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不要留在阁中了,等到事情平息了以后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世瑶本以为宁馨不过是崇庆宫的四大押班之一,就算是深得太皇太后的宠信,也不是最要紧的那一个,再加上前世的一些印象先入为主,她还真是小觑了这位宁姑姑。可是,今天这件事情推翻了她之前的全部看法,这位宁姑姑恐怕还真不是一般二般的人物,那么,派到她身边来的目的,也不可能仅仅是教导宫规那么简单。

宁馨笑道,“太皇太后知道姑娘有这份心,一定会很欣慰的。不过上殿也不缺人服侍,姑娘尽管安心吧。”

世瑶劝了几句,但是宁馨还是不肯离开,看样子,竟像是真的踏踏实实跟着世瑶似的。世瑶也不好硬赶着人家走,只得由她服侍着用了晚膳。

晚膳过后,世瑶命云纤取了本话本来打时间,眼睛虽然看着书,心里却想着别的事情。不过,她就是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大事。毕竟,她在这崇庆宫里,看上去是离着太皇太后最近,但是她所知道的事情,不过是人家想让她知道的罢了,其实,跟有耳朵的聋子也没什么差别。

世瑶心里正愁,云纤拿着一个精巧的小银罐走了进来,“姑娘,苗贵妃遣人送了罐茶叶过来。宁姑姑让奴婢给姑娘拿来瞧瞧。”

现在时辰可是不早了,今日宫中又有事,苗贵妃不会无缘无故的送东西过来,世瑶心中一喜,淡笑道,“放这儿吧。”

云纤略有几分犹豫,“姑娘看过了就让奴婢收起来吧,毕竟今天下午宁姑姑的话还是有道理的,什么样的人就该用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不是姑娘该用的。”

若不是云纤提起世瑶差点就忘了,现如今也知道了这宁姑姑的身份不一般,她说的话,还真是不能不放在心上。“我知道了,不过你先放着吧,明儿收起来也是一样的。”

世瑶捧着那小银罐反反复复看了半天,实没瞧出什么名堂来,分量不轻的罐子雕着缠枝莲花的纹样,显见是宫里常用的东西,没有半分特别。

难道是我多心了?世瑶心里略有些失望。

“姑娘,快别瞧了,拿在手里也怪沉的。奴婢给姑娘换过衣裳,准备睡下吧。”

“你瞧瞧。”世瑶朝窗外瞟了一眼,“上殿的灯还没熄呢,咱们怎么能睡得着!”

云纤向门口张望了一眼,低声说道,“看来今天一定是出了大事了,宁姑姑一直沉着脸,晚膳过后也没到姑娘身边来。”

“是啊,我还以为贵妃这个时候送东西过来,是想暗示我一些什么,看来是我多虑了。”

“姑娘太心急了些,贵妃跟咱们不过是初识,就算是想跟咱们亲近,时候也还不到啊。”

当事者迷,世瑶不得不承认,“的确。我再看会儿书,你下去歇着吧。”

“今天奴婢上夜,就在这儿陪着姑娘吧。”

今日之事实在是反常,而世瑶越是想知道,就越是一个字儿都不会问,她把自己密密实实的藏了起来,给别人看见的,也不过就是她想让人家看见的那个样子。

然而,在这深宫里头,谁不是这个样子呢!而那些藏不严实的,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看了这会儿书,反而走了困了,你去把贵妃送来的茶煎上一盏,另外叫外头芙蕖她们都去睡吧。”

“是。”云纤一打开盖子,不由得“呀”了一声。

“怎么了?”

“姑娘还是莫要尝了,闻着就是一股子苦涩之气。”

世瑶听着却微微笑了,之前她们明明谈论的是玉津,送来却不是,看来这贵妃果然是有几分意思的。虽然还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但是,有意思总比没意思好。

“只管去煎来。”

世瑶只浅尝了一小口,苦的脸色都变了,云纤忙取了清水与她漱口,“奴婢就说这茶尝不得吧,闻着就是苦的。”

世瑶却笑了,“贵妃派来的人有没有说是什么茶,竟然跟黄连泡过的一般。”

“来人并没有说什么,姑娘莫不是苦傻了吧,还能笑得出来?”

“胡说什么,把它收好吧。”

世瑶简单收拾了就沉沉地睡了过去,不管生什么,太皇太后始终是太皇太后,位高权重,轮不到她来操心。她今天能扮个稚子,彩衣娱亲,已是最大限度,她跟高氏之间,很多东西都悄悄地生了变化。

世瑶重活一世,心性虽然没有大变,但是人却敏锐了许多,太皇太后对她好是好,却带着几分刻意,失去了前世的纯粹和自然。而她对高氏也多是曲意逢迎,不似前世乎内心。世瑶也不知道是自己变了,还是高氏变了,总之,她们之间已不可能像前世那般亲如祖孙。

崇庆宫深夜还点着灯,除了孟世瑶,这宫里恐怕还真没几个能睡得着的。

贵妃苗氏不问世事已经许多年了,不过,一盏龙脑香茶,终于让她再也耐不住性子。

“焕春,东西送过去了吧?”

“是,奴婢亲自去送的。不过,东西是宁馨收下的,也不知道孟姑娘能不能见到。”

“会看见的,宁馨现在心思都在高氏身上,注意不到这些。就算是注意到了,不过就是一罐子苦茶而已,她也想不到那么远。”

“只是,娘娘都已经避世多年了,又何必为了她费神?”焕春虽然年轻,却是苗家人送进宫来的,从小就服侍着苗氏,如今也有二十多年了。主仆二人在这形如冷宫的地方相依为命,倒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我在宫里快四十年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但是,像她那样的,还真是头一回,也许,她能全了我的心愿也不一定。”苗氏眼中闪过一丝希夷,“可打听出什么来了?”

“朝上风平浪静的,什么事儿都没有。前几日有人提议早立皇后,太皇太后给驳了回去,以后,就再也没人提起了。”

“朝廷上的事儿她怎么会动这么大的肝火?再说立了皇后,皇帝也就该亲政了,她自然要表现出乐见其成的样子。能如此作为的,一定是皇帝做错了什么事情,即不能明着说出来,也不能让朝臣们不知道。你着人打听着福宁宫的动静,一定会有收获的。”

“是。”

苗氏在宫中多年,虽然看上去无权无势的,但是,若是认真想要打听点什么,总是会有办法的。她斜倚在床铺上,眼中闪出几分凌厉,有些债,也许该还了。
第十三章 池鱼之殃(上)
太皇太后因何动怒,世瑶始终都没有头绪,不过第二天一早,一切就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和平安静,仿佛什么都没有生过。宁馨照例服侍着世瑶,对昨夜之事只字不提,不过,世瑶却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容易真的过去。

这一日,世瑶不用去秦才人处学琴,内衣物库的管事亲自送来了夏裳料子,绫罗绸缎,无不尽有。一并前来的,还有新衣库的管事和几个绣娘,光是绣样,就带了五六个大本子。

“姑娘,这料子都是太皇太后赏下来的,这些年宫中少用艳色,太皇太后说姑娘不可委屈了,叫奴才捡着好的颜色料子挑给姑娘。姑娘看看,可还满意。”

“宫里的东西,哪有不好的!多谢公公费心。”

“如何敢刚当姑娘的谢,都是奴才们应该的。她们几个是来给姑娘量身的,量好之后,姑娘再定下款式和绣样,就可以交给她们,新衣库赶着点工,十几日内也就做得了。”

世瑶瞧了瞧这一堆料子,若是将襦、衫、裙、半臂、褙子等物都做齐了,再搭配上大袖窄袖、对襟斜襟以及各色的花边刺绣,就是用上一天的功夫,恐怕也是忙不完的。况且,世瑶向来不在这些东西上头留心,因此只叫量了尺寸,让她们自己去做主。

都安排妥当,那新衣库的周管事却有些为难,“其他的料子都还好办,姑娘若是不喜欢,还可以重做。但是,这几匹缭绫是太皇太后特意恩赏的,奴才们不知道小姐喜欢什么样式,因此不敢擅动,不如请小姐先留下,什么时候想做了,再叫人送过去。”

缭绫矜贵,每年也供不上来几匹,太皇太后虽然赏了她,世瑶也不敢乱用,于是叫魏紫收了起来。又让宁馨好生的赏了来人,便让他们回去了。

云纤悄悄说道,“姑娘也该自己选些样子,像这样全都交给新衣库,她们哪里知道姑娘的喜好。”

“知不知道我的喜好,有什么要紧!她们最清楚太皇太后的喜好。”

“是奴婢愚钝了。”

“好了,别再说了。”

“是。”云纤柔顺的应了,随口说道,“眼见着春色将尽,后苑的桃花过几日就要落了,再不瞧瞧,可就要等到明年,小姐今日正好有空,咱们去逛一逛,如何?”

世瑶也正想出去走走,主要是继续寻找那个刘氏,她前世不曾留意过她,实在不知道这成千上万的宫女里,她是怎么样让皇帝注意到的。世瑶现在除了皇帝赵煦的寝宫,**里像样的地方都去过了,可是半点也不见刘氏的踪影。在她印象当中,刘氏绝对不是粗使的奴婢,并且长得过于妖娆,太皇太后也不会允许她服侍赵煦。那么,她此刻藏在哪儿呢?

只是世瑶进宫以后第一次想起赵煦,五年的夫妻情意,在那一纸诏书中,消耗殆尽了。

“好,也不必太多人跟着。”世瑶轻声的说道。

后苑的桃花前几日还灿如烟霞,转眼间,却又是落英缤纷之境了。一阵风吹过,更是漫天花雨,恍若仙境一般。世瑶一边走,一边跟宁馨闲话,将入桃源深处,就听见一阵阵呜咽咽的哭声,两人都觉得奇怪,循着哭声走去,只见一个小孩子坐在桃树下面哭泣,花瓣纷纷落下,在他身上积了一层。

看这个样子,他是哭了很久。

世瑶几步走上前去,帮他掸了掸身上的落花,柔声问道,“你是怎么了,为何要在这儿哭啊?”

那孩子抬起头,眼睛虽然哭得红红的,但是丝毫不损颜色,漂亮得全不似个男孩儿。如此情景,就像是捡了个误入凡间的仙童

宁馨看清楚这个孩子,不由的惊道,“遂宁郡王,您怎么在这儿啊?”

世瑶转过头看着宁馨,“遂宁郡王?”

“正是遂宁郡王。他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宁馨四处张望,也没见服侍赵佶的宫女嬷嬷。

世瑶见他哭得伤心,心中似有不忍,“郡王这是怎么了,宫里头可是不许哭的呀!是不是母妃不见了,姐姐带你去找好不好?”

赵佶“哇”的一声哭得更厉害了,“他们说我的母妃死了,再也见不到了。”

世瑶大惊,没听说宫里有人过世呀,宁馨却低声说道,“郡王的母妃是陈美人,先帝驾崩以后,去给先帝守陵殿了,昨天传来的消息,确实是没了。说起来这遂宁郡王也可怜,四五岁的时候陈美人就出了宫,以后再也没见过亲娘,如今,竟是想见也见不着了。”

可怜这么小的孩子,郡王又如何,如今也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了。世瑶仍记得自己父母过世的时的那种伤心和恐惧,实在不忍心就这样扔下赵佶。

“陈美人在何处殓葬,怎么没人带郡王前去祭拜?”

宁馨附在世瑶耳边低声说道,“陈美人是在宫外殓葬的,姑娘刚进宫,不了解内情,皇太妃一向与陈美人不睦,太皇太后也顾不到这么许多,底下人自然是得过且过。”

又是皇太妃?世瑶眯了眯眼。

“郡王,地上潮湿,那边有个亭子,我们过去坐一会儿可好。”

赵佶哭得头晕脑胀的,任由世瑶牵着他,去哪儿都成。

“魏紫,叫人弄点茶水点心来,再打盆水。”

赵佶大概是哭累了,安静的坐在哪儿,世瑶取出丝帕给他擦了擦脸,又斟了杯茶。她把茶递到赵佶的面前,赵佶却问道,“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

“我,”世瑶还真觉得有些尴尬,难不成她这会儿还得给这小孩儿行大礼?

世瑶正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是宁馨给解了围,“孟姑娘是太皇太后召进宫来的,郡王应该叫声孟姐姐。”

“孟姐姐!”

赵佶倒是个听话的,一双眼睛扑闪扑闪,睫毛上还沾着泪珠,看得世瑶心都快要化了。只是面对这么个小小年纪骤然丧母的孩子,世瑶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是陪他静看这漫天的落花。

“郡王想不想去送送母妃?”

赵佶用力点了点头,虽然他已经记不清母妃的样貌了,但是他仍然记得,只有母妃是真正对他好的人。

“那么过一会儿郡王跟我一起去给太皇太后请个安怎么样?”

“恩,太皇太后会让我见母妃吗?”

“当然了,太皇太后最喜欢孝顺的孩子。”

“可是,以前我想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嬷嬷们都不让打扰太皇太后,说太皇太后没时间见我。”

赵佶说着低下了头,眼睛也暗了许多。世瑶心中叹息,这没娘的孩子,在哪儿都是可怜。“那是因为太皇太后太忙了,嬷嬷们想让郡王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才不让郡王去的。可是太皇太后也是郡王的祖母,她总不见郡王,也是会想念郡王的呀!”

“是哦,我还记得母妃在宫里的时候,经常带我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那咱们这就走吧。”

世瑶刚一起身,就看见云纤紧紧的皱着眉头,显然,她害怕是要乱管闲事。世瑶点头示意她放心,这点子事儿,她自然是有分寸的。可是还没走出后苑,就有赵佶的嬷嬷们就追了过来,她们对宁馨倒是毕恭毕敬的,对世瑶,也就是敷衍而已。

“孟姑娘,等下就是郡王去资善堂念书的时辰了,误了总是不好。”

“今儿是郡王什么日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派个人去书房说一声也就是了。”

“这事儿奴婢可是不敢做主,还请姑娘让郡王跟我们回去吧!”几个嬷嬷拦在世瑶的身前,那个架势,竟像是要动手来抢一般。

“郡王是要去给太皇太后请安,这你们也要拦着吗?”

“奴婢不敢。”

世瑶盯着她们几个,一字一字的说道,“不敢就退下吧,过了晚膳再去崇庆宫接人。”

那几个婆子毕竟不敢真的拦着世瑶,在她的逼视下,慢慢退了下去。世瑶拉着赵佶径直就往崇庆宫走,却没看见宁馨微微地露出一丝笑容。“今儿只怕是晚膳的时候她们也接不回郡王去了!”

“怎么说?”

“徐王殿下进宫了。”

徐王自从争位失败以后就很少进宫,虽然他早就息了夺位之心,现在掌权的又是他亲娘,时过境迁似乎没有什么妨碍。但是保不齐谁就在皇帝耳边吹点歪风,眼下不要紧,将来却难说,徐王看似张扬,骨子里却是个谨慎小心的人。其实,若不是先帝弥留之际突然清醒,下了遗照让太皇太后辅政,这皇位可说不定真的就是他的了。

当然,如今的孟世瑶还不知道这些,她只是在听到徐王这两个字时突然有所感触。当年,刘婕妤外有宰相章惇、内有太妃朱氏,内外联手,她毫无反击之力。虽然这一世她绝不想再做什么皇后,但是,想要出宫去,也得有人相助。徐王,当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人,可是他现在恨不得能有多远躲多远,想求他帮忙,难逾登天。

世瑶拉着赵佶往崇庆宫去,他似乎有些怕,不断的回头瞅,世瑶益怜惜他,堂堂郡王,竟然被几个嬷嬷辖制住了。她稍微用了点力气,赵佶似乎感觉到了,于是,也不在犹豫。
第十四章 池鱼之殃(下)
世瑶带着赵佶回到崇庆宫的时候,太皇太后照例是在崇政殿议事,又听说皇上下令宴请徐王,太皇太后一时也不会回来。//小说阅//世瑶心想,此时见不着正好,否则还真有些担心赵佶久未觐见,仓促之间难免出错。他们一进净逸阁,世瑶就吩咐道,“去看看咱们这儿有没有合适的料子,给郡王赶一身素服。”

宁馨忙到,“陈美人位份低,又不在宫中丧,这孝服可是穿不得。”

“我知道的,没打算让他在宫里穿。只不过我估计着太皇太后应该会准许郡王出宫祭奠,到时候只怕没有,咱们先预备着,也省得临时慌乱。”

“这些原是内府该管的,就算是他们疏忽了,也该郡王的嬷嬷们担待,咱们何必替他们遮掩。”

“倒不是为了给他们遮掩,不过是让郡王心里能过得去罢了。”

“姑娘虽然是好心,但实没这个必要。他们就算是即刻没有,也不过小半日就做得了。太皇太后这些年顾不到这些边边角角,有些人就趁机作兴起来,可不是该好好敲打敲打?”

太皇太后想要敲打谁不成,何必借她的手来生事?世瑶听着不耐,面上还不能露,“小孩子的衣服,做起来容易得很,算是我对他的一点心意,只是少不得要麻烦姑姑盯着点,别让小丫头们出了差错。”

宁馨碰了这么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也不好坚持,“是,只是咱们这儿还少些东西,得到内衣物库去领。”

郡王仪制的孝服,也不是一块白布就能了事的,单只腰带坠子上的白玉就有诸多讲究,皇家礼仪,错不得半点,世瑶正是很清楚这点,所以才会特意让宁馨盯着,确保万无一失。

“恩,你亲自去吧,别闹出什么动静来。”

宁馨带着丫头们去别处给赵佶裁衣服,净逸阁就只留了云纤随时伺候。赵佶年纪虽然小,但是宫里的孩子哪有傻的?

“多谢孟姐姐周全。”

世瑶赶紧拉住不让他行礼,“我可不敢当你的谢,你要好好去谢太皇太后,知道吗?”

“知道。”

“你可还记得要怎么给太皇太后行礼?”

“记得,书房里先生都教过。”

赵佶的声音闷闷地,大概是又想起了陈美人。然而,此次觐见,于他干系甚大,世瑶也只能趁着眼下没人提点他一二,一时也顾不上别的。她放低了声音,循循劝诱道,“那你说给我听听好不好?”

赵佶头也没抬,低低地说了句,“孙儿臣参见太皇太后。”

中规中矩的,倒也没错,就这样去求个出宫祭奠的旨意,太皇太后也不可能不答应。但是,想要太皇太后喜爱庇护,却是远远不够。“郡王想一想,父皇和母妃过世了,太皇太后就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可是平日里,郡王都离着太皇太后那么远,太皇太后怎么知道郡王其实也思念太皇太后呢,郡王就直说孙儿参见皇祖母好不好?”

赵佶突然抬起头来,看了看世瑶又垂下了脑袋,“只怕太皇太后会怪罪。”

“怎么会呢,郡王是太皇太后的亲孙子。这宫里成天都是喊太皇太后,听也听腻了。再说,这太皇太后是天下人的敬称,但是皇祖母,不是只有皇上和郡王几兄弟才能叫得的吗!”

赵佶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世瑶继续说道,“太皇太后年纪也大了,听不得伤心的事儿,也看不得别人伤心。郡王在太皇太后面前不要落泪,好不好?”

赵佶本性纯孝,这句话可是结结实实听到心里去了,而世瑶再三叮嘱,不可跟任何人提起这些都是她教的,却不知道赵佶记住了没有。

都交代的差不多了,世瑶叫云纤去打听着,看看太皇太后什么时候能回宫,云纤低声说道,“小姐太冒险了。”

世瑶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她快去。

是人就有软肋,太皇太后也一样。也许,外表越是刚强的女人,心里就越是柔软,而高氏对皇帝越失望,对遂宁郡王就会越喜爱。她这么做,绝没有任何冒险的成分。

孟世瑶并没有谋朝篡位那种远大理想,她心中确实是同情赵佶,再者现在帮助他一把,将来也不至于太孤立无援。况且,赵佶年纪那么小,就算得了太皇太后的青眼,也不至于让皇帝忌惮。而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将会把整个国家带到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

云纤还没有回来,钱梦吉却来了,好在宁馨听见动静从隔壁过来,不然的话,世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遂宁郡王确实不在我阁中,公公还是别处去找找吧!”

“孟姑娘这话咱家可就听不明白了,多少人看见姑娘带着遂宁郡王进了崇庆宫的,怎么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郡王就不在了?”

宁馨冷道,“姑娘说的话,难道还能有假不成?”

宁馨说翻脸就翻脸,钱梦吉可是早就领教过的,然而今日之事非同小可,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太妃娘娘听说了陈美人过世,心中难过的不得了。陈美人只留下郡王这么一个孩子,太妃心里自然是惦记着,现在人不见了,不知道太妃娘娘要怎么着急呢!还请姑娘体谅皇太妃的心情,告知咱家郡王去了哪儿了!”

世瑶笑道,“公公且去回太妃娘娘,请娘娘不必着急,郡王现在寿康殿一切安好,太皇太后陛下此刻虽然是在宴请徐王,但是也传了话要好生照看着遂宁郡王。只等到陛下回宫见过郡王之后,再送去见太妃可好?”

钱梦吉心知孟世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遂宁郡王现在一定就在这净逸阁中,可是他既不敢在这里搜查,更不敢去寿康殿要人,竟然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那孟世瑶语气上是商议,却哪有半分商量的余地,但是,他是奉了太妃的旨意来的,怎么敢自己回去?“姑娘见谅,太妃娘娘实在是心急,还请姑娘帮个忙,请了郡王出来吧。陛下宴请徐王也得些时候,奴才一定紧着把郡王送回来。”

前世今生,这是陈梦吉第一次在世瑶面前自称奴才,世瑶心中冷笑,这可真是急疯了。不过,世瑶还未开口,宁馨却道,“公公既然这般坚持,那就自己上殿去请遂宁郡王好了,想必公公出来这么久,太妃娘娘早就等急了,我就不让人送公公出去了。”

“这……”钱梦吉的脸色可是不大好看,但是对宁馨,他还是颇有几分忌惮的,“姑娘,无论如何,太妃也是郡王的母亲,此时心急如焚,还请姑娘体谅!”

太妃什么时候成了赵佶的母亲?莫说向太后还在呢,就是不在了,也轮不到她,这圣瑞宫的人可真是要疯了,什么都敢说出口!然而,这些话在心里想想是可以的,若是明白点出来,又是一场风波,世瑶真担心宁馨直接就给钱梦吉没脸,赶紧说道,“太妃既然心急,公公还是赶紧回吧,把情况讲明,也省得娘娘惦记。”

世瑶的语气丝毫没有缓和的余地,钱梦吉无奈,只得先回圣瑞宫去。朱氏听说赵佶没找来,气得柳眉倒竖,“你这废物,连个小孩子都抓不回来!”

钱梦吉苦着脸,小心地说道,“娘娘,孟世瑶坚持说郡王在寿康殿上,奴才也是没法子啊!”

“你让人给皇上传个话,让皇上把他弄出来!”

“娘娘,皇上现在陪着太皇太后宴请徐王,实在是不宜惊动啊!”

“那你说怎么办?”

钱梦吉的那双小眼睛眨了又眨,低低地说道,“娘娘其实不必那么担心,就算是让遂宁郡王见了太皇太后,他又能翻出什么浪来,陈美人已经死了!”

“她怎么死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让赵佶知道了,只怕……”朱氏虽然在宫里斗了这么多年,但是杀人害命却是头一遭,如今虽然是除了眼中钉,可是这心里却是更加惶恐不安了。

朱氏的脸色变了又变,一只手死死的抓着手绢,骨节都有些白,钱梦吉瞧着甚是心疼,阴测测的说道,“娘娘放心,郡王不会知道的,陵殿的人这几年怎么对待陈氏的,他们自己心里有数,说出来,他们的脑袋就头一个保不住。况且赵佶不过就是个小孩子,凭他自己,又能看出什么来?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他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无凭无据的,您怕什么呀!”

朱氏急道,“太皇太后这些天正是在挑剔着皇上,若是给她现了什么,岂不是害了皇上?”

“娘娘别担心,太皇太后虽然动了气,却并没有责备皇上,可见现在皇上大了,太皇太后也不敢轻易地皇上怎么样的。皇上今儿赏了徐王面子,就算是太皇太后也只有高兴的份儿。”

“你说的是真的吗?”

“那是自然,太皇太后是明白人,她还能有几年,以后这天下还不是皇上的,她怎么也得顾着高家,顾着徐王不是?若不是这样,前儿那事儿怎么能那么容易就过去了!”

“但愿如此吧,只是那个孟世瑶是再也不能留了。”

“这事儿娘娘可千万不能着急,怎么着也得等林姑娘进宫以后再想办法。奴才倒是觉得眼下应该提醒皇上一声,请皇上也到崇庆宫去一趟,毕竟遂宁郡王也是皇上的弟弟。”

朱太妃冷哼了一声,眼底尽是不屑,钱梦吉却劝道,“娘娘,这也是为了皇上好。”
第十五章 青莲纪事(上)
太皇太后今天心情很好,也不知是因为徐王进宫来看她,还是因为皇帝对徐王特别的亲热礼遇,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对遂宁郡王来说,都是天赐良机。

高氏低头看着地上跪着的小孙子,眉眼之间的笑意缓缓地凝结,一种淡淡的哀伤浮了上来,虽然几不可察,但世瑶知道,赵佶算是成功了。

“你过来,让哀家好好瞅瞅。”

“是,皇祖母。”

赵佶像足了他的生母,只不过年纪尚幼,倒也不显女气,粉装玉琢的,想要不爱都难。高氏把他拉到身边,缓缓说道,“哀家知道你是为了什么来的,可是委屈你了。”

“孙儿不委屈,只要能见到皇祖母,孙儿怎么样也不觉得委屈。”

世瑶听了不由暗笑,看来她之前都是白操心。

“好孩子!以前的时候,你皇兄们都只称哀家为太后,你只有你母亲带着你来见哀家的时候,让你叫哀家皇祖母,可惜你母亲心太实,就这么撇下你就去了。”

“母妃说过,她要去陪伴父皇,不能让父皇一个人孤零零的。孙儿在这儿陪着皇祖母,皇祖母也不是一个人。”

赵佶说的顺顺当当,世瑶却是惊得差点没咬着舌头,这话也太动人了些个,太皇太后不感动死才怪!只是不知道,真的是出于他的本心,还是故意为之。

赵佶这话虽然有些犯上,可是谁会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计较,于太皇太后来说,更是只能瞧见一片赤子之心。高氏的眼睛都红了,抱着他直说,“乖孙呦,你连性情都跟你娘一模一样啊,可怜她年纪轻轻就去了。”

太皇太后落了泪,整个寿康殿里的人哪有一个敢不陪着的,就只有赵佶一个人死死忍着,眼圈里亮闪闪的。

高氏看着心疼,“傻孩子,想你娘就在哀家这儿哭会儿吧,出了这崇庆宫,还哪有人心疼你。”

“孟姐姐说不能让太皇太后伤心,不能哭。”

孟世瑶可是吓得不轻,这孩子这么容易就把她给供出来了!要知道,这深宫里,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件事儿,都是可大可小、可好可坏的,这差距,端看上位之人怎么想了。

世瑶赶紧跪下,“臣女只是担心郡王年幼,在太皇太后跟前失了礼仪,所以才僭越嘱咐了两句。”

“你也太小心了,快不用这样。若不是你,今儿哀家也见不着这孩子。自从青莲出宫以后,年节上哀家都见不大着他,也是哀家老了,千头万绪的事儿,他不往跟前儿来,哀家又哪里顾得上。”

“哪儿是郡王不肯上前,实在是有人从中作祟。”宁馨在一旁低声的说道。

“她是一刻也不肯让哀家心静。”

“郡王这几年,可是受了大委屈了。”

宁馨低声的把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