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的问题让种师道语塞不安,他比皇后更清楚战争意味着什么。那是无数和献血和生命的代价,那是数不尽的母亲和妻子的哀嚎,虽然,他已经看惯,他已经麻木,他已经在功名的道路上走的太远,他已经惯用接受而无法质疑。但是,他也没办法欺骗自己说是为了燕云十六州,为了一百年前就已经割让的领地。
种师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甚至,他想让皇后去问皇帝,也许,这场战争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末将只是执行皇命,这些问题不是末将该想的。”
皇命难违,这是任何人都可以采用的完美借口,不过,世瑶却知道还有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种师道猛然受惊,不自觉的抬头看了眼皇后,虽然万分失礼,不过他还是想从皇后的眼睛里看出点什么来。但是,他看见的只有坦荡和无畏。他马上低下头,喃喃的说道,“战争并不是末将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世瑶知道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但是,种家军绝对是最主要的力量,虽然,还有一个姚古。想到姚古世瑶忍不住摇了摇头,那个人就更不用想,他只会一丝不苟的执行皇帝的命令。
“这场仗到底要怎么打,将军自己考虑,不过,我作为皇后,还是要郑重的请求将军,在对辽作战的时候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对手换成了女真人,又该如何应对。”水仙,你别跑!
“这……”
“因为我相信在你们共同对付辽邦的时候,女真人一定在琢磨怎么对付你。”
皇后说完带上斗篷就就准备往外走,临去之时对又对种师道说道,“不管将军作何打算,将军今日都不曾见过我。”
“是。”这会儿种师道回答的倒是很痛快,他也真心的希望自己并没有见过皇后。
魏紫扶着皇后上了车,走了许久两人都没有开口,皇后似乎很累,她并不确信这番话对种师道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娘娘!”魏紫突然叫了一声。
“怎么了?”世瑶缓缓的睁开眼,只见车帘被撩开了一个缝隙,魏紫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外面。“看见什么了?”皇后再一次问道。
“应该是皇长子的车架。”
“有是往蔡攸府上去的!”世瑶几乎是肯定的问道。
“应该是。”
“赵桓实在是可惜了,若不是晚生了几年,这天大的功劳也是有他一份儿的。”世瑶冷冷的说道。
“皇长子频繁出入蔡攸府上,竟然全不避讳!”
世瑶淡淡的说道,“是狼早晚都要露出他的尖牙的。”
“可是,他如此作为就不怕圣上忌讳吗?”
“他有什么可怕的,他又不是太子,而且,蔡京的书法冠绝天下,谁能说他去蔡府不是去拜会蔡京的呢?”
“蔡相公这几年几乎都不问政事了,他能去拜会他才怪呢,圣上那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相信。”
“圣上相不相信都已经不要紧了。”
“嗯?”魏紫听了十分疑惑,“相当太子不就是得靠圣上的喜爱吗,可是喜爱的前提不就是信任?”
“他不需要了。”世瑶轻轻地抚摸这自己的小腹,也许,这孩子要改变很多人的命运,“赵桓心里很清楚,如果我生了儿子,皇帝就绝不会再有立他为太子的念头,那时他若是还想登上皇位,他所能依靠的就是朝中的这些大臣,当然,如果我又生了一个公主,那他不过就是白白的担惊受怕一场,太子之位是无论如何也跑不掉的,那时候若是再加上蔡攸的支持,也是锦上添花的一桩美事。”买一送一GL
“蔡攸会帮他吗?”
“一定会。”世瑶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娘娘还坚持要留着蔡攸吗?”魏紫担忧的说道。她行事的方法一向简单——提前除掉所有的危险。
“现在只能这样。”
世瑶前世第一次跟随宣仁皇后,她学会的是顺从,而今生再次侍奉太皇太后的时候,她学会了大局和牺牲,这一切在哲宗朝时并不明显,因为那个时候的孟氏心中只有仇恨,可是,跟赵佶成亲之后有些事情开始变的不一样,她仍然没有那种如烈焰一般炽热的感情,但是她学会了如何去替皇帝考虑,怎样做才对皇帝最能有利。
“金人还没到,虽然他离我们已经不算太远,但是,我不能让大宋朝内部先自杀自灭起来,那样的话,等于把这一切都拱手让给金人,我百年之后,青史上也只能留下骂名。”
“娘娘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圣上,怎么会留下骂名呢?”魏紫小心的反驳道。
世瑶突然之间有些伤感,她淡淡的说道,“其实,我并不在乎后人如何议论,若是有一天为了皇帝我需要去背负这个名声,我也是义不容辞,但是,我必须要值确信我所做的一起,对将来是有益处的。”
“娘娘的意思是除掉蔡攸对国家并没有好处?”
“我之前也曾经后悔过,如果我早两年把蔡攸赶出朝廷,或许就没有今天这场祸事,可是仔细想来,这也算是天意使然,女真族一步一步强大起来,辽邦是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的,事实上,不管有没有宋金的这场结盟,战争都是无可避免。”
“可是,没有蔡攸我们就不会参与进去。”
“辽已经腐朽到不堪一击,十几年前哲宗皇帝攻夏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辽国式微,那时候他们迟迟都没有援助西夏。我相信,若不是哲宗皇帝没的那样早,对辽的战争早就开始了。”
赵煦和赵佶这对兄弟虽然在性格上南辕北辙,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对战争几乎一无所知的时候,就开始神往祖辈的功勋,只不过,世瑶并不看好那结局。
第十三章 童贯、姚古(上)
“娘娘总算是回来了。”
“出什么事了?”世瑶见朱衣满脸慌张,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圣上来了?”
“没有。”朱衣低声说道,“奴婢就是担心娘娘。”她问道。
世瑶笑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娘娘说的倒是轻巧!”朱衣略有些不满的嘟着嘴,“奴婢跟孟将军先回来,左等不见娘娘,右等也不见魏紫,都快要急死了。”
“这不好好的回来了吗?你们都跟着容易引人注意。”世瑶不以为意的说道。
“娘娘,种将军应该能够守口如瓶吧?”魏紫突然问道。
“一定会的。”世瑶笑了笑,“他一心都放在了联金灭辽的这份功劳上,绝对不想节外生枝,他比谁都害怕走漏了消息。”
密会皇后,这绝对不是说出来能让皇帝心里舒服的事情,种师道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然而,世瑶却开始迷茫起来,她的选择是否算是正确。
“娘娘在担心什么?”朱衣敏感的发现了皇后神色不对,小心的询问着。
“没什么。”世瑶进了内室换了衣裳,便对她们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吧,我一个人静一静。”
皇后看起来十分疲惫,魏紫有些不放心,“娘娘,是不是今日折腾这一天劳累着了,奴婢让孟将军去请御医来把个脉吧?”
“不用。”皇后摇了摇头,“退下吧。”
朱衣跟魏紫互相看一眼,默默地退出了正房。世瑶斜倚在榻上。静静地思索着茶肆里的每一个细节。
种师道无疑是一员猛将,在没有强力对手的时候,也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帅才,但是对于女真人,他显然是估计不足,而今天这一番话是否能改变他的看法,世瑶心中并无确切的把握,那么。接下来她该怎么办呢?
“我想作为一个皇后,你所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孟元说道。大罗神戒
世瑶苦思冥想也没有良策,就只好回家问计于自己的祖父,不过,孟元显然并不赞成皇后过多的干涉战争,他认为皇后最好还是回到宫廷离去。“你离开宫里也有些日子了,圣上明着不说心里也必然是不高兴的。”
“本来就是圣上让我出宫。怎会不高兴?”世瑶装作不在意的说道。
“圣上不过是一时气话,他连日到瑶华宫探望你,难道你还不明白什么意思,莫非还需要他正儿八经的跟你道歉?”
世瑶没指望皇帝跟她道歉,同样,她也没觉得皇帝有多少歉意,皇帝做事是不会有错的。当时让她出宫没有错,现在希望她回去更没有错,其中的差别,不过是时移事易而已。
“此间的事情还未了,我暂时还不能回去。”
孟元叹道,“你心意虽好,却不是能够急于一时的,种师道此战是势在必得,你说的话他未必能听的进去。”
世瑶的心里也很沉重,也不知道是对自己失望还是对种师道。“我此前也明白不会那么容易就说服他,但是总的试上一试。只是昨日亲眼见了之后,才觉得希望过于渺茫。”
孟元的心里也有些失望,他原本也希望能通过皇后说服种师道。也许是远离了权势所以才看得更透彻,他相信自己孙女不是杞人忧天,“世上的事不可能尽如你所愿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世瑶却摇了摇头,“这不是些许小事。我总要竭尽全力才行。”
“你已经尽了力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到皇宫里去,相夫教子,这才是一个女人该做的事情。”孟元严肃的说道。
“我要是现在回去。就更是什么都做不了,趁着种师道现在还在京城,我总要尽力一试的。”
“你为什么没想过从姚古身上着手?”孟元突然问道。
世瑶其实并没有审视过她为什么在第一时间就把姚古排除在外了,她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说服他,或许,还有另一层的隐忧,“姚古是皇帝的宠臣,他对我有一些表面上的尊重却不会敬畏,如果我的想法跟皇帝截然相反,他不但会完全否决,甚至还有可能报告给皇帝,这会给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你在瑶华宫的时候跟姚古接触的不少,我却没想到你对姚古的印象竟然是这样的。”孟元认真的说道,“不管姚古是否会听你的告诫,但是我都可以肯定,他一定不会把你想法告诉皇帝,除非你真的危害到皇帝。”
世瑶想了一想,诚恳地点了点头,“是我想岔了,我始终觉得姚古跟皇帝之间的关系牢不可破,是因为他无条件的忠诚于皇帝,但是我却忽略了一定,那个人有超于常人的正直和诚实,他不是蔡攸,他有自己的底线。”
“蔡家那个小子是机灵过了头了,此番他必要栽跟头,可怕的是,他要拖累的,是整个国家。”世瑶却不认为蔡攸是罪魁祸首,“他最多算是一个推手,他做的一切归根结底是投了圣上的喜好而已。”
“你倒是看得开,我之前还以为你们必要斗到不死不休呢!”
世瑶跟蔡攸斗了十来年了,算是互有胜负,朝中大臣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只不过大家都很默契的选择了心照不宣,孟元跟自己的孙女说话没那么多忌讳,世瑶听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金国使臣刚开始往来的那会儿,我倒是真有除之后快的心,可是事到如今,我反而看开了许多,这一切都是只取决一个人,那就是皇帝。蔡攸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归根结底,也不过就是每天揣摩皇帝心意的一个弄臣罢了。”
姚古点了点头,他可不想看见孙女在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不过就是那个几个,文有蔡攸,武有姚古,近侍童贯,你不在这几个人身上想办法,反而舍近求远,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你行事的风格。怎么,你心里害怕了?”
世瑶的确有顾虑,但还不至于乱了分寸,皇帝信任的三个人,这件事情她是一个也用不上,而孟元显然是不同意她的看法的,他继续说道。“姚古久在京畿,保卫皇帝是没问题,但是,行军打仗恐怕不是他的长项,蔡攸跟你不和不是一年两年了,能看在大敌当前的份儿上不互相算计就算是好的,那么,最后剩下的也就是童贯了。”
世瑶此刻是真心感觉到了童贯是招惹了不该惹的人,那人为了除掉他都把功夫下到她祖父的身上了!看在这么些年的主仆情分上,世瑶没打算把他牵扯进来,“童贯虽然深得皇帝的宠信,但是这件事情对皇帝来说太重要了,就连我无法说服皇帝,童贯就更帮不上忙吧?”超级兵王
“早就没有人能够说服皇帝了。”孟元淡然道,“但是,这也不意味着童贯就没用,他参加过青唐战役,而且还取得了全胜的战绩,有这样的人才在这儿,何必让姚古出征呢?”
世瑶听着不由得笑了,“童贯是有几分小聪明,在战场上其实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他能够迅速判断出什么才是对他最有利的,这也是他区区宦官能在皇帝身边屹立不倒这么些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是,到了宋辽战场上,他的那点小聪明恐怕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孟元推荐他也没想让他发挥什么作用,最好他能别在回来。在众臣的眼中,皇帝耽于逸乐都是童贯挑唆的。虽然在并不算太远的从前,人们眼中的恶人还有皇后,但是经过近日之事,皇后算是彻底扭转了自己的形象。
当然,在孟元眼中,自己孙女一向都是好的,皇帝就是童贯一个人给挑唆坏了,“我想,这三人之中最能理解的你的苦心的应该是蔡攸,但是碍于立场他不会接受你的观点。其次也就是童贯了,他这个人更懂得审时度势,也更知道变通,如果他代替姚古上了战场,说不定你的目的能够达到。”
世瑶眼中童贯没那个能力,就算他能够理解她的想法,也没有那个本事把事情做好,甚至,一个搞不好他还会拖垮整个宋军。世瑶现在唯一的愿望是保存宋军的实力,把最大的力量用到将来对金作战上,若是童贯领兵,说不定会损失会更加惨重,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我总觉的青唐大捷童贯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他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听从了其他将领的意见,我实在是没有胆量让他替代姚古,万一有个好歹,那我可就是国家的罪人了。”
“你刚才还说呢,童贯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这样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自己意见,而什么时候该听从别人,所以,他才捡了一场大捷回来,不是吗?”
世瑶不想相信童贯会有那么好运气,连捡两场胜利回来,可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童贯比姚古、种师道都能理解她的意图。
“你若是不放心童贯出征,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还有别的办法,这让世瑶心中一震,“祖父请讲。”
“忠厚。”
第十四章 童贯、姚古(中)
祖父竟然会提到忠厚,这让世瑶感到万分惊讶,全家对于忠厚上战场的意见一直以来都是十分一致的,难道祖父会改变注意?
还没等皇后开口,孟元便说道,“忠厚的能力和经验都不足以单独领军,但是,给姚古作副将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让忠厚上战场祖父能放心吗?”世瑶急忙问道。
孟元不是不放心,他是不愿意,这么一场对国家毫无益处的战争,却有可能搭上无数将士的性命,他能愿意就怪了。可是,这场战事之后却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他就不能继续纵容自己的私心。
“把他放在姚古身边,或许可以见机行事。”孟元沉声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也合了忠厚的心思,可是想想赵氏,世瑶觉得很无奈,“嫂子该恨死我了。”
在这件事情里,赵氏的看法显然并不重要,孟元摇了摇头,沉着脸说道,“她也是大家出身,不会真的想不明白,更何况,她现在也是有孙子的人了,就算是生气,一两天也就过去了,你不用考虑那么多。”
世瑶心中十分犹豫,不过她很清楚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赵氏。忠厚若是单纯去沙场征战,世瑶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这种复杂的情况,她不知道忠厚是否能够处理。
“你慢慢想想吧,也不是一时就要做决定的。”
“是。”世瑶还真得回去好好想想,如果种师道那边果然是行不通。她就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而目前看来,她能打主意的地方,不是姚古就是童贯。
“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就赶紧回宫去。不管这场仗怎么打。也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你都是皇后,得跟皇帝站在一起。”
这一点世瑶从来都没有犹豫过,她现在要做的只是想把危机尽量降低,她需要认真的去考虑,究竟是姚古还是童贯。
皇帝最信任的就那么几个,能领兵打仗的更是屈指可数,姚古几乎已经是确定的人选。不过,要换成童贯也不是不可能。皇帝对童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这个人几乎弥补皇帝童年时对亲情的缺失,童贯如果有意争这份功劳,皇帝一定会给他机会,但是想让童贯乖乖听话,世瑶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而大战在即,她未必有那个时间。
那么。答案几乎呼之欲出。摄政王冷妃之凤御天下
世瑶一宿都没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偶尔,她心中隐隐有些怨恨皇帝,若非是他一意孤行,也不至于就让她如此为难。不过,怨着怨着也就释然了,她知道皇帝有他的理由,虽然,她无法认可。
“娘娘脸色可是不大好。想来操心太过的缘故,御医可是反复叮嘱了,娘娘必须要好好休养。”皇后身边现在已经不留人上夜了,不过魏紫不放心,每天都睡在外间的贵妃榻上,虽然不算远,但是终究不能像从前那样深知一切。
世瑶没打算跟她细说。就只是随意的应道,“知道了。”她一边穿好衣服,一边假意抱怨道,“你如今是越发的唠叨,这才三十多岁,若是在过几年,那可怎么是好。”
魏紫也不甘示弱,“奴婢可是为了娘娘着想的,娘娘如今是越发的不识好人心。”
“哪儿敢不领你的情,要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你念叨多久呢!”
主仆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就都收拾停当了,朱衣给端进来了些斋饭,伺候皇后娘娘用膳,她瞧着这些简陋的清粥小菜,心里不是个滋味,“娘娘,咱们可是该回去了,总是在道观里头吃素哪儿成啊?”
世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她也没想过在道观里开荤,“我现在好的很,不用那么紧张。”
“娘娘还说呢,连着这几日到处奔波,脸上好容易养出来的那点肉都不见了,过一会儿御医就来请脉,还不知道他们会怎么说呢?”
世瑶吃什么都是不怎么长肉的,她自己也不是十分在意,“我不过是坐着马车在城里转了几圈,哪儿就向你说的那样了,我也累不着,御医来了也会说一切如常的。”
魏紫留心观察着皇后,慢慢的就现出一丝担忧,毕竟是怀了身孕的女人,年纪也不算小,之前身体就算很好,实在是不宜操心太过。然而,皇后那个性格又不是肯听劝的,她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也只能是在心里暗自着急。
御医到瑶华宫来请脉,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淑庆公主和柔福公主,这两个女孩儿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不过现在经历了一些变故,多少都学会了一些掩饰,至少表面上,能够和睦相处。
“阿娘什么时候回宫啊?”淑庆公主嘟着嘴问道。
“很快了。”世瑶哄女儿的话说得多了,已经很习惯,尽管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回去,不过每次骗金罗儿的时候都很是顺口。‘小燕子’的还珠行
金罗被骗的次数多了,显然不是很相信,不过碍于还有那个她十分不喜欢的异母姐姐在跟前儿,也就不去揭穿,“阿娘要早点回宫。”
“母后,金罗说的没错,母后长久不在宫中,只怕宫中要生出事端来的。”
宫里就那么几个人,想要生出事端都难,这个丫头话里有话的习惯算是改不了了,世瑶也不是十分当真,“柔儿这些天都学了些什么,还跟着苏嬷嬷刺绣吗?”
柔福公主点了点头,“女儿读书不如妹妹聪明,不过绣花还算有耐性,苏嬷嬷说女儿如果能勤加练习的话,明年就可以学双面绣了。”
“这可是不容易,放眼宫中也就只有苏嬷嬷一个人会绣,你可要好好努力,把苏嬷嬷的本事都学到手里。”
“是。”柔福公主满脸喜色的应道。
淑庆公主偷偷的翻了个白眼,她不知道皇家的公主学刺绣有什么用。若是按照她从前的性格,必然是要出言讥讽的,不过现在她也学乖了许多,有些话知道要搁在心里。
“御医开好了方子,娘娘可要瞧瞧。”魏紫进来说道。
药方子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看了也是白看,她这些年几乎什么书都读过,就是看不明白医书,“你收起来,让他们去抓药也就是了。”
御医给皇后开的方子都是一式多份的,太医院要留底,御药房也一样,还有一份要呈送御前,皇后娘娘自己这边也要留一份,所以,做手脚什么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世瑶也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御医可是特意叮嘱奴婢了,让奴婢劝着娘娘要多休息。”
皇后脉象有些虚弱,这让御医们万分担忧,他们跟魏紫说的比这要严重的多,只不过因为公主在跟前儿所以她才不敢什么都说。
“御医怎么说?”淑庆公主果然不安的问道。
“御医还不就是那些话,天天说我都听腻了。”世瑶急忙说道。
“阿娘?”公主的眼神掩不住的担忧。
“傻丫头,你看阿娘不是好好的吗!”世瑶一边搂着女儿,一边还不忘瞪了魏紫一眼,“阿娘现在在道观里,每天除了听师傅们讲法就没有别事情可做,还怎么可能休息不好。”论如何弄死皇帝
淑庆公主是真的担忧,不过,柔福公主却像是得了什么好处似的,她马上跟金罗儿商议道,“母后既然需要休息,那我们就先回宫吧。”
金罗有心不回去,可是又害怕真的打扰了皇后休养,她不情不愿的说道,“女儿告退了。”
世瑶并没有注意金罗,她看见的却是柔福公主跃跃欲试的眼神,看来这是急着回宫给赵桓报信,也罢,随他们去吧。
两位公主走后,世瑶忍不住埋怨道,“你也是的,平时该说什么心里在有数不过了,今儿是怎么了,让公主跟着担心。”
“就是公主在奴婢才多了这么句嘴,娘娘若是再不注意自己的身子,奴婢就跟公主把实话都说了,让公主以后每天都在瑶华宫服侍娘娘。”
“御医习惯于夸大其词,你怎么也这样?”
“御医说的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娘娘这几日的确是操劳过度了。御医说娘娘如果不安心休养的话,恐怕脉象会一直虚弱下去,那样的话,前些日子遭的那些罪又要重来一遍。”
世瑶听着也有些不安,不过,她嘴上还是说道,“哪儿就那么严重了!”
“娘娘可不能掉以轻心,您没看见柔福公主听见您身体不适那个高兴劲儿?”
“也没什么奇怪的,她哥哥几乎就要成为太子了。”世瑶淡淡的说道。
“真是小狼崽子,娘娘白养了她一回。”
世瑶相信在皇位面前任何人都会化身狼崽子的,更何况,她也的确没有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过赵多富,比起同样不是亲生女儿的康懿公主,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随他们去吧,圣上心里有数就行了。”
“圣上心里当然有数了。”魏紫高兴的说道,“立太子的事情都被圣上搁置了,这不就是等娘娘生下皇子吗!”
是皇子还是公主世瑶真的不想去想了,她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顺其自然吧。”
“娘娘,姚古姚将军求见。”
第十五章 童贯、姚古(下)
世瑶虽然不知道姚古为什么要见她,但是她也正好要见他,他主动来了,正可以省去她许多的麻烦。
“宣吧!”
“是。”
魏紫出去片刻的功夫,就带着姚古进来了,姚古一身甲胄,让世瑶恍惚看到了十几年前的那一天。
“将军为了何事求见本宫?”世瑶定了定神后问道。
“因为孟校尉。”姚古说话一向简单。
“忠厚要跟你出征?”世瑶问道。
姚古点了点头,对于他来说忠厚算是可有可无的,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算少,但是,他私心里却并不愿意带忠厚去战场,因为,对皇后来说,没有人会比孟忠厚更忠心,“末将一直很清楚娘娘和孟老将军的态度,所以即使孟校尉心意甚诚,末将也未敢答应。”
“忠厚的心思我很清楚,可是私心作祟,我一直都视而不见。”世瑶叹了口气对姚古说道,“孟家的情况将军也知道,着实是再也经不起了。”
姚古听着皇后的话以为她是拒绝了,他倒也没有十分意外,本来就是来要一个答案而已的,去不去都无关紧要,“那末将这就回去通知他留守京城。”
“且慢,本宫打算听一听他的想法。”
姚古觉得孟忠厚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理解,出生在尚武之家的孩子如果不是向往战场,那反倒是让人奇怪的事情,当然他也能理解,孟氏的忠魂谱上人数已经足够多了,没必要再多添上一个。不过,不管怎样那都是孟家要操心的事情,他只负责把情况说清楚,“孟校尉自幼向往孟氏先祖的功绩。他也很清楚家里的忧虑,此番主动跟末将请战也是下了大决心的。还请娘娘斟酌。”
“我会的。”世瑶点头说道,“若是我同意忠厚跟随将军一起出征,他还能在京中逗留多久?”
姚古抬头看了眼皇后,眼中有些疑虑,世瑶笑道。“怎么,将军难道是信不过本宫?”
“末将不敢。”
姚古虽然这样说了,但是却并没有想好是否应该把实情告诉皇后,世瑶脸色微沉,“将军难道是在担心本宫将消息泄露给辽邦?”'修真'剑途
皇后这人看上去虽然温和无害,但是惹恼了她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姚古虽然不怕她。却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最重要的,皇后如果直接去问皇帝,她也能得到答案。他没必要当这个无用的恶人,“最多半个月。”
“好快!”
姚古还以为皇后是觉得孟忠厚的事情棘手,却并不知道皇后想的其实是些别的。“还请娘娘尽快决断。”姚古说道。
“本宫知道了。”
姚古告退出去,世瑶却陷入了沉思,或许,她应该让忠厚试一试,“孟校尉今天当值吗?”
“是的,刚才亲自送了姚将军出去。”
“叫他进来。”
“是。”朱衣一边答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