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巧言善辩,皇上不必听她的。”

    “我只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太妃文化水平一般,最讨厌有人在她面前掉书袋,以前她纵然生气也是没资格说话,现在好容易有了这个权势,却也没心思去刁难皇后了。

    太妃察言观色的本事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对自己儿子她还是了解的,孟氏进来之后说了那许多诛心的话,而皇帝居然没什么反应,她这心里可就不踏实了,还是赶紧把这祸害处理掉才是正经。

    “皇后还是别操这些心了,好好去陪着太皇太后要紧。”

    世瑶轻笑,太妃可真的是一个难辨敌我的人!

    皇上一直都不出声,有些话世瑶还真是不太好讲,可是,太妃不停地给她递梯子,不用反倒辜负了!

    世瑶正色道,“若是皇上安排得当、顾虑周全,也的确不需要臣妾来费心,可是,臣妾出崇庆宫时,就发现宫中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而禁军进了后宫,这动静也小不了,想来朝臣们也知道些风声,正等着皇上解释呢。皇上突然下旨不准元旦朝贺,想必理由也是太皇太后病重,但是,太皇太后辅政七年,果真病重,朝臣必定要聆听遗诏的,况且,徐王和寿康公主乃是太皇太后亲生,若是不准觐见,岂非是不近人情。”

    “皇后多虑了,皇帝的旨意,谁敢质疑!”太妃懒洋洋的说了一句。

    “若是单一事件,自然没有人敢质疑,但是,所有的事情联系一起,皇上可能杜绝天下悠悠众口?”

    赵煦仓促起事,根本就是准备不足,明日该如何面对朝臣他这心里都没底,更不要说太皇太后真的驾崩!然而,有些先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他现在想要堵住天下人的嘴巴,已经是绝不可能了,这后果有多严重他心里很清楚。当然,作为皇帝,他也可以强硬到底,可问题是,他的皇位还不是那么稳当。

    所以,逼死祖母的罪名他不能承担也承担不起。

    赵煦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后悔,他只后悔自己不够决绝也不够严谨!他当了七年的傀儡,他不想再当下去。他实在是太害怕了,他害怕太皇太后趁着元旦朝贺的时候收回权利,他害怕顶着九五之尊的名义看朝臣的后背,他只想背水一战,不成功,那就成仁好了。

    不过,皇后最后说的话让他渐渐清醒,试想成仁的滋味,让他感到恐慌。

    瞬间的狂热过去之后,他必须要给自己找条退路,可是事到如今,他还有路可退吗?

    赵煦不是那种自怨自艾的人,错了就赶紧弥补,没路也得硬造一条出来!

    太皇太后纵然不能活着,但是也绝不是现在就可以死的,她不但不能死,还得好好的活着,活到他的皇位稳如磐石的时候!皇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福星了!

    赵煦想明白了便问道,“那么皇后意下如何呢?”

    世瑶还没等说话,太妃便急切说道,“皇上何必听她废话,孟氏向来巧舌如簧,皇上也不是不知道。如今皇上亲了政了,天下就是皇上一个人的,谁敢不听话,就是不要自己的脑袋了。”

    世瑶知道有了皇上刚才那句话,事情便有缓和,就算没成一半,至少也有三成。于是,她也不急着开口,由着太妃去胡搅蛮缠。

    好在赵煦不是太妃,他知道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为所欲为,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刚刚亲政的皇帝。“太妃先行回宫歇息吧。”

    “皇上!”

    “太妃,朕会处置的。”

    赵煦从来都没有这样疾言厉色的跟太妃说过话,朱氏纵然心惊,却还是坚持不肯走。

    这样紧要的关头,她得给她的儿子把控着才行!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关先帝,哀家要在这儿听着。”

    太妃冷着脸坐在一旁,赵煦不便当着皇后的面与她争执,只是对世瑶说道,“朕为先帝伤心过度,很多事情也难以分辨了,皇后若是能证明太皇太后确实无辜,朕自当到崇庆宫负荆请罪,太皇太后杀朕还是废朕,朕都绝无怨言。”

    皇帝这话说的好听,可是世瑶怎么会不明白他是在给自己争取时间,不过,她不也是一样吗,五十步也就用不着效百步了。

    “先帝近侍有在宫中的,也有不在的,只要皇上把这些人召集起来,听听他们都怎么说,皇上自然就会知道答案。”

    太妃冷笑道,“哀家还以为皇后有什么好主意呢,那些个宫人说的话,何足为凭?”

    世瑶听着这哀家这两个字实在是刺耳,皇帝还没下旨提升她的待遇呢,连个殿下的称谓都没得,就这么急不可耐的自称“哀家”,实在是让人看不起。然而,世瑶也知道现在不是纠缠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或许,她永远都不能跟太妃去纠缠这些细枝末节。

    世瑶淡然说道,“先帝近侍有不少是因为太皇太后的关系才被削职夺权的,绝对不会偏袒太皇太后,而且,事情过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之间的说法一定会有些不同,臣妾相信,陛下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办法实在算不上办法,赵煦觉得自己想要听成什么都可以,皇后,应该不至于那么傻吧!

    赵煦还没想明白关键呢,太妃就在一旁说道,“先帝的近侍有不少都出了京了,哪里是一时能找到,况且,这般大张旗鼓,皇后就不怕朝野议论了?”

    “只说是太皇太后病重思念先帝,所以诏了先帝的旧人进宫伴驾,也就没有人会疑心了。”

    太皇太后弑君夺位的故事,太妃是深知道根由的,可是,眼见着皇后那样笃定,不由得有些慌张,她忙忙说道,“本宫累了,皇上自己看着办吧。”

    等到太妃走了,世瑶微微一笑,“太皇太后病中思念林婕妤,请皇上下旨让林婕妤入崇庆宫侍疾。”

    皇后这是想让太妃孤立无援!

    赵煦哪儿能答应,世瑶说道,“皇上今日之事的确唐突,臣妾身为皇后,不得不为皇上打算。况且,臣妾谨记太妃是皇上生母,将来也绝不会有人动她分毫。”

 第三十三章 喘息



    赵煦仍然是犹豫不决,太妃再怎么让他头疼,他都不能让太妃陷入任何困境。

    “皇上如果想要查知真相,就请软禁林婕妤,而且,将来对太皇太后也算有个交代。”

    世瑶最后一句话才算是根本,赵煦已然在打算安排退路,那么,是谁在背后挑唆了皇帝,就必然要有个交代。即使所有人都明白,那个人必定是太妃,但是,那个人也绝对不能是太妃。

    赵煦示意彭晋元去宣林氏,他却对世瑶说道,“皇后说的办法,并不能真正证明太皇太后无辜,朕想着,皇后必定还有其他的想法吧!”

    “是非只在皇上的心里而已。”孟世瑶低垂着眼,看不出半点情绪。

    “如果朕一定要查知真相呢?”

    世瑶抬起头来,眼神渐渐坚定,“如果皇上能够静观其变的话,不出三日,先帝近侍必然都会被灭口,真相,也就不言自明了。”

    “你是在影射太妃!”赵煦怒道。

    “臣妾不敢,至少,跟病重受困的太皇太后没有半点干系。”

    “所以你才叫朕把林婕妤关进崇庆宫。”

    “不错,林婕妤心思缜密,臣妾猜不到她会如何行事。”

    皇后这话等于就是说太妃行事鲁莽,然而,赵煦此时已经顾不过来这个了,他扶着额头,过了半晌才说道,“朕不会让这件事情跟太妃扯上任何关系。”

    “皇上仁孝,此乃社稷之福。”

    赵煦听着这话觉得万分讽刺,太皇太后,更是他需要尽孝的人呢!

    “朕不想让这件事情在继续闹下去,朝野上下议论开来,对先帝和太皇太后都没有益处。皇后若是没有实际的办法解决,那就先回去吧。”

    赵煦倒也没说是回崇庆宫还回坤宁殿。然而,不管哪一处,只要太皇太后这件事情没有理清,就都不算是善地。而赵煦的态度也让世瑶明白,亲情是根本就没办法打动他了,于是,世瑶也就不再犹豫,命魏紫呈上太皇太后金宝,“太皇太后口谕,命皇上即日正式亲政。由臣妾草拟圣旨,即刻下达各部。”

    赵煦看到太皇太后金宝,心里头顿时一热。他现在所差的,也就是这么一道亲政的诏书了。不过,皇帝自认为对太皇太后还是了解的,他做的事情,太皇太后不杀他就算是仁慈了。绝不可能下旨让他亲政。

    “皇后可是应该知道,矫诏是什么罪名!”赵煦沉着脸说道。

    “臣妾虽然愚钝,却也不是不知法度的人,况且,太皇太后命康公公亲自陪同,又怎会有假?”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康有禄也知道说别的都没用,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保住太皇太后的性命。“皇上明鉴,的确是太皇太后命老奴前来的。”

    “连日多事,朕也无暇顾及此事,康公公把金宝放下,带着魏紫先回崇庆宫伺候吧。”

    康有禄有些犹豫的看了看皇后。心里头可是七上八下的,这太皇太后金宝若是留在了福宁宫。皇帝发起狠来,真是半点依仗也没有了。而世瑶原本就不觉得拿着那个死物能有什么用,难不成还真的能矫诏废了皇上,他们也得有那个命才行!

    这样的想法让世瑶打了个冷战,她忙稳住心神对康有禄点了点头。

    赵煦见闲杂人等都退下了,自行走下御座,打开了锦盒,他一边漫不经心的把弄着太皇太后金印,一边对皇后说道,“这太皇太后之宝,原本应该由太监收在崇政殿,可是太皇太后病重那几天,康有禄就把它取回崇庆宫了。究竟为了什么,皇后应该很明白吧?而朕勉强也算是了解太皇太后,无论何种情况,她都不会放手中的权力,所以皇后,你最好跟朕说实话。”

    世瑶叹道,“皇上刚出崇庆宫,太皇太后就晕倒了,所以,太皇太后什么都没有说过。”

    “你还真敢矫诏?为什么?”赵煦虽然猜着了,但是远不如听到皇后亲口承认来的震撼。

    “我只不过不能眼看着太皇太后死在我的面前罢了!”

    赵煦有些失望,眼神中透出一缕淡淡的茫然,“难道你不知道,如果失去了权力,只会让太皇太后生不如死?你自作主张,送来金印不说,还要下诏让朕亲政,你知不知道,太皇太后醒过来,第一个就不能容你。”

    世瑶心下里忖度着,也未必就没有这种可能。但是,她还能怎么办呢,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太皇太后死吗?

    “臣妾不过是觉得有了这个,皇上就可以安心,而太皇太后,也可以颐养天年。仔细想来,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太皇太后纵然埋怨臣妾,臣妾也绝无怨言。”

    赵煦觉得自己确实是安心不少了,可是太皇太后,怕是未必,“皇后的想法倒是不错,只可惜未必就能够如愿。太皇太后最重权势,只怕身体恢复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治你个矫诏之罪,别看康有禄现在对你惟命是从的,太皇太后一旦醒了,他会毫不犹豫的把责任都推到你的身上。”

    世瑶也只能在心里感慨一下自己这个命了,既赶不上好事,也做不成好人!但是,她至少可以相信太皇太后不会真的治她的罪,毕竟,高氏是个明白人,此时能保住命就算万幸,而她也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不会死盯着眼前的那一丁点儿得失。这一点上,其实赵煦也得了七八分的真传,世瑶似乎都能看见将来他们祖孙二人虚与委蛇的样子。

    “太皇太后究竟如何,臣妾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太皇太后若能清醒,所有罪责,臣妾愿意一力承担。”

    赵煦走到世瑶身前,轻抚着她的头发,缓缓说道,“皇后想得太简单了,你我才是夫妻,皇后矫诏,跟朕矫诏没有任何分别。”

    世瑶很不习惯这样的接触,下意识的闪了闪身,“那皇上有何打算?”

    “只要皇后跟朕同心同德,朕就没什么可不放心的了。”

    世瑶低头道,“臣妾与皇上向来同心同德。”

    “是吗?”赵煦莫名的笑了一笑,“那么明日的事情,朕应该可以放心的交给皇后了吧?”

    “皇上是说朝贺的事?不是已经免了吗?”

    一天之内关于同一件事情连下两道截然相反诏书,世瑶可不觉得这是明智的举动,而赵煦再怎么昏聩,也还不到这个地步。

    赵煦见世瑶失神,微微笑了笑,他极低的声音在世瑶的耳畔说道,“旨意还没有下呢,朕只是想哄走太妃。现在,有了你替朕分忧,朕就可以下旨只朝见坤宁殿,到时候,我想皇后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

    “是。”

    世瑶紧着想要脱开赵煦,急忙地答应了下来,赵煦也是十分小气,多少也懂得投桃报李。“太皇太后那里,皇后也不必过虑,朕会派御医过去诊治,也会让皇太后跟随侍疾。”

    世瑶除了乖乖就范也没别的法子,太皇太后生死难料,现在又搭上了一个皇太后!

    想太妃之前为了这件事情闹腾了半天,而她明明不愿意却只能硬着头皮去接受,这老天爷,还真是不打算开眼了。

    “皇上尽管放心,臣妾自然知道该怎么办,可是,太皇太后生死未卜,臣妾想要回崇庆宫侍奉。”

    “皇后不必再回崇庆宫了,朕会派人送你会坤宁殿的。”

    难怪太皇太后都要说,皇帝已经是一个皇帝了。他这么一招不显山不漏水的,却可以彻底的离间她跟太皇太后。可惜,世瑶早就不是那个可以随他摆布的人了,“臣妾离开崇庆宫时,太皇太后昏迷不醒,臣妾心中着实担忧,今日若是不能见到太皇太后,只怕明天也没办法给皇上办事。”

    “你是在跟朕讲条件?”

    “臣妾不敢。”

    “既不敢就好好替朕想想,明天该说些什么?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还是先放到一边吧。”

    “太皇太后不是无关紧要的人。”

    “朕总算是看明白了,皇后心里始终是太皇太后更重要些的,但是,朕也希望皇后能明白,有朕在,你才是皇后,没有朕,也就没有你这个皇后了。”

    对赵煦来说,世瑶的确是依附他而存在的,可是世瑶自己心里清楚,即使有他这个皇帝,也未必一定是她做皇后的!在这深宫里,能保着她的也就只有太皇太后,不仅仅是活着太皇太后,若是太皇太后真的驾崩了,她的名誉和功劳,也同样是她生存下去的资本。所以,此刻的世瑶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太皇太后,不仅仅是她的性命,就连她的名誉,都不能有半点的损伤。同样的道理,她也不能让任何人,离间了她们,让她失去最坚实的依靠。

    “臣妾幼承庭训,自然知道女子出嫁从夫的道理,照顾生病的长辈,更是为人妻子的本分。臣妾不敢失德,更不敢忘本,还请皇上成全。”

    皇后的神情明白的告诉了皇帝,他的目的没那么容易达到,然而,赵煦也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他笑着言到,“既然这样,朕陪同皇后一起去探望太皇太后。”

 第三十四章 要挟



    赵煦说是要跟世瑶同往崇庆宫,但是半天也没挪步,等到彭晋元回来,反而命人传起晚膳来了。世瑶纵然心急,却也奈何不得,而她也想知道崇庆宫的情况,不由得留神细听彭晋元说了些什么。

    “皇上,林婕妤已经送到崇庆宫了。”

    赵煦点点头,关切问道,“太皇太后现在怎么样了?”

    赵煦是真的关切,毕竟,太皇太后的生死,与他大有干系。

    “还是昏迷未醒。奴才听说之前吐了一口血,后来就没有了,只是一直昏睡着。皇太后已经在身边照顾了。”

    太皇太后的情形,让世瑶觉得大概不会十分的凶险,而她听到皇太后三个字顿时大惊,怎么也想不到一向懦弱的皇太后会不顾自身冲到崇庆宫去。

    “皇太后?”赵煦虽然想着把皇太后拘在崇庆宫,可是旨意还没下她就到了,这让赵煦不得不怀疑,他选的那个姚古,实在是个无能之人。

    彭晋元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他小心的看了眼皇后,低声说道,“姚将军包扎伤口那会儿的功夫,皇太后就进去了。”

    “包扎?”

    “是。”彭晋元的声音越发的低了,“皇后娘娘砍伤了姚将军。姚将军伤势倒也不算击中,他本来也是不愿意去包扎的,但是天寒地冻,怕影响了差事,谁知道,就那么一会儿的功夫,侍卫们竟没拦得住皇太后。”

    赵煦听到皇后砍伤姚古已经彻底惊呆了,至于彭晋元后面说了什么他也没听进心里去,就是那么愣愣地看着皇后,试想着她是怎么砍伤了久经沙场的将军。

    世瑶虽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是,也能猜个八九分,迎着赵煦探究的眼神。世瑶浑不在意的笑了笑。

    赵煦越发觉得这皇后简直就是一个宝,若是对他的心能有对太皇太后的一半,就能省去无数的烦恼!

    “皇后不愧是出身名将世家,果然骁勇过人啊!”

    “多谢皇上。”世瑶似乎听不出嘲讽之意,

    赵煦似有几分无奈,回头对彭晋元说道,“去吩咐姚古,让他用心办好差事,若是有人执意要进去,就放他进去。但是,再飞出一只苍蝇来,他的脑袋就不用要了。”

    赵煦并不觉得这宫里除了皇太后跟皇后还会有哪个那么不开眼。这个时候还敢往崇庆宫撞!可是他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自己的亲弟弟。

    世瑶一心想要赶紧回崇庆宫去,可是赵煦拖拖拉拉的就是不肯走,她原本还算计着该怎么开口,可是。赵煦这句话却让她定了心。

    如此,只要找到邹君彧,就不怕进不去崇庆宫了。

    赵煦虽然答应了派御医去崇庆宫,可是,却先传了旨意让御医们细查脉案,有了应对之策也要先到福宁宫禀报。太皇太后这个病。现在谁还敢沾手?治好治不好的,都是大罪一件。所以,过了许久。太医院还在尽力研究呢。而他的目的,无非也就是拖着,让太皇太后死不了,也好不了。

    世瑶此刻连心寒的感觉都没有了,帝王心术而已。无关亲情,更无关对错。

    正准备用膳的功夫。彭晋元急急忙忙的凑到皇帝跟前,可是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怒火冲天的打断了,“你说什么,老十去哪儿了?”

    “普宁郡王去了崇庆宫。”彭晋元转头看了眼皇后,皱着眉头说道,“跟着普宁郡王的是坤宁殿都知陈德顺,还有之前贬官的御医邹君彧。”

    赵煦顿时暴怒,“你好大的胆子!”

    世瑶此时并没什么好怕的了,皇帝那点气势已然是再而衰,三而竭,他现在一定不敢对太皇太后下毒手,剩下的,就看太皇太后自己了。

    “臣妾不敢。”世瑶淡然说道。

    “朕对你一再宽纵,你就是这样回报朕的吗?你拿着太皇太后金宝,不过就是到朕这里拖延时间的吧!”

    世瑶心想,这也只能怨你自己,都已经对太皇太后下手了,还能让坤宁殿的人出入宫门,你这瞻前顾后才给别人留了机会,现在后悔又有什么意义!

    赵煦现在还真是后悔,他的确是担心封闭大内会引起朝廷的注意,他希望能用最小的代价解决这件事情,早知道会弄成这样,他还不如就孤注一掷了。而他最想不到的,却是皇后,孟氏,竟然会为了一个将死的太婆婆,做到这个份上!

    枉费他在太妃面前为她周全,甚至想要带着她一起,君临天下!

    “你不是一向能说会道吗?你倒是说啊,朕在崇庆宫叫你一起走你不走,现在又把宫外的御医弄进来,孟世瑶,你到底想要什么?”

    世瑶并不知道,赵煦这般愤怒,有很大的原因是遭受了“妻子”的背叛,但是,她还算明白,现在继续激怒皇帝显然是十分的不明智。

    世瑶低头解释道,“臣妾只是想救太皇太后的性命而已,别无其他。”

    “那你知不知道,保住太皇太后的命,很可能就要送了朕的性命!”

    世瑶到还真没想那么多,事实上,赵煦的命,也的确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她甚至有一种隐隐的期待,太皇太后经历这些事情之后,能够下定决心废掉赵煦。那样的话,她一个没有子嗣的废帝皇后,应该可以安度余生了吧!

    古往今来,巴望着废掉自己夫君的皇后,世瑶大概是第一个。她小心的把这些愿望收起,委婉说道,“太皇太后如今已无权势,皇上就容她安享晚年吧。”

    赵煦怒道,“安享晚年?她如果想要安享晚年,早就应该放权了!”

    “皇上,太皇太后年纪毕竟已经很大了,又病了这么些日子,心气儿早就不如从前,纵然是痊愈了,也不会再想理会朝廷上的事情了。”

    “皇后真的这么想的吗?”赵煦伸手掐住世瑶的下巴,眼睛死死地盯着她,“你真的觉得太皇太后是安于平静的人吗?”

    世瑶不知道赵煦是不是看出来她的想法了,但是,承认是一准儿没命的,她尽量稳住气息,柔声的说道,“太皇太后以前的确不是,可是病了的这两个月,从来都没有主动过问朝堂上的事情,这个皇上自己也是知道的。”

    赵煦知道是知道,可是今日之前他都不敢相信,经过今天这么一遭,他就更不敢相信了。太皇太后的性子,废他都是轻的。如此,赵煦便打定了主意,只要太皇太后出不了崇庆宫,那么,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而皇后,她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他甚至有些不敢去触及。

    赵煦颓然的松了手,而最初的震怒过去,心里便筹划着该如何解决,“彭晋元去宣老十到圣瑞宫,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出来。”

    彭晋元小心说道,“今儿太妃就把普宁郡王召过去了,可是太妃前脚出宫,普宁郡王就跑出来了,宫人也拦不住啊!”

    赵似生下了来大概就是为了让他哥跟他娘头疼的,或许,整个皇宫都很头疼,可是在赵煦的眼里,他偏偏就肯受皇后的摆布,因此更加愤怒,“告诉太妃看好他,谁都不许出门。”

    如果没有了赵似,崇庆宫里做事会困难很多,虽然有个皇太后,可是,一定没有赵似好用。世瑶低声劝道,“普宁郡王在崇庆宫,也算是替皇上跟太妃尽孝,朝廷上知道了,只会盛赞皇上跟太妃。”

    皇后说的虽然很有吸引力,但是,赵煦更担心自己那个没心没肺的弟弟给人利用,让人当了枪使都不知道。“皇后的好意朕心领了,只是普宁郡王毛毛躁躁的,怕要给太皇太后添乱了,还是让太妃看着他吧。”

    “是。”

    世瑶生怕说多赵煦又怀疑什么,而眼下只要能留下邹君彧,她就应该知足。赵煦也不是就把邹君彧给忘了,而是这个人既然进了崇庆宫,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再出去的。况且,他虽然是奉皇后的命令进的宫,外面却未必那么清楚,如果当成是皇帝的命令,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此,在朝堂上,他也算是有话说。

    赵煦实不愧跟着太皇太后那么多年,任何不好的情况,他都会努力的转化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况且,太皇太后还真的不能死,现在已经拖了这么久了,他心里也有些不安,邹君彧,毕竟比宫里的御医要方便。

    赵煦于是命人传旨,让邹君彧尽力诊治太皇太后,所需药物,都会如数送到崇庆宫。世瑶听了,这颗心才算是安定了下来。而皇帝看她那个样子,心里更是烦闷,他冷笑着说道,“皇后照顾太皇太后着实辛苦,朕感念你的功劳,特旨请孟少夫人携子进宫贺岁。”

    又是这一招,当年太皇太后就用过,现在换了皇帝,“忠厚年幼,不便进宫。”

    “皇后不必多说,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朕可以容许太皇太后活着,但是,绝不会再让她动摇朕的江山。要怎么做,都看你自己的了。”

 第三十五章 觉醒



    孟家千顷良田就剩下孟忠厚这么一颗独苗,世瑶怎么可能让他有事,她再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实实替皇帝办事。只不过元旦朝贺的事情,赵煦实在不必多此一举,她原本就没打算节外生枝,毕竟,太皇太后还没醒, 她是不可能轻举妄动的。而赵煦让她做的另一件事情,她还真得好好考虑考虑。

    “皇上,太皇太后奉先帝遗诏辅政,这是朝野尽知的事情,即使太皇太后失去诏书,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赵煦的目光有些狂热,他为自己找到控制皇后的方法感到兴奋,有了皇后在崇庆宫内应,他再也不用有任何的担心。

    “朕也是为了朝堂安静,皇后可要体谅朕的苦心。”赵煦轻柔的说道。

    世瑶很清楚那道诏书对于太皇太后的意义,那可是比金册金宝要重要得多。有了那诏书,她可以随时随地收回权利,就是废了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至于册宝,若是没办法拿回来,只要重造就可以了。

    也许是得位不正,也许是其他原因,大宋朝就没有传国玉玺。太祖皇帝也曾造过六玺,为国之重宝,但是,太宗皇帝即位后,就将六宝全部销毁。从此以后,只要是老皇帝过世了,就把他用过的玉玺全部随葬,新帝登基,便会重造新印。而在皇帝在位期间,若是得了好的材料,下旨造新印也是寻常的事情。玉玺尚且如此,更何况太皇太后金宝,这一点,世瑶知道,赵煦更知道,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拿到先帝的遗诏。

    “朕相信皇后不会让朕失望的。”

    “这件事情。就算臣妾愿意,也不敢保证能够办成。我想除了太皇太后和康有禄,大概没有第三人知道这诏书收在何处,而康有禄今天肯把金印交出来是,也是因为当时太皇太后的情况万分危急。而他回去之后,必定心神警惕,想要拿到诏书,恐怕不是易事。”

    赵煦笑道,“朕自然知道这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才要交给皇后。朕相信。这件事情别人做不到,但是,皇后一定可以。”

    世瑶简直都要吐血了。赵煦未免过于强人所难,可是,谁让她千算万算忘了孟忠厚,而皇帝却记得清清楚楚!

    “皇后,朕说的没错吧!”

    世瑶无奈道。“臣妾自当尽力,但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事的。”

    “朕当然信得过皇后,皇后放心,朕会命人好好照料孟家的小公子的,只要见到诏书。朕就把人还给你。”赵煦终于找到皇后的软肋,因此也更加放心,“皇后如果想要去崇庆宫。现在就过去吧,明日的事情不要耽误了就行。”赵煦深深的看着世瑶,“朝野议论全靠皇后平息了,朕,信得过皇后。”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