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瑶能猜到是蔡攸,却实在是懒理这一团乱麻。“国家内忧外患迫在眉睫,他们就不能把心思往别的地方放放!”
“娘娘何必生气,朝廷里事情不是一向如此!”朱衣不以为然的劝道,“奴婢前几天倒是听说了些有趣儿的事呢?”
“什么事?”世瑶虽然问了,但是明显兴致不高。
“奴婢听说聚集在梁山上的那伙乱军想要被招安。娘娘猜猜他们走了谁的路子?”
“李师师?”世瑶佯问道。
朱衣嘟着嘴说道。“娘娘最没意思了,一猜就中。”
“这有什么难猜的,能在皇帝跟前儿说上话的,他们又能接触到的,可不就是一个李师师了!”世瑶说完却低声道,“李师师也算做了一回好事。”
“娘娘成日担心金人来犯,果真这样的话,宋江那伙人也算有点用处。”
世瑶却摇头说道,“圣上不会真的用那帮人的,只是现在还不是除之后快的时机。不过。少了他们作乱,官军的压力也小些。所以也不算是坏事。”
“李家娘子的名声如今可算是举国尽知了。”念君笑道。
“知就知吧,反正早晚也是要知道的。”世瑶抬头问道,“查到蔡攸在哪里落脚了吗?”
念君点了点头,“目前算是知道了,不过,他也是一副随时就走的模样。”
“人都想给自己找好退路,但是却不见得都能如愿。你叫人盯住了他。这个人早晚有用。”
“是。”如果不是皇后有严令,念君早就悄悄地除掉蔡攸了,不过,即便是她深恨蔡攸,也承认他长了一颗聪明的脑袋,说不定将来,这个脑袋还有用处。“奴婢开始还以为他出京之后就会四处活动,没想到他倒是真的游山玩水去了,这位蔡相倒是心宽的很。”
“也未必就是心宽。也许只是感到了回天乏术而已。”
朱衣却摇头说道,“奴婢倒是觉得蔡相不像是那种能轻易放弃的人。”
“盯紧他!”世瑶也觉得蔡攸一定另有打算,看不透的时候她也只能让念君把人盯住。
念君知道蔡攸的重要,她自不敢有片刻的松懈,当然,京中的事情她也一样不敢松懈,“这几日李邦彦可是频繁的出入蔡府,显见得是有所图谋。”
蔡京能图什么京城里的三岁孩子都知道,世瑶跟他半辈子的交道还能不了解?她对李邦彦还是张邦昌做宰相没有任何意见,在她看来这二人就是一丘之貉,不过,以后的事情却证明了,她看人也有走眼的时候。
“不必管它,只盯住蔡府是不是有金人往来。”
“娘娘是说蔡家有可能跟金人勾结?”念君惊道!
如今两国正开战,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祸,但是,世瑶相信蔡京能做出来,区别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你也不必惊慌,事情未必就到哪一步,你只管派人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若叫奴婢抓住他们勾结金人的罪证,必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想要打垮蔡京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世瑶现在必须全力去对付他,失去蔡攸的蔡家就像是没了方向的庞然巨兽,很难说他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以蔡京的贪婪,就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儿,你只要有点耐心,不难有所收获。”
三天后,经过蔡京的力荐,李邦彦果然顺利左迁。世瑶听说之后,默默地摇了摇头。
“娘娘也不必为此心烦,圣上不管任命谁,总逃不过蔡京一党,是李邦彦、刘邦彦还是张邦彦又有什么关系。”朱衣劝道。
“虽然都是蔡氏一党,但是李邦彦这个人恐怕是无耻之最了。”
朱衣却说道,“奴婢到觉得他们都差不多,不管他们个人有什么想法,最后都得听蔡京的,结果还是一样。”
世瑶深感惊讶,这丫头可是快成精了,“倒是你看的透彻。”
“娘娘之前不是说过,如果不是蔡氏一党,那就剩下张邦昌了,张邦昌怕是还不如李邦彦?”
世瑶哑然失笑,“朝廷如今是正经无人可用了!却是我庸人自扰。”
“你娘娘关心则乱!”
“我倒是不想乱,可是朝廷早早晚晚都要乱起来,我就是想要独善其身,那也是不可能的。”
世瑶话音未落,魏紫就跑了进来,“娘娘,红玉回来了。”
世瑶猛的站起身来,对魏紫吩咐道,“带她到内室。”
红玉是日夜兼程赶回来的,累得几乎上气不接下气,世瑶也顾不得让她休息,急忙问道,“你可见到韩世忠了?”
红玉点了点头,“见着了,韩将军也看过了娘娘的信。”
“他怎么说?”
“韩将军说只要朝廷没有变故,他就是战到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
“这不是废话吗!”世瑶怒道,“就是因为朝廷一定会有变故我才写信给他的,他怎么竟然全不明白!”
“娘娘,奴婢觉得韩将军不像是不明白的样子。”红玉犹豫着说道,“韩将军一直跟奴婢说大军是如何受朝廷的掣肘,如果朝廷没有久战之意,他就是想要硬撑也是撑不住的。”
韩世忠远在边关却已经感觉到了朝廷的摇摆不定,这场仗显然是凶多吉少,世瑶无力的说道,“他很快就会知道,如果燕云之战他撑不住,这个国家也会一样撑不住的。”
“娘娘,要不奴婢再去一次,跟他陈明厉害?”红玉觉得韩世忠不是不顾大局的人,他能够为了国家做出正确的决定。
“没用的。”世瑶黯然说道,“韩世忠刚刚受到重用,在朝廷没有根基,打仗不是凭一腔血气,他有他自己的考量。”
红玉想起韩世忠之前说过的话,心中颇有几分感慨,“韩将军倒是跟我说了几句,只要大军不受挫折,圣上的心意就不会改变,他能做的,也只有拼死一战而已。”
世瑶冷冷笑了笑,大宋朝廷反复无常的弱点看来已经是摆在明儿面上了,就连刚刚进入中枢的边将都能看的明白,那么,想要瞒住金人的耳目也就无异于痴人说梦。而韩世忠的想法很好,世瑶也曾经的确有过这种期盼,但是,她更早的清醒了过来,韩世忠就不知道了。
“你觉得他能做到吗?”
红玉出生武将之家,兵书多少也看过几页,“金人眼下算是锐不可当,韩世忠若是能听娘娘的话避其锋芒、设计周旋、或许还能缓缓图之,急功冒进就算是能够一时胜利,恐怕也不能长久。”
世瑶叹了口气,摇了摇说道,“两军交战,哪有什么势如破竹,兵锋过处,总有失利的时候。他若是存了百战不殆的念头,不能做到通观全局,那反而更容易招致失败。”
其实梁红玉也感觉出来了,韩世忠有些焦躁,她有些为他可惜,假以时日,她相信韩世忠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将帅。
“娘娘,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皇后若有办法,就不会坐在瑶华宫干着急了,“根源还在朝廷上面,我寄希望于韩世忠,确有些强人所难了。他不是种师道,也不是姚古,他没办法在朝廷的压力下坚持自己的看法,即使他明知道什么是对的。其实,就算是种师道、姚古又能如何,他们做了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可是朝廷却不那样看,种师道现在已经回了西北,姚古很快也要到京,金宋之战,他们都已经没办法为国效力了。”
明知道前面是死路却绕不过去,这种情况简直是让人绝望,红玉急道,“娘娘,那咱们该怎么办啊?”
第六十三章 议和(中)
怎么办?世瑶还真不知道,废掉皇帝?扯旗造反?显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她能做的,最多就是学学光献皇后。
光献皇后曹氏傲立后宫数十年,也不是个没手段的人。但是面对神宗皇帝变法,她也就剩下一招,那就是哭。她哭的倒也颇为讲究,主要是她选的地点非同一般,她从来不把眼泪留在后宫,她要哭也是去太庙。
曹氏每每一边哭仁宗皇帝,一边替神宗皇帝谢罪,皇帝擅变祖宗法度,都是她教导无方,这样的压力,神宗皇帝作为继子的儿子还真是有些受不了。可是,作为丈夫的赵佶,就没那么大的压力了,这点世瑶也很明白,所以,哭之前她还得好好衡量衡量。
从势如破竹到节节失利,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触点,而世瑶听到议和的消息也完全没有意外,基本上符合他们君臣的做派。
“娘娘真的要去见圣上吗?”朱衣犹疑的问道。
世瑶对于前路也并不看好,但是有些事情她还不能不做,谁让她是大宋皇后,谁让她一手把赵佶推上皇位。
“不去见他还能怎么办,我总不能眼看着他自毁长城。”
“可是娘娘,那些反对议和的大臣都被圣上申饬了,蔡京一党现在正在想尽办法栽赃陷害,忠臣良将都是岌岌可危。娘娘跟圣上素有心结,只怕去了也是无济于事啊。”
“试一试吧,总不能眼看着皇帝越做越错。”世瑶的语气的很是无奈,显然,她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尽人事听天命一向都不是她的作风,只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娘娘,奴婢有一个请求。”
朱衣突然跪下了,世瑶十分惊讶,“这是做什么,起来说话。”
“娘娘不答应奴婢就不起来。”
“你这丫头,有话快说。我这马上就要进宫了。”
朱衣深吸了一口气,“请娘娘凡事多为公子考虑。”
世瑶眼角有些湿润,朱衣是看出来她此去是凶多吉少,事实上,她也的确是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这并不是说她已经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可怜无辜的儿子,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她先得先想办法保住这个巢。
“娘娘!”朱衣含泪道,“太子还在杭州等着娘娘呢!”
“好,我答应你。”世瑶流泪说道,“快起来吧!”
“请娘娘务必小心行事。”
朱衣那个意思无非就是能劝就劝劝,实在劝不了就由着皇帝去吧。她们早早把退路想好,将来守着公子过日子也是不错的。
世瑶点点算是应了,一行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沉重。她们对皇帝是满腹怨言,殊不知,皇帝的怨气可比谁都大。
“你既然负气离宫,又何必再管朕的事情。”
皇帝的眼睛不似从前清亮,显出几分酒色过度的征兆,世瑶此刻也说不上自己是生气还是失望,总之,她是真心不太想看见赵佶。她也希望把什么都放下一走了之,但是,她总还顾念着自己那一份责任,身为大宋皇后的责任。
“若是圣上一人之事,臣妾自然不会过问,可是议和之举关乎江山社稷,臣妾不敢不劝。”
“不敢!”赵佶冷冷笑了笑,“你有什么不敢,你身为皇后却常住道观,让朕一国之君颜面扫地。你到底还有什么不敢的。”
这也不怪赵佶耿耿于怀,世瑶也承认她多年不回宫的确有悖礼法,而赵佶一直都没有废她,说起来也算有情有义,但是,一码归一码,这跟议和不相干。
“臣妾行为失当圣上可以随意处罚,但是金人狼子野心必须予以痛击。”
“说不该战的是你,说不该和的也是你,你到底想让朕怎么样?”
世瑶气结,她差点就冲口而出,要战的是你,要和的也是你,一国之君反复无常,你到底想要怎样!
可是,她今日前来不是跟皇帝赌气的,她得让皇帝明白议和就是将国家陷于绝境。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圣上,金人的野心不会满足于辽的那一点岁币,他们占据燕云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试探,只有坚决的回击,才能彻底消灭他们的野心。韩世忠虽然一时失利,但是实力尚在,种师道对金军十分熟悉,调其北上联合韩世忠,攻克金军只是时间问题。”
世瑶不提种师道皇帝还不算生气,提到种师道他简直怒不可遏,“种师道阳奉阴违,抗命不遵,若不是因为他贻误战机,金人何至于占据燕云,朕若不是看他老迈,必定……”
这个罪名实在是太大了,种师道可扛不起,世瑶忙说道,“圣上,金人占据燕州乃是趁了方腊之乱,十数万大军南征方腊才让金人有机可乘,种将军尾随辽军无暇他顾,这些朝廷都是知道的呀!”
世瑶所言没有半句虚词,赵佶也很明白他不过是迁怒而已,但是,他已经不习惯有人当面顶撞了,就算是皇后也一样不行,“朝廷的事情你能知道多少,朕不过是隐忍不发就是了。”
“圣上,种将军忠心耿耿……”
“够了,朕不想再听这些,议和也是为了国家安定,你就不必在多言了。”
世瑶觉得被气得头昏眼花的,皇帝怎么就在这件事情如此的一意孤行,“圣上若真的希望国家安定,就得打服金人,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南下,那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赵佶的心里何尝不想打,他也不愿意这般窝囊,可是,实力不济他又能怎么样,若能花钱买个安定,怎么说也是值得的,“澶渊之盟换来上百年的安定祥和,难道不是于国有利?”
“圣上可是觉得把给辽的岁币转给金人,他们就会像辽一样不再进犯?”
“自当如此。”赵佶想都没想说道。
不考虑其他因素,白银十万,绢二十万,对比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也要上百万的军费,的确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情况不同,结局也必然会不同,世瑶从来都不认为澶渊之盟之后的和平是钱买来的。
“圣上,澶渊之盟可是在我宋军大胜的情况下订立的,契丹心存畏惧才百年不敢犯边,金人现在正是食髓知味,他们怎么绝不可能轻易满足?”
赵佶无言以对,其实他也并不是那么确信女真人拿了钱之后就一定会退兵,但是,他希望事情会如此发展。
“金人背弃前言,也多因种师道作战不利,但是此番得了好处,他们也该满足了。”
又是种师道,看来这个黑锅他是背定了,然而世瑶现在也顾不上他,她追问道,“谁敢保证?”
世瑶咄咄逼人,这让赵佶很是生气,“朝廷上的事情,你无需过问。”
世瑶忍不住冷笑,“海上盟约墨迹未干,金人就敢占据燕云,圣上凭什么相信他们会信守承诺!”
赵佶并不相信金人一定会信守承诺,但是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化解眼前的危机,或许,在他更深层的意识当中,他并不相信宋军能彻底战胜。
赵家先祖也是马上得的天下,却不知怎么就生出这许多一味求和的子孙,然而,世瑶现在见到还不是最令她气愤的那一个。
“圣上,即便金军今日退出燕云,明日他们却更有可能南下汴梁。到那时生灵涂炭,将悔之晚矣!”
“娘娘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一个娇俏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如今这宫里早不似从前,就是玉牒上有名字的她也认不出来,那些上不了玉牒,据说数不胜数。世瑶头都没有回,她也不想知道来的是谁,“本宫说话,何人擅自插嘴?”
那女子倒还镇定,稳稳当当的给帝后二人行了礼,“臣妾孙氏,参见皇后娘娘。”
贵妃孙氏,世瑶对这封号再熟悉不过了,“起来吧。”她淡淡说道。
“臣妾适才言语冒失,还请娘娘恕罪,只是臣妾一心关心圣上,忍不住才冒犯了娘娘。”
孙氏在世瑶的心里跟其他嫔妃还是不太一样的,她是在他们夫妻还没有彻底决裂时出现在皇帝身边的女人,她多多少少会对她有点影响,但是现在她没那份功夫与她纠缠。
世瑶淡淡说了句,“恕你无罪,退下吧。”
“谢娘娘,臣妾尚有一言,想要当面进谏。”
世瑶转过头,冷冷的看着她,那孙氏却是一无所惧,看着世瑶说道,“娘娘离宫数载,圣上虽然不常相见,心中却时时挂念,妾身敢问娘娘一句,娘娘可曾同样惦记圣上?圣上因为燕州战事,殚精竭虑几乎夜不能寐,两国议和本该皆大欢喜,娘娘为何又来指责圣上?”
孙氏说着说着都快要哭了,好一副情深意重的嘴脸,若不是情况危急,世瑶也想跟她讨论讨论,可是现在,她只是淡淡笑了笑,“你说完了?”
皇后难斗孙氏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她如此挑衅她都没有半点回应,这可是有些出乎意料了。但是孙氏也不是一般人,她马上说道,“臣妾关心则乱,言行无状,还请娘娘降罪!”
第六十四章 议和(下)
世瑶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了,上一次还是在哲宗皇帝的后宫,一转眼,已经十多年了。如果不是事态紧急,她还真想好好瞧瞧这位贵妃的表现。
“你所言所行都是出自于对圣上的关心,本宫若是降罪与你岂非不近人情?不过本宫今日也得让你知道知道,这里是福宁宫,你身为嫔妃不经传召而擅自闯入,是为大不敬,若是不罚你,只怕法度全无。所以,本宫命你禁足三日,你可心服?”
禁足三日算不得什么严重的处罚,而在孙氏的心里,她就怕皇后不处罚她,若是就这么轻轻揭过,她还有什么戏唱。
“圣上!”她两眼含泪却故作镇定的看着皇帝,比哲宗那些只知道装委屈装可怜的嫔妃显然高端了不少,世瑶看着也暗暗点头,难怪她能做到贵妃。
皇帝似乎看了她一眼,又似乎没有看到,“退下。”
贵妃不是全没想过这样的结果,她已经不是当年盛宠之时,可是她不来也不行,皇后若是趁机回宫可就再没有她的地位。她心里觉得她再怎么不得宠,也比幽居宫外的皇后要强,可是现在看来,她未免有些过于瞧得起自己了。
“圣上!”她柔柔弱弱的喊着,还想唤起皇帝心中的一丝怜悯,但是今时今日,的确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赵佶跟世瑶之间,爱也好恨也好,怨也好憎也好,那都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别人谁都别想插手。他们之间的一切,也从来都不是能够简简单单一言蔽之的,蔡攸都不敢挑拨,更何况是区区孙氏。
孙贵妃委委屈屈的走了。皇帝都没看她一眼,不过让她这么一搅和,之前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消失不见了。他们静静的坐着,谁都没有说话。
孙氏若是不提,赵佶可能都忘了这个世上最关心他的人是谁了,她这么一说。反倒提醒了他,“孙氏无礼,你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她也是关心圣上。”世瑶淡淡说道。
“她是关心她的荣华富贵,她的地位前途。”赵佶不会忘记,无条件关心他的只有世瑶一人,从前是。现在也不会变,将来,他也可以完全信任她。
世瑶没在反驳,孙氏要什么没人看不出来,“这也不算错。后宫的女人都不容易。”
嫔妃们的那许多嘴脸,赵佶也习惯了,他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样挺好,什么都看的清清楚楚,不用费心去猜,“看着她们我有时候忍不住会想,你若是也在意这些就好了,至少,咱们之间就不会闹到这步田地。”
世瑶心想着,她也不是全不在意。她只是没办法自欺欺人,可是现在说这些也已经晚了。
世瑶不说话,赵佶感到有些尴尬,突然想起延庆公主,于是说道,“既然你来了,朕命人把福金抱来吧,你久没见孩子了,让她多陪陪你吧。”
都到这个时候了,再说这种温情脉脉的话又有什么意思。而且世瑶也不觉得这个时候她还有心思见那个名义上的女儿,她叹了口气,“臣妾性情倔强,让圣上为难了,就连女儿也都跟着受委屈。但是臣妾所做的一切都绝无二心,还请圣上慎重考虑。”
赵佶当然知道世瑶绝无二心,不然他也不会容忍她常年躲在宫外,可是有些事情跟心没有关系,关系到的是他身为皇帝的颜面。他甚至有些害怕皇后提起战事,他也不想跟她把关系闹得更僵,他觉得累了,他想要世瑶回到他身边。
然而,有些话过去没说现在也已经无法再说出口,他只能把注意力往女儿身上引,可是他哪里知道,那个女儿本来就是个西贝货,跟皇后基本上没有任何感情,所以,不管他怎么费心费力,皇后就是不为所动。
“福金跟着贵妃我很放心,取其让她在两个母亲之间为难,还不如就让她把贵妃当做亲娘吧。”
“这如何使得,她可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
世瑶笑了笑,“生恩不及养恩,只要是对孩子好的,我又有什么舍不得。”她知道皇帝不想谈什么,但是她就是为了这个才来的,就算是明知道无用,她也得把该说的话说完,“圣上,臣妾记得宣仁皇后曾经说过,一场战争到最后,拼的只是财力,金人的兵锋虽然凌厉,但是游牧民族始终财力不济,他们撑不下自会求和,那个时候,臣妾绝不阻拦。”
国库空虚是赵佶最尴尬的事情,宣和年间税收已经过亿,可是他还是拿不出钱来打仗,比起他的先祖每年几百万的开销,他简直不敢说他都把钱花去哪儿了。
“世瑶,你不知道战场一天的消耗就有多么惊人,再打下去就是百姓受罪了。”
世瑶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去看待赵佶了,平白无故的跟契丹人打了好几年,那个时候他不担心百姓受罪,现在,女真人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她反而因为这种原因怯战!她几乎都在怀疑,她对面的那个人可能根本就不是赵佶。
“这场仗若是不大,百姓就得更受罪。”
关于金人的一切都让世瑶说对了,赵佶现在也在后悔当年意气用事,但是,他一个人默默的后悔可以,他不想任何人在来提醒,尤其是世瑶。他不想让世人觉得他还不如一个妇人,特别是那个妇人还是她的妻子,而且,他现在也很害怕皇后再次言中,他所有的希望可都在这议和上了。
“是朕不应该让你住在宫外,你回来吧,只是,朝政的事情你再也不要参与了。”
皇帝觉得他做了最大的让步,世瑶却很无语,她不是为了这个回来的,她也不想面对这个杂乱纷扰的后宫,“圣上若能停止议和,朝政的事情臣妾绝不在干涉。”
“朕都已经说了,不要再提这些了!”皇帝忍不住沉下了脸。
世瑶微微叹息,“若是为了让圣上一时轻松,臣妾确实可以不提,可是为了长远打算,臣妾也只能恳请圣上三思。”
赵佶气急,“朕只问你一句,你到底愿不愿意回宫。”
世瑶明白她跟皇帝再也没有谈下去的余地,但是回宫的事情她是真的没有想过,他们之间已经不是“你和我”了,现在只有“朕和臣妾”,过去的一切已经不可能再重来,她又不是那种可以退而求其次的性格。
“臣妾告退。”
世瑶说罢,皇帝的脸色就变了,他咬牙切齿说道,“好,你退下吧。”
很快,议和的人选就定下来了,李邦彦,毫无悬念。世瑶知道他去议和能把整个国家卖给金人,但是,皇帝的目的也很明确,只要保护他的皇位,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世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她渐渐开始理解光献皇后哭祭太庙时的心情。
“娘娘!”朱衣拦在皇后身前,“圣上想要议和的心意已经不可改变,娘娘实在不必再多费神了。”
“你以为我要去做什么?”世瑶好笑的看着她,“我只是想去看看宣仁皇后,没打算学光献皇后。”
世瑶这样一说朱衣才放心,光献皇后的招数也不是谁都能用的,若是将来伯琮公子当了皇帝,这招可就怎么用怎么灵了。
“奴婢这就让他们备车。”
朱衣高高兴兴的去了,世瑶的心里却并不轻松,她是实在没了办法,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做些什么。可是,什么都不顾就一走了之,她也实在是做不到。
“我该怎么办?”世瑶跪在宣仁皇后灵前,眼泪噗噗簌簌的往下掉。
没有人能回答她的问题,宣仁皇后过去交给她的一切都无法解决眼前的困顿,世瑶也只能在她的灵前的哭一哭,算是一舒胸中闷气。
魏紫几个远远看着,也没人上来相劝,皇后娘娘心中苦闷,发泄出来也是好的。
“之前常听老夫人抱怨,说娘娘一生坎坷都是宣仁皇后造成的,没想到,娘娘跟宣仁皇后的感情有那么深。”
魏紫不由得想起从前的那些艰险,低声说道,“你进宫晚,能知道什么呀,咱们娘娘对待宣仁皇后,就跟亲祖母一样。”
“可惜,宣仁皇后也帮不上娘娘。”
朱衣跟魏紫说话的功夫,皇后却有些不对了,她身子晃了一晃,一头栽倒在了地上。宫人们大惊失色,赶紧上前搀扶,皇后原本是跪在地上的,摔的并不算重,但是,宫人们叫了半天,她都没有苏醒。
“快扶娘娘出去,赶紧传太医啊!”
世瑶对国事可谓是殚精竭虑,但也是彻彻底底的无能为力,她一直以来都只是强撑着而已,今日宣仁皇后灵前这一哭,算是彻底的撑不下去了。
太医很快就到了,内服外用的药折腾了一堆,没过多久世瑶悠悠转醒,赶紧就回了瑶华宫。可是,回到瑶华宫世瑶并没有好起来,病势反而却愈发的沉重,宫人尽管伺候的十分用心,也没能使皇后振作起来。本以为这就是最坏的情况了,却不想,一场风波已经在悄然的酝酿了。
第六十五章 南下(上)
战事一失利就要议和,跟皇后一样心有不甘的大有人在,在蔡京一党的高压政策下,主战派也只能想尽办法自保,他们想到了皇后,想到“哭昏”在太庙的娘娘。
皇后对外面的事情基本不了解,等她好转的时候局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竟然成了主战派的代表,成了他们用来反击蔡京的武器。
童贯带着圣旨进瑶华宫的时候,世瑶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她只是对宫人淡然说道,“扶我起来吧。”
“娘娘身体没好,圣上说坐着听就行了。”童贯忙说道。
世瑶笑了笑,“哪有坐着接旨的道理。”
“圣上既然说可以了,还有什么不可以,这也是圣上体恤娘娘,娘娘不必勉强。”
废后的旨意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不够贤德,不符合皇帝的心意等等,世瑶太熟悉了,她把圣旨拿到手里的时候,心情也是十分的平静。
“娘娘!”童贯宣完旨给皇后磕了三个头,“圣上也是事出无奈,还请娘娘放宽心肠,等过了这一阵子,圣上会接娘娘回宫的。”
皇帝能接孟氏回宫,难道还能接一个道姑回宫吗?世瑶笑了笑,“你心意虽好,却也不必安慰我,事情到了这一步,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