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吧。”

    那宫人抬头瞧了瞧四周,“娘娘还是坐上轿辇,咱们先回宫吧!”

    “你就说吧,我想这么走走。”从梅园到春曦殿距离可是不近,然而,刘氏心中压了千斤的巨石,反而觉得走走能舒服一些,她也不是全做给皇帝看的,但是,她也是真的没想到皇帝果然能够视而不见。

    “娘娘,咱们还是赶紧回吧,两位殿下出了的时间不短了。”

    刘氏把怀里的皇长子抱的更紧了些,她再怎么生气绝望,都还记得自己真正的指望是什么。

    “去叫车过来吧。”

    贵妃的轿辇一直都在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叫过来也就是片刻而已的事情,“你抱着公主跟我同乘一车吧。”刘氏突然吩咐道。

    “是。”那宫人转回去自乳母的手上接过公主,赶紧上了车。

    “你到底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娘娘。先皇留下的二公主跟三公主,这段时间都没去资善堂读书了。”

    刘氏微微有些失望,这事情她早就听说了,虽然她对两位公主没什么兴趣,宫里就这么大的地方,一点风吹草动的,想不知道都难。

    “听说是秦太妃旧疾发作,无暇照管?”

    “公主都这么大了,哪儿用太妃管什么,更何况。圣上的乳母贾夫人都跟着二公主了,更不用秦太妃费事。”

    刘氏听着有些烦躁,“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她淡淡地问道。

    “奴婢细细打听了。听说是太妃跟皇后都觉得二公主的性格有些懦弱,所以才把学业停了,单单让她们二人到处去玩。”

    “你到底要说什么?”刘氏不耐烦的问道。

    “娘娘您想啊,两位公主在皇后面前得脸,圣上难免也要照看一二。可是,先帝的女儿,圣上怎么可能真心疼爱。如果有一天圣上厌烦了,是否会想起自己亲生的女儿都没怎么抱过呢?”

    刘氏把目光转到女儿身上,神色渐渐柔和,她把皇子交到宫人手上。自己怜惜的抱过女儿,“嬛嬛啊,嬛嬛。你是不是能把你的父皇唤回来呢?”

    那宫人微微笑了笑,“娘娘,圣上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可能不心疼,就是皇长子。圣上心里也必然是喜欢的,可是。皇长子身份太敏感,中宫现在又没有孩子,所以,圣上难免会疏远些,可是,公主就差得多了,圣上不管怎么宠爱公主,都不算过分。”

    “你说的是。”刘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我从前只想着让皇儿多在圣上面前露露脸儿,好加深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现在想想,却是我的心太急了。皇长子就是皇长子,谁也改变不了,何必巴巴的显出来,招人家不痛快呢?”

    “娘娘能想通,实在是再好不过了。”那宫人一直就不赞同贵妃抱着皇长子满宫里晃荡,那简直就像是在故意提醒皇帝,他违背了钦圣皇后的遗命,皇帝能高兴就怪了?可是贵妃身在其中,一时难以看透,她就是贴心贴肺的人,这话也不好说。如今,借着先帝的两位公主把话说透了,以后,自然会有她们的好日子,“圣上现在偏爱中宫,暂时是没有办法化解了,可是,不管多深的感情,天长日久总会腻的,您没瞧着天宁节的那天,圣上可是差点就被韦氏给勾了去了。”

    “那个贱婢,我一时不察竟然差点让她占了先机。”刘氏恨恨的说道。

    “说是先机,到最后不是白费心思!”那宫人眯着眼睛笑道,“可是她这一来,也让咱们看清了,圣上的心里头,不可能永远都只有皇后一人。”

    刘氏不禁想起自己刚刚得宠的时候,皇帝直接就封她做了贤妃,那后来很长的时间里,皇帝几乎只宠爱她一人。可是,那样的日子为什么那么短呢,孟氏一回来,就什么都变了。甚至,连她认为十拿九稳的皇后宝座,最后都成了一场笑话!

    “我倒要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着,这位孟皇后她能专宠到几时?”

    “娘娘尽管放心好了,皇后相貌不出挑,年纪也大,又是个嫁过人的,圣上早晚会厌弃她的。”

    这点道理,刘氏也是始终坚信着的,可是,这种等待实在是太艰难了,她最害怕的,就是盼走了孟氏,再盼来别人,“女人的青春就这么几年,皇后耗不起,我又何尝耗得起?谁知道将来会怎样?”

    “娘娘千万不要这么想,只要有这两个孩子在,圣上跟娘娘的情分就断不了。现在被皇后压的越厉害,将来圣上对娘娘的愧疚就越深,娘娘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刘氏从来都没奢望过皇帝会对她心存愧疚,可是现在,她唯一能期盼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钦圣皇后在世的时候,总是告诫我后宫不可专宠,她要是看见她最信任的瑶儿独宠后宫,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娘娘,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别再想了。”

    刘氏的眼角隐隐含着泪,“是啊,都过去了。”

    也许,从孟氏回宫的那天起,属于她的宠妃时代就已经过去了,而她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扮演好一个母亲的角色。

    世瑶在赵佶的怀里,莫名的打了两个喷嚏,她眯着眼揉了揉额头,好像十分不舒服的样子。

    赵佶扶着她的头在自己的臂弯中靠好,催促外面赶紧回宫。

    “明明不能喝还把自己弄成这样!赵似何德何能啊?”

    赵佶心里也在想念赵似,如果他不是那么傻,不对他们那么好,现在他也就不会觉得那样愧疚了。

    世瑶醒过来的时候果然是半夜,魏紫算的时辰半点都没差,众人悄悄地服侍着梳洗了一回,又劝着她用了点粥。

    “娘娘这回可把奴婢们都吓死了,好在圣上没不高兴。”

    世瑶宿醉刚醒,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她低声问道,“圣上什么时候回来的?”

    “娘娘怎不问问自己什么时候回来的?”念君嬉笑着问道。

    世瑶酒醉之后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对呀,竟然不在伫风殿了。”

    “圣上把娘娘抱回来的,一路上怕娘娘着凉,那可是小心谨慎的呢!”

    世瑶的脸腾就红了,“圣上不是召了张择端作画吗,怎么会知道的?”

    “娘娘还好意思问呢?圣上听说娘娘在梅园赏雪,没说两句就把张择端打发走了,可是到梅园,就见娘娘醉的不省人事了。”

    世瑶懊恼的揉了揉头,真想昏过去算了。

    “娘娘也不必难为情,反正圣上也没放在心里。只是以后,娘娘万不能这样喝酒了。”魏紫好心的劝道。

    世瑶无奈点了点头,可是,想想徐国公主,再想想赵似,她觉得还是醉了好。

    “娘娘还是不舒服吧,回去再睡一会儿吧。”

    “我再回去折腾一遍,圣上就该醒了,我在这儿坐一会儿,你们都下去吧!”

    宫人们眼神都有些迟疑,不过魏紫朝她们点了点头,她们也先后退出了大殿。

    “娘娘在想蔡王?”

    世瑶微微点头,“他回来发现太妃跟公主都没了,我可怎么交代啊!”

    “娘娘为了蔡王已经是费尽心思了,若不是娘娘当初苦心安排,蔡王也走不出这京城,现在就算是活着日子也不会好过。倒不如跟李姑娘隐居田园,自由自在。”

    “我也希望他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可是,他生就是天潢贵胄,这样的日子也许能过一两年,也许能过三五年,但是,他总有腻的那一天。更何况,这京里还有他惦记的娘亲、妹妹,还有她十一哥呢?”

    “蔡王早就被太妃弄得没脾气了,若是惦记着还能离开京城吗?”

    “不管怎么说都是母子连心,我真不敢想象他如果知道太妃没了会怎么样?”

    “蔡王年幼的时候虽然冲动鲁莽,但是上次回京就跟从前大不一样了,经历这么多事情,他还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哎。”世瑶深吸了一口气,“但愿是我杞人忧天,但愿赵似永远都不要回来。”

 第十五章 儿女(上)



    “以前倒不知道你这么能杞人忧天呢?”

    “圣上!”

    世瑶一惊,急忙站了起来。魏紫却在心里感慨自己实在是命不好,说两句僭越的话,却让皇帝听了个正着,她见皇后给她使了眼色,急忙退出了大殿。

    “吵醒圣上了?”

    “你一起来的时候我就醒了,干等你也不回来,我就只好亲自请了,皇后娘娘。”

    世瑶笑道,“嘴上倒是会说好听的,偏爱听墙角。”

    “旁人的墙角请我听我也不听啊。”赵佶拉着世瑶往内室而去,边走边说道,“可是皇后娘娘心里不痛快把自己都给灌醉了,小生当然得关心关心。”

    “圣上没吃酒倒先醉了。”

    “我也没醉。”赵佶把世瑶的头发捋到一旁,认真的说道,“我只是没想到徐国公主的事情让你压力那么大。”

    “圣上也知道的,我并不是为了她。”

    “当初秘不发丧,我也是不想让赵似回来,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就趁现在对外宣布病逝了吧?”

    世瑶心里猛地摇头,赵似回来她该怎么交代啊!赵似不过是混,又不是傻,亲娘跟妹妹都没了,怎么可能不疑心,可是,这种疑心只会让他自己送命。

    “你也不用太担心,虽然是公主,但毕竟是未嫁女,丧事也不用大操大办。赵似现在住的地方很偏僻,他未必能听到风声,皇帝大婚的消息他都是两个月之后才听说的,更何况一个公主的丧事。”

    “诶,赵似不知道我们大婚啊?”

    “是啊,他前几天托人带了封信给姚古,贺喜我们大婚呢。明儿我让人拿给你看。”

    “我还以为他心里怨我呢!”

    “他心里你不仅仅是嫂子,也是最重要的亲人,他说希望我们白头到老,呵呵,也不枉费你这样惦着他了。”

    世瑶长舒了一口气,笑了笑没说什么。

    “他还说了些什么?”世瑶随后问道。

    “李氏半年前生了个儿子,赵似现在是有子万事足。”

    “就没问太妃跟公主吗?”

    “给我信里没问啊,给姚古的信倒是问了。他可能也没指望我给他回信吧……”赵佶说着说着就笑了,“堂堂的亲王,连个奏章都不会写。写个家书还错字连篇的!”

    世瑶早就明白赵似不可能不牵挂朱太妃,而她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去隐瞒,她心里知道自己亏欠了他。但是,这已经是她唯一能为赵似做的了。

    “你也不必觉得亏欠他什么,朱氏在后宫里生出多少事情就不说了,可是,她毒害宣仁皇后、害死我的生母。联络朝臣图谋大位,这都是她自己取死有道。至于他那个妹妹,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赵佶见她神情黯淡,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不管朱氏跟赵玉晚有多该死,她这样欺骗赵似终究是心里不安,而赵似对她越好。她这种不安就越强烈。赵似的信里要是骂她一顿,她心里可能也不会这样难过。

    “帝王家容不得你讲情义的。”赵佶揽过世瑶的肩,沉声说道。“赵似是个好弟弟,我对他也的确有所亏欠,但是,这不是我们的错,错就错在。我们生在了帝王家。”

    世瑶把头埋在赵佶的怀里,把眼泪留在心里。

    “你这样费心费力的瞒着。无非是想让他活的轻松,作为朱氏的儿子,赵煦的亲弟弟,他应该知足了。”

    “他如果不是朱太妃的儿子该有多好。”世瑶突然不切实际的说道。

    赵佶也希望他不是朱氏的儿子,事实上,他比谁都希望赵似跟朱氏没有半点干系,这样,他欠他的情义,都可以还了。可是,赵似的情义他注定是要欠下了,而且,越欠越多。

    “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李氏现在又怀了身孕,他的日子过得安逸的很,李二眉也算是个有脑子的,买了荒山种了果树,不至于坐吃山空。”

    “诶,李氏又怀了身孕?”世瑶的注意力都被前半部分吸引了。

    “是啊,他说希望这一胎生个女儿,这样他的人生就算是圆满了。”

    世瑶的眼中露出一丝笑意,“还有人嫌儿子多的?”

    “只要李氏喜欢,猫狗他都能当儿子养。”

    世瑶神色终于放松了很多,是对是错就让时间去证明吧。

    “那就让太医院准备公主的脉案、药方吧,然后选个日子,给徐国公主发丧。”

    “恩。”赵佶点了点头,徐国公主的丧事办完,差不多就可以准备朱氏的了,只要把这时间间隔开,就不至于引人怀疑。赵佶心想着,自己这皇帝做的也真是不容易,本应该明正典刑的人,还弄的这样偷偷摸摸,不过,全当是为了那个傻弟弟吧。

    他没办法去衡量他为赵似做的事情是不是太少,但是,宽恕朱太妃代价他实在是付不起。这两起丧事若是赵似没听到风声那就是最好不过,就算是上天眷顾他们兄弟了。

    “就算他要回京,我也会尽力去阻止的。”

    世瑶心知这种事情不是能够阻止的了,她也不想在深说了。不过,徐国公主的死讯还真的是没传到赵似的耳朵里,但是,却惊动了另一个人,那个,世瑶以为她自己都已经忘记了的人。

    “刘皇后!”世瑶在心里把这三个字咀嚼了半天,这才想起来童贯说的是谁。“她又有什么事啊?”

    “刘皇后在皇长子的弥月宴上发了癔症,还是娘娘命奴才着人看管的,她这病也治了有小半年了,时好时坏反复不定,所以,奴才也没敢来跟娘娘回。可是,今儿宫中在准备徐国公主的丧事,她听了风声就哭着闹着要去送送,奴才不敢擅专,还请娘娘的示下。”

    “没想到她跟徐国公主还有几分情义。”

    “哎呦,她跟谁能有情义啊!”童贯夸张的说道,“奴才瞧着那个意思,像是准备在公主丧事上的大闹一场的架势。”

    “你既知道,又何必来回我呢?”

    “回娘娘的话,奴才担心她灵堂闹不成会长宁宫了闹,这几天宫里人来人往的,只怕传出流言蜚语。可是,刘皇后的身份在哪儿,徐国公主的丧仪她不出现又不大合适。”

    “她这个病都多少年了,时好时坏京中的人也都知道,就是不出现,也没什么不合适的。”世瑶就有些纳闷了,童贯平时可是挺明白的一个人啊?

    “娘娘,徐国突然病逝,朱太妃因病不能出现,刘皇后也因病不能出现,只怕有些……”

    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合适的,皇后刘氏自献愍太子死后就疯疯癫癫的,虽然很多时候是拜世瑶所赐,但是,宫外的人却并不知道虚实。而朱氏病了就更好解释了,哪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得病上一场?可是,把这几个人的共同之处都提炼出来,那就显得万分的不合适了。一个是先皇帝的亲娘,一个是先皇帝的妻子,死的那个是先皇帝的妹妹,这会给人一种感觉,皇帝,在驱逐先皇帝的故旧。

    这当然是不行的,虽然皇帝就是这样做的。“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世瑶沉声说道,“圣上怎么说?”

    “圣上说,后宫之事单凭娘娘做主。”

    说了跟没说一样!世瑶心中叹道,“童都知有什么看法?”

    “刘皇后以前吵着要见娘娘,奴才怕打扰了娘娘所以从来也没有回过,眼见着徐国公主就要发丧了,要不娘娘见她一面吧?”

    世瑶真是不太想见刘氏,不管她们俩谁是胜者的姿态。因为她的确是已经忘了这个人了,谈不上仇也讲不上恨。

    “你把她带过来吧。”

    “是。”童贯高高兴兴的就去了,在他看来刘皇后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人,皇后甚至不需要动脑子就能把她哄住,有她出面,甚至可以转移人们对太妃的注意。

    不过,世瑶对上刘氏,从来都没有乐观过。有些人也许天生就不聪明,但是她至少懂得衡量利弊,趋利避害,算是人的本能,可是,刘金桂却不然,她总是随心所欲的横冲直撞,最后伤了自己也麻烦了别人。

    “皇后娘娘别来无恙啊!”世瑶淡然说道。

    一间大殿坐了两个皇后,这情景还真是少见。

    刘氏作为皇嫂,似乎看起来更理直气壮一些,虽然,世瑶并不知道她到这儿是准备讲什么理的!

    “托你的福,我还活着。”

    “娘娘说笑了。”世瑶面色不改,只是眼角的讥讽却是藏也藏不住。

    “我如何敢跟孟皇后说笑!”刘氏冷冷说道。

    刘氏心里有多少恨,大概没有人能估算出来,从孟氏进宫那天起,她就经常被以疯癫为由关押起来,好容易熬到孟氏出了宫,她也做了皇后,可还是没能逃脱那样的宿命,童贯一个宦官,竟然敢把皇后关了起来!

    而现在,就更让她生气了,同样是哲宗的嫔妃,孟氏竟然又做了皇后,同样都是皇后,境遇却是天差地别。

    刘氏心里要多不甘心就有多么不甘心,可是,她现在也开始学着辨认形势了。

    “我跟你的那些过节,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就连先帝都已经过世多年,还请娘娘不要介怀。”

    刘氏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令世瑶惊讶,可是,世瑶却淡然说道,“如果你是我,就不会说的这么轻松了。”

 第十六章 儿女(中)



    刘氏听世瑶说这个话,简直就好像她是受了欺辱似的,可是刘氏觉得自己的记忆并没有出错,明明她才是被迫害那一个!孟氏当皇后的时候,她是没过一天好日子,孟氏出了宫又有一大堆人护着,她是干着急也没机会下手,应该心存怨恨的,是她才对呀!

    刘皇后变化莫测的神采,并没有让是世瑶动容,曾经的一切,也许都过于遥远了,那给将诏书递到她手里妖艳宠妃,其实,早就没了踪影。

    “刘娘娘还真是有心,到现在还惦着姑嫂的情分,可是,刘娘娘时常不能自持,也让我感到为难。”

    “公主的丧事,我这个嫡亲的嫂子难道不能参加?”

    “娘娘是嫡亲的嫂子不错,但是,娘娘身体不好,也是朝野尽知的事情。若因此事过于劳神,只怕有人倒要埋怨本宫处置不当了。”

    刘氏知道孟氏不想让她在人前出现,甚至,简直就不希望世人还记得她这位元符皇后,然而,她若是继续听之任之,很可能就会无声无息的死掉,这是她绝对不能忍受的。

    “本宫可是先帝临终之前册封的皇后!”

    世瑶万分诚恳的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本宫才要格外慎重。”

    “先帝至亲之人,只剩下本宫跟太妃,你这样做,不怕天下人议论吗?”

    “娘娘错了,先帝至亲之人,还有两位公主,还有当今圣上。我将公主视如己出,悉心教导,还怕何人议论?”

    “公主毕竟是孩子,如何能与本宫和太妃相比!我劝一句,为了你的名声考虑。不要把事情做的太过分!”

    “刘娘娘看来真是忘了我的脾气了!”世瑶淡然笑道,“我什么时候在乎过名声?对于我来说,从来都只是权衡利弊而已。让娘娘公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我不敢确信娘娘会说什么做什么,所以,还不如担个恶名,图个心里踏实。”

    孟氏“油盐不进”的样子,刘氏终于记起来了,她心里想着,也许她就不该来。也许,她就应该认命。然而她转念一想,孟氏如果真的不允许她出现。今日又何必见她。

    “娘娘是个爽快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刘氏这话倒是有些出乎世瑶的意料了,刘氏竟比从前明白了许多,她笑了笑说道,“我就是想看看娘娘想要的东西。准备拿什么跟我换?”

    “你想要什么?”刘氏满脸的震惊,显然她并没有想到孟氏会把话说的那样直白。

    “我想要的一直都很简单,太太平平,安安稳稳。那么你呢,你想要什么!”

    “一个皇后的体面和尊严。”刘氏坚决说道,“我知道我这辈子是斗不过你了。我认命了,你现在延福宫专房之宠,我在大内也不会碍你的事儿。咱们就算井水不犯河水吧。”

    井水河水对于世瑶来说并不重要,然而,朱氏跟徐国公主都已经死了,而刘氏作为先皇帝至亲的代表,就必须要好好活着。可是这一点,世瑶并不敢让刘氏知道。

    “刘娘娘是个明白人。你早该知道现如今不是朱太妃的天下了。”世瑶盯着她的眼睛问道,“我还是那句话,你准备拿什么跟我来换呢?”

    “娘娘可以不在乎名声,恐怕当今圣上不能不在意吧?先帝生母被囚禁了,嫡亲的妹妹死了,如果连临终之前册封的皇后都成天病着,只怕难当悠悠众口吧!”

    世瑶点头,有些话的确是好说不好听,“你想要的荣华富贵,尊荣体面,我都能给你,可是,我怎么才能放心呢?”

    “恐怕除了彼此信任,皇后娘娘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倒不见得。”世瑶沉思了片刻,显然,她心里有准备,却又觉得不好开口。“圣上大婚之前,刘皇后似乎常召先帝旧臣入宫吧?”

    刘氏对赵佶继位不是没有质疑,但是,她并没有谋反的胆量,她跟朱氏还不一样,她好歹还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召见了一些人,也不过是不甘心而已。

    “先帝临终之前有些话,让我转达而已。”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先帝病床之前,并没有娘娘的身影,娘娘莫非矫诏?”

    刘氏大惊喊道,“你想诬陷我!”

    “是你自己行为不当,也怨不着本宫。又或许娘娘不是矫诏,仅仅是秽乱宫闱而已……”

    “你……”

    刘氏怎么也没有想到,孟氏竟然如此狠辣,她觉得自己眼前坐着的,根本就是个魔鬼。

    “我劝娘娘还是省些力气,我既然提醒了娘娘,就是想给娘娘一个机会。大闹灵堂的事情,朱太妃做过一次也就算了,刘娘娘是明白人,最好不要效仿。”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刘氏的脑袋不够用了。

    “很简单,刘娘娘想要的尊荣体面,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最好不要做出任何让我为难的事情,否则,娘娘的名声性命,可就都保不住了。”世瑶探头盯着她,“你知道,我说得出,就做得到的。”

    “好!”事到如今,也容不得她不答应了。

    “那就请娘娘多为公主费心了!”

    世瑶目送着刘氏离开,眼神渐渐漠然,魏紫心有余悸的说道,“刘娘娘追随太妃这么些年,可是把太妃的手段学了个十成十。让她公然露面,娘娘这风险可是不小。”

    “我何尝不知!”世瑶轻叹道,“可是,她是元符皇后,先皇帝临终之前册立的,她若有什么好歹,都是我跟圣上遭人诟病。跟先帝有关的人,朱氏已死,无法转圜,我也就只能在她身上做点文章了。”

    “好在娘娘发现了些蛛丝马迹,否则的话,她那样的混人一时也打不着七寸。”

    “有没有用,也得看着再说。”

    “我瞧着她是多了几分顾忌。”

    “能如此就再好不过了。”

    徐国公主的丧事,办的世瑶是提心吊胆的,既怕刘氏出状况,又怕赵似会赶回来,然而,大概是老天垂怜,刘氏也没出状况,赵似也没回来。

    “总算是对付过去了。”世瑶长舒了一口气。

    众人其实也都绷着神经呢,如此,也算是放松了下来,“娘娘可歇歇吧,连着几天都没睡好觉了。”

    “只要赵似不回来,我就是累点也不要紧。”

    “娘娘对蔡王的这番心意,可惜,他却一点都不知道。”

    “他永远都不知道才好呢。”世瑶放下了心头大石,虽然累却也不像歇着,“拿上琴,咱们去杏冈。”

    “娘娘累了好几天了,想弹琴就在殿里弹吧。”

    “想出去松散松散。杏冈的雪景虽然比不得梅园,倒也还算别致,过去赏赏雪,弹弹琴,就当去去我这些日子的心焦吧。”

    魏紫叫了宫女去抱琴,自己去给皇后取了件洋红羽纱的斗篷,灰鼠的兜帽,世瑶忙说道,“我瞧着今儿还好,可用不着这么厚的。”

    “还有将近半个月才立春呢,娘娘还是多穿点好。”

    “外面暖和的很,实在是用不着,换个昭君帽,要那件天青色薄呢的大氅。”

    魏紫依言给皇后换了衣裳,瞧着浑身上下素淡淡的,忍不住说道,“娘娘如今是越发的不爱穿戴了,圣上倒是爱替娘娘打扮。”

    “好不好的,也不在这上面。”世瑶说罢,起身就往外走。

    也不知是今年的春天来得早,还是世瑶心里的春天到了,她恍惚觉得,不用抬头,就有阳光照在脸上。

    “去取画具来。”赵佶在远处看着杏冈上抚琴的身影,急忙对童贯吩咐道。

    童贯亦发现了杏冈上有人在抚琴,不用猜也知道是皇后,然而,素日里生动鲜明的孟皇后,此时在他的眼中却有些模糊了,竟像是世外仙姿一般。

    “还不快去,小兔崽子们。”童贯一叠声儿的吩咐着,这要动作慢了,害的皇帝画不下来,他们拿什么赔这么个神仙皇后。

    这边的忙乱世瑶丝毫也不曾察觉,她只是轻轻的抚弄着琴弦,和着细微的风声,别有一番韵味。

    “娘娘,冈上终究有风,这几个炭炉也不济什么事,咱们还是回吧。”

    世瑶的手指已经有些僵了,可是她还是不想回去,“难得有这么一日的安闲,切坐一会儿吧。”

    “这个时候,估计太妃要送公主回来了。公主见不着娘娘肯定要追到这儿来,到时候不疯上一个时辰是不肯回宫。”

    “偏就你话多。”

    虽然如此,世瑶还是让宫人们收了起,起身离了杏冈,而她站起来那一刻,赵佶的画也堪堪完成,一笔一触,有如神助。

    “好好收着。”

    “是。”童贯谄笑着说道,“奴才这就让人裱起来,皇后娘娘看着一定高兴。”

    “先收着,别让皇后知道。”

    皇帝费神费力的画出来了,却又不肯给人家看,童贯可就猜不着他心里想什么呢,不过,想什么都不要紧,只要皇帝高兴就行。这不,他正好有一件皇帝不能高兴的事情,等着时机回呢。

    “圣上,皇长子与大公主连日给徐国长公主守灵,似乎都受了些风寒。”

 第十七章 儿女(下)



    皇帝的脸果然冷了几分,“朕瞧着还是韦氏会照顾孩子。”

    “韦娘娘那边到底还是有乔娘娘帮衬着,贵妃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终究是有些吃力。”

    “她到底让你说什么呀!”赵佶似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