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瞧出坐着的那个是他的皇兄,是他失踪了二十多天的皇兄!
  阿九心中狂喜,暗暗把诸天神佛感激了一遍。他刚要喊出声,却猛地紧紧捂住了嘴巴,瞳孔猛缩。
  蛇,一条手腕粗的花斑毒蛇正盘踞在树干上对着他皇兄吐着芯子!
  阿九来不及思索,手一翻,三柄飞刀便飞了出去,同时抖着长矛人也跟着飞了出去,“皇兄让开!”
  这一切发生在电石火光之间,昭明帝听到喊声,下意识地便偏过了头,等他看过来的时候阿九已经用长矛挑着那条毒蛇甩了出去。
  “小九!”昭明帝激动的嘴唇颤抖,热泪盈眶。
  那条毒蛇被阿九的三柄飞刀击中,并没有立刻丧命,身体的疼痛让它猛地往前一蹿,眼看着就要咬住昭明帝的头,阿九的长矛到了,一挑一缠再一甩,毒蛇就重重摔在地上,随后阿九出手如电又补了三柄飞刀。前面的三柄飞刀是淬了毒的,那毒蛇在地上翻腾了几下就不动了。
  阿九走过去用长矛戳了戳,确定毒蛇死透了才放下心来这才朝昭明帝走过来,“皇兄,可找到您了!”阿九咧着嘴笑。“皇兄,小九来接您回去了,您再不回去,那些大臣该翻天了。”
  昭明帝也笑,“小九,好,小九!”他望着阿九翻来调去就是这几个字。他的皇弟啊,他的小九啊,来找他了,找到他了!关键时刻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靠。小九是他的兄弟,更是他的福星!
  “皇兄您受伤了?我带了治伤的药!”阿九扫了一眼昭明帝满是血痕的手,忙解下身上背着的包袱找药,看到用油纸裹着的干透了的大饼,又道:“皇兄您饿了吧?我这还有干粮,您吃点吧。干是干了点,但总比空着肚子强,哦对了,我这还有水。”阿九又手忙脚乱去解挂在腰上的水囊。
  这几天阿九都没怎么舍得用干粮和清水,饿了就在山林中寻点东西充饥,渴了就忍着,忍到半夜忍到清晨添树叶上的露水。就是想着把干粮和清水省下来给他皇兄吃。
  “先别忙,小九,你快看看黄元奎怎么样了,他从昨天中午就昏迷过去了,直到现在都没醒过来。”昭明帝拦住阿九,快速地说着,“他护着我本就受了不轻的伤,昨天又遇到野猪,他强撑着护着我逃开被野猪顶了一下。”
  阿九这才把目光投向地上躺着的黄元奎,只见他脸色灰白,若不是胸口处还有些热气,几乎就和死人没什么差别了。阿九探过他的鼻息,又翻了翻他的眼皮,最后伸出手指搭在他的腕上把脉,如此查看了一番后,方道:“伤很重,能坚持到现在全赖他武功高强身体强健。”
  昭明帝心中一紧,“小九可有办法?”他恍惚听谁提过一嘴,说是小九的武功极好极好,武功好的人一般都懂得治伤。昭明帝期待地望着阿九。
  阿九道:“我试试吧。”他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玉白色的小瓷瓶,从里头倒出一颗黑色的药丸,脸上闪过肉疼,“这可是好东西,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救回来。皇兄,您也服用一颗,对身体有好处。”这是大和尚给他保命的,总共也没有几颗,现在一下就去了两颗,哎呀呀,心好痛呀!
  阿九掰开黄元奎的嘴,把黑色药丸扔进他嘴里,然后手指在咽喉处一点,那药丸就咽了下去。阿九把黄元奎放平在地上,手指如电在他全身各大穴位上点着,然后指变掌,运起烈阳神功以内力帮他化开药力。
  昭明帝只觉得眼花缭乱,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昭明帝觉得那个黑色药丸一下肚他的小腹就涌起一股热力,全身都觉得松快了。于是他觉得他家小九的武功可能比他以为的还要好,不由好奇地问阿九,“小九,你的武功在江湖上能排第几?”
  第几?阿九略一沉吟,道:“第几我不知道,反正自我下山还没遇到敌手呢。”阿九有些自得,想了想,又轻描淡写地道:“重阳公子号称武林第一高手,他是我的手下败将。”虽没正式交手,但他爷爷林老匹夫不也栽他手上了吗?
  “真的?小九原来这么厉害呀!”昭明帝称赞。
  阿九道:“我当然厉害了,武功这个东西吧,一是要讲究天赋,二是得勤奋。我呢天分只算一般,但打小师傅就给我洗筋伐髓,底子打得好,学什么一学就会。我自会走路就跟着师傅练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偷过一天懒,小二十年练下来当然厉害了。”笑话,这关系到他能不能在这时空活得逍遥自在,他当然要练好了。可以说他花在习武上头的时间比他学其他东西的时间多多了。
  “你师傅对你好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昭明帝更加好奇了。他只知道小九的师傅是个和尚,其他的小九也未多说过。
  阿九眉梢一扬,道:“当然好了,他最疼我了,我是他一手带大的,连小时候换尿布都不假他人之手。他是个老和尚,是个很厉害很厉害的老和尚,这世上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瞧着吧有五六十岁的模样,其实他捡到我那年都八十了,现在差不多快百岁了。”
  “世外高人!”昭明帝动容。
  阿九郑重点头,“对,世外高人!”大和尚可不就是世外高人吗?再也没有比他更高的人了。
  两兄弟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说起话来,以前昭明帝怕阿九伤心,从没过多问过他师门师傅和小时候的事情,本是想自己悄悄查一查的,谁知他派出了大内密探都没有查到什么,还惊动了阿九,只好作罢,是以昭明帝只知道阿九是在佛门长大,是被个和尚养大的。
  现在阿九主动说起自己以前的事情,昭明帝自然打起精神来倾听,一番闲聊,两兄弟的感情又拉进了不少。
  没多久黄元奎醒了,一眼就瞧见圣上身边的阿九,他伸手按了按自己的胸口,顿时了然了,“臣多谢九王爷的救命之恩。”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昨天晕过去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决计不会再醒过来了。他不怕死,只是遗憾没有亲眼看到圣上平安无事获救。
  现在他不仅醒过来了,连带着受损的五脏六腑也不那么严重了,黄元奎便心知九王爷必是给他用了什么奇药。
  阿九道:“不用,你忠心护卫皇兄,我救你是应该的。”瞧了瞧他的脸色,“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先喝点水再吃点干粮吧。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刚才就出现了一条那么粗的毒蛇,谁知道还不会出现第二条?即便没有第二条,要是再有其他的野兽怎么办?
  昭明帝连连点头,“元奎你快吃点东西,多亏了小九找过来,要不然咱们君臣两个都得死在这里,你不知道刚才有多险,那么粗的一条毒蛇离朕就这么近,朕都吓蒙了,是小九即使赶到打杀了毒蛇,不然现在朕肯定被它咬了。喏,毒蛇还在那边呢。”说起刚才的事情昭明帝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黄元奎顺着昭明帝手指的方向看去,瞳孔顿时一缩,那条毒蛇都有手腕粗了,两丈多长,就算他没有昏迷也没有把握对付得了,更何况是武艺稀松平常的圣上。他看向阿九,心中升起一股庆幸,庆幸九王爷及时赶到。
  三人出发了,昭明帝身上大多是外伤,用过阿九的独家金疮药,又填饱了肚子后,身上的力气也恢复了不少,自己拄着木棍走倒是没问题。
  难的是黄元奎,他能够坐起来,走路却成问题。阿九和昭明帝犯了难,黄元奎目光平静地道:“九王爷,您先带着圣上回去吧,臣在这里等着,您和圣上回去后再使人来接臣。”
  “不行!”昭明帝和阿九一齐反对,若是把黄元奎留下,谁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他若是遭遇了不测,昭明帝和阿九都会内疚,阿九不是白救他一回了吗?
  “要走就一起走!既然老天爷没让咱们死在这里,那就没有丢下你的道理。来,元奎,朕背你!”昭明帝道。
  黄元奎惶恐道:“万万使不得,怎么能让圣上背臣的?”
  昭明帝执意道:“这有什么?朕的这条命还是你救的呢,朕背你一回怎么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不要讲什么君臣酸礼。”
  阿九的眼神闪了一下,一咬牙道:“皇兄您起来,还是小九来背黄统领吧。”
  昭明帝看了一眼阿九单薄的身形,迟疑起来,“算了,还是皇兄来吧!”小九哪里背得动黄元奎呢?
  阿九笑了,“皇兄,您怕是忘了小九是会武功的吧?您别瞧着我瘦,我这是抽条呢,其实我劲可大了,别说一个黄统领,就是两个也不在话下。”
  昭明帝半信半疑,“真的?”小九啥都好,就是太单薄了。
  阿九重重点头,“真的,真的,您让开,我来背黄统领。”
  “那好吧!”昭明帝勉强相信了,还不放心地道:“你若是累了就说一声,咱们轮换着背,别逞强。”
  阿九应了一声,蹲下身抓起黄元奎的双手架在肩膀上。昭明帝在后面拖着黄元奎的身体,两兄弟齐心协力把黄元奎弄到了阿九的背上。
  此刻,黄元奎也不再矫情,道了一句,“九王爷,元奎得罪了!”双手就自觉揽住了阿九的脖子,一趴在阿九背上,黄元奎身子一僵,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怪异的感觉,难怪圣上不放心,九王爷真是太单薄了。
  阿九揽住黄元奎的双腿,不着痕迹地把他往上颠了一下,趁机在他的某个穴位上按了一下,道:“黄统领,您趁机闭上眼睛休息吧,多休息利于你的内伤。”
  黄元奎只觉得困意袭来,嘴上应道:“好,让九王爷费心了。”
  阿九的心这才松下,他背着黄元奎,昭明帝背着包袱,手里拄着长矛走在阿九身旁,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
  别看阿九找到这里只用了五天,其实这里离行宫都有二百多里路了,侍卫们在方圆几十里寻人,哪里找得到?
  阿九一个人带着两个伤员,要走回去还不知道要用几个五天呢。不过阿九并不太过担心,毕竟人已经找到了,只要他皇兄还好好的活着,他才不担心其他的呢。
  阿九不知道京城,乃至留在行宫的大臣们已经吵成一锅粥了。
  ------题外话------
  谢谢流眼泪的恶魔的50朵鲜花,5颗钻石,谢谢mm夕阳醉了的9朵鲜花,谢谢陶大桃的2朵鲜花。
  昨晚睡着了,啥也没拼到!

  ☆、第231章 九公主

  “九王爷已经走了十日,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可见是没有寻到人,西蛮的使节团离京城只有二百多里了,梁首辅,您老快拿个主意吧。”
  “就是,就是,再不早作决定就来不及了。”
  “不是我等做臣子的薄情寡义,咱们也是为了大燕朝的安定着想呀!”
  一群人围着梁首辅吵吵嚷嚷着,吵得老头头都大了。宋相爷坐在一旁闲闲地喝着茶,待他们吵得差不多了,他才施施然开口,“梁老,您是首辅,我等都为您马首是瞻,您说怎么办吧。”
  梁首辅能怎么办?九王爷走时说得信誓旦旦,必回寻回圣上。他心里比谁都希望圣上能平安回来,毕竟君臣十多年,圣上对他敬重有加从未亏待过。他现在是一边忧心圣上盼着九王爷真能把他寻回来,一边还焦虑着即将到来的西蛮使节团。
  可现在徐其昌那个杀神不松口,他能拿什么主意?他们现在等于是被徐其昌软禁了起来,别说回京了,就是连个消息都传不回去。
  “那老夫就与徐大将军商议一二吧。”梁首辅只好道。
  众大臣瞧着梁首辅的背影,心里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把徐其昌埋怨,真是不懂变通的莽夫,好像就他一个人忠君似的,他们不也是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吗?当然这些抱怨的话他们可不敢当着徐其昌的面说,谁不知道徐其昌曾是圣上的伴读?后来又为圣上征战四方,君臣感情深厚着呢,从这上头讲他的行为也无可指责。而且徐其昌不仅得圣宠,几位皇子对他也是敬重有加,听说私底下都是以叔相称的。再加上他手中的兵权,以及远在漠北镇守的嫡长子,所以无论是哪位皇子上位,都会善待重用徐其昌的,他们哪敢得罪他呀!
  望着眉宇间满是担忧的梁首辅,徐其昌面无表情,听梁首辅吭哧吭哧说完,徐其昌看向三四五皇子,“三位皇子也是这般想的吗?”
  阿九走后,四皇子也并未闲着,依旧带着人出去找人,今儿也是巧了,他刚回来,就听说梁首辅找徐其昌了,于是就直接过来了。
  五皇子的精神也好多了,本来他醒来后阿九是让人送他回京的,京中条件好,他受了那么重的伤,回京养伤才好。可他执意不肯回去,说他要跟着父皇一起回京,父皇一日没有找到他就一日不回京。这行为让他博得了个至孝的美名。
  四皇子的腿伤也好多了,虽还不能下地,但也不肯落四皇子五皇子其后,被侍卫抬着也出去寻了几圈。
  五皇子首先神情激动道:“梁首辅不用再说了,父皇一定会回来的。”
  他是最盼望昭明帝能平安回来的了,依他的情况,根本就没有一争之力,哪位兄长登位对他来说都不如父皇在位。毕竟隔母兄长当皇帝跟亲爹当皇帝是不一样的。
  其后三皇子和四皇子也纷纷表示一定会寻回父皇,无论他们心里怎么想,面上却全是一个意思。他们又不傻,现在争位他们肯定争不过京中的两位兄长,但若是几年或是十几年之后,那就不一定了。
  徐其昌面带讽刺地看向梁首辅,“首辅大人可听到了?”他的心里对这些文臣无比鄙夷,不想着怎么寻找圣上,反倒有心思投机取巧,拥立之功是那么好得的?就不怕圣上回来后秋后算账吗?
  梁首辅被噎住了,老脸憋得通红还不能发作,半天方道:“那西蛮使节团怎么办?”
  “怎么办?好办!让他们在原地候着便是!圣上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让他们入京。”徐其昌看梁首辅跟看傻子似的,轻描淡写地道:“前日我就已经派人过去传令了。”一同去的还有一队他的心腹,看着西蛮人,不许他们乱走动和打探消息。
  不过他也并不太担心,圣上失踪的消息还瞒着百姓呢,他们也打听不到什么,徐其昌比较担心的是京中的那些读书人,这消息能瞒过普通百姓,可瞒不过那些读书人,眼看着恩科开考在即,他们要是闹事可就麻烦了。
  “这,这于礼不合。”梁首辅惊讶,“我大燕乃礼仪之邦,怎么能做这等失礼之事。”这与强盗所为有何区别?梁首辅不仅惊讶,老头还气呼呼的。
  徐其昌瞥了他一眼,“有什么于礼不合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来者是客,在我大燕境内,自然要听主人的安排。何况本大将军也只是让他们原地待命,好吃好喝地供养着他们,又没有为难磋磨,哪里就失礼了?”
  虽然徐其昌也曾是读书人,可他还是看不惯读书人的某些臭毛病。什么于礼不合,什么礼仪之邦泱泱大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梁首辅气哼哼地走了,一声不吭听完全程的桃花对徐其昌竖起了大拇指,公子离开前还不放心呢,没想到徐其昌的战斗力是杠杠的。
  “大将军,公子走时交代了,谁要是不听话非要搞事情,那就直接把人绑了,任何事他都担待着。喏,他给了我这个令牌,他们要是再闹,你也没必要跟他们客气,绑两个带头的就安分了。”桃花拿出阿九留下的令牌往空中抛着,接住,再抛,再接住。
  徐其昌和三位皇子一瞧,好家伙,这不是圣上的令牌吗?如朕亲临啊!当下就跪下了,看着玩的不亦乐乎的桃花,求此刻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桃花县主娘娘哎,如朕亲临的令牌也是能这样抛着玩的吗?也太不当一回事了吧。
  京中也是吵吵嚷嚷,大臣们日日上书,还到慈恩宫和坤宁宫外跪求,求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出来主持大局。
  大皇子和二皇子各有心思,面上谁也不露声色,还得作出痛心的模样规劝大臣们,一遍遍地重复着,“父皇一定会平安还朝的。”私底下回了各自的府里跟幕僚是一商议就是一宿。第二日回到朝堂上两位皇子是争着比着礼贤下士。
  于是京中大臣们争论的内容又多了一个,究竟是立嫡还是立长?
  慈恩宫里太后娘娘自佛堂出来,她身边的大宫女蓝月姑姑心疼地上前搀扶,“娘娘,您可要注意身体呀!”自打圣上失踪的消息传回,太后娘娘是早晚上香,在佛前跪上半个时辰,还不让她们代替。
  太后娘娘扶着蓝月的手直了直腰,问:“今儿是第几天了?二十六天了吧?”
  蓝月姑姑点头,心里酸涩的要命,“回太后娘娘,是二十六天了。”圣上都失踪二十六天了,“娘娘,圣上肯定会平安归来的,您,您别担心。”她安慰道。
  太后娘娘面露坚毅,“哀家不担心,小九说了他会把他皇兄找回来的,小九那孩子从来不说大话,他身具佛缘,福气深厚,他说能找回来就一定能找回来,哀家放心着呢。”她说给蓝月听,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
  阿九知道圣上失踪的消息瞒不住太后,与其她听别人说,不如他亲自告知,所以早就给太后送了消息,他去寻他皇兄的事也说了。
  太后娘娘嘴上说着不担心,可她能不担心吗?这是她仅余的两子啊!可她又能做什么呢?只能紧闭宫门,不理会前朝的吵嚷,连两个孙子的请安都拒之在外,尽量不给她的皇儿添麻烦。
  诸天神佛啊,您就看在信女诚心的份上,让圣上和小九都平安回来吧!
  这一切都与在山林中艰难行路的阿九三人无关。
  这一日下了大雨,斗笠被阿九戴在了昭明帝的头上,油毡布披在了受伤的黄元奎身上,阿九赤头淋着,很快他全身就湿透了。
  山路本就难走,现在下了大雨,更加泥泞难走,脚陷在泥里连鞋子都拔不出来。可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避雨的山洞都没有,阿九只好撕了衣裳的下摆把鞋子绑在脚上,就这么一步三滑艰难往前走。
  走了小半个时辰,要不是阿九拉着,昭明帝都不知道摔了多少回。背上的黄元奎大声喊道:“九王爷,您把臣放下来吧,臣自己走。”
  昭明帝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也道:“小九,你还是把元奎放下吧,这雨太大了,你把他放下,咱俩搀着他慢慢走。”
  阿九却没有同意,黄元奎身上的伤才刚有了一点起色,再养几天就能搀着他走路了。现在要是下来折腾一番,岂不伤上加伤?他还得再多背他几天。
  “不用,我还能坚持,咱们快些走,要是能找个山洞就好了。”阿九咬着牙道,其实他身上的伤口被雨一淋可疼了。也是他们运气不好,前日居然遇到四头野猪。要是阿九一个人,他分分钟钟就能全灭了。可现在还带着两个拖累,其中一个连行走能力都没有。虽然最终杀了两头野猪,两头重伤而逃,但阿九的身上也挂了彩,好在不重,要不然可就没指望了。
  又在雨里跋涉了大约两刻钟,阿九只觉得浑身发冷,小腹也隐隐疼了起来,他心道不好,他怎么把月事这个磨人的小妖精给忘了呢?这几个月他一直调理着,大有起色,现在淋雨受凉,本该两天后的月事小妖精也提前造访了。阿九真是想死了的心都有了。
  也算是幸运,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了一个山洞,把塌了的洞口清理干净,里头居然还不算小,更加幸运的是洞里还有柴草,看样子前不久这里还有人住过。
  阿九把黄元奎放在柴草上,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打量了一下昭明帝和黄元奎,两人的身上也差不多全湿了,阿九道:“皇兄,我出去看看,捡点柴禾回来。”
  昭明帝忙拉住他道:“小九,算了吧,柴都被雨水打湿了,哪里烧得着?你就别出去再淋雨了,我瞧着你脸色不大对劲。”
  阿九忍着身上的冷意,“没事,总有那树底下半干的,凑合一下也能烧。”他现在冷得要命,没有火怎么行呢?
  阿九身披油毡布头戴斗笠又冲进了大雨了,夏天的风吹在身上,阿九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他裹了裹油毡布才稍微好点,心道老天爷也真是的,直接让他生成男人就是了。
  没有昭明帝和黄元奎的拖累,阿九直接就用上了轻功,从这棵树跃到那一颗树,他专门找那种死了干透的枯树,砍了两棵就拖回来了。
  昭明帝和黄元奎看到阿九回来都松了一口气,“小九快歇歇。”昭明帝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去把一大捆柴禾接过来。
  阿九缓了一口气,只觉得身上更加难受了,他扔下准备引火的干柴,捂着腹部牙齿直打架,“皇兄,我冷!”
  在昭明帝和黄元奎的惊呼中阿九眼睛一闭倒在了地上没了意识,他陷入黑暗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大约是瞒不住了。
  阿九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回到了少林寺后山上,他和桃花烤野兔吃,桃花那个小坏丫头趁他不注意把兔肉全吃了,他心里一着急就醒了。
  醒来的阿九发现自己躺在柴草上,身上的衣裳是干的,而且不是他之前穿的那件了,他之间身上穿的那件正被架在火堆旁边烤。他看到他皇兄和黄元奎惊喜过后表情特别怪异,心里便什么都明白了。
  “皇兄,您都知道了?”阿九看向昭明帝道。
  “小九,你怎么不说自个是姑娘家呢?”昭明帝的心情复杂极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说好的弟弟,当初钦天监和太医院的人都信誓旦旦说是皇子,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娇滴滴的妹妹呢?
  刚才小九晕过去了,他的手一触到他的脸立刻就缩了回去,凉,太凉了!还是黄元奎提醒他包袱里有一身换洗衣裳,天知道他解开阿九衣裳时是多么的震惊!小九,小九他居然是姑娘家!
  和他同样震惊的还有黄元奎,昭明帝能忍着尴尬和震撼给阿九换了衣裳也算心理无比强大了。
  此时昭明帝才恍然大悟,难怪小九身形这么单薄,难怪他死活都不愿意娶王妃,他本来就是个姑娘家,娶毛娶啊!
  昭明帝倒是没有怀疑阿九是冒名顶替的,因为替阿九换了衣裳后他牙一咬,把阿九的右脚的鞋袜都扒掉了,在阿九右脚的脚心赫然是一朵殷红的祥云胎记。
  这是大燕朝帝王才知道的秘密,大燕朝每一代嫡出皇子的右脚的脚心必有祥云胎记,而嫡出的公主大多没有,但每一代有祥云胎记的公主都是福气深厚之人。现在有脚心的祥云胎记为证,昭明帝是丝毫不怀疑阿九的身份,他只是在想,钦天监那帮神棍也就罢了,怎么连太医也诊错了?
  其实是他们所有人都犯了一个错误,当年奸相指出太后娘娘肚子里是灾星降世,会动摇大燕朝的基业,也没有说是皇子还是公主。但所有人都想当然的以为是皇子了,毕竟只有皇子乱政才称得动摇大燕朝基业,公主,即便是嫡公主,顶多也不过在婚事上头多些权利,能动摇大燕朝的什么基业?
  阿九降生的时候,只有太后身边那个接生他的嬷嬷知道他真实性别,可惜她早就病死了。一直到她死她都以为太后娘娘是知道的,毕竟当时她把孩子抱给太后娘娘看了,可那时候太后娘娘身子亏损地厉害,再加上伤心,哪有精力细看,只不过瞄了一眼,能看清什么?
  所以说阿九的真实性别能瞒到现在也是巧了,但凡那个接生嬷嬷活到现在,早揭穿了。
  ------题外话------
  终于恢复身份了——

  ☆、第232章大和尚的身份

  阿九道:“九王爷多威风呀!”语气和表情是那么无辜和理直气壮。
  昭明帝怔了一下,想起小九做过的那些事情,心情更加复杂了。谁家娇滴滴的妹妹会女扮男装跑来参加科举考试,还被她一举夺得状元?谁家的妹妹会跑到战场了转了一圈就建功立业的?谁家的妹妹会豁出命去来找失踪的兄长?
  除了他家的小九没有一个!想到这里昭明帝心里又隐隐地骄傲起来,谁家的妹妹都比不上他的皇妹能干!
  昭明帝道:“能回到京城小九你就恢复女儿身,到时皇兄帮你想个由头,就说有高人卜算,你的命格必须充当男儿来养方可无灾无害,过了十八就没妨碍了,正好你今年十八了。再卜算个吉日皇兄为你补上一场盛大的及笄礼。”
  顿了顿昭明帝又笑道:“母后一直遗憾没能生个娇娇软软的小公主,要是知道小九你就是小公主,还不定怎么高兴呢。”然后再给他的小皇妹挑个优秀的驸马。
  阿九撇了撇嘴,道:“皇兄,何必费那个事?我还是继续做九王爷呗!我说的是真的,我就喜欢做九王爷,威风!”
  昭明帝不同意了,“好好的姑娘家,就该穿漂亮的衣裳戴漂亮的首饰,做男儿多无趣?小九你长得好看,换了女装肯定把全京城的闺秀都比下去!”昭明帝与有荣焉的样子,“你放心,即便是九公主,皇兄也保证让你威风的,让你满大燕横着走好不好?”
  皇弟换皇妹就更好了,他就可以毫不顾忌地多宠一些了,相信朝臣那里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阿九愿意做九王爷,可不代表他愿意做九公主。他的眼神微微闪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递给昭明帝,“皇兄,我师傅说您要是发现了我的女儿身就让我把这个东西给您。”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我师傅也觉得我还是做九王爷比较好。”
  昭明帝狐疑地接过,一瞧,顿时惊呆了,以为自己看错了,揉揉眼睛再细瞧,半晌才抬起来,看向阿九的目光可复杂了,“小九,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他扬着手中那块墨绿色的玉佩。
  阿九有些莫名其妙,“玉佩呀!”不过是颜色独特了点,质地好了点罢了,难道还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想着这里阿九试探着道:“难道这是咱大燕朝哪位帝王的信物?”虽然大和尚从没说过,但阿九知道他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手里握有帝王的个把信物不算什么稀奇。
  昭明帝看着阿九的目光越加复杂了,“小九你可知道你师傅是什么人?”
  阿九一怔,“他不就是个大和尚吗?难道他还有其他的身份?”
  昭明帝幽幽地道:“你该知道咱们大燕朝皇室曾有位出家为僧的皇子吧?”
  阿九表情十分怪异,“皇兄你该不是要告诉我师傅就是那个皇子吧?”这怎么可能呢?
  昭明帝点头,道:“正是,你师傅正是那位皇子,他不仅是皇子,还是太子,仁德太子,这块玉佩就是仁德太子的小印。仁德太子是大燕朝有史以来最惊才绝艳的储君,朝臣没有不敬服他的,可他却一心向佛,最终在二十岁那年放弃皇位皈依佛祖,当时满朝大臣跪求七天七夜都没有改变仁德太子的决心。”
  “仁德太子在皇觉寺出家,也是自那时起皇觉寺与皇室的关系越加密切。仁德太子在皇觉寺一呆四十年,期间为大燕朝化解好几次大的劫难。四十年前仁德太子离开皇觉寺,开始还有消息传回,后来渐渐就没有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