”
二夫人小声嘟囔了句:“也不知宁王什么时候看上的三丫头,做个女官还能被王爷看中,这传出去也好说也不好听……”
高太君重重一敲桌子,斥道:“什么好说不好听的?皇家的事情岂是容人随便议论的?”二夫人这才悻悻闭了嘴。
高敏珍赌气似的看了一眼依旧跪在地上的文兴,没好气的道:“还跪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下去!”
文兴委屈的吸了吸鼻子,刚要爬起身,就见五老爷高世清兴冲冲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声道:“母亲,大嫂,你们怎么还不快去换衣裳?宫里面来人了,让快去接旨呢。”
众人闻言又吃了一惊,高太君有些糊涂的追问道:“下旨?”
高敏珍不觉站起身,惊疑不定的道:“不就是一个侧妃吗?怎的还用宫里传旨?”
“谁说是侧妃了?”高世清大笑道:“咱们家三小姐可是正儿八经的宁王妃娘娘,高家出了一位王妃,是要祭祖宗的。”
高敏珍闻言,顿觉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回了榻上。
再说明珠,带着许妈妈朝高世箴的书房走去,还未等进院子就感觉到了周围的气氛不同寻常。见明珠来,守在门口的高大男子便躬身施礼道:“王爷在里面等着三小姐呢。”许妈妈也要进去,却被拦住了。“王爷想单独见见小姐。”
明珠回头冲许妈妈安抚一笑,自己挑了帘子进去了。
书房内采光极好,只见一个身材修长的紫衣男子背着手立在紫檀木书案前,背影沉稳而熟悉。听见脚步声,男子回头张望了一下,看见来人,他不由得微笑了起来,转身朝她张开手臂,道:“过来。”
明珠笑着朝他走了过去,宁王收拢手臂,轻易的就将她稳稳的圈在了怀里,柔声在她耳边道:“我来了。”
明珠小声道:“怎的来迟了这么久?”
宁王轻声笑道:“担心了?”
明珠的脸不经意的在他胸前的衣襟处蹭了蹭,道:“我以为你要娶别人,所以不来了。”
宁王咬牙切齿的伸手抬起了明珠的下巴,低头狠狠的吻了上去,直吻得她娇喘连连方才道:“我说过只要你一个,下次再说这种话,我可就不客气了。”
说着,在她腰上捏了一把,又继续低头亲吻,直到外面有人说高大爷来了,这才罢了。
这一日,整个京城都轰动开了,宁王求亲,求得是高家的女儿,一时间人们争相打探未来的宁王妃是何许人也,高家是否还有未嫁的女儿等等。本来在京城中名不见经传的高家立刻变得门庭若市,攀亲的攀亲,访友的访友,只是高家大老爷称病一律不见客,这才渐渐消停了下去。
婚期被定在了三个月之后,京中传言这样着急是因为宁王十分喜欢这位王妃,等不及要娶回王府。神秘的高家三小姐的名声就这样传遍了京城,一切和她有关的事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京城中的贵妇名媛们都在议论她,甚至以与她聊过几句为荣。
因为已经定下了亲事,明珠也搬回了高家备嫁。府里众人再见她时多少都有些小心翼翼,不敢造次。就连长辈们都不敢轻易去扰她。明珠突然间有了很多空闲,明欣和明沁因为要去书院不能陪她,她便常常去找小吴氏说话,或去余氏处商量备嫁的事情。
这一日,余氏拟了一份嫁妆单子,请了明珠过来,笑眯眯的递给她瞧。明珠接过来看了看,只见上面详详细细的罗列着首饰,家具,药材,摆件,田地的名称,当看到最末一处的“京郊庄子”并“田地百亩”的时候,明珠疑惑道:“家里刚到京城,手里并不宽裕我是知道的。京郊的地我听闻是寸土寸金,甚至有价无市,不知父亲何时竟买下了这样大的地?”
余氏笑道:“你嫁的人不同常人,这嫁妆少了是要被人瞧不起的。你父亲如今好歹也在朝为官,再加上祖上的经营和积蓄,就连老太太也不能袖手旁观的。这毕竟是高家的脸面,绝对不能差了。”
见明珠仍有疑惑,余氏
197、更新。。。
又道:“其实这单子里的东西大多是你生母当年的嫁妆。”
明珠这才了然。
余氏复又笑道:“老爷也并不打算瞒你。高家前些年不景气,本来你母亲的东西应该全都留给你嫁人用的,只是家里实在是有难处,老太太也有难处,剩下不足的地方只好另从别处补上。不过首饰之类的东西都还留着,并无缺损。”
有些话总好过让明珠从上官家处听来。
明珠知道这份嫁妆本来是落不到自己手里的,如今能得回大半,已经是万幸了,因笑道:“母亲这是什么话。我身为高家人,高家有难处我岂能坐视不理?”
便没有再推脱。
因又看了几处觉得不甚明了的,明珠刚要再问,却见璎珞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见了明珠,忙行了礼,笑道:“三小姐也在呀。”
余氏见她神色不对,问道:“什么事?”
璎珞忙道:“信郡王府刚才来人了,说,说咱们家二小姐丢了……”
作者有话要说:再不更新就去撞墙!
198
198、更新。。。
“你说谁丢了?”
李姨娘突然从门口窜了进来;吓了众人一跳。只见她容色有些憔悴,一双眼睛瞪得几乎鼓出了眼眶。这些日子以来;她都是这样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要说明霜从前的得宠的时候她着实得意了好一阵子,一直到明霜生子之时;她的地位甚至一度直逼余氏,俨然是高太君面前第一红人。可如今明霜失了宠,连娘家的门都回不了,她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从前在眼前奉承的人一哄而散;甚至见了她都躲得远远的。为了找人给明霜撑腰,重新夺回从前的风光,她在高太君和高世箴面前哭了好几场;最后烦得高世箴扬言要送她回江南老家去才消停了些。幸好还有儿子珉杰在;至少她的衣食倒是不缺的,但是其他方面确实远不如前了。
现如今她也看清了形势,余氏管着家,她又没了明霜做依仗,只能主动归附讨好。今日她就是来奉承余氏的,只是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这个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当场就叫出了声来。
“二小姐怎么了?什么丢了?”李姨娘扑上前来,抓住璎珞的柚子,猛的摇晃,吓得璎珞退后了三四步,口中直道:“姨娘先别急,听奴婢先回明了夫人。”
余氏冷冷道:“姨娘这是怎么了?连规矩都不懂了吗?”李姨娘这才缩回了手,眼睛却一刻也不离璎珞。
璎珞缓了口气,这才道:“刚才郡王府来人,说昨日二小姐没跟王妃告假就偷溜了出门,而且一夜未归,府里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信郡王爷没在王府,信郡王妃也没了主意,就派人过来,让咱们想想办法,看二小姐究竟能去哪。”
余氏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明珠,眉头紧皱,道:“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
李姨娘闻言就急了,冲口而出道:“哎呦,这,这可怎办呀!我家二小姐能去哪呢?”片刻又突然断定道:“定是被人陷害了去了!王府里的人都看她不顺眼,想要害她的!夫人呀,你可得给二小姐做主呀!”说着就要开始嚎,余氏忙斥道:“你若想吵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就尽管再大点声。”
李姨娘捂着嘴抽噎起来。
余氏看着明珠,肃然道:“珠儿,这事儿怕是只能快些和你父亲说了,若是一个不慎,恐怕……”她没有继续说下去。
明珠当然知道其中厉害,马上劝慰道:“母亲先别着急,许是二姐姐一时心里烦闷,想出去转转也未可知。她原是随意惯了的,也许很快就回来了。再说信郡王不是也不在王府吗?没准二姐姐此时正和王爷在一起呢。一切等先寻到二姐姐再说。”
她又问璎珞道:“报信的来了几个人?还有谁知道?”
璎珞忙道:“只来了三个,一个看着很精明的妇人,我认得她,是王妃身边的一个管事,她带着一个丫头,还有一个赶马车的车夫,再没别人了。”
“那人在哪里?”
“他们报了信就急匆匆的回去了,说是王妃嘱咐了,不好过于张扬,就让他们过来知会一声。”
明珠点了点头,对余氏道:“看来信王妃还是有分寸的,不会到处张扬此事。只要不外传就暂时无事了。”
她虽这样说着,心里着急其实并不下于余氏。明霜近来受了打击过大,也许又生出了些什么心思来也说不定。而且信王府里看她不顺眼的人不在少数,且不说刻意陷害,就算是在一旁煽风点火都有可能惹得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更重要的是,如今正是她和宁王刚定下亲事的关头,整个京城人的眼睛都在盯着高家看。若是明霜真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再传扬了出去,那么不论是自己还是高家,都会背负上不好的名声,甚至连宁王和皇家的脸面都会丢尽。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此事已经不再是明霜自己的事情了,她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不论是为了自己和宁王的将来,还是为了整个高家。
明珠当机立断,请余氏帮忙稳住后宅,管住下人,万勿将此事外传。自己则立刻派人给父亲高世箴送信,请他快些回来。然亲自去前面书房寻了兄长珉杰,请他帮忙去给宁王送信,快些将明霜寻回。
珉杰一听也急了,面对明珠,他有些愧疚的道:“好妹妹,恐怕这事要连累你了。”
明珠摆了摆手,道:“兄长且别这样说,二姐姐虽不甚喜我,但我们好歹也生得姐妹一场。高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如何能放着不管呢?”
珉杰咬了咬牙,道:“三妹妹放心,我晓得的。”
他自小就喜欢这个伶俐漂亮的小妹妹,只可惜碍着明霜和李姨娘的缘故,兄妹二人之间始终隔着什么。况且他身为庶长子,嫡母又年轻,不可能全没有想法。如今这个妹妹更是出息了,一步就踏上了金瓦玉殿,本来该更加遥不可及的,却又亲自跑来求自己,于公于私,他都会尽力帮忙。
高珉杰前脚出府去送信,明珠回去找余氏商量,发现余氏已经被高太君叫去问话了,她也赶忙跟去了上房。
室内的气氛有些压抑,高太君一直阴沉着脸,直到看见明珠进来方才缓了缓,笑着招呼明珠到自己身边坐下,转过脸又对余氏道:“咱们家在京城没什么亲戚,你说说,霜丫头能跑到哪里去?”
余氏知道她身为嫡母是少不了被迁怒的,好了就是老太太的功劳,坏了就是她管教不严,便有些委屈的用帕子沾了沾干涩的眼角,道:“二小姐一向是个有主意的,如今又有了福哥儿,也是大人了,母莫要急坏了身子才好。”
高太君哼了一声,自己孙女的性子她多少是知道的,只是一想到自己前些时日对她的纵容,家里人口中不说,心里也难免有怨言。好在她还有明珠这个孙女,不枉她从小在身边教养。
明珠也劝道:“父亲这个时候应该也收到信往回赶了,祖母不如先歇一歇,等着消息便是了。无论如何,这件事一定能顺利解决的。”
高太君欣慰的叹了口气,拍了拍明珠的手背,道:“还是珠儿心疼我这个老婆子。也罢,有宁王殿坐镇,我们高家也好大树底下好乘凉。”
说着就起身回房去了,一副撒手不管,任由旁人闹去的模样。众人见了反而都松了一口气,要是老太太慌了神,在出了什么意外,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老太太刚歇息,高世箴就从外面匆匆赶了回来。他这几日可真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同僚们个个见了他都满脸带笑,平时不熟的也更亲热了些,上峰常常请他去喝茶私聊,已经有两三位透露了想和他的长子珉杰结亲的意思,他面上虽不露,心里却很是得意。
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两件事就是娶了上官家的嫡女,以及他们的掌上明珠终于要嫁入皇族,自己得了个王爷做女婿。想他这一生在官场上就没得意过,如今方才有了些眉目,也算如鱼得水了。虽然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已经不在,却仍有心愿未了,总想着风光一把才不枉此一生。现在眼瞧着女儿出息了,他这个做父亲也是与有荣焉,也算是对得起早逝的妻子了。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自己另一个女儿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家人来报信的时候他正和上峰喝茶呢,得了信之后也顾不得许多,当即告了假往家赶。上峰还笑着说知道你家里忙,多告些日子也无妨,以为他是因为要嫁女儿,有许多事情需要打点,并未往别处去想。
高世箴一头热汗的骑马赶回了家,连轿子都没坐。他深知高家如今有多风光就有多危险,满京城的人都盯着他们家呢,这万一二女儿出了什么事,那么三女儿的婚事也必将受影响。女子的名誉贞操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更何况是已经进了郡王府大门的女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余氏见高世箴回来了,忙上前解释了一番事情的来龙去脉。二老爷和五老爷都已经领人出去悄悄寻人去了,三老爷也刚赶从外面赶回来,兄弟二人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先去信郡王府一趟,和王妃商量,先将此事压下来再说。
明珠却道:“父亲先莫急。若父亲和三叔现在一齐去郡王府恐怕有些招人眼,毕竟信郡王现在也不在府内。不如派了可靠的人去王府探听消息,若是人找到了,那么剩下的再由父亲出面就是了。若是连咱们自己都乱了阵脚,怕就算二姐姐没出事,外面也会有人捕风捉影。”
三老爷道:“侄女说得对。不如就让人过去一趟,顺便将庄子上新送来的土产稍些过去,也好有个进府打探的借口。”
高世箴沉吟了片刻方道:“也只好如此了。”然后吩咐道:“把管家叫到书房去,我要亲自嘱咐他些事。”
说着就要往书房去。明珠追了两步上去,小声道:“还有一事女儿需得禀明父亲。”
高世箴边走边说道:“什么事?”
明珠道:“父亲勿怪,女儿得知此事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已经请兄长告知宁王去了。”
高世箴脚步慢了下来,转头看了一眼女儿,缓缓道:“若是殿下肯帮忙,倒是能省去咱们不少心思。”一顿,又道:“你做得很好。”
他这样说着,心里却涌起一丝怪异之感。女儿肯将这样的事情毫不犹豫的第一个告诉宁王,再加上宁王先前见自己时谦逊有礼的态度,以及自己听到的关于宁王早就钟意女儿的风声……他暗自点了点头,恐怕自己这个女儿对宁王的影响比自己从前预想的还要大。
时间就在等待中渐渐流逝,明珠回了房间,让素英和红枝出去探听着消息,自己则心不在焉的做着针线。新娘子嫁人之前是要为未来的夫君亲手缝制一套衣服和鞋的,她只做了一半而已。
眼瞧着到了晌午,用过了午饭,明珠又去余氏处探望。陪余氏坐了一会,刚要往上方去探望高太君,迎面却看见珉杰朝自己走了过来,面上似有喜意。
明珠忙迎上前,道:“兄长回来了。”
珉杰笑道:“三妹妹托付我的事情已经办妥了。宁王殿下不愧是贤王,真真好气度。”一想到自己一个无功无名的白丁能在宁王府被待若上宾,他就止不住的欣喜。
明珠道:“那二姐姐可是找到了?”
“王爷已经派人去寻了。”珉杰喜滋滋的道,又没头没脑的来了句:“我今后定要好好努力,考个功名在身,绝不给高家丢脸。”
明珠无奈的看了看已经完全陷入到自己心思里的兄长,道:“那就好。”
这一日直到深夜,二老爷和五老爷方才从外面回来,都说找遍了,但是哪里也没找到。隐隐的,连下人们都有所察觉,次日悄悄的有了些传言,不过被余氏给严厉的压了下去,吩咐若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谣传,定然打死不论。
到了第三日,明霜仍然没有消息,这下就连明珠也开始着急了。下人回府来报,说信郡王已经回府了,不过郡王府里倒是没什么动静。明珠一盘算,猜测大概是宁王从中做了什么。虽这样想着,不过在没有确切消息传来之前,她仍然无法彻底安心。
就在这日午后,明珠正和余氏在房里说话,突然有人来报,说高老爷请三小姐过去前面去。明珠依言来到书房,却见高世箴身边立着一个魁梧青年,立刻认出来是上次曾见过的宁王府的侍卫。
高世箴见女儿来了,转身对那侍卫道:“小女就拜托王爷了。”
这才转头对明珠道:“你随他去吧,早些回来就是。”
明珠这才反应了过来,对那侍卫道:“可是二姐姐有什么消息了?”
侍卫笑着点了点头,做了个请的姿势。明珠先告了罪,回去换了衣服,带了帏帽,披了披风,裹得严严实实的才出来。二人由文兴领路,来到高府后角门处,只见门口停了一辆马车。明珠上了马车,果见宁王正倚在软枕上看书,一身雪青色的便装,玉冠别顶,没来由的少了些威压和气势,显得温柔儒雅。他笑着朝明珠伸出手,道:“快过来让我瞧瞧。”
明珠被他拉到了身边坐下,宁王二话不说就将她的帏帽摘了下去,修长的手指抚摸着她粉嫩的小脸,感慨道:“好久不见你,都瘦了。等进了王府,我得好好把你养胖才好。”
明珠抓住他不规矩的手指,道:“殿下可是寻到我二姐姐的下落了?”
宁王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在她头顶叹息了
198、更新。。。
一声,道:“我这么想你,你却张口就问其他人的事,就不怕本王伤心?”
明珠想了想,决定从善如流的配合他一下,便伸手回抱了他一下,道:“殿下辛苦了。”
宁王心中得意,这才重又露出了笑容,道:“王妃吩咐,小王怎敢不从?”然后将怀抱调整了一个姿势,又顺势多模了几把。
明珠懒得戳穿他的小心思,只是觉得有些痒,稍微躲了一下,问道:“我们这是去哪?”
宁王似乎有些不满她的躲避,将怀中的美人搂得更近了些,这才缓缓道:“人已经找到了,只不过要怎样处置,还要看你的意思。”
明珠仰头看了看宁王的神色,心渐渐开始沉了下去。
199
199、更新。。。
马车出了城;行驶了很远,眼见着路上的行人渐渐变少了;偶尔有赶路的马车和骑马的人经过也都是步履匆匆。京郊十几里地有几座荒山,很久之前这里曾驻扎过军队;也做过储备粮草之地,甚至在战乱之时做过山大王的寨子,如今也别无用处,就只是荒废着。
明珠见马车渐渐在山脚处停了下来;见此处野草丛生;荒无人烟,不禁看了一眼宁王。只见他笑道:“我们到了。”
明珠轻轻掀了帘子往外瞧,小心翼翼的提了裙角就要下车;却忽然被身后伸出来的一只大手拉住;紧接着身子一轻,被宁王一把抱了起来,跳下了马车。
明珠身子一僵,不安的向四处看去,却见侍卫人等都似没看见一般的低着头,耳畔传来了温热的呼吸声:“山路崎岖,不如就由本王为王妃效力。”
明珠抬头看了一眼上山的小路,只见本来由石头铺就的阶梯此时已经残缺不全了,以她的脚力,也不知走多久才能到。她犹豫了一下,小声问了句:“二姐姐就在上面吗?”
宁王边走边道:“半山处有一座山神庙,我的人发现之后就回来通报了。”
明珠心下疑惑,本来她猜测明霜出府,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寻信郡王重修旧好了,后来直到信郡王回府,明霜也不见踪影,她就知道最坏的事情可能发生了。但是至于具体如何发生的,又是否是别人早已预谋的,她却不得而知。
她继续追问道:“殿下可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家二姐如何到了这荒山野岭来?还有,您是怎么和信郡王说的?”
宁王微笑着看了看她,道:“你这么多的问题,我先回答哪一个好些呢?”
他边说边抬脚迈过一丛荒草,顺便踢开了一条过路的草蛇,脚下不停,步履又稳又疾,口中道:“此是家事,本不该外传的。他虽然为人随意了些,不过稍一提点就能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