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何曾让他半夜离开了?”世瑶好容易才给了点回应。

    宫人们听了,脸上纷纷显出喜色。“那娘娘今天就我晚点睡吧,也等等圣上,夫妻之间有什么话说不开,只要说开了也就好了。”

    世瑶知道有些话是不可能说开了,而且皇帝半夜坐在她床边喃喃自语她也不是全没听见。皇帝埋怨她对他不够信任,其实,也没有说错。

    世瑶比皇帝年长几岁,又是从小看着皇帝长大,这些年几乎连朝政都是她独断专行,恐怕的确是忽略了皇帝的感受。而她虽然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忽略了皇帝。但是她相信自己的判断,皇帝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她就用她自己的方法来解决。

    “明儿派个人宣念君进宫。”

    “娘娘?”云纤不明白她们刚刚还在谈论皇帝,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就变成念君了。

    “你们不必劝我了,我知道该怎么办。”

    “娘娘,公主回来了。”朱衣进来通禀道。

    “娘娘病了这些天,可把两位公主吓坏了。若不是太妃帮忙照看着,奴婢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秦太妃是关键时刻能让人放心的人。世瑶心里着实感激她,“让太妃也没少受惊吧?”

    “可不是,娘娘高热不退,太妃足足在这儿守了娘娘一整天,后来还是为了两位公主,才回长乐宫去的。”

    “明儿咱们去谢谢太妃。”

    世瑶话音未落,淑庆公主就扑过来了,“阿娘!”康懿公主跟在后面,却不像平日那样活泼。

    世瑶把小女儿跑到床里面,伸出一只手拉着三公主在一旁坐下,“康儿怎么了?”

    “没什么。”康懿公主低着头。

    “阿娘吓着康儿了是吗?”世瑶抚着她的头,柔声的说道。

    “阿娘!”康懿公主忍不住扑到世瑶怀了哭了起来,“阿娘再也不要这样了好不好。”

    世瑶一手搂着小女儿,一手拍着大女儿,“都是阿娘不好,阿娘再也不这样了。”

    皇帝听着里面母女三人哭成了一团,在窗外站了一会儿也就离开了,世瑶其实已经瞧见了,就是什么都不想说,知道晚上把两个孩子都送出去,世瑶才重新梳洗了一番等着赵佶。

    赵佶一位世瑶还会想从前一样睡着,或者是即便醒了也不理会他,却没想到,皇后打扮的整整齐齐坐在西窗之下。

    赵佶停在那里,似乎进退维谷。

    “莫不是圣上打算永不相见了?”

    “胡说什么!”赵佶忍不住叱道,“不过是怕你看见生气,再添上一层病来。”

    “御医说已经没事了。”

    皇帝走到世瑶身边,就这手把灯花儿剪了,“你怎么就这么的气性,咱们有什么话不好说,学什么古人拓簪待罪?”

    “我也实在是急的没办法了,也没想到圣上的心意会这样坚决。”世瑶黯然说道。

    “咱们成亲这么多年,什么事儿我都听你的,你就这一次,你就听我的吧!”

    世瑶不听又能怎么样呢,国书都已经交给人家了,莫说是皇帝不可能反悔,就是真的后悔也不可能再坠毁国书了。世瑶叹了口气,“但愿一切能如圣上所料吧!”

    “一定会的,世瑶。”

    世瑶并没有真的期盼那一天,她派了人秘密截杀完颜宗翰,然而,可能真的天不佑大宋,屡次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世瑶纵然不想放弃,但是,也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康懿公主的婚事。

    寿康公主的婚礼异常的盛大隆重,这是先皇帝赵煦的颜面。至于康懿公主,皇后却不想让她嫁在京城。

    “这些虽然都是进京赴考的举子,可是都是南边的人,虽然家中薄有资材,可是配公主却是太低了些。”太妃看着皇后给她的单子,心中十分的困惑。

    世瑶让念君在本次赴京的举子之中专门挑了些根基只在江南的孩子,品貌家境尚在其次,最重要的品行和学识,念君亲眼看过之后才送了名单进来,人都不错。就是家世有些不堪匹配。

    “京里挑了这么些个,没有一个满意的,此番进京的举子。这几个人才学可是拔尖儿的,如果不出意外,榜首就在这几个人之间。”

    “皇家挑女婿,榜首不过是好看而已,当年高晟麟那孩子。还不是圣上为了凑个双喜才特意点的榜首!我看啊,你还是在京城里好好找找,学问差不多也就够了。”

    世瑶的本意无法跟太妃明言,她是一定要把三公主嫁到南边去,“此事倒也不急,考过之后再看也是一样的。”

    “也罢。你若是真是看好了,就算家世再低也可以好好封赏,最主要的。是要挑一个能让孩子满意的。”太妃说着,不由得想起了二公主,虽然已经嫁出去,但是还会经常的回宫来看她,那孩子满脸的幸福。显然,这门亲事是结对了。

    世瑶心下黯然。她的康儿如果嫁出去了,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见面了。

    太妃是个体贴的人,见皇后神色黯淡,便好意劝道,“二公主嫁出去之前,我是日日舍不得,恨不得就把她留在我身边,可是现在,她虽然不是每天进宫,偶尔回来一趟也呆不了太久,可是我看着她每天高高兴兴的,这心里比什么都满足呢。”

    世瑶笑道,“还是二公主懂事,康懿那个疯丫头若是嫁出去了,怕是想不起我这个娘来。”

    “你总说康懿不懂事儿,你也不想想你病了什么那孩子什么样,我瞧着呀,真真是没有比她更懂事的了。”

    康懿真的懂事了吗?她真的能够理解她这个做娘的决定吗?

    康懿公主也没想到皇后会跟她提选驸马的事情,虽然她曾经拉着她的二姐姐到现场观摩过,但是那时候可是只看不说话的,现在阿娘居然主动跟她谈起这个,这叫她该怎么开口啊?

    “阿娘!”

    胡天胡地的小妮子竟然害起羞来,世瑶这才真的觉得孩子长大了,“康儿你听阿娘仔细说,阿娘心里有个决定,对于你来说可能不太公平,但是,你要相信阿娘是为了你好。”

    康懿公主并没有多少公平意识,而且不公平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发生在她的身上,她虽然不是当今皇帝的女儿,但是皇帝是他叔叔,皇后是她娘,她从来都不知道竟然还有对她不公平的一天。

    “阿娘,你究竟要说什么啊?”

    “我让你念君姑姑在宫外挑了几户人家,不过,都是寻常的人家,即便是略有些资产,也不是高门显爵,你若是嫁过去,将来回宫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比你二姐姐低了一头,但是……”皇后重点要说的当然是“但是”后面的,“小两口过日子,过的不是身份,不是地位,是漫长的岁月中点滴的积累,这种积淀能够帮你们度过岁月的侵袭,相濡以沫的走到最后。这一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你,你是公主也是妻子,你怎么去看待他和他的家人,这对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你要学会宽容,也要学着隐忍,名声地位都是表面的东西,只有幸福才是最关键的。作为公主,更应该学会去经营自己的婚姻。”

    康懿公主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些话,不由的愣住了神儿,公主的教育里,从来都没有隐忍这种东西,一下子说的这么严重,这让她有些害怕,“阿娘?”

 第六十七章 海上盟约(十二)



    “究竟出了什么事儿?阿娘为什么突然跟我说这些?”康懿公主困惑的问道。

    世瑶知道想要说服这么大的孩子,必须要把道理跟她讲清楚,朝政的事情她虽然不能明说,但是也可以适当的让公主知道一些,现在的小孩子都很聪明的,只要给他们点线索就能想到很多事情。而她的女儿是在皇宫里长大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一点就透。

    “你可还记得不久之前阿娘在蕊珠殿脱簪跪谏的事情?”

    这才几日的功夫,康懿公主怎么可能会忘,更何况,皇后为了这个大病了一场,她也没少担惊受怕,“阿娘究竟是为了什么啊?我问太妃太妃也不肯说,只告诉我们阿娘都是为了皇叔和我们着想的,可是我心里还是很害怕。”

    世瑶怜惜的抚着康懿公主的头,低声的说道,“辽、金两国即将开战,你皇叔一心支持金国,阿娘却觉得这有些不妥,战争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轻启战端绝不是一个国家的福气,所以,阿娘才会极力的阻止你皇叔。”

    “可是,阿娘失败了是吗?”

    “是啊!”世瑶长叹了一口气,“战争既然已经无法避免,我只能尽量保全你们姐妹,把你嫁到南方去,是阿娘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可是……”

    公主即使嫁给南方人,也是要在京中修建公主府的,驸马和公主都会久居京城,这跟嫁给京城的人,并没有任何差别啊?而康懿公主虽然想到了,但是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世瑶知道自己的女儿想到了什么,她淡淡的笑了笑,只是这笑容。微微有些发苦,“阿娘已经决定了,如果选定了驸马,就让他南方去寻查水务,这是多年以来朝廷最为重视的事情,地方官吏的禀奏恐怕言过其实,让驸马去各地看看,也可以杀一杀那些歪风邪气。等水务的事情有了结果,我对驸马会另有安排,到时候。你就只管一路跟随者她,就是不能使用公主的身份,需要做些掩人耳目的事情。”

    “阿娘……”能够到全国各地去游玩。公主倒是挺高兴的,但是,要离开家、离开娘,康懿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阿娘知道这对你来说实在是为难,可是阿娘也由不得以的苦衷。你要相信阿娘,这一定是对你最有利的。”

    “可是,康儿不想离开阿娘。”康懿公主的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都打在了世瑶的心上。

    “阿娘也舍不得康儿。”

    “阿娘觉得这一仗皇叔胜不了吗?可是几年前战胜青唐时举朝欢庆的场面康儿现在还记得呢!”

    女儿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世瑶觉得很高兴。但是,青唐和女真显然无法相提并论。“阿娘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只是有一种隐隐的担忧。有些事情阿娘也无法解释,但是我却不得不做些未雨绸缪的事情。你先跟着驸马离京,只要仗打完了,阿娘马上就让你回来,好不好?”

    “不好。如果真的有危险,康儿要跟在阿娘的身边。”

    “阿娘是皇后。这一生只能跟你皇叔站在一起,不管生死祸福,阿娘都躲不掉。你也要记住,你嫁给驸马之后就是要跟驸马同心同德,日后无论是福是祸,都要一起去承担。”

    “阿娘,我不要,我就要阿娘。”

    世瑶心里也舍不得女儿,但是一个声音不断的在提醒她,她必须要这样做,即使没有一个明白的理由。

    康懿公主刚才的问题,世瑶在心里其实问过自己无数遍了,皇帝真的就不能胜吗,不过是一场战争而已,只要能打赢有什么可畏惧的,但是,她就是不明来由的感到心悸,她无法说服自己赵似一定能够赢得这场胜利。

    “好孩子,事情未必就一定会向不好的方面去发展,阿娘不过是多做一种而已,阿娘其实更想让你替我去看看咱们大宋朝的万里江山,那是阿娘做梦都想出去看看的。”

    “阿娘骗我,如果阿娘不是感到危险的话,怎么舍得让康儿离开。阿娘当年为了养大康儿,连父皇都不要了,带着康儿进了瑶华宫,差点就出家做了道姑。”

    康懿公主呜呜咽咽的算是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可把世瑶吓了一跳,“你这是在说什么呢?”

    “康儿都知道了,康儿跟二姐姐一样,是林贵妃的女儿。”

    “你这是听谁说的?”世瑶失声问道。

    “二姐姐出嫁的时候,我看到了皇家玉牒。”

    世瑶千防万防的,没想到竟然还是让她发现了,此事看来再也隐瞒不了,她也只能实话实说,可是,现在的情况实在是太过不妙了,但愿这孩子不要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来。

    “二公主并不是贵妃的亲生女儿,她的生母是被废黜的昭仪苗氏,因为二公主出生之际,昭仪就是待罪之身,所以先皇就把公主记到了贵妃名下。后来,贵妃怀了身孕,刚刚从启祥宫被释放出来的苗昭仪也怀了身孕,贵妃生产的时候难产而亡,而苗昭仪的孩子也没有保住,先皇做主,让二公主跟回她的生母,而你就由我来抚养,我因为得罪了太妃,被逼出宫,先皇开了恩典,让我带了你一同出去。”

    二公主的故事,在宫中不算新闻,而三公主听世瑶亲口证实了自己的身份,还是有几分难以接受的,“阿娘,是苗氏害死我亲……贵妃的吗?”

    “你跟我来。”

    世瑶吩咐外面备车,带着三公主进了大内,春景殿的一切,都跟贵妃在世的时候差不多,虽然曾经被刘氏跟李氏糟蹋的不成样子,但是世瑶再次进宫的时候又都重新布置了起来,就连那几乎烧毁掉的九霄环佩,也还摆在西窗之下。

    世瑶在贵妃的灵位前上了香,然后亲手点燃三支交给了公主,“给你亲娘磕头。”

    这就是她亲娘住过的房间,可是她在宫里这么多年都从来没有进来过,三公主磕了头之后,不由得“哇哇”的哭。

    “十五年了,才带她回来看你,这也我的私心,希望你在天之灵不要怪我。”世瑶喃喃的说道。

    “阿娘!”三公主扑倒皇后的怀里,哭得更是伤心了。“十五年来,阿娘对我如同亲生,我的亲娘若是有灵,一定会跟感激阿娘的。”

    睹物思人,皇后看着春景殿里的一切,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康儿已经长大成人,就要招驸马了,你看着一定很高兴吧。可是将来的情势我已经无法预料,所以,婚姻之事康儿必然要受些委屈,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

    贵妃是否能够理解世瑶是不知道了,可是康懿公主显然是不理解也没心情去理解,“阿娘,是苗昭仪害了我亲娘吗?”

    “不是的。这就说来话长了。”世瑶拉着她到窗下,一手扶着斑驳的九霄环佩,“不管是你娘还是苗昭仪,都只是后宫恶斗的牺牲品。当年朱太妃为了巩固在后宫中的地位,培植了许多美貌的宫人,其中就有一个叫薛金定野心勃勃,她认为她可以取代贵妃和我,成为这后宫的主人。她以宫人的身份在产室伺候你娘,让顺产变成了难产,我去晚了一步,就只救下了你,而没能救了你的亲娘。后来在当时的皇太后,也就是钦圣皇后的帮助下,我将谋害贵妃的一干人等全部乱棍击毙,可是,这终究什么都挽回不了了。但是,从那时起,我跟太妃之间的矛盾就再也无法缓和,所以我才自请出宫的。先皇对你亲娘的死十分愧疚,所以才让我带了你一同出宫。”

    “太妃?”康懿公主的脸上浮上一层恨意。

    世瑶虽然憎恨太妃,但是,她不想把这种仇恨影响到康懿公主,毕竟,他们才是嫡亲的祖孙,“太妃虽然愚鲁,但是她心里很是疼爱你的亲生母亲,她只是比较容易轻信,觉得只有自己身边的人才是可以信任的。”

    话虽如此,康懿公主还是无法原谅太妃,“那苗贵妃生的四公主又为什么没了?”

    “苗氏生产的时候,我一心在坤宁殿照顾你和二公主,什么都没有过问过,我听说这里有刘皇后的首尾,而刘皇后的第一个孩子献愍太子,却是折在了苗氏的手里,她二人的恩怨,简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这些话你听过就算了,千万不要跟你二姐姐再提起了。”

    二公主听到目瞪口呆,刘皇后跟苗昭仪之间还有这样血腥的过往,世瑶也不知道自己这样说会不会把孩子吓着,可是,有些事情她觉得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先皇在世的时候,后宫的争斗简直就是难以想象,就是世家大族里,这种事情也是不胜枚举,你纵然是公主,恐怕也一样无法避免,所以,我不大算给你挑选高门大户,我会首先检验驸马的学识和品行,我相信如果你的亲娘还在,也一定会认同我的做法。”

    康懿公主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的脑子里简直是一团乱麻,但是她心里明白,阿娘已经决定的事情那是无法挽回的,那么,她就只有一个要求!

 第六十八章 海上盟约(十三)



    康懿公主要自己选驸马,世瑶简直惊呆了,“这……”

    世瑶犹豫了半天,想说服女儿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而康懿公主低着头一言不发,显然,她的心里已经是打定了主意,“那就这样,我想办法把他们召进宫来,你要说什么都由我来替你出面

    ,你皇叔那边,自有我去说话。”

    “谢谢阿娘。”

    三公主低着头,世瑶猜不到她的神情,好在母女俩并没有为此生出什么隔阂,她一直以来的心病也算是得到了解脱。至于驸马的人选,总要她先看一遍,基本上能够过关的,才会让公主去选

    ,当然,这些都得先通关皇帝。

    皇帝听说皇后要在这一届的举子之中选驸马,惊讶之情难以言表,“你要知道,这一届应考的,基本上都是寒门子弟啊!”

    “选驸马贵在品行操守,门第有什么要紧。”

    皇帝听着这话可是新奇的紧,给德康公主选驸马的时候,她们显然不是这么说的,世瑶却笑道,“德康公主是太妃抚养长大的,自当尊重太妃的意见,康懿不一样,我从小把她带大,婚姻之

    事自然得按照我的意思来办,我想,圣上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吧?”

    “那是,那是。”赵佶忙说道,“你带大了公主劳苦功高,当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家世一般也没什么,成亲之事我重重厚赏他们也就是了。只是你说要亲自挑选,是怎么个选法呢,上次

    给是德康挑驸马,也算是你们亲自选的吧?”

    “也没有什么不同,就只是烦请陛下请他们进宫来,我要亲自考校一番。”

    虽然宫中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但是丈母娘考女婿也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事情。皇帝进来心情特别的好,也有些跃跃欲试,“世瑶的学问就连宣仁皇后的都赞不绝口,你亲自考出来的驸马,恐怕都要强于朝廷选出来的榜首。”

    “这我可不敢当。”

    “我说当得就当得。”赵佶又笑道,“婚姻之事虽然不可操之过急,但是放榜之后那些中榜之人必然身价倍增,如果慢了一步,你心目中的好女婿可能就被人抢了去了,若是在放榜之前召他们入宫。恐怕又有人怀疑科举不公,如此倒有些为难,世瑶有什么两全的主意吗?”

    皇后其实早就想好了。“琼林宴。”她轻轻的说道。

    “好。”皇帝点了点头,“此番我就将三榜中选之人全部召入琼林苑,你可要好好挑啊!”

    三榜加起来总有二三百人,从这里面挑女婿可就有些太麻烦,世瑶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把公主带上。就只能自己先做个初步的判断。

    三日后,如期放榜,随后中选之人的所有资料,也都送入了蕊珠殿。童贯是个细心的人,早就命人把已婚的和未婚的分作了两边,皇后要看的。其实也只是未婚的那一部分,就连那些先定未娶的,也都放在了一边。后世曾经广泛的流传的一个关于二婚驸马的故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参加科举的学子们都得有一个当地出具的证明文件,祖上三代是否身家清白,主要家庭成员都有哪些,这些都是要明白列示的。

    世瑶把念君给她的名单拿了出来。仔细核对了一番发现基本上都在名单之上,她着重看了一下这些人的试卷。心里现就有了些判断。

    “娘娘,举子们已经往琼林苑去了,很快就会开宴,圣上请娘娘早作准备。”

    “知道了。”世瑶淡淡的应道,“你回去伺候圣上吧,本宫一会儿就到。”

    “是。”

    童贯这边告退了,世瑶忙吩咐魏紫,“把三公主叫过来。”

    宫人们都知道今儿是大日子,早早的就准备着呢。而三公主也没有离开蕊珠殿,她的心里有些忐忑。话说出去的时候挺容易的,但是真要做的时候,多少还有点难度。

    “公主别害怕,只管仔仔细细的挑选,凡事都有皇后娘娘给您做主。”

    团红小声的劝着,欧碧却瞪了她一眼,“都是你撺掇着公主,这哪儿是公主该出面的事儿。”她转过头劝道,“公主还是别去了,皇后娘娘的眼光一定错不了。”

    团红和欧碧跟着公主很久了,她们俩的意见总是不一致,康懿公主本身就有些踯躅,此刻更是没了主意,“魏紫姑姑……”公主求助的眼神看向了魏紫。

    魏紫此刻倒有些像笑,再怎么胡闹任性的女孩儿,也终究是个女孩子,都已经商量好了,事到临头总归是有些犯难。“公主不必紧张,皇后娘娘请公主过去看今年的考卷而已。”

    “这……”三公主越发的胆怯了,“这可是朝廷机密,我可……”

    “这有什么要紧。”团红急道,“皇后娘娘既然让公主去看,公主尽管去了就是了,娘娘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公主先去看看字儿也是好的。”

    魏紫掩口笑道,“难怪欧碧总说公主这脾气都是你纵出来,今日看来是一点不假。不过,团红说的倒也不错,公主就跟我来吧。”

    三公主的心情一半期待,一半不安,不过最终还是磨磨蹭蹭的在宫人的催促下进了蕊珠殿。世瑶看着这孩子走一步退两步的,不由得笑了起来,“快点过来吧,阿娘回宫之前把这些都看完。”

    皇后要出宫,那就是去参加琼林宴了,怎么不带她呢?公主心里一急便问道,“阿娘要去哪里?”

    世瑶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阿娘答应你的事情不会忘,你只管安心在这里看着。”

    公主不便继续深问,只好留在宫里看那些考卷,她也不好意思说都看中了哪些,只把那些瞧不上都丢了开去。欧碧、团红在旁边伺候着,无不紧张兮兮。

    皇后其实也挺紧张的,她入宫这写年琼林宴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了,从侍奉宣仁皇后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每一次琼林宴都有她的身影,只不过,她的位置有些不太一样,也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目的明确。

    “我先留神瞧了一遍,二榜第十三名崔明举在本届举子之中长得是最拔尖的。”皇帝低声的说道。

    世瑶对这个名字是有些印象的,念君最早给她推荐的就是这个人,因为当时还没有进场,而他跟举子们的交流也不算多,念君给不出更多的参考,单凭相貌世瑶也无法定夺。因此便一直拖着,要要等到放榜之后在做决定。

    她的目光往二榜席次上寻去,果然是丰神俊朗,世瑶心中暗暗点头,二榜十三名,名次也算是好的了。

    “圣上,娘娘,这个崔明举已经定了亲了。”童贯凑过来低声的说道。

    “怎么会?”世瑶大吃了一惊。

    “就是昨天晚上的事情。”

    “定了谁家?”世瑶忙问道。

    “左都御史张家的女儿。”

    “不是说榜下捉婿吗,昨天没放榜啊?”皇帝不解的问道。

    瞧着皇帝、皇后着急的样子,童贯都有些替崔明举可惜了,张家那姑娘,也不知道到底是良缘还是孽缘,“事情今儿一早就传开了,圣上一直不得闲儿奴才也就没敢多嘴,大致是这样的,昨天午后张家姑娘在品玉坊买了一个挂坠,出门的时候就掉了,崔明举捡了还给丫鬟,没想到这姑娘上了心,问了姓名之后没个会儿的功夫,张家就有人来请了,当天晚上,这门婚事就定了下来,崔家的定礼是什么还不知道,不过,张家的定礼就是那个玉坠子。”

    世瑶听了心里十分遗憾,可是人家定礼都下了,就是皇室也不能干那种抢亲的事儿,“左都御史好眼光。”她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皇帝也有些郁郁,本来他也是十分看好那个崔明举的,怎么才一夜的功夫,就已经是人家的人了,此刻,皇帝再他笑的那样纵性恣意,简直就是气不打一处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之事岂能如此儿戏。”

    童贯想了想,左都御史张康一向对他不错,他贪污了那么多钱,张康可从来都没有参奏过,于是,童贯凑上来悄悄地说道,“崔明举拜了今科主试付成为师,这事情似乎是付成做了主的。”

    皇帝气的回头瞪了童贯一眼,吓得童贯一缩脖子,“奴才多言,圣上恕罪。”

    “圣上无需如此,说不定咱们公主还瞧不上他。”世瑶笑着劝道,其实,她这心里也遗憾的很。

    有了崔明举在这儿比着,所有的人看上去都有些其貌不扬,而且,皇帝出了几道题目,也是他答的最好,世瑶甚至隐隐觉得,崔明举这一十三名,取得有些低了。

    皇帝和皇后都有些无奈了,这个崔明举放榜之前不好好在客栈呆着,到处乱跑些什么?

    “我瞧着有几个词填的不错,还有一个古琴弹的也好,虽然相貌平平,但胜在踏实稳重,在他们中间选一个,倒也过得日子,倒是朕在重重的封赏与他,公主也不算十分委屈了。”

 第六十九章 海上盟约(十四)



    皇后心里可是快要怄死了,她这三年来千挑万选,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一个最好的,可是这最好的就在眼前了,却被旁人捷足先得,她虽然不断的跟自己说,康儿未必能瞧得上他,可哪儿那么容易就释怀了?

    “他若只是长的好也算了,偏偏样样都出色,我可怎么能甘心啊?”世瑶郁郁的说道。

    “那我下道旨意,让张康退了这门亲事。”皇帝笑着说道。

    显然皇帝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世瑶都没理会他,“也许冥冥中自有定数吧,圣上说的不错的那几个,我瞧着也还好,让康儿自己挑一个吧!”

    她们母女之间的约定,皇帝可不知道,他以为皇后是气糊涂了,小心的说道,“要不,我给康儿挑一个?”

    “是康儿自己提出来的,我都答应她了。”

    “我怎么不知道?”

    “我怕惊着圣驾,所以才没敢说的。”

    皇后平静的语气,也听不出来哪里不敢。而赵佶也看出来了,世瑶是认真的,“那你打算怎么挑,总不能站一排让公主挨个看看吧?”

    “不能让公主见他们。”世瑶可能是打击受的太大了,说话都有气无力的,“请圣上把他们宣到延福宫,我在明公主在暗,公主有什么话写了条子我替她说,她看好哪一个就是哪一个吧。”

    这个主意听起来有些荒唐,可是赵佶见皇后此时神情郁郁、心灰意冷,也不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